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大数据分析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11563发布日期:2019-03-27 10:50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大数据分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络大数据分析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在计算机上处理的业务也由基于单机的数学运算、文件处理,基于简单连接的内部网络的内部业务处理、办公自动化等发展到基于复杂的内部网(intranet)、企业外部网(extranet)、全球互联网(internet)的企业级计算机处理系统和世界范围内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处理。

在系统处理能力提高的同时,系统的连接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但在连接能力信息、流通能力提高的同时,基于网络连接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整体的网络安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网络的物理安全、网络拓扑结构安全、网络系统安全、应用系统安全和网络管理的安全等。

因此计算机安全问题,应该像每家每户的防火防盗问题一样,做到防范于未然。甚至不会想到会成为目标的时候,威胁就已经出现了,一旦发生,常常措手不及,造成极大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网络大数据分析终端,所述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连接;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可执行指令,以实现使用网络大数据分析系统以基于网络下载数据的病毒分析结果实现移动终端当前模式的自动化切换的方法,所述网络大数据分析系统包括:现场显示设备,位于移动终端内,与模式切换设备连接,用于实时显示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模式。

更具体地,在所述网络大数据分析系统中,所述系统还包括:数据分析设备,位于移动终端内,用于接收网络下载数据,对所述网络下载数据执行病毒分析,以确定所述网络下载数据中是否存在病毒。

更具体地,在所述网络大数据分析系统中,所述系统还包括:模式切换设备,设置在所述数据分析设备的附近,与所述数据分析设备连接,用于在所述数据分析设备确定所述网络下载数据中存在病毒时,将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模式切换为安全模式;实时加湿设备,设置在数据分析设备的附近,与信号解析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数据分析设备的内部湿度数据,并在数据分析设备的内部湿度数据小于等于最小湿度阈值时,执行对数据分析设备的加温操作;主湿度传感设备,设置在数据分析设备的外壳上,用于对数据分析设备的外壳上的湿度执行现场检测操作,以获得第一湿度数据;第一辅助传感设备,设置在模式切换设备的外壳上,用于对模式切换设备的外壳上的湿度执行现场检测操作,以获得第二湿度数据;第二辅助传感设备,设置在现场显示设备的外壳上,用于对现场显示设备的外壳上的湿度执行现场检测操作,以获得第三湿度数据;信号解析设备,分别与所述主湿度传感设备、第一辅助传感设备和第二辅助传感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湿度数据、所述第二湿度数据和所述第三湿度数据,并对所述第一湿度数据、所述第二湿度数据和所述第三湿度数据执行加权估算操作,以获得所述数据分析设备的内部湿度数据;耗电水平分析设备,用于基于当前使用电池的历史耗电数据分析当前使用电池的单位时间耗电量,以作为系统耗电量输出;参数估算设备,分别与数据分析设备、模式切换设备和现场显示设备连接,用于基于数据分析设备的历史耗电数据统计数据分析设备的单位时间耗电量,以作为第一耗电量,基于模式切换设备的历史耗电数据统计模式切换设备的单位时间耗电量,以作为第二耗电量,基于现场显示设备的历史耗电数据统计现场显示设备的单位时间耗电量,以作为第三耗电量;现场重分配设备,分别与所述耗电水平分析设备和所述参数估算设备连接,用于基于所述第一耗电量占据所述系统耗电量的百分比确定当前使用电池剩余电量中分配给数据分析设备的可用电量。

本发明具备以下三处重要的发明点:

(1)基于网络下载数据的病毒分析结果,实现移动终端当前模式的自动化切换,以提高移动终端的安全性;

(2)根据系统耗电水平和各个设备耗电水平对当前使用电池剩余电量执行自适应的重分配操作,以避免某一个设备缺电的情况发生;

(3)使用实时加湿设备,设置在数据分析设备的附近,与信号解析设备连接,用于在数据分析设备的内部湿度数据小于等于最小湿度阈值时,执行对数据分析设备的加温操作,更为重要的是,在所述实时加湿设备中,对数据分析设备的加温操作的幅度与内部湿度数据减去最小湿度阈值的差值的绝对值大小成正比。

本发明的网络大数据分析终端安全可靠,具有防病毒效果。由于基于网络下载数据的病毒分析结果,实现移动终端当前模式的自动化切换,提高了移动终端的安全性;还根据系统耗电水平和各个设备耗电水平对当前使用电池剩余电量执行自适应的重分配操作,从而在电力水平有限的情况下对各个设备用电进行有效均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计算机病毒(computervirus)是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数据的代码,能影响计算机使用,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计算机病毒具有传播性、隐蔽性、感染性、潜伏性、可激发性、表现性或破坏性。计算机病毒的生命周期:开发期→传染期→潜伏期→发作期→发现期→消化期→消亡期。

计算机病毒是一个程序,一段可执行码。就像生物病毒一样,具有自我繁殖、互相传染以及激活再生等生物病毒特征。计算机病毒有独特的复制能力,它们能够快速蔓延,又常常难以根除。它们能把自身附着在各种类型的文件上,当文件被复制或从一个用户传送到另一个用户时,它们就随同文件一起蔓延开来。

当前,由于无法基于网络下载数据的病毒分析结果实现移动终端当前模式的自动化切换,导致移动终端的安全性无法得到保障,同时无法根据系统耗电水平和各个设备耗电水平对当前使用电池剩余电量执行自适应的重分配操作,导致在电力水平有限的情况下无法对各个设备用电进行有效均衡。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搭建一种网络大数据分析终端,所述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连接;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可执行指令,以实现使用网络大数据分析系统以基于网络下载数据的病毒分析结果实现移动终端当前模式的自动化切换的方法。所述网络大数据分析系统能够有效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示出的网络大数据分析系统包括:

现场显示设备,位于移动终端内,与模式切换设备连接,用于实时显示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模式。

接着,继续对本发明的网络大数据分析系统的具体结构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所述网络大数据分析系统中还可以包括:

数据分析设备,位于移动终端内,用于接收网络下载数据,对所述网络下载数据执行病毒分析,以确定所述网络下载数据中是否存在病毒。

所述网络大数据分析系统中还可以包括:

模式切换设备,设置在所述数据分析设备的附近,与所述数据分析设备连接,用于在所述数据分析设备确定所述网络下载数据中存在病毒时,将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模式切换为安全模式;

实时加湿设备,设置在数据分析设备的附近,与信号解析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数据分析设备的内部湿度数据,并在数据分析设备的内部湿度数据小于等于最小湿度阈值时,执行对数据分析设备的加温操作;

主湿度传感设备,设置在数据分析设备的外壳上,用于对数据分析设备的外壳上的湿度执行现场检测操作,以获得第一湿度数据;

第一辅助传感设备,设置在模式切换设备的外壳上,用于对模式切换设备的外壳上的湿度执行现场检测操作,以获得第二湿度数据;

第二辅助传感设备,设置在现场显示设备的外壳上,用于对现场显示设备的外壳上的湿度执行现场检测操作,以获得第三湿度数据;

信号解析设备,分别与所述主湿度传感设备、第一辅助传感设备和第二辅助传感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湿度数据、所述第二湿度数据和所述第三湿度数据,并对所述第一湿度数据、所述第二湿度数据和所述第三湿度数据执行加权估算操作,以获得所述数据分析设备的内部湿度数据;

耗电水平分析设备,用于基于当前使用电池的历史耗电数据分析当前使用电池的单位时间耗电量,以作为系统耗电量输出;

参数估算设备,分别与数据分析设备、模式切换设备和现场显示设备连接,用于基于数据分析设备的历史耗电数据统计数据分析设备的单位时间耗电量,以作为第一耗电量,基于模式切换设备的历史耗电数据统计模式切换设备的单位时间耗电量,以作为第二耗电量,基于现场显示设备的历史耗电数据统计现场显示设备的单位时间耗电量,以作为第三耗电量;

现场重分配设备,分别与所述耗电水平分析设备和所述参数估算设备连接,用于基于所述第一耗电量占据所述系统耗电量的百分比确定当前使用电池剩余电量中分配给数据分析设备的可用电量;

其中,所述模式切换设备还用于在所述数据分析设备确定所述网络下载数据中不存在病毒时,将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模式恢复为工作模式;

其中,所述移动终端在所述安全模式下的服务的数量少于所述移动终端在所述工作模式下的服务的数量;

其中,在所述信号解析设备中,对所述第一湿度数据、所述第二湿度数据和所述第三湿度数据执行加权估算操作,以获得所述数据分析设备的内部湿度数据包括:将所述第一湿度数据和第一权重值相乘以获得第一乘积,将所述第二湿度数据和第二权重值相乘以获得第二乘积,将所述第三湿度数据和第三权重值相乘以获得第三乘积,将所述第一乘积、所述第二乘积和所述第三乘积相加以获得所述内部湿度数据。

所述网络大数据分析系统中:

在所述信号解析设备中,所述第一权重值大于所述第二权重值且大于所述第三权重值。

所述网络大数据分析系统中:

在所述实时加湿设备中,对数据分析设备的加温操作的幅度与内部湿度数据减去最小湿度阈值的差值的绝对值大小成正比。

所述网络大数据分析系统中:

所述现场重分配设备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二耗电量占据所述系统耗电量的百分比确定当前使用电池剩余电量中分配给模式切换设备的可用电量。

所述网络大数据分析系统中:

所述现场重分配设备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三耗电量占据所述系统耗电量的百分比确定当前使用电池剩余电量中分配给现场显示设备的可用电量。

所述网络大数据分析系统中:

在所述现场重分配设备中,所述第一耗电量占据所述系统耗电量的百分比与分配给数据分析设备的可用电量成正比,所述第二耗电量占据所述系统耗电量的百分比与分配给模式切换设备的可用电量成正比,所述第三耗电量占据所述系统耗电量的百分比与分配给现场显示设备的可用电量成正比。

另外,所述现场重分配设备为一soc芯片。另外,systemonchip,简称soc,也即片上系统。从狭义角度讲,他是信息系统核心的芯片集成,是将系统关键部件集成在一块芯片上;从广义角度讲,soc是一个微小型系统,如果说中央处理器(cpu)是大脑,那么soc就是包括大脑、心脏、眼睛和手的系统。国内外学术界一般倾向将soc定义为将微处理器、模拟ip核、数字ip核和存储器(或片外存储控制接口)集成在单一芯片上,他通常是客户定制的,或是面向特定用途的标准产品。

soc定义的基本内容主要在两方面:其一是他的构成,其二是他形成过程。系统级芯片的构成可以是系统级芯片控制逻辑模块、微处理器/微控制器cpu内核模块、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模块、嵌入的存储器模块、和外部进行通讯的接口模块、含有adc/dac的模拟前端模块、电源提供和功耗管理模块,对于一个无线soc还有射频前端模块、用户定义逻辑(他可以由fpga或asic实现)以及微电子机械模块,更重要的是一个soc芯片内嵌有基本软件(rdos或cos以及其他应用软件)模块或可载入的用户软件等。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