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远程电话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97101发布日期:2018-09-21 21:57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远程电话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电话是一种可以传送与接收声音的远程通信设备。早在十八世纪欧洲已有“电话”一词,用来指用线串成的话筒。电话的出现要归功于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早期电话机的原理为:说话声音为空气里的复合振动,可传输到固体上,通过电脉冲于导电金属上传递。 贝尔于1876年3月申请了电话的专利权。美国国会2002年6月15日269号决议确认安东尼奥·穆齐为电话的发明人。穆齐于1860年首次向公众展示了他的发明,并在纽约的意大利语报纸上发表了关于这项发明的介绍。历史上对电话的改进和发明包括:碳粉话筒,人工交换板,拨号盘,自动电话交换机,程控电话交换机,双音多频拨号,语音数字采样等。近年来的新技术包括,ISDN,DSL,网络电话,模拟移动电话和数字移动电话等。这一行业通常分为电话设备制造商和电话网络运营商。在历史上,网络运营商通常都拥有全国性的垄断。近年来,随着全球电信市场的开放和集成以及技术的发展,逐渐出现多家运营商在同一市场竞争的局面。例如,贝尔系统,即AT&T的下属公司曾拥有美国电话市场的80%。1984年,由于美国司法部反垄断诉讼,贝尔系统被迫分区成多个独立的地方贝尔公司。

现有的远程电话控制系统均是通过螺钉固定在墙体之上,从而导致其在拆卸或安装时均易损坏墙体,且随着大量采用电子技术的家用电器面市,住宅电子化出现;电子行业的发展为小康住宅提出了新的概念,而此远程电话控制系统就是一种帮助人们实现远程操作的系统,该系统用于具有单片机控制的家用电器的电话遥控,用户可通过任意一部双音多频电话对私人家庭安装的各种电器进行开机,停机等简单但是用的操作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远程电话控制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远程电话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远程电话控制系统均是通过螺钉固定在墙体之上,从而导致其在拆卸或安装时均易损坏墙体,且随着大量采用电子技术的家用电器面市,住宅电子化出现;电子行业的发展为小康住宅提出了新的概念,而此远程电话控制系统就是一种帮助人们实现远程操作的系统,该系统用于具有单片机控制的家用电器的电话遥控,用户可通过任意一部双音多频电话对私人家庭安装的各种电器进行开机,停机等简单但是用的操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远程电话控制系统,包括总固定板,所述总固定板的前表面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控制器机体外壳,所述控制器机体外壳的前表面上下两端均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接线牌,所述控制器接线牌的前表面通过螺纹凹槽卡合固定连接有固线螺钉,所述控制器机体外壳的两侧均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滑动片,所述控制器滑动片的外表面设置有控制器滑动槽,且控制器滑动槽与总固定板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器滑动槽的内侧下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活动弹簧,所述活动弹簧的上表面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弹簧固定杆,所述弹簧固定杆的前表面一端通过凹槽卡合固定连接有锁死螺杆,所述控制器滑动槽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杆锁死栓,且固定杆锁死栓与总固定板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滑动槽的剖面形状为“U”字形,且控制器滑动槽的外侧设置有矩形孔洞。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锁死栓的剖面形状为“U”字形,且固定杆锁死栓的前表面设置有圆形孔洞。

优选的,所述总固定板的四个拐角处均设置有圆形孔洞。

优选的,所述弹簧固定杆的前表面一端设置有圆形孔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计了安装在控制器机体外壳后表面的总固定板便于固定控制器机体外壳,解决了现有的远程电话控制系统是通过螺钉固定在墙体之上,从而导致其在拆卸或安装时均易损坏墙体的问题。

(2)随着我国通讯产业的发展,电话机已经走进了万户千家;同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化自动化也日益应用于日常的生活中,由此设计这种远程电话控制系统来便捷人们的生活,该系统设计实用,功能灵活多样,可靠性高,操作方便,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家庭或者其它场所的智能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远程电话控制系统组成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远程电话控制系统模拟摘挂机电路;

图5是本实用新型远程电话控制系统DTMF解码电路;

图6是本实用新型远程电话控制系统信号音提示音电路;

图7是本实用新型远程电话控制系统电器控制电路;

图中:1-控制器滑动槽、2-固线螺钉、3-控制器接线牌、4-控制器机体外壳、5-固定杆锁死栓、6-锁死螺杆、7-控制器滑动片、8-总固定板、9-弹簧固定杆、10-活动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远程电话控制系统,包括总固定板8,总固定板8的前表面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控制器机体外壳4,控制器机体外壳4的前表面上下两端均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接线牌3,控制器接线牌3的前表面通过螺纹凹槽卡合固定连接有固线螺钉2,控制器机体外壳4的两侧均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滑动片7,控制器滑动片7的外表面设置有控制器滑动槽1,且控制器滑动槽1与总固定板8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控制器滑动槽1的内侧下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活动弹簧10,活动弹簧10的上表面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弹簧固定杆9,弹簧固定杆9的前表面一端通过凹槽卡合固定连接有锁死螺杆6,控制器滑动槽1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杆锁死栓5,且固定杆锁死栓5与总固定板8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为了便于固定控制器滑动片7和为了便于弹簧固定杆9伸出,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控制器滑动槽1的剖面形状为“U”字形,且控制器滑动槽1的外侧设置有矩形孔洞。

为了便于卡合弹簧固定杆9和为了便于锁死螺杆6插入,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固定杆锁死栓5的剖面形状为“U”字形,且固定杆锁死栓5的前表面设置有圆形孔洞。

为了便于固定整个装置,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总固定板8的四个拐角处均设置有圆形孔洞。

为了便于锁死螺杆6插入,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弹簧固定杆9的前表面一端设置有圆形孔洞。

本实用新型中的电话智能遥控器系统原理框图如图3所示。由单片机构成中央控制单元,进行主要的信息处理,接收外部操作指令形成各种控制信号,并完成对于各种信息的记录;接口电路提供单片机与电话外线的接口。其中包括铃流检测、摘挂机控制、双音频解码电路、语音提示电路,继电器控制电路。

其中:铃流检测在电话线路未来铃流前,电话线路由电话交换机提供大约48V的直流电压。当用户被呼叫时,电话交换机发来铃流信号。振铃信号为25±3HZ的正弦波,谐铃失真不大于10%,电压有效值90±15V。振铃以5秒为周期,即1秒送,4秒断。在本电路检测铃流信号时,以五次铃响为准,即五次振铃后无人摘机,便由单片机控制自动模拟摘机,振铃检测电路设计如图4所示。

摘挂机控制电路设计如图4所示,模拟摘挂机电路主要由一个光电耦合器开关电路控制继电器的开关,继电器控制接入电话线两端的200Ω电阻。摘挂机信指令由单片机通过使TXD/P3.1口变为高电平实现。经过一个反向器驱动发光二极管D指示摘机,同时改变光敏三极管T的基极电压,使T处于导通状态,从而开启继电器J,J使电阻R接入电话线两端。因为R的电阻为200Ω,使回路电流变大,控制电路向交换机发出模拟摘机的信号,交换机响应摘机信号,完成电话线路接通。整个电路完成自动模拟摘机过程。

双音频解码电路电路如图5。它的IN+、IN-脚接收来自电话机的双音多频脉冲信号,该双音多频信号先经其内部的拨号音滤波器,滤除拨号音信号,然后经前置放大后送入双音频滤波器,将双音频信号按高,低音频信号分开,再经高低群滤波器,幅度检测器送入输出译码电路,经过数字运算后,在其数据输出端(11~14脚)输出相对应的8421码。MT8870的数据输出端Q4~Q1连到STC12C5616AD的P口的P1.0~P1.3,单片机经P口识别4位代码。其中,A,B,C,D 4个按键常被当作R/P,REDIAL,HOLD,HANDSFREE等功能使用。

语音提示电路电路如图6,首先规定了信号音的规范以及其对应含义:1.响1声,频率为500Hz:请输入密码;2.响2声,频率为500Hz:请输入需要控制的电器号;3.响3声,频率为500Hz:请输入控制开/关;4.响1声,频率为1000Hz:完成操作;5.响3声,频率为1000Hz:密码错误;语音提示芯片ISD1760的最高地址位PLAYL(脚9),PLAYE(脚10)置为高电平时,芯片即进入操作模式状态。操作模式根据引脚A0~A7的高低电平不同组合总共分为256种不同的模式,实现不同的功能。为尽量节省I/O口线,采用了M1和M6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对ISD1760操作,将所需的语音通过开始/暂停按钮一段一段从话筒录入芯片,只需记住各段的序号即可。

继电器控制电路是由反向电路、D触发器和继电器等控制电路组成。电路图如图7所示。首先,单片机STC12C5616AD从P0口的八位都用作输出控制信号。这八位数据连接八个反向器进行整流隔离,然后连接D触发器进行数据锁存。每个D触发器的输出端都控制一路继电器,而每一路继电器也控制一路电器的开关。二极管指示灯串联在开关三极管基极作为电器开关指示。这样就可以完成单片机对多路电器的控制。设计采用控制带有继电器的电源插座来实现对家电的最终控制,诸如电饭煲、热水器、空调之类的电器只需插上插头,主控单片机即可通过控制插座中各继电器来控制电器电源的通断。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装置安装完成后,将总固定板8通过总固定板8上的孔洞和螺栓固定在墙体之上,然后再将外接电线通过固线螺钉2和控制器接线牌3固定,再将控制器机体外壳4通过控制器滑动片7插入并固定在控制器滑动槽1上,并向下按压控制器机体外壳4,直至弹簧固定杆9上的孔洞与固定杆锁死栓5上的孔洞对其,然后再将锁死螺杆6插入并固定即可,而当需要拆卸该装置时,直接取出锁死螺杆6即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