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联阵列静电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76209发布日期:2019-06-21 23:48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并联阵列静电耳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并联阵列静电耳机。



背景技术:

静电式耳机是指使用静电式扬声器的耳机,静电式扬声器指极薄的振膜在静电力的作用下作前后移动的扬声器。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静电式扬声器型耳机的音量,通常在设计时是考虑将静电式扬声器(例如:普通高压极化形式的静电喇叭)做大,但是,静电喇叭尺寸做大后,容易产生失真,直接影响音质效果。

因此,需要研究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并联阵列静电耳机,其实现小喇叭大音量之设计目的,有效解决了单个扬声器做大容易失真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并联阵列静电耳机,包括有耳机壳和装设于耳机壳内的两个以上的静电扬声器,两个以上的静电扬声器相并联阵列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静电扬声器为驻极体静电扬声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耳机壳内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具有用于安装静电扬声器的安装面,所述静电扬声器分别布置于安装面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安装面上凹设有两个以上的扬声器安装凹腔,前述静电扬声器被安装于相应的扬声器安装凹腔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安装凹腔的后端具有贯通安装板后侧的贯通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安装板的周缘向后延伸形成有折边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安装面上设置有线路板,线路板上形成有正极区、负极区,静电扬声器的引脚分别与相应正极区、负极区相电性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静电扬声器围绕式布置于线路板的外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线路板上的正极区为环形电性连接区,所述环形电性连接区围绕于负极区的外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安装面上凹设有线路板安装凹腔,前述线路板位于线路板安装凹腔内;或者,所述线路板直接用胶水固定在安装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两个以上的静电扬声器并联阵列,实现小喇叭大音量之设计目的,有效解决了单个静电扬声器做大容易失真的问题,例如:驻极体静电扬声器的尺寸做大后,容易吸膜失真。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组装结构示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二的组装结构示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三的组装结构示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四的组装结构示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四的另一角度结构示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四的再一角度结构示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四的分解结构示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四中驻极体静电扬声器的分解结构示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0、静电扬声器 101、引脚

200、安装板 201、扬声器安装凹腔

202、贯通孔 203、折边部

204、线路板安装凹腔 300、线路板

301、正极区 302、负极区

10、第一背极板部 11、第一连接环

12、第一极板 20、第二背极板部

21、第二连接环 22、第二极板

30、振膜部 31、第一膜环

32、振膜 33、第二膜环

40、支架 50、前盖。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8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多种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此处,以驻极体静电扬声器式耳机为例作说明,主要指头戴式耳机,其喇叭尺寸较大,尤其是那些大尺寸的头戴式耳机更是如此。

一种并联阵列静电耳机,包括有耳机壳和装设于耳机壳内的两个以上的静电扬声器100,两个以上的静电扬声器100相并联阵列设置;所述静电扬声器100为驻极体静电扬声器。

通常,所述耳机壳内设置有安装板200,所述安装板200具有用于安装静电扬声器100的安装面,所述静电扬声器100分别布置于安装面上。所述安装面上凹设有两个以上的扬声器安装凹腔201,前述静电扬声器100被安装于相应的扬声器安装凹腔201内。所述安装凹腔201的后端具有贯通安装板200后侧的贯通孔202,以及,所述安装板200的周缘向后延伸形成有折边部203。

在安装面上设置有线路板300,线路板300上形成有正极区301、负极区302,静电扬声器100的引脚分别与相应正极区301、负极区302相电性连接。通常,所述静电扬声器100围绕式布置于线路板300的外围。在线路板300上的正极区301为环形电性连接区,所述环形电性连接区围绕于负极区302的外周,具体而言,负极区302是直线状,而正极区301是呈跑道型延伸布置,以围绕于直线状的负极区302的外周,这样,长形布置的正极区301、负极区302,更加方便驻极体静电扬声器100的焊接。此处,所述安装面上凹设有线路板安装凹腔204,前述线路板300位于线路板安装凹腔204内,当然,安装凹腔204并非必须设计,也可以将线路板直接用胶水固定在安装面上或者其它安装固定方式,本实施例中仅是列举一些可选择的实施情形。

图1和图2显示了安装板呈跑道形的实际设计情形,以及,图3和图4显示了安装板呈椭圆形的实际设计情形,当然,对于安装板的具体设计形状,本文中并不作限制。以及,附图1至4中,列举了当驻极体静电扬声器为三个或四个时的布置情形,实际设计时,驻极体静电扬声器的阵列个数、布置形状以及各个驻极体静电扬声器的大小等等,这些设计参数都不作限制,驻极体静电扬声器的大小可以相同或不同。

请参照图8所示,其显示了驻极体静电扬声器的分解结构:

所述驻极体静电扬声器包括有第一背极板部10、第二背极板部20、振膜部30、音频放大电路模块(图中未标示)、支架40、前盖50;该第一背极板部10、第二背极板部20和振膜部30彼此平行设置。该第一背极板部10包括有彼此电性接触的第一连接环11和第一极板12;该第二背极板部20包括有彼此电性接触的第二连接环21和第二极板22;该振膜部30包括有第一膜环31、振膜32和第二膜环33;于第一连接环11、第二连接环21和第二膜环33下端分别设置有一与音频放大电路模块相连的引脚90。前述第一连接环11、第一极板12、第二连接环21、第二极板22、第一膜环31、振膜32和第二膜环33的周缘均形成有让位缺口,此处的让位缺口设置有四个,沿相应部件的周缘均布设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两个以上的静电扬声器并联阵列,实现小喇叭大音量之设计目的,有效解决了单个静电扬声器做大容易失真的问题,例如:驻极体静电扬声器的尺寸做大后,容易吸膜失真。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