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78812发布日期:2020-05-08 18:11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折叠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要求在2018年11月1日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局、申请号为201811296673.0、发明名称为“一种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本申请涉及到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可折叠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可折叠柔性屏手机是未来手机差异化的一大重要演进方向,针对该方案的tp盖板与常规盖板相比要求更高。盖板需要能够实现弯折,且除了本身强度足够外还需保护屏幕模组。对材料及设计的要求高。

而常规厚度玻璃盖板难以满足可弯折需求,为此,有的厂家采用薄玻璃做盖板。但是,虽然薄玻璃可以弯折,但其可靠性失效风险大。

另外一些厂家采用高强有机复合板材,可满足大角度弯折耐久的需求。但是复合材料本身刚度及刚性较差,耐磨及抗冲击保护性能不够,且有机材料tp盖板给用户体验感觉不如玻璃盖板。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折叠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用以提高柔性屏移动终端的可折叠显示模组性能。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折叠显示模组,该可折叠显示模组包括柔性屏、触控层及盖板。其中,该柔性屏包括三部分,分别为:第一显示区、第二显示区以及连接第一显示区及第二显示区的可弯折区。对应的,该盖板包含三部分,分别为:第一刚性层、第二刚性层以及柔性层;其中,第一刚性层覆盖第一显示区,第二刚性层覆盖第二显示区,柔性层覆盖可弯折区。并且,在具体设置第一刚性层、第二刚性层及柔性层时,柔性层分别与第一刚性层及第二刚性层连接。此外,该盖板还包括覆盖第一刚性层、柔性层及第二刚性层的第一有机材料层;在具体连接时,可以采用直接连接或者通过第一有机材料层将柔性层与第一刚性层及第二刚性层的连接。在设置触控层时,该触控层可以设置在柔性屏与盖板之间,或者设置在柔性屏背离盖板的一侧,或所述盖板背离所述柔性屏的一侧。通过上述描述可以看出,该可折叠显示模组采用不同的材质拼接制备而成,并且通过采用的第一刚性层及第二刚性层提高了可折叠显示模组的保护力度,以及触控时的体验效果,此外,通过设置的柔性层对应柔性屏的可弯折区,便于柔性屏的折弯,提高了可折叠显示模组的性能。

在所述可折叠显示模组折叠时,所述第一有机材料层位于内侧,从而可以保护盖板。

在具体设置柔性层时,可以采用不同的结构,如单层或者多层结构,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该柔性层采用单层结构,并且该单层结构可以采用不同的材质制备而成,如柔性层为第二有机材料层。在采用第二有机材料层时,该第二有机材料层可以为不同的有机材料制备而成,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聚酰亚胺等不同的有机材料。

在柔性层与第一刚性层及第二刚性层连接时,该第二有机材料层相对的两侧分别通过第一粘接层与所述第一刚性层及所述第二刚性层粘接连接。

在柔性层采用单层结构时,还可以采用粘接层作为柔性层,此时,所述柔性层为第二粘接层,在与第一刚性层及第二刚性层连接时,所述第二粘接层分别与所述第一刚性层及所述第二刚性层粘接连接。

在柔性层采用多层结构时,该柔性层包括层叠的第一柔性层及第二柔性层,且所述第一柔性层及所述第二柔性层粘接连接。且第一柔性层及第二柔性层的刚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如第一柔性层的刚度大于所述第二柔性层的刚度。其中,相比于所述第二柔性层,所述第一柔性层可以更靠近所述第一有机材料层。即第一柔性层可以比第二柔性层更靠近终端的外表面。

在具体设置第一刚性层及第二刚性层时,可以选择不同的材质,如所述第一刚性层为玻璃层、透明陶瓷层或蓝宝石层中的任一种;所述第二刚性层为玻璃层、透明陶瓷层或蓝宝石层中的任一种。第一刚性层及第二刚性层的材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一个具体的方案中,第一刚性层与第二刚性层的材质相同。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刚性层及所述第二刚性层的折射率相同,且所述第一刚性层与所述柔性层的折射率的比值介于0.9:1~1:0.9之间。

在所述柔性屏的边沿为弧形时,所述可折叠显示模组的边沿设置有覆盖所述柔性屏的边沿的弧形折弯结构。从而可以更好的保护柔性屏。

在具体设置第一有机材料层时,所述第一刚性层、第二刚性层及柔性层分别与所述第一有机材料层层叠设置且固定连接;且所述柔性层通过所述第一有机材料层分别与所述第一刚性层及所述第二刚性层连接。从而可以更好的保护屏幕。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有机材料层通过第三粘接层分别与所述第一刚性层、第二刚性层及柔性层粘接连接。

在所述柔性层为第二粘接层时,所述第三粘接层与所述第二粘接层为一体结构。从而可以简化整个可折叠显示模组的结构。此时,所述第三粘接层与所述第二粘接层形成的一体结构的横截面为凸字形。

在所述柔性层为第二有机材料层时,所述第二有机材料层及所述第一有机材料层为一体结构。从而简化整个可折叠显示模组的结构。其中,所述第二有机材料层及所述第一有机材料层形成的一体结构的横截面为凸字形。

此外,在具体设置盖板及柔性屏时,所述盖板与所述柔性屏的形状相匹配。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可折叠显示模组、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可折叠显示模组和所述存储器分别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其中,所述移动终端能够折叠。在所述移动终端折叠时,所述可折叠显示模组跟随所述移动终端折叠。在所述移动终端展开时,所述可折叠显示模组跟随所述移动终端展开。在所述可折叠显示模组折叠时,所述可折叠显示模组的可弯折区以及覆盖所述可弯折区的盖板和触控层处于弯折状态。在所述可折叠显示模组展开时,所述可折叠显示模组的可弯折区以及覆盖所述可弯折区的盖板和触控层处于平整状态。该可折叠显示模组采用不同的材质拼接制备而成,并且通过采用的第一刚性层及第二刚性层提高了可折叠显示模组的保护力度,以及触控时的体验效果,此外,通过设置的柔性层对应柔性屏的可弯折区,便于柔性屏的折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展开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折叠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显示模组的层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可折叠显示模组的层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可折叠显示模组的层结构示意图;

图6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折叠显示模组的层结构示意图;

图6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折叠显示模组的层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折叠显示模组的层结构示意图;

图8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折叠显示模组的层结构示意图;

图8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折叠显示模组的层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折叠显示模组的层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折叠显示模组的层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折叠显示模组的侧视图;

图12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一种折叠示意图;

图12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另一种折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为了方便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显示模组,下面首先说明一下其应用场景。该可折叠显示模组应用于可折叠的移动终端上,如可折叠的手机或平板电脑或其它终端。

如图1及图2中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显示模组100应用于可折叠的移动终端上。其中,图1示出了移动终端在展开时的情况;图2示出了移动终端折叠后的形状;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首先如图1中所示,在移动终端展开时,移动终端的壳体90展开;同时,设置在壳体90内的可折叠显示模组100也展开。如图2中所述,在移动终端折叠时,移动终端的壳体90也折叠;同时,可折叠显示模组100也折叠。应当理解的是,虽然图2中所示的可折叠显示模组100在移动终端折叠时位于外露的一侧,但是本申请其它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在折叠后,也可以是壳体90外露,而可折叠显示模组100位于内侧。由上述描述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显示模组100可以实现跟随移动终端的折叠而折叠。

结合图1-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显示模组100可以包括柔性屏60、触控层及盖板。

该柔性屏60可以采用一个一体的柔性显示屏,也可以采用两个刚性屏以及位于两个刚性屏之间的一个柔性屏60组成的拼接的显示屏。触控层(图中未示出)也采用柔性可折叠的结构。无论柔性屏60采用上述哪种方式,该柔性屏60均包括三部分,分别为:第一显示区61、第二显示区63以及连接第一显示区61和第二显示区63的可弯折区62。盖板包括如图1中所示在移动终端展开时,第一显示区61、第二显示区63及可弯折区62连接成一个整屏幕。其中,第一显示区61及第二显示区63对应移动终端的柔性屏60在折叠后的两个平面区,而可弯折区62对应移动终端在折叠后柔性屏60折弯的区域。

盖板与触控层以及柔性屏60层叠设置。如图4和图5所示,触控层80可以设置在柔性屏60背离盖板的一侧,或者设置在柔性屏60与盖板之间。或者触控层80还可以设置在所述盖板背离所述柔性屏60的一侧(图中未示出)。图3盖板包括第一刚性层10、第二刚性层30及柔性层20,并且柔性层20分别与第一刚性层10及第二刚性层30连接。其中,第一刚性层10对应覆盖在第一显示区61,第二刚性层30对应覆盖在第二显示区63,柔性层20对应覆盖在可弯折区62上。图3进一步的,该可折叠显示模组还可以包括第一有机材料层50。其中,第一有机材料层50例如可以为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或聚酰亚胺等有机材料层。第一有机材料层50覆盖第一刚性层10、柔性层20及第二刚性层30。具体的,柔性层20可以与第一刚性层10及第二刚性层30直接连接,或者,柔性层20可以通过第一有机材料层50与第一刚性层10及第二刚性层30连接。在移动终端进行折弯时,盖板也需要跟随柔性屏60一起进行折弯。在移动终端折叠后,第一显示区61及第二显示区63仍为平面的显示区,而可弯折区62折弯;同样的,移动终端折叠后,第一刚性层10及第二刚性层30仍为平面,而柔性层20折弯。该可折叠显示模组采用不同的材质拼接制备而成,并且通过采用的第一刚性层10及第二刚性层30提高了可折叠显示模组的保护力度,以及触控时的体验效果,此外,通过设置的柔性层20对应柔性屏60的可弯折区62,便于柔性屏60的折弯,提高了可折叠显示模组的性能。

在终端折弯时,柔性层20进行折弯,而第一刚性层10及第二刚性层30无需进行折弯。因此,第一刚性层10及第二刚性层30可以采用刚度较大的材质制备而成,如玻璃、透明陶瓷或蓝宝石。其中,第一刚性层10及第二刚性层30的材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一个具体的方案中,第一刚性层10与第二刚性层30的材质相同,如第一刚性层10及第二刚性层30均为玻璃层、透明陶瓷层或者蓝宝石层。当然,第一刚性层10及第二刚性层30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材质,如第一刚性层10采用玻璃材质,而第二刚性层30采用透明陶瓷或蓝宝石材质。应当理解的是,上述仅仅是一个具体的示例,第一刚性层10及第二刚性层30可以采用蓝宝石、玻璃及透明陶瓷中的任意一种材质制备而成,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已知的材质进行制备。

如图2中所示,在移动终端进行折叠时,由于柔性层20需要进行折弯,因此,柔性层20需要采用刚度较小的材质制备而成。例如,柔性层20的刚度小于第一刚性层10及第二刚性层30的刚度。并且柔性层20可以采用单层的结构,也可以采用多层的结构来实现。下面结合附图对两种结构分别进行描述。

如图4中所示,图4中示出了柔性层20采用单层结构。图4其中,第一刚性层10和第二刚性层30分列在柔性层20的两侧,并且第一刚性层10、第二刚性层30与柔性层20分别连接。在具体连接时,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实现,如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下面逐一对其进行说明。

如图5中所示,该柔性层20为第二有机材料层21。即,该柔性层的材质可以为有机材料。该第二有机材料层21的材质例如可以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或聚酰亚胺等有机材料。此时,第二有机材料层21可以与第一刚性层10和第二刚性层30直接连接,也可以间接连接。

如图6a中所示,在采用直接连接时,该第二有机材料层21相对的两侧分别通过第一粘接层70与第一刚性层10及第二刚性层30粘接连接。该第一粘接层70可以为光学硅胶,或者其他常见的具有透明度及柔性度的粘接材料。

在采用间接连接时,如图5中所示,第一刚性层10、第二刚性层30及柔性层20分别与第一有机材料层50层叠设置且固定连接,即柔性层20通过第一有机材料层50分别与第一刚性层10、第二刚性层30连接。其中,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第一有机材料层50与第一刚性层10、第二刚性层30及柔性层20之间的层叠顺序。例如:第一有机材料层50可以背离柔性屏60,而第一刚性层10、第二刚性层30及柔性层20朝向柔性屏60,即第一刚性层10、第二刚性层30及柔性层20与柔性屏60相接触或者相靠近。当然也可以第一刚性层10、第二刚性层30及柔性层20背离柔性屏60,而第一有机材料层50朝向柔性屏60,即第一有机材料层50与柔性屏60相接触或者相靠近。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选用第一有机材料层50背离柔性屏60,从而刚性层(第一刚性层10及第二刚性层30)提供刚性及对柔性屏的防护,保证按压触控手感;而表面的第一有机材料层50则对整个组件起到抗跌吸能减震作用,保护可折叠显示模组及刚性层。在具体实现固定连接时,第一有机材料层50通过第三粘接层40分别与第一刚性层10、第二刚性层30及柔性层20粘接连接。此时,第二有机材料层21与第一刚性层10及第二刚性层30之间没有直接连接,而是第二有机材料层21通过第一有机材料层50以及第三粘接层40实现了与第一刚性层10及第二刚性层30之间的连接。

当然,如图6b中所示,还可以采用第二有机材料层21同时与第一刚性层10及第二刚性层30之间直接连接以及间接连接。此时,第二有机材料层21相对的两侧分别通过第一粘接层70与第一刚性层10及第二刚性层30粘接连接。同时,第二有机材料层21通过第三粘接层40以及第一有机材料层50分别与第一刚性层10以及第二刚性层30之间粘接连接。其中的,第一粘接层70及第三粘接层40的材质可以相同,均采用光学硅胶等常见的粘接材质。

此外,作为一个可替代的方案,如图7所示,在可折叠显示模组包括第一有机材料层50时,第二有机材料层21可以与第一有机材料层50采用一体结构。此时,柔性层(即第二有机材料层21)与第一有机材料层50形成一个类似倒凸字形的结构,在该结构凸起部分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刚性层10及第二刚性层30。

在柔性层20采用单层结构时,还可以采用粘接层作为柔性层20。如图8a所示,柔性层20为第二粘接层22。第二粘接层22分别与第一刚性层10及第二刚性层30粘接连接。该第二粘接层22也可以是光学硅胶。继续参考图8a,在图8a所示的结构中,该可折叠显示模组还包括了第一有机材料层50,该第一有机材料层50为可弯折材质制备的层结构,其弯曲模量较好,例如1~10gpa。第一有机材料层50可以与第二粘接层22固定连接。通过或者,如图8b所示,第一刚性层10、第二刚性层30及柔性层20可以分别与第一有机材料层50层叠设置且固定连接。具体的,第一有机材料层50通过第三粘接层40分别与第一刚性层10、第二刚性层30及柔性层(即第二粘接层22)粘接连接。此时,第二粘接层22既与第一刚性层10及第二刚性层30直接连接,同时,第二粘接层22也通过第三粘接层40及第一有机材料层50与第一刚性层10及第二刚性层30间接连接。此时,第二粘接层22及第三粘接层40的材质可以相同,均采用透明的光学硅胶等常见的粘接材质。

作为一个可替代的方案,如图9中所示,在柔性层采用第二粘接层22时,第二粘接层22可以与第三粘接层40为一体结构。此时,柔性层20(即第二粘接层22)与第三粘接层40形成一个类似倒凸字形的结构,在该结构凸起部分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刚性层10及第二刚性层30。

如图10所示,柔性层20可以采用多层结构。该柔性层20包括层叠的第一柔性层20a及第二柔性层20b,且第一柔性层20a及第二柔性层20b连接。应当理解的是,上述采用两层层叠结构仅仅作为本申请的一个具体的示例。该柔性层20在采用多层结构时,不仅包含上述的两层结构,还可以包括三层、四层或更多层数的结构。下面以两层结构为例进行说明。该柔性层20包括第一柔性层20a及第二柔性层20b。例如:第一柔性层20a位于第二柔性层20b的上方,即第一柔性层20a更靠近第一有机材料层50或者更靠近终端的外部。第一柔性层20a及第二柔性层20b的刚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如第一柔性层20a的刚度大于第二柔性层20b的刚度,或者,第二柔性层20b的刚度大于第一柔性层20a的刚度。具体的,以第一柔性层20a的刚度大于第二柔性层20b的刚度为例。该第一柔性层20a可以采用玻璃、透明陶瓷、蓝宝石等常见的材质,在采用上述材质时,第一柔性层20a的厚度比较薄,从而使得采用玻璃、透明陶瓷或者蓝宝石制备而成时,同时具备了一定的柔韧性以及刚性。而第二柔性层20b可以采用上述的光学硅胶或者有机材料制备而成。在层叠时,如图10中所示,该第一柔性层20a靠近第一有机材料层50,而第二柔性层20b位于第一柔性层20a背离第一有机材料层50的一侧。此外,该第一柔性层20a与第二柔性层20b之间可以连接也可以不连接。如,第一柔性层20a分别与第一刚性层10及第二刚性层30粘接连接,而第二柔性层20b分别与第一刚性层10及第二刚性层30粘接连接,但第一柔性层20a与第二柔性层20b之间没有连接。或者,第一柔性层20a也可以跟第二柔性层20b之间有连接,如粘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层20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与第一刚性层10及第二刚性层30固定连接,从而使得可折叠显示模组形成一个整体的结构。通过不同材质拼接形成可折叠显示模组,针对柔性屏60上不同区域对应采用不同的材质。图3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可折叠显示模组中,图3通过采用第一刚性层10及第二刚性层30提高了对可折叠显示模组的保护力度以及触控时的体验效果,此外,在柔性屏60的可弯折区处设置柔性层20,便于折弯。从而使得在保证可折叠显示模组的刚度强的同时,保证了可折叠显示模组的可弯折性。并且在可折叠显示模组的盖板中,还可以包括覆盖第一刚性层10、第二刚性层30和柔性层20的第一有机材料层50;从而使得可折叠显示模组的外观呈现为一体结构,更加平整。由于已经有了第一刚性层10、第二刚性层30和柔性层20对柔性屏的保护,所以第一有机材料层50可以比较薄。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第一刚性层10及第二刚性层30的折射率可以相同,且第一刚性层10与柔性层20的折射率的比值介于0.9:1~1:0.9之间,如:0.9:1、1:1、1:0.9等不同的折射率比值。从而使得客户在使用时,可以减少拼接处缝隙造成的影响。

一并参考图3及图11,第一刚性层10及第二刚性层30分列在柔性层20的两侧,且第一刚性层10、柔性层20、第二刚性层30可以依次排列形成一个矩形的盖板。该矩形与柔性屏60的形状相匹配。在柔性屏60采用不同的形状时,如带圆角的矩形或者两侧带有折弯的形状时,对应的第一刚性层10、柔性层20及第二刚性层30的结构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当然,相应的,第一有机材料层50的结构也可以适应变化。如图11中所示,在柔性屏的边沿为弧形时,盖板的边沿设置有覆盖柔性屏的边沿的弧形折弯结构,以覆盖显示屏的弧形边沿。从而可以更好的保护柔性屏。其中,第一刚性层10及第二刚性层30的边沿分别进行了折弯,如图11中所示的第一刚性层10的折弯11,以及第二刚性层30的折弯31,以保护柔性屏的可弯折区域。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上述任一项的可折叠显示模组。该终端还可以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可折叠显示模组和所述存储器分别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该移动终端能够折叠。在该移动终端折叠时,可折叠显示模组跟随移动终端折叠。在该移动终端展开时,可折叠显示模组跟随移动终端展开。在可折叠显示模组折叠时,可折叠显示模组的可弯折区以及覆盖可弯折区的盖板和触控层处于弯折状态。在可折叠显示模组展开时,可折叠显示模组的可弯折区以及覆盖可弯折区的盖板和触控层处于平整状态。该移动终端可以采用不同的折叠方式,例如图12a及图12b所示。其中,如图12a所示的移动终端折叠时,移动终端的壳体90外露在外面,而可折叠显示模组折叠在内侧不露出。如图12b所示,在移动终端折叠时,移动终端的可折叠显示模组外露在外面,而壳体90折叠在内侧。可折叠显示模组中,当盖板与柔性屏60贴合时,第一有机材料层50背离柔性屏60,而第一刚性层10、第二刚性层30及柔性层20位于朝向柔性屏60的一侧。具体的,该盖板位于柔性屏60的上方,即相对于柔性屏60,盖板距离手机外部更近。此外,对于触控层(图中未示出)以及柔性屏60,其中,触控层可以位于柔性屏60与盖板之间,也可以是柔性屏60位于盖板与触控层之间,也可以是盖板位于柔性屏60及触控层之间。此时,在拼接的盖板上还可以包括一层完整的层;该完整的层可以是触摸层;也可以只是一个保护层,而触摸层设置在该保护层下方、或者设置在柔性屏60的上方或下方。

并且,由于上述可折叠显示模组采用不同的材质拼接制备而成,并且通过采用的第一刚性层10及第二刚性层30提高了可折叠显示模组的保护力度,以及触控时的体验效果,此外,通过设置的柔性层20对应柔性屏60的可弯折区,便于柔性屏60的折弯,提高了可折叠显示模组的性能。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