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对点通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9815058发布日期:2020-01-31 18:59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点对点通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通信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点对点通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点对点无线通信系统是一种由收发两端组成的全双工无线通信系统,收发两端之间的通信不经过公网,而是借助无线通信链路直接连接而完成数据的传输,具有低时延、高速率、安全灵活等特点。点对点无线通信系统广泛应用于视频监控、航拍测绘以及军事等领域,在这些领域中,通常将收发两端分为采集端和监视端。采集端通常设置在远端,比如汽车、飞行器等移动设备上,而监视端通常位于用户侧,用户可以通过监视端获取采集端采集到的数据信息,从而大大拓展了用户端的空间尺度。处于安全性考虑,通常在采集端和监视端中预置一组工作参数,只有具有相同工作参数的采集端与监视端才能进行数据传输。然而,由于用户错误操作或者所处极端环境都可能使两者的工作参数失配,进而导致两者之间无法正常进行数据传输。技术实现要素:本公开提供一种点对点通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用以在采集端和监视端之间无法正常进行数据传输时及时恢复通信。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点对点通信方法,应用于采集端,所述采集端与目的监视端基于预置的初始传输工作参数进行数据传输,所述方法包括:当接收到第一复位触发指令时,基于所述采集端预置的复位工作参数与所述目的监视端建立第一通信链路,所述目的监视端与所述采集端预置有相同的复位工作参数;获取所述采集端所处环境的干扰信息,所述干扰信息包括所述采集端所支持的各频点的干扰强度;通过所述第一通信链路将所述干扰信息发送给所述目的监视端;通过所述第一通信链路接收所述目的监视端返回的目标传输工作参数,所述目标传输工作参数是所述目的监视端根据所述干扰信息对所述初始传输工作参数进行更新得到的;基于所述目标传输工作参数与所述目的监视端建立第二通信链路;通过所述第二通信链路与所述目的监视端进行数据传输。可选地,所述干扰信息还包括根据所述各频点的干扰信息确定的参考频点。可选地,所述初始传输工作参数存储在所述采集端的第一存储区域,所述复位工作参数存储在所述采集端的第二存储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存储区域用于存储所述采集端与所述目的监视端建立通信链路所需的工作参数;所述方法还包括:若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复位触发指令后的预设时长内未与所述目的监视端建立所述第一通信链路,则从所述第二存储区域读取所述复位工作参数;将所述复位工作参数写入所述第一存储区域并覆盖所述初始传输工作参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点对点通信方法,应用于采集端,所述采集端与目的监视端基于预置的初始传输工作参数进行数据传输,所述方法包括:当接收到第一复位触发指令时,基于所述采集端预置的复位工作参数与所述目的监视端建立第一通信链路,所述目的监视端与所述采集端预置有相同的复位工作参数;获取所述采集端所处环境的干扰信息,所述干扰信息包括所述采集端所支持的各频点的干扰强度;根据所述各频点的干扰强度确定目标工作频点并根据所述目标工作频点对所述初始传输工作参数进行更新,得到目标传输工作参数;通过所述第一通信链路将所述目标传输工作参数发送给所述目的监视端;基于所述目标传输工作参数与所述目的监视端建立第二通信链路;通过所述第二通信链路与所述目的监视端进行数据传输。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点对点通信方法,应用于监视端,所述监视端与目的采集端基于预置的初始传输工作参数进行数据传输,所述方法包括:当接收到第二复位触发指令时,基于所述监视端预置的复位工作参数与所述目的采集端建立第一通信链路,所述目的采集端与所述监视端预置有相同的复位工作参数;通过所述第一通信链路接收所述目的采集端发送的所述目的采集端所处环境的干扰信息,所述干扰信息包括所述目的采集端所支持的各频点的干扰强度;根据所述干扰信息对所述初始传输工作参数进行更新,得到目标传输工作参数;通过所述第一通信链路将所述目标传输工作参数发送给所述目的采集端;基于所述目标传输工作参数与所述目的采集端建立第二通信链路;通过所述第二通信链路与所述目的采集端进行数据传输。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干扰信息对所述初始传输工作参数进行更新,得到目标传输工作参数,包括:显示所述干扰信息并接收所述用户根据所述干扰信息输入的携带有目标工作频点的选择指令;根据所述选择指令确定所述目标工作频点;使用所述目标工作频点对所述初始传输工作参数进行更新,得到所述目标传输工作参数。可选地,所述干扰信息还包括所述采集端根据所述各频点的干扰信息确定的参考频点;所述根据所述干扰信息对所述初始传输工作参数进行更新,得到目标传输工作参数,包括:使用所述参考频点对所述初始传输工作参数进行更新,得到所述目标传输工作参数。可选地,所述初始传输工作参数存储在所述监视端的第一存储区域,所述复位工作参数存储在所述监视端的第二存储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存储区域用于存储所述监视端与所述目的采集端建立通信链路所需的工作参数;所述方法还包括:若在接收到所述第二复位触发指令后的预设时长内未与所述目的采集端建立所述第一通信链路,则从所述第二存储区域读取所述复位工作参数;将所述复位工作参数写入所述第二存储区域并覆盖所述初始传输工作参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点对点通信方法,应用于监视端,所述监视端与目的采集端基于预置的初始传输工作参数进行数据传输,所述方法包括:当接收到第二复位触发指令时,基于所述监视端预置的复位工作参数与所述目的采集端建立第一通信链路,所述目的采集端与所述监视端预置有相同的复位工作参数;通过所述第一通信链路接收所述目的采集端发送的目标传输工作参数;基于所述目标传输工作参数与所述目的采集端建立第二通信链路;通过所述第二通信链路与所述目的采集端进行数据传输。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点对点通信装置,应用于采集端,所述采集端与目的监视端基于预置的初始传输工作参数进行数据传输,所述装置包括:第一通信链路建立模块,被配置为当接收到第一复位触发指令时,基于所述采集端预置的复位工作参数与所述目的监视端建立第一通信链路,所述目的监视端与所述采集端预置有相同的复位工作参数;第一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所述采集端所处环境的干扰信息,所述干扰信息包括所述采集端所支持的各频点的干扰强度;第一发送模块,被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一通信链路将所述干扰信息发送给所述目的监视端;第一接收模块,被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一通信链路接收所述目的监视端返回的目标传输工作参数,所述目标传输工作参数是所述目的监视端根据所述干扰信息对所述初始传输工作参数进行更新而得到的;第二通信链路建立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目标传输工作参数与所述目的监视端建立第二通信链路;第一数据传输模块,被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二通信链路与所述目的监视端进行数据传输。可选地,所述干扰信息还包括根据所述各频点的干扰信息确定的参考频点。可选地,所述初始传输工作参数存储在所述采集端的第一存储区域,所述复位工作参数存储在所述采集端的第二存储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存储区域用于存储所述采集端与所述目的监视端建立通信链路所需的工作参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读取模块,被配置为若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复位触发指令后的预设时长内未与所述目的监视端建立所述第一通信链路,则从所述第二存储区域读取所述复位工作参数;第一覆盖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复位工作参数写入所述第一存储区域并覆盖所述初始传输工作参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点对点通信装置,应用于采集端,所述采集端与目的监视端基于预置的初始传输工作参数进行数据传输,所述装置包括:第三通信链路建立模块,被配置为当接收到第一复位触发指令时,基于所述采集端预置的复位工作参数与所述目的监视端建立第一通信链路,所述目的监视端与所述采集端预置有相同的复位工作参数;第二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所述采集端所处环境的干扰信息,所述干扰信息包括所述采集端所支持的各频点的干扰强度;第一更新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各频点的干扰强度确定目标工作频点并根据所述目标工作频点对所述初始传输工作参数进行更新,得到目标传输工作参数;第二发送模块,被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一通信链路将所述目标传输工作参数发送给所述目的监视端;第四通信链路建立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目标传输工作参数与所述目的监视端建立第二通信链路;第二数据传输模块,被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二通信链路与所述目的监视端进行数据传输。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七方面,提供一种点对点通信装置,应用于监视端,所述监视端与目的采集端基于预置的初始传输工作参数进行数据传输,所述装置包括:第五通信链路建立模块,被配置为当接收到第二复位触发指令时,基于所述监视端预置的复位工作参数与所述目的采集端建立第一通信链路,所述目的采集端与所述监视端预置有相同的复位工作参数;第二接收模块,被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一通信链路接收所述目的采集端发送的所述目的采集端所处环境的干扰信息,所述干扰信息包括所述目的采集端所支持的各频点的干扰强度;第二更新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干扰信息对所述初始传输工作参数进行更新,得到目标传输工作参数;第三发送模块,被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一通信链路将所述目标传输工作参数发送给所述目的采集端;第六通信链路建立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目标传输工作参数与所述目的采集端建立第二通信链路;第三数据传输模块,被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二通信链路与所述目的采集端进行数据传输。可选地,所述第二更新模块包括:显示子模块,被配置为显示所述干扰信息并接收所述用户根据所述干扰信息输入的携带有目标工作频点的选择指令;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选择指令确定所述目标工作频点;第一更新子模块,被配置为使用所述目标工作频点对所述初始传输工作参数进行更新,得到所述目标传输工作参数。可选地,所述干扰信息还包括所述采集端根据所述各频点的干扰信息确定的参考频点;所述第二更新模块包括:第二更新子模块,被配置为使用所述参考频点对所述初始传输工作参数进行更新,得到所述目标传输工作参数。可选地,所述初始传输工作参数存储在所述监视端的第一存储区域,所述复位工作参数存储在所述监视端的第二存储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存储区域用于存储所述监视端与所述目的采集端建立通信链路所需的工作参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读取模块,被配置为若在接收到所述第二复位触发指令后的预设时长内未与所述目的采集端建立所述第一通信链路,则从所述第二存储区域读取所述复位工作参数;第二覆盖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复位工作参数写入所述第二存储区域并覆盖所述初始传输工作参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八方面,提供一种点对点通信装置,应用于监视端,所述监视端与目的采集端基于预置的初始传输工作参数进行数据传输,所述装置包括:第七通信链路建立模块,被配置为当接收到第二复位触发指令时,基于所述监视端预置的复位工作参数与所述目的采集端建立第一通信链路,所述目的采集端与所述监视端预置有相同的复位工作参数;第三接收模块,被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一通信链路接收所述目的采集端发送的目标传输工作参数;第八通信链路建立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目标传输工作参数与所述目的采集端建立第二通信链路;第四数据传输模块,被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二通信链路与所述目的采集端进行数据传输。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九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提供的点对点通信方法的步骤。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十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九方面所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及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计算机程序。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所提供的点对点通信方法的步骤。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十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十一方面所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及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计算机程序。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采集端与监视端中预置相同的复位工作参数和初始传输工作参数可以保证采集端与监视端一一配对,避免采集端被非法设备绑定,提高采集端与监视端组成的点对点通信系统的安全性。其次,采集端在接收到复位触发指令时触发对采集端所处环境的干扰测量,根据包括采集端所支持的各频点的干扰信息对初始传输工作参数进行更新,得到目标传输工作参数并通过通信链路与监视端进行目标传输工作参数的协商,以保证监视端也具有该目标传输工作参数,通过该目标传输工作参数与监视端建立新的通信链路以进行数据收发,可以在采集端或监视端出现异常或用户错误操作等原因导致两者之间无法正常进行数据传输时恢复两者之间的通信,进而提高点对点通信系统的鲁棒性。另外,在确定目标传输工作参数时,根据各频点的干扰强度确定参考频点,通过自动或用户手动选择的方式确定出目标工作频点并使用该目标传输工作频点对初始传输工作参数进行更新,可以保证点对点通信系统达到较优的性能。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采集端的点对点通信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采集端与监视端的示意图;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应用于采集端的点对点通信方法的流程图;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应用于采集端的点对点通信方法的流程图;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监视端的点对点通信方法的流程图;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应用于监视端的点对点通信方法的流程图;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应用于监视端的点对点通信方法的流程图;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采集端的点对点通信装置的框图;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应用于采集端的点对点通信装置的框图;图10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应用于采集端的点对点通信装置的框图;图1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监视端的点对点通信装置的框图;图1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应用于监视端的点对点通信装置的框图;图1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应用于监视端的点对点通信装置的框图;图1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本公开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以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理解为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点对点通信方法,该方法应用于采集端,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步骤s101中,当接收到第一复位触发指令时,基于采集端预置的复位工作参数与目的监视端建立第一通信链路。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采集端与目的监视端预置有相同的复位工作参数和相同的初始传输工作参数,其中,如图2所示,复位工作参数和初始传输工作参数可以存储在采集端和目的监视端各自的非易失性随机访问存储器(non-volatilerandomaccessmemory,nvram)上,以保证在采集端和目的监视端断电后不会丢失。在采集端和目的监视端均正常开机后,两者均进入传输模式,采集端可以基于初始传输工作参数与目的监视端进行数据传输。示例地,初始传输工作参数包括初始传输工作频点、设备标识符、上下行带宽以及跳频序列等,采集端读取其预置的初始传输工作参数并在初始传输工作频点上进行搜索,当搜索到与其设备标识符相同的监视端时,可确定该监视端为目的监视端并基于初始传输工作参数与目的监视端建立通信链路,且通过该通信链路与目的监视端进行数据传输。在与目的监视端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当接收到第一复位触发指令时,采集端进入复位模式,此时,采集端读取其预置的复位工作参数并基于该复位工作参数与目的监视端建立第一通信链路,该第一通信链路可用于与目的监视端进行传输工作参数的协商。示例地,复位工作参数可以包括复位工作频点、设备标识符、上下行带宽以及跳频序列等,当接收到第一复位触发指令时,采集端可以在该复位工作频点上进行搜索,若搜索到与其设备标识符相同的监视端,则可确定该监视端为目的监视端并基于复位工作参数与目的监视端建立第一通信链路。值得说明的是,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第一复位触发指令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产生,例如检测到用户长按采集端的复位按键等等。在步骤s102中,获取采集端所处环境的干扰信息,干扰信息包括采集端所支持的干扰强度。在步骤s103中,通过第一通信链路将干扰信息发送给目的监视端。考虑到采集端通常设置在远端,比如汽车、飞行器等移动设备上,其可能处于极端环境,因而采集端更容易受到电磁干扰而出现异常,因此,在采集端与目的监视端建立第一通信链路后,还可以触发对采集端所处环境进行干扰测量,得到相应的干扰信息,并将干扰信息发送给目的监视端。其中,可选地,干扰信息可以包括采集端所支持的各频点的干扰强度;可选地,采集端还可以根据各频点的干扰强度,按照一定规则筛选出参考频点,相应地,干扰信息还包括参考频点。示例地,采集端可以根据干扰强度生成一表格(如表1所示),将参考频点写入表格的第一行,并从表格的第二行起写入支持的各频点以及各频点的干扰强度。表1参考频点频点1频点1的干扰强度频点2频点2的干扰强度频点2频点2的干扰强度……频点n频点n的干扰强度在步骤s104中,通过第一通信链路接收目的监视端返回的目标传输工作参数,其中,目标传输工作参数是目的监视端根据干扰信息对初始传输工作参数进行更新得到的。在步骤s105中,基于目标传输工作参数与目的监视端建立第二通信链路。在步骤s106中,通过第二通信链路与目的监视端进行数据传输。如图3所示,目的监视端可以根据干扰信息自动或者根据用户选择结果得到目标工作频点,并使用目标工作频点对初始传输工作参数进行更新,得到目标传输工作参数,且将目标传输工作参数通过第一通信链路返回给采集端。采集端在接收到目标传输工作参数后,可以将目标传输工作参数写入其存储器(如nvram)中并覆盖初始传输工作参数,这样,采集端与目的监视端便具有相同的工作参数。此时,采集端进入传输模式,其可以基于目标传输工作参数与目的监视端建立第二通信链路,并通过第二通信链路与目的监视端进行数据传输。值得说明的是,目的监视端根据干扰信息自动或者根据用户选择结果得到目标工作频点的过程可参见后文所述的应用于监视端的点对点通信方法的详细说明。在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采集端在获取到其支持的各频点的干扰强度后,可以按照预设规则,根据各频点的干扰强度确定目标传输工作频点,利用目标传输工作频点对初始传输工作参数进行更新以得到目标传输工作参数,并通过第一通信链路将目标传输工作参数发送给目的监视端,以使目的监视端具有与采集端相同的工作参数。此时,采集端进入传输模式,其可以基于目标传输工作参数与目的监视端建立第二通信链路,并通过第二通信链路与目的监视端进行数据传输。在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对复位工作参数和初始传输工作参数进行读写的独立性,对于采集端而言,可以将初始传输工作参数存储在其第一存储区域,将复位工作参数存储在其第二存储区域,其中,该第一存储区域用于存储与目的监视端建立通信链路的工作参数,也就是说,采集端在传输模式下从该第一存储区域读取工作参数来建立通信链路,而在接收到第一复位触发指令而进入复位模式时,则从第二存储区域读取复位工作参数。如图4所示,若在接收到第一复位触发指令后的预设时长内未与目的监视端建立第一通信链路,采集端还可以从第二存储区域读取复位工作参数,并将复位工作参数写入第一存储区域中并覆盖初始传输工作参数,以便下一次进入传输模式时从第一存储区域读取该复位工作参数并尝试以该复位工作参数与目的监视端建立通信链路。通过本公开实施例的点对点通信方法,通过在采集端与监视端中预置相同的复位工作参数和初始传输工作参数可以保证采集端与监视端一一配对,避免采集端被非法设备绑定,提高采集端与监视端组成的点对点通信系统的安全性。其次,采集端在接收到复位触发指令时触发对采集端所处环境的干扰测量,根据包括采集端所支持的各频点的干扰信息对初始传输工作参数进行更新,得到目标传输工作参数并通过通信链路与监视端进行目标传输工作参数的协商,以保证监视端也具有该目标传输工作参数,通过该目标传输工作参数与监视端建立新的通信链路以进行数据收发,可以在采集端或监视端出现异常或用户错误操作等原因导致两者之间无法正常进行数据传输时恢复两者之间的通信,进而提高点对点通信系统的鲁棒性。另外,在确定目标传输工作参数时,根据各频点的干扰强度确定参考频点,通过自动或用户手动选择的方式确定出目标工作频点并使用该目标传输工作频点对初始传输工作参数进行更新,可以保证点对点通信系统达到较优的性能。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点对点通信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监视端,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步骤s201中,当接收到第二复位触发指令时,基于监视端预置的复位触发工作参数与目的采集端建立第一通信链路。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目的采集端与监视端预置有相同的复位工作参数和相同的初始传输工作参数。其中,复位工作参数可以包括复位工作频点、设备标识符、上下行带宽以及跳频序列等,初始传输工作参数包括初始传输工作频点和设备标识符等。在监视端和目的采集端正常开机后,两者均进入传输模式,监视端可以基于初始传输工作参数与目的采集端进行数据传输。在与目的采集端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当接收到第二复位触发指令时,监视端进入复位模式,此时,监视端读取其预置的复位工作参数并基于该复位工作参数与目的采集端建立第一通信链路,该第一通信链路可用于与目的采集端进行传输工作参数的协商。值得说明的是,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第二复位触发信号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产生,例如检测到用户长按监视端的复位按键等。在步骤s202中,通过第一通信链路接收目的采集端发送的该目的采集端所处环境的干扰信息,干扰信息包括目的采集端所支持的各频点的干扰强度。在步骤s203中,根据干扰信息对初始传输工作参数进行更新,得到目标传输工作参数。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监视端可以显示包括目的采集端所支持的各频点的干扰强度的干扰信息,并接收用户根据各频点的干扰强度输入的携带有目标工作频点的选择指令,且根据选择指令确定目标工作频点,使用该目标工作频点对初始传输工作参数进行更新,得到目标传输工作参数。值得说明的是,在该实施方式中,干扰信息还可以包括目的采集端根据各频点的干扰信息确定的参考频点,监视端可以将各频点的干扰信息和参考频点展示给用户,由用户进行目标工作频点的选择。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干扰信息包括目的采集端所支持的各频点的干扰强度和目的采集端根据各频点的干扰信息确定的参考频点,监视端可以根据干扰信息自动选择目标工作频点,例如将参考频点作为目标工作频点,并使用目标工作频点对初始传输工作参数进行更新,得到目标传输工作参数。此外,监视端在得到目标传输工作参数后,可以将目标传输工作参数写入其存储器(如nvram)中并覆盖初始传输工作参数。在步骤s204中,通过第一通信链路将目标传输工作参数发送给目的采集端。在步骤s205中,基于目标传输工作参数与目的采集端建立第二通信链路。在步骤s206中,通过第二通信链路与目的采集端进行数据传输。如图6所示,监视端可以通过第一通信链路将目标传输工作参数发送给目的采集端,这样,监视端与目的采集端便具有相同的工作参数。此时,监视端进入传输模式,其可以基于目标传输工作参数与目的采集端建立第二通信链路,并通过第二通信链路与目的采集端进行数据传输。在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监视端还可以通过第一通信链路直接接收目的采集端发送的目标传输工作参数,这样,这样,监视端与目的采集端便具有相同的工作参数。此时,监视端进入传输模式,其可以基于目标传输工作参数与目的采集端建立第二通信链路,并通过第二通信链路与目的采集端进行数据传输。在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对复位工作参数和初始传输工作参数进行读写的独立性,对于监视端而言,可以将初始传输工作参数存储在其第一存储区域,将复位工作参数存储在其第二存储区域,其中,该第一存储区域用于存储与目的采集端建立通信链路的工作参数,也就是说,监视端在传输模式下从该第一存储区域读取工作参数来建立通信链路,而在接收到第二复位触发指令而进入复位模式时,则从第二存储区域读取复位工作参数。如图7所示,若在接收到第二复位触发指令后的预设时长内未与目的采集端建立第一通信链路,监视端还可以从第二存储区域读取复位工作参数,并将复位工作参数写入该第一存储区域并覆盖初始传输工作参数,以便下一次进入传输模式时从第一存储区域读取该复位工作参数并尝试以噶复位工作参数与目的采集端建立通信链路。通过本公开实施例的点对点通信方法,通过在采集端与监视端中预置相同的复位工作参数和初始传输工作参数可以保证采集端与监视端一一配对,避免采集端被非法设备绑定,提高采集端与监视端组成的点对点通信系统的安全性。其次,采集端在接收到复位触发指令时触发对采集端所处环境的干扰测量,根据包括采集端所支持的各频点的干扰信息对初始传输工作参数进行更新,得到目标传输工作参数并通过通信链路与监视端进行目标传输工作参数的协商,以保证监视端也具有该目标传输工作参数,通过该目标传输工作参数与监视端建立新的通信链路以进行数据收发,可以在采集端或监视端出现异常或用户错误操作等原因导致两者之间无法正常进行数据传输时恢复两者之间的通信,进而提高点对点通信系统的鲁棒性。另外,在确定目标传输工作参数时,根据各频点的干扰强度确定参考频点,通过自动或用户手动选择的方式确定出目标工作频点并使用该目标传输工作频点对初始传输工作参数进行更新,可以保证点对点通信系统达到较优的性能。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点对点通信装置,该装置应用于采集端,采集端与目的监视端基于预置的初始传输工作参数进行数据传输,如图8所示,所述装置800包括:第一通信链路建立模块801,被配置为当接收到第一复位触发指令时,基于所述采集端预置的复位工作参数与所述目的监视端建立第一通信链路,所述目的监视端与所述采集端预置有相同的复位工作参数。第一获取模块802,被配置为获取所述采集端所处环境的干扰信息,所述干扰信息包括所述采集端所支持的各频点的干扰强度。第一发送模块803,被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一通信链路将所述干扰信息发送给所述目的监视端。第一接收模块804,被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一通信链路接收所述目的监视端返回的目标传输工作参数,所述目标传输工作参数是所述目的监视端根据所述干扰信息对所述初始传输工作参数进行更新而得到的。第二通信链路建立模块805,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目标传输工作参数与所述目的监视端建立第二通信链路。第一数据传输模块806,被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二通信链路与所述目的监视端进行数据传输。在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干扰信息还包括根据所述各频点的干扰信息确定的参考频点。在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初始传输工作参数存储在所述采集端的第一存储区域,所述复位工作参数存储在所述采集端的第二存储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存储区域用于存储所述采集端与所述目的监视端建立通信链路所需的工作参数;如图9所示,所述装置800还包括:第一读取模块807,被配置为若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复位触发指令后的预设时长内未与所述目的监视端建立所述第一通信链路,则从所述第二存储区域读取所述复位工作参数;第一覆盖模块808,被配置为将所述复位工作参数写入所述第一存储区域并覆盖所述初始传输工作参数。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点对点通信装置,该装置应用于采集端,采集端与目的监视端基于预置的初始传输工作参数进行数据传输,如图10所示,所述装置900包括:第三通信链路建立模块901,被配置为当接收到第一复位触发指令时,基于所述采集端预置的复位工作参数与所述目的监视端建立第一通信链路,所述目的监视端与所述采集端预置有相同的复位工作参数;第二获取模块902,被配置为获取所述采集端所处环境的干扰信息,所述干扰信息包括所述采集端所支持的各频点的干扰强度;第一更新模块903,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各频点的干扰强度确定目标工作频点并根据所述目标工作频点对所述初始传输工作参数进行更新,得到目标传输工作参数;第二发送模块904,被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一通信链路将所述目标传输工作参数发送给所述目的监视端;第四通信链路建立模块905,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目标传输工作参数与所述目的监视端建立第二通信链路;第二数据传输模块906,被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二通信链路与所述目的监视端进行数据传输。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采用上述装置,通过在采集端与监视端中预置相同的复位工作参数和初始传输工作参数可以保证采集端与监视端一一配对,避免采集端被非法设备绑定,提高采集端与监视端组成的点对点通信系统的安全性。其次,采集端在接收到复位触发指令时触发对采集端所处环境的干扰测量,根据包括采集端所支持的各频点的干扰信息对初始传输工作参数进行更新,得到目标传输工作参数并通过通信链路与监视端进行目标传输工作参数的协商,以保证监视端也具有该目标传输工作参数,通过该目标传输工作参数与监视端建立新的通信链路以进行数据收发,可以在采集端或监视端出现异常或用户错误操作等原因导致两者之间无法正常进行数据传输时恢复两者之间的通信,进而提高点对点通信系统的鲁棒性。另外,在确定目标传输工作参数时,根据各频点的干扰强度确定参考频点,通过自动或用户手动选择的方式确定出目标工作频点并使用该目标传输工作频点对初始传输工作参数进行更新,可以保证点对点通信系统达到较优的性能。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点对点通信装置,该装置应用于监视端,所述监视端与目的采集端基于预置的初始传输工作参数进行数据传输,如图11所示,所述装置1000包括:第五通信链路建立模块1001,被配置为当接收到第二复位触发指令时,基于所述监视端预置的复位工作参数与所述目的采集端建立第一通信链路,所述目的采集端与所述监视端预置有相同的复位工作参数;第二接收模块1002,被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一通信链路接收所述目的采集端发送的所述目的采集端所处环境的干扰信息,所述干扰信息包括所述目的采集端所支持的各频点的干扰强度;第二更新模块1003,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干扰信息对所述初始传输工作参数进行更新,得到目标传输工作参数;第三发送模块1004,被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一通信链路将所述目标传输工作参数发送给所述目的采集端;第六通信链路建立模块1005,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目标传输工作参数与所述目的采集端建立第二通信链路;第三数据传输模块1006,被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二通信链路与所述目的采集端进行数据传输。在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第二更新模块1003包括:显示子模块1031,被配置为显示所述干扰信息并接收所述用户根据所述干扰信息输入的携带有目标工作频点的选择指令;确定子模块1032,被配置为根据所述选择指令确定所述目标工作频点;第一更新子模块1033,被配置为使用所述目标工作频点对所述初始传输工作参数进行更新,得到所述目标传输工作参数。在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干扰信息还包括所述采集端根据所述各频点的干扰信息确定的参考频点;如图12所示,所述第二更新模块1003包括:第二更新子模块1004,被配置为使用所述参考频点对所述初始传输工作参数进行更新,得到所述目标传输工作参数。在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初始传输工作参数存储在所述监视端的第一存储区域,所述复位工作参数存储在所述监视端的第二存储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存储区域用于存储所述监视端与所述目的采集端建立通信链路所需的工作参数;如图12所示,所述装置1000还包括:第二读取模块1007,被配置为若在接收到所述第二复位触发指令后的预设时长内未与所述目的采集端建立所述第一通信链路,则从所述第二存储区域读取所述复位工作参数;第二覆盖模块1008,被配置为将所述复位工作参数写入所述第二存储区域并覆盖所述初始传输工作参数。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点对点通信装置,该装置应用于监视端,所述监视端与目的采集端基于预置的初始传输工作参数进行数据传输,如图13所示,所述装置1100包括:第七通信链路建立模块1101,被配置为当接收到第二复位触发指令时,基于所述监视端预置的复位工作参数与所述目的采集端建立第一通信链路,所述目的采集端与所述监视端预置有相同的复位工作参数;第三接收模块1102,被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一通信链路接收所述目的采集端发送的目标传输工作参数;第八通信链路建立模块1103,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目标传输工作参数与所述目的采集端建立第二通信链路;第四数据传输模块1104,被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二通信链路与所述目的采集端进行数据传输。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采用上述装置,通过在采集端与监视端中预置相同的复位工作参数和初始传输工作参数可以保证采集端与监视端一一配对,避免采集端被非法设备绑定,提高采集端与监视端组成的点对点通信系统的安全性。其次,采集端在接收到复位触发指令时触发对采集端所处环境的干扰测量,根据包括采集端所支持的各频点的干扰信息对初始传输工作参数进行更新,得到目标传输工作参数并通过通信链路与监视端进行目标传输工作参数的协商,以保证监视端也具有该目标传输工作参数,通过该目标传输工作参数与监视端建立新的通信链路以进行数据收发,可以在采集端或监视端出现异常或用户错误操作等原因导致两者之间无法正常进行数据传输时恢复两者之间的通信,进而提高点对点通信系统的鲁棒性。另外,在确定目标传输工作参数时,根据各频点的干扰强度确定参考频点,通过自动或用户手动选择的方式确定出目标工作频点并使用该目标传输工作频点对初始传输工作参数进行更新,可以保证点对点通信系统达到较优的性能。图1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1400的框图,该电子设备可以被提供为一种应用于采集端的点对点通信装置,也可以被提供为一种应用于监视端的点对点通信装置。如图14所示,该电子设备1400可以包括:处理器1401,存储器1402,多媒体组件1403,输入/输出(i/o)接口1404,以及通信组件1405。其中,处理器1401用于控制该电子设备1400的整体操作,以完成上述的点对点通信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存储器1402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该电子设备1400的操作,这些数据例如可以包括用于在该电子设备14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以及应用程序相关的数据,例如图片、音频、视频、复位工作参数、初始传输工作参数以及目标传输工作参数等等。基于此,当该电子设备1400被提供为一种应用于采集端的点对点通信装置时,处理器1401可以利用存储器1402中的复位工作参数和目标传输工作参数来执行上述应用于采集端的点对点通信方法中的步骤s101至步骤s106;当该电子设备1400被提供为一种应用于监视端的点对点通信装置时,处理器1401可以利用存储器1402中的复位工作参数和目标传输工作参数来执行上述应用于监视端的点对点通信方法中的步骤s201和步骤s206。其中,该存储器1402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randomaccessmemory,简称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简称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简称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简称prom),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简称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当上述电子设备1400被提供为应用于采集端的点对点通信装置时,其可以通过通信组件1405与被提供为应用于采集端的点对点通信装置的电子设备进行数据传输,例如接收或发送目标传输参数等。此外,上述电子设备1400的存储器1402中也可以存储目标传输工作参数,从而可以由处理器1401来直接执行基于目标传输工作参数建立第二通信链路的操作。多媒体组件1403可以包括屏幕和音频组件。其中屏幕例如可以是触摸屏,音频组件用于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可以包括一个麦克风,麦克风用于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1402或通过通信组件1405发送。音频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i/o接口1404为处理器1401和其他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其他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鼠标,按钮等。这些按钮可以是虚拟按钮或者实体按钮。通信组件1405用于该电子设备1400与其他设备之间进行有线或无线通信。无线通信,例如wi-fi,蓝牙,近场通信(nearfieldcommunication,简称nfc),2g、3g或4g,或它们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因此相应的该通信组件1405可以包括:wi-fi模块,蓝牙模块,nfc模块。需要说明的是,若上述电子设备1400被提供为应用于采集端的点对点通信装置,则该电子设备的处理器1401还可以执行上述的若在接收到第一复位触发指令后的预设时长内未与目的监视端建立第一通信链路则在复位工作频点上进行数据收发的操作;若上述电子设备1400被提供为应用于监视端的点对点通信装置,则该电子设备的处理器1402还可以执行上述的若在接收到第二复位触发指令后的预设时长内未与目的采集端建立第一通信链路则在复位工作频点上进行数据收发的操作。由于在复位工作频点上进行数据收发的操作在上文中已经介绍过,在此不再赘述。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4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简称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or,简称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igitalsignalprocessingdevice,简称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logicdevice,简称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简称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的图标标注方法。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可以在采集端与监视端之间由于任一端出现异常或用户错误操作等原因导致两者之间无法正常进行数据传输时,通过预置的复位工作参数重新建立两者之间的通信链路,从而及时恢复两者之间的数据传输。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程序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程序指令的存储器1402,上述程序指令可由电子设备1400的处理器1401执行以完成上述的应用于采集端的点对点通信方法。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程序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程序指令的存储器1402,上述程序指令可由电子设备1400的处理器1401执行以完成上述的应用于监视端的点对点通信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本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
技术领域
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