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39701发布日期:2019-08-03 16:07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声转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扬声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发声器件应用于各类电子产品上,尤其是广为人们应用的移动通讯设备,发声器件结构的稳定性、防水性能以及灵敏度是评价一款发声器件优劣的重要指标。

现有技术在装配扬声器箱的上盖、音膜以及盆架的时候,通常是在三者之间的胶合面用胶水粘接,然而,为了保证扬声器振动系统的有效辐射面积,上盖、盆架以及音膜之间的胶合面宽度很窄,这就导致了这三者之间粘接强度不够,影响扬声器结构的稳定性以及防水性能,然而,直接加宽胶合面的宽度,又会减小扬声器振动系统的有效辐射面积,降低扬声器的灵敏度。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改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时兼备结构稳定、防水性能优越以及高灵敏度的振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扬声器,其包括盆架、叠设于所述盆架上的上盖以及收容于所述盆架内的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音膜以及驱动所述音膜振动发声的音圈,所述音膜包括球顶部、与所述球顶部连接的折环部以及自所述折环部向外延伸的固定部,所述盆架包括向所述上盖方向突起的第一突起部以及向远离所述上盖方向凹陷的第一凹陷部,所述上盖包括收容第一突起部的第二凹陷部以及收容于第一凹陷部的第二突起部,所述固定部包括夹持于所述第一突起部与所述第二突起部之间的第一固定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折环部的第二固定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突起部包括与所述第一固定部贴合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沿所述音膜的振动方向延伸。

优选的,所述第一突起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凹陷部靠近所述音圈的一侧,所述固定部还包括夹持于所述第一凹陷部与所述第二突起部之间的第三固定部,所述第三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突起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凹陷部远离所述音圈的一侧,所述固定部还包括夹持于所述第一突起部与所述第二凹陷部之间的第四固定部,所述第四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突起部和所述第一凹陷部在垂直于振动方向上的宽度之和大于所述第二突起部和所述第二凹陷部在垂直于振动方向上的宽度之和。

优选的,所述第一突起部为环状。

优选的,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盆架之间以及所述固定部与所述上盖之间用胶水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箱,能够在不占用扬声器振动系统的有效辐射面积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上盖、音膜以及盆架之间的胶合面积,增强粘接强度,提高扬声器的防水性能,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可以同时兼备结构稳定、防水性能好以及灵敏度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的分解图。

图3为沿图1中A-A线的剖示图。

图4为图3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至6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箱100,其包括盆架1、叠设于所述盆架1上的上盖2、盖接于所述上盖2上的金属片3以及收容于所述盆架1内的磁路系统4和振动系统5,所述磁路系统4包括磁碗41、叠设于所述磁碗41上的主磁钢42、设置于所述主磁钢42两侧的副磁钢43、贴设于所述主磁钢42上的主极芯44以及贴设于所述副磁钢43上的夹板45,所述振动系统5包括音膜51以及驱动所述音膜51振动发声的音圈52,所述音膜51包括球顶部53、与所述球顶部53连接的折环部54以及自所述折环部54向外延伸的固定部55。

本实用新型扬声器100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具有不同的形态,具体如下:

(实施例1)

如图4和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盆架1包括向所述上盖2方向突起的第一突起部11以及向远离所述上盖2方向凹陷的第一凹陷部12,所述上盖2包括收容第一突起部11的第二凹陷部22以及收容于第一凹陷部12的第二突起部21,所述固定部55包括夹持于所述第一突起部11与所述第二突起部22之间的第一固定部551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551与所述折环部54的第二固定部552,所述第一突起部11包括与所述第一固定部551贴合的第一表面111,所述第一表面111沿所述音膜51的振动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突起部11设置于所述第一凹陷部12靠近所述音圈52的一侧,所述固定部55还包括夹持于所述第一凹陷部12与所述第二突起部21之间的第三固定部553,所述第三固定部553与所述第一固定部551连接。所述固定部55与所述盆架1之间以及所述固定部55与所述上盖2之间用胶水固定。通过所述第一突起部11与所述第二凹陷部22的配合、所述第一凹陷部12与所述第二突起部21的配合以及所述固定部55的结构,使得在未减小振动系统有效辐射面积的前提下,增大了所述上盖2、音膜51以及盆架1之间的胶合面积,增强了三者之间的粘接强度,提高了扬声器的防水性能。

所述第一突起部11为环状。

所述第一突起部11和所述第一凹陷部12在垂直于振动方向上的宽度之和大于所述第二突起部21和所述第二凹陷部22在垂直于振动方向上的宽度之和,这种结构使得所述盆架1在沿垂直于振动方向上超出所述前盖2一部分,在跌落过程中可以避免所述前盖2受力,起到保护所述前盖2的作用。

(实施例2)

如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本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所述第一突起部11设置于所述第一凹陷部12远离所述音圈52的一侧,所述固定部55还包括夹持于所述第一突起部11与所述第二凹陷部22之间的第四固定部554,所述第四固定部554与所述第一固定部551连接。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2也可以达到在未减小振动系统有效辐射面积的前提下增大所述上盖2、音膜51以及盆架1三者之间胶合面积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通过对上盖、盆架以及音膜相应的结构设计,增大了三者之间的胶合面积,增强了胶合强度,获得了提高扬声器结构稳定性以及防水性能的有益效果,与此同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声器并没有增大了胶合面在垂直于振动方向上的宽度,由此可以保护扬声器振动系统的有效辐射面积不变,保证了扬声器的灵敏度。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