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84471发布日期:2021-04-23 09:39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申请是一种电子装置,特别是有关于具备无线充电技术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以电池作为电源的电子装置的使用率正逐年增高。为了提高电子装置的使用便利性,越来越多的电子装置可支持无线充电功能,使得电子装置得以在无需接线的情况下完成充电,或是通过无线充电技术对其他待充电的电子装置的电池进行无线充电。
3.然而,要将无线充电技术整合到电子装置中,对于使用者的操作便利性而言,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4.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含显示模块、背光模块以及发射线圈。显示模块包含偏光板。背光模块位于显示模块之下。背光模块包含背板。发射线圈位于偏光板与背板之间。
5.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含显示模块、背光模块以及发射线圈。背光模块位于显示模块之下。背光模块包含背板与反射片。反射片设置于背板的容置空间中。背板具有开口。发射线圈对应于开口设置于反射片之下。
6.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含显示模块以及发射线圈。显示模块具有显示侧,并且显示模块包含偏光板。发射线圈位于偏光板之下。发射线圈用以发射充电能量至位于显示侧上的待充目标物的感应线圈,以对待充目标物进行无线充电。
附图说明
7.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其中:
8.图1显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用以对待充目标物进行无线充电的概要示意图。
9.图2显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10.图3显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11.图4显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12.图5显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13.图6显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14.图7显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作为发射端时的概要示意图。
15.图8显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作为接收端时的概要示意图。
16.图9显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显示侧的概要示意图。
17.图10显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同时作为接收端与发射端的概要示意图。
18.图中元件标号说明:
19.100:电子装置
20.110:显示模块
21.111:第一偏光板
22.112:阵列基板
23.113:对向基板
24.114:第二偏光板
25.120:发射线圈
26.130:背光模块
27.131:背板
28.131h:开口
29.132:反射片
30.133:导光板
31.134:扩散片
32.135:棱镜片
33.136:扩散片
34.140:隔磁片
35.150:主机板
36.160:电池
37.170:背盖
38.180:接收线圈
39.191:电压调节电路
40.192:电力切换电路
41.193:充电控制器
42.200:待充目标物
43.210:感测线圈
44.300:电子装置
45.a1:软性电路板
46.a2:软性电路板
47.b1:印刷电路板
48.e1:充电能量
49.e2:充电能量
50.p1:显示侧
51.p11:显示区
52.p12:充电区
53.p2:设置侧
具体实施方式
54.为使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配合所附
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55.必须了解的是,使用于本说明书中的“包含”、“包括”等词,是用以表示存在特定的技术特征、数值、方法步骤、作业处理、元件以及/或组件,但并不排除可加上更多的技术特征、数值、方法步骤、作业处理、元件、组件,或以上的任意组合。
56.在本申请中,电子装置可包含显示装置、触控装置、天线装置、拼接装置、感测装置、照明装置、可挠式装置、其他合适类型的电子装置或上述装置的组合,但本申请不以此为限。电子装置可例如包含液晶(liquid crystal,lc)、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无机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例如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led,mini-led)、量子点(quantum dots,qds)、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qdled)、萤光(fluorescence)、磷光(phosphor)、其他适合的材料或上述材料的组合,但本申请不以此为限。拼接装置可例如是显示器拼接装置或天线拼接装置,但本申请不以此为限。显示装置可为彩色显示装置或单色显示装置。此外,电子装置的形状可为矩形、圆形、多边形、具有弯曲边缘的形状或其他适合的形状。下文将以显示装置作为电子装置来说明本申请内容,但本申请不以此为限。
57.请参阅图1,电子装置100可通过无线充电方式对待充目标物200进行充电。特别的是,在进行无线充电时,待充目标物200是位在电子装置100的显示屏幕上,使得使用者在利用电子装置100对待充目标物200进行无线充电时,仍可看到电子装置100所显示的画面。
58.请参阅图1至图6,电子装置100可包含显示模块110以及发射线圈120。显示模块110具有彼此相对的显示侧p1以及设置侧p2。显示模块110包含偏光板(以下称之为第一偏光板111)。于此,第一偏光板111在显示模块110中较靠近于显示侧p1。以俯视显示模块110的显示侧p1来看时,发射线圈120可位于第一偏光板111之下。在某些实施例中,发射线圈120可通过磁感应或磁共振等方式发射充电能量e1至位于显示侧p1之上的待充目标物200的感测线圈210,以对待充目标物200进行无线充电。
59.显示模块110更可包含阵列基板112以及对向基板113。在某些实施例中,阵列基板112在显示模块110中较靠近于设置侧p2。对向基板113在显示模块110中较靠近于显示侧p1,并且对向基板113位在第一偏光板111与阵列基板112之间。
60.请参阅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射线圈120可整合于显示模块110的制程之中,而位于阵列基板112以及对向基板113之间。在一实施态样中,发射线圈120于制作时可利用有源元件制程形成于阵列基板112之上,而位于阵列基板112以及对向基板113之间。举例而言,有源元件制程可包含但不限于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制程,但本申请不限于此。在另一实施态样中,发射线圈120于制作时亦可利用彩色滤光片制程形成于对向基板113,而位于阵列基板112以及对向基板113之间。此外,发射线圈120于制作时更可对应于显示模块110中的黑矩阵(black matrix,bm)(图未示)的配置位置来设置。于此,发射线圈120可利用透明电极、金属或其他合适的导电材料来实现,但本申请不限于此。
61.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发射线圈120可制作于对向基板113的上方,而位于第一偏光板111和对向基板113之间。于此,发射线圈120可利用透明电极、金属(例如,以金属网格(metal mesh)方式制成)或其他合适的导电材料来实现,但本申请不限于此。
62.在一些实施态样中,阵列基板112与对向基板113的材料可包含玻璃、石英、蓝宝石(sapphire)、陶瓷、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聚酰亚胺(polyimide,pi)、聚对苯二甲
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液晶高分子(liquid-crystal polymers,lcp)、橡胶、玻璃纤维、陶瓷、其它合适的基板材料、或前述的组合,但本申请不以此为限。此外,阵列基板112与对向基板113可为硬质基板或可弯折式基板,例如呈现曲面、s形、波浪形等,但本申请不以此为限。
63.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模块110可更包含第二偏光板114。于此,第二偏光板114在显示模块110中较靠近于设置侧p2。以俯视显示模块110的显示侧p1来看时,第二偏光板114可位于阵列基板112之下。需注意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了解显示模块110亦可能包含其他元件,以提供特定的功能,因此,本申请并不以此为限。
64.在一些实施例中(未绘示),电子装置100可不包括背光模块130,且可包括自发光的电子元件(例如oled、mini led、micro led或qd),而此电子装置100可视情况新增或移除一些元件,本申请并不限制。
65.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0可更包含背光模块130。以俯视显示模块110的显示侧p1来看时,背光模块130位于显示模块110之下,显示模块110的设置侧p2可邻近于背光模块130设置(例如显示模块110的第二偏光板114可接触背光模块130的扩散片136)。在一些实施例中,背光模块130可包含背板131。
66.请参阅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射线圈120可整合于背光模块130的制程中,而位于第一偏光板111与背板131的底部之间。于此,背板131为背光模块130的底盘,可提供承载或保护等功能。在一些实施态样中,背板131的材质可包含金属,以提供承载或保护等能力,但本申请不以此为限。
67.在一些实施例中,背板131可包含底部与侧墙部。侧墙部设置于底部的至少一周缘,举例来说,侧墙部可环绕于底部的周缘,并可与底部形成容置空间。此外,背光模块130可更包含至少一光学膜片,且光学膜片可设置于背板131的容置空间中。举例而言,依序层叠于背板131的容置空间中的光学膜片可包含反射片132、导光板133、扩散片134、棱镜片135、扩散片136等。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应了解背光模块130亦可能包含其他元件,以提供特定的功能,因此,本申请并不以此为限。
68.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射线圈120可位于背光模块130的反射片132和背板131的底部之间。于此,发射线圈120可利用金属绕线(例如但不限于铜)、软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fpcb)、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或其他合适的制造方式来实现。此外,电子装置100可更包含隔磁片140。隔磁片140可设置于发射线圈120之下,而位于反射片132和背板131的底部之间。隔磁片140可用以汇聚发射线圈120所产生的磁场以提高磁能利用率,或隔绝其他金属,例如主机板、电子装置100的背盖等包含的金属对于发射线圈120的干扰。在一些实施态样中,隔磁片140可利用铁氧体(ferrite sheet)、镍锌材料、锰锌材料或其他合适的隔磁材料来实现,但本申请不以此为限。
69.请参阅图5与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背光模块130的背板131可具有一开口131h,且开口131h位于反射片132之下。并且,发射线圈120可对应于开口131h的位置设置于反射片132之下。于此,开口131h是位于背板131的底部。
70.在一实施态样中,发射线圈120可重叠于开口131h而接触于背板131,如图5所示。开口131h可位于反射片132和发射线圈120之间。因此,发射线圈120可略大于开口131h的大小,可借由例如贴附方式设置于背板131的底部之下。
71.在另一实施态样中,发射线圈120可设置于开口131h之中并接触于反射片132,如图6所示。因此,此时发射线圈120可略小于开口131h的大小,可借由例如贴附方式设置于开口131h所裸露出的反射片132之下。
72.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0可更包含隔磁片140,且隔磁片140设置于发射线圈120之下。于此,隔磁片140的用途与实现态样皆可参阅前方叙述,故不再赘述。
73.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射线圈120可借由加粗及/或加厚线圈、扩大线圈配置面积等方式来增加对待充目标物200的充电效率,但本申请不以此为限。例如可将无线充电的输出功率由3w(瓦)~5w提高到7.5w、10w、15w

等,使电子装置100在对待充目标物200进行无线充电时,达到高输出功率的无线充电效果。
74.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射线圈120可与背光模块130用同一个软性电路板a1连接至印刷电路板b1,显示模块110可用软性电路板a2连接至印刷电路板b1,但本申请不以此为限。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发射线圈120亦可与显示模块110用同一个软性电路板a2连接至印刷电路板b1,背光模块130可用软性电路板a1连接至印刷电路板b1。
75.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0可更包含主机板150、电池160以及背盖170。背盖170为整个电子装置100的最外层壳体,并可用以提供容置或保护等功能。举例而言,当电子装置100为手机时,背盖170即为手机壳。主机板150电性连接至印刷电路板b1并设置于背光模块130之下,而位于背光模块130与背盖170之间。电池160电性连接至主机板150并设置于主机板150之下,而位于主机板150与背盖170之间。需注意的是,在本申请中的任一实施例中,发射线圈120都会位在主机板150的上方,使得隔磁片140位在发射线圈120以及主机板150之间,减少电子装置100对待充目标物200进行无线充电时,主机板150与发射线圈120之间相互的干扰,达到良好的充电或显示能力。
76.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0可更包含接收线圈180。接收线圈180可电性连接于电池160。接收线圈180用以接收其他电子装置300所发射的充电能量e2(如图8所示),并可将所接收到的充电能量e2提供给电池160,以对电池160进行充电。于此,接收线圈180可设置于主机板150的下方,而位于主机板150与背盖170之间。
77.请参阅图7与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0可更包含电压调节电路191、电力切换电路192以及充电控制器193。电压调节电路191电性连接于电池160与电力切换电路192。充电控制器193电性连接于电力切换电路192、发射线圈120及/或接收线圈180。
78.请参阅图7,在电子装置100是能量发射端时,电池160可输出充电能量e1至电压调节电路191。电压调节电路191可在对充电能量e1进行电压调节动作,例如升压等动作后,再将充电能量e1交由电力切换电路192进行直流转交流的切换。之后,充电控制器193便可致使发射线圈120将充电能量e1发射出去给待充目标物200的感测线圈210,以对待充目标物200进行无线充电。
79.请参阅图8,在电子装置100是能量接收端时,充电控制器193可利用接收线圈180接收其他电子装置300所发射的充电能量e2,并利用电力切换电路192对所接收的充电能量e2进行交流转直流的切换。之后,电力切换电路192再将完成切换的充电能量e2输出至电压调节电路191。并且,电压调节电路191可在对充电能量e2进行电压调节动作,例如稳压等动作后,再将充电能量e2输出至电池160,以对电池160进行无线充电。
80.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压调节电路191、电力切换电路192以及充电控制器193可分别
设置于印刷电路板b1或主机板150之上,但本申请不以此为限。
81.请参阅图9,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0的显示模块110的显示侧p1(例如参考图2)上可包含显示区p11以及充电区p12。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区p11可为电子装置100的显示屏幕中非充电区p12之外的所有区域。在其他实施例中,充电区p12也可显示画面,但本申请不以此为限。
82.充电区p12可用以供待充目标物200(图未示)设置(或摆放)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0在作为能量发射端使用时,可于显示侧p1上显示出充电区p12的边线,使用者可据此将待充目标物200设置于充电区p12中。此外,充电区p12于阵列基板112的法线方向上的正投影可至少部分重叠于发射线圈120。电子装置100在对待充目标物200进行无线充电时,充电区p12与待充目标物200的感测线圈210至少部分重叠,或使感测线圈210于阵列基板112的法线方向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于发射线圈120,使电子装置100可对待充目标物200充电。
83.显示区p11可用以显示画面。举例而言,显示区p11可显示出待充目标物200的充电信息,以使使用者得以了解充电情况。其中,充电信息可包含但不限于待充目标物200的电量、完成充电所需时间、充电电流大小等关于待充目标物200的信息,但本申请并不以此为限。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区p11亦可显示出电子装置100所需显示出的画面,例如桌布画面、使用画面等。使用者可以根据充电信息判断待充目标物200摆放位置是否需要微调,进而可以使待充目标物200达到良好的充电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待充目标物200可以小于或等于充电区p12,在其他实施例中,待充目标物200可以大于充电区p12,摆放于显示侧p1上时,可部分覆盖显示区p11,但仍可以观看到在覆盖部分以外的显示区p11的充电信息,以使使用者得以了解充电情况。
84.请参阅图10,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0可于利用其他电子装置300所发射的充电能量e2进行无线充电时,利用发射线圈120发射出充电能量e1至位于其显示侧p1上的待充目标物200,以同时对待充目标物200进行无线充电。
85.需注意的是,各实施例间的特征只要不违背发明精神或相冲突,均可任意混合搭配使用。
86.综上所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通过位于偏光板之下的发射线圈来发射充电能量至位于显示侧上的待充目标物,以对待充目标物进行无线充电,使得使用者对待充目标物进行充电时亦可观看到电子装置所显示的显示画面,可提升显示模块的附加价值。此外,将待充目标物放置到本申请的任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显示侧上来进行无线充电的方式,可有利于使用者的操作,使得使用者可有更好的使用体验,或功能上有更好的整合。
87.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修改和完善,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