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息投影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57909发布日期:2019-04-30 18:46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息投影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全息投影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全息投影设备。



背景技术:

全息投影技术也称虚拟成像技术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的技术;全息投影技术不仅可以产生立体的空中幻象,还可以使幻象与表演者产生,一起完成表演,产生令人震撼的演出效果;适用于产品展览、汽车服装发布会、舞台节目、、酒吧娱乐、场所投影等。

通过观察发现,现有的全息投影设备普遍存在投影距离不能调节,实用性差,且拆装时费时费力的问题,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于是,如何提供一种投影距离能够调节,实用性强,且拆装时省时省力的殡葬仪式全息投影设备,成为了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全息投影设备来解决现有装置技术中出现的投影距离不能调节,实用性差,且拆装时费时费力的问题,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息投影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投影距离不能调节,实用性差,且拆装时费时费力的问题和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息投影设备,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全息投影设备,包括:本体、单反层、右支架、放置机构、投影机、连接板、立柱、螺栓、套筒、滑块、导轨、左支架、透明膜、珠面层、第二单反层、基质层、板黑层、螺纹凸起和螺纹孔;所述本体的前部设置有透明膜,且本体与透明膜通过粘合方式相连接;所述本体由单反层、珠面层、第二单反层、基质层及板黑层构成;所述本体设置在右支架及左支架的内部上端,且本体与右支架及左支架通过卡合方式相连接;所述右支架及左支架的内部后端设置有连接板,且右支架及左支架与连接板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上部设置有导轨,且连接板与导轨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导轨的内部中间设置有滑块,且导轨与设置有滑块通过卡合方式相连接;所述滑块的上部设置有套筒,且滑块通过螺纹凸起与套筒通过旋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套筒的内部上端设置有立柱,且套筒与立柱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套筒的外部上端设置有螺栓,且套筒与螺栓通过旋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立柱的上部安装有放置机构,且立柱与放置机构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放置机构的内部设置有投影机,且放置机构与投影机通过扣合方式相连接;所述套筒的底部中间开设有螺纹凸起;所述滑块的上部内端开设有螺纹孔。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全息投影设备所述导轨侧视呈矩形长条状结构设置,且导轨的内部中间开设有与滑块相配合的倒T形开槽。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全息投影设备所述滑块侧视呈倒T形状结构设置,且滑块的上部内端开设有一处与螺纹凸起相连接的螺纹孔。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全息投影设备所述立柱为圆柱形的实心体结构设置,且立柱为纵向调节式设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全息投影设备所述右支架及左支架侧视为横向F状结构设置,且右支架及左支架的上部内端均开设有一处与本体相开合的开槽。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全息投影设备所述透明膜为全息透明膜结构设置,且透明膜前视呈矩形状设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全息投影设备所述本体由单反层、珠面层、第二单反层、基质层及板黑层构成,且单反层、珠面层、第二单反层、基质层及板黑层均为厚度一致的矩形状设置。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导轨侧视呈矩形长条状结构设置,且导轨的内部中间开设有与滑块相配合的倒T形开槽及滑块侧视呈倒T形状结构设置,且滑块的上部内端开设有一处与螺纹凸起相连接的螺纹孔,导轨能够实现滑块做横向滑行时的稳定性的同时,还能够实现投影距离的调节。

2、本实用新型通过立柱为圆柱形的实心体结构设置,且立柱为纵向调节式设置,立柱能够实现投影机的高低度调节,实用性强。

3、本实用新型通过右支架及左支架侧视为横向F状结构设置,且右支架及左支架的上部内端均开设有一处与本体相开合的开槽,右支架及左支架的横向F状结构设置,便于本体拆装时省时省力的优点。

4、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殡葬仪式全息投影设备的改进,具有投影距离能够调节,实用性强,且拆装时省时省力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在背景技术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本体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本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立柱、套筒、滑块及导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本体1、单反层2、右支架3、放置机构4、投影机5、连接板6、立柱7、螺栓8、套筒9、滑块10、导轨11、左支架12、透明膜13、珠面层14、第二单反层15、基质层16、板黑层17、螺纹凸起901、螺纹孔100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见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息投影设备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案:

一种全息投影设备,包括:本体1、单反层2、右支架3、放置机构4、投影机5、连接板6、立柱7、螺栓8、套筒9、滑块10、导轨11、左支架12、透明膜13、珠面层14、第二单反层15、基质层16、板黑层17、螺纹凸起901和螺纹孔1001;本体1的前部设置有透明膜13,且本体1与透明膜13通过粘合方式相连接;本体1由单反层2、珠面层14、第二单反层15、基质层16及板黑层17构成;本体1设置在右支架3及左支架12的内部上端,且本体1与右支架3及左支架12通过卡合方式相连接;右支架3及左支架12的内部后端设置有连接板6,且右支架3及左支架12与连接板6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连接板6的上部设置有导轨11,且连接板6与导轨1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导轨11的内部中间设置有滑块10,且导轨11与设置有滑块10通过卡合方式相连接;滑块10的上部设置有套筒9,且滑块10 通过螺纹凸起901与套筒9通过旋接方式相连接;套筒9的内部上端设置有立柱7,且套筒9 与立柱7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套筒9的外部上端设置有螺栓8,且套筒9与螺栓8通过旋接方式相连接;立柱7的上部安装有放置机构4,且立柱7与放置机构4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放置机构4的内部设置有投影机5,且放置机构4与投影机5通过扣合方式相连接;套筒9的底部中间开设有螺纹凸起901;滑块10的上部内端开设有螺纹孔1001。

具体的,导轨11侧视呈矩形长条状结构设置,且导轨11的内部中间开设有与滑块10相配合的倒T形开槽,导轨能够实现滑块做横向滑行时的稳定性的同时,还能够实现投影距离的调节。

具体的,滑块10侧视呈倒T形状结构设置,且滑块10的上部内端开设有一处与螺纹凸起901相连接的螺纹孔1001,便于安装操作。

具体的,立柱7为圆柱形的实心体结构设置,且立柱7为纵向调节式设置,立柱能够实现投影机的高低度调节,实用性强。

具体的,右支架3及左支架12侧视为横向F状结构设置,且右支架3及左支架12的上部内端均开设有一处与本体1相开合的开槽,右支架及左支架的横向F状结构设置,便于本体拆装时省时省力的优点。

具体的,透明膜13为全息透明膜结构设置,且透明膜13前视呈矩形状设置,透明膜13 保持清晰显像的同时,能让观众透过投影膜看见背后景物。

具体的,本体1由单反层2、珠面层14、第二单反层15、基质层16及板黑层17构成,且单反层2、珠面层14、第二单反层15、基质层16及板黑层17均为厚度一致的矩形状设置,珠面层14能够增加光线的反射与漫射,增强输出亮度多达百分之二十;无色透明的单反层2 过滤出入光线,使双方向光线互不干涉,实现本体1的透明化;基质层16以HCFC晶体为基础,使进入光线不断在晶体间密集折射与反射,并补强色彩在发射与折射中的损耗,实现捕捉光线显示完美影像;板黑层17用于封锁投影光散射出背面,兵隔绝背面阳光干涉。

具体实施步骤:

首先,将本体1垂直放置在右支架3及左支架12的内部上端,并使本体1与右支架3及左支架12外部的两端面持平;将投影机5平放进放置机构4的内部,并使投影镜头直射本体 1的后部中间,通过螺栓8及套筒9将立柱7调节至合适高度后,锁定螺栓8;将套筒9通过底部的滑块10前后挪移,使投影机5与本体1的投影距离适合,滑块10停止滑动;使用时,将需要投影的资料放置在本体1与投影机5的中间位置,所投影的影像通过透明膜13显示,将投影机与外部电源连接,开始投影操作即可;本体1内部的珠面层14能够增加光线的反射与漫射,增强输出亮度多达百分之二十;无色透明的单反层2过滤出入光线,使双方向光线互不干涉,实现本体1的透明化;基质层16以HCFC晶体为基础,使进入光线不断在晶体间密集折射与反射,并补强色彩在发射与折射中的损耗,实现捕捉光线显示完美影像;板黑层 17用于封锁投影光散射出背面,兵隔绝背面阳光干涉。

综上所述:该一种全息投影设备,通过导轨侧视呈矩形长条状结构设置,且导轨的内部中间开设有与滑块相配合的倒T形开槽及滑块侧视呈倒T形状结构设置,且滑块的上部内端开设有一处与螺纹凸起相连接的螺纹孔,导轨能够实现滑块做横向滑行时的稳定性的同时,还能够实现投影距离的调节;通过立柱为圆柱形的实心体结构设置,且立柱为纵向调节式设置,立柱能够实现投影机的高低度调节,实用性强;通过右支架及左支架侧视为横向F状结构设置,且右支架及左支架的上部内端均开设有一处与本体相开合的开槽,右支架及左支架的横向F状结构设置,便于本体拆装时省时省力的优点;解决了上述中出现的投影距离不能调节,实用性差,且拆装时费时费力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