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车载重力手机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67922发布日期:2019-05-03 19:02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车载重力手机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手机支架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新型车载重力手机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以及手机GPS导航和语音控制等功能的完善及普及,智能手机在汽车内使用的频率也大大提升。手机具有便携性、信息实时性等特点,因此人们可以使用手机对驾驶行为进行辅助,但是目前大多数汽车未能为手机提供一个放置的位置,大多需要手机支架的辅助才能够将手机固定在汽车内。而现有的车载重力手机支架技术中大多支架结构复杂易出故障、使用稳定性欠佳,靠纯弹簧结构的对手机的夹持效果不牢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车载重力手机支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车载重力手机支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左右侧壁对称贯穿活动安装有侧部L形夹持板,所述侧部L形夹持板位于壳体内的后端面设有第一斜向滑槽,所述侧部L形夹持板上且在第一斜向滑槽的内侧前后贯穿设有第二斜向滑槽,所述第一斜向滑槽与第二斜向滑槽之间平行,所述壳体的下端侧壁贯穿活动安装有底部L形夹持板,所述底部L形夹持板的上端两侧对称设有齿牙基板,所述齿牙基板的外侧壁均匀设有第一齿牙,所述底部L形夹持板的前端面上部贯穿设有竖直滑槽,所述壳体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端左右两侧对称设有侧连接板,所述侧连接板的前端面上部均设有第一凸起柱,所述第一凸起柱分别伸入对应的第一斜向滑槽,所述侧连接板的前端面上部且在第一凸起柱的内侧设有第二凸起柱,所述第二凸起柱分别伸入对应的第二斜向滑槽,所述连接板的前端面设有滑动槽,所述底部L形夹持板的上部与滑动槽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槽的左右内侧壁对称均匀设有第二齿牙,所述第一齿牙与第二齿牙之间啮合,所述连接板的前端面下部设有第三凸起柱,所述第三凸起柱伸入竖直滑槽,所述连接板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拉伸弹簧的一端,所述拉伸弹簧的另一端与壳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后侧壁中部设有固定座。

优选的,所述齿牙基板与底部L形夹持板之间一体成型,所述侧连接板与连接板之间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凸起柱与侧连接板之间以及第二凸起柱与侧连接板之间均一体成型,所述第三凸起柱与连接板之间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侧部L形夹持板位于壳体外的侧壁上设有侧部防滑硅胶垫,所述底部L形夹持板位于壳体外的侧壁上设有底部防滑硅胶垫。

优选的,所述侧部L形夹持板的前侧壁对称一体成型设有侧部加强肋,所述底部L形夹持板的前侧壁对称一体成型设有底部加强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齿牙和第二齿牙的啮合设置可使底部L形夹持板与连接板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同时第一齿牙与第二齿牙之间啮合位置的不同也可使底部L形夹持板与连接板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调节,通过第一凸起柱和竖直滑槽的配合设置可对底部L形夹持板与连接板之间相对位置调节进行限定,通过第一凸起柱和第一斜向滑槽以及第二凸起柱和第二斜向滑槽的配合设置可使连接板带动侧部L形夹持板联动对手机进行夹持,本实用新型采用双重滑道连接的设置增加部件之间联动的稳定性,增加对手机的夹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侧部L形夹持板、底部L形夹持板与连接板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侧部L形夹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底部L形夹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侧部L形夹持板、3-第一斜向滑槽、4-第二斜向滑槽、5-底部L形夹持板、6-齿牙基板、7-第一齿牙、8-竖直滑槽、9-连接板、10-侧连接板、11-第一凸起柱、12-第二凸起柱、13-滑动槽、14-第二齿牙、15-第三凸起柱、16-拉伸弹簧、17-固定座、18-侧部防滑硅胶垫、19-底部防滑硅胶垫、20-侧部加强肋、21-底部加强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车载重力手机支架,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的左右侧壁对称贯穿活动安装有侧部L形夹持板2,侧部L形夹持板可相对壳体改变伸出的长度,所述侧部L形夹持板位于壳体内的后端面设有第一斜向滑槽3,所述侧部L形夹持板上且在第一斜向滑槽的内侧前后贯穿设有第二斜向滑槽4,所述第一斜向滑槽与第二斜向滑槽之间平行,所述壳体的下端侧壁贯穿活动安装有底部L形夹持板5,底部L形夹持板可相对壳体改变伸出的长度,所述底部L形夹持板的上端两侧对称设有齿牙基板6,所述齿牙基板的外侧壁均匀设有第一齿牙7,所述底部L形夹持板的前端面上部贯穿设有竖直滑槽8,所述壳体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连接板9,连接板可在壳体的内部竖直方向活动改变位置,所述连接板的上端左右两侧对称设有侧连接板10,所述侧连接板的前端面上部均设有第一凸起柱11,所述第一凸起柱分别伸入对应的第一斜向滑槽,第一凸起柱可在第一斜向滑槽内滑动,所述侧连接板的前端面上部且在第一凸起柱的内侧设有第二凸起柱12,所述第二凸起柱分别伸入对应的第二斜向滑槽,第一斜向滑槽和第一凸起柱以及第二斜向滑槽和第二凸起柱的配合设置可增加连接板与侧部L形夹持板之间联动时的稳定性,所述连接板的前端面设有滑动槽13,所述底部L形夹持板的上部与滑动槽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槽的左右内侧壁对称均匀设有第二齿牙14,所述第一齿牙与第二齿牙之间啮合,第一齿牙与第二齿牙之间的啮合可为底部L形夹持板与连接板之间的相对固定位置进行调整,使底部L形夹持板伸出壳体的原始长度进行调整,所述连接板的前端面下部设有第三凸起柱15,所述第三凸起柱伸入竖直滑槽,所述连接板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拉伸弹簧16的一端,连接板的上部具有将拉伸弹簧一端固定的凸起柱,所述拉伸弹簧的另一端与壳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壳体的内侧壁具有将拉伸弹簧的另一端固定的凸起柱,拉伸弹簧可为手机的夹持提供一定的作用力,所述壳体的后侧壁中部设有固定座17,固定座用于将壳体固定在车内。

具体而言,所述齿牙基板与底部L形夹持板之间一体成型,齿牙基板与底部L形夹持板之间的一体成型可提升两个部件之间连接的稳固性,所述侧连接板与连接板之间一体成型,侧连接板与连接板之间的一体成型可提升两个部件之间的稳固性,所述第一凸起柱与侧连接板之间以及第二凸起柱与侧连接板之间均一体成型,第一凸起柱与侧连接板之间的一体成型可提升两个部件之间的稳固性,第二凸起柱与侧连接板之间的一体成型可提升两个部件之间的稳固性,所述第三凸起柱与连接板之间一体成型,第三凸起柱与连接板之间的一体成型可提升两个部件之间的稳固性。

具体而言,所述侧部L形夹持板位于壳体外的侧壁上设有侧部防滑硅胶垫18,侧部防滑硅胶垫可增加侧部L形夹持板对手机底部的夹持效果,所述底部L形夹持板位于壳体外的侧壁上设有底部防滑硅胶垫19,底部防滑硅胶垫可增加底部L形夹持板对手机底部的夹持效果。

具体而言,所述侧部L形夹持板的前侧壁对称一体成型设有侧部加强肋20,侧部加强肋可增加侧部L形夹持板的强度,所述底部L形夹持板的前侧壁对称一体成型设有底部加强肋21,底部加强肋可增加底部L形夹持板的强度。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中将手机放在壳体的前端面后,手机的底部与底部L形夹持板接触,手机的重力作用在底部L形夹持板上,带动底部L形夹持板相对壳体伸出的长度边长,底部L形夹持板带动连接板在壳体内向下移动,连接板通过第一凸起柱和第一斜向滑槽以及第二凸起柱和第二斜向滑槽的配合带动两个侧部L形夹持板向壳体的内部收缩对手机的两侧进行夹紧,拉伸弹簧的弹力为底部L形夹持板提供夹紧手机的作用力,其中第一斜向滑槽和第一凸起柱以及第二斜向滑槽和第二凸起柱的配合设置可增加连接板与侧部L形夹持板之间联动时的稳定性,第一齿牙与第二齿牙之间的啮合可为底部L形夹持板与连接板之间的相对固定位置进行调整,使底部L形夹持板伸出壳体的原始长度进行调整,本实用新型采用双重滑道连接的设置增加部件之间联动的稳定性,增加对手机的夹持效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