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06851发布日期:2020-07-07 14:40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诸如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越来越普及。在电子设备的使用过程中,电子设备可以采用其麦克风、受话器等电声器件传输信号。

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通常为扁平状,电子设备具有显示面和非显示面,通常非显示面作为电子设备的承载面,通过电子设备的非显示面来支撑电子设备。而电子设备的显示面通常用来显示画面。

其中,电子设备的麦克风、受话器等可以设置在电子设备中显示面的非显示区,以从显示面与电子设备的外界进行信号的传输。受话器、麦克风等通过电子设备中显示面的非显示区传输声音信号会占用显示面的空间,降低电子设备的屏占比。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可以提高电子设备的屏占比。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主体,呈柱状,具有至少一个端部,所述端部用于承载所述电子设备以使得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站立状态;

伸出体,可收纳在所述主体内或伸出至所述主体外;以及

功能器件,设置在所述伸出体上,所述功能器件可在所述伸出体伸出至所述主体外时进行信号的传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主体,呈柱状,具有至少一个端部,所述端部用于承载所述电子设备以使得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站立状态;

柔性显示器,一端设置在所述主体内,所述柔性显示器可收纳在所述主体内或从所述主体内伸出至所述主体外;

功能器件,可收纳在所述主体内或伸出至所述主体外;以及

处理器,与所述功能器件电性连接,当所述功能器件与外界进行信号传输时,所述处理器用于控制所述功能器件伸出至所述主体外。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主体,呈柱状,具有至少一个端部,所述端部用于承载所述电子设备以使得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站立状态;

柔性显示器,一端设置在所述主体内,所述柔性显示器可收纳在所述主体内或从所述主体内伸出至所述主体外;

功能器件;以及

处理器,与所述功能器件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器用于控制所述功能器件收纳在所述主体内或伸出至所述主体外;

当所述功能器件伸出至所述主体外时,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控制所述功能器件与外界进行信号传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主体,呈柱状,包括相反设置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用于承载所述电子设备以使得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站立状态;

受话器,可从所述第一端部伸出至所述主体外或收纳在所述主体内;

麦克风,可从所述第二端部伸出至所述主体外或收纳在所述主体内。

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功能器件在需要使用时可从电子设备的主体内伸出至主体外,电子设备的功能器件在不需要使用时可收纳在主体内,当功能器件收纳在主体内时,可以减少对主体表面空间的占用,可以提高屏占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柔性显示器处于伸展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功能器件伸出主体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壳体组件的一种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壳体组件的另一种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壳体组件和驱动机构配合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电子设备中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电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框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10可为计算设备诸如膝上型计算机、包含嵌入式计算机的计算机监视器、平板电脑、蜂窝电话、媒体播放器、或其他手持式或便携式电子设备、较小的设备(诸如腕表设备、挂式设备、耳机或听筒设备、被嵌入在眼镜中的设备或者佩戴在用户的头部上的其他设备,或其他可佩戴式或微型设备)、电视机、不包含嵌入式计算机的计算机显示器、游戏设备、导航设备、嵌入式系统(诸如其中具有显示器的电子设备被安装在信息亭或汽车中的系统)、实现这些设备中的两个或更多个设备的功能的设备、或其他电子设备。在图1的示例性配置中,电子设备10是便携式设备,诸如蜂窝电话、媒体播放器、平板电脑、或者其他便携式计算设备。如果需要,其他配置可用于电子设备10。图1的示例仅是示例性的。

如图1所示,电子设备10可包括柔性显示器诸如柔性显示器14。柔性显示器14可被安装在主体13诸如主体13中,柔性显示器14可收纳在主体13内,也可从主体13内伸出至主体13外。柔性显示器14可显示画面,柔性显示器14可在主体13内显示画面,柔性显示器14也可在主体13外显示画面。

柔性显示器14可采用柔性材料制成,柔性显示器14可产生形变。比如:柔性显示器可进行弯曲、折弯等。柔性显示器14可收纳于主体13内,如图1所示。柔性显示器14的一端可以位于电子设备10的外部,或者柔性显示器14的一端可以位于电子设备10的主体13上,柔性显示器14的另一端可以固定在主体13内部。

柔性显示器14可为结合导电电容触摸传感器电极层或者其他触摸传感器部件(例如,电阻触摸传感器部件、声学触摸传感器部件、基于力的触摸传感器部件、基于光的触摸传感器部件等)的触摸屏显示器,或者可为非触敏的柔性显示器。电容触摸屏电极可由氧化铟锡焊盘或者其他透明导电结构的阵列形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柔性显示器14收纳在主体13内时,柔性显示器14可以通过主体13上的透光区域诸如透光区域136进行显示。比如:柔性显示器14的一部分位于透光区域136位置,柔性显示器14可以与透光区域136位置的主体13侧部邻接,也可以远离透光区域136位置的主体13侧部。需要说明的是,当柔性显示器14收纳在主体13内时,柔性显示器14也可以不显示,可以在透光区域136位置设置其他显示器进行显示。

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柔性显示器处于伸展状态的示意图。柔性显示器14可从主体13内伸出,柔性显示器14伸出主体13外可以进行显示。柔性显示器14可以通过柔性显示器14的一端拉出主体13外进行显示。可在主体13上开设一开口137,开口137可以形成在主体13的周缘。柔性显示器14可以通过开口137将其一端置于主体13外,或者置于开口137位置。

为了保持柔性显示器14的一端位于电子设备10外或者置于开口137位置,主体13可以在开口137的位置设置定位结构,以通过定位结构将柔性显示器14的一端定位在主体13外或者开口137位置。

可使用柔性显示器覆盖层诸如柔性透明玻璃层、柔性透光塑料、柔性蓝宝石、或其他柔性透明电介质层来保护柔性显示器14。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还可以包括转轴诸如转轴141,转轴141可以设置在主体13内。转轴141可以相对于主体13转动。可以将柔性显示器14的另一端固定在转轴141上,柔性显示器14可以卷绕在转轴141上,柔性显示器14卷绕在转轴141上的过程中,柔性显示器14逐渐被收纳在主体13内。比如:转轴141沿顺时针转动,可以将柔性显示器14卷绕在转轴141上,以将柔性显示器14收纳在主体13内。

将柔性显示器14的一端定位在主体13外或者开口137位置后,可以通过柔性显示器14的一端使转轴141转动,以将收纳在主体13内的柔性显示器14伸出至主体13外伸展开,可以进行显示。比如:转轴141沿逆时针转动,可以将柔性显示器14驱动至主体13的外部进行显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显示器14可以围绕在主体13的周缘外表面上进行显示,也可以从主体13内伸出,以伸展开进行显示。

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功能器件伸出主体外的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10还可包括功能器件诸如受话器17和麦克风19。其中,受话器17和麦克风19可从主体13内伸出至主体13外,受话器17和麦克风19还可从主体13外收缩至主体13内。需要说明的是,功能器件并不限于受话器17和麦克风19,诸如功能器件还包括扬声器、接近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摄像头模组、投影光学模组、闪光灯中的至少一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受话器17可以安装在第一伸出体11上,通过第一伸出体11在主体13上的运动伸出至主体13外,或收缩在主体13内。麦克风19可以安装在第二伸出体12上,通过第二伸出体12在主体13上的运动伸出至主体13外,或收缩在主体13内。需要说明的是,受话器17也可以直接从主体13内伸出至主体13外,或从主体13外收缩至主体13内,而不将受话器17设置在第一伸出体11上。麦克风19也可以直接从主体13内伸出至主体13外,或从主体13外收缩至主体13内,而不将麦克风设置在第二伸出体12上。

请参阅图4和图5,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壳体组件的一种状态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壳体组件的另一种状态结构示意图。图4和图5示出了第一伸出体11、第二伸出体12及主体13的配合结构。电子设备10可包括壳体组件诸如壳体组件20。壳体组件20可包括主体诸如主体13,主体13可以作为电子设备10的载体,有时可被称为外壳或壳体。主体13可由塑料、玻璃、陶瓷、纤维复合材料、金属(例如,不锈钢、铝等)、其他合适的材料、或这些材料的任意两种或更多种的组合形成。

主体13可以形成电子设备10的外部轮廓,主体13可以为规则形状。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13可以为柱状结构,或者说筒状结构,比如圆柱体结构、圆台体结构、圆锥体结构、多面体结构等。即主体13沿其径向的剖视图形成圆形或多边形。需要说明的是,主体13也可以为不规则形状。

当主体13沿其径向的剖视图形成多边形时,该多边形可以是两边形、三边形、四边形、五边形等。当该多边形为两边形时,其可以包括一个直边和一个弧形边。当该多边形为三边形或更多边形时,各个边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也可以部分边相等。

主体13可以具有第一端部诸如第一端部131、第二端部诸如第二端部132和第一侧部诸如第一侧部133。其中,第一端部131和第二端部132可相对设置,第一端部131和第二端部132可位于主体13的相对两端,第一端部131和第二端部132可通过第一侧部133连接,或者说第一侧部133连接在第一端部131和第二端部132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主体13的径向为环绕第一侧部133的方向,主体13的轴向为第一端部131朝向第二端部132方向,或者主体13的轴向第二端部132朝向第一端部131的方向。主体13的轴向与主体13的径向垂直。

第一端部131、第二端部132和第一侧部133在主体13上形成一收纳腔,收纳腔可以收纳电子设备10的器件,比如第一收纳腔收纳电子设备10的柔性显示器14、转轴141、主板及电池等。

第一端部131可以承载电子设备10,比如第一端部131可以为平面结构,再比如第一端部131可以为中部朝向电子设备10内部方向凹陷的结构,第一端部131可以承载电子设备10以使得电子设备10处于站立状态。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端部131也可以不承载电子设备10,比如第一端部131可以为尖端形状,再比如

第一端部131可以为中部朝向电子设备10外部方向凸出的结构。

第二端部132可以承载电子设备10,比如第二端部132可以为平面结构,再比如第二端部132可以为中部朝向电子设备10内部方向凹陷的结构,第二端部132可以承载电子设备10以使得电子设备10处于站立状态。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端部132也可以不承载电子设备10,比如第二端部132可以为尖端形状,再比如第二端部132可以为中部朝向电子设备10外部方向凸出的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端部131和第二端部132至少一者用于承载电子设备10。比如:第一端部131可承载电子设备10,而第二端部132不承载电子设备10。再比如:第二端部132可承载电子设备10,而第一端部131不承载电子设备10。还比如第一端部131可承载电子设备10,第二端部132可承载电子设备10。

其中,第一端部131和第二端部132可以平行设置,也可以不平行设置。第一端部131的尺寸和第二端部132的尺寸可以设置相同,也可以设置不同。

第一侧部133可以为圆筒形结构、圆锥形结构,第一侧部133也可以具有至少两个相互连接的面。当第一侧部133具有两个相互连接的面时,第一侧部133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弧形面,比如侧第一侧部133包括一个弧形面和一个平面,再比如第一侧部133包括两个弧形面。当第一侧部133具有至少三个相互连接的面时,第一侧部133所有的面可以为弧形面,第一侧部133所有的面也可以为平面,第一侧部133的面也可以由至少一个弧形面和至少一个平面连接形成。

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设备10由第一端部131和第二端部132承载以处于站立状态。其中,第一侧部133的长度大于第一端部131的长度,以及第一侧部133的长度大于第二端部132的长度。且第一侧部133的面积大于第一端部131的面积,以及第一侧部133的面积大于第二端部132的面积。即承载电子设备10的一面为面积较小的一面,在此将其定义为站立状态。

其中,主体13上的透光区域136可以形成在第一侧部133上,透光区域136可以由开设在第一侧部133上的窗口形成,透光区域136也可以由透明材料在第一侧部133上形成,透光区域136还可以由设置在第一侧部133上的透明盖板诸如玻璃盖板形成。从电子设备10的外界可以通过透光区域136看到电子设备10内部。

其中,主体13上的开口137可以形成在第一侧部133上,开口137可以贯穿第一侧部133。开口137和透光区域136可以间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13可具有第一通道134,第一通道134可以从第一端部134朝向主体13的内部形成,第一通道134可放置第一伸出体11,并可供第一伸出体11在其内运动。第一伸出体11可由塑料、玻璃、陶瓷、纤维复合材料、金属(例如,不锈钢、铝等)、其他合适的材料、或这些材料的任意两种或更多种的组合形成。第一伸出体11可以具有收纳腔,收纳腔可以收纳受话器17等功能器件。

第一通道134的空间可以略大于第一伸出体11的体积,第一伸出体11可以完全收纳在第一通道134内,如图1、图2和图4所示。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伸出体11也可以一部分收纳在第一通道134内,一部分从第一端部131凸出在主体13外。第一伸出体11可在第一通道134内运动,第一伸出体11可沿第一通道134运动以伸出至主体13外,如图3和图5所示。

请参阅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壳体组件和驱动机构配合的示意图。可以在主体13内设置驱动机构诸如第一弹性件112来驱动第一伸出体11进行运动。其中,第一弹性件112可以包括弹簧,也可以包括弹片等。需要说明的是,驱动机构并不限于第一弹性件112,还可以在主体13内设置其他驱动机构诸如驱动电机、电磁铁来驱动第一伸出体11在第一通道134内运动。其中,驱动电机可以通过齿轮组驱动第一伸出体11在第一通道134内运动。

其中,电磁铁可以包括设置在主体13内的第一电磁铁和设置在第一伸出体11内的第二电磁铁,第一电磁铁在第一电流作用下使得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相吸,以通过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的相吸作用力驱动第一伸出体11收纳在第一通道134内。第一电磁铁在第二电流作用下可使得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相斥,以通过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的相互排斥作用驱动第一伸出体11沿第一通道134运动,而伸出主体13外。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伸出体11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一功能孔诸如一个或多个出声孔111。出声孔111可用来为受话器17传输声音信号。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伸出体11被收纳在主体13内时,出声孔111被遮挡,传输声音信号的效果不佳。当需要使用受话器17时,可以将第一伸出体11伸出至主体13外,以将出声孔111裸露在外,便于出声孔111传输声音信号。需要说明的是,出声孔111还可以用于传输其他声音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在需要进行多方位传输声音信号时,可以在第一伸出体11上设置多个相互间隔设置的出声孔111。比如第一伸出体11设置四个相互间隔的出声孔111,四个出声孔111分别朝向不同的方向传输声音信号,进而使得受话器17可以朝向四周传输声音信号。

由此可知,本申请实施例受话器17在不使用时可收纳在主体13内,而不会占用到主体13的侧部133的表面空间,可以提高屏占比。而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在需要传输声音信号诸如通话时,可以将受话器17推出或弹出主体13外部,已将出声孔111露出,可以进行声音信号的传输,以供用户正常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伸出体11的一端可位于主体13外,或第一伸出体11的一端可与主体13的第一端部131齐平。当第一伸出体11位于主体13内时,可以由第一端部131承载电子设备10,也可以由第一伸出体11的一端和第一端部131共同承载电子设备10。当第一伸出体11伸出至主体13外时,可以由第一伸出体11的一端承载电子设备10。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13可具有第二通道135,第二通过135可从第二端部132朝向主体13内部方向形成。第二通道135可放置第二伸出体12,并可供第二伸出体12在其内运动。第二伸出体12可由塑料、玻璃、陶瓷、纤维复合材料、金属(例如,不锈钢、铝等)、其他合适的材料、或这些材料的任意两种或更多种的组合形成。第二伸出体12可以具有一收纳腔,收纳腔可以收纳麦克风19或其他功能器件。

第二通道135的空间可以略大于第二伸出体12的体积,第二伸出体12可以完全收纳在第二通道135内,如图1、图2和图4所示。需要说明的是,第二伸出体12也可以一部分收纳在第二通道135内,一部分从第二端部132凸出在主体13外。第二伸出体12可在第二通道135内运动,第二伸出体12可沿第二通道135运动以伸出至主体13外,如图3和图5所示。

如图6所示,可以在主体13内设置驱动机构诸如第二弹性件122来驱动第二伸出体12进行运动。其中,第二弹性件122可以包括弹簧,也可以包括弹片等。需要说明的是,驱动机构并不限于第二弹性件122,还可以在主体13内设置其他驱动机构诸如驱动电机、电磁铁来驱动第二伸出体12在第二通道135内运动。其中,驱动电机可以通过齿轮组驱动第二伸出体12在第二通道135内运动。

其中,电磁铁可以包括设置在主体13内的第三电磁铁和设置在第二伸出体12内的第四电磁铁,第三电磁铁在第一电流作用下使得第三电磁铁和第四电磁铁相吸,以通过第三电磁铁和第四电磁铁的相吸作用力驱动第二伸出体12收纳在第二通道135内。第三电磁铁在第二电流作用下可使得第三电磁铁和第四电磁铁相斥,以通过第三电磁铁和第四电磁铁的相互排斥作用驱动第二伸出体12沿第二通道135运动,而伸出主体13外。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伸出体12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一功能孔诸如一个或多个进声孔121。进声孔121可用来为麦克风19传输声音信号。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二伸出体12被收纳在主体13内时,进声孔121被遮挡,传输声音信号的效果不佳。当需要使用麦克风19时,可以将第二伸出体12伸出至主体13外,以将进声孔121裸露在外,便于进声孔121传输声音信号。需要说明的是,进声孔121还可以传输其他声音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在需要进行多方位传输声音信号时,可以在第二伸出体12上设置多个相互间隔设置的进声孔121。比如第二伸出体12设置四个相互间隔的进声孔121,四个进声孔121分别朝向不同的方向传输声音信号,进而使得受话器19可以朝向四周传输声音信号。

由此可知,本申请实施例麦克风19在不使用时可收纳在主体13内,而不会占用到主体13的侧部133的表面空间,可以提高屏占比。而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在需要传输声音信号诸如通话时,可以将麦克风19推出或弹出主体13外部,已将进声孔121露出,可以进行声音信号的传输,以供用户正常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伸出体12的一端可位于主体13外,或第二伸出体12的一端可与主体13的第二端部132齐平。当第二伸出体12位于主体13内时,可以由第二端部132承载电子设备10,也可以由第二伸出体12的一端和第二端部132共同承载电子设备10。当第二伸出体12伸出至主体13外时,可以由第二伸出体12的一端承载电子设备10。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生产加工过程中,可以分别加工出第一伸出体11、第二伸出体12及主体13。然后,可以将受话器17安装在第一伸出体11上,以及将麦克风19安装在第二伸出体12上。之后,可以将安装有受话器17的第一伸出体11安装在主体13的第一通道134位置,以及将安装有麦克风19的第二伸出体12安装在主体13的第二通道135位置。可以理解的是,在此期间,也可以进行电子设备10中其他器件或部件的安装。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设置受话器17及麦克风19的方式并不限于此。

例如:请参阅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受话器17设置成可伸缩方式,而将麦克风19设置成固定方式。即可以将受话器17收纳在主体13内,也可以将受话器17伸出至主体13外。以及可以将麦克风19直接安装固定在主体13内,直接在主体13上开设进声孔供麦克风19传输声音信号。

请参阅图8,图8为图7所示电子设备中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受话器17设置在第一伸出体11上,而不设置第二伸出体。

再比如: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麦克风19设置成可伸缩方式,而将受话器17设置成固定方式。即可以将麦克风19收纳在主体13内,也可以将麦克风19伸出至主体13外。以及可以将受话器17直接安装固定在主体13内,直接在主体13上开设出声孔供受话器17传输声音信号。由此,电子设备10可以不设置第一伸出体,而设置第二伸出体12。

请参阅图9,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电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可将受话器17、麦克风19、第一伸出体11、第二伸出体12及主体13组装成型可以形成一电声装置30。即电声装置30可以包括受话器17、麦克风19、第一伸出体11、第二伸出体12及主体13。需要说明的是,电声装置30并不限于受话器17、麦克风19、第一伸出体11、第二伸出体12及主体13。比如:电声装置30仅包括主体13、第一伸出体11和受话器17。再比如:电声装置30仅包括主体13、第二伸出体12和麦克风19。

如图1至图3所示,电子设备10可包括主板诸如主板15。主板15可以设置在主体13内部。主板15可以设置成板状结构,主板15也可以设置在弧形结构。主板15可以与电声器件诸如受话器17、麦克风19连接,主板15也可以与光学器件诸如环境光传感器18、摄像头模组等连接。主板15可以控制电子设备10内的器件。主板15可以控制驱动机构诸如第一弹性件112、第二弹性件122、驱动电机、电磁铁等驱动第一伸缩体11以及第二伸缩体12运动。主板15可以与柔性显示器14连接,主板15可以控制柔性显示器14显示。

请参阅图10,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框图。电子设备10可包括处理器152,处理器142可集成在主板15上。处理器152可根据控制指令控制驱动机构诸如第一弹性件112、第二弹性件122、驱动电机、电磁铁等驱动功能器件诸如受话器17、麦克风19、扬声器、接近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摄像头模组、投影光学模组、指示灯伸出至主体13外或收纳在主体13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功能器件与外界进行信号传输时,处理器152可控制功能器件伸出至主体13外。比如:功能器件包括受话器17、麦克风19、扬声器等电声器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当功能器件朝向外界发出声音信号或从外界接收声音信号时,处理器152可控制功能器件从主体13内伸出至主体13外。诸如处理器152可控制受话器17从主体13的第一端部131伸出至主体13外,处理器152可控制麦克风18从主体13的第二端部132伸出至主体13外。还比如:功能器件包括接近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摄像头模组、投影光学模组、指示灯等光学器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当功能器件朝向外界传输光学信号或从外界接收光学信号时,处理器152可控制功能器件从主体13内伸出至主体13外。

需要说明的是,当功能器件与外界没有进行信号传输时,处理器152可控制功能器件收纳在主体13内。比如处理器152可控制受话器17收纳在主体13内。再比如处理器152可控制麦克风19收纳在主体13内。

处理器152可在同一时刻控制一个功能器件伸出至主体13外。处理器152也可以在同一时刻控制多个功能器件伸出至主体13外。

可以理解的是,当功能器件伸出至主体13外时,处理器152可控制功能器件与外界进行信号传输,比如处理器152控制功能器件朝向外界发出声音信号或从外界接收声音信号。再比如处理器152控制功能器件朝向外界传输光学信号或从外界接收光学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指令可包括电子设备10拨打电话时触发的指令、来电通知时触发的指令、播放音频时触发的指令、采集图像时触发的指令、触控操作时触发的指令等。

比如:电子设备10需要进行通话,则处理器152可获取电子设备10需要进行通话的指令(诸如拨打电话时触发的指令、来电通知时触发的指令),处理器152确定电子设备10需要进行通话,处理器152可控制受话器17和麦克风19伸出至主体13外,以便进行声音信号的传输。

再比如:电子设备10需要使用摄像头模组进行人脸识别,则处理器152可获取电子设备10需要采集图像时触发的指令,处理器152可控制摄像头模组伸出至主体13外,以便采集图像。

还比如:处理器152可获取电子设备10显示器上的触控操作,处理器152可根据触控操作控制功能器件伸出至主体外或收纳在主体内。诸如处理器152接收到朝第一方向滑动的滑动操作,则处理器152控制功能器件朝第一方向移动,其可伸出至主体13外,也可以收纳在主体13内。当然,触控操作并不限于此,诸如处理器152接收到物理按键或虚拟按键的点击操作,处理器152控制功能器件移动,其可伸出至主体13外,也可以收纳在主体13内。

如图1至图3所示,电子设备10可以包括电池诸如电池16。电池16可以设置在主体13内部。电池16可以设置成长方体结构,也可以设置成圆柱体结构。电池16可以与主板15电性连接,电池16可以为电子设备10供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板15和电池16可以设置在第一端部131和第二端部132之间。主板15和电池16可以并排排列在主体13内部。

为了进一步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主板15控制驱动机构驱动第一伸出体11或第二伸出体12运动,下面从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的角度进行描述。

如图10所示,电子设备10可包括存储器154,存储器154可集成在主板15上。存储器154可存储数据,诸如存储器154存储处理器152待处理的数据,或存储器154存储处理器152已处理过的数据。

请参阅图11,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电子设备可以参阅以上电子设备。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1,监测电子设备的状态。

其中,电子设备10的状态包括:未通话状态、待通话状态以及通话状态。其中,未通话状态包括电子设备10未进行拨号的状态,电子设备10没有其他电话打入的状态,以及电子设备10拨打电话但未拨通的状态。其中,待通话状态包括电子设备10拨打电话时拨通的状态,以及电子设备10有其他电话正在呼入的状态。其中,通话状态包括电子设备10正在通过网络与其他设备进行通话的状态。

可以采用电子设备10中主板15上的监测电路监测电子设备10的状态。可以采用传感器监测电子设备10的状态。还可以采用电子设备10的应用程序监测电子设备10的状态。

102,判断电子设备是否处于待通话状态。

可以采用电子设备10中主板15上的判断电路对电子设备10的状态进行判断。

103,如果判断出电子设备处于待通话状态,则控制受话器沿第一通道运动以伸出至主体外,以及控制麦克风沿第二通道运动伸出至主体外。

可以采用电子设备10的主板15上的处理控制电路控制驱动机构诸如驱动电机、电磁铁、弹性件等驱动受话器17及麦克风19运动,以伸出至主体13外。以便用户接通电话后使用受话器17及麦克风19进行声音信号的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主板15上的判断电路判断出电子设备不处于待通话状态,则可进一步判断电子设备10是处于未通话状态,还是处于通话状态。

当电子设备10处于未通话状态时,则可以控制受话器17沿第一通道134运动以收纳在第一通道134内或保持在第一通道134内,以及控制麦克风19沿第二通道135运动以收纳在第二通道135内或保持在第二通道135内。

当电子设备10处于通话状态,则可以保持受话器17和麦克风19位于主体13外。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