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分支单元和海底分支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687600发布日期:2020-05-08 18:57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海底分支单元和海底分支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海底分支单元和海底分支方法,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当供电路径发生故障时,能切换供电路径的海底分支单元和海底分支方法。



背景技术:

在海底缆线系统中,为了处理网络的网格并抑制建造成本,配置了由安装在海底的多个海底分支单元(bu)和多个陆地站组成的网络。在这种海底缆线系统中使用的海底中继器和海底分支单元通常由来自安装在陆地站中的供电装置的电力供应进行操作。

图16是示出使用bu的普通海底缆线系统900的供电路径的图。海底缆线系统900包括bu901和中继器902。陆地站中包括的供电装置911至913是恒定电流供应装置,且由这些恒定电流供应装置向bu901和中继器902供应电力。bu901包括切换电路903。

图17至图19是示出bu901的供电路径的第一至第三图。bu901可以根据来自供电装置911至913中的任何一个的控制指令改变供电路径的配置。bu901的切换电路903接收控制指令,并通过操作包括在切换电路903内的继电器来切换供电路径。

图17示出了从分支a和分支b的供电路径向bu901供电的情况。例如,连接至分支a的供电装置911具有正极性,连接至分支b的供电装置912具有负极性。在这种情况下,供电电流从分支a流入,向bu901供电,并流出至分支b。此时,也向安装在分支a和分支b上的中继器902供电。因为由恒定电流执行供电,分支a的电流和分支b的电流是相等的。分支c连接至供电装置913。在图17中,分支c未连接至分支a和分支b,且分支c的供电电流被连接至海地(se)并接地。

图18示出了在供电路径上、在bu901的分支a中带有“x”标记的地点处发生接地故障之后的供电路径的示例。接地故障是指供电路径的电线在海底被接地的故障。换言之,接地故障的地点变成了海地。在发生接地故障的时间点,通过形成路径“海地-接地故障地点-bu901-分支b-供电装置912”的供电路径向bu901供应电力。然后,基于从检测到故障的供电装置911至913中任何一个接收到的控制指令,切换电路903如图18中所示切换bu901内部的供电路径。换言之,切换电路903将分支b连接至分支c并重建供电路径,并且还将分支a的故障地点在bu901中连接至海地。这种连接实现了向bu901的电力供应,并且将故障地点与切换电路和供电路径断开连接。

图19示出了在bu901的分支b中在供电路径上发生接地故障之后的供电路径的示例。在这种情况下,切换电路903将分支a连接至分支c并重建供电路径,并且还将分支b的故障地点在bu901中连接至海地。当只有供电路径中的一个发生接地故障时,bu901如图18或19中所示切换供电路径。

关于本发明,专利文献(ptls)1至4描述了切换供电路径的切换电路。

[引文列表]

[专利文献]

[ptl1]日本专利申请特开第h3-076322号

[ptl2]日本专利申请特开第h4-245816号

[ptl3]日本专利申请特开第h9-181654号

[ptl4]国际公开wo2013/002391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图20和图21是示出未向切换电路903供电的故障的示例的第一图和第二图。当未向切换电路903供电时,不能操作中继器,并且不能切换供电路径。例如,当在分支a和分支b两者中都发生供电路径的接地路障时(图20),bu901不能形成包括陆地站中的供电装置911或912以及切换电路903的供电路径。同样地也适用于至少一个供电路径的电线断开的开路故障发生时的情况(图21)。结果,故障发生后未向切换电路903供电,并且未能执行供电路径的切换控制。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技术,即使如上描述的在供电路径发生接地故障和开路故障时,其也能够执行供电路径的切换控制。

[问题的解决方案]

本发明的海底分支单元包括

切换装置,用于切换第一至第三受电端口之间形成的多个供电路径,

控制装置,用于接收来自第一受电端口和第二受电端口之间形成的供电路径的供电,并控制切换装置,以及

连接装置,用于当未从第一受电端口和第二受电端口之间形成的供电路径向控制装置供电时连接第三受电端口和海地之间的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海底分支方法是用于切换第一至第三受电端口之间形成的多个供电路径的方法。该海底分支方法包括

使控制装置接收来自第一受电端口和第二受电端口之间形成的供电路径的供电,并控制切换多个供电路径,和

当未从第一受电端口和第二受电端口之间形成的供电路径向控制装置供电时,使控制装置接收来自第三受电端口和海地之间形成的供电路径的供电,并控制切换多个供电路径。

[发明的有利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海底分支单元和一种海底分支方法,即使在供电路径上发生接地故障和开路故障时,其也能够执行供电路径的切换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实施例的海底缆线系统100的配置的示例的图。

图2是示意示出控制电路122和连接电路123之间连接的图。

图3是示出供电电路120的示例的图。

图4是示出每一个继电器内部的连接示例的图。

图5是整流器电路511的电路图的示例。

图6是示出从陆地站701向bu101通知继电器的控制信号的路径的示例的图。

图7是示出在供电电路120中供电电流从分支a流向分支b的正常状态的图。

图8是示出当经由分支a和分支b的供电被切断时供电电路的操作的第一图。

图9是示出当经由分支a和分支b的供电被切断时供电电路的操作的第二图。

图10是示出当经由分支a和分支b的供电被切断时供电电路的操作的第三图。

图11是示出供电电路120的操作示例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切换经由分支c的供电路径的示例的第一图。

图13是示出切换经由分支c的供电路径的示例的第二图。

图14是示出切换经由分支c的供电路径的示例的第三图。

图15是根据第二示例实施例海底分支单元800的配置的示例的框图。

图16是示出使用海底分支单元(bu)的普通海底缆线系统900的供电路径的图。

图17是示出bu901的供电路径的第一图。

图18是示出bu901的供电路径的第二图。

图19是示出bu901的供电路径的第三图。

图20是示出未向切换电路903供应电力的故障的示例的第一图。

图21是示出未向切换电路903供应电力的故障的示例的第二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在示例实施例的附图中,指示信号或电流方向的箭头代表用于描述的示例,并不限制信号或电流的方向。此外,在每一个附图中,已经描述的组件具有相同的参考标记,并且省略其描述。在每一个示例实施例中,使用根据本发明的海底分支方法。

(第一示例实施例)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实施例的海底缆线系统100的配置的示例的图。海底缆线系统100是包括海底分支单元(bu)101、中继器102和供电装置103至105的通信系统。bu101是安装在海底并分离海底缆线的单元。bu101包括第一至第三受电端口601至603。每一个受电端口是导电连接线,并通过钎焊、压接等在分支a,分支b和分支c三个方向上与海底缆线的供电线连接。

分支a、b和c分别与供电装置103、104和105连接。中继器102对通过海底缆线传播的光信号和电信号进行中继。只有在必要时才安装中继器102。供电装置103至105是设置在陆地站处的恒定电流供应装置,并向bu101和中继器102供应电力。容纳供电装置103至105的陆地站也可被称为终端站。海底缆线是包括光纤传输路径和供电线的缆线。供电线是用于供电路径的电线。在分支a至c之间,bu101对通过光纤缆线传播的光信号进行分离或合并,并且还从供电装置103至105中的至少一个接收供电。

例如,基于海底缆线系统100的设置,bu101将由分支a接收到的光信号分离至分支b和分支c。因此,bu101包括诸如用于分支光信号的光学开关和波长选择开关(wss)的光学部件,以及该光学部件的驱动电路。然后,类似于控制电路122,光学部件的驱动电路也通过来自供电装置103至105的供电来操作。然而,除了通过后面描述的光信号对继电器的控制信号进行处理外,在bu101分支和合并光信号的处理是通用技术,并且从供电路径向光学部件的驱动电路供电也是通用技术。因此,供电路径的切换将在说明书和示例实施例的附图中进行描述,除非有必要,否则对光学部件的驱动电路供电和光信号的处理将被省略。

bu101包括切换电路121、控制电路122和连接电路123。切换电路121是切换bu101内部的供电路径的电路,并且在本示例实施例中包括继电器。换言之,切换电路121用作用于切换第一至第三受电端口601至603之间形成的多个供电路径的切换装置。包括切换电路121、控制电路122和连接电路123的电路被描述为供电电路120。那么,包括这种供电电路120的bu101可以被称为海底分支单元。

控制电路122控制切换电路121。换言之,控制电路122用作用于控制切换电路121的控制装置。当由于供电路径的故障使向控制电路122的供电停止时,连接电路123从另一个供电路径向控制电路122供电。供电电路120包括整流器电路。整流器电路向控制电路122和连接电路123提供来自供电装置103至105的、具有特定极性的供电电流。整流器电路可以包括在控制电路122或连接电路123中。后面将描述这些电路的详情。

图2是示意示出在控制电路122和连接电路123之间的连接的图。当从特定供电装置向控制电路122的供电丢失时,连接电路123通过使用与另一个供电装置连接的供电路径,用于向控制电路122供电。在本示例实施例中,当处于由供电装置103和104(即通过使用分支a和b作为供电路径)向控制电路122正常供电的状态时,连接电路123与控制电路122电气地断开连接。然而,当由于供电路径故障使向控制电路122的供电丢失时,连接电路123以下述方式形成供电路径:通过经由分支c和连接电路123连接到海地的供电路径来向控制电路122供电。经由连接电路123向控制电路122供电能够使得在故障发生后也由控制电路122通过控制切换电路121来切换供电路径。换言之,连接电路123用作用于当第一受电端口601和第二受电端口602之间形成的供电路径未向控制电路122供电时将控制电路122连接在第三受电端口603和海地之间的连接装置。

图3是示出供电电路120的示例的图。供电电路120是涉及bu101的供电的电路。如图1所示,供电装置103至105分别与bu101的分支a、b和c连接。图1所示的第一至第三受电端口601至603的位置由图3中的黑圆圈表示。

首先,将描述供电电路120的每一个部分。rl(1)311至rl(4)314是由rl控制电路301控制的闭锁继电器。在继电器控制电路的电力供应丢失后,闭锁继电器维持先前的连接状态。rl(1)311至rl(4)314与图1中的切换电路121相关联。rl控制电路301是rl(1)311至rl(4)314的控制电路,当被供电时能够控制rl(1)311至rl(4)314。

rla411和421,rlb412和422,rlc413和423,rld414和424,以及rle315和316是非闭锁继电器。当向各自继电器的驱动电路被供电时,rla411和421,rlb412和422,rlc413和423,以及rld414和424被接通。当向rl控制电路302供电时,rle315和316的接通和断开由rl控制电路302控制。在驱动电路或者控制电路的供电丢失后,所有非闭锁继电器被断开。继电器的接通和断开将在图4中描述。

rla驱动电路401是rla411和421的驱动电路。rlb驱动电路402是rlb412和422的驱动电路。rlc驱动电路403是rlc413和423的驱动电路。rld驱动电路404是rld414和424的驱动电路。这些驱动电路401至404根据供电的有无来控制对应继电器的接通和断开。换言之,rla驱动电路401、rlb驱动电路402、rlc驱动电路403和rld驱动电路404是用作用于检测向供电路径的供电状态的检测装置的检测电路。rla驱动电路401、rlb驱动电路402和rlc驱动电路403分别检测来自受电端口601,602和603的供电条件。rl控制电路302是rle315和316的控制电路。

整流器电路511和512是由二极管组成的整流器电路。整流器电路511被配置为可与分支a至c和海地连接,并对从供电路径供应的供电电流进行整流,并将该供电电流输出至rl控制电路301。整流器电路512被配置为可与分支a至c和海地连接,并对从分支a至c和海地提供的供电电流进行整流,并将该供电电流输出至rl控制电路302。整流器电路511和512将在图5中进行描述。

图3中的rl控制电路301包括在控制电路122中。此外,rl控制电路302、rle315和316、rld驱动电路404、rla411和421、rlb412和422、rlc413和423、以及rld414和424包括在连接电路123中。整流器电路511可以包括在控制电路122中。整流器电路512可以包括在连接电路123中。这样,图3所示的供电电路120包括图1中描述的切换电路121、控制电路122和连接电路123。

图4是示出供电电路120中包括的每一个继电器内部的连接示例的图。每一个继电器是具有转移接触点(c接触点)的继电器,并且公共端由双圆圈表示。在本示例实施例中,由黑圆圈表示的端子(接通端子)与公共端子连接的状态被称为“接通”,并且由空心圆表示的端子(断开端子)与公共端子连接的状态被称为“断开”。通过每一个继电器的控制电路或驱动电路的控制,将公共端子连接至接通端子(黑圆圈)或断开端子(白圆圈)。图4中的表达也共同使用于其他附图。在本示例实施例中,连接继电器与接通端子被描述为“继电器被接通”,连接继电器与断开端子被描述为“继电器被断开”。在每一个附图中,省略了控制电路或驱动电路与继电器之间、用于接通或断开继电器的布线。

图5是整流器电路511的电路图的示例。整流器电路512的电路图也类似。整流器电路511具有供电端子p1至p4和输出端子q1和q2。整流器电路511包括8个二极管d1至d8和一个齐纳二极管dz。二极管d1至d8构成桥式整流器电路。p1至p4连接至供电路径。从供电端子中的任何一个输入的电流由桥式整流器电路整流并从q1(高电位侧)输出至外部。从外部返回至q2(低电位侧)的电流通过桥式整流器电路并返回至供电路径。并且无论输入到p1至p4的供电电流的极性如何,电流从q1输出,并且该电流返回至q2。

以下述方式选择齐纳二极管dz的齐纳电压:当q1和q2断开时使供电电流反向导通,并且当从q1和q2向另一个电路供电时使反向电流非常小。当q1和q2断开时,输入电流经由齐纳二极管dz返回至供电路径。

图6是示出从陆地站701向bu101通知继电器的控制信号的路径的示例的图。陆地站701是安装有产生控制信号的光通信装置的站房。供电装置103至105中的任何一个可以一起安装在陆地站701中。控制信号作为光信号由诸如光纤的光传输路径711进行传输。例如,光传输路径711是海底缆线,该海底缆线包括用于将陆地站701中包括的供电装置连接至bu101的供电路径的电线。

bu101包括光耦合器702和703。光耦合器702将包括控制信号且从陆地站701接收的光信号进行分离,并将该光信号输入到光/电(o/e)转换电路704和705。o/e转换电路704和705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将包括控制信号的电信号输出到rl控制电路301和302。rl控制电路301和302从o/e转换电路704和705输入的电信号中提取将由rl控制电路301和302中的每一个处理的控制信号,并且基于所提取的控制信号控制从属继电器。然而,rl控制电路301和302也可以不依赖控制信号的指令而自主地控制继电器。rl控制电路301控制rl(1)311,rl(2)312,rl(3)313和rl(4)314。rl控制电路302控制rle315和316。注意,即使当海底缆线或中继器发生异常时,来自陆地站701的控制信号可以到达bu101,除非光传输路径711被切断或包括中继器的光传输路径711上的损耗增加。

(操作的详细描述)

通过使用图7至10来描述当通过经由分支a和分支b的供电路径供电时,以及当不能通过供电路径供电时,供电电路120的操作。

图7是示出在供电电路120中供电电流从分支a流向分支b的正常状态的图。在下面的图中,虚线箭头是为了说明而示例的供电电流。在图7中,rl(1)311,rl(2)312和rl(4)314断开,并且只有rl(3)313接通。经由分支a和分支b的供电路径经由整流器电路511向rl控制电路301供应电力。分支c通过rl(3)313与整流器电路511断开连接。

在图7中,供电电流流向rla驱动电路401和rlb驱动电路402,因此rla411和421以及rlb412和422接通。此外,因为rle315断开,未向rld驱动电路404供电。结果,rld414和424断开。因此,整流器电路512的输出端子q1和q2未与rl控制电路302连接,并且输出端q1和q2断开。结果,与整流器电路512的供电端子p1连接的分支c的供电电流经由齐纳二极管dz流向与供电端子p2连接的海地。

这样,当供电路径正常时,经由分支a和分支b向rl控制电路301供电。因此,rl控制电路301可以控制rl(1)311至rl(4)314。另一方面,经由分支c和连接电路123的供电路径与rl控制电路301断开连接。

图8是示出当经由分支a的供电和经由分支b的供电两者都被切断时供电电路的操作的第一图。例如,这适用于分支a和分支b两者的供电路径都发生接地故障,或者分支a和分支b中的至少一个的供电路径发生开路故障的情况。当分支a和分支b两者的供电路径都发生接地故障时,从供电装置103和104向rl控制电路301的供电丢失。此外,当分支a和分支b之一的供电路径发生开路故障时,不能形成经由分支a和分支b的供电路径,因此向rl控制电路301的供电也丢失。rl(1)311和rl(2)312在故障发生前由rl控制电路301断开。因为rl(1)311和rl(2)312是闭锁继电器,即使当来自分支a和b两者的供电随后被切断并且rl控制电路301不工作时,rl(1)311和rl(2)312维持“断开”状态。

在图8中,示例描述了当分支a和分支b两者的供电路径都发生接地故障的情况。在图8至10和图12中,分支a和分支b的“x”标记表示由于接地故障使供电路径被连接至海地。当分支a的供电路径被切断时,不向rla驱动电路401供电。因此,rla411和421从接通变为断开。类似地,分支b的供电路径被切断,因此也不向rlb驱动电路402供电。因此,rlb412和422从接通变为断开。

注意分支c,rl(3)313在故障发生前由rl控制电路301接通。因为rl(3)313是闭锁继电器,即使当来自分支a和b两者的供电随后都被切断并且rl控制电路301不工作时,rl(3)313维持“接通”状态。因此,分支a和b两者的供电都被切断后,也不向rlc驱动电路403供电。结果,在来自分支a和b两者的供电都被切断之前和之后,rlc413和423维持断开状态。

换言之,当来自分支a和分支b两者的供电都被切断时,rla411和421、rlb412和422、以及rlc413和423都被断开。结果,整流器电路512的输出端子q1和q2通过这些继电器连接至rl控制电路302。

基于整流器电路512和rl控制电路302之间的连接,电流开始流向rl控制电路302,并且因此整流器电路512的齐纳二极管dz两端之间的电压下降至等于或低于齐纳电压,并且齐纳二极管dz被断开。因此,所有流向整流器电路512的齐纳二极管dz的电流变成流向rl控制电路302。

向rl控制电路302供电使rl控制电路302进入可以控制rle315和316的状态(“备用状态”)。

图9是示出当经由分支a和分支b的供电被切断时供电电路的操作的第二图。根据图9,rl控制电路302通过来自整流器电路512的供电接通rle315和316。结果,经由rl控制电路302向rld驱动电路404和rl控制电路301供电。基于从陆地站接收的控制信号,可以由rl控制电路302通过使用图6中描述的功能来执行接通rle315和316的控制。陆地站可以通过检测分支a和分支b供电路径的异常来传输控制信号。通过以使o/e转换电路705通过来自rl控制电路302的供电进行操作的方式设计电路,即使当经由分支a和b的供电丢失时,o/e转换电路705也可以处理从陆地站接收的控制信号。或者,通过开始向rl控制电路302供电可以触发rl控制电路302,并且自主地将rle315和316接通。

图10是示出当经由分支a和分支b的供电被切断时供电电路的操作的第三图。通过被接通的rle315和316向rld驱动电路404供电。结果,如图10所示,rld414和424被接通。这里,将考虑来自分支a和分支b两者的供电被切断和之后经由分支a的供电被恢复的情况。当由于供电恢复使电流流向rla驱动电路401时,rla411和421被接通。当电流流向rlb驱动电路402时,rlb412和422被接通。在这两种情况中,rla411,rlb412和rlc413的串联电路、以及rla421,rlb422和rlc423的串联电路均不导通。然而,通过接通rld驱动电路404,rld414和424维持接通状态。因此,即使当来自分支a和分支b之一的供电恢复时,通过插入rld414,424和rl控制电路302来维持从整流器电路512向rl控制电路301供电。

这样,通过使用连接电路123形成给rl控制电路301的供电路径,并且可以由rl控制电路301控制rl(1)311至rl(4)314。当供电路径上发生双重接地故障或开路故障期间向bu101的控制电路122的供电丢失时,连接电路123处于备用状态。那么,可以通过经由连接电路123连接供电路径和控制电路122来实现向rl控制电路301供电。

将描述当来自分支a的供电恢复时经由整流器电路511的供电路径。通过由rl控制电路301接通rl(4)314,使经由分支a和整流器电路511的供电被连接至海地。这里,当可以实现来自整流器电路511和512两者的供电时,可以将rl控制电路301设计成由来自整流器电路512的供电来进行工作。例如,通过向rl控制电路301提供使来自整流器511的供电路径与连接电路123的供电断开连接的继电器,rl控制电路301实现了这样的功能。在图10中,通过这个功能,使来自整流器电路511的供电路径在rl控制电路301内被断开连接。然后,分支a的供电电流通过整流器电路511的齐纳二极管dz和rl(4)314,并且流至海地。当连接电路123与rl控制电路301断开连接时,rl控制电路301可以通过来自整流器电路511的供电进行工作。

图11是示出在图8至10中描述的供电电路120的操作示例的流程图。当向rla驱动电路401的供电被切断时,供电电路120断开rla411和421(图11步骤s01)。此外,当向rlb驱动电路402的供电被切断时,供电电路断开rlb412和422(步骤s02)。然后,供电电路120将整流器电路512的输出端子q1和q2连接至rl控制电路302(步骤s03)。因此,rl控制电路302被供电。rl控制电路302接通rle315和316(步骤s04)。此外,通过向rld驱动电路404供电接通rld414和424(步骤s05)。步骤s01和步骤s02的顺序不受限制,步骤s04和s05的顺序也不受限制。

在图10中,描述了经由连接电路123向rl控制电路301供电的状态。在图12至14中,将描述图10中的状态之后的供电电路120的操作示例。

图12是示出切换经由分支c的供电路径的示例的第一图。在图12中,一种在分支a和分支b两者都发生接地故障,并且rl控制电路301的供电被切换为从整流器电路512供电的情况。如图10中的描述,由于接地故障,开始经由连接电路123向控制电路122供电。随后,如图12所示,rl控制电路301可以断开rl(3)313并接通rl(4)314,并且可以切换到第三受电端子和海地之间的、不通过连接电路123的路径。这种控制可以将分支c向rl控制电路301的供电从经由整流器电路512供电变更为经由整流器电路511供电。供电路径的这种切换使连接电路123与rl控制电路301的供电路径断开连接,并且减少供电电流通过的电路。因此,减少了供电路径上的压降(即功耗),并且提高了供电路径的可靠性。

当供电电路120处于图12中的状态时,rl控制电路301可以进一步将rl(1)311接通。通过插入整流器电路512的齐纳二极管dz,rl(1)311的接通侧端子被连接至海地。因此,通过接通rl(1)311,分支a的供电电路120侧上的接地点电压等于或小于齐纳二极管dz的齐纳电压。为此原因,可以避免在分支a的故障地点作业期间从供电电路120向分支a的故障地点施加意外的高电压,并且提升作业的安全性。相同的也适用于分支b的供电路径。换言之,通过由rl控制电路301接通rl(2)312,可以避免从供电电路120侧向分支b的故障地点施加意外的高电压。

图13和14是示出经由分支c的供电路径的切换的第二图和第三图。在图13和14中,将描述分支b发生开路故障的情况。在图13和14中,分支b的“x”标记表示供电路径由于开路故障而断开。当分支b发生开路故障时,如图8至10所示也开始经由分支c供电。随后,rl控制电路301接通rl(4)314,并且rl控制电路302也将rle315和316中的至少一个断开。通过这种控制,rl控制电路301的经由分支a和整流器电路511的供电电流可以经由rl(4)314连接至海地。此外,因为rla驱动电路401接通并且rld驱动电路404断开,所以rla411和421接通并且rld414和424断开。结果,控制电路122和连接电路123之间的供电路径被断开连接。

另一方面,在图14中,在经由连接电路123的供电开始后,rl控制电路301断开rl(3)313,并且控制电路302也断开rle315和316中的至少一个。在图14中,来自分支a的rl控制电路301的供电电流未连接至海地,并且经由分支c连接至供电路径。当经由分支c的供电电流(即图1中供电装置105的供电电流)的大小与经由分支a的供电电流的大小相同时,可以实现这种连接,并且电流的方向相反。例如,当图1中的供电装置103是正电压,供电装置105是负电压,并且两个供电电流相同时,可以形成这种供电路径。

图13和14描述了分支b发生开路故障的情况。然而,当分支a发生开路故障时,连接电路123也可以与控制电路122断开连接,并且可以通过类似的过程形成经由分支b、控制电路122和分支c的供电路径。

与图12的示例类似,由于图13和14描述的继电器的控制也减少了供电电流通过的电气组件,供电路径上的压降减少,并且供电路径的可靠性也得到提高。

如上所述,在根据第一示例实施例的海底分支单元(bu)101中,当供电丢失时,连接电路123向控制电路122供电,因此即使当供电路径发生接地故障和开路故障的时,可以实现供电路径的切换控制。

(第二示例实施例)

图1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实施例的海底分支单元800的配置的示例的框图。海底分支单元800包括切换电路801,控制电路802和连接电路803。切换电路801用作用于切换第一至第三受电端口811至813之间形成的多个供电路径的切换装置。控制电路802用作用于从第一受电端口811和第二受电端口812之间形成的供电路径接收供电并且控制切换电路801的控制装置。连接电路803用作用于当未从第一受电端口811和第二受电端口812之间形成的供电路径向控制电路802供电时将控制电路802连接在第三受电端口813和海地之间的连接装置。

即使当从第一受电端口811和第二受电端口812之间形成的供电路径向控制电路802的供电丢失时,具有这种配置的海底分支单元800将控制电路802连接至第三受电端口813和海地之间形成的供电路径。因此,可以维持向控制电路802的供电。

因此,即使当供电路径发生接地故障和开路故障时,根据第二示例实施例的海底分支单元800可以实现供电路径的切换控制。

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切换电路801与根据第一示例实施例的rl(1)311至rl(4)314相关联。控制电路802与根据第一示例实施例的rl控制电路301相关联。连接电路803与根据第一示例实施例的bu101的连接电路123相关联。

注意,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也可以描述为以下的补充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补充说明1】

一种海底分支单元,包括:

切换装置,用于切换第一至第三受电端口之间形成的多个供电路径;

控制装置,用于接收第一受电端口和第二受电端口之间形成的供电路径的供电,并且控制切换装置,和

连接装置,用于当未从第一受电端口和第二受电端口之间形成的供电路径向控制装置供电时将控制装置连接在第三受电端口和海地之间。

【补充说明2】

根据补充说明1的海底分支单元,其中

与第三受电端口连接的终端站不同于与第一受电端口和第二受电端口之间形成的供电路径连接的终端站。

【补充说明3】

根据补充说明2的海底分支单元,进一步包括

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第一受电端口和第二受电端口之间形成的供电路径的供电状态,其中

连接装置基于检测装置的输出将控制装置连接在第三受电端口与海地之间。

【补充说明4】

根据补充说明2或3中任何一个的海底分支单元,其中

连接装置基于从任何一个终端站接收的控制信号将控制装置连接在第三受电端口和海地之间。

【补充说明5】

根据补充说明1至4中任何一个的海底分支单元,其中,

在连接装置将控制装置连接在第三受电端口和海地之间之后,控制装置以下述方式控制切换装置:切换至第三受电端口和海地之间的、不通过连接装置的路径。

【补充说明6】

根据补充说明1至5中任何一个的海底分支单元,进一步包括

分支和输出输入光信号的功能。

【补充说明7】

一种通信系统,包括:

终端站,该终端站包括供电装置;和

根据补充说明6的海底分支单元,其中

终端站可以向海底分支单元供电。

【补充说明8】

一种切换第一至第三受电端口之间形成的多个供电路径的海底分支方法,海底分支方法包括:

使控制装置从第一受电端口和第二受电端口之间形成的供电路径接收供电,并且控制切换多个供电路径;和

当未从第一受电端口和第二受电端口之间形成的供电路径向控制装置供电时,使控制装置从第三受电端口和海地之间形成的供电路径接收供电,并且控制切换多个供电路径。

【补充说明9】

根据补充说明8的海底分支方法,进一步包括

将第三受电端口连接至终端站,该终端站不同于与第一受电端口和第二受电端口之间形成的供电路径连接的终端站。

【补充说明10】

根据补充说明9的海底分支方法,进一步包括

基于第一受电端口和第二受电端口之间形成的供电路径的供电状态,通过连接装置将控制装置连接在第三受电端口和海地之间。

【补充说明11】

根据补充说明10的海底分支方法,进一步包括

基于任何一个终端站接收到的控制信号,通过连接装置将控制装置连接在第三受电端口和海地之间。

【补充说明12】

根据补充说明10或11的海底分支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将控制装置连接在第三受电端口和海地之间之后,切换至第三受电端口和海地之间的、不通过连接装置的路径。

尽管以上已参考示例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本发明不限于以上描述的示例实施例。在本发明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配置和细节进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各种修改。

此外,在每一个示例实施例中描述的配置不必然互相排斥。本发明的作用和效果可以通过将以上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的全部或一部分进行组合的配置来实现。

可以通过包括在供电电路120或海底分支单元800中的中央处理单元(cpu)执行程序来实现上述每一个示例实施例所描述的功能和程序的一部分或全部。该程序记录在非临时固定记录介质中。半导体存储器或固定磁盘装置用作记录介质,但不限于此。例如,cpu是包括在分支单元或海底分支单元中的计算机。

本申请基于并且要求于2017年9月29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7-189336号的优先权的权益,该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全部并入本文。

[参考标记列表]

100海底缆线系统

101海底分支单元(bu)

102中继器

103至105供电装置

120供电电路

121切换电路

122控制电路

123连接电路

301至302rl控制电路

311rl(1)

312rl(2)

313rl(3)

314rl(4)

315至316rle

401rla驱动电路

402rlb驱动电路

403rlc驱动电路

404rld驱动电路

411,421rla

412,422rlb

413,423rlc

414,424rld

511至512整流器电路

601第一受电端口

602第二受电端口

603第三受电端口

701陆地站

702至703光耦合器

704至705o/e转换电路

711光传输路径

800海底分支单元

801切换电路

802控制电路

803连接电路

811第一受电端口

812第二受电端口

813第三受电端口

900海底缆线系统

901分支单元(bu)

902中继器

903切换电路

911至913供电装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