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添加网络成员、去电设置、通话处理、短信息处理、通讯录、通信系统实现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269817发布日期:2020-12-11 19:01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添加网络成员、去电设置、通话处理、短信息处理、通讯录、通信系统实现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讯录、添加好友、添加陌生人、通话、短信息、通信系统实现方法及通讯录、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背景1:目前通讯录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网络通讯录,这种通讯录用户不能新建、修改、删除联系人信息;并且用户离线后就不能查看通讯录成员信息了。另一种是智能设备中的通讯录,例如手机中的通讯录,用户能够新建、修改、删除联系人信息,不需要登录就能查看通讯录联系人成员信息;但是不能像网络通讯录中的好友成员那样进行网络通信。经常在网络通讯录与设备通讯录之间切换,很不方便。

背景2:我们在得知别人的手机号码后往往会先保存为智能设备中的联系人,但是这样还不能进行网络通信,要想与智能设备中的联系人进行网络通信,还需要将其加为网络好友。而目前网络通讯录、社交通信软件均是通过用户发送请求手动添加好友,这对于一个新用户来说,要把自己的联系人逐个查找、发送请求、添加好友,十分麻烦。

背景3:有时候我们经常会得到一个手机号码,用于与有业务往来的人进行联系,在电话联系后,我们往往会询问其账号等,以便于将对方加为网络通讯录、社交通信软件的网络成员(例如好友),因此给用户带来不方便。

背景4:我们智能设备通讯录中,例如手机通讯录中,一般都有为联系人设置来电铃声的功能,方便用户通过来电铃声判断来电的人是谁,但是又有谁真的为每个联系人设置了不同的铃声呢?实在是太麻烦!

背景5:虽然社交通信软件得到广泛应用,为广大用户提供了方便,节省了电话费用。但是很多时候还是会经常使用电话,以便于能及时与对方取得联系。人们经常在社交通信软件与电话之间切换,十分不方便。

背景6:虽然社交通信软件得到广泛应用,为广大用户提供了方便,节省了短信费用。但是很多时候还是会发送短信,以便于确定对方能及时收到信息。人们经常在社交通信软件与短信之间切换,十分不方便。

背景7:5g时代要来临了,而且国家提倡提速降费,以后网络通信的应用肯定会越来越广泛,为广大用户提供了方便,节省了电话、短信费用。但是很多时候人们还是会经常打电话、发短信联系别人。人们经常在社交通信软件与电话、短信之间切换,十分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背景1所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讯录及实现方法。用户即可以添加网络成员,例如好友;又可以像手机通讯录那样,不需要登录就可以新建、修改、删除本地成员信息,例如联系人。而且用户离线时仍然可以查看通讯录成员信息。

为了解决背景2所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添加好友实现方法。一种采用熟人通信策略的自动匹配好友方法,当两个用户互相将对方添加为本地成员(例如联系人)时,自动将两个用户匹配为网络成员(例如好友成员)。

为了解决背景3所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添加陌生人实现方法。当用户第一次与他人通话、收发短信时,自动将用户与对方匹配为网络成员(例如陌生人成员)。

为了解决背景4所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电设置实现方法。当用户收到他人的通话请求后,用户智能设备(例如手机)播放他人去电设置的铃声。

为了解决背景5所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话处理方法。当条件满足时,采用网络通话;当条件不满足时,采用电信通话方式发送通话请求或提示并等待用户进一步操作。

为了解决背景6所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短信息处理方法。当条件满足时,发送网络信息;当条件不满足时,采用电信短信方式发送电信短信或提示并等待用户进一步操作。

为了解决背景7所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信系统及实现方法。即解决了背景1所述问题,又解决了背景7所述问题。还公开了解决包含背景2-6所述一种或多种问题的通信系统及实现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发明一:一种添加网络成员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用户新建、修改后的联系人手机号码与他人绑定手机号码进行匹配,查找具有相同手机号码的他人;在查找到具有相同手机号码的他人后,将所述用户绑定手机号码与所述他人通讯录中联系人手机号码进行匹配,查找具有相同手机号码的联系人成员;在查找到具有相同手机号码的联系人成员后,自动将所述他人添加为所述用户的通讯录网络成员。

发明二:一种添加网络成员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

用户第一次向陌生手机号码发起通话,所述用户客户端将所述手机号码与所述用户通讯录中网络成员绑定手机号码进行匹配,查找具有相同的手机号码;未查找到所述手机号码后,所述用户客户端向服务器端发送网络通话请求,所述网络通话请求包括未查找到所述手机号码的结果信息;服务器端接收到所述请求后,将所述手机号码与他人绑定手机号码进行匹配,查找具有相同手机号码的他人;在查找到具有相同手机号码的他人后,当所述他人在线时,服务器端向所述他人客户端发送网络通话请求,将所述他人添加为所述用户的通讯录网络成员。

发明三:一种添加网络成员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

用户第一次向陌生手机号码发送短信息,所述用户客户端将所述手机号码与所述用户通讯录中网络成员绑定手机号码进行匹配,查找具有相同的手机号码;未查找到所述手机号码后,所述用户客户端向服务器端发送网络信息请求,所述请求包括未查找到所述手机号码的结果信息;服务器端接收到所述请求后,将所述手机号码与他人绑定手机号码进行匹配,查找具有相同手机号码的他人;在查找到具有相同手机号码的他人后,当所述他人在线时,服务器端接收所述用户客户端发送的网络信息,并向所述他人客户端发送网络信息;服务器端将所述他人添加为所述用户的通讯录网络成员。

发明四:一种去电设置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

用户设置去电设置,包括铃声、动画、视频中的一种或多种;

他人添加用户为通讯录网络成员,所述他人客户端从服务器端下载所述用户去电设置信息并在所述他人客户端本地保存;

所述他人接收到用户发起的网络通话请求后,所述他人客户端根据所述用户去电设置播放铃声、动画、视频中的一种或多种。

发明五:一种通讯录实现方法,所述通讯录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客户端为用户提供可视化操作界面,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注册登录步骤,用户注册账户信息,以及使用所述账户信息登录;所述账户信息包括账号和密码;

同步步骤,用户在线时,用户客户端与服务器端保持信息同步;

用户信息设置步骤,设置用户信息;所述用户信息包括姓名或/和昵称,还包括手机号码;

信息认证步骤,将手机号码与用户信息绑定,通过向所述手机号码发送验证码进行认证;

添加网络成员步骤,用户添加网络成员,从服务器端下载所述网络成员信息到用户客户端本地保存,所述网络成员姓名或昵称显示在所述用户通讯录成员列表中;

编辑本地成员步骤,所述本地成员包括联系人成员;用户通过客户端新建、修改、删除联系人成员信息,不受用户登录状态限制;所述联系人成员信息包括姓名、手机号码;所述联系人成员信息在用户客户端本地保存,并上传服务器端;所述联系人成员姓名显示在所述用户通讯录成员列表中;

查看步骤,

通讯录成员列表中显示网络成员姓名或昵称或备注,不受用户登录状态限制;用户在通讯录成员列表中点击网络成员,显示网络成员信息界面,网络成员信息界面显示所述网络成员信息,不受用户登录状态限制:通讯录成员列表中显示联系人成员姓名,不受用户登录状态限制;用户在通讯录成员列表中点击联系人成员,显示联系人成员信息界面,联系人成员信息界面显示所述联系人成员信息,不受用户登录状态限制。

发明六:发明五所述的通讯录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发明一至发明四所述实现方法中的一种或多种。

发明七:一种通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向被叫方发起通话,

第一步:所述用户客户端向服务器端发送网络通话请求,服务器端接收到所述请求后,判断所述被叫方登录状态

所述被叫方在线:服务器端向所述被叫方客户端发送网络通话请求;

所述被叫方离线:服务器端向所述用户客户端返回被叫方离线结果信息,执行第二步;

第二步:所述用户客户端接收到所述离线结果信息后,判断所述用户手动/自动切换设置;

手动/自动切换设置为手动:所述用户客户端显示通话提示界面,等待所述用户选择电话重拨、结束通话;

手动/自动切换设置为自动:所述用户客户端自动调用智能设备中的电信通话模块发送电信通话请求。

发明八:一种通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向被叫方发起通话,

第一步:用户客户端查找判断所述被叫方是否为所述用户通讯录中网络成员

所述被叫方是所述用户通讯录中网络成员:所述用户客户端向服务器端发送网络通话请求,服务器端接收到所述请求后,执行第二步;

所述被叫方不是所述用户通讯录中网络成员:所述用户客户端自动调用智能设备中的电信通话模块发送电信通话请求;

第二步:判断所述被叫方登录状态

所述被叫方在线:服务器端向所述被叫方客户端发送网络通话请求;

所述被叫方离线:服务器端向所述用户客户端返回被叫方离线结果信息,执行第三步;

第三步:所述用户客户端接收到所述离线结果信息后,判断所述用户手动/自动切换设置;

手动/自动切换设置为手动:所述用户客户端显示通话提示界面,等待所述用户选择语音留言、电话重拨、结束通话;

手动/自动切换设置为自动:所述用户客户端自动调用智能设备中的电信通话模块发送电信通话请求。

发明九:一种通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向被叫方发起通话,

第一步:所述用户客户端向服务器端发送网络通话请求,服务器端接收到所述请求后,查找判断所述被叫方是否已注册

是:执行第二步;

否:服务器端向所述用户客户端返回所述被叫方未注册结果信息,所述用户客户端接收到所述被叫方未注册结果信息后,自动调用智能设备中的电信通话模块发送电信通话请求;

第二步:判断所述被叫方登录状态

所述被叫方在线:服务器端向所述被叫方客户端发送网络通话请求;

所述被叫方离线:服务器端向所述用户客户端返回被叫方离线结果信息,执行第三步;

第三步:所述用户客户端接收到所述离线结果信息后,判断所述用户手动/自动切换设置;

手动/自动切换设置为手动:所述用户客户端显示通话提示界面,等待所述用户选择语音留言、电话重拨、结束通话;

手动/自动切换设置为自动:所述用户客户端自动调用智能设备中的电信通话模块发送电信通话请求。

发明十:一种通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向被叫方发起通话,

第一步:用户客户端查找判断所述被叫方是否为所述用户通讯录中网络成员,并生成网络成员结果信息;

所述用户客户端向服务器端发送网络通话请求,所述请求包括所述网络成员结果信息;服务器端接收到

所述请求后,判断所述网络成员结果信息

所述被叫方是所述用户通讯录中网络成员:执行第三步;

所述被叫方不是所述用户通讯录中网络成员:执行第二步;

第二步:查找判断所述被叫方是否已注册

是:执行第三步;

否:服务器端向所述用户客户端返回所述被叫方未注册结果信息,所述用户客户端接收到所述被叫方未注册结果信息后,自动调用智能设备中的电信通话模块发送电信通话请求;

第三步:判断所述被叫方登录状态

所述被叫方在线:服务器端向所述被叫方客户端发送网络通话请求;

所述被叫方离线:服务器端向所述用户客户端返回被叫方离线结果信息,执行第四步;

第四步:所述用户客户端接收到所述离线结果信息后,判断所述用户手动/自动切换设置;

手动/自动切换设置为手动:所述用户客户端显示通话提示界面,等待所述用户选择语音留言、电话重拨、结束通话;

手动/自动切换设置为自动:所述用户客户端自动调用智能设备中的电信通话模块发送电信通话请求。

发明十一:一种通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向被叫方发起通话,

第一步:用户客户端查找判断所述被叫方是否为所述用户通讯录中网络成员,并生成网络成员结果信息,

第二步:判断所述用户登录状态

所述用户在线:所述用户客户端向服务器端发送网络通话请求,所述请求包括所述网络成员结果信息,执行第三步;

所述用户离线:所述用户客户端自动调用智能设备中的电信通话模块发送电信通话请求;

第三步:服务器端接收到所述请求后,判断所述网络成员结果信息

所述被叫方是所述用户通讯录中网络成员:执行第五步;

所述被叫方不是所述用户通讯录中网络成员:执行第四步;

第四步:查找判断所述被叫方是否已注册

是:执行第五步;

否:服务器端向所述用户客户端返回所述被叫方未注册结果信息,所述用户客户端接收到所述被叫方未注册结果信息后,自动调用智能设备中的电信通话模块发送电信通话请求;

第五步:判断所述被叫方登录状态

所述被叫方在线:服务器端向所述被叫方客户端发送网络通话请求;

所述被叫方离线:执行第六步;

第六步:判断所述用户手动/自动切换设置;

手动/自动切换设置为手动:服务器端向所述用户客户端返回被叫方离线结果信息,所述用户客户端接收到所述离线结果信息后,显示通话提示界面,等待所述用户选择语音留言、电话重拨、结束通话;

手动/自动切换设置为自动:服务器端向所述用户客户端返回被叫方离线结果信息,所述用户客户端接收到所述离线结果信息后,自动调用智能设备中的电信通话模块发送电信通话请求。

发明十二:一种通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向被叫方发起通话,

第一步:用户客户端查找判断所述被叫方是否为所述用户通讯录中网络成员,并生成网络成员结果信息,

第二步:判断所述用户登录状态

所述用户在线:所述用户客户端向服务器端发送网络通话请求,所述请求包括所述网络成员结果信息,执行第四步;

所述用户离线:执行第三步;

第三步:判断所述用户自动登录设置

自动登录设置为开启:所述用户客户端自动登录,所述用户客户端向服务器端发送网络通话请求,所述请求包括所述网络成员结果信息,执行第四步;

自动登录设置为关闭:所述用户客户端显示登录提示界面,等待所述用户选择用户登录、电话呼叫、结束通话;

第四步:服务器端接收到所述请求后,判断所述网络成员结果信息

所述被叫方是所述用户通讯录中网络成员:执行第六步;

所述被叫方不是所述用户通讯录中网络成员:执行第五步;

第五步:查找判断所述被叫方是否已注册

是:执行第六步;

否:服务器端向所述用户客户端返回所述被叫方未注册结果信息,所述用户客户端接收到所述被叫方未注册结果信息后,自动调用智能设备中的电信通话模块发送电信通话请求;

第六步:判断所述被叫方登录状态

所述被叫方在线:服务器端向所述被叫方客户端发送网络通话请求;

所述被叫方离线:执行第七步;

第七步:判断所述用户手动/自动切换设置;

手动/自动切换设置为手动:服务器端向所述用户客户端返回被叫方离线结果信息,所述用户客户端接收到所述离线结果信息后,显示通话提示界面,等待所述用户选择语音留言、电话重拨、结束通话;

手动/自动切换设置为自动:服务器端向所述用户客户端返回被叫方离线结果信息,所述用户客户端接收到所述离线结果信息后,自动调用智能设备中的电信通话模块发送电信通话请求。

发明十三:一种通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话实现方法包括发明七至发明十二所述通话处理方法中的任一种,还包括

所述服务器端向所述被叫方客户端发送网络通话请求后,执行步骤一;

步骤一:判断建立网络通话通道是否成功

是:所述被叫方客户端显示通话应答界面并播放铃声;等待被叫方应答;

否:执行步骤二;

步骤二:判断所述用户网络/选择/电信重拨设置;

网络/选择/电信重拨设置为网络:所述用户客户端自动采用网络通话方式进行重拨;

网络/选择/电信重拨设置为选择:所述用户客户端显示通话提示界面,等待所述用户选择网络重拨、电话重拨、结束通话;

网络/选择/电信重拨设置为电信:所述用户客户端自动调用智能设备中的电信通话模块进行重拨。

发明十四:一种短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向接收方发送短信息,

第一步:所述用户客户端向服务器端发送网络信息请求,服务器端接收到所述请求后,判断所述接收方登录状态

所述接收方在线:服务器端接收所述用户客户端发送的网络信息;服务器端向所述接收方客户端发送网络信息;

所述接收方离线:服务器端向所述用户客户端返回接收方离线结果信息,执行第二步;

第二步:所述用户客户端接收到所述接收方离线结果信息后,判断所述短信息是否为文字信息

短信息是文字信息:执行第三步;

短信息不是文字信息:所述用户客户端显示短信息提示界面,提示用户所述接收方未登录或未注册;

第三步:判断所述用户手动/自动切换设置;

手动/自动切换设置为手动:所述用户客户端显示短信息提示界面,等待所述用户选择短信发送、放弃发送;

手动/自动切换设置为自动:所述用户客户端自动调用智能设备中的电信短信模块发送电信短信。

发明十五:一种短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向接收方发送短信息,

第一步:所述用户客户端判断所述短信息是否为文字信息,并生成文字结果信息;所述用户客户端向服务器端发送网络信息请求,所述请求包括所述文字结果信息;服务器端接收到所述请求后,查找判断所述接收方是否已注册

是:执行第三步;

否:服务器端向所述用户客户端返回所述接收方未注册结果信息,执行第二步;

第二步:所述用户客户端接收到所述接收方未注册结果信息后,判断所述文字结果信息

短信息是文字信息:所述用户客户端自动调用智能设备中的电信短信模块发送电信短信;

短信息不是文字信息:所述用户客户端显示短信息提示界面,提示用户所述接收方未注册;

第三步:判断所述接收方登录状态

所述接收方在线:服务器端接收所述用户客户端发送的网络信息;服务器端向所述接收方客户端发送网络信息;

所述接收方离线:执行第四步;

第四步:服务器端判断所述文字结果信息

短信息是文字信息:执行第五步;

短信息不是文字信息:服务器端接收并保存所述用户客户端发送的网络信息;

第五步:判断所述用户网络/选择/电信切换设置;

网络/选择/电信切换设置为网络:服务器端接收并保存所述用户客户端发送的网络信息;

网络/选择/电信切换设置为选择:服务器端向所述用户客户端返回接收方离线结果信息,所述用户客户端接收到所述接收方离线结果信息后,显示短信息提示界面,等待所述用户选择网络发送、短信发送、放弃发送;

网络/选择/电信切换设置为电信:服务器端向所述用户客户端返回接收方离线结果信息,所述用户客户端接收到所述接收方离线结果信息后,自动调用智能设备中的电信短信模块发送电信短信。

发明十六:一种短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向接收方发送短信息,

第一步:所述用户客户端判断所述短信息是否为文字信息,并生成文字结果信息;所述用户客户端查找判断所述接收方是否为所述用户通讯录中网络成员

所述接收方是所述用户通讯录中网络成员:所述用户客户端向服务器端发送网络信息请求,所述请求包括所述文字结果信息;服务器端接收到所述请求后,执行第二步;

所述接收方不是所述用户通讯录中网络成员:执行第三步;

第二步:判断所述接收方登录状态

所述接收方在线:服务器端接收所述用户客户端发送的网络信息;服务器端向所述接收方客户端发送网络信息;

所述接收方离线:执行第四步;

第三步:判断所述文字结果信息

短信息是文字信息:所述用户客户端自动调用智能设备中的电信短信模块发送电信短信;

短信息不是文字信息:所述用户客户端显示短信息提示界面,提示用户所述接收方未登录或未注册;

第四步:服务器端判断所述文字结果信息

短信息是文字信息:执行第五步;

短信息不是文字信息:服务器端接收并保存所述用户客户端发送的网络信息;

第五步:判断所述用户网络/选择/电信切换设置;

网络/选择/电信切换设置为网络:服务器端接收并保存所述用户客户端发送的网络信息;

网络/选择/电信切换设置为选择:服务器端向所述用户客户端返回接收方离线结果信息,所述用户客户端接收到所述接收方离线结果信息后,显示短信息提示界面,等待所述用户选择网络发送、短信发送、放弃发送;

网络/选择/电信切换设置为电信:服务器端向所述用户客户端返回接收方离线结果信息,所述用户客户端接收到所述接收方离线结果信息后,自动调用智能设备中的电信短信模块发送电信短信。

发明十七:一种短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向接收方发送短信息,

第一步:所述用户客户端查找判断所述接收方是否为所述用户通讯录中网络成员,并生成网络成员结果信息;判断所述短信息是否为文字信息,并生成文字结果信息;所述用户客户端向服务器端发送网络信息请求,所述请求包括所述网络成员结果信息和所述文字结果信息;服务器端接收到所述请求后,判断所述网络成员结果信息

所述接收方是所述用户通讯录中网络成员:执行第四步;

所述接收方不是所述用户通讯录中网络成员:执行第二步;

第二步:查找判断所述接收方是否已注册

是:执行第四步;

否:服务器端向所述用户客户端返回所述接收方未注册结果信息,执行第三步;

第三步:所述用户客户端接收到所述接收方未注册结果信息后,判断所述文字结果信息

短信息是文字信息:所述用户客户端自动调用智能设备中的电信短信模块发送电信短信;

短信息不是文字信息:所述用户客户端显示短信息提示界面,提示用户所述接收方未注册;

第四步:判断所述接收方登录状态

所述接收方在线:服务器端接收所述用户客户端发送的网络信息;服务器端向所述接收方客户端发

送网络信息;

所述接收方离线:执行第五步;

第五步:服务器端判断所述文字结果信息

短信息是文字信息:执行第六步;

短信息不是文字信息:服务器端接收并保存所述用户客户端发送的网络信息;

第六步:判断所述用户网络/选择/电信切换设置;

网络/选择/电信切换设置为网络:服务器端接收并保存所述用户客户端发送的网络信息;

网络/选择/电信切换设置为选择:服务器端向所述用户客户端返回接收方离线结果信息,所述用户客户端接收到所述接收方离线结果信息后,显示短信息提示界面,等待所述用户选择网络发送、短信发送、放弃发送;

网络/选择/电信切换设置为电信:服务器端向所述用户客户端返回接收方离线结果信息,所述用户客户端接收到所述接收方离线结果信息后,自动调用智能设备中的电信短信模块发送电信短信。

发明十八:一种短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向接收方发送短信息,

第一步:用户客户端查找判断所述接收方是否为所述用户通讯录中网络成员,并生成网络成员结果信息;

判断所述短信息是否为文字信息,并生成文字结果信息;

第二步:判断所述用户登录状态

所述用户在线:所述用户客户端向服务器端发送网络信息请求,所述请求包括所述网络成员结果信息和所述文字结果信息,执行第三步;

所述用户离线:所述用户客户端自动调用智能设备中的电信短信模块发送电信短信;

第三步:服务器端接收到所述请求后,判断所述网络成员结果信息

所述接收方是所述用户通讯录中网络成员:执行第六步;

所述接收方不是所述用户通讯录中网络成员:执行第四步;

第四步:查找判断所述接收方是否已注册

是:执行第六步;

否:服务器端向所述用户客户端返回所述接收方未注册结果信息,执行第五步;

第五步:所述用户客户端接收到所述接收方未注册结果信息后,判断所述文字结果信息

短信息是文字信息:所述用户客户端自动调用智能设备中的电信短信模块发送电信短信;

短信息不是文字信息:所述用户客户端显示短信息提示界面,提示用户所述接收方未注册;

第六步:判断所述接收方登录状态

所述接收方在线:服务器端接收所述用户客户端发送的网络信息;服务器端向所述接收方客户端发送网络信息;

所述接收方离线:执行第七步;

第七步:服务器端判断所述文字结果信息

短信息是文字信息:执行第八步;

短信息不是文字信息:服务器端接收并保存所述用户客户端发送的网络信息;

第八步:判断所述用户网络/选择/电信切换设置:

网络/选择/电信切换设置为网络:服务器端接收并保存所述用户客户端发送的网络信息;

网络/选择/电信切换设置为选择:服务器端向所述用户客户端返回接收方离线结果信息,所述用户客户端接收到所述接收方离线结果信息后,显示短信息提示界面,等待所述用户选择网络发送、短信发送、放弃发送;

网络/选择/电信切换设置为电信:服务器端向所述用户客户端返回接收方离线结果信息,所述用户客户端接收到所述接收方离线结果信息后,自动调用智能设备中的电信短信模块发送电信短信。

发明十九:一种短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向接收方发送短信息,

第一步:用户客户端查找判断所述接收方是否为所述用户通讯录中网络成员,并生成网络成员结果信息;

判断所述短信息是否为文字信息,并生成文字结果信息;

第二步:判断所述用户登录状态

所述用户在线:所述用户客户端向服务器端发送网络信息请求,所述请求包括所述网络成员结果信息和所述文字结果信息,执行第四步;

所述用户离线:执行第三步;

第三步:判断所述用户自动登录设置

自动登录设置为开启:所述用户客户端自动登录,并向服务器端发送网络信息请求,所述请求包括所述网络成员结果信息和所述文字结果信息,执行第四步;

自动登录设置为关闭:所述用户客户端显示登录提示界面,等待所述用户选择用户登录、短信发送、放弃发送;

第四步:服务器端接收到所述请求后,判断所述网络成员结果信息

所述接收方是所述用户通讯录中网络成员:执行第七步;

所述接收方不是所述用户通讯录中网络成员:执行第五步;

第五步:查找判断所述接收方是否已注册

是:执行第七步;

否:服务器端向所述用户客户端返回所述接收方未注册结果信息,执行第六步;

第六步:所述用户客户端接收到所述接收方未注册结果信息后,判断所述文字结果信息

短信息是文字信息:所述用户客户端自动调用智能设备中的电信短信模块发送电信短信;

短信息不是文字信息:所述用户客户端显示短信息提示界面,提示用户所述接收方未注册;

第七步:判断所述接收方登录状态

所述接收方在线:服务器端接收所述用户客户端发送的网络信息;服务器端向所述接收方客户端发送网络信息;

所述接收方离线:执行第八步;

第八步:服务器端判断所述文字结果信息

短信息是文字信息:执行第九步;

短信息不是文字信息:服务器端接收并保存所述用户客户端发送的网络信息;

第九步:判断所述用户网络/选择/电信切换设置;

网络/选择/电信切换设置为网络:服务器端接收并保存所述用户客户端发送的网络信息;

网络/选择/电信切换设置为选择:服务器端向所述用户客户端返回接收方离线结果信息,所述用户客户端接收到所述接收方离线结果信息后,显示短信息提示界面,等待所述用户选择网络发送、短信发送、放弃发送;

网络/选择/电信切换设置为电信:服务器端向所述用户客户端返回接收方离线结果信息,所述用户客户端接收到所述接收方离线结果信息后,自动调用智能设备中的电信短信模块发送电信短信。

发明二十:一种通信系统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实现方法包括发明五所述通讯录实现方法;客户端主界面设置有电话选项卡、通讯录选项卡、短信息选项卡;通讯录选项卡显示用户通讯录成员列表,以及提供通讯录可视化操作界面,不受用户登录状态限制;电话选项卡显示用户通话记录列表,以及提供通话可视化操作界面,不受用户登录状态限制;通话记录在用户客户端本地保存,用户能够查看通话记录,不受用户登录状态限制;短信息选项卡显示用户短信息记录列表,以及提供短信息可视化操作界面,不受用户登录状态限制;短信息记录在用户客户端本地保存,用户能够查看短信息记录,不受用户登录状态限制;

所述通信系统实现方法还包括:

用户向被叫方发起通话,条件满足时,用户客户端采用网络通话方式发送网络通话请求,否则调用智能设备中的电信通话模块发送电信通话请求或显示提示界面并等待用户进一步操作;接收用户智能设备中电信通话模块收到的通话请求;

用户向接收方发送短信息,条件满足时,用户客户端采用网络信息方式发送网络信息,否则调用智能设备中的电信短信模块发送电信短信或显示提示界面并等待用户进一步操作;接收用户智能设备中电信短信模块收到的电信短信。

发明二十一:发明二十所述的通信系统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信系统实现方法还包括发明一至发明四所述实现方法中的一种或多种。

发明二十二:发明二十所述的通信系统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向被叫方发起通话,条件满足时,用户客户端采用网络通话方式发送网络通话请求,否则调用智能设备中的电信通话模块发送电信通话请求或显示提示界面并等待用户进一步操作;包括发明七至发明十三所述通话处理方法中的任一种;

所述用户向接收方发送短信息,条件满足时,用户客户端采用网络信息方式发送网络信息,否则调用智能设备中的电信短信模块发送电信短信或显示提示界面并等待用户进一步操作;包括发明十四至发明十九所述短信息处理方法中的任一种。

发明二十三:发明二十所述的通信系统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信系统实现方法包括发明一至发明四所述实现方法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用户向被叫方发起通话,条件满足时,用户客户端采用网络通话方式发送网络通话请求,否则调用智能设备中的电信通话模块发送电信通话请求或显示提示界面并等待用户进一步操作;包括发明七至发明十三所述通话处理方法中的任一种;

所述用户向接收方发送短信息,条件满足时,用户客户端采用网络信息方式发送网络信息,否则调用智能设备中的电信短信模块发送电信短信或显示提示界面并等待用户进一步操作;包括发明十四至发明十九所述短信息处理方法中的任一种。

一种通讯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录包括客户端、服务器端;

所述客户端包括:

注册登录模块,用于用户注册账户信息,以及使用所述账户信息登录;所述账户信息包括账号和密码;

用户设置模块,用于设置,包括用户信息、信息认证;所述用户信息包括姓名或昵称、手机号码;

客户端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包括用户信息、用户通讯录成员信息,所述通讯录成员包括网络成员和本地成员;所述本地成员包括联系人成员;联系人成员信息包括姓名、手机号码;保存用户通过客户端新建、修改的联系人成员信息,不受用户登录状态限制;删除用户通过客户端删除的联系人成员信息,不受用户登录状态限制;

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提供可视化操作界面;包括显示用户通讯录成员信息,不受用户登录状态限制;用户通过客户端进行新建、修改、删除联系人成员信息操作,不受用户登录状态限制;

客户端匹配模块,用于查找、匹配通讯录成员信息;

所述服务器端包括:

同步模块,用于信息同步;用户在线时,用户客户端与服务器端保持信息同步;

信息认证模块,用于将手机号码与用户信息绑定,并通过向所述手机号码发送验证码进行认证;

监测模块,用于监测用户登录状态;

通讯录管理模块,用于管理,包括系统消息、用户信息、通讯录成员信息;所述管理通讯录成员信息,包括接收用户客户端上传的通讯录成员信息、向用户客户端下传通讯录成员信息;

服务器端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包括用户信息、用户通讯录成员信息;

服务器端匹配模块,用于查找、匹配用户信息及通讯录成员信息。

所述的通讯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端匹配模块,用于查找、匹配用户信息及通讯录成员信息,包括

将用户新建、修改后的联系人手机号码与他人绑定手机号码进行匹配,查找具有相同手机号码的他人;在查找到具有相同手机号码的他人后,将所述用户绑定手机号码与所述他人通讯录中联系人手机号码进行匹配,查找具有相同手机号码的联系人成员;在查找到具有相同手机号码的联系人成员后,自动将所述他人添加为所述用户的通讯录好友成员。

一种社交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社交通信系统包括前述通讯录中的任一种,还包括以下方面:

所述用户设置模块,用于设置,还包括自动登录设置、通话设置、短信息设置;

所述客户端存储模块,用于存储,还包括通话记录、短信息记录;

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显示,还包括通话可视化操作界面、通话记录、短信息可视化操作界面、短信息记录,不受用户登录状态限制;客户端主界面设置有电话选项卡、通讯录选项卡、短信息选项卡,通过用户滑动智能设备屏幕或点击对应选项卡切换选项卡的显示;

所述社交通信系统客户端还包括:

客户端通话模块,用于处理,包括网络语音通话、网络视频通话、电信通话;所述处理通话,包括调用用户智能设备中电信通话模块发送电信通话请求、接收用户智能设备中电信通话模块收到的电信通话请求;

客户端短信息模块,用于处理,包括网络文字信息、网络其他信息、电信短信;所述处理短信息,包括调用用户智能设备中电信短信模块发送电信短信、接收用户智能设备中电信短信模块收到的电信短信;

播放模块,用于播放,包括音频、动画、视频信息;

所述社交通信系统服务器端还包括:

服务器端通话模块,用于处理,包括网络语音通话、网络视频通话;

服务器端短信息模块,用于处理,包括网络文字信息、网络其他信息。

所述社交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显示,还包括

客户端在用户智能设备桌面创建电话图标、通讯录图标、短信息图标,未接来电数量通过桌面电话图标上的数字角标显示,未读系统消息数量通过桌面通讯录图标上的数字角标显示,未读短信息数量通过桌面短信息图标上的数字角标显示;通过用户点击桌面电话图标打开客户端主界面并默认显示电话选项卡,通过用户点击桌面通讯录图标打开客户端主界面并默认显示通讯录选项卡,通过用户点击桌面短信息图标打开客户端主界面并默认显示短信息选项卡。

所述社交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话设置包括手动/自动切换设置,设置为手动或自动;所述短信息设置包括网络/选择/电信切换设置,设置为网络或选择或电信;

所述客户端通话模块和服务器端通话模块用于处理,包括

用户向被叫方发起通话,

第一步:用户客户端查找判断所述被叫方是否为所述用户通讯录中网络成员,并生成网络成员结果信息,

第二步:判断所述用户登录状态

所述用户在线:所述用户客户端向服务器端发送网络通话请求,所述请求包括所述网络成员结果信息,执行第四步;

所述用户离线:执行第三步;

第三步:判断所述用户自动登录设置

自动登录设置为开启:所述用户客户端自动登录,所述用户客户端向服务器端发送网络通话请求,

所述请求包括所述网络成员结果信息,执行第四步;

自动登录设置为关闭:所述用户客户端显示登录提示界面,等待所述用户选择用户登录、电话呼叫、结束通话;

第四步:服务器端接收到所述请求后,判断所述网络成员结果信息

所述被叫方是所述用户通讯录中网络成员:执行第六步;

所述被叫方不是所述用户通讯录中网络成员:执行第五步;

第五步:查找判断所述被叫方是否已注册

是:执行第六步;

否:服务器端向所述用户客户端返回所述被叫方未注册结果信息,所述用户客户端接收到所述被叫方未注册结果信息后,自动调用智能设备中的电信通话模块发送电信通话请求;

第六步:判断所述被叫方登录状态

所述被叫方在线:服务器端向所述被叫方客户端发送网络通话请求;

所述被叫方离线:执行第七步;

第七步:判断所述用户手动/自动切换设置;

手动/自动切换设置为手动:服务器端向所述用户客户端返回被叫方离线结果信息,所述用户客户端接收到所述离线结果信息后,显示通话提示界面,等待所述用户选择语音留言、电话重拨、结束通话;

手动/自动切换设置为自动:服务器端向所述用户客户端返回被叫方离线结果信息,所述用户客户端接收到所述离线结果信息后,自动调用智能设备中的电信通话模块发送电信通话请求;

所述客户端短信息模块和服务器端短信息模块用于处理,包括

用户向接收方发送短信息,

第一步:用户客户端查找判断所述接收方是否为所述用户通讯录中网络成员,并生成网络成员结果信息;

判断所述短信息是否为文字信息,并生成文字结果信息;

第二步:判断所述用户登录状态

所述用户在线:所述用户客户端向服务器端发送网络信息请求,所述请求包括所述网络成员结果信息和所述文字结果信息,执行第四步;

所述用户离线:执行第三步;

第三步:判断所述用户自动登录设置

自动登录设置为开启:所述用户客户端自动登录,并向服务器端发送网络信息请求,所述请求包括所述网络成员结果信息和所述文字结果信息,执行第四步;

自动登录设置为关闭:所述用户客户端显示登录提示界面,等待所述用户选择用户登录、短信发送、放弃发送;

第四步:服务器端接收到所述请求后,判断所述网络成员结果信息

所述接收方是所述用户通讯录中网络成员:执行第七步;

所述接收方不是所述用户通讯录中网络成员:执行第五步;

第五步:查找判断所述接收方是否已注册

是:执行第七步;

否:服务器端向所述用户客户端返回所述接收方未注册结果信息,执行第六步;

第六步:所述用户客户端接收到所述接收方未注册结果信息后,判断所述文字结果信息

短信息是文字信息:所述用户客户端自动调用智能设备中的电信短信模块发送电信短信;

短信息不是文字信息:所述用户客户端显示短信息提示界面,提示用户所述接收方未注册;

第七步:判断所述接收方登录状态

所述接收方在线:服务器端接收所述用户客户端发送的网络信息;服务器端向所述接收方客户端发送网络信息;

所述接收方离线:执行第八步;

第八步:服务器端判断所述文字结果信息

短信息是文字信息:执行第九步;

短信息不是文字信息:服务器端接收并保存所述用户客户端发送的网络信息;

第九步:判断所述用户网络/选择/电信切换设置;

网络/选择/电信切换设置为网络:服务器端接收并保存所述用户客户端发送的网络信息;

网络/选择/电信切换设置为选择:服务器端向所述用户客户端返回接收方离线结果信息,所述用户客户端接收到所述接收方离线结果信息后,显示短信息提示界面,等待所述用户选择网络发送、短信发送、放弃发送;

网络/选择/电信切换设置为电信:服务器端向所述用户客户端返回接收方离线结果信息,所述用户客户端接收到所述接收方离线结果信息后,自动调用智能设备中的电信短信模块发送电信短信。

所述社交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话设置还包括网络/选择/电信重拨设置,设置为网络或选择或电信;

所述客户端通话模块和服务器端通话模块用于处理,还包括

所述服务器端向所述被叫方客户端发送网络通话请求后,执行第八步;

第八步:判断建立网络通话通道是否成功

是:所述被叫方客户端显示通话应答界面并播放铃声;等待被叫方应答;

否:执行第九步;

第九步:判断所述用户网络/选择/电信重拨设置;

网络/选择/电信重拨设置为网络:所述用户客户端自动采用网络通话方式进行重拨;

网络/选择/电信重拨设置为选择:所述用户客户端显示通话提示界面,等待所述用户选择网络重拨、电话重拨、结束通话;

网络/选择/电信重拨设置为电信:所述用户客户端自动调用智能设备中的电信通话模块进行重拨。

所述社交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讯录管理模块,用于管理系统消息,包括

用户修改绑定手机号码后,通过系统消息方式通知所述用户通讯录好友成员。

所述的社交通信系统实,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基本信息还包括座机号码;所述信息认证模块还用于,将座机号码与用户信息绑定,通过用户证明资料影像进行认证;用户绑定座机号码后,所述用户在线时,所述用户客户端接收他人向所述绑定座机号码发起的网络语音通话请求。

所述的社交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信息还包括个人头像、性别、年龄;所述信息认证模块还用于,包括:实名身份认证、本人影像认证;通过认证的信息标记认证标识;

实名身份认证:通过用户身份证/户口页影像进行认证,自动生成并替换所述用户基本信息中的姓名、性别、年龄;

本人影像认证:通过用户本人影像进行认证,自动截取所述用户影像图片替换所述用户基本信息中的个人头像。

所述的社交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话设置,还包括去电设置;用户设置去电设置,所述去电设置包括铃声、动画、视频中的一种或多种;他人添加用户为通讯录网络成员,所述他人客户端从服务器端下载所述用户去电设置信息并在所述他人客户端本地保存;所述他人接收到用户发起的网络通话请求后,所述他人客户端根据所述用户去电设置播放铃声、动画、视频中的一种或多种。

附图说明

图1:将联系人匹配添加为好友流程图

图2:发起通话添加陌生人成员流程图

图3:发送短信息添加陌生人成员流程图

图4:具有代表性的通话处理方法流程图

图5:具有代表性的短信息处理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通过一个比较完整的、本人认为最完善最合理的实例来阐明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本实例仅为尽可能的一次将全部发明做出说明。本实例对本发明内容进行了更多的改进,也增加了更多的内容,但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需说明,通用的、惯用的、非直接相关的内容已省略。需说明,本发明中所述“他人”是指“其他用户”,之所以使用“他人”是为了与“用户”区分;本发明中所述“附近的人”指“附近的用户”,之所以使用“附近的人”是为了与“用户”区分;所述“短信息”是指包括电信短信、网络信息,之所以使用“短信息”是为了与“信息”区分:本发明所述“包括”是指包括,但不限于;本发明所述“或/和”是指一种或多种任意组合;本发明所述“通讯录”,如无特殊说明均是指客户端中的通讯录,而非智能设备中的通讯录;本发明所述“登录状态”,包括“在线”、“离线”;“在线”,即处于登录状态;“离线”,即处于未登录状态。

名词解释

电话呼叫:采用电信通话方式发送电信通话请求。

电话重拨:采用电信通话方式进行重拨。

短信发送:采用电信短信方式发送电信短信。

语音留言:录音,并采用网络信息方式发送网络音频信息。

一种通信系统及实现方法,该系统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其特征在于,客户端在用户智能设备(例如智能手机)桌面创建电话图标、通讯录图标、短信息图标;

客户端主界面设置有电话选项卡、通讯录选项卡、短信息选项卡;用户通过滑动智能设备屏幕或点击对应选项卡切换选项卡的显示;

未接来电数量通过桌面电话图标上的数字角标显示,未读系统消息数量通过桌面通讯录图标上的数字角标显示,未读短信息数量通过桌面短信息图标上的数字角标显示;

用户点击桌面电话图标打开客户端主界面并默认显示电话选项卡,用户点击桌面通讯录图标打开客户端主界面并默认显示通讯录选项卡,用户点击桌面短信息图标打开客户端主界面并默认显示短信息选项卡;

该系统还包括以下方面:

一、注册登录,用户注册账户信息,以及使用所述账户信息登录;所述账户信息包括账号和密码;

(一)用户设置:包括用户信息设置、信息认证、自动登录设置、通话设置、短信息设置;

a、设置用户信息:包括账户信息、基本信息、个人信息、社交信息;

基本信息:包括个人头像、姓名、手机号码、座机号码;

个人信息:包括生日、居住地址、个人主页、邮箱、工作单位、职位、行业、学校、专业;

社交信息:包括社交头像、昵称、个性签名、说说、爱好、特长;

b、信息认证:包括绑定手机认证、绑定座机认证、实名身份认证、本人影像认证、工作认证、学校认证、认证信息举报;通过认证的信息标记认证标识;(例如在好友成员信息界面的对应信息后面以图标形式显示认证标识)

绑定手机认证:将手机号码与用户信息绑定,并通过向所述手机号码发送验证码进行认证;

绑定座机认证,将座机号码与用户信息绑定,并通过用户证明资料影像进行认证;用户绑定座机号码后,所述用户在线时,所述用户客户端接收他人向所述绑定座机号码发起的网络语音通话请求。

实名身份认证:通过用户身份证/户口页影像进行认证,自动生成并替换所述用户基本信息中的姓名、性别、年龄;用户通过申诉对实名身份认证生成的信息进行修改;

本人影像认证:通过用户本人影像进行认证,自动截取所述用户影像图片替换所述用户基本信息中的个人头像;个人头像的修改必须使用本人照片,个人头像修改后系统进行比对,比对通过后生效;

工作认证:通过用户劳动合同或工作证影像认证所述用户的工作单位和职务,并显示认证标志;

学校认证:通过用户学生证影像认证所述用户的在读学校,并显示认证标志。

认证信息举报:通讯录网络成员的认证信息不真实时,用户对所述网络成员的信息进行认证信息举报,接收到举报信息并经后台人员核实后,通知所述网络成员限期改正并对错误信息标记错误标识,错误标识覆盖被标记的错误信息。

(二)、信息同步:用户登录系统后,所述用户客户端与服务器端保持信息同步;

二、通讯录

通讯录成员:包括网络成员、本地成员;网络成员:包括好友、陌生人;本地成员:包括联系人;成员类别:包括好友、陌生人、联系人。

通讯录选项卡显示用户通讯录成员列表,以及提供通讯录可视化操作界面,不受用户登录状态限制;

用户在通讯录成员列表中点击通讯录成员,显示通讯录成员信息界面,通讯录成员信息界面显示所述通讯录成员信息,不受用户登录状态限制;通讯录成员信息在用户客户端本地保存,用户能够查看通讯录成员信息,不受用户登录状态限制;

用户能够对联系人成员信息进行新建、修改、删除操作,不受用户登录状态限制;客户端安装完成后,将用户智能设备通讯录中的联系人信息以新建的方式导入到客户端通讯录中,作为用户通讯录联系人成员;或者用户在以后使用中手动将用户智能设备通讯录中的联系人信息以新建的方式导入到客户端通讯录中。

(一)、好友成员

用户通讯录成员列表中显示好友成员的个人头像、姓名或备注、成员类别标记(例如显示“好友”字样或其他图形标识等;以下类同),不受用户登录状态限制;用户在通讯录成员列表中点击好友成员,打开好友成员信息界面,好友成员信息界面显示该好友成员基本信息、个人信息,不受用户登录状态限制;

通过以下方式添加好友成员:

a、用户与他人互相添加为通讯录联系人成员后,自动将所述用户和所述他人匹配为好友成员;

将用户新建、修改后的联系人手机号码与他人绑定手机号码进行匹配,查找具有相同手机号码的他人;在查找到具有相同手机号码的他人后,将所述用户绑定手机号码与所述他人通讯录中联系人手机号码进行匹配,查找具有相同手机号码的联系人成员;在查找到具有相同手机号码的联系人成员后,自动将所述他人添加为所述用户的通讯录好友成员;如图1所示。

好友关系是相互的,即当用户添加他人为好友成员的同时,用户也成为他人的好友成员;网络成员的关系均是相互的;

以a用户、b用户举例说明,以下a用户、a好友、a联系人为具有手机号码相同的对应关系,b用户、b好友、b联系人为具有手机号码相同的对应关系;

当a用户通讯录中b联系人成员手机号码与b用户绑定手机号码相同,且,b用户通讯录中a联系人成员手机号码与a用户绑定手机号码相同时;自动将b用户匹配为a用户的b好友成员,将a用户匹配为b用户的a好友成员;

这是一种熟人之间的通信策略。这样可以为新用户提供极大的方便,新用户不用再把经常联系的人逐个添加好友了,只要都是该系统的用户,又都把对方保存了联系人,该系统会自动将他们匹配为好友关系。

b、用户通过扫描他人二维码添加好友成员;

c、用户通过查找他人添加好友:通过填写他人账号和姓名进行查找,向所述他人发送加为好友请求,通过验证后成为好友成员;

用户通过以上三种方式添加好友成员后,该系统将所述好友成员绑定手机号码与所述用户通讯录中联系人手机号码进行匹配,查找具有相同手机号码的联系人成员;查找到具有相同手机号码的联系人成员后,将所述好友成员姓名与所述用户通讯录中对应联系人姓名进行比对;当所述好友成员姓名与所述用户通讯录中对应联系人成员姓名不同时,将所述用户通讯录中对应联系人姓名保存到所述好友成员备注中,删除所述用户通讯录中对应联系人成员信息;所述用户客户端与服务器端进行信息同步;

以a用户、b用户举例说明,其中b用户、b好友、b联系人为具有手机号码相同的对应关系;

a用户添加b用户成为b好友成员,当b好友成员绑定手机号码与a用户通讯录中b联系人成员手机号码相同时,将b好友成员姓名与a用户通讯录中b联系人姓名进行比对;当b好友成员姓名与a用户通讯录中b联系人成员姓名不同时,将所述a用户通讯录中b联系人姓名保存到b好友成员备注中,删除a用户通讯录中b联系人成员信息;a用户客户端与服务器端进行信息同步;

d、用户通过向陌生人成员发送加为好友请求,通过验证后成为好友成员;

用户通过此种方式添加好友成员后,该系统将所述好友成员备注信息与所述用户通讯录中对应陌生人成员备注信息进行比对;当所述好友成员备注信息与所述对应陌生人成员备注信息不同时,将所述对应陌生人成员备注信息保存到所述好友成员备注中,删除所述用户通讯录中对应陌生人成员信息;所述用户客户端与服务器端进行信息同步;

(二)、陌生人成员

用户通讯录成员列表中显示陌生人成员的社交头像、昵称或备注、成员类别标记,不受用户登录状态限制;用户在通讯录成员列表中点击陌生人成员,打开陌生人成员信息界面,陌生人成员信息界面显示该陌生人成员社交信息,不受用户登录状态限制;陌生人成员信息界面不显示陌生人成员的基本信息;

通过以下方式添加陌生人成员:

a、用户第一次与陌生手机号码进行通话、收/发短信息,如果所述陌生手机号码为他人的绑定手机号码,则将所述他人添加为所述用户的陌生人成员;具体包括如下方式:

方式一,用户第一次向陌生手机号码发起通话,所述用户客户端将所述手机号码与所述用户通讯录中网络成员绑定手机号码进行匹配,查找具有相同的手机号码;未查找到所述手机号码后,所述用户客户端向服务器端发送网络通话请求,所述网络通话请求包括未查找到所述手机号码的结果信息;服务器端接收到所述请求后,将所述手机号码与他人绑定手机号码进行匹配,查找具有相同手机号码的他人;在查找到具有相同手机号码的他人后,当所述他人在线时,服务器端向所述他人客户端发送网络通话请求,将所述他人添加为所述用户的陌生人成员;

如图2所示。

方式二,用户第一次向陌生手机号码发送短信息,所述用户客户端将所述手机号码与所述用户通讯录中网络成员绑定手机号码进行匹配,查找具有相同的手机号码;未查找到所述手机号码后,所述用户客户端向服务器端发送网络信息请求,所述请求包括未查找到所述手机号码的结果信息;服务器端接收到所述请求后,将所述手机号码与他人绑定手机号码进行匹配,查找具有相同手机号码的他人;在查找到具有相同手机号码的他人后,当所述他人在线时,服务器端接收所述用户客户端发送的网络信息,并向所述他人客户端发送网络信息;服务器端将所述他人添加为所述用户的陌生人成员;

如图3所示。

这是一种陌生人交往的社交策略。方便在交往不频繁的人之间建立关系。

b、用户在附近界面中,向附近的人发送加为陌生人请求,通过验证后成为陌生人成员;

附近界面显示附近的人的社交信息;用户打开附近界面后,附近的人能够发现所述用户;用户关闭附近界面后,附近的人不能够发现所述用户。

这是一种避免骚扰的主动社交策略。

c、用户通过查找他人添加陌生人:通过填写他人账号或绑定手机号码进行查找;向所述他人发送加为陌生人请求,通过验证后成为陌生人成员;

用户通过以上三种方式添加陌生人成员后,系统将所述陌生人成员绑定手机号码与所述用户通讯录中联系人手机号码进行匹配,查找具有相同手机号码的联系人成员;查找到具有相同手机号码的联系人成员后,将所述用户通讯录中对应联系人姓名和手机号码保存到所述陌生人成员备注中,删除所述用户通讯录中对应联系人信息;所述用户客户端与服务器端进行信息同步;

(三)、联系人

联系人成员信息:包括头像、姓名、手机号码;用户通讯录成员列表中显示联系人成员的头像、姓名、成员类别标记,不受用户登录状态限制;用户在通讯录成员列表中点击联系人成员,打开联系人成员信息界面,联系人成员信息界面显示该联系人成员信息,不受用户登录状态限制;

用户通过客户端对通讯录中联系人成员信息进行新建、修改、删除操作,用户在线时,用户客户端与服务器端进行信息同步;

服务器端将用户新建、修改后的联系人手机号码与他人绑定手机号码进行匹配,查找具有相同手机号码的他人;在查找到具有相同手机号码的他人后,将所述用户绑定手机号码与所述他人通讯录中联系人手机号码进行匹配,查找具有相同手机号码的联系人成员;在查找到具有相同手机号码的联系人成员后,自动将所述他人添加为所述用户的通讯录好友成员;

三、通话

通话:包括网络通话、电信通话;网络通话:包括网络语音通话、网络视频通话;

(一)、通话记录

电话选项卡显示用户通话记录列表,以及提供通话可视化操作界面,不受用户登录状态限制。

通话记录列表中显示用户通话记录,不受用户登录状态限制;通话记录:包括网络通话记录、电信通话记录;网络通话记录:包括网络语音通话记录、网络视频通话记录;

用户与好友成员的通话记录,通话记录中显示该好友成员姓名;用户与陌生人成员的通话记录,通话记录中显示该陌生人成员昵称;用户与联系人成员的通话记录,通话记录中显示该联系人成员姓名;用户与陌生号码的通话记录,通话记录中显示该陌生号码;

通话记录在用户客户端本地保存,用户能够查看通话记录,不受用户登录状态限制。

网络通话记录和电信通话记录的字体/背景颜色使用不同颜色;

(二)、通话显示

用户向好友成员发起通话,用户客户端显示通话发起界面,通话发起界面显示该好友成员个人头像、姓名;用户向陌生人成员发起通话,用户客户端显示通话发起界面,通话发起界面显示该陌生人成员社交头像、昵称;用户向联系人成员发起通话,用户客户端显示通话发起界面,通话发起界面显示该联系人成员头像、姓名;用户向陌生号码发起通话,用户客户端显示通话发起界面,通话发起界面显示该陌生号码;

用户接收到好友成员的通话请求,用户客户端显示通话应答界面,通话应答界面显示该好友成员个人头像、姓名;用户接收到陌生人成员的通话请求,用户客户端显示通话应答界面,通话应答界面显示该陌生人成员社交头像、昵称;用户接收到联系人成员的通话请求,用户客户端显示通话应答界面,通话应答界面显示该联系人成员头像、姓名;用户接收到陌生号码的通话请求,用户客户端显示通话应答界面,通话应答界面显示该陌生号码;

(三)、通话设置:包括手动/自动切换设置、网络/选择/电信重拨设置、去电设置;

手动/自动切换设置:用户设置为手动或自动;

网络/选择/电信重拨设置:用户设置为网络或选择或电信;

去电设置:用户设置去电设置,包括铃声、动画、视频中的一种或多种;他人添加用户为通讯录网络成员,所述他人客户端从服务器端下载所述用户去电设置信息并在所述他人客户端本地保存;所述他人接收到用户发起的网络通话请求后,所述他人客户端根据所述用户去电设置播放铃声、动画、视频中的一种或多种(如播放铃声或动画或视频,播放铃声和无声动画,播放无声动画和视频,播放铃声和无声动画和无声视频等等);所述他人接收到用户发起的电信通话请求后,所述他人客户端接收所述他人智能设备中电信通话模块收到的通话请求,所述他人客户端根据所述用户去电设置播放铃声、动画、视频中的一种或多种(如播放铃声或动画或视频,播放铃声和无声动画,播放无声动画和视频,播放铃声和无声动画和无声视频等等);

(四)、发起通话

用户向被叫方发起通话,条件满足时,用户客户端采用网络通话方式发送网络通话请求,否则调用智能设备中的电信通话模块发送电信通话请求或显示提示界面并等待用户进一步操作;接收用户智能设备中电信通话模块收到的通话请求;

具体的,包括发明七至发明十三所述通话处理方法中的任一种。

以下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通话处理方法:

用户向被叫方发起通话,

第一步:用户客户端查找判断所述被叫方是否为所述用户通讯录中网络成员,并生成网络成员结果信息,

第二步:判断所述用户登录状态(根据判断结果选择不同的执行步骤,以下类同)

所述用户在线:所述用户客户端向服务器端发送网络通话请求,所述请求包括所述网络成员结果信息,执行第四步;

所述用户离线:执行第三步;

第三步:判断所述用户自动登录设置

自动登录设置为开启:所述用户客户端自动登录,所述用户客户端向服务器端发送网络通话请求,所述请求包括所述网络成员结果信息,执行第四步;

自动登录设置为关闭:所述用户客户端显示登录提示界面,等待所述用户选择用户登录、电话呼叫、结束通话;

第四步:服务器端接收到所述请求后,判断所述网络成员结果信息

所述被叫方是所述用户通讯录中网络成员:执行第六步;

所述被叫方不是所述用户通讯录中网络成员:执行第五步;

第五步:查找判断所述被叫方是否已注册

是:执行第六步;

否:服务器端向所述用户客户端返回所述被叫方未注册结果信息,所述用户客户端接收到所述被叫方未注册结果信息后,自动调用智能设备中的电信通话模块发送电信通话请求(网络视频通话也自动切换为电信通话,以下类同);

第六步:判断所述被叫方登录状态

所述被叫方在线:服务器端向所述被叫方客户端发送网络通话请求执行第八步;

所述被叫方离线:执行第七步;

第七步:判断所述用户手动/自动切换设置;

手动/自动切换设置为手动:服务器端向所述用户客户端返回被叫方离线结果信息,所述用户客户端接收到所述离线结果信息后,显示通话提示界面,等待所述用户选择语音留言(语音留言:录音,并采用网络信息方式发送网络音频信息)、电话重拨(电信通话方式)、结束通话;

手动/自动切换设置为自动:服务器端向所述用户客户端返回被叫方离线结果信息,所述用户客户端接收到所述离线结果信息后,自动调用智能设备中的电信通话模块发送电信通话请求;

第八步:判断建立网络通话通道是否成功

是:所述被叫方客户端显示通话应答界面并播放铃声;等待被叫方应答;

否:执行第九步;(包括请求超时、建立通话通道失败等,统称为建立通话通道失败)

第九步:判断所述用户网络/选择/电信重拨设置;

网络/选择/电信重拨设置为网络:所述用户客户端自动采用网络通话方式进行重拨(网络视频通话时采用网络视频通话方式重拨);

网络/选择/电信重拨设置为选择:所述用户客户端显示通话提示界面,等待所述用户选择网络重拨(网络通话方式;网络视频通话时采用网络视频通话方式重拨)、电话重拨(电信通话方式)、结束通话;

网络/选择/电信重拨设置为电信:所述用户客户端自动调用智能设备中的电信通话模块进行重拨;

如图4所示。

四、短信息

短信息:包括网络信息、电信短信;网络信息:包括网络文字信息、网络其他信息;网络其他信息:包括图片、动画、音频、视频、位置信息;语音留言:录音,并采用网络信息方式发送网络音频信息。

(一)、短信息记录

短信息选项卡显示用户短信息记录列表,以及提供短信息可视化操作界面,不受用户登录状态限制。

短信息记录列表中显示用户短信息记录,不受用户登录状态限制;短信息记录:包括网络信息记录、电信短信记录;网络信息记录:包括网络文字信息记录、网络其他信息记录;

用户与好友成员的短信息记录,短信息记录中显示该好友成员个人头像、姓名;用户与陌生人成员的短信息记录,短信息记录中显示该陌生人成员社交头像、昵称;用户与联系人成员的短信息记录,短信息记录中显示该联系人成员头像、姓名;用户与陌生号码的短信息记录,短信息记录中显示该陌生号码;

短信息记录在用户客户端本地保存,用户能够查看短信息记录,不受用户登录状态限制。

网络信息记录和电信短信记录的字体/背景颜色使用不同颜色,或/和,在电信短信记录前添加“短信:”字样。

(二)、短信息设置:包括网络/选择/电信切换设置;

网络/选择/电信切换设置:用户设置为网络或选择或电信;

(三)、发送短信息

用户向接收方发送短信息,条件满足时,用户客户端采用网络信息方式发送网络信息,否则调用智能设备中的电信短信模块发送电信短信或显示提示界面并等待用户进一步操作;接收用户智能设备中电信短信模块收到的电信短信。

具体的,包括发明十四至发明十九所述短信息处理方法中的任一种。

以下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短信息处理方法:

用户向接收方发送短信息,

第一步:用户客户端查找判断所述接收方是否为所述用户通讯录中网络成员,并生成网络成员结果信息;

判断所述短信息是否为文字信息,并生成文字结果信息;

第二步:判断所述用户登录状态

所述用户在线:所述用户客户端向服务器端发送网络信息请求,所述请求包括所述网络成员结果信息和所述文字结果信息,执行第四步;

所述用户离线:执行第三步;

第三步:判断所述用户自动登录设置

自动登录设置为开启:所述用户客户端自动登录,并向服务器端发送网络信息请求,所述请求包括

所述网络成员结果信息和所述文字结果信息,执行第四步;

自动登录设置为关闭:所述用户客户端显示登录提示界面,等待所述用户选择用户登录、短信发送、放弃发送;

第四步:服务器端接收到所述请求后,判断所述网络成员结果信息

所述接收方是所述用户通讯录中网络成员:执行第七步;

所述接收方不是所述用户通讯录中网络成员:执行第五步;

第五步:查找判断所述接收方是否已注册

是:执行第七步;

否:服务器端向所述用户客户端返回所述接收方未注册结果信息,执行第六步;

第六步:所述用户客户端接收到所述接收方未注册结果信息后,判断所述文字结果信息

短信息是文字信息:所述用户客户端自动调用智能设备中的电信短信模块发送电信短信;

短信息不是文字信息:所述用户客户端显示短信息提示界面,提示用户所述接收方未注册;

第七步:判断所述接收方登录状态

所述接收方在线:服务器端接收所述用户客户端发送的网络信息;服务器端向所述接收方客户端发

送网络信息;

所述接收方离线:执行第八步;

第八步:服务器端判断所述文字结果信息

短信息是文字信息:执行第九步;

短信息不是文字信息:服务器端接收并保存所述用户客户端发送的网络信息;

第九步:判断所述用户网络/选择/电信切换设置;

网络/选择/电信切换设置为网络:服务器端接收并保存所述用户客户端发送的网络信息;

网络/选择/电信切换设置为选择:服务器端向所述用户客户端返回接收方离线结果信息,所述用户客户端接收到所述接收方离线结果信息后,显示短信息提示界面,等待所述用户选择网络发送、短信发送、放弃发送;

网络/选择/电信切换设置为电信:服务器端向所述用户客户端返回接收方离线结果信息,所述用户客户端接收到所述接收方离线结果信息后,自动调用智能设备中的电信短信模块发送电信短信;

如图5所示。

用户修改绑定手机号码后,通过系统消息方式通知所述用户通讯录好友成员。

本发明通讯录相对于用户智能设备通讯录独立存在,用户通过客户端新建、修改、删除通讯录联系人成员信息不会影响用户智能设备通讯录中联系人信息,同样,用户新建、修改、删除智能设备通讯录中联系人信息不会影响客户端通讯录中联系人成员信息,使用本发明,可完全替代用户智能设置中的通讯录。本发明通讯录采用账号作为用户标识,当用户更换智能设备后,只需用客户端登录,通讯录成员信息就能全部显示了,使用本发明方便了以后用户对通讯录成员信息进行迁移,不用再把旧设备的通讯录成员信息导出来,再导入到新设备中了。

本实例通讯录既可以添加网络成员(如好友、陌生人),又可以编辑本地成员(如新建、修改、删除联系人成员信息);用户在线和离线时都可以查看通讯录成员信息,还可以编辑本地成员信息。

本实例采用熟人通信策略封装了好友成员,用户基本信息对好友成员公开,对陌生人成员不公开;对查找用户添加好友设置了障碍,必须正确填写用户账号和对应姓名才能查找,避免了骚扰;通过信息认证提高了用户基本信息的真实性,避免欺诈、诈骗;另外通过匹配联系人添加好友,为用户提供了方便。

本实例还采用社交策略开放了陌生人成员,用户社交信息对所有注册用户公开,方便用户的社交需求;附近的人功能采用主动社交策略,避免骚扰;通话、收发短信息,自动添加为陌生人成员,方便用户以后网络联系。如果聊得开心就加好友吧!

本实例通信系统根据用户设置自动判断,条件满足时首先采用网络方式进行通信,为用户节省电话、短信费用;条件不满足时,自动采用电信方式进行通信或提示并等待用户进行选择。本实例通信系统用户处于未登录状态时仍然可以使用电信通信功能。本发明为用户提供了方便的同时,还提供了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智能设备上,尤其在智能手机上能够发挥更大效用;应用于pc时,网络通信功能可用,与电信通话、短信相关的功能将受到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