耳机座组装结构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95997发布日期:2018-06-28 05:03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耳机座组装结构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耳机座组装结构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带有耳机座的电子设备,由于电池盖(底壳)很多是由3D玻璃或复合板材3D热压做成的,这样的电池盖结构简单,表面平整,无法做出复杂的结构,因此很难配合耳机座的结构进行防水和防尘设计,因此耳机座的防尘防水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耳机座组装结构及移动终端,以解决耳机座和移动终端在耳机座处的防尘防水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机座组装结构,装配于移动终端,耳机组装结构包括耳机座、耳机座电路板、密封件以及固定支架,耳机座电路板具有安装槽,安装槽用于安装耳机座;密封件包裹耳机座并与耳机座电路板贴合;壳体具有内基板;固定支架与密封件贴合,并固定于移动终端的壳体。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耳机座电路板的厚度小于耳机座的厚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耳机座具有相互平行的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耳机座电路板具有相互背离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耳机座电路板位于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之间,第一连接面与第一表面同侧,第二连接面与第二表面同侧。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密封件包括相互连接的密封套和密封圈,密封圈围绕在密封套的周围,密封件用于与位于耳机座电路板的第一表面一侧的耳机座贴合,密封圈用于与位于耳机座电路板的第二表面一侧的耳机座贴合。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密封件包括与耳机座的第一连接面相贴合的第一侧壁,第一侧壁具有外表面,外表面包括具有高度差的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固定支架与第二配合面贴合,高度差和固定支架的厚度相同。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固定支架包括压合部和配合部,配合部围绕在压合部的周围,压合部与第二配合面贴合。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前述任意一个耳机座组装结构。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还包括壳体,壳体包括密封区,密封区与密封件相互贴合。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壳体具有收容区,收容区用于收容耳机座组装结构,密封区位于收容区的周边。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壳体还具有侧壁和内基板,侧壁与内基板垂直,侧壁与密封件贴合。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座组装结构以及移动终端,由于密封件不但包裹在耳机座的外周,还和壳体、耳机座电路板均能够紧密贴合,因此具有良好的防尘防水性能。

本申请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耳机座组装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耳机座组装结构的固定支架和第二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第III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耳机座组装结构 100 第三连接面 315

耳机座 1 第四连接面 316

耳机座电路板 2 第一延伸面 3150

密封件 3 第二延伸面 3160

固定支架 4 第一端部 3201

壳体 5 第二端部 3202

第一端面 11 压合部 41

第二端面 12 配合部 42

第一连接面 13 第七表面 411

第二连接面 14 第八表面 412

连接平面 131 第五安装位 43

连接斜面 132 第六安装位 44

圆柱形内壁 10 第七安装位 45

半圆形开口 15 第八安装位 46

第一侧面 16 侧壁 51

第二侧面 17 内基板 52

贴合位 18 耳机孔 53

第一表面 21 第一侧壁配合面 510

第二表面 22 收容区 54

安装槽 20 第一收容壁 541

第一安装位 23 第二收容壁 542

第二安装位 24 第三收容壁 543

第三安装位 25 密封区 55

第四安装位 26 第一密封面 551

密封套 31 第二密封面 552

密封圈 32 第三密封面 553

第五表面 321 第一台阶密封面 5510

第六表面 322 斜密封面 5511

收容槽 310 平密封面 5512

第一侧壁 311 第九安装位 56

第二侧壁 312 第十安装位 57

第三侧壁 313 第十一安装位 58

第四侧壁 314 第十二安装位 59

外表面 3110 移动终端 200

第一配合面 3111 底壳 6

第二配合面 3112 整机密封件 7

开口 317 凹形密封条 7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3,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耳机座组装结构100至少包括耳机座1、耳机座电路板2、密封件3、固定支架4、壳体5。

耳机座1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面11和第二端面12,第一端面11所在的端部为插入端。耳机座1还具有位于第一端面11和第二端面12之间的第一连接面13和第二连接面14,第一连接面13和第二连接面14相互平行,第二连接面14直接与第一端面11和第二端面12连接,第一连接面13包括两部分,分别是与第二端面12垂直连接的连接平面131,以及与连接平面131连接、并相对连接平面131向第二连接面14倾斜的连接斜面132。

耳机座1的内部具有一个圆柱形内壁10,圆柱形内壁10连接第一端面11和第二端面12,并围成一个空腔,空腔用于接纳耳机插头。空腔和第一端面11、连接斜面132以及部分连接平面131均贯通,使得第一端面11上形成一个半圆形开口15,并在连接斜面132和部分连接平面131上也形成了与半圆形开口15连通的开口。

耳机座1还具有与第一连接面13和第二连接面14均垂直连接的第一侧面16和第二侧面17,第一侧面16和第二侧面17相互平行。第一侧面16设有贴合位18,用于与耳机座电路板2贴合。贴合位18基本位于第一侧面16的中央。贴合位18的端部和连接斜面132和连接平面131的连接处基本平齐。第二侧面17也是基本相同的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耳机座电路板2为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也可以是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耳机座电路板2具有相互背离的第一表面21和第二表面22,耳机座电路板2还包括一个安装槽20,安装槽20贯穿第一表面21和第二表面22,安装槽20用于放置耳机座1。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槽20的长度等于连接斜面132和连接平面131的连接处到第二端面12的距离,安装槽20的宽度等于第二端面12的宽度。耳机座1通过贴合位18与耳机座电路板2贴合,耳机座1的第一连接面13位于第一表面21一侧,第二连接面14位于第二表面22一侧。安装槽20的深度(即耳机座电路板2的厚度)小于耳机座1的厚度。

耳机座电路板2的轮廓为异形,用于和壳体5上的结构相互配合。在耳机座电路板2的两个角落分别设有第一安装位23和第二安装位24,在安装槽20的两边分别设有第三安装位25和第四安装位26,均用于通过紧固件安装固定在壳体5上。

密封件3包括相互连接的密封套31和密封圈32,密封圈32呈长方形环状,围绕在长方形的密封套31的周边。密封套31主要用于和耳机座电路板2第一表面21一侧的耳机座1贴合进行密封,密封圈32主要用于和耳机座电路板2第二表面22一侧的耳机座1贴合以及和壳体5贴合进行密封。

密封圈32具有相对的第五表面321和第六表面322,第五表面321和第一侧壁311的外表面3110具有相同的朝向。第五表面321用于和耳机座电路板2的第二表面22贴合,第六表面322用于和壳体5的结构相互贴合。

密封套31包括一个收容槽310,收容槽310由四个侧壁环绕围合而成,四个侧壁分别是第一侧壁311、第二侧壁312、第三侧壁313和第四侧壁314。其中,第一侧壁311的面积最大,用于和耳机座1的连接平面131相贴合。第一侧壁311具有外表面3110,外表面3110包括第一配合面3111和第二配合面3112,其中,第一配合面3111位于耳机座1的插入端一侧,第一配合面3111的中央具有一个贯穿第一侧壁311的开口317,能够部分地显露出耳机座1的圆柱形内壁10。从图示角度来看,第一配合面3111高出于第二配合面3112,二者的高度差和固定支架4的厚度相同,以使第一配合面3111和固定支架4能够平齐,从而获得更平整的耳机插座组装结构的外观面。

第二侧壁312、第三侧壁313、第四侧壁314均与第一侧壁311垂直连接,第二侧壁312用于和耳机座1的第二侧面17的、和耳机座电路板2的第一表面21同侧的部分进行贴合。第三侧壁313用于和耳机座1的第一侧面16的、和耳机座电路板2的第一表面21同侧的部分进行贴合。第四侧壁314垂直连接第二侧壁312和第三侧壁313,第四侧壁314用于和耳机座1的第二端面12的、和耳机座电路板2的第一表面21同侧的部分进行贴合。

第一侧壁311的正投影落在密封圈32的范围之内,即密封圈32的边缘位于第二侧壁312和第三侧壁313的周围,也还可以位于落在第四侧壁314的周围。

密封套31还包括第三连接面315和第四连接面316,第三连接面315和第四连接面316均位于插入端。第三连接面315连接第一配合面3111和第二侧壁312,第四连接面316连接第一配合面3111和第三侧壁313。第三连接面315和第四连接面316在垂直于插入方向上的长度和耳机座1的第一连接面13和第二连接面14之间的距离基本相等。

第三连接面315在和第一配合面3111相对的一端还具有一个第一延伸面3150,第一延伸面3150沿着插入方向向第四侧壁314延伸,然后斜向上延伸和密封圈32的第六表面322一体地结合在一起。

第四连接面316在和第一配合面3111相对的一端还具有一个第二延伸面3160,第二延伸面3160沿着插入方向向第四侧壁314延伸,然后斜向上延伸和密封圈32的第六表面322一体地结合在一起。第一延伸面3150和第二延伸面3160均用于和壳体5上的结构相互贴合,以提高防水防尘效果。

密封圈32围绕密封套31一周,且密封圈32基本位于第一侧壁311和第一延伸面3150之间居中的位置,密封圈32具有两个端部,第一端部3201和第三连接面315相连,第二端部3202和第四连接面316相连。密封圈32和密封套31的第二侧壁312、第三侧壁313、第四侧壁314相隔一定间隙,这个间隙用于正好容纳耳机座电路板2,使得耳机座电路板2正好被夹在密封套31和密封圈32之间。密封件3可以采用柔性防水材质制成,例如硅胶。

固定支架4包括压合部41和配合部42,压合部41的尺寸和第二配合面3112的尺寸相等,用于和第二配合面3112贴合。压合部41具有相对的第七表面411和第八表面412,第七表面411和第二配合面3112相贴合,第八表面412和第一配合面3111平齐。

配合部42围绕在压合部41的周围,并和压合部41连接。配合部42包括第五安装位43和第六安装位44,第五安装位43和第六安装位44分别位于压合部41的两侧。配合部42的两个角落还具有第七安装位45和第八安装位46。配合部42的形状、结构均不限,以能够与壳体5的结构相配合为目标而灵活设置。

固定支架4采用金属物料制成,例如不锈钢、磷铜、铍铜、洋白铜、紫铜等,金属物料经过拉伸变薄后形成金属的固定支架4,厚度范围为0.05mm-0.20mm。固定支架4的强度和结构使得密封件3、耳机座1、耳机座电路板2得以紧密地结合。

壳体5具有侧壁51和内基板52,侧壁51和内基板52相互垂直,侧壁51可以是移动终端直立放置时的底部边框,也可以是顶部边框。壳体5可以是放置移动终端的显示屏的面壳(外壳)或者是移动终端的中框体。侧壁51具有耳机孔53,耳机孔53两侧还具有第一侧壁配合面510和第二侧壁配合面(图示角度未示出)。在耳机孔53的内侧的内基板52设有一个收容区54,收容区54用于收容耳机座1。

内基板52包括第一收容壁541、第二收容壁542和第三收容壁543,其中,第一收容壁541和第二收容壁542相对,第三收容壁543连接第一收容壁541和第二收容壁542,第三收容壁543对着耳机孔53。第一收容壁541、第二收容壁542和第三收容壁543围合成收容区54。

内基板52还包括位于收容区54周边的密封区55,密封区55与每个收容壁平行且向每个收容壁的外侧延伸,具体包括第一密封面551、第二密封面552以及第三密封面553。第一密封面551包括第一台阶密封面5510、斜密封面5511和平密封面5512,斜密封面5511连接第一台阶密封面5510的台阶,平密封面5512和第二密封面552平齐,第一密封面551用于和密封件3的第一延伸面3150以及第五表面321相贴合。第二密封面552和第一密封面551的结构基本相同,用于和密封件3的第二延伸面3160及第五表面321相贴合。第三密封面553用于和密封件3的第五表面321在第四侧壁314下方的区域相互贴合。

在第一收容壁541和第二收容壁542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九安装位56和第十安装位57,在内基板52的和第七安装位45、第八安装位46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第十一安装位58和第十二安装位59。

组装时,先将耳机座电路板2和耳机座1贴合,再将密封件3从插入端插进,使得耳机座电路板2夹在密封件3的密封套31盒密封圈32的中间,然后将固定支架4的压合部41加在密封件3的第二配合面3112上,然后通过第一紧固件穿过第五安装位43和第三安装位25,以及通过第二紧固件穿过第六安装位44和第四安装位26,来将固定支架4、密封件3和耳机座1、耳机座电路板2紧密地安装在壳体5上的。同时,第一安装位23对应第七安装位45、第十一安装位58,第二安装位24对应第八安装位46、第十二安装位59。

安装好之后,密封件3的第三连接面315和第四连接面316也分别和壳体5的第一侧壁311配合面以及第二侧壁312配合面相互贴合。

综上由于密封件3和壳体5相互贴合,包裹了耳机座1,通过紧固件紧固之后,还将耳机座电路板2的上下表面均进行了紧密的压合,形成了立体的防水结构,因此,耳机座组装结构100具有良好的防尘防水性能,明显增加整机的使用寿命,减少返修率。

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包括如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耳机座组装结构100。

进一步地,移动终端还包括底壳6,底壳6是和壳体5相互配合、一般位于移动终端背面的壳体,可以称为电池盖。将耳机座组装结构100组装在壳体5上之后,再将底壳6和壳体5进行对接组装。

进一步地,移动终端还包括整机密封件7密封件3,整机密封件7密封件3是位于壳体5和底壳6之间,且围绕壳体5、底壳6一圈的密封防水件。先将整机密封件7密封件3对准壳体5组装好,再组装底壳6,进一步提高移动终端的防水密封性。在本实施例中,整机密封件7密封件3位于侧壁上,并在耳机孔53处向侧壁以内弯折、并折出形成凹形密封条71,凹形密封条71和密封件3的第一配合面3111贴合,以将密封件3和耳机座1紧密压合,进一步提高防水防尘性能,明显增加整机的使用寿命,减少返修率。

综上,由于密封件3和壳体5相互贴合,也包裹了耳机座1,并通过紧固件紧固之后,将耳机座电路板2的上下表面均进行了紧密的压合,因此,移动终端的耳机座处具有良好的防尘防水性能。

该移动终端可以是平板电脑等各种手持设备。作为在本文中使用的“通信终端”(或简称为“终端”)包括,但不限于被设置成经由有线线路连接(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数字用户线路(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以及/或另一数据连接/网络)和/或经由(例如,针对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LAN)、诸如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FM广播发送器,以及/或另一通信终端的)无线接口接收/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被设置成通过无线接口通信的通信终端可以被称为“无线通信终端”、“无线终端”以及/或“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卫星或蜂窝电话;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CS)终端;可以包括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以及/或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器的PDA;以及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或包括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的其它电子装置。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