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气腔防爆音网罩及应用该网罩的麦克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93240发布日期:2019-02-01 19:44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双层气腔防爆音网罩及应用该网罩的麦克风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麦克风领域,尤其是一种双层气腔防爆音网罩及应用该网罩的麦克风。



背景技术:

麦克风,用于实现音频信号到电信号的转换,使得由人说出来的声音能够通过电子线路进行传输与播放,从而实现演讲和歌唱等不同的功能。但是,在使用麦克风时,往往容易出现爆破音的问题,从而影响了演讲和歌唱等的正常进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常用的处理方式是采用单层网罩结合海绵的组合来抑制爆破音,但是,海绵会严重衰减声音信号,从而影响麦克风对声音信号的有效接收。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层气腔防爆音网罩及应用该网罩的麦克风,不仅能够有效抑制爆破音,并且能够有效改善声音衰减,达到优化声音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双层气腔防爆音网罩,包括用于防摔及防风的外网罩和用于防风的内防风罩,内防风罩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拾音头的容置腔和用于防止出现爆破音的第一气腔,内防风罩可拆卸设置于外网罩的内部,内防风罩与外网罩相抵接从而形成用于防止出现爆破音的第二气腔。

进一步,内防风罩包括围绕拾音头设置的第一防风网、可拆卸覆盖设置于第一防风网上方的第二防风网和可拆卸设置于第二防风网上方的第三防风网,第一防风网和第二防风网之间形成容置腔,第二防风网和第三防风网之间形成第一气腔,第三防风网与外网罩之间形成第二气腔。

进一步,内防风罩还包括用于起支撑作用的内网架,内网架紧贴于第一防风网的外表面,第二防风网设置于内网架的顶部,第三防风网通过一支架平行设置于第二防风网的上方。

进一步,内防风罩还包括用于固定第二防风网与第三防风网的连接件,连接件压着第三防风网的边缘并与内网架旋合连接/扣合连接。

进一步,外网罩包括用于防摔的第一外网和用于防风的第二外网,第二外网可拆卸贴合设置于第一外网的内表面,第二外网与第三防风网相抵接形成第二气腔。

进一步,第一防风网、第二防风网和第三防风网的网孔密度均大于第二外网的网孔密度。

一种应用双层气腔防爆音网罩的麦克风,包括握持部和拾音部,拾音部包括拾音头和用于连接握持部的连接座,拾音头设置于连接座之中,内防风罩包围拾音头并与连接座旋合连接/扣合连接,外网罩包围内防风罩并与连接座旋合连接/扣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双层气腔防爆音网罩及应用该网罩的麦克风,拾音头处于设置于内防风罩内部的容置腔之中,而内防风罩的内部还设置有处于容置腔上方的第一气腔,并且内防风罩与外网罩相抵接形成了用于防止出现爆破音的第二气腔,因此,当用户对着麦克风进行演讲或者歌唱时,随着用户声音的发出而流动的气流会在第二气腔和第一气腔的作用下而消耗掉,所以,当声音传播到拾音头时,拾音头并不会接收到由气流产生的爆破音,因此能够达到优化声音的效果;此外,由于分别处于第二气腔和第一气腔内部的都是能够传导声音的空气介质,因此第二气腔和第一气腔并不会对声音进行严重的衰减。所以,本实用新型的网罩及应用该网罩的麦克风,不仅能够有效抑制爆破音,并且能够有效改善声音衰减,达到优化声音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网罩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麦克风的拾音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双层气腔防爆音网罩,包括用于防摔及防风的外网罩1和用于防风的内防风罩2,内防风罩2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拾音头3的容置腔4和用于防止出现爆破音的第一气腔5,内防风罩2可拆卸设置于外网罩1的内部,内防风罩2与外网罩1相抵接从而形成用于防止出现爆破音的第二气腔6。具体地,拾音头3处于设置于内防风罩2内部的容置腔4之中,而内防风罩2的内部还设置有处于容置腔4上方的第一气腔5,并且内防风罩2与外网罩1相抵接形成了用于防止出现爆破音的第二气腔6,因此,当用户对着麦克风进行演讲或者歌唱时,随着用户声音的发出而流动的气流会在第二气腔6和第一气腔5的作用下而消耗掉,所以,当声音传播到拾音头3时,拾音头3并不会接收到由气流产生的爆破音,因此能够达到优化声音的效果;此外,由于分别处于第二气腔6和第一气腔5内部的都是能够传导声音的空气介质,因此第二气腔6和第一气腔5并不会对声音进行严重的衰减。所以,本实用新型的网罩及应用该网罩的麦克风,不仅能够有效抑制爆破音,并且能够有效改善声音衰减,达到优化声音的效果。

其中,参照图1-图2,内防风罩2包括围绕拾音头3设置的第一防风网21、可拆卸覆盖设置于第一防风网21上方的第二防风网22和可拆卸设置于第二防风网22上方的第三防风网23,第一防风网21和第二防风网22之间形成容置腔4,第二防风网22和第三防风网23之间形成第一气腔5,第三防风网23与外网罩1之间形成第二气腔6。具体地,第二气腔6有2个,分别处于第一气腔5的上方和容置腔4的外围。当用户对着麦克风的顶部进行演讲或者歌唱时,随着用户声音的发出而流动的气流,首先受到外网罩1的阻挡,并且气流在第二气腔6之中得到减弱,当气流通过第二气腔6后,会受到第三防风网23的阻挡,接着气流在第一气腔5之中进一步被减弱,最后,当用户的声音进入到容置腔4之中并被拾音头3所捕获时,跟随声音而产生的气流会阻挡在容置腔4之外,因此不会有气流进入到容置腔4之中而影响拾音头3对声音的接收,从而有效抑制了爆破音。另外,当用户对着麦克风的侧面进行演讲或者歌唱时,随着用户声音的发出而流动的气流,首先受到外网罩1的阻挡,并且气流在第二气腔6之中得到减弱,接着被第一防风网21所阻挡,因此,当用户的声音进入到容置腔4之中并被拾音头3所捕获时,跟随声音而产生的气流会阻挡在容置腔4之外,因此不会有气流进入到容置腔4之中而影响拾音头3对声音的接收,从而有效抑制了爆破音。此外,由于外网罩1、第三防风网23和第二防风网22都为网状结构,因此声音能够毫无阻隔地依次通过外网罩1、第三防风网23和第二防风网22,并且由于第二气腔6和第一气腔5的内部都是能够传播声音的空气介质,因此用户的声音并不会被衰减,从而能够有效改善声音衰减,达到优化声音的效果。

其中,参照图1-图2,内防风罩2还包括用于起支撑作用的内网架24,内网架24紧贴于第一防风网21的外表面,第二防风网22设置于内网架24的顶部,第三防风网23通过一支架平行设置于第二防风网22的上方。具体地,内网架24能够起到固定第一防风网21的作用,从而能够稳固第二防风网22和第三防风网23的安装,即使受到碰撞也不会影响第一防风网21、第二防风网22和第三防风网23的正常工作。

其中,参照图1-图2,内防风罩2还包括用于固定第二防风网22与第三防风网23的连接件25,连接件25压着第三防风网23的边缘并与内网架24旋合连接/扣合连接。具体地,当连接件25压着第三防风网23的边缘并与内网架24旋合连接/扣合连接时,第三防风网23会通过支架把第二防风网22压紧在内网架24的顶部,从而起到牢固安装的作用,避免第二防风网22和第三防风网23出现松动而影响第二气腔6和第一气腔5对爆破音的抑制作用。

其中,参照图1-图2,外网罩1包括用于防摔的第一外网11和用于防风的第二外网12,第二外网12可拆卸贴合设置于第一外网11的内表面,第二外网12与第三防风网23相抵接形成第二气腔6。具体地,第一防风网21、第二防风网22和第三防风网23的网孔密度均大于第二外网12的网孔密度。第一外网11能够起到防摔的作用,而第二外网12则能够起到防风的作用。通过更换拾音头3以及调整第二外网12、第二防风网22和第三防风网23的密度和高度,能够对声音的效果进行优化,从而满足用户对声音特色的要求,所以,通过对拾音头3、第二外网12、第二防风网22和第三防风网23中的一个或多个进行更换或者调整,能够实现对网罩的可调节功能,从而能够根据用户对声音特色的要求而进行适用性的调节,满足用户的使用需要。此外,第一外网11、第二外网12、第二防风网22和第三防风网23均采用不锈钢制作而成,因此能够保证第一外网11、第二外网12、第二防风网22和第三防风网23在长时间的使用情况下不会生锈,从而能够有效延长使用寿命。

一种应用双层气腔防爆音网罩的麦克风,包括握持部和拾音部,拾音部包括拾音头3和用于连接握持部的连接座7,拾音头3设置于连接座7之中,内防风罩2包围拾音头3并与连接座7旋合连接/扣合连接,外网罩1包围内防风罩2并与连接座7旋合连接/扣合连接。由本实用新型的麦克风使用了上述双层气腔防爆音网罩,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麦克风具有上述双层气腔防爆音网罩的使用特点;并且,拾音头3、内防风罩2和外网罩1均为可拆卸安装于连接座7之中,因此,当长时间使用而在内防风罩2或外网罩1之上残留有口水或油污等脏物时,用户只需自行拆卸内防风罩2和外网罩1,并直接把内防风罩2或外网罩1放到超声波清洗机之中进行清洗即可。由于外网罩1之中的第一外网11和第二外网12,以及内防风罩2之中的第二防风网22和第三防风网23,均是采用不锈钢制作而成,因此经过清洗后的内防风罩2或外网罩1,直接重新安装在麦克风之中即可进行使用,并且不会影响接收到的用户的声音特色。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