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连接方法及系统、无线终端、无线接入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5744677发布日期:2018-10-23 22:55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无线连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连接方法及系统、无线终端、无线接入设备。



背景技术:

当代社会,无线网络技术发展迅速,随之而来的不只是生活的便捷,同样伴随着一些安全性和便捷的问题。

现在使用广泛的终端设备连接入网的方式是SSID(Service Set Identifier,服务集标识)秘钥认证和网页认证,这种方式在公众场所比较方便,只需要告诉用户Wi-Fi账户名和秘钥,用户就可以连接入网。

但是在家用Wi-Fi中,大部分情况下,用户并不想让路人、邻居等莫名其妙的人蹭网连接自己的无线网络,这种情况会导致以下问题:一是抢占自己的网速;二是如果蹭网人员不怀好意,可能会窃取住户的个人信息以及一些网站的重要账户信息,这是极其危险的。因此,现有用户通过在终端设备手动输入密码连接无线网络的方式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线连接方法及系统、无线终端、无线接入设备,使连接无线网络时数据交流更可控,提高无线网络的安全性。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无线连接方法,应用于无线接入设备,该方法包括:步骤S1当识别到参数中转卡时,将无线配置参数发送至所述参数中转卡存储;步骤S2广播发送识别到所述参数中转卡的识别时间,且将所述识别时间作为参考时间存储;步骤S3接收无线终端发送的网络连接请求;步骤S4当所述网络连接请求中携带的解析后的所述无线配置参数和预设配置参数一致、且所述网络连接请求中携带的所述识别时间和所述参考时间也相同时,向所述无线终端发送允许连接响应,使所述无线终端连入无线网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引入参数中转卡作为数据交流的媒介,使数据的安全性更加可控;引入识别时间这一公共密码,只有拿到识别时间的终端设备才能解密参数中转卡中的无线配置参数;另外,用户在连网时除了刷卡动作外,无需在无线终端上点选或者点击按键输入密码等,方便了用户操作,提高用户体验。

进一步,所述步骤S4之后还包括:步骤S5当发送了所述允许连接响应后,将所述参考时间删除。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一次刷卡只允许一次允许连接响应的发送,进一步提高了无线连接的安全性。

进一步,所述步骤S1具体为:步骤S11当识别到参数中转卡时,将预设配置参数进行加密,得到所述无线配置参数;步骤S12将所述无线配置参数发送至所述参数中转卡存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对预设配置参数进行了加密后才发送到参数中转卡中存储,使预设配置参数的传输更有安全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无线连接方法,应用于无线终端,该方法包括:步骤S6接收无线接入设备广播发送的识别时间;步骤S7当识别到参数中转卡时,根据所述识别时间,读取并解析所述参数中转卡中的无线配置参数;步骤S8向所述无线接入设备发送携带有所述识别时间和解析后的所述无线配置参数的网络连接请求;步骤S9当接收到无线接入设备根据所述网络连接请求发送的允许连接响应时,连入无线网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无线终端在整个连网过程中,仅需要用户刷卡,其余无线终端都可以自动完成,大大方便了用户的使用;且配置参数加密存储于参数中转卡,只有用对应的识别时间才可以解密,提高了连网的安全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无线接入设备,包括:设备发送模块,用于当识别到参数中转卡时,将无线配置参数发送至所述参数中转卡存储;以及,广播发送识别到所述参数中转卡的识别时间;设备存储模块,用于将所述识别时间作为参考时间存储;设备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无线终端发送的网络连接请求;所述设备发送模块,进一步用于当所述网络连接请求中携带的解析后的所述无线配置参数和预设配置参数一致、且所述网络连接请求中携带的所述识别时间和所述参考时间也相同时,向所述无线终端发送允许连接响应,使所述无线终端连入无线网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引入参数中转卡作为数据交流的媒介,使数据的安全性更加可控;引入识别时间这一公共密码,只有拿到识别时间的终端设备才能解密参数中转卡中的无线配置参数;另外,用户在连网时除了刷卡动作外,无需在无线终端上点选或者点击按键输入密码等,方便了用户操作,提高用户体验。

进一步,所述设备存储模块,进一步用于当发送了所述允许连接响应后,将所述参考时间删除。

进一步,所述设备发送模块,用于当识别到参数中转卡时,将无线配置参数发送至所述参数中转卡存储具体为:加密子模块,用于当识别到参数中转卡时,将预设配置参数进行加密,得到无线配置参数;发送子模块,用于将所述无线配置参数发送至所述参数中转卡存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无线终端,包括:终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无线接入设备广播发送的识别时间;终端读取模块,用于当识别到参数中转卡时,根据所述识别时间,读取并解析所述参数中转卡中的无线配置参数;终端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无线接入设备发送携带有所述识别时间和解析后的所述无线配置参数的网络连接请求;终端连接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无线接入设备根据所述网络连接请求发送的允许连接响应时,连入无线网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无线终端在整个连网过程中,仅需要用户刷卡,其余无线终端都可以自动完成,大大方便了用户的使用;且配置参数加密存储于参数中转卡,只有用对应的识别时间才可以解密,提高了连网的安全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无线连接系统,包括:参数中转卡、上述的无线终端,以及,上述任意一个无线接入设备。

进一步,所述参数中转卡为以点对点工作模式的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无线终端在连入无线网络的过程中引入了参数中转卡,提高了连接的安全性;且用户只需要进行刷卡操作,即可以连网,简化了用户的操作过程,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一种无线连接方法及系统、无线终端、无线接入设备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应用于无线接入设备的无线连接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应用于无线接入设备的无线连接方法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应用于无线终端的无线连接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无线接入设备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无线接入设备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无线终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无线连接系统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无线接入设备,110.设备发送模块,111.加密子模块,112.发送子模块,120.设备存储模块,130.设备接收模块,200.无线终端,210.终端接收模块,220.终端读取模块,230.终端发送模块,240.终端连接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一种无线连接方法,应用于无线接入设备,该方法包括:

步骤S1当识别到参数中转卡时,将无线配置参数发送至参数中转卡存储;

步骤S2广播发送识别到参数中转卡的识别时间,且将识别时间作为参考时间存储;

步骤S3接收无线终端发送的网络连接请求;

步骤S4当网络连接请求中携带的解析后的无线配置参数和预设配置参数一致、且网络连接请求中携带的识别时间和参考时间也相同时,向无线终端发送允许连接响应,使无线终端连入无线网络。

具体的,参数中转卡是以点对点模式工作的卡,例如:NFC卡。而无线接入设备(例如:无线路由器等)和无线终端(例如:手机、平板电脑、家用电脑等)都支持参数中转卡的工作模式,保证三者可以进行正常数据交换。用户可以通过此参数中转卡实现无线终端连接无线网络。

用户手持参数中转卡,将其在无线接入设备的设备感应区域执行刷卡操作,当无线接入设备识别到参数中转卡时,它会将无线配置参数发送到参数中转卡,让参数中转卡存储此无线配置参数。

同时,无线接入设备也会广播发送识别到参数中转卡的识别时间,此识别时间是让无线终端能够成功解密无线配置参数的密钥,在此广播范围内的无线终端会接收到(并存储)此识别时间,如果用户在某一无线终端上刷此参数中转卡,无线终端就可以用识别时间进行解密,进行后续的连接操作。

而无线接入设备除了将识别时间广播出去,也会将其作为参考时间保存在本地,便于后续无线终端发送网络连接请求时,进行连网资格判断。

网络连接请求包括:解析后的无线配置参数和识别时间。解析后的无线配置参数可以理解为无线网络的SSID和密码。

当接收到无线终端发送的网络连接请求时,无线接入设备会对解析后的无线配置参数和识别时间分别进行判断,只有两个都正确时,才会向无线终端发送允许连接响应,让其连入无线网络。

本实施例引入参数中转卡作为数据交流的媒介,使数据的安全性更加可控;引入识别时间这一公共密码,只有拿到识别时间的终端设备才能解密参数中转卡中的无线配置参数;另外,用户在连网时除了刷卡动作外,无需在无线终端上点选或者点击按键输入密码等,方便了用户操作,提高用户体验。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一种无线连接方法,应用于无线接入设备,该方法包括:

步骤S1当识别到参数中转卡时,将无线配置参数发送至参数中转卡存储;步骤S1具体为:步骤S11当识别到参数中转卡时,将预设配置参数进行加密,得到无线配置参数;步骤S12将无线配置参数发送至参数中转卡存储。

步骤S2广播发送识别到参数中转卡的识别时间,且将识别时间作为参考时间存储;

步骤S3接收无线终端发送的网络连接请求;

步骤S4当网络连接请求中携带的解析后的无线配置参数和预设配置参数一致、且网络连接请求中携带的识别时间和参考时间也相同时,向无线终端发送允许连接响应,使无线终端连入无线网络。

具体的,预设配置参数为无线网络的SSID和密码。在识别到参数中转卡时,无线接入设备会采用预设加密算法对预设配置参数进行加密,从而得到无线配置参数。而解密的密钥就可以设置为这次的识别时间,等无线接入设备广播发送识别时间后,用户再在某一无线终端上刷卡,就可以让此无线终端解密参数中转卡中的无线配置参数,为后续成功连网打下了基础。

预设加密算法,可以采用由工程师根据使用需要自行设置,例如:MD5加密算法,可以使加密后的无线配置参数更加安全。

可选地,步骤S4之后还包括:步骤S5当发送了允许连接响应后,将参考时间删除。

具体的,只要无线接入设备发送了一次允许连接响应,就把参考时间删除,也就是说,一次刷卡只能让一台无线终端进行无线网络的连接;一次在无线接入设备上的刷卡,就会得到一次无线配置参数,而其对应的解密密钥就是这次的识别时间;再次在无线接入设备上的刷卡,就会得到新的无线配置参数,而其对应的解密密钥就是再次刷卡的识别时间,以此类推。

本实施例一次刷卡只允许一次允许连接响应的发送,进一步提高了无线连接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对预设配置参数进行了加密后才发送到参数中转卡中存储,使预设配置参数的传输更有安全性;另外,一次刷卡只允许一次允许连接响应的发送,进一步保证了无线网络连接过程中的安全性。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一种无线连接方法,应用于无线终端,该方法包括:

步骤S6接收无线接入设备广播发送的识别时间;

步骤S7当识别到参数中转卡时,根据识别时间,读取并解析参数中转卡中的无线配置参数;

步骤S8向无线接入设备发送携带有识别时间和解析后的无线配置参数的网络连接请求;

步骤S9当接收到无线接入设备根据网络连接请求发送的允许连接响应时,连入无线网络。

具体的,当无线终端处于无线接入设备广播范围内时,其会接收到无线接入设备广播发送的识别时间,无线终端可以根据此识别时间进行后续的解析操作。

优选地,接收并存储无线接入设备广播发送的识别时间。将识别时间存储至无线终端本地,后续在识别到参数中转卡时,可以快速调用,进行解析操作。

参数中转卡是以点对点模式工作的卡,因此,用户需要持卡在无线终端的终端识别区域进行刷卡,让无线终端识别到此参数中转卡。

无线终端在使用识别时间解析了参数中转卡中的无线配置参数时,就会自动向无线接入设备发送网络连接请求,其包括:识别时间和解析后的无线配置参数,供无线接入设备进行连网资格判断。

当接收到无线接入设备发送的允许连接响应时,无线终端就可以成功连入无线接入设备的无线网络。

本实施例的无线终端在整个连网过程中,仅需要用户刷卡,其余无线终端都可以自动完成,大大方便了用户的使用;且配置参数加密存储于参数中转卡,只有用对应的识别时间才可以解密,提高了连网的安全性。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无线连接方法,包括:

1、当识别到参数中转卡时,无线接入设备将预设配置参数进行加密,得到无线配置参数;

2、无线接入设备将无线配置参数发送至参数中转卡存储;

3、无线接入设备广播发送识别到参数中转卡的识别时间,且将识别时间作为参考时间存储;

4、无线终端接收并存储无线接入设备广播发送的识别时间;

5、当识别到参数中转卡时,无线终端根据识别时间,读取并解析参数中转卡中的无线配置参数;

6、无线终端向无线接入设备发送携带有识别时间和解析后的无线配置参数的网络连接请求;

7、无线接入设备接收无线终端发送的网络连接请求;

8、当网络连接请求中携带的解析后的无线配置参数和预设配置参数一致、且网络连接请求中携带的识别时间和参考时间也相同时,无线接入设备向无线终端发送允许连接响应;当发送了允许连接响应后,将参考时间删除;

9、当接收到允许连接响应时,连入无线网络。

具体的,本实施例无线终端在连入无线网络的过程中引入了参数中转卡,提高了连接的安全性;且用户只需要进行刷卡操作,即可以连网,简化了用户的操作过程,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一种无线接入设备100,包括:

设备发送模块110,用于当识别到参数中转卡时,将无线配置参数发送至参数中转卡存储;以及,广播发送识别到参数中转卡的识别时间;

设备存储模块120,与设备发送模块110电连接,用于将识别时间作为参考时间存储;

设备接收模块130,与设备发送模块110电连接,用于接收无线终端发送的网络连接请求;

设备发送模块110,进一步用于当网络连接请求中携带的解析后的无线配置参数和预设配置参数一致、且网络连接请求中携带的识别时间和参考时间也相同时,向无线终端发送允许连接响应,使无线终端连入无线网络。

具体的,参数中转卡是以点对点模式工作的卡,例如:NFC卡。而无线接入设备(例如:无线路由器等)和无线终端(例如:手机、平板电脑、家用电脑等)都支持参数中转卡的工作模式,保证三者可以进行正常数据交换。用户可以通过此参数中转卡实现无线终端连接无线网络。

用户手持参数中转卡,将其在无线接入设备的设备感应区域执行刷卡操作,当无线接入设备识别到参数中转卡时,它会将无线配置参数发送到参数中转卡,让参数中转卡存储此无线配置参数。

同时,无线接入设备也会广播发送识别到参数中转卡的识别时间,此识别时间是让无线终端能够成功解密无线配置参数的密钥,在此广播范围内的无线终端会接收到(并存储)此识别时间,如果用户在某一无线终端上刷此参数中转卡,无线终端就可以用识别时间进行解密,进行后续的连接操作。

而无线接入设备除了将识别时间广播出去,也会将其作为参考时间保存在本地,便于后续无线终端发送网络连接请求时,进行连网资格判断。

网络连接请求包括:解析后的无线配置参数和识别时间。解析后的无线配置参数可以理解为无线网络的SSID和密码。

当接收到无线终端发送的网络连接请求时,无线接入设备会对解析后的无线配置参数和识别时间分别进行判断,只有两个都正确时,才会向无线终端发送允许连接响应,让其连入无线网络。

本实施例引入参数中转卡作为数据交流的媒介,使数据的安全性更加可控;引入识别时间这一公共密码,只有拿到识别时间的终端设备才能解密参数中转卡中的无线配置参数;另外,用户在连网时除了刷卡动作外,无需在无线终端上点选或者点击按键输入密码等,方便了用户操作,提高用户体验。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一种无线接入设备100,包括:

设备发送模块110,用于当识别到参数中转卡时,将无线配置参数发送至参数中转卡存储;以及,广播发送识别到参数中转卡的识别时间;

设备存储模块120,与设备发送模块110电连接,用于将识别时间作为参考时间存储;

设备接收模块130,与设备发送模块110电连接,用于接收无线终端发送的网络连接请求;

设备发送模块110,进一步用于当网络连接请求中携带的解析后的无线配置参数和预设配置参数一致、且网络连接请求中携带的识别时间和参考时间也相同时,向无线终端发送允许连接响应,使无线终端连入无线网络。

设备发送模块110具体包括:

加密子模块111,用于当识别到参数中转卡时,将预设配置参数进行加密,得到无线配置参数;

发送子模块112,用于将无线配置参数发送至参数中转卡存储;以及,广播发送识别到参数中转卡的识别时间。

具体的,预设配置参数为无线网络的SSID和密码。在识别到参数中转卡时,无线接入设备会采用预设加密算法对预设配置参数进行加密,从而得到无线配置参数。而解密的密钥就可以设置为这次的识别时间,等无线接入设备广播发送识别时间后,用户再在某一无线终端上刷卡,就可以让此无线终端解密参数中转卡中的无线配置参数,为后续成功连网打下了基础。

预设加密算法,可以采用由工程师根据使用需要自行设置,例如:MD5加密算法,可以使加密后的无线配置参数更加安全。

另外,发送子模块112,还可用于当网络连接请求中携带的解析后的无线配置参数和预设配置参数一致、且网络连接请求中携带的识别时间和参考时间也相同时,向无线终端发送允许连接响应,使无线终端连入无线网络。

可选地,设备存储模块,进一步用于当发送了允许连接响应后,将参考时间删除。

具体的,只要无线接入设备发送了一次允许连接响应,就把参考时间删除,也就是说,一次刷卡只能让一台无线终端进行无线网络的连接;一次在无线接入设备上的刷卡,就会得到一次无线配置参数,而其对应的解密密钥就是这次的识别时间;再次在无线接入设备上的刷卡,就会得到新的无线配置参数,而其对应的解密密钥就是再次刷卡的识别时间,以此类推。

本实施例一次刷卡只允许一次允许连接响应的发送,进一步提高了无线连接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对预设配置参数进行了加密后才发送到参数中转卡中存储,使预设配置参数的传输更有安全性;另外,一次刷卡只允许一次允许连接响应的发送,进一步保证了无线网络连接过程中的安全性。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一种无线终端200,包括:

终端接收模块210,用于接收无线接入设备广播发送的识别时间;

终端读取模块220,与终端接收模块210电连接,用于当识别到参数中转卡时,根据识别时间,读取并解析参数中转卡中的无线配置参数;

终端发送模块230,与终端读取模块220电连接,用于向无线接入设备发送携带有识别时间和解析后的无线配置参数的网络连接请求;

终端连接模块240,与终端接收模块210电连接,用于当接收到无线接入设备根据网络连接请求发送的允许连接响应时,连入无线网络。

具体的,当无线终端处于无线接入设备广播范围内时,其会接收到无线接入设备广播发送的识别时间,无线终端可以根据此识别时间进行后续的解析操作。

优选地,终端接收模块210,进一步用于存储无线接入设备广播发送的识别时间。将识别时间存储至无线终端本地,后续在识别到参数中转卡时,可以快速调用,进行解析操作。

参数中转卡是以点对点模式工作的卡,因此,用户需要持卡在无线终端的终端识别区域进行刷卡,让无线终端识别到此参数中转卡。

无线终端在使用识别时间解析了参数中转卡中的无线配置参数时,就会自动向无线接入设备发送网络连接请求,其包括:识别时间和解析后的无线配置参数,供无线接入设备进行连网资格判断。

当接收到无线接入设备发送的允许连接响应时,无线终端就可以成功连入无线接入设备的无线网络。

本实施例的无线终端在整个连网过程中,仅需要用户刷卡,其余无线终端都可以自动完成,大大方便了用户的使用;且配置参数加密存储于参数中转卡,只有用对应的识别时间才可以解密,提高了连网的安全性。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一种无线连接系统,包括:参数中转卡、无线终端200,以及,无线接入设备100。

无线终端200包括:

终端接收模块210,用于接收(并存储)无线接入设备广播发送的识别时间;

终端读取模块220,用于当识别到参数中转卡时,根据识别时间,读取并解析参数中转卡中的无线配置参数;

终端发送模块230,用于向无线接入设备发送携带有识别时间和解析后的无线配置参数的网络连接请求;

终端连接模块240,用于当接收到无线接入设备根据网络连接请求发送的允许连接响应时,连入无线网络。

无线接入设备100包括:

设备发送模块110,用于当识别到参数中转卡时,将无线配置参数发送至参数中转卡存储;以及,广播发送识别到参数中转卡的识别时间;

设备存储模块120,用于将识别时间作为参考时间存储;

设备接收模块130,用于接收无线终端发送的网络连接请求;

设备发送模块110,进一步用于当网络连接请求中携带的解析后的无线配置参数和预设配置参数一致、且网络连接请求中携带的识别时间和参考时间也相同时,向无线终端发送允许连接响应,使无线终端连入无线网络。

具体的,参数中转卡为以点对点工作模式的卡。无线接入设备的具体实施过程请参见对应的无线接入设备的实施例;无线终端的具体实施过程请参见对应的无线终端的实施例。

优选地,设备存储模块,进一步用于当发送了允许连接响应后,将参考时间删除。

具体的,只要无线接入设备发送了一次允许连接响应,就把参考时间删除,也就是说,一次刷卡只能让一台无线终端进行无线网络的连接,进一步提高了无线连接的安全性。

设备发送模块110,用于当识别到参数中转卡时,将无线配置参数发送至参数中转卡存储具体为:

加密子模块111,用于当识别到参数中转卡时,将预设配置参数进行加密,得到无线配置参数;

发送子模块112,用于将无线配置参数发送至参数中转卡存储。

具体的,预设配置参数为无线网络的SSID和密码。无线配置参数是对预设配置参数加密后得到的,对预设配置参数进行了加密后才发送到参数中转卡中存储,使预设配置参数的传输更有安全性。

本实施例无线终端在连入无线网络的过程中引入了参数中转卡,提高了连接的安全性;且用户只需要进行刷卡操作,即可以连网,简化了用户的操作过程,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