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装置、路径信息的屏蔽处理方法及其程序与流程

文档序号:17483940发布日期:2019-04-20 06:38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服务器装置、路径信息的屏蔽处理方法及其程序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获得通讯终端的位置信息的服务器装置、通讯终端的路径信息的屏蔽处理方法及其程序。



背景技术:

近年来,智能手机、汽车导航等具备通讯功能的gps(globalpositioning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搭载终端得到了普及。从这些终端所获得的终端的位置信息对于拥有终端的个人而言除了被利用于以路径引导为首的各种各样的服务之外,也开始被灵活运用为表示人或汽车的移动趋势或密集程度的大数据。另一方面,针对个人或汽车的位置信息,由于可能包含与个人信息或隐私相关的信息,因此,在对这些位置信息进行利用时,有必要考虑对个人信息保护及隐私保护的应对。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技术,其作为以使被收集的位置信息所涉及的个人无法被确定的方式而对路径信息进行隐藏化的技术,分别将以预定的距离而从路径的出发地以及抵达地离开的位置决定为起点和终点,并且将起点和终点之间的路径作为输出用路径信息进行输出。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03025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虽然通过对移动历史的出发地以及抵达地进行屏蔽,能够使该移动历史所涉及的个人无法被确定,但是由于如果将屏蔽的范围设为较长,则数据的有用性会降低,因此,优选为,在确保有用性的同时安全地设定屏蔽的范围。尤其是,像智能手机那样的移动终端能够对拥有者通过步行进行的移动、利用了汽车以及公共交通工具的移动的历史进行收集,但是由于其移动方式的速度有较大的差别,因此,如果用相同的条件来进行屏蔽,则变得难以兼顾安全性和有用性。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状况而提出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难以从路径信息进行个人确定的同时对数据的有用性的降低进行抑制的技术。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某个方式的服务器装置具备:获取部,其获取通讯终端的位置信息;提取部,其从位置信息中对具有起点以及终点的路径信息进行提取;确定部,其基于位置信息来确定通讯终端的移动方式的种类;屏蔽部,其分别对路径信息的包含起点在内的区间以及包含终点在内的区间进行屏蔽,并生成输出用路径信息。屏蔽部在屏蔽的区间内所述移动方式被变更时,将根据所述移动方式的种类而设定的区间加在一起进行屏蔽。

根据该方式,在屏蔽的区间内移动方式被变更时,通过将与各个移动方式对应的屏蔽的区间导出并加在一起而对屏蔽区间进行设定,从而能够取得数据的有用性与匿名性的平衡。

也可以设为如下方式,即,在与移动方式仅为第一移动方式时屏蔽的第一区间相比较短的第二区间中移动方式从第一移动方式被变更为第二移动方式时,屏蔽部根据第二移动方式而对第一区间以及第二区间的差分进行转换,从而设定第三区间,且将第二区间以及第三区间加在一起进行屏蔽。由此,在第一区间内移动方式被变更时,能够根据移动方式而对屏蔽区间进行调节。

也可以设为如下方式,即,确定部基于包含起点或者终点在内的区间中的通讯终端的位置的变化,而确定第一移动方式,屏蔽部将在移动方式仅为通过确定部而被确定的第一移动方式时屏蔽的第一区间导出,并在所导出的第一区间内第一移动方式被变更时,将根据移动方式的种类而设定的区间加在一起进行屏蔽。由此,在第一区间内移动方式被变更时,能够根据移动方式而对屏蔽区间进行调节。

本发明的其他的方式为路径信息的屏蔽处理方法。该方法具备:提取步骤,其从通讯终端的位置信息中对具有起点以及终点的路径信息进行提取;确定步骤,其基于位置信息来确定通讯终端的移动方式的种类;屏蔽步骤,其分别对路径信息的包含起点在内的区间以及包含终点在内的区间进行屏蔽,并生成输出用路径信息。在屏蔽步骤中,在屏蔽的区间内移动方式被变更时,根据移动方式的种类而设定的区间被加在一起进行屏蔽。

本发明的其他的方式为程序。该程序使计算机执行如下的步骤,即,提取步骤,其从通讯终端的位置信息中对具有起点以及终点的路径信息进行提取;确定步骤,其基于位置信息来确定通讯终端的移动方式的种类;屏蔽步骤,其分别对路径信息的包含起点在内的区间以及包含终点在内的区间进行屏蔽,并生成输出用路径信息。在屏蔽步骤中,在屏蔽的区间内移动方式被变更时,根据移动方式的种类而设定的区间被加在一起进行屏蔽。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在难以从路径信息中进行个人确定的同时对数据的有用性的降低进行抑制的技术。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对实施例的服务器装置收集顾客的路径信息的系统进行说明的图。

图2为用于对服务器装置的功能结构进行说明的图。

图3为用于对通过确定部所实施的移动方式的确定方法进行说明的图。

图4为用于对根据移动距离而屏蔽路径信息的起点以及终点的方式进行说明的图。

图5为用于对根据移动时间而屏蔽路径信息的起点以及终点的方式进行说明的图。

图6为用于对在路径信息中设定屏蔽区间的处理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7为用于对在屏蔽的区间中移动方式被变更时的设定进行说明的图。

图8为用于对在屏蔽的区间中移动方式被变更时的路径信息的屏蔽处理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用于对实施例的服务器装置收集顾客的路径信息的系统进行说明的图。在车辆10上的通讯终端22可以为乘车的用户的便携式设备。可以利用gps(globalpositioningsystem)而周期性地获得通讯终端22的位置信息,例如每隔几秒钟获得位置信息。

通讯终端22的位置信息以及时间信息以预定的发送周期而被从在车辆10上的通讯终端22向数据中心12的服务器装置24进行发送。时间信息表示获得了位置信息的时刻。预定的发送周期可以在从数秒钟到数天为止的范围内而被适当地设定。此外在其他的示例中,通讯终端22的位置信息以及时间信息也可以按照每一次车辆的行程而被发送。通讯终端22既可以在每次获得位置信息时向服务器装置24进行发送,也可以将储存的位置信息汇总在一起向服务器装置24进行发送。

被放置于数据中心12的服务器装置24从通讯终端22经由网络而获得通讯终端22的位置信息以及时间信息。服务器装置24基于通讯终端22的位置信息以及时间信息而将表示持有通讯终端22的用户所移动的路径的路径信息导出。在路径信息中包含有起点以及终点的位置信息。

服务器装置24通过从多个用户的通讯终端22获得位置信息从而对路径信息进行收集。被收集的路径信息作为所谓的大数据而被利用于交通分析或旅游动向分析等。例如,也可以对居住在同一城市的全部用户的路径信息进行分析,从而对交通堵塞的发生进行预测。

在图1中,示出了持有通讯终端22的用户从自己家14朝向工作单位16而在路径r1上利用车辆10进行移动的情况。作为其他的路径,用户有时从自己家14朝向离自己家最近的车站18而在路径r2上步行移动,从离自己家最近的车站18朝向离工作单位最近的车站20而在路径r3上利用作为交通工具的电车进行移动,从离工作单位最近的车站20朝向工作单位16而在路径r4上步行移动。用户在从路径r2到路径r4进行移动时,移动方式成为步行和交通工具的组合。

图2为用于对服务器装置24的功能结构进行说明的图。在图2中,作为进行各种各样的处理的功能模块而被记载的各个要素可以在硬件上由电路模块、存储器、其他的lsi构成,在软件上通过存储器所载入的程序等而被实现。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这些功能模块可以仅通过硬件、仅通过软件或者通过它们的组合而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定于任何形式。

服务器装置24具备获取部26、提取部28、确定部30、屏蔽部32以及输出部34。获取部26从通讯终端22中获取多个位置信息以及时间信息。

提取部28基于通讯终端22的位置信息以及时间信息而对包含起点以及终点的信息的通讯终端22的路径信息进行提取。提取部28从按时间序列获得的位置信息中,确定通讯终端22滞留了预定的滞留时间以上的滞留点。滞留点可以为预定的范围的区域,提取部28通过对通讯终端22在某区域内滞留了预定的滞留时间以上的情况进行检测,从而确定滞留点。被确定的滞留点构成路径信息中的起点或者终点。也就是说,被确定的滞留点在与时间上于之前被确定的滞留点的关系中构成路径终点,在与时间上于之后被确定的滞留点的关系中构成路径起点。

例如,在通讯终端22的位置信息以及时间信息表示在半径50米的范围内滞留了20分钟以上的情况下,提取部28将该地点确定为滞留点。这样提取部28确定滞留点,将时间上相邻的滞留点分别决定为路径信息的起点或者终点,并且对通讯终端22的路径信息进行提取。

确定部30基于通讯终端22的位置信息以及时间信息而确定通讯终端22的移动方式的种类。虽然在实施例中移动方式的种类被分类为,例如步行和交通工具两种,但也可以被分类为步行、自行车和车辆等高速移动体三种。

确定部30根据通讯终端22的位置信息以及时间信息而计算出通讯终端22的移动速度,并且基于通讯终端22的移动速度而确定通讯终端22的移动方式的种类。如果移动方式以移动速度在预定的基准速度(例如,时速20公里)以上的方式行进,则确定部30将该移动方式确定为交通工具,如果移动方式以移动速度在时速20公里以下的方式行进,则确定部30将该移动方式确定为步行。

优选为,为了不在移动方式为交通工具的情况下由于车辆因信号等而暂时停止从而使移动方式被误认为步行,确定部30将起点与终点之间进一步划分为部分区间,针对该每个部分区间,对通讯终端22的移动速度是否超过基准速度进行判断,从而确定移动方式。参照图3,对由确定部30所实施的移动方式的确定方法进行说明。

图3为用于对由确定部30所实施的移动方式的确定方法进行说明的图。持有通讯终端22的用户从自己家14步行移动到离自己家最近的车站18,在离自己家最近的车站18等候电车,从离自己家最近的车站18乘坐电车到离工作单位最近的车站20,并从离工作单位最近的车站20步行移动到工作单位16。关于该用户的移动,在实施例中,将自己家14作为起点并将工作单位16作为终点而被提取。

确定部30对在起点与终点之间通讯终端22暂时停止的位置进行确定。确定部30在例如通过位置信息而判断通讯终端22在数米的范围内停留了2分钟以上时,决定为通讯终端22的暂时停止点。由此,确定持有通讯终端22的用户在因信号而暂时停止的情况或者交通工具中的电车或公共汽车因车站或信号而暂时停止的状况。

如图3所示,持有通讯终端22的用户从自己家14步行出发,在暂时停止点p1以及暂时停止点p2因信号而停下来,在暂时停止点p3等待电车,在暂时停止点p4以及暂时停止点p5因电车的停车站而停下来。确定部30将用户暂时停止的这些地点确定为暂时停止点。

确定部30通过暂时停止点而对起点与终点之间的路径进行划分,例如,划分为从作为起点的自己家14到暂时停止点p1的区间、从暂时停止点p1到暂时停止点p2的区间、从暂时停止点p2到暂时停止点p3的区间等。如果在由起点、暂时停止点以及终点所划分的部分区间中,通讯终端22的移动速度哪怕一次超过时速20公里,则确定部30判断该部分区间的移动方式为交通工具,如果在通讯终端22暂时停止的区间中始终为时速20公里以下,则确定部30判断该区间的移动方式为步行。

由此,确定部30通过对起点与终点之间的路径进行划分,并且针对每个部分区间来确定移动方式,从而能够高精度地确定通讯终端22的移动方式。此外,作为划分起点与终点之间的路径的方法,也可以代替暂时停止点而利用距离来进行划分。例如,确定部30也可以将起点与终点之间的路径按每100米来进行划分,并且针对每个部分区间来确定移动方式。也就是说,确定部30也可以在起点与终点之间的路径中对移动方式判断地点进行设定,并且通过移动方式判断地点而将路径划分为多个,针对每个划分出的区间来确定移动方式。

返回至图2。确定部30也可以在使用通讯终端22的移动速度的基础上,还使用地图信息和通讯终端22的位置信息来确定移动方式。也就是说,确定部30基于通讯终端22的移动速度以及位置信息、地图信息而来确定移动方式。例如,确定部30也可以在通讯终端22移动于轨道上时或移动于高速道路上时将移动方式确定为交通工具。

屏蔽部32将包含通讯终端22的路径信息的起点(出发地)在内的区间以及包含终点(抵达地)在内的区间分别进行屏蔽,并生成通讯终端22的输出用路径信息。也就是说,屏蔽部32删除包含路径信息的起点以及终点在内的两端的区间,并生成难以根据路径信息来确定个人信息的输出用路径信息,且将其存储在存储器(未图示)中。

对路径信息的起点以及终点进行屏蔽的区间有基于通讯终端22的移动时间而被设定的情况以及基于通讯终端22的移动距离而被设定的情况。屏蔽部32既可以仅基于通讯终端22的移动时间以及移动距离的任意一方而对屏蔽区间进行设定,也可以根据情况来选择通讯终端22的移动时间以及移动距离的任意一方,并对屏蔽区间进行设定。

屏蔽部32根据通讯终端22的移动方式的种类而对要屏蔽路径信息的区间进行设定。如果将屏蔽的区间设置得较长,则虽然会变得难以进行个人确定,但可能会导致数据的有用性会下降,但是,通过根据移动方式的种类而对屏蔽的区间进行设定,从而能够在难以进行个人确定的同时抑制有用性的降低。

在通讯终端22的移动方式被确定为交通工具时,与被确定为步行时相比,屏蔽部32将屏蔽的通讯终端22的距离设定得较长。例如,屏蔽部32在通讯终端22的移动方式为步行时,将屏蔽的区间设定为500米,在移动方式为交通工具时,将屏蔽的区间设定为1500米。在移动方式为步行时,多数情况下比交通工具所移动的距离短,如果屏蔽的距离过长,则有可能导致数据的有用性的降低,通过设定为比交通工具短的适当长度的距离,能够在确保数据的有用性的同时确保匿名性。在移动方式为交通工具时多数情况下移动距离较长,即使将屏蔽的距离设置得较长,也能够确保数据的有用性,并且能够提高匿名性。

屏蔽部32在通讯终端22的移动方式被确定为步行时,与被确定为交通工具时相比而将屏蔽的通讯终端22的移动时间设定得较长。例如,屏蔽部32在通讯终端22的移动方式为步行时,将屏蔽的区间设定为10分钟,在移动方式为交通工具时,将屏蔽的区间设定为5分钟。由于在移动方式为交通工具时,与步行相比用较短的时间而移动较长的距离,如果将屏蔽的时间设置得过长则有可能导致数据的有用性的降低,通过设定为比步行短的适度长度的时间,能够提高数据的有用性。

屏蔽部32可以根据通讯终端22的移动状况或移动方式,而对屏蔽的区间是通过移动距离来设定还是通过移动时间来设定进行选择。例如,在屏蔽的区间中的通讯终端22的移动速度非常慢时或者非常快时,屏蔽部32通过移动距离来对屏蔽的区间进行设定,如果通讯终端22的移动速度平稳,则也可以通过移动时间来对屏蔽的区间进行设定。

输出部34对由屏蔽部32所生成的输出用路径信息以用户的属性、地区、日期和时间等而进行分类并输出。输出用路径信息作为所谓的大数据而供交通分析或观光动向分析等的利用。

图4为用于对通过移动距离而对路径信息的起点以及终点进行屏蔽的方式进行说明的图。在图4(a)中表示在屏蔽的区间中的移动方式为交通工具的情况,在图4(b)中表示在屏蔽的区间中的移动方式为步行的情况。

在图4(a)中表示,持有通讯终端22的用户利用车辆10而从自己家14向工作单位16进行移动,自己家14为路径信息的起点而工作单位16成为路径信息的终点的情况。由于起点区间和终点区间的移动方式为交通工具,因此屏蔽部32将包含自己家14的第一屏蔽区间i1和包含工作单位16的第二屏蔽区间i2设定为1500米的移动距离。屏蔽部32从路径信息中删除第一屏蔽区间i1以及第二屏蔽区间i2,并将第一屏蔽区间i1的端部m1和第二屏蔽区间的端部m2之间的路径信息作为输出用路径信息而生成。

在图4(b)中表示持有通讯终端22的用户从自己家14步行移动到离自己家最近的车站18、利用电车而从离自己家最近的车站18移动到离工作单位最近的车站20、从离工作单位最近的车站20步行移动到工作单位16的情况。由于起点区间和终点区间的移动方式为步行,因此屏蔽部32将包含自己家14在内的第三屏蔽区间i3和包含工作单位16在内的第四屏蔽区间i4设定为500米的移动距离。屏蔽部32从路径信息中删除第三屏蔽区间i3以及第四屏蔽区间i4,并将第三屏蔽区间i3的端部m3和第四屏蔽区间的端部m4之间的路径信息作为输出用路径信息而生成。

这样,通过根据通讯终端22的移动方式而对屏蔽的距离进行设定,能够在难以根据输出用路径信息来进行个人确定的同时对输出用路径信息的有用性的降低进行抑制。此外,在移动方式为交通工具时通过将屏蔽部32的距离设定得较长,从而能够提高匿名性,在移动方式为步行时通过将屏蔽部32的距离设定得较短,从而能够提高数据的有用性。

图5为用于对通过移动时间而屏蔽路径信息的起点以及终点的方式进行说明的图。在图5(a)中表示在屏蔽的区间中的移动方式为交通工具的情况,在图5(b)中表示在屏蔽的区间中的移动方式为步行的情况。

在图5(a)中,表示持有通讯终端22的用户利用车辆10而从自己家14向工作单位16进行移动的情况。由于在起点区间和终点区间的移动方式为交通工具,因此,屏蔽部32将包含自己家14在内的第五屏蔽区间i5和包含工作单位16在内的第六屏蔽区间i6设定为5分钟的移动时间,并将第五屏蔽区间i5的端部m5和第六屏蔽区间的端部m6之间的路径信息作为输出用路径信息而生成。

在图5(b)中,表示持有通讯终端22的用户从自己家14步行移动到离自己家最近的车站18、利用电车而从离自己家最近的车站18移动到离工作单位最近的车站20、从离工作单位最近的车站20步行移动到工作单位16的情况。由于起点区间和终点区间的移动方式为步行,屏蔽部32将包含自己家14在内的第七屏蔽区间i7和包含工作单位16在内的第八屏蔽区间i8设定为10分钟的移动时间,并将第七屏蔽区间i7的端部m7和第八屏蔽区间的端部m8之间的路径信息作为输出用路径信息而生成。

图6为用于对在路径信息中设定屏蔽区间的处理进行说明的流程图。获取部26从通讯终端22获取位置信息以及时间信息(s10)。提取部28将通讯终端22所滞留的地点作为路径信息的起点或者终点进行提取(s12)。

确定部30确定持有通讯终端22的用户的移动方式的种类是交通工具还是步行,屏蔽部32基于确定结果而对移动方式是否为步行进行判断(s14)。在移动方式为步行时(s14为是),屏蔽部32将与步行相对应的长度的屏蔽区间设定为包含路径信息的起点以及终点在内的区间(s16)。此外,在移动方式为交通工具时(s14为否),屏蔽部32将与交通工具相对应的长度的屏蔽区间设定为包含路径信息的起点以及终点在内的区间(s18)。

屏蔽部32生成从路径信息中删除了屏蔽区间的输出用路径信息,并使所生成的输出路径信息存储在存储器中(s20)。这样,屏蔽部32通过根据移动方式的种类而对屏蔽的区间进行设定,能够生成在难以进行个人确定的同时对数据的有用性的降低进行抑制的输出用路径信息。

图7为用于对在屏蔽的区间中移动方式被变更时的设定进行说明的图。在图7(a)以及图7(b)中,表示通讯终端22的用户从自己家14步行移动到离自己家最近的车站18并利用电车而从离自己家最近的车站18进行移动的路径信息。

如图7(b)所示,在屏蔽的区间内移动方式被变更时,屏蔽部32将根据移动方式的种类而设定的区间加在一起进行屏蔽。在屏蔽的区间内移动方式被变更时,通过分别根据移动方式而单独地导出屏蔽区间并将它们加在一起进行屏蔽,从而能够取得数据的有用性与匿名性的平衡。

具体而言,如图7(a)所示,屏蔽部32基于从作为起点的自己家14起的移动方式,而对与步行相应的第一屏蔽区间iw进行设定,并对在第一屏蔽区间iw内移动方式是否被变更进行判断。也就是说,在移动方式仅为第一移动方式时,屏蔽部32对在比屏蔽的第一屏蔽区间短的第二屏蔽区间内移动方式是否从第一移动方式被变更为第二移动方式进行判断。

由于在第一屏蔽区间iw内的离自己家最近的车站18处移动方式被变更,因此,屏蔽部32在从自己家14到离自己家最近的车站18为止以步行所对应的比率而计算出第二屏蔽区间iw,并根据交通工具的移动方式而对第一屏蔽区间iw与第二屏蔽区间iw的差分进行转换,计算出第三屏蔽区间ir,将第二屏蔽区间iw和第三屏蔽区间ir加在一起而设定屏蔽区间iwr。也就是说,屏蔽部32根据第二移动方式而对第一屏蔽区间以及第二屏蔽区间的差分进行转换从而设定第三屏蔽区间,并将第二屏蔽区间以及第三屏蔽区间加在一起进行屏蔽。

由此,在屏蔽区间内移动方式被变更时,能够对与移动方式相应的区间进行适当的设定,能够取得数据的有用性和匿名性的平衡。

屏蔽部32也可以基于移动方式所对应的转换率而计算出第三屏蔽区间。例如,屏蔽部32通过在第一屏蔽区间iw与第二屏蔽区间iw的差分上乘以交通工具所对应的转换率,从而计算出第三屏蔽区间ir。

移动方式被变更的情况通过确定部30而被检测出。确定部30基于包含起点或者终点在内的区间的通讯终端的位置的变化来确定移动方式,并确定移动方式从包含起点或者终点在内的区间起在预定的范围内是否发生变化。屏蔽部32将在包含起点或者终点在内的区间中的移动方式所对应的第一屏蔽区间导出,并在导出的第一屏蔽区间内移动方式被变更时,将根据移动方式的种类而设定的区间加在一起进行屏蔽。

在图7(a)以及图7(b)中,对起点处的屏蔽区间的设定进行了说明,但终点处的屏蔽区间也可以同样地进行设定。具体而言,屏蔽部32基于包含终点在内的区间的移动方式而计算出第一屏蔽区间,接下来,屏蔽部32在第一屏蔽区间内移动方式被变更时,计算出第一屏蔽区间和从终点到移动方式被变更的位置为止的第二屏蔽区间的差分,根据移动方式而将该差分进行转换,并设定第三屏蔽区间,且将第二屏蔽区间以及第三屏蔽区间加在一起,计算出终点的屏蔽区间。

也可以设为,屏蔽部32为通过通讯终端22的移动时间而对屏蔽的区间而进行设定的部分,且在屏蔽的区间内的移动方式为步行以及交通工具时,将与屏蔽区间内的移动方式仅为步行时被设定为屏蔽区间的时间相比较短的时间的区间作为屏蔽区间进行设定。

此外,也可以设为,屏蔽部32为通过通讯终端22的移动距离而对屏蔽的区间进行设定的部分,且在屏蔽的区间内的移动方式为步行以及交通工具时,将与屏蔽区间内的移动方式仅为步行时被设定为屏蔽区间的距离相比较长的距离的区间作为屏蔽区间进行设定。

图8为用于对在屏蔽的区间中移动方式被变更时的路径信息的屏蔽处理进行说明的流程图。获取部26从通讯终端22中获取位置信息以及时间信息(s22)。提取部28将通讯终端22所滞留的地点作为路径信息的起点或者终点进行提取(s24)。

确定部30确定到达起点或者终点时的移动方式的种类是交通工具还是步行,并确定到达起点或者终点时的移动方式是否被变更(s26)。屏蔽部32基于到达起点或者终点时的移动方式而将第一屏蔽区间导出(s28)。

屏蔽部32对在第一屏蔽区间内移动方式是否被变更进行判断(s30)。在第一屏蔽区间内移动方式未被变更时(s30为否),屏蔽部32就此对第一屏蔽区间进行设定而对路径信息进行屏蔽,并使所生成的输出用路径信息存储在存储器中(s34),结束本处理。

在第一屏蔽区间内移动方式被变更时(s30为是),屏蔽部32根据被变更的移动方式而对第一屏蔽区间进行调节(s32)。具体而言,屏蔽部32将从起点或者终点至在第一屏蔽区间内移动方式变更的位置为止作为第二屏蔽区间导出,并对第一屏蔽区间以及第二屏蔽区间的差分根据变更后的移动方式进行转换,从而设定第三屏蔽区间,并将第二屏蔽区间以及第三屏蔽区间加在一起进行屏蔽。

屏蔽部32使通过屏蔽处理所生成的输出用路径信息存储在存储器中(s34),结束本处理。通过根据移动方式的种类而单独地导出部分屏蔽区间并将它们加在一起,从而能够适当地对屏蔽区间进行设定,能够取得数据的有用性和匿名性的平衡。

此外,实施例毕竟仅为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各个构成要素的组合中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改变例,另外,这样的改变例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符号说明

22通讯终端;24服务器装置;26获取部;28提取部;30确定部;32屏蔽部;34输出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