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车联网的智慧城市游离网系统及构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397981发布日期:2021-03-26 23:09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基于车联网的智慧城市游离网系统及构建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智慧城市物联网技术,具体涉及基于车联网的智慧城市游离网系统及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2.车联网系统,是指通过在车辆仪表台安装车载终端设备,实现对车辆所有工作情况和静、动态信息的采集、存储并发送。系统分为三大部分:车载终端、云计算处理平台、数据分析平台,根据不同行业对车辆的不同的功能需求实现对车辆有效监控管理。车辆的运行往往涉及多项开关量、传感器模拟量、can信号数据等等,驾驶员在操作车辆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车辆数据不断回发到后台数据库,形成海量数据,由云计算平台实现对海量数据的“过滤清洗”,数据分析平台对数据进行报表式处理,供管理人员查看。
3.在智慧城市体系中,车联网系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大量的智能交通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都需要依靠车联网才能够实现。然而现有技术中,对于智慧城市底层车联网的整体架构缺乏相应技术支持,这就使得智慧城市底层车联网的组网过程各自为政颇为混乱,造成跨平台之间的组网过程难度很大并且不便监管。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智慧城市车联网管理混乱使得跨平台之间的组网过程难度很大并且不便监管,目的在于提供基于车联网的智慧城市游离网系统及构建方法,解决上述问题。
5.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6.基于车联网的智慧城市游离网系统,所述游离网包括基于物联网结构构建的车联网和导航物联网;所述物联网结构包括依次交互的用户平台、服务平台、管理平台、传感网络平台和对象平台;所述车联网包括用于统筹管理车联网的管理平台b;所述导航物联网包括用于接受导航物联网服务的用户平台c;当导航物联网向车联网提供服务时,将所述车联网内的管理平台b和所述导航物联网内的用户平台c作为节点平台;所述导航物联网通过所述节点平台对车联网的管理平台b提供服务。
7.本发明应用时,提出游离网的概念,游离网相当于是支撑整个智慧城市物联网系统时最底层的一系列物联网,这些物联网彼此之间存在大量的数据交互从而形成了一种混合物联网从而构成了游离网。在游离网中,大量的底层物联网如工厂内的物联网、车联网、物流系统的物联网、教育系统的物联网平台以及移动支付系统的物联网等各种不同类型的物联网都汇聚在其中,这些物联网之间很多时候需要进行数据交互来实现整个游离网的完整功能,本发明正是基于这个方面对智慧城市的底层架构进行了设计。游离网中进行数据交互可能为一对一,也可以一对多,同样也可以为多对多,如果对每一此数据交互都通过构建一个平台或者重新建立一种连接的方式来进行,必然会产生对资源的严重浪费。
8.在本发明中,所述游离网包括车联网和导航物联网,并且车联网和导航物联网都
是基于一种物联网结构来实现的,这种架构在现有技术中已经被公开了,也就是说现在车联网和导航物联网的工作过程可以视为一种标准化的过程。
9.在车联网和导航物联网交互时,建立一个节点平台,所述节点平台在车联网内为管理平台b,所述节点平台在导航物联网内为用户平台c,这里可以理解为节点平台为这两个物联网所共有的一个平台;这样数据的交互就可以在两个物联网内部的通信中完成,不需要额外进行平台搭建,避免了资源浪费。
10.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车联网还包括用户平台b、服务平台b、传感网络平台b和对象平台b;导航物联网还包括服务平台c、管理平台c、传感网络平台c和对象平台c;整个的数据流向为导航物联网的服务数据由对象平台c通过传感网络平台c,再由管理平台c统筹管理后通过服务平台c发送到用户平台c;由于用户平台c和管理平台b实际为同一个节点平台,所以服务数据可以无碍的直接进入车联网;
11.在车联网中,服务数据由对象平台b提供,并通过传感网络平台b进入管理平台b,管理平台b接收导航物联网传递而来的服务数据和对象平台b提供的服务数据,对两者综合后通过服务平台b向用户平台b提供服务,此时这种服务就不局限于车联网本身的服务,还会增加导航物联网提供的导航服务。同样的,这样的交互方式还可以进一步的扩展到三个、四个物联网、五个物联网等中,通过这样一种简明的架构形式,就可以避免底层物联网相互组网时的混乱情况,提高资源利用率,并且明确的架构形式也可以为政府机构的监督提供完善的途径。
12.进一步的,所述节点平台为物理实体,且所述节点平台在车联网和导航物联网中分别处于不同的物理层,并支撑不同信息域的信息运行从而构成管理平台b和用户平台c。
13.本发明应用时,为了实现节点平台在不同的物联网中成为不同功能的平台,需要将节点平台在不同的物联网中设置在不同的物理层,这个物理层是与有功能的平台本身对应的,数据信息的运行需要在不同的物理层运行,这样就可以将节点平台在不同的物联网中形成不同的功能。
14.进一步的,所述节点平台在物联网之间进行的数据交互发生变化时,可以根据物联网数据交互的变化改变自身所在的物理层,并支撑的对应的信息域的信息运行从而构成对应功能的平台。
15.本发明应用时,作为智慧城市底层的物联网体系,游离网中的物联网是不可能一成不变的,当物联网之间的数据交互发生变化时,可以通过改变节点平台在物联网中的物理层变化,达成信息运行的变化,从而使得节点平台变化为对应功能的平台。
16.进一步的,所述游离网还包括基于物联网结构构建的监管网;所述监管网包括用于接受监管的对象平台a;当所述监管网对管理平台b进行监管时,将所述节点平台在监管网扩展为对象平台a;所述监管网通过节点平台对管理平台b和用户平台c进行监管。
17.本发明应用时,还可以加入第三种物联网对车联网和导航物联网的数据服务进行监管;监管网还包括有用户平台a、服务平台a、管理平台a和传感网络平台a;监管过程可以理解为服务数据流入管理平台b,由于节点平台在监管网扩展为对象平台a,所以管理平台b被作为监管网的监管对象,服务数据也会毫无阻碍的进入监管网,实现数据的监管。
18.进一步的,所述游离网为智慧城市中底层物联网的组合体。
19.基于车联网的智慧城市游离网构建方法,包括:所述游离网包括基于物联网结构
构建的车联网和导航物联网;所述物联网结构包括依次交互的用户平台、服务平台、管理平台、传感网络平台和对象平台;所述车联网包括用于统筹管理车联网的管理平台b;所述导航物联网包括用于接受导航物联网服务的用户平台c;当导航物联网向车联网提供服务时,将所述车联网内的管理平台b和所述导航物联网内的用户平台c作为节点平台;所述导航物联网通过所述节点平台对车联网的管理平台b提供服务。
20.进一步的,所述节点平台为物理实体,且所述节点平台在车联网和导航物联网中分别处于不同的物理层,并支撑不同信息域的信息运行从而构成管理平台b和用户平台c。
21.进一步的,所述节点平台在物联网之间进行的数据交互发生变化时,可以根据物联网数据交互的变化改变自身所在的物理层,并支撑的对应的信息域的信息运行从而构成对应功能的平台。
22.进一步的,所述游离网还包括基于物联网结构构建的监管网;所述监管网包括用于接受监管的对象平台a;当所述监管网对管理平台b进行监管时,将所述节点平台在监管网扩展为对象平台a;所述监管网通过节点平台对管理平台b和用户平台c进行监管。
23.进一步的,所述游离网为智慧城市中底层物联网的组合体。
24.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25.本发明基于车联网的智慧城市游离网系统及构建方法,通过将游离网的架构进行完整的设计,实现了对游离网的标准化管理,避免了车联网的管理混乱,提高了组网效率,并且便于监管同时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附图说明
26.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27.图1为本发明系统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发明加入监管网后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30.实施例
31.如图1所示,本发明基于车联网的智慧城市游离网系统,所述游离网包括基于物联网结构构建的车联网和导航物联网;所述物联网结构包括依次交互的用户平台、服务平台、管理平台、传感网络平台和对象平台;所述车联网包括用于统筹管理车联网的管理平台b;所述导航物联网包括用于接受导航物联网服务的用户平台c;当导航物联网向车联网提供服务时,建立节点平台;所述节点平台在车联网内为管理平台b,所述节点平台在导航物联网内为用户平台c;所述导航物联网通过向节点平台提供服务实现对车联网的管理平台b提供服务。
32.本实施例实施时,提出游离网的概念,游离网相当于是支撑整个智慧城市物联网系统时最底层的一系列物联网,这些物联网彼此之间存在大量的数据交互从而形成了一种
混合物联网从而构成了游离网。在游离网中,大量的底层物联网如工厂内的物联网、车联网、物流系统的物联网、教育系统的物联网平台以及移动支付系统的物联网等各种不同类型的物联网都汇聚在其中,这些物联网之间很多时候需要进行数据交互来实现整个游离网的完整功能,本发明正是基于这个方面对智慧城市的底层架构进行了设计。游离网中进行数据交互可能为一对一,也可以一对多,同样也可以为多对多,如果对每一此数据交互都通过构建一个平台或者重新建立一种连接的方式来进行,必然会产生对资源的严重浪费。
3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游离网包括车联网和导航物联网,并且车联网和导航物联网都是基于一种物联网结构来实现的,这种架构在现有技术中已经被公开了,也就是说现在车联网和导航物联网的工作过程可以视为一种标准化的过程。
34.在车联网和导航物联网交互时,建立一个节点平台,所述节点平台在车联网内为管理平台b,所述节点平台在导航物联网内为用户平台c,这里可以理解为节点平台为这两个物联网所共有的一个平台;这样数据的交互就可以在两个物联网内部的通信中完成,不需要额外进行平台搭建,避免了资源浪费。
35.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车联网还包括用户平台b、服务平台b、传感网络平台b和对象平台b;导航物联网还包括服务平台c、管理平台c、传感网络平台c和对象平台c;整个的数据流向为导航物联网的服务数据由对象平台c通过传感网络平台c,再由管理平台c统筹管理后通过服务平台c发送到用户平台c;由于用户平台c和管理平台b实际为同一个节点平台,所以服务数据可以无碍的直接进入车联网;
36.在车联网中,服务数据由对象平台b提供,并通过传感网络平台b进入管理平台b,管理平台b接收导航物联网传递而来的服务数据和对象平台b提供的服务数据,对两者综合后通过服务平台b向用户平台b提供服务,此时这种服务就不局限于车联网本身的服务,还会增加导航物联网提供的导航服务。同样的,这样的交互方式还可以进一步的扩展到三个、四个物联网、五个物联网等中,通过这样一种简明的架构形式,就可以避免底层物联网相互组网时的混乱情况,提高资源利用率,并且明确的架构形式也可以为政府机构的监督提供完善的途径。
37.为了进一步的说明本实施例的处理过程,所述节点平台为物理实体,且所述节点平台在车联网和导航物联网中分别处于不同的物理层,并支撑不同信息域的信息运行从而构成管理平台b和用户平台c。
38.本实施例实施时,为了实现节点平台在不同的物联网中成为不同功能的平台,需要将节点平台在不同的物联网中设置在不同的物理层,这个物理层是与有功能的平台本身对应的,数据信息的运行需要在不同的物理层运行,这样就可以将节点平台在不同的物联网中形成不同的功能。
39.为了进一步的说明本实施例的处理过程,所述节点平台在物联网之间进行的数据交互发生变化时,可以根据物联网数据交互的变化改变自身所在的物理层,并支撑的对应的信息域的信息运行从而构成对应功能的平台。
40.本实施例实施时,作为智慧城市底层的物联网体系,游离网中的物联网是不可能一成不变的,当物联网之间的数据交互发生变化时,可以通过改变节点平台在物联网中的物理层变化,达成信息运行的变化,从而使得节点平台变化为对应功能的平台。
41.如图2所示,为了进一步的说明本实施例的处理过程,所述游离网还包括基于物联
网结构构建的监管网;所述监管网包括用于接受监管的对象平台a;当所述监管网对管理平台b进行监管时,将所述节点平台在监管网扩展为对象平台a;所述监管网通过节点平台对管理平台b和用户平台c进行监管。
42.本实施例实施时,还可以加入第三种物联网对车联网和导航物联网的数据服务进行监管;监管网还包括有用户平台a、服务平台a、管理平台a和传感网络平台a;监管过程可以理解为服务数据流入管理平台b,由于节点平台在监管网扩展为对象平台a,所以管理平台b被作为监管网的监管对象,服务数据也会毫无阻碍的进入监管网,实现数据的监管。
43.为了进一步的说明本实施例的处理过程,所述游离网为智慧城市中底层物联网的组合体。
44.本发明基于车联网的智慧城市游离网构建方法,包括:所述游离网包括基于物联网结构构建车联网和导航物联网;所述物联网结构包括依次交互的用户平台、服务平台、管理平台、传感网络平台和对象平台;所述车联网包括用于统筹管理车联网的管理平台b;所述导航物联网包括用于接受导航物联网服务的用户平台c;当导航物联网向车联网提供服务时,建立节点平台;所述节点平台在车联网内为管理平台b,所述节点平台在导航物联网内为用户平台c;所述导航物联网通过向节点平台提供服务实现对车联网的管理平台b提供服务。
45.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