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拔除可升降摄像头的电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49205发布日期:2019-02-22 21:51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能够拔除可升降摄像头的电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电脑装置,尤指一种能够拔除可升降摄像头的电脑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产业日益发达,电子产品例如笔记型电脑(notebook PC)或一体式桌上型电脑(all-in-one,AIO PC)无不朝向更便利、多功能且美观的方向发展。举例来说,传统电脑的显示屏幕均具有摄影模块,以供使用者拍照、视频通话或录影。

然而,目前组装实务上,由于电子产品的主机机壳具有特定规格结构,业者只能选择将特定的摄影模块组装至匹配的电子产品的主机,意即,不同规格(例如取景高度)的摄影模块无法组装至同一规格的主机机壳。故,不仅缺乏组装的变化性与多样性,也降低使用者的采用意愿。

故,如何研发出一种解决方案以改善上述所带来的缺失及不便,实乃相关业者目前刻不容缓的一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能够拔除可升降摄像头的电脑装置,用以解决先前技术的问题。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此种能够拔除可升降摄像头的电脑装置包含一主机、一移动框、一耦接元件、一摄影模块、一解耦合部与一压缩弹簧。主机包含一机壳与一位于机壳表面的组装槽。移动框可升降地位于组装槽内。耦接元件可滑动地位于移动框上。摄影模块用以伸入组装槽内,电连接主机,且连接移动框,以致耦接元件可移除地耦合摄影模块,而让摄影模块随移动框一起升降。解耦合部用以解耦合耦接元件与摄影模块。压缩弹簧弹性连接耦接元件与移动框,用以在耦接元件分离摄影模块时,随即将耦接元件带离摄影模块。

故,通过以上架构,使用者能选择移除或更换主机上的摄影模块。如此,不仅提供组装的变化性与多样性,也提升使用者的采用意愿。

根据一或多个实施例,在上述的电脑装置中,摄影模块包含一推动部。移动框包含一枢轴、一转动杆与一扭簧。转动杆具有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转动杆通过枢轴枢接至移动框上,且枢轴位于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扭簧连接转动杆与移动框。故,当摄影模块的推动部伸入组装槽内且推动转动杆的第一端时,转动杆的第二端依据枢轴旋转至一横向位置。

根据一或多个实施例,在上述的电脑装置中,机壳包含一固设于组装槽内的止挡凸缘,且止挡凸缘的一垂直投影叠合位于横向位置的转动杆的第二端。故,当移动框垂直上升至一定高度时,止挡凸缘干涉转动杆的第二端,以决定摄影模块伸出组装槽外的高度。

根据一或多个实施例,在上述的电脑装置中,机壳包含一定位栓。移动框包含一狭长开口。定位栓穿过狭长开口而固接至机壳上,以致定位栓可线性位移地位于狭长开口内。

根据一或多个实施例,在上述的电脑装置中,移动框包含一定位钉,耦接元件包含一狭长沟槽,定位钉穿过狭长沟槽而固接至移动框上,以致定位钉可线性位移地位于狭长沟槽内。

根据一或多个实施例,上述的电脑装置更包含一弹簧元件,弹簧元件连接移动框与机壳。移动框具有一齿条介面,机壳具有一齿轮与一扭簧。齿轮可枢转地连接机壳,且啮合于齿条介面上,且扭簧连接齿轮与机壳。当弹簧元件的一回复弹力使移动框上升时,扭簧的一回复弹力减缓弹簧元件的回复弹力使移动框上升的速度。

根据一或多个实施例,在上述的电脑装置中,移动框包含一突出部。机壳包含一推推式弹扣装置。当按压摄影模块并连动移动框下降时,推推式弹扣装置用以被按压而夹扣突出部,并阻止移动框上升;当再次按压摄影模块并连动移动框下降时,推推式弹扣装置用以再次被按压而释放该突出部,并让该移动框能够上升。

根据一或多个实施例,在上述的电脑装置中,移动框包含一安装部。安装部位于组装槽内。主机包含一电路板,电路板锁固于安装部,且包含一第一连接器。摄影模块包含一第二连接器。故,当摄影模块伸至移动框,以致第二连接器可热插拔地连接第一连接器时,摄影模块电连接主机。

根据一或多个实施例,在上述的电脑装置中,耦接元件具有一勾体。摄影模块包含一壳体与一耦接部。壳体的一底面开设有一内部空间,耦接部凸设于壳体面向内部空间的一内壁,以供耦接元件伸入内部空间而让勾体勾合耦接部。解耦合部包含一穿孔。穿孔贯穿壳体上,接通内部空间,且对准耦接元件。故,通过一顶针得以将耦接元件的勾体推离耦接部。

根据一或多个实施例,在上述的电脑装置中,摄影模块为一单镜头摄影模块、一双镜头摄影模块,或者,一具有距离检测器的摄影模块。

以上所述仅是用以阐述本实用新型所欲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及其产生的功效等等,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细节将在下文的实施方式及相关图式中详细介绍。

【附图说明】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图式的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电脑装置的局部分解图;

图2是图1的电脑装置的区域M的局部分解图;

图3A至图3C是图1的摄影模块的安装操作示意图;

图4是图1的摄影模块于上升时的立体图;

图5A是图4的透视示意图;

图5B是图5A沿线段AA所制的剖面图;

图6A至图6C是图4的摄影模块的连续拆解示意图;以及

图7A至图7D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电脑装置的安装操作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11:电脑装置

100:主机

110:机壳

111:顶侧

112:屏幕

113:导引沟

120:组装槽

121:内壁面

130:定位栓

140:推推式弹扣装置

150:齿轮

160:扭簧

171:第二连接器

180:止挡座

190:止挡凸缘

200:连动模块

210:移动框

211:狭长开口

212:定位钉

213:突出部

214:齿条介面

215:止挡块

216:安装部

217:导轨

218:引导通道

220:枢轴

230:转动杆

231:第一端

232:第二端

240:扭簧

300:耦接元件

310:支臂

311:勾体

312:狭长沟槽

313:端面

400:解耦合部

410:穿孔

420:顶针

500:压缩弹簧

600:弹簧元件

700、701:摄影模块

710:壳体

711:底面

712:内部空间

713:耦接部

714:第一连接器

715:推动部

716:导杆

AA:线段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L1、L2:长度

M:区域

P:电路板

X:轴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到,在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方式中,该多个实务上的细节并非必要的,因此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已知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的。另外,为了便于读者观看,图式中各元件的尺寸并非依实际比例绘示。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电脑装置10的局部分解图。图2是图1的电脑装置10的区域M的局部分解图。图3A至图3C是图1的摄影模块700的安装操作示意图。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此电脑装置10包含一主机100、一连动模块200与一摄影模块700,主机100包含一机壳110与一组装槽120。组装槽120开设于机壳110的顶侧111的表面,例如位于一屏幕112上方,然而,本实用新型不限于组装槽120在机壳110上的位置。连动模块200包含一移动框210、二耦接元件300、二解耦合部400与二压缩弹簧500。移动框210可升降地位于组装槽120内。举例来说,移动框210可于机壳110的组装槽120之内壁面121相对地滑移,然而,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耦接元件300可滑动地位于移动框210上。举例来说,耦接元件300对称地设置于移动框210相对机壳110的一面,然而,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每个压缩弹簧500分别弹性连接移动框210与每个耦接元件300。解耦合部400用以解除耦接元件300与摄影模块700的耦合。举例来说,此二解耦合部400对称地设置于移动框210上,然而,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

如此,当一使用者将摄影模块700插入组装槽120内,并且沿着第一方向D1移至移动框210时,接着,使用者通过摄影模块700沿着第一方向D1继续压下移动框210,直到耦接元件300位移至摄影模块700,且耦合至摄影模块700为止。此时,由于摄影模块700与移动框210彼此固定地结合,摄影模块700进而能够随着移动框210一起连动升降。

更具体地,移动框210更具有二引导通道218。此二引导通道218对称地设置于移动框210的顶面,且分别平行第一方向D1,然而,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摄影模块700更包含二导杆716。此二导杆716对称地凸设于壳体710的底侧。每一引导通道218的长轴方向与每一导杆716的长轴方向平行。故,通过每个导杆716伸入其中一引导通道218,摄影模块700能够于组装槽120内沿着第一方向D1顺利地移至移动框210。

具体来说,每个耦接元件300包含一支臂310与一勾体311。勾体311位于支臂310的一末端。摄影模块700包含一壳体710与至少二耦接部713。壳体710的一底面711开设有一内部空间712,这些耦接部713相对地设于壳体710之内部空间712内,且每个耦接部713凸设于壳体710面向内部空间712的一内壁。如此,当使用者通过摄影模块700沿着第一方向D1继续下压移动框210时,每个耦接元件300便得以伸入内部空间712内,并让其勾体311扣合至对应的耦接部713上,进而使得耦接元件300与摄影模块700相互耦合。

上述机壳110包含至少二定位栓130。移动框210包含至少二狭长开口211。每个定位栓130穿过其中一狭长开口211而固接至机壳110上,例如,每个定位栓130固接至组装槽120之内壁面121,使得每个定位栓130可线性位移地位于狭长开口211内。如此,通过定位栓130可线性地于狭长开口211内往返移动,移动框210能够平顺地相对机壳110往返滑动。

此外,移动框210包含至少二定位钉212。每个耦接元件300包含一狭长沟槽312。每个定位钉212穿过其中一耦接元件300的狭长沟槽312而固接至移动框210上。例如,狭长沟槽312形成于支臂310上,且压缩弹簧500套设于支臂310上,介于狭长沟槽312与勾体311之间。每个定位钉212固接至移动框210相对机壳110的一面,使得每个定位钉212可线性位移地位于狭长沟槽312内。如此,通过定位钉212可线性地于狭长沟槽312内往返移动,耦接元件300能够平顺地相对移动框210往返滑动。

更具体地,机壳110更包含至少二导引沟113。导引沟113对称地设置于机壳110之内壁面121,然而,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移动框210更包含至少二导轨217。导轨217间隔地设置于移动框210上,如此,借由每个导轨217分别可滑动地位于其中一导引沟113中,移动框210能够平顺地相对机壳110往返滑动。

图4是图1的摄影模块700于上升时的立体图。图5A是图4的透视示意图。图5B是图5A沿线段AA所制的剖面图。如图2与图5A所示,连动模块200还包含至少二弹簧元件600。每个弹簧元件600连接移动框210与机壳110。举例来说,弹簧元件600对称地设置于机壳110的组装槽120之内壁面121,且移动框210位于弹簧元件600之间,然而,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

故,在通过摄影模块700沿着第一方向D1继续下压移动框210时,移动框210分别对这些弹簧元件600产生压缩,并储存一第一回复弹力。第一回复弹力用以将移动框210及摄影模块700沿第二方向D2推动,使得摄影模块700得以被顶出组装槽120。

此外,举例来说,机壳110包含一推推式弹扣装置140。推推式弹扣装置140位于组装槽120内,且固设于组装槽120之内壁面121。移动框210包含一突出部213。突出部213朝背对摄影模块700的方向伸出。如此,当使用者按压并连动移动框210下降时,推推式弹扣装置140首次被按压而夹扣突出部213,故,由于推推式弹扣装置140克服这些弹簧元件600的第一回复弹力,推推式弹扣装置140能够阻止移动框210沿第二方向D2被带动上升。

反观,当使用者再次按压摄影模块700时,推推式弹扣装置140因再次被按压而释放突出部213,意即推推式弹扣装置140不再夹扣突出部213。故,这些弹簧元件600的第一回复弹力便将移动框210及摄影模块700沿第二方向D2推动,进而让摄影模块700部分地移出组装槽120之外。需理解到,由于推推式弹扣装置140为众所皆知的已知技术,故,不再对推推式弹扣装置140的细部结构加以赘述。然而,本实用新型不限使用推推式弹扣装置140做为暂时限位移动框210的手段。

再者,移动框210更包含一齿条介面214,机壳110具有一齿轮150与一扭簧160。齿轮150可枢转地连接机壳110,且啮合于齿条介面214上,且扭簧160连接齿轮150与机壳110。如此,当弹簧元件600的第一回复弹力使移动框210与摄影模块700上升时,扭簧160受压缩而产生一第二回复弹力,此第二回复弹力能够抵消部分的第一回复弹力,减缓移动框210的上升速度,进而保护移动框210与机壳110不致受到损坏。

如图5B所示,上述移动框210包含二止挡块215。每个止挡块215凸设于每个狭长开口211相对摄影模块700的一端内缘。故,当弹簧元件600的第一回复弹力将移动框210及摄影模块700上升时,止挡块215干涉定位栓130,以限制移动框210的继续上升。

此外,移动框210还包含一安装部216。安装部216位于组装槽120内,安装部216例如为螺丝锁固座,然而,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主机100的一电路板P锁固于安装部216上。摄影模块700的壳体710内还具有工作电路(图中未示)与第二连接器171。第二连接器171位于工作电路上,且露出于壳体710具有内部空间712的一侧。如此,当使用者将摄影模块700插入组装槽120内,并且沿着第一方向D1移至移动框210时,摄影模块700的第二连接器171可热插拔地连接电路板P的第一连接器714时,摄影模块700便可借此电连接主机100,进而进行电源与资料的传输。

图6A至图6C是图4的摄影模块700的连续拆解示意图。如图2与图6A所示,解耦合部400包含一穿孔410。穿孔410位于摄影模块700的壳体710上,贯穿壳体710且接通内部空间712,并且对准耦接元件300的支臂310或勾体311。

如此,如图6A至图6C所示,如此,当一使用者使用一顶针420通过穿孔410水平地推挤耦接元件300,例如朝X轴方向推挤耦接元件300时,耦接元件300的勾体311因支臂310的变形而脱离耦接部713。

需了解到,当使用者将移动框210沿着第一方向D1继续下压,使得耦接元件300耦合摄影模块700时,这些压缩弹簧500分别受到移动框210与每个耦接元件300的压缩,并储存一可将耦接元件300退回原位的第三回复弹力。

由于耦接元件300已与摄影模块700分离,压缩弹簧500的第三回复弹力随即将耦接元件300带离摄影模块700。如此,使用者便可以顺利地将摄影模块700拆离组装槽120。

此外,机壳110更包含至少二止挡座180。止挡座180对称地设置于机壳110的组装槽120之内壁面121,且位于内壁面121相对摄影模块700的一侧,然而,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如此,当压缩弹簧500的第三回复弹力将耦接元件300带离摄影模块700时,每个止挡座180止挡每个支臂310相对勾体311的另一末端的端面313,以限制耦接元件300继续朝第一方向D1移动。

然而,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只要能将耦接元件300与摄影模块700彼此解耦合,本实用新型不限解耦合部400只位于摄影模块700上,解耦合部400例如为位于机壳110上用以扳动耦接元件300的装置。

图7A至图7D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电脑装置11的安装操作示意图。图7A的电脑装置11与图1的电脑装置10大致相同,其差异的一为:如图7A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摄影模块701包含至少二推动部715。此二推动部715对称地位于壳体710的底面711,且从壳体710的底面711朝外延伸。移动框210包含二枢轴220、二转动杆230与二扭簧240。每个转动杆23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231与第二端232。转动杆230通过枢轴220枢接至移动框210上,且枢轴220位于第一端231与第二端232之间。每个扭簧240连接转动杆230与移动框210。机壳110包含二止挡凸缘190。这些止挡凸缘190固设于组装槽120内。举例来说,这些止挡凸缘190对称地设置于机壳110的组装槽120之内壁面121,且移动框210位于这些止挡凸缘190之间,然而,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每个止挡凸缘190的一垂直投影叠合位于横向位置的转动杆230的第二端232。

故,在组装摄影模块701的操作时,当使用者将此实施例的摄影模块701插入组装槽120内,摄影模块701的推动部715分别推动对应的转动杆230的第一端231,使得转动杆230的第二端232依据枢轴220旋转至一横向位置,意即,此时的转动杆230是,例如朝X轴方向延伸。扭簧240在转动杆230不再推动第一端231时,将转动杆230推回原位。

另外,在弹出摄影模块701的操作时,当移动框210沿第二方向D2垂直移动至一定高度时,即转动杆230的第二端232上升至止挡凸缘190时,每个止挡凸缘190干涉转动杆230的第二端232。由于每个止挡凸缘190干涉转动杆230的第二端232,使得移动框210及摄影模块701无法继续上升,进而得以决定摄影模块701伸出组装槽120外的高度(如长度L2)。

须了解到,当使用者将不具推动部的摄影模块700插入组装槽120内时,由于转动杆230不会被转动,因此,在弹出摄影模块700的操作时,移动框210不会被止挡凸缘190干涉,移动框210及摄影模块700便得以继续上升,进而让摄影模块700具有伸出组装槽120外的更大高度(如长度L1,图5A)。

如此,上述实施例不仅可供使用者更换不同的摄影模块至电脑装置,还得以决定不同摄影模块伸出组装槽外的不同高度,不仅提供组装的变化性与多样性,也提升使用者的采用意愿。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并不限摄影模块的种类,举例来说,摄影模块700为一双镜头摄影模块。双镜头摄影模块具有二镜头,此二镜头分别位于摄影模块的二相对面。双镜头摄影模块得以取得双向的影像。

然而,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摄影模块也可以为一单镜头摄影模块。由于单镜头摄影模块具有较小的体积,故,可以选择采用上述结构以让摄影模块伸出较少的部分。

然而,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摄影模块700也可以为具有距离检测器的摄影模块700,摄影模块700在同面上同时具有距离检测器及摄影镜头。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亦不限电脑装置的种类,电脑装置可以例如为行动电话(cellular phone)、平板电脑(Table PC)、笔记型电脑(notebook PC)、一体式桌上型电脑(all-in-one,AIO PC)等等。

最后,上述所揭露的各实施例中,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皆可被保护于本实用新型中。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