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专网的分流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22753603发布日期:2020-10-31 09:49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高铁专网的分流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与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铁专网的分流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高铁专网建设的日益完善,高铁用户不断增多,高铁专网系统容量受限问题逐渐突出。在公网及高铁专网交替区域或公网覆盖盲点,公网用户可能驻留于专网小区,从而使得高铁专网容量与性能问题日趋严重。因此,解决高铁专网及公网用户分流问题是提升高铁专网性能的重要措施。本发明的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目前,尚未有高铁专网的分流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高铁专网的分流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高铁专网的分流方法,包括从连接所述高铁专网的终端中识别出不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将所述不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迁移至所述高铁专网中的低速小区;将连接所述低速小区的终端迁移至公网。

在一种可选方式中,所述从连接所述高铁专网的终端中识别出不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进一步包括:判断所述终端的小区切换顺序是否与按照所述高铁运行方向预设的小区顺序中的某部分一致;若不一致,则确定所述终端不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

在一种可选方式中,当所述终端的小区切换顺序与按照所述高铁运行方向预设的小区顺序中的某部分一致时,所述方法还包括:判断所述终端的移动速度是否小于预设阈值;若小于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终端不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

在一种可选方式中,所述从连接所述高铁专网的终端中识别出不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进一步包括:获取所述终端在第一预设时间内占用的所有高铁小区;计算所述终端在每一所述高铁小区的驻留时间;若所述终端在每一所述高铁小区的驻留时间均大于第二预设时间,则确定所述终端不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

在一种可选方式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识别出所述低速小区中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将所述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迁回至所述高铁专网。

在一种可选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将连接所述高铁专网的终端中识别出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识别所述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的当前业务类型;若所述当前业务类型为语音通话,则将所述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连接当前小区的连续频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高铁专网的分流装置,包括:识别模块、第一迁移模块及第二迁移模块,其中,识别模块用于从连接所述高铁专网的终端中识别出不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第一迁移模块用于将所述不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迁移至所述高铁专网中的低速小区。第二迁移模块用于将所述低速小区的终端迁移至公网。

在一种可选方式中,所述识别模块进一步用于:判断所述终端的小区切换顺序是否与按照所述高铁运行方向预设的小区顺序中的某部分一致;若不一致,则确定所述终端不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

在一种可选方式中,当所述终端的小区切换顺序与按照所述高铁运行方向预设的小区顺序中的某部分一致时,所述识别模块进一步用于:判断所述终端的移动速度是否小于预设阈值;若小于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终端不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

在一种可选方式中,所述识别模块进一步用于:获取所述终端在第一预设时间内占用的所有高铁小区;计算所述终端在每一所述高铁小区的驻留时间;若所述终端在每一所述高铁小区的驻留时间均大于第二预设时间,则确定所述终端不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

在一种可选方式中,所述识别模块进一步用于:获取所述终端在第三预设时间内占用的所有小区;计算所述所有小区的数量占高铁小区总数量的比例;若所述比例小于预设比例阈值,则确定所述终端不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

在一种可选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识别模块及第三迁移模块,其中,第一识别模块用于识别出所述低速小区中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所述第三迁移模块用于将所述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迁回至所述高铁专网。

在一种可选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识别模块、第三识别模块及连接模块,其中,第二识别模块用于从连接所述高铁专网的终端中识别出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第三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所述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的当前业务类型。连接模块用于当所述当前业务类型为语音通话时,将所述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连接当前小区的连续频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和通信总线,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通信接口通过所述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所述存储器用于存放至少一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所述的一种高铁专网的分流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还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计算机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上所述的一种高铁专网的分流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使处理器执行如上所述的一种高铁专网的分流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实施例从连接高铁专网的终端中识别出不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并将不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迁移出高铁专网,实现高铁专网的分流。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一种高铁专网的分流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一种高铁专网的分流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一种高铁专网的分流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一种高铁专网的分流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一种高铁专网的分流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第六实施例一种高铁专网的分流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高铁专网的分流装置的功能框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计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发明,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种高铁专网的分流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从连接高铁专网的终端中识别出不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

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网络设备,例如,无线接入网网元管理系统端。在高铁通信网络中,网络侧的无线网络控制器会根据高铁的运行线路将高铁专网划分为不同的高铁小区,每一高铁小区有区别于其他小区的小区标识,例如,物理小区标识pci(physicalcellidentifier)。每个高铁小区与公网中的通信小区类似,均被基站覆盖,即在高铁小区内,连接高铁专网的终端通过基站与无线网络控制器通信。其中,基站周期性的向无线网络控制器上报终端的网络通信状态,例如,终端连接的小区及其连接时间、终端的速度、终端的业务类型等。

在本步骤中,不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包括公网用户使用的终端以及高铁停站时出站的用户使用的终端。当高铁穿过人流密集区时,部分不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会连接高铁专网,造成高铁专网产生拥塞,此时,根据终端的网络通信状态,可以识别出不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以将该终端从高铁专网中分流出去。

步骤s102:将不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迁移至高铁专网中的低速小区。

在本步骤中,低速小区是高铁专网中的某一个频点或者某个频段对应的小区,用于承载不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具体的,通过设置基站后台配置的切换参数,即可实现小区的切换。

步骤s103:将连接低速小区的终端迁移至公网。

公网区别于高铁专网,是指覆盖居民区、景区、商圈等地的公共网络。在将不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迁移至低速小区后,该部分终端仍连接在高铁专网中,通过设置基站后台配置的更换参数,将这部分已经连接到低速小区的终端迁移至周边的公网中。

为了保证连接低速小区的终端能够有效的迁移至公网,采取共享高铁基站物理地址新增公网基站的方式扩大公网覆盖。目前,公网和高铁专网采用异频组网的方式避免公网和专网之间的干扰。为了进一步扩容,公网和高铁专网频段可能需要重叠,在这种情况下,公网和高铁专网会存在干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覆盖高铁专网的基站建设时,在基站上新增一个扇区,该扇区背对铁路,朝向公网用户覆盖,并且将该扇区相关的参数配置为公网的参数。

在具体参数配置时,由于一个基带处理单元bbu(bulidingbasebandunit)最多可以挂载12个远端射频单元rru(radioremoteunit),而高铁专网中的大部分bbu均已挂满12个rru,因此,对于新增的扇区,通过新增独立的bbu挂载该扇区对应的rru。同时,为了解决频段重合的问题,根据专网容量的演进顺序,在对该扇区对应的rru配置时,尽可能减小与高铁专网同频点的概率,例如,某省份定义的专网容量的演进顺序中,d2排在最后面,高铁专网使用的频点为f,在配置该扇区对应的rru时,将该rru的频点配置为d2。

考虑到新增的扇区所在的小区与高铁专网中的小区为相邻小区,当相邻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模三值(pcimod3)相同时,会出现主同步信号相同和参考信号位置重叠,从而影响小区的切换性能,为了有效通过pci优化避免模三干扰,新增扇区的基站数量最多为两个。在进行pci规划时,公网的模三值与高铁专网的模三值必须错开,以保证公网和高铁专网不出现同频干扰。此外,为了降低pci协调难度,仅在用户密集的站址上共址建设公网,且同一个逻辑小区内最多选取两个基站。新增扇区的基站必须是单小区,且如果基站周边的用户分散,可以在该基站上设置多个扇区,然后将其对应的小区合并。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从连接高铁专网的终端中识别出不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并将不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迁移出高铁专网,实现高铁专网的分流;此外,在将不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迁移出高铁专网时,首先将这部分终端迁移到低速小区,然后再迁移到公网,从而提高了终端迁移的可靠性。

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一种高铁专网的分流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与第一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从连接高铁专网的终端中识别出不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判断终端的小区切换顺序是否与按照高铁运行方向预设的小区顺序中的某部分一致,若一致,执行步骤s202,若不一致,执行步骤s203。

预设的小区顺序是在基站建设时确定的小区顺序,该顺序一般和高铁运行方向是一致的。高铁运行中,连接高铁专网的用户会进行小区切换,每一个小区有区别于其他小区的标识,根据该标识,判断实际小区的切换顺序是否与预设的小区顺序中的某部分一致。例如,在高铁运行方向上,预设小区中某一部分的小区顺序为a-b-c,当终端的实际小区切换顺序为a-b-c时,可以确定该终端的小区切换顺序与预设的小区顺序一致。

步骤s202:判断终端的移动速度是否小于预设阈值,若是,执行步骤s203,若否,执行步骤s204。

在本步骤中,终端的移动速度是指穿过小区的瞬时速度,在计算该速度时,需要使用与该小区连续的前后两个小区的相关参数计算。以当前穿过的小区为前一个小区和下一个小区分别为为例,移动速度的计算公式为:

δt=ti+1-ti

其中,θ表示小区所处的纬度,表示小区所处的经度,δs表示穿过当前小区期间高铁经过的距离;δt表示从前一个小区切换到当前小区的切换时间;k(i)表示在当前小区期间,第一个rru坐标到最后一个rru坐标的距离;k(li)表示从前一个小区的最后一个rru坐标到当前小区的第一个rru坐标的距离;k(i,r)表示从当前小区的最后一个rru坐标到下一个小区的第一个rru坐标的距离,r为地球半径,取值为6371km。

步骤s203:确定该终端不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

步骤s204:确定该终端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小区切换的顺序以及经过小区的瞬时速度确定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及不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从而筛选出不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便于对这部分终端的分流。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结合前述实施例的方法一起使用。

图3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一种高铁专网的分流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与第一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从连接高铁专网的终端中识别出不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获取终端在第一预设时间内占用的所有高铁小区。

第一预设时间是以高铁最低时速计算时,穿过至少两个高铁小区的时间,例如,假设高铁最小速度为150km/h,专网小区的覆盖范围为5km,则运行中的高铁穿过一个小区的时间约为5km/(150km/3600)=120s,即2分钟通过一个小区,因此,穿过至少两个小区的时间约为四分钟,为了保证在穿过两个小区,将第一预设时间设置为五分钟。

步骤s302:计算终端在每一高铁小区的驻留时间。

在一个高铁小区的驻留时间是高铁通过该小区第一个rru到最后一个rru的时间。

步骤s303:若终端在每一高铁小区的驻留时间均大于第二预设时间,确定该终端不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

第二预设时间是运行中的高铁驻留一个小区的最长时间。当高铁运行时,高铁驻留一个小区的时间小于第二预设时间。以步骤s301计算结果为例,高铁通过一个小区的时间为2分钟,为了提高非运行中的高铁终端识别的可靠性,将第二预设时间设置为3分钟,当高铁运行时,在一个小区的驻留时间不可能超过第二预设时间,但是当高铁停站时,高铁上的终端在某一个小区的驻留时间会超过3分钟,但是,如果使用终端的用户没有下车出站,那么在之前一个小区或之后一个小区的驻留时间会小于三分钟。为了区分停站时高铁上的用户所使用的终端,提高识别的准确率,当终端驻留每一个小区的时间均大于3分钟时,确定该终端不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区分停站的用户所使用的终端以及公网用户的终端,可以结合第二实施例中的方法。具体的,如果终端在当前小区的驻留时间大于3分钟,但是,小区切换顺序与预设的小区顺序中的某一部分一致,且在之前一个小区的速度达到预设阈值,即可确定该终端属于停站的用户所使用的终端,即,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而非公网用户的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终端驻留小区的时间识别出不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以便于将不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迁移出高铁专网。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结合前述实施例的方法一起使用。

图4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一种高铁专网的分流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与第一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从连接高铁专网的终端中识别出不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1:获取终端在第三预设时间内占用的所有小区。

本实施例的应用场景是高铁上的终端使用者到站下车。第三预设时间是通常情况下用户下车需要的时间。当用户到站下车,该用户不属于运行中的高铁用户,但是该用户仍然连接高铁专网,这种情况下,用户连接的仅仅是高铁专网中的一些特定的小区,例如,站点小区或月台小区等。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在第三预设时间内占用的小区是高铁在该段时间内经过的所有小区。因此,通过占用小区的比例可以区分出到站下车的终端。

步骤s402:计算所有小区的数量占高铁小区总数量的比例。

步骤s403:若该比例小于预设比例阈值,则确定该终端不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

预设比例阈值是根据高铁小区建设时的小区规划人为设定的,在实施该实施例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该值。当终端占用的所有小区占高铁小区总数量的比例小于预设比例阈值时,说明该终端仅连接了站台周边的部分高铁小区,可以确定该终端不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终端在一定时间段内占用的高铁小区占高铁小区总数量的比例识别出不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以便于将不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迁移出高铁专网。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结合前述实施例的方法一起使用。

图5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一种高铁专网的分流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与第一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在将连接低速小区的终端迁移至公网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01:识别出低速小区中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

低速小区是高铁专网中的某一个小区,用于承载从连接高铁专网的终端中迁移出的非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也可能会连接低速小区,为了将连接低速小区的高铁上的终端迁移回高铁专网,需要识别出这类终端。具体的,根据终端连接小区的小区标识,可以识别出连接低速小区的终端,再结合前述实施例的方法,可识别出连接低速小区的终端中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

步骤s502:将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迁回至高铁专网。

通过更改基站后台配置的更换参数,将已经连接到低速小区的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迁移至高铁专网中。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识别低速小区中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并将这部分终端迁移回高铁专网,避免了将这部分终端迁移至公网中,提高了终端迁移的可靠性。

图6是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一种高铁专网的分流方法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与第一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在步骤s103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601:从连接高铁专网的终端中识别出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

根据第二实施例至第四实施例的方法,可以识别出不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将不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排除后,即可识别出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

步骤s602:识别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的当前业务类型。

业务类型包括语音通话和数据业务。根据终端上网时的信令信息,即可识别出终端的当前业务类型。

步骤s603:若当前业务类型为语音通话,则将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连接当前小区的连续频段。

语音通话业务如果掉网,可能会导致掉话、丢包,造成用户体验差,为了避免进行语音通话业务的用户发生掉话,当用户发起语音通话时所在的频段为连续频段,例如,f频段,则将用户驻留在本频段进行通话业务。当用户发起语音通话时所在的频段为不连续频段,例如,d频段,则将用户使用的上网终端的上网频段切换至连续频段。如果用户当前的业务类型是数据业务,短暂的掉话并不影响用户体验,因此不需要进行频段的切换。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进行通话业务的终端连接在连续频段,防止了进行通话业务的终端发生掉话,提高了用户体验。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高铁专网的分流装置的功能框图。如图7所示,该装置包括:识别模块701、第一迁移模块702、第二迁移模块703、第一识别模块704、第三迁移模块705、第二识别模块706、第三识别模块707及连接模块708。其中,识别模块701用于从连接高铁专网的终端中识别出不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第一迁移模块702用于将不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迁移至高铁专网中的低速小区。第二迁移模块703用于将低速小区的终端迁移至公网。第一识别模块704用于识别出低速小区中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第三迁移模块705用于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迁回至高铁专网。第二识别模块706用于从连接高铁专网的终端中识别出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第三识别模块707用于识别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的当前业务类型。连接模块708用于当当前业务类型为语音通话时,将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连接当前小区的连续频段。

其中,识别模块701进一步用于:判断终端的小区切换顺序是否与按照高铁运行方向预设的小区顺序中的某部分一致;若不一致,则确定终端不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

其中,当终端的小区切换顺序与按照高铁运行方向预设的小区顺序中的某部分一致时,识别模块701进一步用于:判断终端的移动速度是否小于预设阈值;若小于预设阈值,则确定终端不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

其中,识别模块701进一步用于:获取终端在第一预设时间内占用的所有高铁小区;计算终端在每一高铁小区的驻留时间;若终端在每一高铁小区的驻留时间均大于第二预设时间,则确定终端不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

其中,识别模块701进一步用于:获取终端在第三预设时间内占用的所有小区;计算所有小区的数量占高铁小区总数量的比例;若比例小于预设比例阈值,则确定终端不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至少一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执行上述任意方法实施例中的一种高铁专网的分流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计算机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该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计算机执行上述任意方法实施例中的一种高铁专网的分流方法。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计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对计算设备的具体实现做限定。

如图8所示,该计算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processor)802、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interface)804、存储器(memory)806、以及通信总线808。

其中:

处理器802、通信接口804、以及存储器806通过通信总线808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通信接口804,用于与其它设备比如客户端或其它服务器等的网元通信。

处理器802,用于执行程序810,具体可以执行上述一种高铁专网的分流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步骤。

具体地,程序810可以包括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

处理器802可能是中央处理器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计算设备包括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以是同一类型的处理器,如一个或多个cpu;也可以是不同类型的处理器,如一个或多个cpu以及一个或多个asic。

存储器806,用于存放程序810。存储器806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程序810具体可以用于使得处理器802执行以下操作:

从连接所述高铁专网的终端中识别出不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

将所述不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迁移至所述高铁专网中的低速小区;

将连接所述低速小区的终端迁移至公网。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程序810具体可以进一步用于使得处理器802执行以下操作:

判断所述终端的小区切换顺序是否与按照所述高铁运行方向预设的小区顺序中的某部分一致;

若不一致,则确定所述终端不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程序810具体可以进一步用于使得处理器802执行以下操作:当所述终端的小区切换顺序与按照所述高铁运行方向预设的小区顺序中的某部分一致时,判断所述终端的移动速度是否小于预设阈值;若小于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终端不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程序810具体可以进一步用于使得处理器802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所述终端在第一预设时间内占用的所有高铁小区;计算所述终端在每一所述高铁小区的驻留时间;若所述终端在每一所述高铁小区的驻留时间均大于第二预设时间,则确定所述终端不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程序810具体可以进一步用于使得处理器802执行以下操作:获取所述终端在第三预设时间内占用的所有小区;计算所述所有小区的数量占高铁小区总数量的比例;若所述比例小于预设比例阈值,则确定所述终端不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程序810具体可以进一步用于使得处理器802执行以下操作:识别出所述低速小区中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将所述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迁回至所述高铁专网。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程序810具体可以进一步用于使得处理器802执行以下操作:从连接所述高铁专网的终端中识别出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识别所述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的当前业务类型;若所述当前业务类型为语音通话,则将所述属于运行中的高铁上的终端连接当前小区的连续频段。

在此提供的算法和显示不与任何特定计算机、虚拟系统或者其它设备固有相关。各种通用系统也可以与基于在此的示教一起使用。根据上面的描述,构造这类系统所要求的结构是显而易见的。此外,本发明也不针对任何特定编程语言。应当明白,可以利用各种编程语言实现在此描述的本发明的内容,并且上面对特定语言所做的描述是为了披露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发明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例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例,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发明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设备中的模块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单元或组件组合成一个模块或单元或组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或子组件。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过程或者单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本发明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高铁专网的分流装置中的一些或者全部部件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发明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设备或者装置程序(例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发明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