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时以太网共享环组网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05772发布日期:2019-04-05 19:25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时以太网共享环组网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信息属于有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时以太网共享环组网模块。



背景技术:

近年来,时间敏感网络技术的发展逐渐引起工业界的广泛关注,时间敏感网络以底抖动、低延时、确定性传输为主要特点,适用于对传输时延有较高要求的应用场景,特别是对工业互联网的应用。而现有工业实时网络还处于发展初期,相关标准也在逐步推进中,工业的快速发展,对整个制造工艺、控制精细化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故此需要一个能够快速实时通讯网络来的支持整个工业领域的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时以太网共享环组网模块,满足对产品的高可靠性和低成本小型化网络的快速铺设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实时以太网共享环组网模块,包括多个连接的传输节点,每个传输节点含一个实时共享环模块,其中一个实时共享环模块为主节点,其它实时共享环模块为从节点,主节点上设有主端口和从端口,主节点与从节点连接,该从节点与另一个从节点连接,以此类推,最后一个从节点与主节点的从端口连接,组成一个环型。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共享环模块包括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和多个PHY(与外部信号接口的芯片)及接口,FPGA与多个PHY电连接,接口包括2路以太网接口、一路本地以太网接口、2路RS422接口、2路RS232接口和1路CAN接口。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传输节点之间通过网线或光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免去了交换机/集线器的采购成本;

2、带宽共享独特的包处理流程降低了点点间数据包的转发时延;

3、Powerlink的FPGA时分处理技术缩短了了系统的刷新相应时间;

4、环路保护技术提高整体系统的可靠性;

5、对于已铺设了传统工业以太网的工业环境,可用兼顾原有的线缆资源进行改造,进一步降低组网成本;

6、组网互联可选光纤,极大增强了设备间的组网半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单个实时共享环模块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FPGA内部功能原理实现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共享环报文处理流程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Powerlink协议栈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Powerlink实时通信原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实时以太网共享环组网模块,包括多个连接的传输节点,每个传输节点包括一个实时共享环模块,其中一个实时共享环模块为主节点,其它实时共享环模块为从节点,所述主节点上设有主端口和从端口,主端口与其中一个从节点连接,该从节点与另一个从节点连接,以此类推,最后一个从节点的与主节点的从端口连接,组成一个环型。

如图2和图7所示,所述共享环模块包括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和多个PHY(与外部信号接口的芯片)及接口,FPGA与多个PHY电连接,接口包括2路以太网接口、一路本地以太网接口、2路RS422接口、2路RS232接口和1路CAN接口。模块核心器件为FPGA器件,选用Xlinx公司ZYNQ7000系列,型号为XC7Z020-2CLG484C芯片,ZYNQ芯片的PS系统集成了两个ARM CortexTM-A9处理器,互连,内部存储器,外部存储器接口,内部含有丰富的可编程逻辑单元,DSP和内部RAM。

FPGA内部实现了共享环处理栈、CPU核,POWERLINK协议栈及实时时钟动态分配等部分,具体实现如图3所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传输节点之间通过网线或光线连接。

主节点在主端口上定时传送特定hello报文,当主节点在从端口上收到自己发出的特定hello报文时,则认为环网稳定,此时将从端口阻塞,防止出现数据环路;如果在规定时间内,从端口收不到主端口发出的hello报文,则认为环网故障。依靠上述机制确保了网络的高可靠性,其链路倒换时间可以保障在50ms以内。

整个环路依站点分段,相邻站点之间的带宽等于环路总带宽,采用点对点通信,逐段转发。业务层面需要识别报文,如果目的地是本站则下环,否则送回环上,交由下一级站点判断。通过报文中的DMAC识别目的地,另外通过站点ID和TTL字段实现异常保护。报文格式和物理接口兼容IEEE802.3以太网标准,与业务应用完全解耦。用户接口采用标准10/100/1000M以太网电接口或1000M光接口,即插即用。

主要处理流程如下图4所示。

实现原理:

1)异常报文保护措施

为防止无法匹配的报文在环路上永久循环,增加了站点ID和TTL两个字段,通过本站ID终结和TTL丢弃两种机制终结异常报文。

本站ID终结:每个站点用户接口报文上环时,在报文中加入本站ID。每个站点接收环路报文时,检查站点ID,如果与本站ID一致,则丢弃,否则按正常流程处理。这样每个报文最多绕一圈就可终结。另外,站点ID可标识报文来源,方便应用处理。

TTL丢弃:每个站点用户接口报文上环时,报文中TTL初始设置为0。报文每经过一个站点,TTL加1。如果TTL值小于门限就按正常流程处理,超过限定值则丢弃。

2)带宽分配及优先级调度

站点上行流量与总带宽的比例可配置,支持1/2,1/4,1/8,1/16、1/32等多种模式。上行流量与环路输入流量采用灵活的调度机制。在带宽资源宽松时,任何一路都可以占用最大带宽;而当带宽资源紧张时,又遵从带宽限制及RR轮询机制,保证任何一路都有流量通过,不会完全停止。

与Powerlink实时工业以太网技术整合技术,如图5所示:

共享环技术与Powerlink实时工业以太网技术整合成为实时共享环。其主要特点包括,链路层采用或兼容IEEE802.3Ethernet技术,网络层包括IP协议和特有协议2套结构,应用层保持支持工业自动化应用。

其物理层PHY和链路层MAC完全借用了IEEE802.3标准。网络层及以上融合了IP协议和CAN协议。在网络层和链路层之间有一个单独的协议层,实现Powerlink报文封装,以及周期性的实时访问控制。

如图6所示,其访问由管理节点(MN)发起,控制节点(CN)作为从节点,对MN作出回应,即请求(Req)-应答(Res)模式。

主节点(MN)依次对所有的从节点发起轮询访问,实现数据双向传递,此阶段为"等时同步阶段",报文长度,应答时间都需要精确控制。其后是异步阶段,主节点可对特定从节点访问,或者从节点之间互相访问,其持续时间可变。再后是空闲阶段。三个阶段组成一个访问周期,其大小是恒定的,是衡量实时性的一个关键指标。

共享环技术提供了环路保护功能及以太网通信架构,由于其通信线路可选用光纤,具有高带宽、抗干扰、高可靠的优点。非常适合作为工业自动化控制的基础网络架构。在实时共享环网络中,环站点通过FPGA可编程器件可直接实现共享环及Powerlink技术的整合,改变了传统网络的功能固定,无法扩展和修改的特性。

实时共享环组网特点:

1)基础宽带网。利用共享环组网提供50ms冗余保护和宽带IP业务通道,提高网络的可靠性,确保用户业务的快速恢复;

2)硬件实时承载。无论是共享环站点接入实时终端(以太网接口)从节点,还是控制器主节点都采用硬实时设备,采用FPGA的硬实时技术,对FPGA设计进行重构,实现软核Powerlink协议处理和逻辑处理时间资源的分配,可极大提高实时刷新时间,从而提高整体实时性能,刷新率小于200us;

3)设备集成度高,体积小,组网灵活便捷,且成本不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