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用于阻尼振动地支承听筒的耦合单元的助听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50074发布日期:2020-03-03 04:32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具有用于阻尼振动地支承听筒的耦合单元的助听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助听设备。“助听设备”通常理解为记录、以信号技术修饰环境声音并且将已修饰的声音信号输出至佩带助听设备的人员(“佩戴者”)的耳朵的设备。



背景技术:

助听设备在此和以下被称为“助听器”,所述助听设备构造用于照顾有听力障碍的佩戴者,并且处理、尤其是放大声音环境信号,从而完全或部分补偿听力障碍。助听器为此通常包括例如形式为麦克风的输入转换器、具有放大器的信号处理单元以及输出转换器。输出转换器通常实施为微型扩音器,并且也被称为“听筒”(receiver)。

除了助听器以外,然而也存在如下助听设备,其用于照顾听力正常人士,以便保护相应的佩戴者的耳朵或者针对特定的目的支持噪音感知(例如在复杂的噪音环境中的语言理解)。这种助听设备经常与助听器类似地制造,并且尤其也包括上述的部件、即输入转换器、信号处理单元和输出转换器。

为了迎合多种个性化的需求,提供助听设备的不同的结构形式。在所谓的bte(behind-the-ear,德文作:hinter-dem-ohr,也即耳背式,简称hdo)助听设备中,配备有输入转换器、信号处理单元和电池的壳体佩带在耳朵后方。根据设计方案,听筒可以直接布置在佩戴者的耳道内(所谓的耳道式助听设备,德文作:ex--in-the-canal-简称为ric助听设备)。备选地,听筒布置在壳体本身内。在该情况下,柔性的、也被称为“tube”的声音软管将听筒的声音输出信号从壳体传导至耳道(软管助听设备)。在所谓的ite(in-the-ear(耳内式),德文作:in-dem-ohr,简称ido)助听设备中,壳体至少部分佩带在耳道内,所述壳体包含包括麦克风和听筒在内的所有功能部件。所谓的cic(深耳道式)助听设备与ite助听设备类似,然而完全佩带在耳道中。

无论结构方式怎样,都有必要将听筒安全地且尤其振动阻尼或震动阻尼地支承在助听设备的壳体中,尤其以便尽可能避免壳体内的声音传输(形式为固体声音或空气声音),并且由此尽可能避免在助听设备的听筒与麦克风之间产生的声音反馈和整个壳体的振动运动。

为了获得有效的振动阻尼,助听设备的听筒通常以个性化成型的支承部来支承,所述支承部不仅匹配于相应的听筒结构形式,而且也匹配于助听设备内的可用的空间,而且还匹配于助听设备的功率,并且通常支撑在助听设备的壳体上。听筒的阻尼通常借助于围绕听筒的后部分缠绕的橡胶带或橡胶袋,从而避免撞到助听设备的壳体的硬的壳体壁上。附加地,听筒经常被包围在由塑料或金属构成的腔内,以便尽可能避免相应的助听设备的壳体内的空气声音的传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能够实现听筒在助听设备内的安全的和振动阻尼的支承。

根据本发明,该技术问题通过一种助听设备解决,所述助听设备具有壳体、听筒、至少一个另外的支承在壳体内的部件以及用于震动减小地支承听筒的耦合单元。听筒在此(与壳体无关)通过与壳体松脱的耦合单元与至少一个另外的部件弹性耦合。本发明的有利的设计方案在随后的描述中说明。

听筒与至少一个另外的部件之间的机械耦合理解为弹性耦合,所述机械耦合允许听筒和至少一个另外的部件的相对运动,即允许相对位置从静止位置的至少在特定的范围内的偏移,但复位力与该偏移相抗。在实际中,通过实体的耦合单元的弹性的力传输在此始终带来摩擦并且因此带来机械能量的损耗。

本发明一方面来自于如下想法:听筒在助听设备的壳体壁上的直接的或间接的支承对于震动阻尼和声音阻尼的目标效应来说是不利的,因为听筒的震动在未通过可能中间连接的阻尼件拦阻的范围内导入壳体中,并且因此无意地比较有效地被传输。另一方面,本发明也考虑到如下经验:当所述部件通过震动自行发生振动时,助听设备的其他的部件、尤其是电池可以放大通过听筒产生的震动。在不利的情况下,在此尤其可以涉及导致助听设备的听筒和电池或其他的部件的共振效应或振动的机械反馈。有时,通过内部部件的感生振动也可以使助听设备的壳体发生明显的(并且因此对于佩戴者来说不舒服的)晃动。常规的助听器可以为了避免该效应,尤其在高频范围内仅利用比较小的放大来运行。

根据本发明的结论以上述的想法为基础进行构思,可能有意义的是,减小听筒与壳体的机械耦合。尽管存在如下经验,即助听设备的听筒与至少一个另外的部件之间的耦合对于期望的震动阻尼来说是有害的,但根据本发明还是适当地使用这种耦合。这基于如下认识,即在听筒设备的运行中,听筒和至少一个另外的部件通过适当提供在其相应的相互运动方面的弹性耦合来工作,并且由此总体上可以减小在助听设备中传输的震动,其中此外,由于上述的摩擦效应、通过耦合单元有效地消散机械能量(即将其转换为热量并且因此被“消除”)。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与听筒通过耦合单元弹性耦合的至少一个另外的部件是助听设备的电池和/或可选存在的电子设备框架。电子设备框架理解为与助听设备的壳体分离的机械支撑结构,在所述机械支撑结构上固持有助听设备的至少一个电子构件、尤其是信号处理单元。在大多情况下,助听设备的所有电子设备或至少一大部分安装在电子设备框架上。为了简化制造过程,电子设备框架在此能够的是,将助听设备的电子设备完全或部分地在壳体外部预安装,并且必要时测试助听设备的电子设备,并且在已经预安装的状态下安装到壳体中。电池和必要时存在的和配备的电子设备框架通常是助听设备的最重的部件。听筒与至少一个部件的弹性耦合因此特别有利于听筒的阻尼振动的固定。通过由听筒、耦合单元和电池和/或电子设备框架形成的结构组件的较大自重,特别有效地衰减尤其高的振动频率。

可不耗费地实现的、但仍然在阻尼特性方面特别有利的弹性耦合优选如下地实现,使耦合单元构造有由橡胶或弹性体材料构成的阻尼体,阻尼体一方面与听筒、另一方面与至少一个另外的部件、尤其是电池和/或电子设备框架间接或直接耦合。在本发明的特别有利的实施方案中,耦合单元除了阻尼体以外还包括弹性的阻尼元件和包围该阻尼元件的保持架,该阻尼元件为了支承听筒直接作用在听筒上,在所述保持架上固定有阻尼体。该保持架尤其与阻尼元件和阻尼体相比由更硬的材料制成,保持架因此在力传输技术上设置在(听筒侧的)阻尼元件与(面对另外的部件的)阻尼体之间。换言之,弹性的阻尼元件和阻尼体具有比保持架更小的硬度。自听筒开始观察,阻尼元件的柔软材料、保持架的硬质材料和阻尼体的又柔软材料的顺序被证实为特别适用于听筒的一方面稳定但同时在高的和低的频率范围内有效地阻尼振动的支承。在特别适当的实施方案中,弹性的阻尼元件具有比阻尼体更小的硬度。

在适宜的实施方案中,耦合单元具有至少一个固定元件,用于摩擦接合地固定至少一个另外的部件。耦合单元例如包括两个保持间距地相互对置的固定元件,固定元件将电池卡在所述固定元件之间。由于摩擦接合的固定(即另外的部件的固定借助固定元件通过施加横向力实现,从而所述另外的部件相对于该固定元件的相对运动仅在克服静摩擦力的情况下是可能的),有利地无空隙地保持另外的部件,由此还消除或者说阻尼了已经很小的振动幅度,并且避免另外的部件与耦合单元之间的硬性撞击。

耦合单元和尤其所述或每个固定元件在此关于其造型(例如通过棱角、薄片、空穴或其他的表面结构)和材料特性(例如摩擦系数、硬度、弹性、记忆效应等)设计为:补偿另外的部件的预期的制造公差;例如始终充分固持在制造公差的范围内一部分较大和另一部分较小地成形的电池。在耦合单元的简单的但有效的设计的意义中,所述或每个固定元件在此优选与阻尼体一体式地构造。

在耦合单元的特别协同的实施方案中,该耦合单元也用于电接触助听器的电池和/或电子构件。在该实施方案中,相应的电接头集成到耦合元件中、并且在此尤其集成到必要时存在的固定元件或至少一个必要时存在的固定元件中。

附图说明

随后根据附图详细阐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此:

图1以示意图示出了助听设备,其具有壳体、听筒、电池、信号处理单元和将听筒与电池和信号处理单元弹性耦合的耦合单元;

图2以立体图示出了耦合单元和固定在其上的电池;

图3以部分剖视的侧视图示出了耦合单元和电池;

图4以根据图3的纵剖面iv-iv示出了耦合单元和电池以及借助弹性的阻尼元件和包围该阻尼元件的保持架支承在耦合单元中的听筒;和

图5以立体图示出了弹性的阻尼元件、耦合元件的保持架和支承在耦合单元中的听筒。

彼此相应的部分在所有图中始终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极简示意性示出了一种形式为佩带在有听力障碍的佩戴者的耳朵后面的(bte)助听器的助听设备2。

助听设备2包括壳体4,在壳体中布置有作为主要部件的听筒6、两个麦克风8、具有数字信号处理器和/或微控制器的信号处理单元10以及电池12。

助听设备2的大部分的电气和电子部件、尤其是信号处理单元10和麦克风8安装在电子设备框架14上。电子设备框架14是相对于壳体4分离地制成的支架,支架尤其是由塑料制成,配属的电气和电子部件、尤其是信号处理单元10和麦克风8可以在壳体4外部预安装在该支架上。

听筒6、电池12和装备有信号处理单元10和麦克风8的电子设备框架14又通过耦合单元16弹性相互耦合。信号处理单元10此外也通过耦合单元16借助电线18和20与听筒6或电池12电接触。由听筒6产生的声音借助声音软管22导引至壳体4的尖端的开口24。声音从那里通过声音软管22的未详细示出的延长部传导至佩戴者的耳朵中。

在图2至5中详细示出耦合单元16。在此在根据图3和4的剖面图中由于简化原因没有详细示出听筒6和电池12的内部结构。从图2至5、尤其是根据图4的剖面图可看到的是,耦合单元16包括用于支承听筒6的阻尼元件26、包围阻尼元件的保持架28和布置在保持架28与电池12之间的阻尼体30。此外,在保持架28的背对电池12的侧面,外罩32安置在保持架28上。外罩32虽然不直接有助于听筒、电池12与信号处理单元14之间的弹性耦合,但外罩32以随后详细描述的方式与阻尼元件26、保持架28和用于听筒6的隔音的阻尼体30共同作用。就此而言,外罩也理解为耦合元件16的功能部件。

通过软管形的或管形的由形状稳定的塑料、即聚酰胺或聚碳酸酯构成的基本体34增强或非增强地形成尤其是在图4和5中可看到的保持架28。在备选的实施方案中,基本体34由金属、例如钢板构成。基本体34具有匹配于听筒6的、例如四边形的横截面,并且全面包围听筒6的侧面。听筒6的软管出口35和听筒6的与软管出口35对置的背侧相反地布置在基本体34的敞开的侧面上。在所有四个侧面上,根据图5的保持架28设有通孔36(即开口,其从基本体34的内周延伸至其外周)。

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阻尼元件26由多个未连接的形式为空心的锥形的隆起部38的保持凸出部构成,所述保持凸出部的远端的(即背对基本体34的内周的)端部分别形成针对听筒6的贴靠面40。由弹性材料(例如氟弹性体和/或氟-硅酮弹性体)形成锥形的隆起部38,该弹性材料比保持架28的材料更软,并且例如具有20-25、尤其是23的肖氏硬度(shorea)。

在此,各一个隆起部38引入、尤其是喷入保持架28的每个通孔36中。优选地,保持架28和阻尼元件26共同在两部件注塑过程中制成。

阻尼体30同样由弹性材料(例如“viton”)制成。该材料在此优选被选择为使阻尼体30比阻尼元件26的隆起部38更硬,但比保持架28更软。例如,阻尼体30的材料具有50-70、尤其是65的肖氏硬度(shorea)。

外罩32优选由比阻尼体30更硬的材料制成,例如由形状稳定的塑料制成。在备选的实施方案中,外罩由和阻尼体30相同的材料制成。

阻尼体30和外罩32密封地安置在保持架28上,从而阻尼体和外罩形成空气密封地闭合的外壳或包围空气室的盒子,在空气室中安装有听筒6。外罩32在此具有穿引部41,与听筒6的声音出口35连接的声音软管22导引穿过所述穿引部。

形式为搭扣42(即接片形的凸出部)的两个固定元件成型在阻尼体30的面对电池12的端部上,固定元件相互以一定的间距对置,并且将电池12卡在它们之间。电池12因此通过搭扣42摩擦接合地(并且因此无空隙地)固定在阻尼体30上。

用于接触电池12的电触点44整合到搭扣42的彼此面对的内表面上,电触点本身与图1所示的线路20连接。

附加地,在阻尼体30上还成型有形式为横截面呈t形的栓件46的另外的固定元件。所述栓件46用于将电子设备框架14保持在阻尼体30上,并且为此移入电子设备框架14的相对应的t形槽(未示出)中。栓件46相对于电子设备框架14的t形槽以预设的过盈尺寸制造,从而使栓件46加载t形槽的壁,并且因此将电子设备框架14不仅形状配合地、而且也摩擦接合地(并且因此又无空隙地)固定在阻尼体30上。可选地,电触点整合到栓件46和相对应的t形槽中,图1所示的电线18和20通过电触点与信号处理单元10接触。

此外,在阻尼体30的面对电池12的后壁上成型有由柔软材料制成的、发挥公差补偿作用的很小的凸出部47,以便可以安全地容纳具有根据制造地改变的尺寸的电池12。

通过阻尼元件26、保持架28和阻尼体30,听筒6与电池12和电子设备框架14弹性耦合。通过该连接,在壳体4内形成连续的具有比较大的质量的结构组件。与当听筒6、电池12和电子设备框架14单独支承在壳体4上时相比,听筒6、电池12和电子设备框架14在该连接中或者说作为复合体相对于振动、尤其是在更高的频率范围内的振动作出更为稳定的反应。由于该结构组件的大的总质量,助听设备2此外也在下面的和中间的频率范围内获得有效的振动阻尼。尤其是通过弹性阻尼元件26和弹性阻尼体30有效地消散由听筒6输出的振动能量。

本发明在前述的实施例中特别清楚地被描述,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相反地,本发明的另外的实施方式可以由权利要求和之前的描述中推导。

附图标记清单

2助听设备

4壳体

6听筒

8麦克风

10信号处理单元

12电池

14电子设备框架

16耦合单元

18电线

20电线

22信号软管

24开口

26阻尼元件

28保持架

30阻尼体

32外罩

34基本体

35声音出口

36通孔

38隆起部

40贴靠面

41穿引部

42搭扣

44触点

46栓件

47凸出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