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17424发布日期:2019-09-06 22:10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通信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系统,其用于数据产生单元与空间上远离的数据评价单元之间的数据传送,该数据产生单元产生数据,该通信系统传送由数据产生单元所产生的数据,并且该数据评价单元评价由通信系统所传送的数据。



背景技术:

物联网表示任意物理对象之间通过非专有的网络(例如互联网)通信。通信也包括数据传送。

专利文献wo15155274a1为此描述了工业场所与空间上远离的通信单元之间的数据传送。数据产生单元位于工业场所处。通信系统具有:涉及硬件的接口,用于从数据产生单元进行数据传送;以及具有网络功能的接口,用于到通信单元的数据传送。涉及硬件的接口与数据产生单元之间的数据传送通过涉及硬件的协议实现,该涉及硬件的协议根据开放式系统互联(osi)模型仅使用最下方的五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会话层。从数据产生单元向涉及硬件的接口所传送的数据被通信系统存储在数据存储区中。具有网络功能的接口与通信单元之间的数据传送通过具有网络功能的协议实现,该具有网络功能的协议使用osi模型的所有七层。

现在,物联网中的物理对象非常多样化。因此,数据产生单元根据完全不同的理论进行工作并通过不同设计的涉及硬件的接口传送数据。关于多个不同的数据产生单元和不同的接口的大灵活性是有意义的。

对此,专利文献wo2003045639a2公开了一种具有机器人软件的机器人。机器人软件具有三层架构。最下层是用于机器人硬件的操作系统,其上有硬件抽象层(hal),并且在该硬件抽象层上有机器人控制软件。hal将用于机器人硬件的操作系统与机器人控制软件分开,仅hal访问用于机器人硬件的操作系统。hal在用于机器人硬件的操作系统与机器人控制软件之间传送数据。为此,hal具有用于与用于机器人硬件的操作系统通信的软件和用于与机器人控制软件通信的软件。因此,可在多个不同的机器人硬件与机器人控制软件之间灵活通信,而不必将机器人控制软件自身为此适配,因为在hal中足够地提供相应的软件用于与不同的机器人硬件的操作系统通信。

也期望实现物联网中的通信具有相对不可预见的影响的高鲁棒性。通信会经受不可预见的影响,例如网络攻击、网络故障等。通信应可灵活适配网络的可用性。

此外还通常期望,实现物联网中的通信具有高操作友好性。这意味着,空间上远离的数据评价单元也应对多个不同数据产生单元而言一致地可操作,该数据评价单元评价由通信系统所传送的数据。在此,数据评价单元的表示层和应用层应遵循相同的测量范式并且具有相同的基本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数据产生单元与空间上远离的数据评价单元之间的数据传送,其具有:相对不可预见的影响的高鲁棒性;以及数据评价单元的可操性上的一致性。

本发明的目的由根据本发明的特征来实现。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系统,其用于在多个数据产生单元与多个空间上远离的数据评价单元之间的数据传送,这些数据产生单元产生数据,该通信系统通过非专有的网络传送由数据产生单元所产生的数据,并且这些数据评价单元评价由通信系统所传送的数据;该通信系统具有硬件抽象层;该硬件抽象层将数据评价单元表示为源;该源具有属性“数据的传送类型”,该属性“数据的传送类型”是“流传送”或“批量上传”或“流传送,批量上传”;该通信系统读取属性“数据的传送类型”;并且该通信系统根据所读取的属性“数据的传送类型”将所产生的数据传送到数据评价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通信系统具有硬件抽象层,在该硬件抽象层中,根据数据评价单元的测量范式所要求的数据传送类型可表示为该数据评价单元的源的属性“数据的传送类型”。优选地,由该数据评价单元所要求的数据传送类型在通过通信系统的数据传送之前被存储为属性“数据的传送类型”,其中,属性“数据的传送类型”是“流传送”或“批量上传”或“流传送,批量上传”。在流传送时进行实时的数据传送,而在批量上传时进行非实时的数据传送。因此,数据传送可情境地适配网络的可用性。数据传送因此也可适配数据评价单元的表示层和应用层的测量范式。如果数据评价单元要求实时数据传送,则这点可因此有针对性地在属性“数据的传送类型”中确定。这点确保了相对不可预见的影响的鲁棒性以及数据评价单元的可操性上的一致性。

附图说明

下面示例性地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其中示出:

图1为通信系统的部件的框图;

图2为根据图1的通信系统的软件架构的框图;和

图3为根据图2的软件架构的硬件抽象层的框图。

附图标记列表:

1、1'、1”数据产生单元

1.1、1.1'、1.1”涉及硬件的接口

2通信系统

2.1、2.1'、2.1”客户单元

2.2、2.2'、2.2”通信通道

2.3、2.3'、2.3”具有网络功能的接口

2.4、2.4'、2.4”集群单元

2.5数据存储单元

2.9、2.9'、2.9”编程接口单元

3非专有的网络

4、4'、4”数据评价单元

10硬件层

11、11'、11”硬件驱动程序

20硬件抽象层

21客户协议

22地址

24集群协议

25源

26消息传送

27流传送

28批量上传

29编程接口

30通信层

31、31'具有网络功能的协议

40应用层

41、41'、41”应用程序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通信系统2的部件的框图。这些部件包括:多个不同的数据产生单元1、1'、1”;至少一个非专有的网络3;以及多个不同的数据评价单元4、4'、4”。这些部件彼此单向或双向通信。单向通信由单箭头表示,双向通信由双箭头表示。在本发明的意义下,通信既包括部件之间的状态确定又包括部件之间的数据传输。

数据产生单元1、1'、1”包括接收器,这些接收器检测测量参数并且为所检测的测量参数产生数据。测量参数可为物理测量参数,例如力、压力、加速度、温度、角度等。接收器为所检测的测量参数主动或被动地产生数据。数据产生单元1、1'、1”未整理或已整理地提供所产生的数据。

因此,第一数据产生单元1在温度接收器的实施方式中检测作为电压的温度并提供检测到的电压作为未整理的数据。用于这种第一数据产生单元1的示例是nicr-ni热电偶(k型)。

第二数据产生单元1'在压电式压力接收器的实施方式中检测作为电荷的压力。电荷放大器电性放大检测到的电荷,并且将被放大的电荷数字化成数字化信号并提供数字化的信号作为已整理的数据。用于这种第二数据产生单元1'的示例是根据本申请人的数据页6052c_000-552d-12.15的6052c型压电式压力接收器连同根据本申请人的数据页2854a_000-409-06.14的5064c型电荷放大器。

并且第三数据产生单元1”在霍尔效应接收器的实施方式中检测作为电压的曲轴角度。比较器数字化检测到的电压成数字化信号并提供数字化信号作为已整理的数据。用于这种第三数据产生单元1”的示例是连同根据本申请人的数据页2893a_000-724d-01.17的用于索引(indizierung)内燃机的2893a型的测量和评价系统的2619a11型曲轴角度接收器。

非专有的网络3是通常可访问的用于通信的网络,例如万维网(www)。

数据评价单元4、4'、4”被布置为空间上远离数据产生单元1、1'、1”。在本发明的意义下,空间上远离表示最短距离大于30米。

数据评价单元4、4'、4”评价所传输的数据并且呈现出所传输和所评价的数据。为此,每个数据评价单元4、4'、4”具有计算单元,该计算单元具有计算处理器、物理数据存储器和屏幕。计算处理器可为中央处理器(cpu)等。物理数据存储器可为闪存、硬盘(hd)、固态盘(ssd)等。

通信系统2在空间上分布式设置。通信系统2的其他部件包括:多个涉及硬件的接口1.1、1.1'、1.1”;多个具有网络功能的接口2.3、2.3'、2.3”;多个客户单元2.1、2.1'、2.1”;多个集群单元2.4、2.4'、2.4”;至少一个数据存储单元2.5;和多个编程接口单元2.9、2.9'、2.9”。

通信系统2具有到涉及硬件的接口1.1、1.1'、1.1”上的通路。涉及硬件的接口1.1、1.1'、1.1”是物理接口,例如尼尔-康塞曼卡口(bnc)、d模拟接口(d-sub)、推荐标准232(rs232)等。

每个数据产生单元1、1'、1”具有涉及硬件的接口1.1、1.1'、1.1”。涉及硬件的接口1.1、1.1'、1.1”设置在数据产生单元1、1'、1”的壳体中。客户单元2.1、2.1'、2.1”可具有涉及硬件的接口1.1、1.1'、1.1”。涉及硬件的接口1.1、1.1'、1.1”于是设置在客户单元2.1、2.1'、2.1”的壳体中。根据图1,第一数据产生单元1的壳体具有第一涉及硬件的接口1.1。根据图1,第三数据产生单元1”的壳体具有第三涉及硬件的接口1.1”。根据图1,第二客户单元2.1'的壳体具有第二涉及硬件的接口1.1'。

通信系统2具有到具有网络功能的接口2.3、2.3'、2.3”上的通路。具有网络功能的接口2.3、2.3'、2.3”是物理接口,例如注册插口(rj45)、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802.11(ieee802.11)等。

每个数据评价单元4、4'、4”具有具有网络功能的接口2.3、2.3'、2.3”。具有网络功能的接口2.3、2.3'、2.3”设置在数据评价单元4、4'、4”的壳体中。数据产生单元1、1'、1”或客户单元2.1、2.1'、2.1”或集群单元2.4、2.4'、2.4”或数据存储单元2.5可具有具有网络功能的接口2.3、2.3'、2.3”。具有网络功能的接口2.3、2.3'、2.3”于是设置在数据产生单元1、1'、1”的壳体中或客户单元2.1、2.1'、2.1”的壳体中或集群单元2.4、2.4'、2.4”的壳体中或数据存储单元2.5的壳体中。根据图1,第一数据产生单元1的壳体具有第一具有网络功能的接口2.3。根据图1,第三数据产生单元1”的壳体具有第三具有网络功能的接口2.3”。根据图1,第二客户单元2.1'的壳体具有第二具有网络功能的接口2.3'。根据图1,第一集群单元2.4的壳体具有第一具有网络功能的接口2.3。根据图1,数据存储单元2.5的壳体具有第三具有网络功能的接口2.3”。

数据存储单元2.5是物理数据存储器,例如闪存、硬盘(hd)、固态盘(ssd)等。

根据图1,第二客户单元2.1'的第二涉及硬件的接口1.1'通过涉及硬件的通信通道1.2与第二数据产生单元1'通信。第二涉及硬件的通信通道1.2'是物理通道,并且可由线材连接的或光学的介质实现,但同样也可由无线电路线实现。

具有网络功能的接口2.3、2.3'、2.3”通过具有网络功能的通信通道2.2、2.2'、2.2”与非专有的网络3通信。具有网络功能的通信通道2.2、2.2'、2.2”是物理通道,并且可由线材连接的或光学的介质实现,但同样也可由无线电路线实现。

通信系统2具有客户-集群结构,例如apacheactivemq、apachekafka等。至少一个客户单元2.1、2.1'、2.1”被布置为空间上靠近至少一个数据产生单元1、1'、1”。反之,至少一个集群单元2.4、2.4'、2.4”被布置为空间上任意靠近或任意远离至少一个数据评价单元4、4'、4”。在本发明的意义下,空间上靠近表示布置在路由器后的同一子网中,其中,同一子网中的数据产生单元1、1'、1”和客户单元2.1、2.1'、2.1”的地址对该子网外的第三者而言不可见。

每个客户单元2.1、2.1'、2.1”和每个集群单元2.4、2.4'、2.4”具有计算单元,该计算单元具有计算处理器和物理数据存储器。计算处理器可为中央处理器(cpu)等。物理数据存储器可为闪存、硬盘(hd)、固态盘(ssd)等。

数据产生单元1、1'、1”可具有客户单元2.1、2.1'、2.1”。客户单元2.1、2.1'、2.1”于是被设置在数据产生单元1、1'、1”的壳体中。客户单元2.1、2.1'、2.1”但也可具有自己的壳体。根据图1,第一数据产生单元1的壳体具有第一客户单元2.1。根据图1,第二客户单元2.1'具有自己的壳体。根据图1,第三数据产生单元1”的壳体具有第三客户单元2.1”。

数据评价单元4、4'、4”可具有集群单元2.4、2.4'、2.4”。集群单元2.4、2.4'、2.4”于是被设置在数据评价单元4、4'、4”的壳体中。集群单元2.4、2.4'、2.4”但也可具有自己的壳体。根据图1,第一集群单元2.4具有自己的壳体。根据图1,第二数据评价单元4'的壳体具有第二集群单元2.4'。根据图1,第三数据评价单元4”的壳体具有第三集群单元2.4”。

数据评价单元4、4'、4”可具有编程接口单元2.9、2.9'、2.9”。编程接口单元2.9、2.9'、2.9”于是被设置在数据评价单元4、4'、4”的壳体中。编程接口单元2.9、2.9'、2.9”但也可被设置在集群单元2.4、2.4'、2.4”的壳体中。根据图1,第一集群单元2.4具有自己的带有第一编程接口单元2.9的壳体。根据图1,第二数据评价单元4'的壳体具有第二编程接口单元2.9'。根据图1,第三数据评价单元4”的壳体具有第三编程接口单元2.9”。

图2示出通信系统2的软件架构的框图。软件架构具有最下方的硬件层10、次最下方的硬件抽象层20、次最上方的通信层30和最上方的应用层40。

在硬件层10中通过数据产生单元1、1'、1”的多个不同的硬件驱动程序11、11'、11”实现数据产生。硬件驱动程序11、11'、11”驱动数据产生单元1、1'、1”。

硬件抽象层20具有至少一个客户协议21和至少一个集群协议24和至少一个编程接口29。客户协议21安装在客户单元2.1、2.1'、2.1”中。集群协议24安装在集群单元2.4、2.4'、2.4”中。编程接口29安装在编程接口单元2.9、2.9'、2.9”中。

通信层30具有至少一个具有网络功能的协议31、31',用于通过www进行通信。具有网络功能的协议31、31'是包括osi模型的所有七层的网络协议,例如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tcp/ip)、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java脚本对象表示(json)、物联网协同框架iotivity、受限应用程序协议(coap)、通用串行总线(usb)等的族。

客户协议21和集群协议24通过具有网络功能的协议31、31'彼此通信。

应用层40包括数据评价单元4、4'、4”的多个不同的应用程序41、41'、41”。应用程序41、41'、41”可存储在数据评价单元4、4'、4”的物理数据存储器中,并且从物理数据存储器可被加载到数据评价单元4、4'、4”的数据处理器中。应用程序41、41'、41”是不同的。

第一应用程序41在评价程序的该实施方式中评价压电式传感器的数据。在此,测量参数(例如力、压力或加速度)的数据在一测量状态下被检测并被通信系统传送给评价程序。

第二应用程序41'在监视程序的该实施方式中监视喷铸机中的喷铸过程。在此,测量参数(例如温度和压力)的数据在喷铸机的腔中被检测并被通信系统2传送给监视程序。

第三应用程序41”在索引程序的该实施方式中评价内燃机中的燃料和空气的检测到的燃烧数据。在此,内燃机燃烧室中的测量参数(例如温度和压力)的数据以及内燃机曲轴的测量参数曲轴角度的数据被检测,并被通信系统2传送到索引程序。

图3示出通信系统2的软件架构的硬件抽象层20的框图。硬件抽象层20为通信系统2的部件确定统一的结构和统一的行为。优选地,这根据表述性状态转移(rest)程序范式实现。然后,部件被统一地识别、部件的状态被统一地确定、部件统一地合作工作,并且部件之间的数据传送以统一的数据安全性实现。

在硬件抽象层20中通过语义模型(源模型)实现部件的合作工作。每个部件在语义模型中被表示为源(英文:resource)25。因此,第一数据产生单元1在语义模型中被表示为源25“温度接收器”。第二数据产生单元1'被表示为源25“压电式压力接收器”。第三数据产生单元1”被表示为源25“霍尔效应接收器”。第一数据评价单元4在语义模型中被表示为源25“评价程序”。第二数据评价单元4'在语义模型中被表示为源25“监视程序”。第三数据评价单元4”在语义模型中被表示为源25“索引程序”。这些表示适于通信系统2的所有部件。这些表示被通信系统2统一地使用。

在硬件抽象层20中,每个源25具有地址22,例如统一资源标识符(uri)、通用唯一识别码(uuid)等。地址22一对一地确定源25的名称。

在硬件抽象层20中,通过状态操作(crudn)实现源的状态确定,例如创建(create)源、检索(retrieve)源的状态、更新(update)源的状态、删除(delete)源和公布(notify)源。

在语义模型中,每个源具有至少一个属性23(property)。属性23以统一的方法和方式给出关于部件的消息。属性23在通过通信系统2数据传送之前被存储在硬件抽象层20中。属性23可为“部件名称”,正如部件被生产商命名的那样。属性23可为“序列号”,正如其被部件的生产商分配的那样。属性23可为“地点名称”,部件位于该地点处。属性23可为“协议名称”,部件以该协议通信。属性23可为“功能”,部件可实施该功能。属性23也可为“数据的标记”,这些数据被产生、传送或评价。属性23也可为“数据的格式”,这些数据被产生或传送或评价。属性23可为“数据的传送类型”,数据以该传送类型被传送。属性23可为“数据的传送率”,数据以该传送率被传送。

语义模型被通信系统2使用。因此,客户协议21读取数据产生单元1、1'、1”的源25的地址22,以便将数据产生单元1、1'、1”在涉及硬件的接口1.1、1.1'、1.1”处一对一地以名称被识别。并且集群协议24读取数据评价单元4、4'、4”的源25的地址22,以便将数据评价单元4、4'、4”在具有网络功能的接口2.3、2.3'、2.3”处一对一地以名称被识别。客户协议21和集群协议24也使用源25的属性23,以便以统一的方式和方法通过数据产生单元1、1'、1”或通过数据评价单元4、4'、4”给出消息。

编程接口29使用源25的属性23,以便将数据产生单元1、1'、1”所产生的数据转换到数据评价单元4、4'、4”的应用程序41、41'、41”的参数化中。因此,编程接口29读取数据评价单元4、4'、4”的源25的属性23“数据的标记”,以便将数据产生单元1、1'、1”所产生的数据根据该数据评价单元4、4'、4”的应用程序41、41'、41”的测量范式以所读取的属性23“数据的标记”来标记。或者,编程接口29读取数据评价单元4、4'、4”的源25的属性23“数据的格式”,以便将数据产生单元1、1'、1”所产生的数据根据该数据评价单元4、4'、4”的应用程序41、41'、41”的测量范式以所读取的属性23“数据的格式”来格式化。

在通信层30中实现通信系统2的部件之间的通信。优选地,部件之间的通信在通信层30中或者通过消息传送26、流传送27实现或者通过批量上传28实现。消息传送26和流传送27由客户单元2.1、2.1'、2.1”和集群单元2.4、2.4'、2.4”传送数据。批量上传28由数据存储单元2.5传送数据。

消息传送26是同步或非同步的通信,其中,发出查询的部件使查询指向被查询的部件的地址并等待被查询的部件向发出查询的部件的地址的答复。客户单元2.1、2.1'、2.1”和集群单元2.4、2.4'、2.4”促成消息传送26。优选地,客户单元2.1、2.1'、2.1”和集群单元2.4、2.4'、2.4”在消息传送26时通过作为具有网络功能的协议31的tcp/ip彼此通信。对于消息传送26而言,每个集群单元2.4、2.4'、2.4”在物理数据存储器中具有存储区,在该存储区中缓存了具有被查询部件的源25的地址22的查询以及具有发出查询的部件的源25的地址22的答复。对于集群单元2.4、2.4'、2.4”而言,在存储区中所缓存的查询和答复可一对一地进行识别。集群单元2.4、2.4'、2.4”将查询传达给被查询部件的源25的地址22,并且集群单元2.4、2.4'、2.4”将答复传达给发出查询的部件的源25的地址22。

根据图1,在第一数据产生单元1与第一数据评价单元4之间进行消息传送26。消息传送时的数据传送是双向的。在此,第一集群单元2.4和第一客户单元2.1保持第一数据产生单元1与第一数据评价单元4之间的第一通信通道2.2。

传送率在消息传送26时非常小。优选地,在消息传送26时实现状态确定,例如状态通知或状态更新。在状态通知时,数据评价单元4、4'、4”例如查询是否准备好用于数据传送的数据。在状态更新时,数据产生单元1、1'、1”例如答复准备好了用于数据传送的数据以及该数据产生单元1、1'、1”的源25“数据的传送类型”的值叫什么。在消息传送26时,没有由数据产生单元1、1'、1”所产生的数据被传送给数据评价单元4、4'、4”,更确切地说通过消息传送26来预备、启动和结束数据传送。

通过流传送27实现和/或者通过批量上传28实现数据传送。在本发明的意义下,连词“和”以及“或”表示逻辑运算“和”以及“或”。优选地,属性23通过源25的“数据的传送类型”来判断,待传送的数据是否通过流传送27和/或者通过批量上传28被传送。属性23于是给出“流传送”或“批量上传”或“流传送,批量上传”作为“数据的传送类型”。在本发明的意义下,“流传送,批量上传”表示数据传送同时通过流传送27和通过批量上传28进行。例如,数据因此以两个分辨率同时传送,一方面数据被粗分辨地通过流传送27传送,另一方面数据被细分辨地通过批量上传28传输。例如,数据的粗分辨具有比数据的细分辨小十倍的信息内容。数据评价单元4、4'、4”于是可以伴随粗分辨的数据实时开始所传送的数据的评价,并且伴随时间上稍后细分辨的数据继续所传送的数据的评价。

但也可实现,视网络3的可用性而定,针对属性23“数据的传送类型”,数据传送“流传送,批量上传”或者通过流传送27或者通过批量上传28进行。在网络3的高可用性的情况下,于是通过流传送27进行数据传送,在网络3的低可用性的情况下,于是通过批量上传28进行数据传送。通过通信系统2的对应集群单元2.4、2.4'、2.4”和对应客户单元2.1、2.1'、2.1”来情境地判断网络3具有高可用性还是具有低可用性。

数据评价单元4、4'、4”通过消息传送26经由集群单元2.4、2.4'、2.4”对至少一个数据产生单元1、1'、1”的客户单元2.1、2.1'、2.1”查询:数据是否准备好用于向发出查询的数据评价单元4、4'、4”的数据传送。因此,至少一个数据产生单元1、1'、1”的被查询的客户单元2.1、2.1'、2.1”答复:这种数据准备好用于数据传送并且数据产生单元1、1'、1”的源25的属性23“数据的传送类型”等于“流传送”或“批量上传”或“流传送,批量上传”。集群单元2.4、2.4'、2.4”促成向发出查询的数据评价单元4、4'、4”的该答复。现在,发出查询的数据评价单元4、4'、4”通过消息传送26经由集群单元2.4、2.4'、2.4”命令至少一个发出答复的数据产生单元1、1'、1”的客户单元2.1、2.1'、2.1”:根据属性23“数据的传送类型”向发出查询的数据评价单元4、4'、4”传送数据。典型地,集群单元2.4、2.4'、2.4”在大量数据评价单元4、4'、4”与数据产生单元1、1'、1”的大量客户单元2.1、2.1'、2.1”之间传送数据。

流传送27是通信系统2的两个部件之间的同步的数据传送。集群单元2.4、2.4'、2.4”和客户单元2.1、2.1'、2.1”促成流传送27。优选地,集群单元2.4、2.4'、2.4”和客户单元2.1、2.1'、2.1”在流传送27时通过作为具有网络功能的协议31的tcp/ip彼此通信。流传送27也可是非同步的数据传送。

根据图1,在第二数据产生单元1'与第二数据评价单元4'之间进行流传送27。在流传送27时,第二集群单元2.4'和第二客户单元2.1'保持第二数据评价单元4'与第二数据产生单元1'之间的第二通信通道2.2'。对于流传送27而言,每个集群单元2.4、2.4'、2.4”在物理数据存储器中具有存储区(话题通信,英文:topic),在该存储区中缓存具有第二数据评价单元4'的源25的地址22的待传送数据。对于集群单元2.4、2.4'、2.4”而言,在存储区中所缓存的数据可一对一地被识别。集群单元2.4、2.4'、2.4”传送由第二数据产生单元1'所产生的数据到第二数据评价单元4'的源25的地址22,这些所产生的数据被缓存在存储区中。

在流传送27时,数据以非常大的传送率传送。在流传送27时进行实时数据传送。在本发明的意义下,实时意味着用于数据传送的持续时间小得使得可持续实现在数据评价单元4、4'、4”中对所传送的数据的评价。

批量上传28是通信系统2的两个部件之间的非同步的数据传送。批量上传28被集群单元2.4、2.4'、2.4”和客户单元2.1、2.1'、2.1”通过消息传送26来预备并建立。如果批量上传28被预备和建立,则其被数据存储单元2.5促成。优选地,集群单元2.4、2.4'、2.4”和客户单元2.1、2.1'、2.1”在批量上传28时通过作为具有网络功能的协议31'的http彼此通信。根据http,通信通道2.2、2.2'、2.2”仅为数据传送的时间被打开并然后又被关闭,也就是通信通道2.2、2.2'、2.2”不被保持。

根据图1,在第三数据评价单元4”与第三数据产生单元1”之间进行批量上传28。在批量上传28时,第三数据评价单元4”与第三数据产生单元1”之间的第三通信通道2.2”不被保持。在批量上传时,不实时进行数据传送。在批量上传28时,待传送的数据已经在第三数据产生单元1”中集合并存储,并然后作为批量被传送到数据存储单元2.5。这些数据以第三数据评价单元4”的源25的地址22被存储在数据存储单元2.5中,这些数据应被传送给该第三数据评价单元。所存储的数据然后从数据存储单元2.5被传送给第三数据评价单元4”的源25的地址22。根据第三数据评价单元4”的集群单元2.4”查询是否在数据存储单元2.5中以第三数据评价单元4”的源25的地址22来存储数据,来实现批量上传28,这些数据因此被数据传送装置2作为批量上传28被传送给第三数据评价单元4”的源25的地址22。

在图1中示例性所示的传送类型可彼此组合。因此,第二集群单元2.4'和第三集群单元2.4”也可具有独立的壳体,正如第一集群单元2.4那样。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