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设备的共享数据方法、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25035180发布日期:2021-05-11 17:06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信设备的共享数据方法、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通信设备的共享数据方法、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通信中,多数终端都需要依靠完备公共网络方可实现数据的共享。然而在野外作业、林业、矿山、战场等专业使用环境,或在缺少完备公共网络的支持的情况下,又或者是在突发事件,比如地震、台风、恐怖袭击等极限情况下,公共网络受到破坏时,而一些信息又需要实时共享,在这种公共网络受到破坏的情况下依靠现有技术是无法在各个设备间完成信息的共享,故需要一种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需依赖公共网络及中心处理设备即可实现共享数据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通信设备的共享数据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本端通信设备检测本机是否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

若处于所述可共享数据状态,则所述本端通信设备确定本机在同处于所述可共享数据状态的所有通信设备中的发射信息排队位置;

检测是否到达所述发射信息排队位置的时间;

若到达所述时间,则利用直接传输的方式将待共享数据发射至同处于所述可共享数据状态的至少一所述通信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通信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电路,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和所述通信电路相互连接;

其中,所述通信电路用于响应所述处理器的指令接收外部设备发送的共享数据或向外发送待共享数据;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数据;

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程序数据,以执行如上所述的通信设备的共享数据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数据,所述程序数据被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通信设备的共享数据方法。

以上方案,本端通信设备检测本机是否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若检测到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本端通信设备确定本机在同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的所有通信设备中的发射信息排队位置,再检测是否到达发射信息排队位置的时间,若到达时间,则利用直接传输的方式将待共享数据发射至同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的至少一通信设备,实现通信设备在不依靠公共网络及中心处理器的情况下,即可实现通信设备间数据的共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种通信设备的共享数据方法一实施例中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种通信设备的共享数据方法另一实施例中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种通信设备的共享数据方法又一实施例中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种通信设备的共享数据方法又一实施例中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种通信设备的共享数据方法再一实施例中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种通信设备的共享数据方法又一实施例中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一种通信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一种通信设备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一种存储介质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需要说明的是,当通信设备执行本申请所提供的方法时无需依靠公共网络,可适用于多种公共网络存在异常的场景,如地震、灾害,或者是公共网络设施不够完善的其他场景下。在当前实施例中,对于同时实现共享数据的通信设备的数量也不做特别的限定。

请参见图1,图1为本申请一种通信设备的共享数据方法一实施例中的流程示意图。

s110:本端通信设备检测本机是否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

本端通信设备是指具备共享功能、且执行通信设备的共享数据方法的通信设备,同时需要与外部的通信设备进行数据共享的通信设备。在当前实施例中,本端通信设备具备无线电通信的功能,可以依靠无线电通信在空间中进行传输数据和信息。在一实施例中,本端通信设备可以包括:对讲机、手环、手机等可以利用无线电通信的设备。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用本机代指本端通信设备。

其中,可共享数据状态是指本端通信设备开启了共享功能,且开启了共享功能的本端通信设备可对外发送待共享数据或接收外部通信设备发送的共享数据的状态。

步骤s110是由本端通信设备检测当前本端通信设备是否开启共享功能。

进一步地,步骤s110还可以理解为检测本端通信设备是否开启共享功能,并同时检测本端通信设备的共享功能是否处于可使用状态,以确认本端通信设备的共享功能不存在任何的异常。当步骤s110中检测到本机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时,则会执行步骤s120,反之,若步骤s110中检测到本机不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则会继续执行步骤s110。

s120:本端通信设备确定本机在同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的所有通信设备中的发射信息排队位置。

若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则本端通信设备确定本机在同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的所有通信设备中的发射信息排队位置。即当检测到本端通信设备的共享功能开启,本端通信设备确定本机在同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的所有通信设备中的发射信息排队位置。

其中,同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的所有通信设备是指本机可以接收到无线电信号的、且当下正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的通信设备。在当前实施例中,将所有同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的所有通信设备顺次向外发射一次共享数据所需要的时间定义为数据共享周期。简而言之,数据共享周期是所有同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的通信设备多大频度发射一次共享数据的参数。如,一实施例中,数据共享周期为1分钟,则表示当前同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的所有通信设备均会间隔1分钟向外部同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的通信设备发射一次共享数据。

发射信息排队位置是指在一个数据共享周期中属于每个通信设备发射数据的时间段,具体的每个通信设备发射数据的时间段的长短是由待共享数据的类型确定,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设定。具体地,数据共享周期的长度是由与本端通信设备同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的通信设备的数量、以及待共享数据的类型确定,本机的发射信息排队位置是根据本机开启共享功能的时间,以及与本机同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下所有通信设备已确定的发射信息排队位置确定。如,数据共享周期为1分钟,如发射待共享数据所需时间是1秒,同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的通信设备有6个,则表示只需要6秒所有的同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的通信设备即可完成一轮数据共享,在没有新的同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的通信设备加入的前提下,剩下的54秒没有通信设备向外发送共享数据,直至下一轮的数据共享周期的到来再次启动新一轮的数据共享。

s130:检测是否到达发射信息排队位置的时间。

本端通信设备确定本机在同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的所有通信设备中的发射信息排队位置之后,进一步检测是否到达所确定的发射信息排队位置的时间。当步骤s130中检测到达发射信息排队位置的时间后,则会执行步骤s140,当步骤s130中检测还没有到达发射信息排队位置的时间后,则会继续执行步骤s130,继续检测是否到达发射信息排队位置的时间。

其中,每个发射信息排队位置的时间长短是由当前所共享的数据的类型确定。如当前需要进行共享的数据较短,则只需要较短的时间即可完成将数据发送出去,那么对应的每个发射信息排队位置的时间则会设置较短,反之,当所需共享的数据量较多、数据较长,则会需要较长的时间才可将数据发送出去,对应的此时每个发射信息排队位置的时间则会设置较长,其中需要说明的是与本端通信设备同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的所有通信设备所共享的数据均是同一类型的数据,故同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的通信设备发送一次数据所需要的时间也是相同的,对应的同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的通信设备对应的发射信息排队位置的时长也是相同的。

进一步地,在当前实施例中,检测是否到达发射信息排队位置的时间的方式包括:预先根据所接收到的其他通信设备发送的共享数据中获取其他同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的通信设备所确定的数据共享周期和对应的每个发射信息排队位置的时间长短。在当前实施例中,所有同处可共享数据状态的通信设备在发送共享数据时,同时可以发送与该通信设备的发射信息排队位置对应的标识,用以通知同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的通信设备当前的发射信息排队位置,而下一发射信息排队位置的通信设备可根据该标识辨别下一个位置即可发送待共享数据。

在又一实施例中,检测是否到达发射信息排队位置的时间方式还可以包括:根据预设的参数进行确定当前是否到达发射信息排队位置的时间。具体地,预设参数包括:在绝对时间中不同的共享数据的类型和通信设备类型对应的数据共享周期,以及不同的共享数据的类型和通信设备类型对应的发射信息排队位置时间长短。如,可预先设定在卫星授时的绝对时间中的整点整分为不同数据共享周期的界限,每个数据共享周期的时间长度为1分钟,当设置每个发射信息排队位置的时间长度为1秒时,则可设定每个发射信息排队位置间无时间间隔,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相邻的发射信息排队位置间隔1秒,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设定。

s140:利用直接传输的方式将待共享数据发射至同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的至少一通信设备。

若到达本机的发射信息排队位置对应的时间,则利用直接传输的方式将待共享数据发射至同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的至少一个通信设备,以实现数据的共享。其中,直接传输的方式是指本机直接将待共享数据发射至同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的通信设备,无需借助中间处理设备或者中继设备,也无需依靠公共网络。在当前实施例中,本端通信设备是利用无线电通信将待共享数据直接发射至其他同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的通信设备,无需依靠公共网络。

进一步地,请参见图2,图2为本申请一种通信设备的共享数据方法另一实施例中的流程示意图。在当前实施例中,步骤s140可以包括:

s201:整理待共享数据。

其中,待共享数据的类型是本端通信设备在开启共享功能时即已经设置好,且可以根据不同应用场景的需要进行调整设定的。待共享数据的获取方式至少包括基于传感器或者特定功能的电路获取,并由处理电路最终整理成可在同处可共享数据状态的通信设备间进行传输的格式。例如共享的是用户信息,在工作人员进行强度大、危险性高的工作时,可以通过传感器获取用户信息,并将用户信息通过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将用户信息发送至同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的通信设备中,使得其他成员可以及时获得当前的用户信息。

在当前实施例中,并不特别限定整理待共享数据的确切时间,只需要在到达本端通信设备对应的发射信息排队时间前完成整理数据即可。

s202:利用直接传输的方式将待共享数据发射至同处于可共享数据数据状态的至少一通信设备。

在完成对待共享数据的整理后,利用直接传输的方式将待共享数据发射至同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的至少一通信设备处。

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检测本机是否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若检测到本端通信设备当前处于可共享数据的状态,则本端通信设备会进一步确定本机在同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的所有通信设备中的发射信息排队位置,在为本机确定好发射信息排队位置后,进一步检测是否到达发射信息排队位置的时间,若到达本端通信设备的发射信息排队时间对应的时间,则利用直接传输的方式将共享数据发射至同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的至少一同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的通信设备处,在此过程中,通信设备通过执行本申请所提供的方法可以实现不依靠公共网络,即可实现同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下的通信设备间的数据共享,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需要依靠公共网络以及中间处理设备,本申请所提供的方案的可适用于更复杂的场景。

请参见图3,图3为本申请一种通信设备的共享数据方法又一实施例中的流程示意图。

s301:本端通信设备检测本机是否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

当检测到本机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后,本端通信设备需要进一步确定本机在同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的所有通信设备中的发射信息排队位置,即需要进行上述步骤s120所述的内容,在当前实施例中则是执行上述步骤s120所包括的步骤s302至步骤s303。

s302:判断本端通信设备是否与至少另一个通信设备同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

当检测到本端通信设备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后,确定本机在同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的所有通信设备中的发射信息排队位置时,首先需要判断本端通信设备是否与至少另一个通信设备同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以此判断本端通信设备是否是同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中的第一个通信设备,即在本端通信设备开启共享功能之前,没有其他的通信设备开启了共享功能。若在保持本端通信设备在接收状态至少一个数据共享周期过程中,本端通信设备没有接收到至少另一个通信设备发送的共享数据,则执行步骤s303,若本端通信设备与至少另一个通信设备同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则会执行步骤s306,具体详见下文。

进一步地,请参见图4,图4为本申请一种通信设备的共享数据方法又一实施例中的流程示意图。在当前实施例中,进一步详细阐述判断本端通信设备是否与至少另一个通信设备同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方式。具体地,步骤s302进一步包括如步骤s401至步骤s403所述的步骤。

s401:本端通信设备开启共享功能后,将本端通信设备切换至接收状态。

为判断本端通信设备是否与至少另一个通信设备同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本端通信设备在开启共享功能后,将本端通信设备切换至接收状态。其中,当通信设备切换至接收状态时,会一直用于接收外部通信设备或者其他设备发送的数据。当通信设备处于接收状态时,则不会向外部设备发送数据。

s402:保持本端通信设备在接收状态至少一个数据共享周期,并根据是否接收到至少另一个通信设备发送的共享数据,判断本端通信设备是否与至少另一个通信设备同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

保持本端通信设备在接收状态至少一个数据共享周期,是为了使得本端通信设备接收当前同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的通信设备所发射的共享数据。然后再根据在此过程是否接收到至少另一个通信设备发送的共享数据判断本端通信设备是否与另一个通信设备同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如果在本端通信设备可接收信号的范围内存在同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的通信设备,由于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的通信设备在一个数据共享周期中会发射一次共享数据,故在保持本端通信设备在接收状态至少一个数据共享周期过程中,则会接收到至少一个同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的通信设备所发射的共享数据。反之,如果在本端通信设备可接收信号的范围内不存在同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的通信设备,则在保持本端通信设备在接收状态至少一个数据共享周期过程中,不会接收到同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的通信设备发送的共享数据。

s403:若本端通信设备接收到至少另一个通信设备发送的共享数据,则判断本端通信设备与至少另一个通信设备同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

若在保持在接收状态的时间中,本端通信设备接收到至少另一个通信设备发送的共享数据,则会判断本端通信设备与至少另一个通信设备同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进一步地,需要说明的是,在保持本端通信设备在接收状态过程中,若接收到其他通信设备发送的共享数据时则会进一步标记该通信设备在数据共享周期中所处的发射信息排队位置,以在后续确定本端通信设备的发射信息排队位置作为参考信息调用。

s303:确定本端通信设备在同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的所有通信设备中发射信息排队位置的首位。

若在保持本端通信设备在接收状态至少一个数据共享周期过程中,本端通信设备没有接收到至少另一个通信设备发送的共享数据,则表示本端通信设备可接收信号范围内不存在同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的通信设备,则确定本端通信设备在同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的所有通信设备中发射信息排队位置的首位。

进一步地,在另一实施例中,本端通信设备在确定本机在同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的所有通信设备中的发射信息排队位置之后,本申请所提供的方法还包括:等待下一个数据共享周期。即本端通信设备在确定好在数据共享周期中的发射信息排队位置之后,还会进一步等待下一个数据共享周期,以避免在本端通信设备确定好发射信息排队位置后,对应该发射信息排队位置的时间已经过去来不及发射待共享数据。

s304:检测是否到达发射信息排队时间。

s305:利用直接传输的方式将待共享数据发射至同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的至少一通信设备。

其中,步骤s301、步骤s304和步骤s305分别与图1对应的实施例中的步骤s110、步骤s130和步骤s140相同,故可以对应参照上文图1部分的阐述。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在步骤s305之后本申请提供的方法还包括:判断本端通信设备的共享功能是否关闭。在一数据共享周期中,当本端通信设备利用直接传输的方式将待共享数据发射至同处于共享数据状态的至少一通信设备之后,检测本端通信设备的共享功能是否关闭。若判断本端通信设备的共享功能没有关闭,可以直接进行整理待共享数据,然后检测是否到达本端通信设备所对应的发射信息排队位置的时间,并在检测到达本端通信设备对应的发射信息排队位置的时间,利用直接传输的方式将待共享数据发射至同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的至少一通信设备。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理解为在进行完一个数据共享周期后,新的数据共享周期中,仅需要本端通信设备检测本机是否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当检测到本端通信设备还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时,可直接进行整理待共享数据,无需再次确定本端通信设备的发射信息排队位置。反之,如果检测到本端通信设备不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时,则会结束共享数据的循环。在另一实施例中,步骤s302中判断得到本端通信设备与至少另一个通信设备同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之后,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会执行步骤s306,具体地,

s306:确定空闲的发射信息排队位置中的一个为本端通信设备的发射信息排队位置,或确定最后一个发射信息排队位置之后的位置为本端通信设备的发射信息排队位置。进一步地,步骤s306包括如下图5中所示意的步骤s501至步骤s503。

请参见图5,图5为本申请一种通信设备的共享数据数据方法再一实施例中的流程示意图。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当某一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的通信设备关闭共享功能后,结束数据共享且当前还存在其他的同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的通信设备时,属于该结束数据共享的通信设备的发射信息排队位置并不会被顺次顶替。对应结束数据共享功能的通信设备的发射信息排队位置会保留,以供后续开启共享功能的通信设备选择。

s501:检测同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的所有通信设备间是否存在至少一个空闲的发射信息排队位置。

其中,空闲的发射信息排队位置是指,在其对应的时间中没有通信设备发射共享数据的发射信息排队位置。由于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会保留结束数据共享的通信设备的发射信息排队位置,故在确定存在于本端通信设备同处可共享数据状态的通信设备后,本端通信设备在确定发射信息排队位置时,会优先在同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的所有通信设备间存在的空闲的发射信息排队位置中选择。故当判断本端通信设备与至少另一个通信设备同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之后,需要检测现有的同处于共享数据状态的所有通信设备间是否存在至少一个空闲的发射信息排队位置。

s502:确定空闲的发射信息排队位置中的一个为本端通信设备的发射信息排队位置。其中,当检测到同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的所有通信设备间存在一个空闲的发射信息排队位置时,则会确定这个空闲的发射信息排队位置为本端通信设备的发射信息排队位置。

而当检测到同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的所有通信设备间存在多个空闲的发射信息排队位置时,则会进一步根据预设规则,在多个空闲的发射信息排队位置中确定本端通信设备的发射信息排队位置。其中,预设规则可以是优先选择处于数据共享周期中靠前的空闲发射信息排队位置。如当存在的空闲发射信息排队位置有数据共享周期中的第2个、第4个和第6个的发射信息排队位置,则会优先选择第2个发射信息排队位置。

而检测到同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的所有通信设备间不存在至少一个空闲的发射信息排队位置时,则会执行步骤s503。

s503:确定最后一个发射信息排队位置之后的位置为本端通信设备的发射信息排队位置。

其中,若检测到同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的所有通信设备间不存在至少一个空闲的发射信息排队位置,则确定最后一个发射信息排队位置之后的位置为本端通信设备的发射信息排队位置。

在当前实施例中,确定最后一个发射信息排队位置之后的位置为本端通信设备的发射信息排队位置,是指确定本端通信设备将会在最后一个发射信息排队位置之后发射待共享数据。如,当检测到目前同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的所有通信设备供6个,且这6个同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的通信设备间不存在空闲的发射信息排队位置,故可以确定该数据共享周期中的第7个发射信息排队位置为本端通信设备的发射信息排队位置。

请参见图6,图6为本申请一种通信设备的共享数据方法又一实施例中的流程示意图。在当前实施例中,本申请所提供的方法包括:

s601:本端通信设备检测本机是否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

s602:本端通信设备确定本机在同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的所有通信设备中的发射信息排队位置。

s603:检测是否到达发射信息排队位置的时间。

s604:整理待共享数据,利用直接传输的方式将待共享数据发射至同处于可共享数据状态的至少一通信设备。

s605:判断本端通信设备的共享功能是否关闭。

若步骤s605的判断结果是本端通信设备的共享功能没有被关闭,则会执行步骤s604,依次类推,直至步骤s605的判断结果是本端通信设备的共享功能关闭了,则会结束循环。其中,步骤s601至步骤s604与上文图1中的步骤s110至步骤s140相同,具体请参见上文阐述,步骤s605与上文图3中对应的实施例部分类似,在此也不再赘述。

请参见图7,为本申请一种通信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所提供的通信设备700相互之间可基于无线电网络通信。具体地,本申请提供的通信设备700包括:处理器701、存储器702和通信电路703。处理器701与存储器702和通信电路703相互连接。

其中,通信电路703用于响应处理器701的指令接收外部通信设备发送的共享数据或向外发送待共享数据。存储器702用于存储程序数据,程序数据被处理器701执行时可实现如上图1至图6对应的各个实施例所阐述的方法。

处理器701用于运行存储器702所存储的程序数据,以执行如图1至图6及其对应的各个实施例中的所阐述的方法。

请参见图8,图8为本申请一通信设备在另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在当前实施例中,本申请所提供的通信设备800还包括:待共享数据获取单元804。其中,待共享数据获取单元804与处理器801连接,用于在处理器801运行存储器802所存储的程序数据时,在处理器801的控制下获取待共享数据。在获取到待共享数据后,处理器801控制通信电路803在对应的时间中将待共享数据利用直接传输的方式发射至外部通信设备。在当前实施例中,待共享数据获取单元804包括:传感器或定位电路。

参见图9,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900存储有程序数据901,该程序数据901被执行时实现如图1至图6任一实施例所述通信设备的共享数据方法及各个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方法。具体地,上述具有存储功能的存储介质900可以是存储器、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网络设备,或者u盘等其中的一种。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