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物耳蜗结构的鸣笛被动噪音传感器读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38191发布日期:2019-04-29 14:13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基于生物耳蜗结构的鸣笛被动噪音传感器读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交通产品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生物耳蜗结构的鸣笛被动噪音传感器读取装置。



背景技术:

机动车的警示鸣笛作为一种提示信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醒往来车辆和行人的注意力,提高道路车辆及行人的通行安全,但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可以利用多种技术手段对道路上的车辆和行人进行安全提示,而机动车的鸣笛已经被广泛认为是危害公共社会的噪音污染源和不礼貌的驾驶警示行为,世界各国都对机动车鸣笛特别是在禁鸣区域的鸣笛行为作为违法行为予以严厉制裁,在我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法实施条例》62条8项规定,机动车在禁止鸣喇叭的区域或者路段鸣喇叭的,处于相应的经济和一定的法律处罚。没有规范的机动车鸣笛不仅干扰他人的正常出行,扰乱了整体的社会公共秩序,同时带来的噪声污染危害也是相当大的,特别是学校、机关、医院及居民区周边和其它特殊场合,机动车的鸣笛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社会危害更为严重,所以利用科技手段对在禁鸣区域的鸣笛车辆进行违法鸣笛的抓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机动车违法鸣笛的行为,现有技术为噪音拾音器系统直接接受环境的鸣笛噪音,对混杂型鸣笛噪音区分能力差,传统的方式是以单个拾音器作为噪音拾音单元,由于其频率接收的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因为元器件质量的影响和环境噪音以及各个拾音器之间不可避免的电子自激会造成对拾取的噪音信号漂移,因此,本发明提出基于生物耳蜗结构的鸣笛被动噪音传感器读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基于生物耳蜗结构的鸣笛被动噪音传感器读取装置,该基于生物耳蜗结构的鸣笛被动噪音传感器读取装置采用耳蜗式麦克风,增强声音处理质量,采用多个麦克风并排安装方式,增强了声音捕捉的精度,且利用不同共鸣腔结构和差异化的反射面粗糙形状,能够更好地承受不同声音的容积,更利于区分不同机动车鸣笛噪音,增强了对鸣笛噪音声音处理的质量,提高了对声音检测处理的可靠性,耳蜗麦克风按照内部不同共鸣腔的结构形状产生不同声波容积的效果,根据不同形状的腔体结构、声波流动角度和速度以及处在腔体内部不同位置安装的拾音器拾取声音频率不同,有效判断不同频率的鸣笛噪音,提高了对鸣笛噪音的检测精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基于生物耳蜗结构的鸣笛被动噪音传感器读取装置,包括耳蜗麦克风,所述耳蜗麦克风包括蜗体和传音腔,所述蜗体的开口处设有传音腔,且传音腔的开口处设有防尘帽,所述传音腔的内部设有降噪板;

所述蜗体内由内至开口处依次设有第一共鸣腔、第二共鸣腔、第三共鸣腔、第四共鸣腔、第五共鸣腔和第六共鸣腔,且第一共鸣腔、第二共鸣腔、第三共鸣腔、第四共鸣腔、第五共鸣腔和第六共鸣腔的后方均设有拾音器安装孔,所述第一共鸣腔与第二共鸣腔之间的凸块上设有第一反射面,所述第二共鸣腔和第三共鸣腔之间的凸块上设有第二反射面,所述第五共鸣腔和第六共鸣腔之间的凸块上设有第三反射面和第四反射面,所述第三反射面和第四反射面之间设有第一反射面,所述第六共鸣腔和第五共鸣腔后方的所述拾音器安装孔内设有高频拾音器,所述第四共鸣腔和第三共鸣腔后方的所述拾音器安装孔内设有中频拾音器,所述第二共鸣腔和第一共鸣腔后方的所述拾音器安装孔内设有低频拾音器。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拾音器安装孔的后方均设有接线槽,且相邻接线槽之间通过接线孔连通。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蜗体的一侧设有安装孔,且安装孔至少设有两组。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反射面的细节结构半球形,所述第二反射面的细节结构为细等腰三角形,所述第三反射面的细节结构为粗等腰三角形,所述第四反射面的细节结构为直角三角形。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共鸣腔接收鸣笛噪音的频率为20hz-1900hz之间,所述第二共鸣腔接收鸣笛噪音的频率为1900hz-3600hz之间,所述第三共鸣腔接收鸣笛噪音的频率为3600hz-9200hz之间的鸣笛噪音,所述第四共鸣腔接收鸣笛噪音的频率为9200hz-12000hz之间的鸣笛噪音,所述第五共鸣腔接收鸣笛噪音的频率为12000hz-16000hz之间的鸣笛噪音,所述第六共鸣腔接收鸣笛噪音的频率为16000hz-20000hz之间的鸣笛噪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采用耳蜗式麦克风,增强声音处理质量,采用多个麦克风并排安装方式,增强了声音捕捉的精度,且利用本发明的不同共鸣腔结构和差异化的反射面粗糙形状,能够更好地承受不同声音的容积,更利于区分不同机动车鸣笛噪音,增强了对鸣笛噪音声音处理的质量,提高了对声音检测处理的可靠性,耳蜗麦克风按照内部不同共鸣腔的结构形状产生不同声波容积的效果,根据不同形状的腔体结构、声波流动角度和速度以及处在腔体内部不同位置安装的拾音器拾取声音频率不同,有效判断不同频率的鸣笛噪音,提高了对鸣笛噪音的检测精度,同时,本发明采用不同腔体形状和流速、流量控制多个耳蜗麦克风与声音处理器并排安装方式,对频率范围之外的声波信号进行滤除,增强了声音捕捉的精度,另外,本发明采用增加耳蜗结构的耳蜗麦克风阵列进行声音预处理的方法,能够进一步增强声音处理质量,加强了对鸣笛噪音测试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耳蜗麦克风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蜗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反射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二反射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三反射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四反射面示意图。

其中:1-蜗体,2-传音腔,3-防尘帽,4-降噪板,5-第一共鸣腔,6-第二共鸣腔,7-第三共鸣腔,8-第四共鸣腔,9-第五共鸣腔,10-第六共鸣腔,11-拾音器安装孔,12-第一反射面,13-第二反射面,14-第三反射面,15-第四反射面,16-高频拾音器,17-中频拾音器,18-低频拾音器,19-接线槽,20-接线孔,21-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根据图1、2、3、4、5、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基于生物耳蜗结构的鸣笛被动噪音传感器读取装置,包括耳蜗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耳蜗麦克风包括蜗体1和传音腔2,所述蜗体1的开口处设有传音腔2,且传音腔2的开口处设有防尘帽3,所述传音腔2的内部设有降噪板4;

所述蜗体1内由内至开口处依次设有第一共鸣腔5、第二共鸣腔6、第三共鸣腔7、第四共鸣腔8、第五共鸣腔9和第六共鸣腔10,且第一共鸣腔5、第二共鸣腔6、第三共鸣腔7、第四共鸣腔8、第五共鸣腔9和第六共鸣腔10的后方均设有拾音器安装孔11,所述第一共鸣腔5与第二共鸣腔6之间的凸块上设有第一反射面12,所述第二共鸣腔6和第三共鸣腔7之间的凸块上设有第二反射面13,所述第五共鸣腔9和第六共鸣腔10之间的凸块上设有第三反射面14和第四反射面15,所述第三反射面14和第四反射面15之间设有第一反射面12,所述第六共鸣腔10和第五共鸣腔9后方的所述拾音器安装孔11内设有高频拾音器16,所述第四共鸣腔8和第三共鸣腔7后方的所述拾音器安装孔11内设有中频拾音器20,所述第二共鸣腔6和第一共鸣腔5后方的所述拾音器安装孔11内设有低频拾音器18。

所述拾音器安装孔11的后方均设有接线槽19,且相邻接线槽19之间通过接线孔20连通。

所述蜗体1的一侧设有安装孔21,且安装孔21至少设有两组。

所述第一反射面12的细节结构半球形,所述第二反射面13的细节结构为细等腰三角形,所述第三反射面14的细节结构为粗等腰三角形,所述第四反射面15的细节结构为直角三角形。

所述第一共鸣腔5接收鸣笛噪音的频率为20hz-1900hz之间,所述第二共鸣腔6接收鸣笛噪音的频率为1900hz-3600hz之间,所述第三共鸣腔7接收鸣笛噪音的频率为3600hz-9200hz之间的鸣笛噪音,所述第四共鸣腔8接收鸣笛噪音的频率为9200hz-12000hz之间的鸣笛噪音,所述第五共鸣腔9接收鸣笛噪音的频率为12000hz-16000hz之间的鸣笛噪音,所述第六共鸣腔10接收鸣笛噪音的频率为16000hz-20000hz之间的鸣笛噪音。

该基于生物耳蜗结构的鸣笛被动噪音传感器读取装置采用耳蜗式麦克风,增强声音处理质量,采用多个麦克风并排安装方式,增强了声音捕捉的精度,且利用不同共鸣腔结构和差异化的反射面粗糙形状,能够更好地承受不同声音的容积,更利于区分不同机动车鸣笛噪音,增强了对鸣笛噪音声音处理的质量,提高了对声音检测处理的可靠性,耳蜗麦克风按照内部不同共鸣腔的结构形状产生不同声波容积的效果,根据不同形状的腔体结构、声波流动角度和速度以及处在腔体内部不同位置安装的拾音器拾取声音频率不同,有效判断不同频率的鸣笛噪音,提高了对鸣笛噪音的检测精度,同时,该基于生物耳蜗结构的鸣笛被动噪音传感器读取装置采用不同腔体形状和流速、流量控制多个耳蜗麦克风与声音处理器并排安装方式,对频率范围之外的声波信号进行滤除,增强了声音捕捉的精度,另外,该基于生物耳蜗结构的鸣笛被动噪音传感器读取装置采用增加耳蜗结构的耳蜗麦克风阵列进行声音预处理的方法,能够进一步增强声音处理质量,加强了对鸣笛噪音测试的准确性。

使用时,利用模拟动物生物结构的蜗体1内部结构形状,通过协助耳膜对声音源接收的原理,同时根据不同功能共鸣腔内的差异化形状设计,利用物理结构对该部件结构内部表面进行不同形状的声波容积、声波阻隔、反射面的表面粗糙度处理来达到对不同声音的折射反射效果,蜗体1内部带有6个不同形状的共鸣腔,在每个腔体的表面加工有不同的声音容积、反射、折射表面粗糙形状的发射面,同时在对应的腔体内安装有6只拾音器,根据各个该腔体的不同结构形状的设计,使接收的机动车产生的不同频率的鸣笛噪音通过共鸣腔内部的设计有效的区分开,由鸣笛噪音声波形成不同的容量、流速等根据环境现场产生产生不同的噪音频率范围,当外界的鸣笛噪音声波传递到相应的噪音接收不同容积的声波腔体,可收集的声音的波形是没有规律和杂乱无章的,由该腔体使传递过来的噪音在共鸣腔内进行二次反射,利用反射面和腔体的作用根据腔体不同的形状和表面不同的粗糙度产生反射,使声波达到不同的强度,从而分别被安装在不同腔体内的拾音器接收,该部分带有可折射表面形状的声波反射面,利用该反射面和声音折射面的角度,可以将噪音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之中的50hz-600hz部分有效的区分,其余噪音通过桶型结构反射出去,从而利用安装在底端的拾音器接收50hz-600hz的有效噪音,当对接收到的噪音声波需要进一步调制解调时,利用这个表面形状可以对该频率范围内的声波进行折射从而保存需要的有效声音频率段,总体来说,耳蜗麦克风阵列接收到声波声音,通过判断声音大小是否超过设置值,并排除其它噪音的干扰,通过将过滤后信号初步放大、过滤后传输给声音处理器,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其进行分析和处理,继而确定和跟踪声源的空间位置,如判断为违法鸣笛声源,触发抓拍摄像头进行对车辆的外观、牌照等信息的进行拍照取证,并远程传输到后台执法系统中整体进行违法处理。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