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拍摄角度调整方法、装置、拍摄装置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16901212发布日期:2019-02-19 18:00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拍摄角度调整方法、装置、拍摄装置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图像获取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拍摄装置的拍摄角度调整方法、拍摄角度调整装置、存储介质及拍摄装置。



背景技术:

人们在对物体进行拍摄时,为了较好质量的图像,需要调整拍摄角度,将镜头模组对准拍摄目标对象(以下简称为特定物体),以使得在所拍摄的图像中特定物体的图像位于一个适当的位置,提高图像的质量。

发明人的长时间研究发现,在拍摄过程中调整拍摄角度往往都是拍摄者手工的对拍摄装置进行操作,由于手工很难很精准的调节拍摄角度或是拍摄者在一边调整拍摄角度的过程、一边很难确定物体图像应该位于图像中的位置,这很难保证能够准确的获得正确的拍摄角度,以保证图像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拍摄角度调整方法、拍摄装置、存储介质及拍摄角度调整装置,可以自动确定拍摄装置的拍摄角度,使得拍摄装置能调整到准确的拍摄角度,提高所获得图像的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拍摄角度调整方法,包括:获得一预拍摄的图像,对该预拍摄图像进行图像识别获得图像中所包括的多个特定物体的物体图像;确定所述各物体图像分别在所述预拍摄图像中的分布位置;根据所述各物体图像的分布位置确定一基准位置;根据该基准位置与一设定位置确定该拍摄装置的拍摄角度;控制该拍摄装置调整到该拍摄角度拍摄图像。

进一步,根据所述各物体图像的分布位置确定一基准位置包括:根据多个物体图像的分布位置获得该些特定物体的分布图形;根据该分布图形确定该基准位置。

进一步,确定该拍摄装置的拍摄角度包括:根据该基准位置与一设定位置确定一第一拍摄角度,并根据该第一拍摄角度及一预定规则确定至少一第二拍摄角度。

进一步,确定该拍摄装置的拍摄角度包括:根据所述各物体图像的分布位置确定一基准位置包括:识别各物体图像的大小;将最大的物体图像的分布位置设置为基准位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拍摄角度调整装置,其包括:图像识别模块,用于获得一预拍摄的图像,对该预拍摄图像进行图像识别获得图像中所包括的多个特定物体的物体图像;物体位置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各物体图像分别在所述预拍摄图像中的分布位置,根据所述各物体图像的分布位置确定一基准位置;拍摄角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该基准位置与一设定位置确定该拍摄装置的拍摄角度;拍摄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该拍摄装置调整到该拍摄角度拍摄图像。

进一步,物体位置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多个物体图像的分布位置获得该些特定物体的分布图形;根据该分布图形确定该基准位置。

进一步,拍摄角度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该基准位置与一设定位置确定一第一拍摄角度,并根据该第一拍摄角度及一预定规则确定至少一第二拍摄角度。

进一步,物体位置确定模块还用于识别各物体图像的大小;将最大的物体图像的分布位置设置为基准位置。

本发明实施通过识别预拍摄图像中多个物体图像的位置、通过多个物体图像的位置确定拍摄装置的拍摄角度,使得拍摄装置能调整到准确的拍摄角度,提高所获得图像的质量,解决了背景技术所存在不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拍摄角度调整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拍摄角度调整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拍摄角度调整装置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参阅图1所述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拍摄角度调整方法流程图,具体包括:

获得一预拍摄的图像,对该预拍摄图像进行图像识别获得图像中所包括的多个特定物体的物体图像(步骤110)。本发明的拍摄装置可以为专用相机或者手机的相机装置。拍摄装置可以自动在接收到摄像头启动信号时开启镜头模组先获取一预拍摄的图像,即拍摄一张当前焦距情况下的预拍摄图像。

确定所述各物体图像分别在所述预拍摄图像中的分布位置(步骤120)。

根据所述各物体图像的分布位置确定一基准位置(步骤130)。

根据该基准位置与一设定位置确定该拍摄装置的拍摄角度(步骤140)。

控制该拍摄装置调整到该拍摄角度拍摄图像(步骤150)。

本发明实施通过识别预拍摄图像中多个物体图像的位置、通过多个物体图像的位置确定拍摄装置的拍摄角度,使得拍摄装置能调整到准确的拍摄角度,提高所获得图像的质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拍摄装置具有拍摄角度自动调节功能,即该拍摄装置具有自动调节机构,该拍摄装置可以通过该自动调节机构来调整该拍摄装置的拍摄角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该设定位置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位置,亦可以是根据一预设规则确定的位置。较佳的,可根据特定物体的类型、拍摄模式等来产生该设定位置。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设定位置可以是接收拍摄者的输入确定的位置,例如根据拍摄者在拍摄过程中的触摸操作(点击或双击),将触摸点设定为设定位置。

进一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各物体图像的分布位置确定一基准位置包括:根据多个物体图像的分布位置获得该些特定物体的分布图形;根据该分布图形确定该基准位置。确定物体的分布图形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通过划线连接各物体图像,连接在一起的各物体图像的外围像素点的连线构成了特定物体的分布图形。根据该分布图形确定该基准位置的方式亦有很多种,例如确定分布图形上、下、左、右四个最外缘端点,上、下最外缘端点的连线与左、右最外缘端点的连线的交叉点即可设定为该分布图形的基准位置;或,确定分布图形上、下、左、右四个最外缘端点,通过上、下最外缘端点平行于水平方向的直线、通过左、右最外缘端点平行于垂直方向的直线构成的长方形的中心点即设定为该分布图形的基准位置。

进一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各物体图像的分布位置确定一基准位置包括:识别各物体图像的大小;将最大的物体图像的分布位置设置为基准位置。

进一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各物体图像的分布位置确定一基准位置包括:将各物体图像的分布位置进行平均计算,平均计算得到的位置设置为基准位置。

进一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各物体图像的分布位置确定一基准位置包括:根据多个物体图像的分布位置获得该些特定物体的分布图形,根据该分布图形确定第一基准位置;识别各物体图像的大小,将最大的物体图像的分布位置设置为第二基准位置。根据该第一基准位置与一设定位置确定该拍摄装置的第一拍摄角度,根据该第一基准位置与该设定位置确定该拍摄装置的第二拍摄角度,控制该拍摄装置调整到该第一、第二拍摄角度拍摄图像。

当存在多个特定物体时,根据多个特定物体的物体图像位置确定一基准位置,以及确定出多个特定物体的分布图形;根据基准物体图像大小及分布图形的大小分别获得不同的第一焦距值、第二焦距值,即根据基准物体图像大小获得一第一焦距值、第二焦距值,根据分布图形获得另一第一焦距值、第二焦距值,根据该不同焦距值调整拍摄装置的焦距,获得不同焦距值的图像。

参阅图2所述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拍摄角度调整方法流程图,具体包括:

获得一预拍摄的图像,对该预拍摄图像进行图像识别获得图像中所包括的多个特定物体的物体图像(步骤210)。本发明的拍摄装置可以为专用相机或者手机的相机装置。拍摄装置可以自动在接收到摄像头启动信号时开启镜头模组先获取一预拍摄的图像,即拍摄一张当前焦距情况下的预拍摄图像。

确定所述各物体图像分别在所述预拍摄图像中的分布位置(步骤220)。

根据所述各物体图像的分布位置确定一基准位置(步骤230)。

根据该基准位置与一设定位置确定一第一拍摄角度,并根据该第一拍摄角度及一预定规则确定至少一拍摄角度(步骤240)。

控制该拍摄装置调整到该拍摄角度拍摄图像(步骤250)。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拍摄装置可以将角度调整到该第一拍摄角度及第二拍摄角度拍摄图像,获得不同拍摄角度的图像,这样可以避免拍摄角度计算不够精准,或由于运动物体的运动造成拍摄角度变化的问题。

进一步,本发明实施例拍摄装置角度调整方法还包括:控制该拍摄装置基于该第一拍摄角度及第二拍摄角度拍摄图像,判断各图像的图像质量,根据各图像质量确定本次拍摄的选定图像。该图像质量可以是图像中运动物体的大小、位置、图像清晰度等中至少一种。

参阅图3所述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拍摄角度调整装置模块图,该拍摄装置角度调整装置300包括:

图像识别模块310,用于获得一预拍摄的图像,对该预拍摄图像进行图像识别获得图像中所包括的多个特定物体的物体图像。本发明的拍摄装置可以为专用相机或者手机的相机装置。拍摄装置可以自动在接收到摄像头启动信号时开启镜头模组先获取一预拍摄的图像,即拍摄一张当前焦距情况下的预拍摄图像。

物体位置确定模块320,用于确定所述各物体图像分别在所述预拍摄图像中的分布位置,根据所述各物体图像的分布位置确定一基准位置。

拍摄角度确定模块330,用于根据该基准位置与一设定位置确定该拍摄装置的拍摄角度。

拍摄控制模块340,用于控制该拍摄装置调整到该拍摄角度拍摄图像。

本发明实施通过识别预拍摄图像中多个物体图像的位置、通过多个物体图像的位置确定拍摄装置的拍摄角度,使得拍摄装置能调整到准确的拍摄角度,提高所获得图像的质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拍摄装置具有拍摄角度自动调节功能,即该拍摄装置具有自动调节机构,该拍摄装置可以通过该自动调节机构来调整该拍摄装置的拍摄角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该设定位置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位置,亦可以是根据一预设规则确定的位置。较佳的,可根据特定物体的类型、拍摄模式等来产生该设定位置。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设定位置可以是接收拍摄者的输入确定的位置,例如根据拍摄者在拍摄过程中的触摸操作(点击或双击),将触摸点设定为设定位置。

进一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物体位置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多个物体图像的分布位置获得该些特定物体的分布图形,根据该分布图形确定该基准位置。确定物体的分布图形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通过划线连接各物体图像,连接在一起的各物体图像的外围像素点的连线构成了特定物体的分布图形。根据该分布图形确定该基准位置的方式亦有很多种,例如确定分布图形上、下、左、右四个最外缘端点,上、下最外缘端点的连线与左、右最外缘端点的连线的交叉点即可设定为该分布图形的基准位置;或,确定分布图形上、下、左、右四个最外缘端点,通过上、下最外缘端点平行于水平方向的直线、通过左、右最外缘端点平行于垂直方向的直线构成的长方形的中心点即设定为该分布图形的基准位置。

进一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物体位置确定模块还用于识别各物体图像的大小,将最大的物体图像的分布位置设置为基准位置。

进一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物体位置确定模块具体将各物体图像的分布位置进行平均计算,平均计算得到的位置设置为基准位置。

进一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物体位置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多个物体图像的分布位置获得该些特定物体的分布图形,根据该分布图形确定第一基准位置;识别各物体图像的大小,将最大的物体图像的分布位置设置为第二基准位置。根据该第一基准位置与一设定位置确定该拍摄装置的第一拍摄角度,根据该第一基准位置与该设定位置确定该拍摄装置的第二拍摄角度,控制该拍摄装置调整到该第一、第二拍摄角度拍摄图像。

进一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拍摄角度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该基准位置与一设定位置确定一第一拍摄角度,并根据该第一拍摄角度及一预定规则确定至少一第二拍摄角度。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拍摄装置可以将角度调整到该第一拍摄角度及第二拍摄角度拍摄图像,获得不同拍摄角度的图像,这样可以避免拍摄角度计算不够精准,或由于运动物体的运动造成拍摄角度变化的问题。进一步,拍摄控制模块还用于控制该拍摄装置基于该第一拍摄角度及第二拍摄角度拍摄图像,判断各图像的图像质量,根据各图像质量确定本次拍摄的选定图像。该图像质量可以是图像中运动物体的大小、位置、图像清晰度等中至少一种。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拍摄装置,该拍摄装置包括: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拍摄角度调整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拍摄角度调整方法。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模块及方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说明书的各个部分均采用递进的方式进行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介绍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和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部分的说明即可。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