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数据的上传周期更新系统及更新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080916发布日期:2020-03-10 10:37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设备数据的上传周期更新系统及更新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设备数据的上传系统与方法,尤其涉及设备数据的上传周期更新系统与更新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网际网络的发展,近年来智能建筑及物联网(internetofthing,iot)设备越来越普及。并且,因应大数据分析的盛行,这些物联网设备所搜集的数据也越显得重要。

为了快速建置系统并且降低系统的建置成本,目前许多公司会直接使用其他企业所提供的云端服务,例如亚马逊(amazon)所提供的亚马逊云端服务(amazonwebservice,aws)。一般来说,此类云端服务主要是依据系统所使用的网络流量来收取费用。由于物联网设备会依其需求大量且持续地回传所储存、感应或测量所得到的数据至服务器,因此通常会产生相当可观的流量与费用。

再者,部分公司会直接租借并使用其他企业所提供的云端服务器。惟,此类租借云端服务器的服务一般是依据服务器的计算量来收取费用,当服务器所收到的数据量过于庞大时,其计算量也越大,而公司所需支付的计算费用也就越高。有鉴于此,如何有效降低一般公司使用上述服务所需支付的费用,即为本领域从业人员所潜心研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备数据的上传周期更新系统及更新方法,可依据使用者对于设备数据的存取频率来调整所述设备数据的上传周期。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设备数据的上传周期更新系统包含:

一服务器模块,包含一使用行为采集单元、一数据运算单元及一信息发布单元;

一数据库;

至少一设备,执行一设备功能并产生对应的一设备数据;

一设备状态采集单元,持续由该至少一设备搜集该设备数据,并依据一上传周期来周期性地将该设备数据上传至该数据库中储存;

其中,该使用行为采集单元采集该数据库中的该设备数据被存取的一使用信息,该数据运算单元依据该使用信息计算一调整参数,该信息发布单元广播该调整参数给该设备状态采集单元,并且该设备状态采集单元依据该调整参数更新该上传周期。

如上所述,其中该服务器模块更包括一数据查询单元,该数据查询单元接受一外部操作以存取该数据库中储存的该设备数据,并且显示该设备数据。

如上所述,其中该使用行为采集单元于该数据查询单元接受该外部操作时记录该使用信息。

如上所述,其中该使用信息包括一使用者于该数据查询单元上的一停留时间以及该数据查询单元存取该设备数据的一调用频率,该数据运算单元依据该停留时间、该调用频率以及对应该设备数据的一属性的一属性权重计算该设备数据的一使用热度值,并依据该使用热度值计算该调整参数。

如上所述,其中该运算单元于该使用热度值高于一热度阈值上限时产生一第一调整参数,该设备状态采集单元依据该第一调整参数缩短该上传周期,并且该运算单元于该使用热度值低于一热度阈值下限时产生一第二调整参数,该设备状态采集单元依据该第二调整参数延长该上传周期。

如上所述,其中该数据库中储有一参数预设值,该运算单元依据该参数预设值计算该热度阈值上限及该热度阈值下限。

如上所述,其中更包括连接该至少一设备的一操作行为采集单元,该操作行为采集单元于一使用者操作该至少一设备时记录一操作信息,该数据运算单元依据该操作信息计算该至少一设备的一使用热度值,并依据该使用热度值计算该调整参数。

如上所述,其中该数据运算单元依据一数据整理周期于该数据库中读取并整理该设备数据,并依据该数据整理周期生成一数据显示刻度,其中该数据查询单元依据该数据显示刻度将整理后的该设备数据显示为一图表。

如上所述,其中该数据运算单元依据更新后的该上传周期更新该数据整理周期,并且依据更新后的该数据整理周期更新该数据显示刻度,其中更新后的该数据整理周期长于更新后的该上传周期,并且更新后的该数据显示刻度与更新后的该数据整理周期成正比。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设备数据的上传周期更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a)一服务器模块依据一参数预设值生成一热度阈值上限及一热度阈值下限并储存于一数据库中;

b)由一设备状态采集单元持续向至少一设备搜集一设备数据,并依据一上传周期来周期性地将该设备数据上传至该数据库中储存;

c)该服务器模块藉由一使用行为采集单元采集该数据库中的该设备数据被存取的一使用信息;

d)该服务器模块藉由一运算单元来依据该使用信息计算该设备数据的一使用热度值;

e)该运算单元于该使用热度值高于该热度阈值上限时产生一第一调整参数,并于该使用热度值低于该热度阈值下限时产生一第二调整参数;

f)由该服务器模块的一信息发布单元广播该第一调整参数或该第二调整参数给该设备状态采集单元;及

g)该设备状态采集单元依据该第一调整参数缩短该上传周期,或依据该第二调整参数延长该上传周期。

如上所述,其中该服务器模块更包括一数据查询单元,该上传周期更新方法更包括下列步骤:

h1)由该数据查询单元接受一外部操作以存取该数据库中储存的该设备数据;及

h2)由该数据查询单元显示该设备数据。

如上所述,其中于该步骤c)中,该使用行为采集单元是于该数据查询单元接受该外部操作时记录该使用信息。

如上所述,其中该使用信息包括一使用者于该数据查询单元上的一停留时间以及该数据查询单元存取该设备数据的一调用频率;其中于该步骤d)中,该数据运算单元是依据该停留时间、该调用频率以及对应该设备数据的一属性的一属性权重计算该使用热度值,并依据该使用热度值计算该调整参数。

如上所述,其中更包括下列步骤:

i1)一操作行为采集单元于一使用者操作该至少一设备时记录一操作信息;及

i2)由该数据运算单元依据该操作信息计算该至少一设备的该使用热度值,于该使用热度值高于该热度阈值上限时产生该第一调整参数,并于该使用热度值低于该热度阈值下限时产生该第二调整参数。

如上所述,其中更包括下列步骤:

j1)由该数据运算单元依据一数据整理周期于该数据库中读取并整理该设备数据;

j2)由该数据运算单元依据该数据整理周期生成一数据显示刻度;及

其中,于该步骤h2)中,该数据查询单元是依据该数据显示刻度将整理后的该设备数据显示为一图表。

如上所述,其中更包括下列步骤:

k)由该数据运算单元依据缩短或延长后的该上传周期更新该数据整理周期,其中更新后的该数据整理周期长于缩短或延长后的该上传周期。

如上所述,其中更包括下列步骤:

l)由该数据运算单元依据更新后的该数据整理周期更新该数据显示刻度,其中更新后的该数据显示刻度与更新后的该数据整理周期成正比。

相较于相关技术,本发明可依据使用者实际存取一个设备的设备数据的频率来动态调整所述设备数据的上传周期,藉此,可有效舒缓网络频宽的使用量,并避免设备资源不足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更新系统的第一具体实施例;

图2a为本发明的服务器模块方块图的第一具体实施例;

图2b为本发明的数据库方块图的第一具体实施例;

图3为本发明的设备数据采集频率示意图的第一具体实施例;

图4为本发明的上传周期更新流程图的第一具体实施例;

图5为本发明的数据显示更新流程图的第一具体实施例;

图6为本发明的动作时序图的第一具体实施例;

其中,附图标记:

1…服务器模块;

11…使用行为采集单元;

12…数据运算单元;

13…信息发布单元;

14…数据查询单元;

141…第一显示界面;

142…第二显示界面;

2…数据库;

21…设备数据;

22…预设参数值;

23…使用信息;

3…设备;

31…操作行为采集单元;

4…设备状态采集单元;

5…使用者终端;

s10~s26、s30~s42…更新步骤;

s50~s78…更新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兹就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后。

参阅图1,为本发明的更新系统的第一具体实施例。本发明揭露了一种设备数据的上传周期更新系统(下面简称为更新系统),如图1所示,所述更新系统主要包括服务器模块1、数据库2及设备状态采集单元4,其中服务器模块1、数据库2及设备状态采集单元4分别通过网际网络彼此连接,并且设备状态采集单元4连接一或多台设备3。

本实施例中,所述设备3主要为各式智能型的物联网设备,例如智能水表、智能电表、智能空调、智能灯具等,并且运用于智能建筑中,但不加以限定。

请同时参阅图2a及图2b,图2a为本发明的服务器模块方块图的第一具体实施例,图2b为本发明的数据库方块图的第一具体实施例。如图2a所示,所述服务器模块1主要具有使用行为采集单元11、数据运算单元12及信息发布单元13。具体地,所述使用行为采集单元11、数据运算单元12与信息发布单元13可为分别设置于服务器模块1中的硬件单元,或是服务器模块1藉由软件所生成的虚拟单元,不加以限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设备3主要设置于一智能建筑(图未标示)中,用以执行特定的设备功能(例如智能水表即时记录用水量、智能电表即时记录用电量),并且产生对应的设备数据21。所述设备状态采集单元4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连接至少一设备3,并从所连接的设备3搜集所述设备数据21。

于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更新系统可以同时具备多个设备状态采集单元4,各个设备状态采集单元4分别搜集不同设备3的设备数据21。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设备状态采集单元4可内嵌于所述设备3中,以做为设备3对外的无线传输单元。于又一实施例中,所述设备状态采集单元4可同时连接多个具相关性的设备3(例如多个同类型的设备3、多个设置在同一楼层的设备3等),以同时搜集多个设备3的设备数据21。惟,上述仅为本发明的多种可能的具体范例,但不应以上述为限。为便于理解,下面将以单一个设备状态采集单元4搜集单一个设备3的设备数据21为例,进行说明。

本发明中,所述更新系统可预设一个上传周期,所述设备状态采集单元4持续从所连接的设备3搜集设备数据21,并且依据所述上传周期来周期性地将所搜集的设备数据21上传至数据库2中储存。

具体地,本发明的更新系统可依据设备3的种类来设定不同的上传周期。举例来说,若一个设备3为智能电表,则因为电力的使用量较大,更新系统可预设上传周期为十分钟(即,设备状态采集单元4每十分钟上传所搜集的电表数据至数据库2);再例如,若设备3为智能水表,则因为水的使用量较小,更新系统可预设上传周期为一小时(即,设备状态采集单元4每一小时上传所搜集的水表数据至数据库2中储存),以此类推。

本发明中,使用者可以于远端操作使用者终端5(例如个人电脑、智慧型行动装置、平板电脑等),并藉由使用者终端5连接至本发明的更新系统,进而存取数据库2中所储存的设备数据21。具体地,本发明的更新系统可进一步提供一个人机界面(图未标示),使用者在登入了更新系统后,可以在人机界面上选择要查看的设备3(例如设置在二楼的智能水表,或是设置在五楼的智能空调等),以及设备的属性(例如智能空调的温度、湿度等)。更新系统接受了使用者操作后,即可由数据库2中取得对应的设备数据21,并且显示于人机界面上,以供使用者查阅。

于使用者查询设备数据21时,所述服务器模块1可通过使用行为采集单元11来采集数据库2中的设备数据21被存取所产生的使用信息23。更详细地,所述使用信息23记录了使用者在数据库2中查询所述设备数据21的各种查询动作(容后详述)。接着,服务器模块1可通过数据运算单元12来依据所述使用信息23计算一组调整参数,所述调整参数对应至使用者的所述查询动作。

接着,服务器模块1可通过信息发布单元13来广播所述调整参数。当所述设备状态采集单元4接收到信息发布单元13广播的调整参数后,即可依据调整参数来更新其当前采用的所述上传周期。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若使用者查询设备a的设备数据21的次数频繁,表示使用者相当重视设备a所感应、测量所得的相关数据。于此情况下,数据运算单元12可产生对应的第一调整参数。当与设备a连接的设备状态采集单元a接收所述第一调整参数后,即可依据第一调整参数来缩短将设备a的设备数据21上传至数据库2的上传周期。藉此,使用者在查询设备a的设备数据21时,可以得到较为精准、详细的查询结果。

再例如,若使用者查询设备b的设备数据21的次数较少(例如十天一次),表示使用者较不重视设备b的相关数据。于此情况下,数据运算单元12可产生对应的第二调整参数。当与设备b连接的设备状态采集单元b接收所述第二调整参数后,即可依据第二调整参数来延长将设备b的设备数据21上传至数据库2的上传周期。藉此,使用者在查询设备b的设备数据21时,将会得到较为概括的查询结果。

值得一提的是,于上述实施范例中,设备状态采集单元b因为使用者的查询行为而延长了其所采用的上传周期,因此可大幅减少设备状态采集单元b所占用的网络频宽,并且降低设备状态采集单元b所使用的设备资源。

如图2a所示,所述服务器模块1还可具有数据查询单元14(例如为上述的人机界面)。所述数据查询单元14可以接受使用者的外部操作(例如使用者通过使用者终端5所执行的查询动作),依据所述外部操作来存取数据库2中的设备数据21,并且显示所取得的设备数据21。本发明中,服务器模块1除了可以依使用者的需求提供并显示相对应的数据外,亦可搜集使用者相对于各项设备3的使用热度,进而调整所述上传周期。如此一来,可有效达到本案舒缓网络的使用量并且避免设备资源不足的技术功效。

续请参阅图3,为本发明的设备数据采集频率示意图的第一具体实施例。如图3(a)所示,当使用者操作使用者终端5登入服务器模块1时,服务器模块1可通过数据查询单元14接受使用者的外部操作。同一时间,服务器模块1可通过使用行为采集单元11来记录所述使用信息23,进而可通过数据运算单元12计算使用者对于各项设备3的设备数据21的使用热度值。于一实施例中,所述使用信息23可例如为使用者在数据查询单元14(即,人机界面)上的停留时间、对于各项设备数据21的调用频率、次数或数量、所调用的设备数据21的属性等,不加以限定。

通过上述使用信息23,服务器模块1可以有效计算使用者对于各项设备3的设备数据21的使用热度值。具体地,服务器模块1的数据运算单元12是依据所述停留时间、调用频率、以及对应此设备数据21的属性的属性权重来计算所述使用热度值,并且再依据使用热度值来计算所述调整参数。

如图3(a)以及图3(b)所示,本发明中,服务器模块1可以预设或动态产生一个热度阈值上限及热度阈值下限。当一个设备数据21所对应的使用热度值高于热度阈值上限时,服务器模块1可通过数据运算单元12计算产生第一调整参数,以令设备状态采集单元4缩短这个设备3的设备数据21的上传周期(即,具有较高、较密集的数据采集频率)。反之,当一个设备数据21所对应的使用热度值低于热度阈值下限时,服务器模块1可通过数据运算单元12计算产生第二调整参数,以令设备状态采集单元4延长这个设备3的设备数据21的上传周期(即,具有较低的数据采集频率)。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库2中可储存有预设参数值22。于使用者对数据库2进行存取前,服务器模块1的数据运算单元12可先依据参数预设值22来计算上述热度阈值上限及热度阈值下限,以确定本发明中设备状态采集单元4所采用的上传周期的调整时机。

于其他实施例中,服务器模块1亦可依据使用者在数据查询单元14上的查询深度、查询关键字、查询数量、操作方式等参数来动态调整所述热度阈值上限及热度阈值下限(例如当使用热度值高于热度阈值上限时,依据上述参数动态调高热度阈值上限)。藉此,可以有效避免使用者极端的查询行为持续触发热度阈值上限或热度阈值下限,造成上传周期持续被调整的现象。

值得一提的是,于前述实施例中,服务器模块1主要是通过使用行为采集单元11搜集使用者存取数据库2的频率,藉以计算使用热度值。惟,于其他实施例中,服务器模块1亦可依据使用者直接操作各项设备3的频率来计算所述使用热度值。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更新系统还可包括与设备3连接的操作行为采集单元31,所述操作行为采集单元31可例如为设置在设备3内部的感测器,但不加以限定。所述操作行为采集单元31可以在使用者直接对设备3进行操作时(例如开启或关闭智能灯具,或是对智能空调进行温度调整)记录使用者的操作信息。本实施例中,所述操作信息可例如为使用者的操作时间、操作次数、操作内容等。藉此,服务器模块1的数据运算单元12可以依据上述操作信息来计算使用者对于这个设备3的使用热度值,并依据使用热度值来计算产生所述第一调整参数及/或第二调整参数。

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特征在于,除了设备状态采集单元4的上传周期外,服务器模块1还可以依据所述使用热度值来调整所述数据查询单元14所显示的数据内容。

具体地,本发明的服务器模块1主要是由数据运算单元12依据预设的数据整理周期从数据库2中读取设备数据21并进行整理,当使用者请求查询设备数据21时,可从数据查询单元14上得到整理过后的设备数据21。于一实施例中,数据运算单元12可依据上述数据整理周期来生成对应的数据显示刻度,当使用者请求查询设备数据21时,数据查询单元14可依据所述数据显示刻度将整理后的设备数据21显示为方便使用者查看的图表。

如图3(c)所示,当使用者对于一个设备数据21的使用热度值高时,上述的数据整理周期较短,数据查询单元14采用的数据显示刻度也会较小。于此实施例中,使用者在数据查询单元14上可以得到数据较为尖锐、准确的第一显示界面141。反之,当使用者对于一个设备数据21的使用热度值低时,上述的数据整理周期较长,数据查询单元14采用的数据显示刻度也会较大。于此实施例中,使用者在数据查询单元14上可以得到数据较为平滑、慨括的第二显示界面142。

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的数据运算单元12主要是依据设备状态采集单元4已更新后的上传周期来更新所述数据整理周期,并且再依据更新后的数据整理周期来更新所述数据显示刻度。其中,更新后的数据整理周期会长于更新后的上传周期,藉此可确保数据运算单元12每一次整理的设备数据21都是最新的。并且,更新后的数据显示刻度将会与更新后的数据整理周期成正比。数据运算单元12对于数据库2中的设备数据21的整理周期越短(即,整理频率高),使用者得到的图表数据越为精准;数据运算单元12对于数据库2中的设备数据21的整理周期越长(即,整理频率低),使用者得到的图表数据越为慨括。

续请参阅图4,为本发明的上传周期更新流程图的第一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另揭露了一种设备数据的上传周期更新方法(下面简称为更新方法),所述更新方法主要应用于如图1、图2a及图2b所示的更新系统。

如图4所示,本发明中,首先由服务器模块1依据预储存的参数预设值22来生成热度阈值上限与热度阈值下限(步骤s10),并储存于数据库2中。于更新系统开始运作后,由设备状态采集单元4持续向至少一设备3搜集设备数据21(步骤s12),其中,所述设备数据21是设备3被启动并执行了设备功能后所产生的数据。一般来说,所述设备状态采集单元4可以持续搜集设备数据21(例如每秒搜集一次)、定期搜集设备数据21(例如每五分钟搜集一次)、或是于设备3产生了新的设备数据21后被动启动搜集动作,不加以限定。

接着,设备状态采集单元4依据当前采用的上传周期来周期性地将搜集所得的设备数据21上传至数据库2中储存(步骤s14)。

当数据库2中储存了更新系统中的一或多个设备3的设备数据21后,使用者即可登入更新系统中查询这些设备数据21。

本发明中,服务器模块1通过使用行为采集单元11来搜集数据库2中的设备数据21被存取所产生的使用信息23(步骤s16),并且由数据运算单元12依据使用信息23计算设备数据21的使用热度值(步骤s18)。若使用热度值越高,代表使用者对于设备数据21的存取越频繁;若使用热度值越低,代表使用者对于设备数据21的存取越不频繁。

于本实施例中,服务器模块1主要是通过数据查询单元14接受使用者的外部操作,以存取数据库2中储存的设备数据21,并且通过数据查询单元14显示所取得的设备数据21。所述使用行为采集单元11主要是在数据查询单元14接受所述外部操作时记录所述使用信息23。

如前文所示,所述使用信息23可为使用者于数据查询单元14上的停留时间、各项设备数据21的调用频率、各项设备数据21的属性等。于上述步骤s18中,所述数据运算单元12主要是依据所述停留时间、调用频率及对应至设备数据21的属性的属性权重来计算所述使用热度值。换句话说,本发明的使用热度值会与使用者在服务器模块1上的查询行为直接相关。

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设备3可连接如图1所示的操作行为采集单元31。于使用者实际操作设备3时,操作行为采集单元可记录使用者的操作信息,并且将操作信息传送给服务器模块1。于前述步骤s18中,数据运算单元可依据所述操作信息来计算使用者对于这个设备3的使用热度值。换句话说,本发明的使用热度值也可以与使用者对设备3所进行的操作行为直接相关。

步骤s18后,数据运算单元12判断所述使用热度值是否大于热度阈值上限,或是小于热度阈值下限(步骤s20)。若使用热度值未大于热度阈值上限,亦未小于热度阈值下限,则服务器模块1返回步骤s12,以持续接收设备状态采集单元4上传的设备数据21、持续采集使用者的使用信息23、并且持续计算使用热度值。

若数据运算单元12判断所述使用热度值大于热度阈值上限或是小于热度阈值下限,则计算产生一笔对应的调整参数(步骤s22)。具体地,于步骤s22中,数据运算单元12是于判断使用热度值高于热度阈值上限时产生要求缩短上传周期的第一调整参数,并于判断使用热度值低于热度阈值下限时产生要求延长上传周期的第二调整参数。

步骤s22后,服务器模块1通过信息发布单元13对外广播调整参数(步骤s24)。当设备状态采集单元4接收到信息发布单元13所广播的调整参数后,即可依据调整参数的内容来更新当前采用的上传周期(步骤s26)。具体地,当设备状态采集单元4收到所述第一调整参数时,将依据第一调整参数的内容缩短当前采用的上传周期(即,提高上传频率);当设备状态采集单元4收到所述第二调整参数时,将依据第二调整参数的内容延长当前采用的上传周期(即,降低上传频率)。

举例来说,所述设备3可例如为设置在智能建筑内的智能水表。设备状态采集单元4持续搜集智能水表的数据,并且依据预定的上传周期(例如每三十分钟一次)将水表数据上传至数据库2中储存。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热度阈值下限可例如为一小时,而使用者以每二十四小时一次的频率查询数据库2中的水表数据,远低于热度阈值下限。于此情况下,数据运算单元12可依据使用者的使用热度值产生所述第二调整参数,以令设备状态采集单元4延长其上传周期(例如延长为每十二小时上传一次)。如此一来,可以有效降低网络频宽的使用量。

再例如,所述设备3可为设置在智能建筑内的智能空调。设备状态采集单元4持续搜集智能空调的数据,并且依据预定的上传周期(例如每三十分钟一次)将空调数据上传至数据库2中储存。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热度阈值上限为二十分钟,但使用者以每五分钟一次的频率查询数据库2中的空调数据,高于热度阈值上限。于此情况下,数据运算单元12可依据使用者的使用热度值产生所述第一调整参数,以令设备状态采集单元4缩短其上传周期(例如缩短为每分钟上传一次)。如此一来,可令使用者得到最精准的空调数据。

续请参阅图5,为本发明的数据显示更新流程图的第一具体实施例。

如图5所示,服务器模块1可持续判断设备状态采集单元4的上传周期是否被更新(步骤s30),并且于设备状态采集单元4更新了上传周期后,取得更新后的上传周期(步骤s32)。于取得了更新后的上传周期后,服务器模块1的数据运算单元12即依据更新后的上传周期来动态更新当前采用的数据整理周期(步骤s34)。具体地,数据运算单元12是依据缩短后的上传周期来缩短数据整理周期,或是依据延长后的上传周期来延长数据整理周期。

值得一提的是,更新后的数据整理周期长于更新后的上传周期,藉此可确保数据运算单元12每一次整理的数据都是已经更新过的最新数据。

步骤s34后,数据运算单元可依据更新后的数据整理周期来取得并整理数据库2中储存的设备数据21(步骤s36),并且依据更新后的数据整理周期来更新数据查询单元14所采用的数据显示刻度(步骤s38),其中更新后的数据显示刻度与更新后的数据整理周期成正比。

于更新系统的运作期间,服务器模块1持续判断数据查询单元14是否接受使用者的外部操作(步骤s40),并且于数据查询单元14接受到使用者的外部操作时(主要为查询数据库2中的设备数据21的操作),依据更新后的数据显示刻度来将整理后的设备数据21显示为图表(步骤s42),以利使用者查看。

如前文所述,本发明的数据显示刻度与数据整理周期成正比,数据整理周期与设备状态采集单元4的上传周期成正比,而上传周期又与使用者对于各项设备3/各种设备数据21的使用热度值成正比。本发明可在使用者对于一个设备的数据有强烈需求时(即,使用热度值高)缩短这个数据的上传周期、整理周期并采用较细的数据显示刻度,以令使用者得到的数据较为精准;而在使用者对于一个设备的数据的需求小时(即,使用热度值低)延长这个数据的上传周期、整理周期并采用较宽的数据显示刻度,以大幅降低网络频宽以及设备资源的使用量。

参阅图6,为本发明的动作时序图的第一具体实施例。图6以一个实际的例子来说明更新系统中各个单元的作动顺序,但并不以图6所示者为限。

步骤s50:数据运算单元12与设备状态采集单元4分别向信息发布单元13进行注册,以向信息发布单元13订阅数据集作为即时信息通知。

步骤s52:数据运算单元12依据预设参数值22计算热度阈值上限与热度阈值下限,并储存至数据库2。

步骤s54:使用者行为采集单元11持续采集使用信息23(包括使用者在数据查询单元14上的停留时间、对特定设备数据21的调用频率等),并且将使用信息23储存至数据库2。

步骤s56:数据运算单元12依据预先定义的周期(例如每天一次)由数据库2中取得上述使用信息23。

步骤s58:数据运算单元12依据所取得的使用信息23,结合各项设备数据21的属性权重来计算使用者对于各项设备数据21的使用热度值。

步骤s60:数据运算单元12将计算所得的使用热度值储存至数据库2。

步骤s62:数据运算单元12判断使用热度值是否高于所述热度阈值上限,或是否低于所述热度阈值下限。并且,数据运算单元12于使用热度值高于热度阈值上限时计算所述第一调整参数,并于使用热度值低于热度阈值下限时计算所述第二调整参数。

步骤s64:数据运算单元12将所产生的调整参数(所述第一调整参数或第二调整参数)传送至信息发布单元13。

步骤s66:信息发布单元13对外广播所接收的调整参数。

步骤s68:设备状态采集单元4接收信息发布单元13广播的调整参数,并依据调整参数更新当前采用的上传周期,即,依据第一调整参数缩短上传周期,或依据第二调整参数延长上传周期。

步骤70:设备状态采集单元4开始依据更新后的上传周期来周期性地上传设备数据21至数据库2中储存。

步骤s72:设备状态采集单元4将更新后的上传周期传传送至信息发布单元13。

步骤s74:信息发布单元13将所接收的上传周期传送至数据运算单元12。

步骤s76:数据运算单元12依据更新后的上传周期来调整数据整理周期。

步骤s78:数据运算单元12将调整后的数据整理周期储存至数据库2中,藉此对应调整数据查询单元14制作图表时所采用的数据显示刻度。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依据使用者对于设备数据的存取频率来调整所述设备数据的上传周期,藉此有效舒缓网络频宽的使用量,并避免设备资源不足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例,非因此即局限本发明的专利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发明内容所为的等效变化,均同理皆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内,合予陈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