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音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音箱。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目前音箱很多都采用蓝牙技术,形成无线蓝牙音箱;目前的蓝牙音箱一般仅仅具有播放声音的功能,而无其他功能;而当手机或其他电子产品没有电时,音箱不能对其提供电源或充电;从而导致需要额外携带充电宝。音箱的电源不能灵活应用,导致生活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音箱,该音箱可以对外充电,使用方便。
一种多功能音箱,其包括壳体,壳体包括中壳、下壳和上壳,中壳的一侧内凹形成放置孔,放置孔的底面形成放置板;下壳体的上端开口并与中壳连接,下壳体内部形成下容置空间,下容置空间内设有电源以及与电源连接的控制板,所述控制板设有无线充电输出电路,所述壳体设有若干个控制按键,无线充电输出电路、控制按键分别与控制板电连接;中壳的上端与上壳连接,上壳内形成上容置空间,上壳的侧面设有与上容置空间连通的通孔,上容置空间内设有喇叭,喇叭的发声部位于通孔内或与通孔相对设置,喇叭与控制板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外侧设有凹孔,所述喇叭的发生部向外延伸有固定片,固定片与凹孔的底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按键设置于放置板,放置板设有与控制按键相配合的安装孔。
进一步地,所述中壳的上端面设有振幅板,所述上壳与振幅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壳的上端设有上端开口的筒体,筒体的上端设有外翻边,筒体的顶部连接有盖体且盖体的中部设有透气孔,所述筒体的外侧连接有照明模组,照明模组与控制板电连接,所述上壳外设有罩体,罩体的下端与中壳固定连接,罩体的上端设有与筒体相配合的通孔,且罩体的上端面位于外翻边下方且与外翻边连接,所述罩体的侧面设有与喇叭相配合的透音孔。
进一步地,所述下壳体连接有电量指示灯以及充电接口,电量指示灯、充电接口分别与控制板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下壳内设置无线充电输出电路以及电源,同时在中壳上设置放置孔,使得音箱具有无线充电功能,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除去罩体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下壳;2——充电接口;3——中壳;4——罩体;5——透音孔;6——放置孔;7——控制按键;8——放置板;9——上壳;10——筒体;11——盖体;12——电源;13——控制板;14——凹孔;15——固定片;16——喇叭;17——通孔;18——外翻边;19——照明模组;20——振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
实施例:一种多功能音箱,其包括壳体,壳体包括中壳3、下壳1和上壳9,中壳3的一侧内凹形成放置孔6,放置孔6的底面形成放置板8;下壳1体的上端开口并与中壳3连接,下壳1体内部形成下容置空间,下容置空间内设有电源12以及与电源12连接的控制板13,所述控制板13设有无线充电输出电路,所述壳体设有若干个控制按键7,无线充电输出电路、控制按键7分别与控制板13电连接;中壳3的上端与上壳9连接,上壳9内形成上容置空间,上壳9的侧面设有与上容置空间连通的通孔17,上容置空间内设有喇叭16,喇叭16的发声部位于通孔17内或与通孔17相对设置,喇叭16与控制板13电连接。
本技术方案通过将壳体的一侧内凹,将壳体的内部空间大致分成两部分:上容置空间和下容置空间,同时内凹形成新的放置空间,充电部分的控制板13以及电源12设置在下容置空间,当需要充电时,只需要将电子产品放置于放置板8上,电子产品内的无线充电接收电路与无线充电输出电路配对,进而实现充电。壳体的中部另一侧仍然保留一定的空间,该空间将上容置空间、下容置空间连通,从而方便走线或布线,将喇叭16与电源12电连接。本技术方案中的控制板13、无线充电输出电路均可以为现有技术。本技术方案的创新在于将无线充电与音箱的结合,使得音箱具有无线充电的功能,并共用一个电源12。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17外侧设有凹孔14,所述喇叭16的发生部向外延伸有固定片15,固定片15与凹孔14的底面固定连接。
为方便固定喇叭16,本技术方案在通孔17的外侧设置凹孔14来固定喇叭16,其次;本技术方案中,设置两个喇叭16,两个喇叭16背向设置,节省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按键7设置于放置板8,放置板8设有与控制按键7相配合的安装孔。
将控制按键7设置于放置板8,便于操作。当然也可以放置于其他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中壳的上端面设有振幅板20,所述上壳9与振幅板20连接。
设置振幅板20可以降低喇叭16对壳体影响,避免壳体产生较大的振动。优选地,振幅板20的中部嵌设有柔性体或弹性体;如海绵等。
进一步地,所述上壳9的上端设有上端开口的筒体10,筒体10的上端设有外翻边18,筒体10的顶部连接有盖体11且盖体11的中部设有透气孔,所述筒体10的外侧连接有照明模组19,照明模组19与控制板13电连接,所述上壳9外设有罩体4,罩体4的下端与中壳3固定连接,罩体4的上端设有与筒体10相配合的通孔17,且罩体4的上端面位于外翻边18下方且与外翻边18连接,所述罩体4的侧面设有与喇叭16相配合的透音孔5。
设置筒体10后,可在筒体10内放置熏香;在照明模组19工作的时候,照明模组19发出热量,熏香不断从筒体10内蒸发出来。其次,还可以单独照明,通过照明模组19工作,透过罩体4对外照明。照明模组19为现有技术,如环形PCB板上设置若干个LED,PCB板与控制板13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下壳1体连接有电量指示灯以及充电接口2,电量指示灯、充电接口2分别与控制板13电连接。
设置电量指示灯用于显示电源12的电量,当电量不足时,使用者通过电源12线与充电接口2连接,对电源12进行充电。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