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台席位声音管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34496发布日期:2019-07-10 10:30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控制台席位声音管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声音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台席位声音管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控制中心或调度中心的专业控制台使用场景下,通常是将音箱直接放置在桌面上或置于箱体设备内部。

放置于桌面上的音箱,占用了大量的桌面空间,与音箱连接的线缆又直接裸露,这不仅造成桌面的杂乱,也会带来其他使用上的不便;而对于放置在箱体设备内部的音箱,又由于会消耗声音传递过程中的部分能量而影响声音输出效果,使声音变得微弱甚至发生变音,这不仅使声音输出质量大打折扣,这会影响操作者对当前工作状态的判断。

另外,控制台通常为单席位多主机的环境,存在多路声音源的输入,而目前单一的音箱无法实现多个声音源的选择性输出;若使用多个音箱分别输出不同声音源的音频信号,又会进一步造成放置环境的混乱。

因此,针对以上不足,需要提供一种声音管理装置,使其能接收多路声音源的输入,并将音频信号选择性的输出,同时改善目前音箱线缆造成空间环境杂乱的现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音箱只能接收一路声音源的信号,无法实现多路声音源的选择性输出,并且其连接线缆外露使环境杂乱的缺陷,提供一种控制台席位声音管理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控制台席位声音管理装置,包括,

声音输出单元,用于通过扬声器输出声音切换单元传递的一路音频信号;

声音切换单元,用于接收多路声音信号源的音频信号,并在声音控制单元的控制下,选择一路音频信号输出;

声音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声音切换单元在多路音频信号中选择一路输出;

所述声音输出单元包括长方形箱体,所述扬声器固定于长方形箱体内部;长方形箱体前面板为打孔网板,长方形箱体后面板上设置音频输入接口和电源接口,音频输入接口的输出端与所述扬声器连接,电源接口用于连接供电电源。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控制台席位声音管理装置中,

所述长方形箱体上设置连接件。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控制台席位声音管理装置中,所述声音切换单元包括箱体外壳,箱体外壳上设置多个音频信号输入接口,并设置音频信号输出接口;所述多个音频信号输入接口用于与多路声音信号源一一对应连接,多个音频信号输入接口的输出端同时连接音频信号输出接口的输入端,音频信号输出接口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音频输入接口的输入端。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控制台席位声音管理装置中,

每个音频信号输入接口包括音频输入左声道接口和音频输入右声道接口;音频信号输出接口包括音频输出左声道接口和音频输出右声道接口。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控制台席位声音管理装置中,

所述箱体外壳上还设置切换控制接口和切换电源口,所述切换控制接口的控制输出端连接多个音频信号输入接口的输出端;切换电源口用于连接供电电源。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控制台席位声音管理装置中,所述箱体外壳上还设置开关,用于控制声音切换单元的接通和关闭。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控制台席位声音管理装置中,所述声音控制单元包括控制箱体,控制箱体的前面板上设置多个切换旋钮和音量调节按钮,所述切换旋钮的个数与音频信号输入接口的个数相同;

每个切换旋钮用于对应选择一个音频信号输入接口输出的信号,使该音频信号输入接口的音频信号传递给音频信号输出接口;音量调节按钮用于调节扬声器输出音量的大小。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控制台席位声音管理装置中,所述多个音频信号输入接口包括四个音频信号输入接口。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控制台席位声音管理装置中,控制箱体的后面板上设置控制电源接口和选择控制接口,所述多个切换旋钮的输出端连接选择控制接口的输入端,选择控制接口的输出端连接切换控制接口的输入端。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控制台席位声音管理装置中,所述控制箱体上面板上设置有圆形螺纹孔,用于实现与固定表面的连接。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台席位声音管理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控制台席位的声音输出设备统一设置于一个声音管理装置内,通过声音切换单元对多路声音信号源的音频信号接收,并选择其中一路传递给声音输出单元,实现了多路声音源的选择性输出。同时,本实用新型将扬声器固定于长方形箱体内部,并在箱体上设置信号传递接口,可通过简单、有序的连接线实现声音信号由声音源到声音输出单元的传递,改善了目前音箱设置形式造成的连接线缆杂乱的状况。

本实用新型能够满足多主机环境的声音管理,又通过打孔网板的设计形式确保了扬声器传递声音的质量,为声音输出场所的使用提供了便利,并更易于使用者的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台席位声音管理装置的示例性框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声音输出单元的正面示例性三维结构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声音输出单元的背面示例性三维结构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声音切换单元一个方位的示例性三维结构图;

图5为声音切换单元与图4相对方位的示例性三维结构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声音控制单元正面示例性三维结构图;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声音控制单元背面示例性三维结构图;

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台席位声音管理装置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声音传递过程框图;

图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台席位声音管理装置的工作流程循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控制台席位声音管理装置,结合图1至图3所示,包括,

声音输出单元100,用于通过扬声器输出声音切换单元200传递的一路音频信号;

声音切换单元200,用于接收多路声音信号源的音频信号,并在声音控制单元300的控制下,选择一路音频信号输出;

声音控制单元300,用于控制声音切换单元200在多路音频信号中选择一路输出;

所述声音输出单元100包括长方形箱体110,所述扬声器固定于长方形箱体110内部;长方形箱体前面板111为打孔网板,长方形箱体后面板112上设置音频输入接口113和电源接口114,音频输入接口113的输出端与所述扬声器连接,电源接口114用于连接供电电源。

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将声音输出单元100、声音切换单元200和声音控制单元300统一在一个壳体内部,集成安装于控制台设备之上,从而避免了独立放置的音箱占用桌面空间,使线缆外露造成杂乱。也可以分设成独立的模块,相互之间通过电连接实现声音信号的传递。将三个单元分模块设置,有利于在工作场所根据环境分别安放。例如声音输出单元100可以悬挂在墙体或其它适宜的位置,而声音切换单元200由于能够实现自动接收并输出信号,可设置于相对隐蔽的位置,从而不对环境状况造成影响,声音控制单元300需要人工操作,可以设置在方便操作的台面上或设置于控制台台面下方。由此,与传统音箱设备相比较,本实施方式能够极大的减少连接线造成的场面杂乱,从而使声音管理有序,高效。

作为示例,所述声音输出单元100可以固定于控制台席位墙体上方,以节省桌面空间。由于长方形箱体前面板111为打孔网板,可极大的保障声音输出的质量,音质无损。

作为示例,结合图2及图3所示,所述长方形箱体110上设置连接件115。当使声音输出单元100悬挂或固定于某物体表面时,可基于连接件115实现与外物的固定连接,从而减少对控制台席位空间的占用。所述连接件115可以是螺纹连接孔,螺栓通过所述螺纹连接孔实现与外物的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115还可以采用其它形式,例如磁吸或扣板等。

进一步,结合图4、图5与图8所示,所述声音切换单元200包括箱体外壳210,箱体外壳210上设置多个音频信号输入接口211,并设置音频信号输出接口212;所述多个音频信号输入接口211用于与多路声音信号源一一对应连接,多个音频信号输入接口211的输出端同时连接音频信号输出接口212的输入端,音频信号输出接口21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音频输入接口113的输入端。

所述音频信号输入接口211的个数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设置,通常可与使用环境预计的声音信号源个数对应,从而满足对所有通道声音信号的接收,并择一传递。所述音频信号输入接口211的输出端都与音频信号输出接口212的输入端连接,当在声音控制单元300的控制下选定某一音频信号输入接口211传递信号后,则只开通当前音频信号输入接口211向音频信号输出接口212传递信号。

再进一步,结合图4所示,每个音频信号输入接口211包括音频输入左声道接口和音频输入右声道接口;音频信号输出接口212包括音频输出左声道接口和音频输出右声道接口。

对音频信号的输入和输出分别通过左声道和右声道传递,能够保障更高质音响的输出。

作为示例,结合图4和图8所示,所述箱体外壳210上还设置切换控制接口213和切换电源口214,所述切换控制接口213的控制输出端连接多个音频信号输入接口211的输出端;切换电源口214用于连接供电电源。

对当前工作的音频信号输入接口211通过切换控制接口213进行切换控制,例如可根据声音控制单元300输出的控制信号选择第二路音频信号输入接口211接收并传递信号。

作为示例,结合图5所示,所述箱体外壳210上还设置开关215,用于控制声音切换单元200的接通和关闭。开关215可简单方便的实现声音切换单元200的启动运行,及运行结束后的关闭。

进一步,结合图6至图8所示,所述声音控制单元300包括控制箱体310,控制箱体310的前面板上设置多个切换旋钮311和音量调节按钮312,所述切换旋钮311的个数与音频信号输入接口211的个数相同;

每个切换旋钮311用于对应选择一个音频信号输入接口211输出的信号,使该音频信号输入接口211的音频信号传递给音频信号输出接口212;音量调节按钮312用于调节扬声器输出音量的大小。

所述切换旋钮311与音频信号输入接口211的个数相同,是为了一对一的实现对当前工作的音频信号输入接口211的选择,例如,可选择按下第一个切换旋钮311,则对应选择第一路音频信号输入接口211工作,依些类推;也可以根据情况设定其它的对应关系。

作为示例,结合图4和图6所示,所述多个音频信号输入接口211包括四个音频信号输入接口211。通常四个音频信号输入接口211即可以满足使用中,对声音源进行选择的需要。此时,对应图6中,切换旋钮311也为四个。音量调节按钮312可以设置为旋钮式,例如逆时针为减小音量,顺时针时增大音量;或者也可以分别设置增大音量按钮与减小音量按钮,实现分别控制。

再进一步,结合图7和图8所示,控制箱体310的后面板上设置控制电源接口313和选择控制接口314,所述多个切换旋钮311的输出端连接选择控制接口314的输入端,选择控制接口314的输出端连接切换控制接口213的输入端。

本实施方式中,选定四路切换旋钮311中一路后,将通路识别信号通过选择控制接口314传递,即通过一个选择控制接口314经切换控制接口213实现一路音频信号输入接口211的选定,其实现过程,减少了设备之间连续线缆的使用。

作为示例,结合图7所示,所述控制箱体310上面板上设置有圆形螺纹孔315,用于实现与固定表面的连接。所述圆形螺纹孔315可设置为四个,通过圆形螺纹孔315,可将控制箱体310固定安装于桌面下方,从而不影响桌面整体的整齐度。

本实用新型对声音信号输出的全过程,如图8所示,其中四个切换旋钮311中,例如第二个切换旋钮311按下后,选择控制接口314将携带标记对应于第二个切换旋钮311的信号给切换控制接口213,切换控制接口213输出的信号则控制使第二路音频信号输入接口211处于工作状态,向音频信号输出接口212传递声音信号,其它路音频信号输入接口211关闭。当后续有新的切换旋钮311按下后,则切换为对应新的切换旋钮311的音频信号输入接口211工作。

结合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信号处理过程可以为:

开机后,声音输出单元100等待声音信号的输入,此时声音控制单元300通过按下切换旋钮311确定选择的声道信息,并通过选择控制接口314将该切换旋钮311对应的声道信息传递给声音切换单元200。声音切换单元200首先对声道信息进行解析,获得声音切换指令,再通过切换控制接口213来选定音频信号输入接口211,使该音频信号输入接口211接收的声音信号被扬声器播放出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将多路声音源之中的一路作为当前声音信号输出,并通过设置的箱体结构及其上的接口实现相互之间的连接,减少了连接线的使用,使用户操作更简单直接。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