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热成像摄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06352发布日期:2019-03-15 19:13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热成像摄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热成像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车辆已经成为人们出行所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而在夜间及恶劣天气情况下行车,因光线不足,驾驶员很难看得清、看得远,会车时对面强光照射导致眩晕、致盲,极易引发交通事故,当前,车辆采用的监控方式大多数都是车内摄像头监控方式,需要将监控摄像头安装在车内,并与车内的电路线进行连接,而且监控摄像头都为可见光摄像头,目前还没有出现操作简单,并可以实时监控车外热成像环境的车载摄像头;

进一步地,市面上更是没有出现可拆卸式,并应用于家庭监控、建筑监控、户外监控等场景的热成像摄像头。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热成像摄像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便携式热成像摄像装置,所述热成像摄像装置包括:

一个底座外壳,所述底座外壳的底面一侧面内固定设置有磁体单元;

一个转动单元,在所述底座外壳上方固定设置所述转动单元;

一个热成像摄像单元,所述热成像摄像单元与所述转动单元活动设置,并绕转动单元的水平轴进行上下转动;

一个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热成像摄像单元连接;

一个无线单元,所述无线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热成像摄像单元通过所述控制单元、无线单元与外部智能设备无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单元为包括转动支座、及阻尼器,所述转动支座与所述热成像摄像单元接触的一侧面通过所述阻尼器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热成像摄像单元包括球形外壳、热成像摄像头,所述球形外壳通过所述阻尼器与所述转动支座连接,所述热成像摄像头设置在所述球形外壳内,并在所述球形外壳上开设有与所述热成像摄像头相互适应的摄像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一个控制电路板、一个充电板,所述控制电路板与充电板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无线单元、热成像摄像单元连接;

所述控制电路板还具有一个开关按钮,所述开关按钮、充电板的充电端口设置在所述底座外壳的外周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热成像摄像装置还包括一个电池单元,所述电池单元与所述充电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热成像摄像头为一个装配9.5mm镜头的热成像模组。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单元为一个WIFI传输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单元包括驱动电机、及传动组件,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传动组件连接,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热成像摄像单元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磁体单元包括电磁铁块、及弱磁体框,所述电磁铁块为磁块结构,并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在所述磁块结构的外周壁上固定套设所述弱磁体框,所述弱磁体框为具有弱磁特性的方框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应用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便携式热成像摄像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所述热成像摄像装置采用强磁吸附无损安装设计,无需开孔,安装简单,拆卸便捷;所述智能设备与热成像摄像装置采用无线连接,实时景况即时可见;在夜间,或能见度低的天气,具有夜视距离远、强光抑制、透雾霾、局部热点侦测等功能,从而保证使用者夜间行车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热成像摄像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热成像摄像装置的背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相反,本实用新型涵盖任何由权利要求定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精髓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进一步,为了使公众对本实用新型有更好的了解,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热成像摄像装置,所述热成像摄像装置包括底座单元1、转动单元2、热成像摄像单元3、控制单元4、及无线单元,所述控制单元4连接所述热成像摄像单元3、及无线单元,所述底座单元1上设置有所述转动单元2,所述控制单元4通过所述热成像摄像单元3将采集的视频图像数据通过所述无线单元传输至外部智能设备中,进行热成像显示。

所述底座单元1为一个类椭圆形的底座外壳101,在所述底座外壳101底面的一侧面内固定设置有磁体单元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磁体单元5为强磁体,所述强磁体用于将所述底座外壳101固定吸附在车外壳上,实现对整个所述热成像摄像装置磁性吸附;

在所述底座外壳101上固定设置所述转动单元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单元2包括转动支座201、及阻尼器202,所述转动支座201上设置所述热成像摄像单元3,所述转动支座201为限制所述热成像摄像单元3进行上下转动的支架结构,在所述转动支座201与所述热成像摄像单元3接触的内侧面上设置有阻尼器202,所述阻尼器202用于在所述热成像摄像单元3完成上下转动后,实现对所述热成像摄像单元3的位置限位;

所述热成像摄像单元3包括球形外壳301、热成像摄像头302,所述球形外壳301的两侧面与所述转动支座201通过阻尼器202连接,在所述球形外壳301内部设置所述热成像摄像头302,在所述球形外壳301上开设有与所述热成像摄像头302相互适应的摄像通孔,保证所述热成像摄像头302的正常采集外部环境的视频图像数据;

所述热成像摄像头302为一个装配9.5mm镜头的热成像模组;

如图3所示,所述控制单元4包括一个控制电路板、一个充电板,所述控制电路板、充电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外壳101内,并位于所述强磁体上方,所述控制电路板与充电板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无线单元连接,所述无线单元与外部智能设备进行无线通信;所述无线单元包括但不限于WIFI传输模块;

所述控制电路板还具有一个开关按钮401,所述开关按钮用于切换热成像摄像头302的工作状态,所述开关按钮401设置在所述底座外壳101的外周壁上;

所述热成像摄像头302还包括一个电池单元,所述电池单元与所述充电板连接,并所述充电板的充电端口402位于所述底座外壳101的外周壁上,所述电池单元包括但不限于锂电池;

所述智能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所述智能设备中的显示屏中设置有导航条,实现对车辆的辅助驾驶;

在本实施例中,将所述热成像摄像单元3通过强磁吸附在车前盖上,并通过手动上下转动所述球形外壳301,实现所述热成像摄像头302可以绕自身水平轴进行转动,调整热成像摄像头302的摄像方向,所述智能设备与热成像摄像头302进行热成像图像的无线传输,使用者通过智能设备上对车外环境进行热成像观察。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大部分结构相同,唯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二实施例的的转动单元与第一实施例的转动单元不相同,所述转动单元2包括驱动电机、及传动组件,所述驱动电机与控制单元4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传动组件驱动所述热成像摄像单元3进行上下转动,所述驱动电机、传动组件为本领域的常规装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大部分相同,唯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磁体单元5包括电磁铁块、及弱磁体框,所述电磁铁块为磁块结构,并与所述控制单元4连接,通过所述控制单元4的电磁电路,实现对所述电磁铁块通断电,使得所述电磁铁块具有无磁性,或强磁性的特性;

在所述电磁铁块的外周壁上固定套设所述弱磁体框,所述弱磁体框为一直都具有弱磁特性的方框结构,所述弱磁体框的开口面与所述电磁铁块的表面相互平齐,并设置在所述底座外壳101底面的一侧面内,所述弱磁体框与通电状态的电磁铁块的磁性方向一致,在所述热成像摄像装置放置在车前盖,调整位置时,此时电磁铁块断电,此时底座外壳101通过弱磁与车前盖临时吸附,便于使用者调整位置,在确定所述热成像摄像装置的位置后,所述电磁铁块通电,此时所述电磁铁块处于强磁状态,实现热成像摄像装置在车前盖的位置固定。

在使用过程中,所述热成像摄像装置采用强磁吸附无损安装设计,无需开孔,安装简单,拆卸便捷;所述智能设备与热成像摄像装置采用无线连接,实时景况即时可见;在夜间,或能见度低的天气,具有夜视距离远、强光抑制、透雾霾、局部热点侦测等功能,从而保证使用者夜间行车安全。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形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