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机播放控制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538226发布日期:2019-04-29 14:14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耳机播放控制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以及音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耳机播放控制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成为人们生活中所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由于移动终端的功能多样化、复合化,类似于播放音乐、音频之类的功能已几乎所有移动终端所具备。用户在使用移动终端听音乐、看视频的时候,常常会使用耳机。也有很多用户,在静卧状态下戴着耳机听音乐、看电影,并在此过程中逐渐进入睡眠状态。

当用户在播放音频或视频的状态下戴着耳机进入睡眠状态,终端会持续播放,从而可能出现用户在睡眠中突然被耳机中的声音惊醒,或者耳机中播放的声音会影响用户的睡眠质量,同时,通过耳机长时间向用户播放音频,也会对用户的听力造成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耳机播放控制装置及方法,能够在用户佩戴耳机听音频的过程中进入睡眠状态后自动调整播放模式。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耳机播放控制装置,包括:

生理状态参数获取模块:用于检测到当前状态为音乐播放状态时,获取用户的生理状态参数;

身体运动参数获取模块:用于检测到当前状态为音乐播放状态时,获取身体运动参数;

睡眠状态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生理状态参数和身体运动参数判断用户是否处于睡眠状态;

播放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睡眠状态判断模块判断用户处于睡眠状态时,将音量调整到设定音量值或者关闭音乐播放。

可选的,所述睡眠状态判断模块具体包括:

运动识别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身体运动参数识别出用户身体发生了运动;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运动识别单元在设定时间内未识别出用户身体发生了运动时,判断用户处于睡眠状态。

可选的,所述运动检测机构包括:容器、滚珠、震动检测机构;所述滚珠置于所述容器内;所述容器侧壁由振膜制成;所述身体运动参数为所述容器侧壁的震动状况;

所述运动信号获取单元包括:

第一震动检测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震动检测机构所检测到的所述容器侧壁的震动状况;

所述运动识别单元用于在所述震动检测子单元获取到的容器侧壁的震动状况指示容器侧壁发生了震动时,识别出用户身体发生了运动;

所述运动检测机构设置于耳机的耳壳外侧。

可选的,所述运动检测侧机构包括:容器、滚珠、导体、永磁铁、电流检测机构;所述滚珠置于所述容器中,所述容器侧壁由薄膜制成;所述导体设置于所述永磁铁形成的磁场中,与所述电流检测机构和所述薄膜相连,使得所述薄膜震动时,带动所述导体运动;所述身体运动参数为所述导体上产生感应电流;

所述运动识别单元用于在所述电流检测机构检测到所述导体上产生感应电流时,识别出用户身体发生了运动;

所述运动检测机构设置于耳机的耳壳外侧。

可选的,所述运动检测机构至少包括三个,所述三个运动检测机构的永磁铁产生的磁场的磁感线方向在三维空间中相互垂直。

可选的,所述生理状态参数获取模块包括:

呼吸声音提取单元:用于通过耳机的麦克风获取用户的呼吸声音;

呼吸频率计算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呼吸声音计算用户的呼吸频率;

所述睡眠状态判断模块用于当所述呼吸频率处于设定的呼吸频率范围内、且根据所述身体运动参数判断用户身体未发生运动时。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耳机播放控制方法,应用于本发明任意一项实施例所提供的耳机播放控制装置,包括:

检测到当前状态为音乐播放状态时,获取用户的生理状态参数以及身体运动参数;

根据所述生理状态参数和身体运动参数判断用户是否处于睡眠状态;

在所述睡眠状态判断模块判断用户处于睡眠状态时,将音量调整到设定音量值或者关闭音乐播放。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生理状态参数和身体运动参数判断用户是否处于睡眠状态的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身体运动参数识别出用户身体发生了运动;

在设定时间内未识别出用户身体发生了运动时,判断用户处于睡眠状态。

可选的,所述运动检测机构包括:容器、滚珠、震动检测机构;所述滚珠置于所述容器内;所述容器侧壁由振膜制成;所述身体运动参数为所述容器侧壁的震动状况;

所述根据所述身体运动参数识别出用户身体发生了运动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震动检测机构所检测到的所述容器侧壁的震动状况;

在所述震动检测子单元获取到的容器侧壁的震动状况指示容器侧壁发生了震动时,识别出用户身体发生了运动;

所述运动检测机构设置于耳机的耳壳外侧。

可选的,所述运动检测侧机构包括:容器、滚珠、导体、永磁铁、电流检测机构;所述滚珠置于所述容器中,所述容器侧壁由薄膜制成;所述导体设置于所述永磁铁形成的磁场中,与所述电流检测机构和所述薄膜相连,使得所述薄膜震动时,带动所述导体运动;所述身体运动参数为所述导体上产生感应电流;

所述根据所述身体运动参数识别出用户身体发生了运动的步骤包括:在所述电流检测机构检测到所述导体上产生感应电流时,识别出用户身体发生了运动;

所述运动检测机构设置于耳机的耳壳外侧。

从上面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耳机播放控制装置及方法,能够在用户进入睡眠状态时降低播放音量或者停止播放,避免用户在听音频的过程中进入睡眠状态而未手动关闭播放功能的情况下,影响用户睡眠或者损害用户听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耳机播放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运动检测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运动检测机构罩壳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运动检测机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耳机播放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给出有效的实现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下述实施例,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说明。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机播放控制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

生理状态参数获取模块101:用于检测到当前状态为音乐播放状态时,获取用户的生理状态参数;

身体运动参数获取模块102:用于检测到当前状态为音乐播放状态时,获取身体运动参数;

睡眠状态判断模块103:用于根据所述生理状态参数和身体运动参数判断用户是否处于睡眠状态;

播放控制模块104:用于在所述睡眠状态判断模块判断用户处于睡眠状态时,将音量调整到设定音量值或者关闭音乐播放。

上述生理状态参数,可以通过用户另外佩戴的检测装置,例如手环或者其他用品,进行获取。也可以通过耳机自身的结构,采集现实信号,进行分析,以获取生理状态参数。生理状态参数具体可包括:呼吸频率、心率、体温等。

上述身体运动参数用于指示用户的身体是否发生了运动。根据生理状态参数和身体运动参数判断用户是否处于睡眠状态的基本原理是,当用户处于睡眠状态时,生理状态参数与用户清醒时不同,例如呼吸频率变慢、心率变慢、体温变低等;而当用户处于清醒状态时,在较短的时间内必然会发生身体运动,在睡眠状态中,用户可能在较长时间内不会发生身体运动。因而可以将用户在睡眠状态下发生身体运动的最短时间阈值或者用户在清醒状态不发生身体运动的最长时间阈值为限,在这个发生身体运动的最短或最长时间值内,若发生了身体运动,而且某个或某些生理状态参数与用户睡眠状态下相应的生理状态参数相符合,则判断用户处于睡眠状态,将生理状态参数和身体运动参数结合进行睡眠状态的判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睡眠状态判断模块具体包括:

运动识别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身体运动参数识别出用户身体发生了运动;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运动识别单元在设定时间内未识别出用户身体发生了运动时,判断用户处于睡眠状态。

上述实施例中的设定时间,可以是用户在清醒状态下发生身体运动的最长时间或者是用户在睡眠状态下发生身体运动的最短时间,这两种时间都可以通过对一般用户群体进行抽样调查得出。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运动检测机构包括:容器、滚珠、震动检测机构;所述滚珠置于所述容器内;所述容器侧壁由震膜制成;所述身体运动参数为所述容器侧壁的震动状况;

所述运动信号获取单元包括:

第一震动检测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震动检测机构所检测到的所述容器侧壁的震动状况;

所述运动识别单元用于在所述震动检测子单元获取到的容器侧壁的震动状况指示容器侧壁发生了震动时,识别出用户身体发生了运动;

所述运动检测机构设置于耳机的耳壳外侧。

在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运动检测机构200包括:第一容器201、滚珠202、震动检测机构203;所述滚珠202置于所述容器201内;所述容器201侧壁由振膜制成,当用户发生身体运动时,会带动容器201里的滚珠202运动,滚珠202在容器201的振膜上滚动,带动振膜震动,从而震动检测机构203能够检测到振膜的震动。在具体实施例中,震动检测机构203可以为声音检测机构,振膜可以与用于耳机发生的振膜为同种材料,为了减少成本,振膜也可以使用其他具有震动发声功能的材料。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容器201的结构由两个罩壳2011对合围绕一定的空间而形成。罩壳2011包括第一侧壁2012、第二侧壁2013、第三侧壁2014,其中,第一侧壁2012与第二侧壁2013之间、第二侧壁2013与第三侧壁2014之间之间的夹角均为150°左右,这样,两个罩壳2011对合在一起之后,容器侧壁之间最小夹角为120°,从而能够避免滚珠卡在容器角落处影响运动检测机构正常使用的情况。进一步,为了保证滚珠的正常使用,第一侧壁2012与第二侧壁2013之间、第二侧壁2013与第三侧壁2014之间的连接处为圆角。罩壳2011的侧壁都是平面,从而使得滚珠在因为人体运动而带着容器晃动的时候,能够立即发生滚动或弹动,从而能够更为灵敏地检测人体运动;而相邻侧壁之间的连接处为圆角,避免意外情况下将滚珠卡住。

在本发明其它实施例中滚珠可以设置一个以上。

为了避免振膜震动的时候发出的声音影响耳机听筒的使用,所述运动检测机构设置于耳机的耳壳外侧,并且与耳壳之间有一定距离。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运动检测侧机构包括:第二容器、滚珠、导体、永磁铁、电流检测机构;所述滚珠置于所述容器中,所述容器侧壁由薄膜制成;所述导体设置于所述永磁铁形成的磁场中,与所述电流检测机构和所述薄膜相连,使得所述薄膜震动时,带动所述导体运动;所述身体运动参数为所述导体上产生感应电流;

所述运动识别单元用于在所述电流检测机构检测到所述导体上产生感应电流时,识别出用户身体发生了运动;

所述运动检测机构设置于耳机的耳塞外侧。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运动检测机构包括:第二容器401、滚珠402、导体403、永磁铁404、电流检测机构405;所述滚珠402置于所述容器401中,所述容器401侧壁由薄膜制成;所述导体403设置于所述永磁铁404形成的磁场中,与所述电流检测机构405和所述薄膜相连,当用户产生身体运动,使得滚珠402滚动,从而使得所述薄膜震动,带动导体403运动。导体403位于永磁铁404形成的磁场中,导体403运动时切割磁感线会产生感应电流,从而当电流检测机构405检测到导体403上产生了感应电流时,则可以判断用户产生了身体运动。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二容器401包括四个侧壁4011,相邻侧壁4011之间的夹角为90°,且相邻两个侧壁4011之间连接处为圆角。每个侧壁4011均与导体403连接,从而侧壁4011的震动能够带动相应导体403的运动。导体403分为两组,每一组导体403都处于一个相同的磁场中,且每一组导体中的两个导体403分别连接相邻两个侧壁4011。

有鉴于实际使用过程中用户身体运动的情况复杂性,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运动检测机构可以在耳机耳壳外侧、耳机线材上各设置至少一个,以适应用户身体部分发生运动导致耳壳跟着运动、耳机线材不动,或者耳壳未发生运动而耳机线材发生运动的情况。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运动检测机构至少包括三个,所述三个运动检测机构的永磁铁产生的磁场的磁感线方向在三维空间中相互垂直,从而提高检测的准确度。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生理状态参数获取模块包括:

呼吸声音提取单元:用于通过耳机的麦克风获取用户的呼吸声音;

呼吸频率计算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呼吸声音计算用户的呼吸频率;

所述睡眠状态判断模块用于当所述呼吸频率处于设定的呼吸频率范围内、且根据所述身体运动参数判断用户身体未发生运动时。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一种耳机播放控制方法,如图5所示,包括:

步骤501:检测到当前状态为音乐播放状态时,获取用户的生理状态参数以及身体运动参数;

步骤502:根据所述生理状态参数和身体运动参数判断用户是否处于睡眠状态;

步骤503:在所述睡眠状态判断模块判断用户处于睡眠状态时,将音量调整到设定音量值或者关闭音乐播放。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生理状态参数和身体运动参数判断用户是否处于睡眠状态的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身体运动参数识别出用户身体发生了运动;

在设定时间内未识别出用户身体发生了运动时,判断用户处于睡眠状态。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运动检测机构包括:容器、滚珠、震动检测机构;所述滚珠置于所述容器内;所述容器侧壁由振膜制成;所述身体运动参数为所述容器侧壁的震动状况;

所述根据所述身体运动参数识别出用户身体发生了运动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震动检测机构所检测到的所述容器侧壁的震动状况;

在所述震动检测子单元获取到的容器侧壁的震动状况指示容器侧壁发生了震动时,识别出用户身体发生了运动;

所述运动检测机构设置于耳机的耳壳外侧。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运动检测侧机构包括:容器、滚珠、导体、永磁铁、电流检测机构;所述滚珠置于所述容器中,所述容器侧壁由薄膜制成;所述导体设置于所述永磁铁形成的磁场中,与所述电流检测机构和所述薄膜相连,使得所述薄膜震动时,带动所述导体运动;所述身体运动参数为所述导体上产生感应电流;

所述根据所述身体运动参数识别出用户身体发生了运动的步骤包括:在所述电流检测机构检测到所述导体上产生感应电流时,识别出用户身体发生了运动;

所述运动检测机构设置于耳机的耳壳外侧。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获取用户的生理状态参数的步骤包括:

通过耳机的麦克风获取用户的呼吸声音;

通过所述呼吸声音计算用户的呼吸频率;

所述睡眠状态判断模块用于当所述呼吸频率处于设定的呼吸频率范围内、且根据所述身体运动参数判断用户身体未发生运动时。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发明所提供的耳机播放控制装置及方法,能够在用户进入睡眠状态时降低播放音量或者停止播放,避免用户在听音频的过程中进入睡眠状态而未手动关闭播放功能的情况下,影响用户睡眠或者损害用户听力。

应当理解,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多个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