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译考试录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26443发布日期:2019-06-15 00:26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口译考试录音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考试录音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口译考试录音装置。



背景技术:

口译考试中通过耳机向考生广播需要翻译的试题音频,考生向麦克风作答翻译,需要录取试题音频和作答音频来生成一个最终的答卷音频文件。目前的口译考试技术一般通过计算机有线网络和软件系统实现,监考机播放试题音频,通过局域网广播给考生机,考生通过考生机上的耳机听取试题音频,然后通过耳机麦克风作答,考生机录制试题音频和作答音频,最后监考机通过网络回收答卷音频。以上技术存在的问题是:(1)网络系统存在不稳定性,交换机故障会导致整场考试失败,网线接触不良导致个别考生考试失败;(2)录音通过计算机软件完成,计算机系统存在不稳定性;(3)系统设备连接点过多,增加了考试不稳定性,例如:计算机上的耳机插孔,麦克风插孔,网线插孔,电源插孔等,学生考试时触碰任何一个连接点导致的接触不良,直接导致耳机听不到或者语音录不上,考试失败;(4)考试控制命令通过软件和网络发送,实时性和同步性不高,可能导致考生开始录音时不同步或不能正常开始录制;(5)考生端录音没有独立冗余装置,考生的作答音频是最重要的数据,一旦录音环节故障,考试失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口译考试录音装置,解决现容易受网络影响,设备连接点多,容易出现不稳定的问题。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口译考试录音装置,包括耳机端和主控端,所述耳机端与主控端信号连接,所述耳机端包括麦克风组件、耳机组件、录音模块,存储模块,音频检测模块,题目音频无线接收模块,无线指令接收模块,耳机状态上传模块和答卷音频数据无线上传模块,所述录音模块与麦克风组件、耳机组件、无线指令接收模块和存储模块均信号连接,所述无线指令接收模块接收主控端的指令和音频数据并传送到录音模块,所述录音模块根据指令对耳机组件和麦克风组件录音,所述存储模块存储录音模块录制的音频数据,其中,所述耳机端还设置有id标识码,所述主控端还包括耳机标识码采集装置和考生信息输入装置,所述耳机标识码采集装置采集标识码信息与通过考生信息输入装置输入的考生信息进行配对存储于主控端的数据存储模块中。

其中,所述主控端包括无线指令发射模块,题目音频无线广播模块,耳机状态接收模块,答卷音频数据无线收集模块,所述题目音频无线广播模块向所有耳机端广播题目音频,所述无线指令发射模块向耳机端发射各种指令,所述耳机状态接收模块收集耳机端上报的耳机状态,所述答卷音频数据无线收集模块收集耳机端上传的答卷音频数据。所述主控端包括无线指令发射模块和题目音频无线广播模块,所述无线指令发射模块和题目音频无线广播模块通过红外线、wifi、蓝牙或zigbee无线协议模块进行发射,耳机端通过相同的协议模块进行接收数据和指令。所述耳机端包括两套独立的麦克风组件、耳机组件、录音模块,存储模块,音频检测模块,题目音频无线接收模块,无线指令接收模块,耳机状态上传模块和答卷音频数据无线上传模块。所述耳机端还设置有音频检测模块,所述音频检测模块对录音模块录制的音频文件进行有效音频检测,耳机端将检测结果状态上报给主控端,所述主控端显示检测结果。所述耳机端还设置有usb接口,通过usb接口访问耳机端存储模块中的数据。所述主控端还包括用户指令输入模块,用户指令输入模块与无线指令发射模块信号连接,用户输入的指令通过无线指令发射模块发送给所有的耳机端。所述主控端还包括显示装置。

有益效果:本发明精简了音频、数据、和指令的传输节点,消除了由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硬件连接接触不良所带来的不稳定性,本发明录音在耳机装置内完成,不使用额外的计算机等系统进行录音,消除了外部软硬件录音所带来的未知的不稳定性。本发明耳机端含有两套独立完整的录音功能各模块,大大提高了考试的稳定性和公平性,本发明边录音边进行录音检测功能,可以在考试过程中及时发现录音故障,节省考试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只听不录模式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试录模式流程图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边听边录模式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耳机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装置包括耳机端和主控端,耳机端通过各无线通讯模块与主控端信号连接,耳机端包括麦克风组件、耳机组件、录音模块,存储模块,音频检测模块,题目音频无线接收模块,无线指令接收模块,耳机状态上传模块,答卷音频数据无线上传模块,录音模块与麦克风组件、耳机组件、无线指令接收模块和存储模块均连接,无线指令接收模块接收主控端的指令并传送到录音模块,录音模块根据指令对耳机组件和麦克风组件录音,存储模块存储录音模块录制的音频数据,音频检测模块对录音模块录制的音频文件进行有效音频检测,耳机端将检测结果状态上报给主控端。

主控端还包括答卷音频数据无线收集模块和无线指令发射模块,答卷音频数据无线收集模块接收耳机端的答卷音频数据无线上传模块传来的录音数据,无线指令发射模块发送控制指令给耳机端,耳机端通过无线指令接收模块接收指令。主控端还包括题目音频无线广播模块和题目音频播放模块,题目音频播放模块播放的音频数据通过题目音频无线广播模块广播给所有的耳机端,耳机端通过题目音频无线接收模块接收音频数据。主控端还包括耳机状态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耳机端耳机状态上传模块上报的耳机状态信号。

耳机端和主控端所对应的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指令发射和接收模块,状态上传与接收模块可通过红外线、wifi、蓝牙或zigbee等无线协议进行通讯。耳机端还设置有录音检测模块,对录音模块录制的音频文件进行检测,耳机端将检测结果反馈给主控端,主控端显示检测结果。耳机端还设置有usb接口。耳机端包括两套独立的麦克风组件、耳机组件、录音模块、存储模块、音频检测模块、题目音频无线接收模块、无线指令接收模块、耳机状态上传模块、答卷音频数据无线上传模块,以作为冗余机制增加考试的稳定性。

如图2为本装置的“只听不录”模式流程示意图:

步骤1:主控端用耳机标识码采集装置采集单个耳机的标识码,例如但不限于:用扫码枪扫描耳机上的二维码id。

步骤2:主控端用考生信息输入装置采集考生信息,例如但不限于:用键盘输入考生的姓名、考号等信息。

步骤3:主控端将步骤1和步骤2中的耳机id和学生信息配对,并将配对信息存储。

步骤4:主控端显示装置上显示上述配对信息。

步骤5:是否所有考生录入信息并和单独的耳机id配对完毕?若“否”,转到步骤1;若“是”,转到步骤6。

步骤6:(两支流程6a和6b同时开始)

步骤6a.1:主控端的题目音频播放模块开始播放试听音频。

步骤6a.2:主控端的音频无线广播模块开始向耳机端广播音频无线信号。进入步骤7。

步骤6b.1:主控端的无线指令发射模块向耳机发射“只听不录”模式。

步骤6b.2:耳机端的无线指令接收模块接收到指令。

步骤6b.3:耳机端进入“只听不录模式”。进入步骤7。

步骤7:耳机端的题目音频无线接收模块接收主控端广播的试听音频无线信号。

步骤8:耳机端内涵的两套耳机装置解调音频信号并播放音频。

步骤9:是否所有考生耳机端都能听到音频声音。若“是”,转入步骤12。若“否”,转入步骤10。

步骤10:主控端删除有问题的耳机的配对信息。

步骤11:为考生更换新耳机。进入步骤1。

步骤12:主控端的题目音频播放模块停止播放试音音频。

步骤13:试音结束,所有耳机试音成功。可更换播放音频的内容并直接进入正式听力考试。

如图3为本装置的“试录模式”流程示意图:

步骤1:主控端无线指令发射模块发射“试录模式”指令。

步骤2:耳机端无线指令接收模块接收指令。

步骤3:耳机端进入“试录模式”。

步骤4:耳机端播放与存储的提示音,提示考上向麦克风说话。

步骤5:耳机端,考生向麦克风说话。

步骤6:耳机端录音模块同时录制耳机和麦克风声音。

步骤7:检测录音时长是否达到预设n秒。若“否”,进入步骤4,继续播放提示音;若“是”,进入步骤8。

步骤8:耳机端停止播放提示音,考生试音音频存储到耳机端的存储模块。

步骤9:耳机端播放上述n秒考生试音音频。

步骤10:是否有考生听不到自己的回放录音(自己的声音和耳机里的提示音)?若“是”,进入步骤11;若“否”,进入步骤14。

步骤11:主控端,删除有问题耳机的考生和耳机的配对信息。

步骤12:为考生更换新耳机。

步骤13:主控端,考生和新耳机重新配对。进入步骤1,重新试音。

步骤14:是否继续进行试音?若“是”,进入步骤5,继续试音;若“否”,进入步骤15。

步骤15:主控端无线指令发射模块发送“结束试音模式”命令,耳机端停止录音并且停止播放提示音。

步骤16:所有耳机试录成功。

例如,试录模式的提示音可以为:“现在,请您对着麦克风不停的讲话,现在,请您对着麦克风不停的讲话,现在,请您对着麦克风不停的讲话......”。考生按指示对着麦克风讲话,耳机的录音模块开始录音。录音n秒结束后,耳机回放音频,考生将同时听到自己的讲话声和背景音“现在,请您对着麦克风不停的讲话”。

如图4为本发明“边听边录模式”流程示意图:

进入“边听边录”模式是在“试录模式”成功之后,是用于正式口译考试的一种模式。

步骤1:主控端无线指令发射模块发射“边听边录模式”指令。

步骤2:耳机端无线指令接收模块接收指令。

步骤3:耳机端进入“边听边录”模式。

步骤4:主控端题目音频播放模块播放正式题目音频、主控端显示音频播放进度。

步骤5:主控端题目音频无线广播模块广播音频无线信号。

步骤6:耳机端题目音频无线接收模块接收题目音频无线信号。

步骤7:耳机端耳机播放题目音频。

步骤8:每个耳机端内两套独立的录音模块开始录制耳机+麦克风的音频。

步骤9:耳机端存储模块持续存储录音模块录制的音频。

步骤10:每个耳机端内两套独立的音频检测模块分别从各自相连的存储模块抽取最后m秒的音频来检测。

步骤11:耳机端两套独立的耳机状态上传模块分别上传检测结果到主控端。

步骤12:耳机状态接收模块接收每个耳机两套独立的检测结果。

步骤13:判断每个耳机端两套独立音频检测结果是否都表明录音失败?若“是”,进入步骤14;若“否”,进入步骤16。

步骤14:主控端显示装置显示和这个考生配对耳机状态为“双模块失败-停止考试”。

步骤15:监考老师停止此考生考试,考生等待重考。

步骤16:判断每个耳机端两套独立音频检测结果是否都正常?若“否”,进入步骤17,若“是”,进入步骤18。

步骤17:主控端显示装置显示和这个考生配对的耳机状态为“双模块正常-继续考试”,进入步骤19。

步骤18:主控端显示装置显示和这个考生配对的耳机状态为“单模块失败-继续考试”,进入步骤19。

步骤19:判断考试题目音频是否播放完毕?若“否”,进入步骤20;若“是”,进入步骤21。

步骤20:设定间隔n秒的计时器。计时结束后,进入步骤10。

步骤21:主控端无线指令发射模块发射结束“边听边录模式”命令。

步骤22:耳机端无线指令接收模块接收命令。

步骤22:耳机端录音模块停止录音。

步骤23:耳机端音频检测模块停止检测。

步骤24:耳机端答卷音频数据无线上传模块上传每个考生两套独立的答卷音频。

步骤25:主控端答卷音频无线收集模块收集所有耳机的答卷音频。

步骤26:主控端数据存储模块存储收集的所有答卷音频。

步骤27:主控端显示模块显示每个耳机答卷的回收储存进度。

步骤28:回收完毕,口译考试结束。

边听边录模式的录音检测模块:每隔例如20秒,开始收集录音模块中例如10秒的音频,此音频包括麦克风音频和耳机接收到的试题音频,检测其中是否有有效录音音频波形,麦克风中有效音频为考生的人声,试题中有效音频是题目中的人声或背景音乐声。因为在正式考试中,会出现试题音频出现空白,考生也没有说话的情形,此例中10秒的设置是考虑到一般考试中不会10秒钟既没有题目也没有作答的情形。每个耳机装置中含有两套独立的录音模块和各自独立的有效音频检测功能。例如:id为0001的耳机端包含两个录音模块0001a和0001b,0001a和0001b分别独立检测各自录制的音频是否有效。0001a若检测正常,向主控端发送信号0001a-good,若不正常,向主控端发送信号0001a-bad;0001b若检测正常,向主控端发送信号0001b-good,若不正常,向主控端发送信号0001b-bad。主控端显示模块显示每个耳机有效音频检测结果,若某个耳机的两个录音模块都正常,则显示“双模块正常-继续考试”;若有一个录音模块检测失败,显示“单模块失败-继续考试”;若两个录音模块检测都失败,显示“双模块失败-停止考试”。

“边听边录”模式结束后,主控端向所有耳机端发送指令,耳机停止录音,所有耳机端通过无线直接向主控端发送音频文件。考试当天“试录模式”下的试录文件、和正式考试“边听边录”模式下录音文件以明显区分的文件名格式命名,文件名包含如下信息:耳机唯一id、录音模块id、考试日期、开始录制的时刻、考生信息。例如,文件名可以命名为:0001b-张三-kaohao1234-20180301-090002-shiyin01.mp3,表示是0001号耳机的b录音模块录制的考号为kaohao1234,名叫张三的考生,于2018年3月1日,9点00分02秒的第1次试录音频。主控端在收取耳机端的音频时,主控端显示每个耳机端的回收进度,例如,在显示模块上以百分比或进度条显示每个耳机端总体回收进度。待所有文件整理完毕,考试顺利全部结束后,主控端可以向所有耳机端发送指令,清空耳机端所有的录音文件。主控端程序会反复提醒操作者是否确定清除文件,以防止误操作删除耳机端的录音文件。耳机或主控端发生故障时,可以通过每个耳机端的usb接口,将考生的音频文件拷贝出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