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的未成年人监护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65404发布日期:2019-01-02 22:45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基于物联网的未成年人监护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基于物联网的未成年人监护平台。



背景技术:

物联网技术是按照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的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技术,其是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技术;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和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

另一方面,现今的游戏终端的游戏丰富的种类和强大的功能,增强了用户的娱乐体验的同时,也导致很多用户沉迷游戏,尤其是未成年人;然而长时间玩电脑游戏一方面影响未成年人的学习和生活,另一方面也对未成年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时有出现长时间连续熬夜玩游戏猝死的悲剧。

尤其是,在当前独生子女盛行,而为人父母的中年劳动力处于竞争剧烈的社会环境中,大部分都无法亲自陪伴未成年人而导致未成年人经常性地独立留在家中,对未成年人的监护难以存在缺失。为了防止未成年人在外出现意外或过度沉溺在虚幻网络中,监护人不得不在家庭中配置电脑或电视允许未成年人进行消遣娱乐,但是,对于眼睛尚未发育完全的未成年人来说,长时间的用眼势必对视力造成影响,严重的甚至产生无法挽回的后果。

可见,设计一种稳定性好、操作简单灵活,同时还能对未成年人等受限行为能力人员使用,如何结合物联网技术防止未成年人沉迷于电脑游戏,保护未成年人的身体健康是当今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基于物联网的未成年人监护平台,该方案通过未成年人主动向监护人提出使用家庭电子设备的申请的方式,使监护人可远程监护该未成年人的使用情况,根据监护人认同的健康上网时间控制未成年人使用家庭电子设备的时长,防止未成人沉迷于网络,根据未成人的体征参数确定未成人的身体状态,根据未成人的状态及时给予未成年人和家长提示,保证未成人的身体健康。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基于物联网的未成年人监护平台,包括家庭电子设备、家庭网关、未成年人终端和监护人终端;

所述家庭电子设备通过所述家庭网关与所述监护人终端网络通信,所述未成年人终端通过物联网与所述监护人终端网络通信;

所述未成年人终端包括设备使用申请模块、定位模块、图像采集模块和生理体征检测模块;所述设备使用申请模块用于向所述监护人终端发起使用所述家庭电子设备的申请,所述定位模块用于实时采集未成年人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用于实时采集未成年人终端周边的图像信息,所述生理体征检测模块用于实时检测使用所述未成年人终端的未成年人的生理体征信息;所述未成年人终端将所述地理位置信息、所述图像信息和所述生理体征信息分别按时间序列整理成地理位置信息流、图像信息流和生理体征信息流后发送至所述监护人终端;

所述监护人终端包括设备启动模块、设备关闭模块、数据显示模块和计时模块;监护人同意所述设备使用申请模块的申请时,所述设备启动模块通过所述家庭网关向所述家庭电子设备发送驱动信号使其启动;所述家庭电子设备启动的同时,所述计时模块开始计时,当所述计时模块的计时到达所述设备使用申请模块的申请时间时,所述设备关闭模块通过所述家庭网关向所述家庭电子设备发送停止信号使其关闭;所述数据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所述未成年人终端发送来的地理位置信息流、图像信息流和生理体征信息流。

进一步的,为了能够尽可能的涵盖会使未成年人上瘾的家庭电子设备,所述家庭电子设备包括电视、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和游戏机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为了监护人方便携带,且使监护人终端更为智能化,所述监护人终端为智能手机。

进一步的,为了实时采集未成年人的地理位置信息,放置其移动到不安全的地方或者出现什么意外的情况可以找到该未成年人,所述定位模块为gps定位系统、北斗定位系统或无线基站定位系统。

进一步的,为了实时采集未成年人周边环境的图像信息,避免其受到恶意伤害时监护人不能够知晓,所述图像采集模块为摄像头,并且,为了避免关键图像信息没有采集到的情况,摄像头采用全景摄像头。

进一步的,为了实时了解未成年人的生理体征信息,避免未成年人的身体健康出现一些紧急情况,所述生理体征检测模块包括体温传感器、心率传感器和脉搏传感器,所述体温传感器用于检测未成年人的体温,所述心率传感器用于检测未成年人的心率,所述脉搏传感器用于检测未成年人的脉搏。

进一步的,为了能够充分观察到未成年人周边环境的实时图像信息、未成年人的实时地理位置信息和未成年人的实时生理体征信息,所述数据显示模块触摸显示屏。

进一步的,为了使申请方式更为便捷,所述设备使用申请模块包括短信申请单元和语音申请单元,所述短信申请单元用于编辑使用家庭电子设备的短信申请,所述语音申请单元用于编辑使用家庭电子设备的语音申请,不方便编辑短信时则可以使用语音申请单元,不方便讲话时则可以使用短信申请单元。

综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未成年人主动向监护人提出使用家庭电子设备的申请的方式,使监护人可远程监护该未成年人的使用情况,根据监护人认同的健康上网时间控制未成年人使用家庭电子设备的时长,防止未成人沉迷于网络,根据未成人的体征参数确定未成人的身体状态,根据未成人的状态及时给予未成年人和家长提示,保证未成人的身体健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未成年人在外出现意外或过度沉溺在虚幻网络中,监护人不得不在家庭中配置电脑或电视允许未成年人进行消遣娱乐,但是,对于眼睛尚未发育完全的未成年人来说,长时间的用眼势必对视力造成影响,严重的甚至产生无法挽回的后果的情况,本发明通过未成年人主动向监护人提出使用家庭电子设备的申请的方式,使监护人可远程监护该未成年人的使用情况,根据监护人认同的健康上网时间控制未成年人使用家庭电子设备的时长,防止未成人沉迷于网络,根据未成人的体征参数确定未成人的身体状态,根据未成人的状态及时给予未成年人和家长提示,保证未成人的身体健康。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图中的只是本发明应用的一个示例,对本发明的原理没有本质性的约束。

实施例:

如图1所示,基于物联网的未成年人监护平台,包括家庭电子设备、家庭网关、未成年人终端和监护人终端;

所述家庭电子设备通过所述家庭网关与所述监护人终端网络通信,所述未成年人终端通过物联网与所述监护人终端网络通信;

所述未成年人终端包括设备使用申请模块、定位模块、图像采集模块和生理体征检测模块;所述设备使用申请模块用于向所述监护人终端发起使用所述家庭电子设备的申请,所述定位模块用于实时采集未成年人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用于实时采集未成年人终端周边的图像信息,所述生理体征检测模块用于实时检测使用所述未成年人终端的未成年人的生理体征信息;所述未成年人终端将所述地理位置信息、所述图像信息和所述生理体征信息分别按时间序列整理成地理位置信息流、图像信息流和生理体征信息流后发送至所述监护人终端;

所述监护人终端包括设备启动模块、设备关闭模块、数据显示模块和计时模块;监护人同意所述设备使用申请模块的申请时,所述设备启动模块通过所述家庭网关向所述家庭电子设备发送驱动信号使其启动;所述家庭电子设备启动的同时,所述计时模块开始计时,当所述计时模块的计时到达所述设备使用申请模块的申请时间时,所述设备关闭模块通过所述家庭网关向所述家庭电子设备发送停止信号使其关闭;所述数据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所述未成年人终端发送来的地理位置信息流、图像信息流和生理体征信息流。

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够尽可能的涵盖会使未成年人上瘾的家庭电子设备,所述家庭电子设备包括电视、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和游戏机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实施例中,为了监护人方便携带,且使监护人终端更为智能化,所述监护人终端为智能手机。

本实施例中,为了实时采集未成年人的地理位置信息,放置其移动到不安全的地方或者出现什么意外的情况可以找到该未成年人,所述定位模块为gps定位系统、北斗定位系统或无线基站定位系统。

本实施例中,为了实时采集未成年人周边环境的图像信息,避免其受到恶意伤害时监护人不能够知晓,所述图像采集模块为摄像头,并且,为了避免关键图像信息没有采集到的情况,摄像头采用全景摄像头。

本实施例中,为了实时了解未成年人的生理体征信息,避免未成年人的身体健康出现一些紧急情况,所述生理体征检测模块包括体温传感器、心率传感器和脉搏传感器,所述体温传感器用于检测未成年人的体温,所述心率传感器用于检测未成年人的心率,所述脉搏传感器用于检测未成年人的脉搏。

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够充分观察到未成年人周边环境的实时图像信息、未成年人的实时地理位置信息和未成年人的实时生理体征信息,所述数据显示模块触摸显示屏。

本实施例中,为了使申请方式更为便捷,所述设备使用申请模块包括短信申请单元和语音申请单元,所述短信申请单元用于编辑使用家庭电子设备的短信申请,所述语音申请单元用于编辑使用家庭电子设备的语音申请,不方便编辑短信时则可以使用语音申请单元,不方便讲话时则可以使用短信申请单元。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