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20514发布日期:2018-11-02 23:03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摄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用于数字成像的光学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数字成像设备,作为一种视频输入设备,被广泛的运用于视频会议、远程医疗及实时监控等方面。目前市场上的摄像头一般为单目摄像头,也就是说一个摄像头只能成一个像,而为了能够计算出摄像头与所拍摄实物之间的距离,如果和生物一样的话,双目视觉将成为未来的主流方法。摄像头一般是通过识别对象的一个发光点(更加经常的是反射光线的点)在两个成像图片上的瞳距方向的位置差异,计算出该点与摄像头之间的距离(下文简称物距)。图片上每个像素(或者其中一部份像素)对应的光源点的物距,就是深度场。

随着机器视觉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深度场信息在机器视觉中越来越有价值。例如,只有通过获取各时刻车辆与摄像头之间的距离,才可得出车辆的比较精确的速度,再例如,当需要判断某件实物的实际大小时,只有在获取了该实物与摄像头之间的实际距离,并根据摄像头所拍摄的图像大小才能判断出实物的真实大小。因此获取深度场在现实生活中极为重要。

在动物界一般是通过双目视觉来感知较近的物体的物距的。现在,在机器视觉领域,类似地,也采用双目摄像的方案,是通过两个摄像头,得到一个光源的两个成像,来计算光源离开摄像头的距离。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如果某一个光源是运动的(双目一般更多关注的就是运动前景对象),那么,两个摄像头的光圈差异、快门速度差异(包括相当于的闪光灯同步的差异)、曝光量差异、镜头滤光差异、镜头折光差异、对焦差异、iso感光值差异,甚至包括取景差异、相机标定差异等方面,另外由于两个相机使用不同批次的零件,或者使用两个不同的零件,它们之间的差异一般都是高于同一个相机的左右两半之间的,从而都会增大通过两个摄像头所计算出的实物距离的误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摄像装置,使得一个摄像头即可成两个像,从而提高双目视觉计算的精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摄像装置,该摄像装置包括:

摄像头,包括:像侧、与所述像侧相对的物侧,用于在光线从所述物侧进入后在所述像侧成像;

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出光口、第一进光口和第二进光口,且所述出光口朝向所述摄像头的物侧设置,所述第一进光口和所述第二进光口位于所述壳体的同一侧;

第一镜片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用于将从所述第一进光口射入所述壳体内的光线从所述出光口折射至所述摄像头的所述物侧;

第二镜片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用于将从所述第二进光口射入所述壳体内的光线从所述出光口折射至所述摄像头的所述物侧。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由于摄像装置包含有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第一镜片组件和第二镜片组件,并且在壳体上设有第一进光口和第二进光口共两个进光口,以及一个出光口,因此在实际情况中,会有两束光线分别从第一进光口和第二进光口射入壳体内,并分别通过第一镜片组件和第二镜片组件的折射后从出光口出来并进入摄像头内,并通过摄像头的镜头的折射,经过光圈,分别投射到摄像头的像侧进行成像,所成图像相当于用两个摄像头同时摄像获得的一样,由于一个摄像头就能够获取两个像,因此相比现有技术中用两个摄像头获得两个像而言,由于只要一个摄像头,因此其成本必定会降低,另外,由于一个摄像头成两个像,因此可避免两个摄像头因光圈差异、快门速度差异(包括相当于的闪光灯同步的差异)、曝光量差异、镜头滤光差异、镜头折光差异、对焦差异、iso感光值差异,甚至包括取景差异、相机标定差异等方面的差异,而导致的双目视觉物距计算的误差;另外也避免两个摄像头由于位置关系或本身性能上的差别而导致的误差,因此采用一个摄像头呈两个向后,可以从根本上降低所计算出的实物距离摄像头光圈的误差,进而提高双目视觉计算的精度。

另外,所述第一镜片组件包括:朝向所述第一进光口设置的第一镜片、朝向所述出光口设置的第二镜片;

其中,所述第一镜片用于将从所述第一进光口射入所述壳体内的光线折射至所述第二镜片,所述第二镜片用于将由所述第一镜片折射的光线通过所述出光口折射至所述摄像头的物侧;

第二镜片组件包括:朝向所述第二进光口设置的第三镜片、朝向所述出光口设置的第四镜片;

其中,所述第三镜片用于将从所述第二进光口射入所述壳体内的光线折射至所述第四镜片,所述第四镜片用于将由所述第三镜片折射的光线通过所述出光口折射至所述摄像头的物侧。

另外,所述第一进光口和所述第二进光口位于所述壳体背离所述出光口的一侧;

其中,所述第一镜片和所述第二镜片均用于从所述第一进光口至所述出光口朝所述摄像头的光轴方向倾斜延伸;

所述第三镜片和所述第四镜片均用于从所述第二进光口至所述出光口朝所述摄像头的光轴方向倾斜延伸。

由于第一进光口和第二进光口位于壳体背离出光口的一侧,并且第一镜片和第二镜片均从第一进光口至出光口朝着摄像头的光轴方向倾斜延伸,第三镜片和第四镜片均从第二进光口至出光口朝摄像头的光轴方向倾斜延伸,从而使得摄像头能够拍摄到摄像头前方的物体,也就是摄像头能够拍摄到摄像头物侧方向的物体。

另外,所述第一镜片平行于所述第二镜片,所述第三镜片平行于所述第四镜片,第一镜片和第三镜片、第二镜片和第四镜片之间均关于摄像头的光轴对称。

由于第一镜片平行于第二镜片,第三镜片平行于第四镜片,从而使得经第二镜片折射的正前方最远端过来的光线与经第四镜片折射的正前方最远端过来的光线能够相互平行,进而能够简化计算实物距离的步骤。

另外,所述第一进光口和所述第二进光口和所述出光口位于所述壳体的同一侧;

其中,所述第一镜片用于从所述第一进光口至背离所述第一进光口的一侧朝向所述摄像头的光轴方向倾斜延伸;所述第二镜片用于从背离所述第一进光口一侧至所述第出光口朝向所述摄像头的光轴方向倾斜延伸;

所述第三镜片用于从所述第二进光口至背离所述第二进光口的一侧朝向所述摄像头的光轴方向倾斜延伸;所述第四镜片用于从背离所述第二进光口一侧至所述第出光口朝向所述摄像头的光轴方向倾斜延伸。

从而使得摄像装置能够拍摄到位于摄像头后面的实物,也就是说能够拍摄到摄像头像侧的实物。

所述第一镜片垂直于所述第二镜片,所述第三镜片垂直于所述第四镜片。

由于第一镜片垂直于第二镜片,第三镜片垂直于第四镜片,从而使得经第二镜片折射的正前方最远端过来的光线与经第四镜片折射的正前方最远端过来的光线能够相互平行,进而能够简化计算实物距离的步骤。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摄像装置,该摄像装置包括:

摄像头,具有像侧和物侧,用于在光线从所述物侧进入后在所述像侧成像;

壳体,具有出光口、第一进光口和第二进光口,且所述出光口朝向所述摄像头的物侧,所述第一进光口和所述第二进光口位于所述壳体背离所述出光口的一侧;

第一镜片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用于将从所述第一进光口射入所述壳体内的光线从所述出光口折射至所述摄像头的所述物侧;

其中,所述出光口还正对所述第二进光口设置,用于将从所述第二出光口射入所述壳体内的光线直接导入至所述摄像头的所述物侧。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由于摄像装置包含有壳体,壳体上设有第一进光口和第二进光口共两个进光口,以及一个出光口,且第二进光口对准出光口,同时摄像装置还包括设置于壳体内的第一镜片组件,因此在实际情况中对于正前方最远端过来的光线,会有两束光线分别从第一进光口和第二进光口射入壳体内,其中一束光线经第一镜片组件折射经出光口进入摄像头的物侧,另外一束光线直接从第二进光口进入经出光口进入摄像头的物侧,从而使得正前方最远端在摄像头内能够成两个像,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需要通过两个摄像头才能获得两个像的方式而言,由于只要一个摄像头,因此其成本会降低,同时可避免由于是两个摄像头,零件不是同一个,或不是同一批次而产生的许多方面的差异,进而提高双目深度场计算的精度。

另外,所述第一镜片组件包括:朝向所述第一进光口设置的第一镜片、朝向所述出光口设置的第二镜片;

其中,所述第一镜片用于将从所述第一进光口射入所述壳体内的光线折射向所述第二镜片,所述第二镜片用于将由所述第一镜片折射的光线通过所述出光口折射至所述摄像头的物侧。

另外,所述第一镜片和所述第二镜片均用于从所述第一进光口至所述出光口朝所述摄像头的光轴方向倾斜延伸。

另外,所述第一镜片平行于所述第二镜片。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摄像头拍摄前方实物q时的摄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摄像头拍摄前方实物时的壳体与两组镜片组件拆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摄像头拍摄后方实物q时的摄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摄像头拍摄后方实物时的壳体与两组镜片组件拆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中摄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中壳体与两组镜片组件拆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摄像装置,如图1和2所示,该摄像装置包括:摄像头1、壳体2、第一镜片组件3和第二镜片组件4,其中摄像头1包括:像侧1-1、与像侧1-1相对的物侧1-2,该摄像头1在光线从物侧1-2进入后在像侧1-1成像,该壳体2上开设有出光口2-1、第一进光口2-2和第二进光口2-3,并且出光口2-1朝向摄像头1的物侧1-2进行设置,第一进光口2-2和第二进光口2-3位于壳体2的同一侧,第一镜片组件3设置在壳体2内,用于将从第一进光口2-2射入壳体2内的光线从出光口2-1折射至摄像头1的物侧1-2,第二镜片组件4也设置在壳体2内,第二镜片组件4用于将从第二进光口2-3射入壳体2内的光线从出光口2-1折射至摄像头1的物侧1-2,使得摄像头1内能够成两个像。

本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由于摄像装置包含有壳体2、设置于壳体2内的第一镜片组件3和第二镜片组件4,并且在壳体2上设有第一进光口2-2和第二进光口2-3共两个进光口,以及一个出光口2-1,因此在实际场景中,同一个光源将会有两束光线分别从第一进光口2-2和第二进光口2-3射入壳体2内,并分别通过第一镜片组件3和第二镜片组件4的折射后从出光口2-1射出并进入摄像头1内,然后通过摄像头1中镜片的折射,经过镜片的光圈,分别投射到摄像头1的像侧1-1进行成像,所成图像对应于用两个摄像头同时摄像获得的一样,由于一个摄像头就能够获取两个像,因此相比现有技术中用两个摄像头获得两个像而言,由于只要一个摄像头,因此其成本必定会降低。另外,由于一个摄像头就可以成两个像,摄像头结构和生产过程的特点决定了一个摄像头的左右两个像的相关的成像性能的差异,相比两个摄像头分别成像,在各个方面都要小。比如,两个摄像头的拍摄的不同时性(快门打开的时间点)的误差,而导致的双目视觉物距计算的误差。另外,在光圈差异、快门速度差异(包括相关的闪光灯同步差异)、曝光量差异、镜头滤光差异、镜头折光差异、对焦差异、iso感光值差异,甚至包括取景差异、相机标定差异等方面,两个相机的差异一般都是高于同一个相机的左右两半的。因而采用本方案所计算出的深度场(即照片中各个点的实物距离摄像头光圈的长度)具有更好的精度

具体的说,如图1和2所示,第一镜片组件3包括:朝向第一进光口2-2设置的第一镜片3-1、朝向出光口2-1进行设置的第二镜片3-2,其中,第一镜片3-1用于将从第一进光口2-2射入壳体2内的光线折射至第二镜片3-2,第二镜片3-2用于将由第一镜片3-1折射的光线通过出光口2-1折射至摄像头1的物侧1-2。也就是说,在实际情况中,光线从第一进光口2-2进入后,先被第一镜片3-1折射至第二镜片3-2方向,再被第二镜片3-2折射至出光口2-1方向,并穿过出光口2-1进入摄像头1的物侧1-2,从而在摄像头1的像侧1-1上成像。

同时,如图1和2所示,第二镜片组件4也包括:朝向第二进光口2-3设置的第三镜片4-1、朝向出光口2-1进行设置的第四镜片4-2,其中,第三镜片4-1用于将从第二进光口2-3射入壳体2内的光线折射至第四镜片4-2,第四镜片4-2用于将由第三镜片4-1折射的光线通过出光口2-1折射至摄像头1的物侧1-2。也就是说,在实际情况中,光线从第二进光口2-3进入后,先由第三镜片4-1折射至第四镜片4-2方向,再由第四镜片4-2折射至出光口2-1方向,并穿过出光口2-1进入摄像头1的物侧1-2,从而在摄像头1的像侧1-1上再成一个像,从而达到在一个摄像头1内成两个像的目的。

另外,为了使摄像装置能够拍摄到摄像头1前方的物体,如图1和2所示,第一进光口2-2和第二进光口2-3位于壳体2背离出光口2-1的一侧,并且,第一镜片3-1和第二镜片3-2均从第一进光口2-2至出光口2-1朝摄像头1的光轴1-4方向倾斜延伸,也就是说,如图1所示,位于摄像头1前方的实物q上的反射光能够分别从第一进光口2-2和第二进光口2-3进入壳体2内,并且第一镜片3-1和第二镜片3-2均从第一进光口2-2至出光口2-1朝摄像头1的光轴1-4方向倾斜延伸,从而使得一束实物的反射光能够分别经第一镜片3-1和第二镜片3-2的折射进入摄像头1中,同时第三镜片4-1和第四镜片4-2也均从第二进光口2-3至出光口2-1朝摄像头1的光轴1-4方向延伸,从而使得实物的另外一束反射光也能够分别经第三镜片4-1和第四镜片4-2的折射进入摄像头1中,进而使得摄像头1能够拍摄到处于摄像头1前方的实物。

另外,为了方便对实物的距离进行计算,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第一镜片3-1平行于第二镜片3-2,第三镜片4-1平行于第四镜片4-2。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情况中,第一镜片组件3和第二镜片组件4中的镜片除了可以分别设置两块外,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多块或一块,只要能够分别将从第一进光口2-2和第二进光口2-3进入壳体2内的光线分别折射入摄像头1中即可。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摄像头1中一般具有用于成像的感光平面1-3,也就是说,当光线从摄像头1的物侧1-2进入后,会在感光平面1-3上进行成像,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为了简化实物距离的计算步骤,在实际情况中,如图1和2所示,第一镜片组件3和第二组件以摄像头1的光轴1-4为对称线相互对称设置,也就是说可将第一镜片组件3中的各镜片与第二镜片组件4中的各镜片以摄像头1的光轴1-4为对称线对称设置,同时还将第一镜片组件3和第二镜片组件4中的各镜片设置成与感光片面垂直于同一个平面。

具体的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2所示,第一镜片3-1与第三镜片4-1对称设置,第二镜片3-2与第四镜片4-2对称设置,而且如图1和2所示,从而使得从无穷远处照射过来的两束光线分别经第一镜片组件3折射和第二镜片组件4折射后能够平行进入摄像头1内,另外,将第一镜片3-1、第二镜片3-2、第三镜片4-1和第四镜片4-2与摄像头1的感光平面1-3垂直于同一个包含有摄像机镜头光轴的平面,例如当摄像头1水平放置时,上述各镜片与感光平面1-3均垂直于水平面。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在实际情况中,当一个摄像头成两个像后,实物与摄像头之间距离的计算方法与现有技术中利用两个摄像头成两个像后的计算方法相同,因此关于成像后的计算方法在此就不一一陈述了。

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摄像装置,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主要区别点在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进光口2-2和第二进光口2-3位于壳体背离出光口2-1的侧,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进光口2-2和第二进光口2-3与出光口2-1位于壳体同一侧,从而使得摄像头能够拍摄到摄像头后方的物体,即摄像头1像侧方向的物体。

具体的,如图3和4所示,第一进光口2-2和第二进光口2-3和出光口2-1位于壳体2的同一侧,并且,第一镜片3-1是从第一进光口2-2至背离第一进光口2-2的一侧朝向摄像头1的光轴1-4方向倾斜延伸;第二镜片3-2是从背离第一进光口2-2一侧至第出光口2-1朝向摄像头1的光轴1-4方向倾斜延伸;第三镜片4-1是从第二进光口2-3至背离第二进光口2-3的一侧朝向摄像头1的光轴1-4方向倾斜延伸;第四镜片4-2是从背离第二进光口2-3一侧至第出光口2-1朝向摄像头1的光轴1-4方向倾斜延伸。也就是说,如图3和4所示,位于摄像头1后方的实物上的反射光能够分别从第一进光口2-2和第二进光口2-3进入壳体2内,并且第一镜片3-1是从第一进光口2-2至背离第一进光口2-2的一侧朝向摄像头1的光轴1-4方向倾斜延伸;第二镜片3-2是从背离第一进光口2-2一侧至第出光口2-1朝向摄像头1的光轴1-4方向倾斜延伸,从而使得一束实物的反射光能够分别经第一镜片3-1和第二镜片3-2的折射进入摄像头1中,同时由于第三镜片4-1是从第二进光口2-3至背离第二进光口2-3的一侧朝向摄像头1的光轴1-4方向倾斜延伸;第四镜片4-2是从背离第二进光口2-3一侧至第出光口2-1朝向摄像头1的光轴1-4方向倾斜延伸,从而使得实物的另外一束反射光也能够分别经第三镜片4-1和第四镜片4-2的折射进入摄像头1中,进而使得摄像头1能够拍摄到处于摄像头1后方的实物。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摄像头1中一般具有用于成像的感光平面1-3,也就是说,当光线从摄像头1的物侧1-2进入后,会在感光平面1-3上进行成像,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为了简化实物距离的计算步骤,在实际情况中,如图3和4所示,第一镜片组件3和第二组件以摄像头1的光轴1-4为对称线相互对称设置,也就是说可将第一镜片组件3中的各镜片与第二镜片组件4中的各镜片以摄像头1的光轴1-4为对称线对称设置,同时将第一镜片组件3和第二镜片组件4中的各镜片设置成与感光片面垂直于同一个包含有摄像机镜头光轴的平面。

具体的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和4所示,第一镜片3-1与第三镜片4-1对称设置,第二镜片3-2与第四镜片4-2对称设置,从而使得从无穷远处照射过来的两束光线分别经第一镜片组件3折射和第二镜片组件4折射后能够平行进入摄像头1内,另外,将第一镜片3-1、第二镜片3-2、第三镜片4-1和第四镜片4-2与摄像头1的感光平面1-3垂直于同一个包含有摄像机镜头光轴的平面,例如当摄像头1水平放置时,上述各镜片与感光平面1-3均垂直于水平面。

另外,为了方便对实物的距离进行计算,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和4所示,第一镜片3-1垂直于第二镜片3-2,第三镜片4-1垂直于第四镜片4-2。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本实施方式中关于实物至摄像头之间距离的计算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相同,为了避免重复,因此在此就不一一进行陈述了。

另外,为了使得光线能够被完全反射,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所用镜片都是平面镜。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摄像装置。第三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主要区别之处在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壳体内共设置有两组镜片组件。而在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中,只设置了一组镜片组件,也就是说,将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第二镜片组件去掉,使得光线在穿过第二进光口进入壳体内后,直接从出光口射出进入摄像头内。

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该摄像装置包括:摄像头1、壳体5、第一镜片组件6,其中摄像头1包括:像侧1-1、与像侧1-1相对的物侧1-2,该摄像头1在光线从物侧1-2进入后在像侧1-1成像,该壳体5上开设有出光口5-1、第一进光口5-2和第二进光口5-3,并且出光口5-1朝向摄像头1的物侧1-2进行设置,第一进光口5-2和第二进光口5-3位于壳体5背离出光口5-1的一侧,第一镜片组件6设置在壳体5内,用于将从第一进光口5-2射入壳体5内的光线从出光口5-1折射至摄像头1的物侧1-2,同时第二进光口5-3对准出光口5-1,将从第二出光口5-1射入壳体5内的光线直接导入至摄像头1的物侧1-2,进而使得摄像头1内能够成两个像。

本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由于摄像装置包含有壳体5,壳体5上设有第一进光口5-2和第二进光口5-3共两个进光口,以及一个出光口5-1,且第二进光口5-3对准出光口5-1设置,同时摄像装置还包括设置于壳体5内的第一镜片组件6,因此在实际情况中,会有两束光线分别从第一进光口5-2和第二进光口5-3射入壳体5内,其中一束光线经第一镜片组件6折射经出光口5-1进入摄像头1的物侧1-2,另外一束光线直接从第二进光口5-3进入经出光口5-1进入摄像头1的物侧1-2,从而使得摄像头1内能够成两个像,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需要通过两个摄像头1才能获得两个像的方式而言,由于只要一个摄像头1,因此其成本必定会降低,另外,由于一个摄像头1就成两个像,因此可避免两个摄像头1由于位置关系或本身性能上的差别而导致的误差,进而可降低所计算出实物距离的误差。

具体的说,如图5和6所示,第一镜片组件6包括:朝向第一进光口5-2设置的第一镜片6-1、朝向出光口5-1进行设置的第二镜片6-2,其中,第一镜片6-1用于将从第一进光口5-2射入壳体5内的光线折射至第二镜片6-2,第二镜片6-2用于将由第一镜片6-1折射的光线通过出光口5-1折射至摄像头1的物侧1-2。也就是说,在实际情况中,光线从第一进光口5-2进入后,先被第一镜片6-1折射至第二镜片6-2方向,再被第二镜片6-2折射至出光口5-1方向,并穿过出光口5-1进入摄像头1的物侧1-2,从而在摄像头1的像侧1-1上成像。

同时,如图5和6所示,第一镜片6-1和第二镜片6-2均从第一进光口5-2至出光口5-1朝摄像头1的光轴1-4方向倾斜延伸,也就是说,如图5所示,位于摄像头1前方的实物上的反射光能够分别从第一进光口5-2和第二进光口5-3进入壳体5内,其中一束实物的反射光能够分别经第一镜片6-1和第二镜片6-2的折射进入摄像头1中,另外一束反射光直接穿过第二进光口5-3和出光口5-1进入摄像头1内,从而使得摄像头1能够成两个像。

另外,为了方便对实物的距离进行计算,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镜片6-1平行于第二镜片6-2,从而使得经第一镜片6-1和第二镜片6-2折射的正前方无穷远处过来的平行光线,能够与直接穿过第二进光口5-3和出光口5-1的光线平行进入摄像头1内。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情况中,第一镜片组件6中的镜片除了可以分别设置两块外,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多块或一块,只要能够分别将从第一进光口5-2进入壳体5内的光线分别折射入摄像头1中即可。

另外,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需要说明的是,如图5所示,摄像头1中一般具有用于成像的感光平面1-3,也就是说,当光线从摄像头1的物侧1-2进入后,会在感光平面1-3上进行成像,为了简化实物距离的计算步骤,第一镜片6-1、第二镜片6-2与摄像头1的感光平面1-3垂直于同一个包含有摄像机镜头光轴的平面,例如当摄像头1水平放置时,上述各镜片与感光平面1-3均垂直于水平面。

不难发现,本实施方式为与第一实施方式并列的技术方案,因此第一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一实施方式中。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在实际情况中,在本申请中当用一个摄像头成两个像后,关于通过两个像计算实物与摄像头之间距离的方法与现有技术中利用两个摄像头成两个像的计算方法相同,因此关于成像后的计算方法在此就不一一陈述了。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