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扫描传输功能的对讲机、对讲方法及其对讲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78280发布日期:2018-11-17 00:01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到对讲机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具有扫描传输功能的对讲机、对讲方法及其对讲系统。

背景技术

在智能手机普及的今天,对讲机由于其具有无需网络覆盖、对讲便捷以及成本低廉等优点,仍旧具有着不小的发展潜力。现有的对讲机发展迅速,种类繁多,功能各式各样,有可以视频的,有可以拍照的,有可以留言的,但是实际上这些对讲机的功能实现主要还是依靠外接其他设备,并不便于携带,因此应用场景较为狭窄,在野外或者车中,并不适用。针对以上缺点,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具有扫描传输功能的对讲机、对讲方法及其对讲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扫描传输功能的对讲机,包括外壳、键盘、通话按键、扫描模块和显示屏,键盘、通话按键、扫描模块和显示屏位于外壳的表面,键盘用于输入对讲号码,通话按键用于进入对讲通话,扫描模块用于扫描需要传输的扫描文件,显示屏用于显示操作信息或扫描文件。

进一步地,还包括模式选择旋钮,模式选择旋钮位于外壳的表面,模式选择旋钮用来选择不同的操作模式。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对讲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或2的对讲机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预设操作模式下,接收用户输入的被叫对讲号码;

根据对讲号码与对讲机设备标识码的预设映射关系,调用被叫对讲号码对应的被叫对讲机设备终端;

与被叫对讲机设备终端建立通讯连接;

发送对讲信息至被叫对讲机设备终端,其中,对讲信息包括当前对讲语音信息或扫描文件。

进一步地,在预设操作模式下,接收用户输入的被叫对讲号码的步骤之前,包括:

接收用户输入的操作模式的选择指令;

将选择指令发送给服务器;

接收服务器返回的确认消息;

根据确认消息与服务器建立操作模式对应的通讯通路。

进一步地,在发送对讲信息的步骤之前,包括:

判断是否处于扫描模式;

若处于扫描模式,则判断是否接收到启动扫描模块的启动指令;

若接收到启动指令,则启动扫描模块进行扫描;

检测扫描过程中是否接收到关闭指令;

若接收到关闭指令,则关闭扫描模块,并根据启动指令和关闭指令对应的时间间隔内的扫描内容生成扫描文件。

进一步地,在发送对讲信息的步骤之后,包括:

向服务器发送关闭对讲的请求;

接收服务器根据关闭对讲的请求,删除双方对讲缓存后返回的响应消息;

根据响应信息关闭通讯连接。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对讲系统,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在预设操作模式下,接收用户输入的被叫对讲号码;

调用模块,用于根据对讲号码与对讲机设备标识码的预设映射关系,调用被叫对讲号码对应的被叫对讲机设备终端;

连接模块,用于与被叫对讲机设备终端建立通讯连接;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发送对讲信息至被叫对讲机设备终端,其中,对讲信息包括当前对讲语音信息或扫描文件。

进一步地,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操作模式的选择指令;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选择指令发送给服务器;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服务器返回的确认消息;

建立模块,用于根据确认消息与服务器建立操作模式对应的通讯通路。

进一步地,还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处于扫描模式;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若处于扫描模式,则判断是否接收到启动扫描模块的启动指令;

启动模块,用于若接收到启动指令,则启动扫描模块进行扫描;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扫描过程中是否接收到关闭指令;

第一关闭模块,用于若接收到关闭指令,则关闭扫描模块,并根据启动指令和关闭指令对应的时间间隔内的扫描内容生成扫描文件。

进一步地,还包括: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向服务器发送关闭对讲的请求;

第四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服务器根据关闭对讲的请求,删除双方对讲缓存后返回的响应消息;

第二关闭模块,用于根据响应信息关闭通讯连接。

本发明还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具有扫描传输功能的对讲机,包括外壳、键盘、通话按键、扫描传输模块和显示屏,键盘、通话按键、扫描模块和显示屏位于外壳的表面,键盘用于输入对讲号码,通话按键用于进入对讲通话,扫描模块用于扫描需要传输的文件,显示屏用于显示操作信息和扫描的文件。通过在对讲机中增加扫描模块,使对讲机能够扫描文件并传输文件信息,使得对讲信息内容更加丰富,适用于更多场景。进一步地,还包括模式选择旋钮,用于根据不同的场景选择适合的操作模式,易于降低功耗,灵活多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有扫描传输功能的对讲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对讲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对讲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实现建立通讯通路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对讲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启动扫描传输功能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对讲方法的第四实施例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对讲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模块框架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对讲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实现建立通讯通路的模块框架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对讲系统的第三实施例的启动扫描传输功能的模块框架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对讲系统的第四实施例的模块框架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所述的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间接连接。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具有扫描传输功能的对讲机,包括外壳1、键盘2、通话按键6、扫描传输模块和显示屏5,键盘2、通话按键6、扫描模块10和显示屏5位于外壳1的表面,键盘2用于输入对讲号码,当需要进行对讲时,通过在键盘2上输入所要通话的对讲号码,即可与特定的对讲机连通,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在键盘2上输入多个对讲号码,可以实现多方对讲。通话按键6用于进入对讲通话,当建立对讲连通关系之后,用户需要发送对讲信息时,按下通话按键6,即可进行讲话,松开通话按键6之后即可收听对方发来的对讲信息。扫描模块10用于扫描需要传输的文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外壳1上设置有扫描按钮9,当按下扫描按钮9时,就会进入扫描模式,然后通过在键盘2上输入启动指令启动处于扫描模式下的扫描模块10,用户便可以开始扫描自己想要传输的文件,扫描完毕之后,通过键盘2输入关闭指令关闭扫描模块10,停止扫描,并生成扫描模块10扫描的文件信息,显示在显示屏5上,然后发送到另一方的对讲机的显示屏5上,从而达到使用对讲机扫描文件以及传输扫描文件的目的,再次按下扫描按钮9,则退出扫描模式,简单方便,节省功耗。在一些实施例中,对讲机还包括天线8、音量键3和扬声器7,天线8用于接收无线信号,以便传输对讲信息;音量键3用于调节对讲语音的音量大小,以适应不同场合;扬声器7用于放大对讲语音,适合于当有多人需要一起获取对讲信息的场合。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对讲机还包括usb接口,可以对对讲机进行充电,或者外接到手机、电脑等智能设备上,从而把扫描文件导出。

如图1所示,对讲机还包括模式选择旋钮4,模式选择旋钮4位于外壳1的表面,用来选择操作模式。在一些实施例中,对讲机使用的传输网络为lora无线网络,具有传输距离远、易于建设和部署等优点,对讲机终端采用物联网芯片取代传统的对讲机芯片,使体积更加小巧,成本低廉。在一些实施例中,模式选择旋钮4可以用来选择lora无线网络的三种操作模式:classa、classb和classc模式,classa模式功耗最低,classc模式时延最小,且可以实时接收对讲信息,classb模式则是介于classa和classc模式之间,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采用模式选择旋钮4使对讲机处于不同的工作模式,使对讲传输发挥最大功效,灵活多变。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对讲机使用的传输网络包括sigfox、lte-m、zigbee和wlan无线网络。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图像压缩模块,为了使扫描图像的传输更加顺畅。在发送到对端的对讲机的显示屏之前,对生成的扫描图像先进行图像数据压缩,减小传输量。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具有扫描传输功能的对讲机,包括外壳1、键盘2、通话按键6、扫描传输模块和显示屏5,键盘2、通话按键6、扫描模块10和显示屏5位于外壳1的表面,键盘2用于输入对讲号码,通话按键6用于进入对讲通话,扫描模块10用于扫描需要传输的文件,显示屏5用于显示操作信息和扫描的文件。通过在对讲机中增加扫描模块10,使对讲机能够扫描文件并传输文件信息,使得对讲信息内容更加丰富,适用于更多场景。进一步地,还包括模式选择旋钮4,用于根据不同的场景选择适合的操作模式,易于降低功耗,灵活多变。

如图2所示,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对讲方法,应用于上述的对讲机中,包括:

s1:在预设操作模式下,接收用户输入的被叫对讲号码;

s2:根据对讲号码与对讲机设备标识码的预设映射关系,调用被叫对讲号码对应的被叫对讲机设备终端;

s3:与被叫对讲机设备终端建立通讯连接;

s4:发送对讲信息至被叫对讲机设备终端,其中,对讲信息包括当前对讲语音信息或扫描文件。

在上述在预设操作模式下,接收用户输入的被叫对讲号码的步骤s1中,设备终端在使用前需要先进行激活和加网流程,其中传输网络包括sigfox、lte-m、zigbee、wlan和lora无线网络。在一些实施例中,设备终端通过网关向网络服务器发送加入网络的请求消息,请求消息中包含有设备终端的入网许可请求以及设备标识码等信息。网络服务器在接收到设备终端发送的请求后,会回复允许入网的消息给设备终端,回复消息中包含有网络地址、设备地址等信息。设备终端在接收到网络服务器发送的回复信息后,根据回复信息中的信息进行相应的网络地址和设备地址的设置,完成入网。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设备标识码指的是lora终端为设备终端分配的全球唯一标示id。完成加网和激活之后,通过旋转模式选择旋钮,预先设定操作模式。根据不同的选择,设备终端发送不同的命令请求向网络服务器通报自己的操作模式,网络服务器在收到命令请求后发送确认消息给设备终端,设备终端接收确认消息,确认操作模式。在预设的操作模式之下,通过键盘输入被叫对讲号码,以查找所要对讲的用户。本端的对讲机设备终端称为主叫设备终端,其对应的对讲号码成为主叫号码,对端对讲机设备终端称为被叫设备终端,其对应的被叫对讲号码称为被叫号码。在一些实施例中,被叫号码对应的是一个特定用户,即开启一对一对讲。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被叫号码对应的是一个特定的用户组,包含多个特定用户,即开启多方对讲。

在上述根据对讲号码与对讲机设备标识码的预设映射关系,调用被叫对讲号码对应的被叫对讲机设备终端的步骤s2中,当采用lora无线技术进行传输时,设备标识码是lora终端为设备分配的全球唯一标示id,在对讲终端中需要为设备分配对讲号码,并建立对讲号码和设备标识码的映射关系。在一些实施例中,对讲号码和设备标识码事先存储在网络服务器中。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设备终端自己向网络服务器上报自己的对讲号码和设备标识码。在网络服务器中需要根据对讲号码查找设备的设备标识码,并根据设备标识码查找设备地址信息,从而知道主叫和被叫号码设备所在的位置。

在上述与被叫对讲机设备终端建立通讯连接的步骤s3中,首先由主叫设备终端进行对讲请求消息,在一些实施例中,此请求消息中携带主叫设备终端的对讲号码、设别标识码、设备地址以及被叫号码等信息。然后,网关向网络服务器转发主叫设备终端的对讲请求消息;网络服务器在收到主叫设备终端的对讲请求信息之后,根据被叫号码,查找其对应的设备标识码、设备地址等信息,从而确定被叫设备终端的地址,并向被叫设备终端所在的网关发送对讲请求,此消息中携带主叫号码、主叫设备地址以及被叫号码、被叫设备地址等信息。然后,网关向被叫设备终端转发对讲请求消息,被叫设备终端收到对讲请求消息后,保存主叫号码、主叫设备地址等信息,并回复响应消息,网关向网络服务器转发该对讲响应消息。然后网络服务器建立主叫号码、主叫设备地址、被叫号码、被叫设备地址等对应关系,确立对讲通讯的通道。然后网络服务器向网关发送对讲请求响应消息,网关向主叫设备终端转发对讲请求响应消息。最后对讲通道建立,双方可以开始通讯。

在上述发送对讲信息至被叫对讲机设备终端,其中,对讲信息包括当前对讲语音信息或扫描文件的步骤s4中,在一些实施例中,设备发送出去的数据,网络服务器根据主叫被叫号码以及主叫被叫设备终端地址对应关系找到对应的网关进行数据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发送的对讲信息包括扫描文件和语音文件,语音文件通过扬声器在对端的对讲机中播放,扫描文件则通过显示屏在对端的对讲机中显示,以供用户查看。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发送扫描文件之前,会先对扫描文件进行数据压缩处理,减小传输量,使传输更加顺畅。这种对讲传输,可以是特定的一对一对讲,也可以是一对多、多对多的多方对讲,对讲信息内容丰富,适用场合灵活多变。对讲完毕,需要关闭对讲时,对讲双方中的任一方都可以随时发起关闭对讲请求;网络服务器在收到关闭对讲请求后,删除主叫被叫及设备地址等对应信息,释放资源,然后向发起关闭对讲请求的设备终端回复关闭对讲响应消息,同时向另一方设备终端发送关闭对讲消息。最后网关转发网络服务器发送的消息给对应的设备终端,整个对讲关闭。

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预设操作模式下,接收用户输入的被叫对讲号码的步骤s1之前,包括:

s01:接收用户输入的操作模式的选择指令;

s02:将选择指令发送给服务器;

s03:接收服务器返回的确认消息;

s04:根据确认消息与服务器建立操作模式对应的通讯通路。

在上述接收用户输入的操作模式的选择指令的步骤s01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通过旋转模式选择旋钮,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适合的场景,输入选择不同操作模式的选择指令。

在上述将选择指令发送给服务器的步骤s02中,设备终端根据模式选择旋钮的不同动作,发送对应的命令请求向网络服务器通报自己所要选择的操作模式。

在上述接收服务器返回的确认消息的步骤s03中,网络服务器在收到命令请求后发送确认消息给网关,网关转发确认消息给设备终端,确认设备终端的所选的操作模式。

在上述根据确认消息与服务器建立操作模式对应的通讯通路的步骤s04中,对讲机设备终端接收确认消息,确认操作模式,与服务器建立操作模式对应的通讯通路,此时对讲机设备终端具备了与对端对讲机设备终端传递消息,进行对讲的条件,然后通过输入对讲号码来与具体的对端对讲机设备终端进行通讯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lora无线网络下的操作模式包括classa、classb和classc模式,classa模式功耗最低,classc模式时延最小,且可以实时接收对讲信息,classb模式则是介于classa和classc模式之间,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采用模式选择旋钮使对讲机处于不同的工作模式,使对讲传输发挥最大功效,灵活多变。

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发送对讲信息至被叫对讲机设备终端的步骤s4之前,包括:

s41:判断是否处于扫描模式;

s42:若处于扫描模式,则判断是否接收到启动扫描模块的启动指令;

s43:若接收到启动指令,则启动扫描模块进行扫描;

s44:检测扫描过程中是否接收到关闭指令;

s45:若接收到关闭指令,则关闭扫描模块,并根据启动指令和关闭指令对应的时间间隔内的扫描内容生成扫描文件。

在上述判断是否处于扫描模式的步骤s41中,扫描模式指的是对讲机的扫描模块处于工作状态的模式,此时可以扫描文件进行传输。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外壳上设置有扫描按钮,当按下扫描按钮时,就会进入扫描模式,进入扫描模式后,若接收到启动扫描模块的启动指令,扫描模块启动,用户便可以开始扫描自己想要传输的文件,扫描完毕之后,停止扫描,并生成扫描模块扫描的文件信息,显示在显示屏上,再次按下扫描按钮,就退出扫描模式,节省功耗。

在上述若处于扫描模式,则判断是否接收到启动扫描模块的启动指令的步骤s42中,检测到当前处于扫描模式之后,则判断是否接收到启动扫描模块的启动指令,即是否要开始扫描。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扫描按钮进入扫描模式,通过在对讲机的键盘上输入启动指令,命令处于扫描模式下的扫描模块启动,进行扫描。

在上述若接收到启动指令,则启动扫描模块的步骤s43中,接收到启动指令之后,扫描模块开始进行扫描。扫描模块启动之后,用户手持对讲机,把扫描模块对准要扫描的文件,扫描模块与要扫描的文件平行,尽量匀速而平稳的运动,以得到清晰高质量的扫描文件。

在上述检测扫描过程中是否接收到关闭指令的步骤s44中,在扫描过程中,扫描模块实时检测是否接收到关闭指令,即决定在何时停止扫描。

在上述若接收到关闭指令,则关闭扫描模块,并根据启动指令和关闭指令对应的时间间隔内的扫描内容生成扫描文件的步骤s45中,若接收到关闭指令之后,扫描模块停止扫描,并根据启动指令和关闭指令对应的时间间隔内的扫描内容生成扫描文件显示在显示屏上,供用户查阅审核,审核无误之后,便可以发送到对端对讲机的显示屏上或者导出到外接电子设备中,实现使用对讲机传输扫描文件的目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发送扫描文件之前,会先对扫描文件进行数据压缩处理,减小传输量,使传输更加顺畅。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通过在键盘上输入关闭指令,命令处于扫描模式下的扫描模块关闭,停止扫描,并生成扫描信息,通过扫描按钮退出扫描模式,以节省功耗。

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发送对讲信息的步骤s4之后,包括:

s5:向服务器发送关闭对讲的请求;

s6:接收服务器根据关闭对讲的请求,删除双方对讲缓存后返回的响应消息;

s7:根据响应信息关闭通讯连接。

在上述向服务器发送关闭对讲的请求的步骤s5中,在对讲过程中对讲双方中的任一方都可以随时发起关闭对讲请求;网络服务器在收到关闭对讲请求后,删除主叫被叫及设备地址等对应信息,释放资源。

在上述接收服务器根据关闭对讲的请求,删除双方对讲缓存后返回的响应消息的步骤s6中,网络服务器在收到关闭对讲请求后,向发起关闭对讲请求的设备终端回复关闭对讲响应消息,同时向另一方设备终端发送关闭对讲消息。最后网关转发网络服务器发送的消息给对应的设备终端,整个对讲关闭。

在上述根据响应信息关闭通讯连接的步骤s7中,对讲机设备终端在接收到服务器返回的响应消息之后,关闭通讯连接,停止整个对讲。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关闭对讲之后,对讲机进入待机模式,更加节能省电。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对讲方法,包括s1:在预设操作模式下,接收用户输入的被叫对讲号码;s2:根据对讲号码与对讲机设备标识码的预设映射关系,调用被叫对讲号码对应的被叫对讲机设备终端;s3:与被叫对讲机设备终端建立通讯连接;s4:发送对讲信息至被叫对讲机设备终端,其中,对讲信息包括当前对讲语音信息或扫描文件。通过在对讲机中内置扫描模块和显示屏,达到使用对讲机传输扫描文件,使对讲信息内容更加丰富的目的,步骤简单,易于操作。

如图6所示,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对讲系统,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10,用于在预设操作模式下,接收用户输入的被叫对讲号码;

调用模块20,用于根据对讲号码与对讲机设备标识码的预设映射关系,调用被叫对讲号码对应的被叫对讲机设备终端;

连接模块30,用于与被叫对讲机设备终端建立通讯连接;

第一发送模块40,用于发送对讲信息至被叫对讲机设备终端,其中,对讲信息包括当前对讲语音信息或扫描文件。

在上述第一接收模块10中,设备终端在使用前需要先进行激活和加网流程,其中传输网络包括sigfox、lte-m、zigbee、wlan和lora无线网络。在一些实施例中,设备终端通过网关向网络服务器发送加入网络的请求消息,请求消息中包含有设备终端的入网许可请求以及设备标识码等信息。网络服务器在接收到设备终端发送的请求后,会回复允许入网的消息给设备终端,回复消息中包含有网络地址、设备地址等信息。设备终端在接收到网络服务器发送的回复信息后,根据回复信息中的信息进行相应的网络地址和设备地址的设置,完成入网。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设备标识码指的是lora终端为设备终端分配的全球唯一标示id。完成加网和激活之后,通过旋转模式选择旋钮,预先设定操作模式。根据不同的选择,设备终端发送不同的命令请求向网络服务器通报自己的操作模式,网络服务器在收到命令请求后发送确认消息给设备终端,设备终端接收确认消息,确认操作模式。在预设的操作模式之下,通过键盘输入被叫对讲号码,以查找所要对讲的用户。本端的对讲机设备终端称为主叫设备终端,其对应的对讲号码成为主叫号码,对端对讲机设备终端称为被叫设备终端,其对应的被叫对讲号码称为被叫号码。在一些实施例中,被叫号码对应的是一个特定用户,即开启一对一对讲。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被叫号码对应的是一个特定的用户组,包含多个特定用户,即开启多方对讲。

在上述调用模块20中,当采用lora无线技术进行传输时,设备标识码是lora终端为设备分配的全球唯一标示id,在对讲终端中需要为设备分配对讲号码,并建立对讲号码和设备标识码的映射关系。在一些实施例中,对讲号码和设备标识码事先存储在网络服务器中。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设备终端自己向网络服务器上报自己的对讲号码和设备标识码。在网络服务器中需要根据对讲号码查找设备的设备标识码,并根据设备标识码查找设备地址信息,从而知道主叫和被叫号码设备所在的位置。

在上述连接模块30中,首先由主叫设备终端进行对讲请求消息,在一些实施例中,此请求消息中携带主叫设备终端的对讲号码、设别标识码、设备地址以及被叫号码等信息。然后,网关向网络服务器转发主叫设备终端的对讲请求消息;网络服务器在收到主叫设备终端的对讲请求信息之后,根据被叫号码,查找其对应的设备标识码、设备地址等信息,从而确定被叫设备终端的地址,并向被叫设备终端所在的网关发送对讲请求,此消息中携带主叫号码、主叫设备地址以及被叫号码、被叫设备地址等信息。然后,网关向被叫设备终端转发对讲请求消息,被叫设备终端收到对讲请求消息后,保存主叫号码、主叫设备地址等信息,并回复响应消息,网关向网络服务器转发该对讲响应消息。然后网络服务器建立主叫号码、主叫设备地址、被叫号码、被叫设备地址等对应关系,确立对讲通讯的通道。然后网络服务器向网关发送对讲请求响应消息,网关向主叫设备终端转发对讲请求响应消息。最后对讲通道建立,双方可以开始通讯。

在上述第一发送模块40中,在一些实施例中,设备发送出去的数据,网络服务器根据主叫被叫号码以及主叫被叫设备终端地址对应关系找到对应的网关进行数据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发送的对讲信息包括扫描文件和语音文件,语音文件通过扬声器在对端的对讲机中播放,扫描文件则通过显示屏在对端的对讲机中显示,以供用户查看。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发送扫描文件之前,会先对扫描文件进行数据压缩处理,减小传输量,使传输更加顺畅。这种对讲传输,可以是特定的一对一对讲,也可以是一对多、多对多的多方对讲,对讲信息内容丰富,适用场合灵活多变。对讲完毕,需要关闭对讲时,对讲双方中的任一方都可以随时发起关闭对讲请求;网络服务器在收到关闭对讲请求后,删除主叫被叫及设备地址等对应信息,释放资源,然后向发起关闭对讲请求的设备终端回复关闭对讲响应消息,同时向另一方设备终端发送关闭对讲消息。最后网关转发网络服务器发送的消息给对应的设备终端,整个对讲关闭。

如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50,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操作模式的选择指令;

第二发送模块60,用于将选择指令发送给服务器;

第三接收模块70,用于接收服务器返回的确认消息;

建立模块80,用于根据确认消息与服务器建立操作模式对应的通讯通路。

在上述第二接收模块50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通过旋转模式选择旋钮,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适合的场景,输入选择不同操作模式的选择指令。

在上述第二发送模块60中,设备终端根据模式选择旋钮的不同动作,发送对应的命令请求向网络服务器通报自己所要选择的操作模式。

在上述第三接收模块70中,网络服务器在收到命令请求后发送确认消息给网关,网关转发确认消息给设备终端,确认设备终端的所选的操作模式。

在上述建立模块80中,对讲机设备终端接收确认消息,确认操作模式,与服务器建立操作模式对应的通讯通路,此时对讲机设备终端具备了与对端对讲机设备终端传递消息,进行对讲的条件,然后通过输入对讲号码来与具体的对端对讲机设备终端进行通讯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lora无线网络下的操作模式包括classa、classb和classc模式,classa模式功耗最低,classc模式时延最小,且可以实时接收对讲信息,classb模式则是介于classa和classc模式之间,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采用模式选择旋钮使对讲机处于不同的工作模式,使对讲传输发挥最大功效,灵活多变。

如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90,用于判断是否处于扫描模式;

第二判断模块100,用于若处于扫描模式,则判断是否接收到启动扫描模块的启动指令;

启动模块110,用于若接收到启动指令,则启动扫描模块进行扫描;

检测模块120,用于检测扫描过程中是否接收到关闭指令;

第一关闭模块130,用于若接收到关闭指令,则关闭扫描模块,并根据启动指令和关闭指令对应的时间间隔内的扫描内容生成扫描文件。

在上述第一判断模块90中,扫描模式指的是对讲机的扫描模块处于工作状态的模式,此时可以扫描文件进行传输。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外壳上设置有扫描按钮,当按下扫描按钮时,就会进入扫描模式,进入扫描模式后,若接收到启动扫描模块的启动指令,扫描模块启动,用户便可以开始扫描自己想要传输的文件,扫描完毕之后,停止扫描,并生成扫描模块扫描的文件信息,显示在显示屏上,再次按下扫描按钮,就退出扫描模式,节省功耗。

在上述第二判断模块100中,检测到当前处于扫描模式之后,则判断是否接收到启动扫描模块的启动指令,即是否要开始扫描。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扫描按钮进入扫描模式,通过在对讲机的键盘上输入启动指令,命令处于扫描模式下的扫描模块启动,进行扫描。

在上述启动模块110中,接收到启动指令之后,扫描模块开始进行扫描。扫描模块启动之后,用户手持对讲机,把扫描模块对准要扫描的文件,扫描模块与要扫描的文件平行,尽量匀速而平稳的运动,以得到清晰高质量的扫描文件。

在上述检测模块120中,在扫描过程中,扫描模块实时检测是否接收到关闭指令,即决定在何时停止扫描。

在上述第一关闭模块130中,若接收到关闭指令之后,扫描模块停止扫描,并根据启动指令和关闭指令对应的时间间隔内的扫描内容生成扫描文件显示在显示屏上,供用户查阅审核,审核无误之后,便可以发送到对端对讲机的显示屏上或者导出到外接电子设备中,实现使用对讲机传输扫描文件的目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发送扫描文件之前,会先对扫描文件进行数据压缩处理,减小传输量,使传输更加顺畅。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通过在键盘上输入关闭指令,命令处于扫描模式下的扫描模块关闭,停止扫描,并生成扫描信息,通过扫描按钮退出扫描模式,以节省功耗。

如图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第三发送模块140,用于向服务器发送关闭对讲的请求;

第四接收模块150,用于接收服务器根据关闭对讲的请求,删除双方对讲缓存后返回的响应消息;

第二关闭模块160,用于根据响应信息关闭通讯连接。

在上述第三发送模块140中,在对讲过程中对讲双方中的任一方都可以随时发起关闭对讲请求;网络服务器在收到关闭对讲请求后,删除主叫被叫及设备地址等对应信息,释放资源。

在上述第四接收模块150中,网络服务器在收到关闭对讲请求后,向发起关闭对讲请求的设备终端回复关闭对讲响应消息,同时向另一方设备终端发送关闭对讲消息。最后网关转发网络服务器发送的消息给对应的设备终端,整个对讲关闭。

在上述第二关闭模块160中,对讲机设备终端在接收到服务器返回的响应消息之后,关闭通讯连接,停止整个对讲。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关闭对讲之后,对讲机进入待机模式,更加节能省电。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对讲系统,包括第一接收模块10,用于在预设操作模式下,接收用户输入的被叫对讲号码;调用模块20,用于根据对讲号码与对讲机设备标识码的预设映射关系,调用被叫对讲号码对应的被叫对讲机设备终端;连接模块30,用于与被叫对讲机设备终端建立通讯连接;第一发送模块40,用于发送对讲信息至被叫对讲机设备终端,其中,对讲信息包括当前对讲语音信息或扫描文件。整个系统模块构成简单,易于操作,而且芯片使用物联网终端芯片,大大降低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