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开涉及一种摄像装置,且特别涉及一种双光学元件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摄像装置(如相机)像素的提升,人们对摄像装置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双光学元件(如双镜头)的摄像装置中,在两个光学元件中的光学元件驱动模块与感测器模块间的倾角需要有相当高的精度,因此需要相对复杂的工艺及设备以实现此精度要求。有鉴于此,如何设计可降低两个镜头的倾角差异的摄像装置始成为一重要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涉及一种摄像装置,包括底座、第一光学元件承载件、第一光学元件、第一驱动组件、第一感光模块、第二光学元件承载件、第二光学元件、第二驱动组件、以及第二感光模块。底座包括第一侧及第二侧。第一光学元件承载件活动地设置在底座的第一侧上。第一光学元件设置在第一光学元件承载件上。第一驱动组件设置在底座的第一侧,用以驱动第一光学元件承载件。第一感光模块设置在底座的第二侧,并对应第一光学元件。第二光学元件承载件活动地设置在底座的第一侧上。第二光学元件设置在第一光学元件承载件上。第二驱动组件设置在底座的第一侧,用以驱动第二光学元件承载件。第二感光模块设置在底座的第二侧,并对应第二光学元件。
如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摄像装置,第一感光模块包括第一驱动板及第一感光元件,第一驱动板电性连接于第一感光元件,且第二感光模块包括第二驱动板及第二感光元件,第二驱动板电性连接于第二感光元件。第一驱动板及第二驱动板间具有一间隙。底座包括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第一感光模块与底座的第一表面接触,第二感光模块与底座的第二表面接触,其中第一表面平行第二表面,而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位于不同的平面上。第一光学元件承载件及第二光学元件承载件分别具有至少三个支撑凸台,朝向底座延伸。底座还包括第一接触面及第二接触面,第一光学元件承载件的支撑凸台各自具有与底座的第一接触面平行的第一平面,第二光学元件承载件的支撑凸台各自具有与底座的第二接触面平行的第二平面,第一接触面面朝第一光学元件承载件,且第二接触面面朝第二光学元件承载件。第一接触面与第二接触面位于不同的平面上。
如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摄像装置,底座还包括凹槽,位在底座的第二侧,其中第一感光模块部分地设置在凹槽中。摄像装置还包括粘着材料及滤光片,设置在凹槽中,粘着材料是介于底座及第一感光模块间,而滤光片是介于底座及第一感光模块间。第一光学元件包括一光轴,从光轴方向观察,第一光学元件与滤光片部分重叠。第一光学元件背朝底座的表面与第二光学元件背朝底座的表面于光轴方向上的距离小于1mm。
附图说明
以下将配合附图说明书附图详述本公开的实施例。应注意的是,实施例的各种特征并未按照比例示出且仅用以说明例示。事实上,可任意地放大或缩小元件的尺寸,以清楚地表现出本公开的特征。
图1显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摄像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示出图1中的摄像装置的爆炸图。
图3A显示沿图1中C-C’线段的剖视图。
图3B及图3C分别为图3A中A部分与B部分的放大图。
图4A至图4C是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底座的示意图。
图5A及图5B分别是第一光学元件承载件及第二光学元件承载件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底座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第一镜头驱动模块
2 第二镜头驱动模块
5A 第一光学元件
5B 第二光学元件
6A、6B、89A、89B 表面
10A 第一顶壳
10B 第二顶壳
12A、12B 顶壳开孔
14A、14B 顶表面
20A、20B 底座
21A 第一表面
21B 第二表面
22A、22B 底座开孔
24A 第一接触面
24B 第二接触面
26A、26B、26C 定位支架
27 制震材
30A 第一光学元件承载件
30B 第二光学元件承载件30B
32A、32B 贯穿孔
33A、33B 螺纹
34A、34B 胶槽
35A、35B 绕线柱
36A、36B 支撑凸台
37A 第一平面
37B 第二平面
38A 凹槽
38B 凸出部
40A 第一线圈
40B 第二线圈
50 框架
52 开口
55 挡止元件
60A 第一驱动组件
60B 第二驱动组件
70A、70B 上簧片
72A、72B 下簧片
74A、74B 导电元件
80A 第一感光模块
80B 第二感光模块
82A 第一滤光片
82B 第二滤光片
84A 第一感光元件承载件
84B 第二感光元件承载件
86A 第一感光元件
86B 第二感光元件
88A 第一驱动板
88B 第二驱动板
92 电路基板
94 位置感测器
A、B 部分
C-C’ 线段
E 摄像模块
G 间隙
H1、H2 高度差
O1 第一光轴
O2 第二光轴
X、Y、Z 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公开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法或范例,以实行所提供的标的的不同特征,以下描述具体的元件及其排列的实施例以阐述本公开。当然这些实施例仅用以例示,且不该以此来限定本公开的范围。举例来说,在说明书中若提到第一特征部件形成于第二特征部件之上,其包括第一特征部件与第二特征部件是直接接触的实施例,另外也包括于第一特征部件与第二特征部件之间另外有其他特征的实施例,亦即,第一特征部件与第二特征部件并非直接接触。
此外,在不同实施例中可能使用重复的标号或标示,这些重复仅为了简单清楚地叙述本公开,不代表所讨论的不同实施例及/或结构之间有特定的关系。此外,在本公开中的在另一特征部件的上形成、连接到及/或耦接到另一特征部件可包括其中特征部件形成为直接接触的实施例,并且还可包括其中可形成插入上述特征部件的附加特征部件的实施例,使得上述特征部件可能不直接接触。此外,其中可能用到与空间相关用词,例如“上方”、“下方”、“上”、“下”及类似的用词(如“向下地”、“向上地”等),这些空间相关用词为了便于描述图示中一个(些)元件或特征与另一个(些)元件或特征之间的关系,这些空间相关用词旨在涵盖包括特征的装置的不同方向。
再者,说明书与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序数例如“第一”、“第二”等的用词,以修饰权利要求的元件,其本身并不意含及代表该请求元件有任何之前的序数,也不代表某一请求元件与另一请求元件的顺序、或是制造方法上的顺序,该些序数的使用仅用来使具有某命名的一请求元件得以和另一具有相同命名的请求元件能作出清楚区分。
请先参照图1、图2、以及图3A,其中图1显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摄像装置E的立体示意图,图2示出图1中的摄像装置E的爆炸图,图3A显示沿图1中C-C’线段示出的剖视图。应先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的摄像装置E例如为一双镜头照相系统,包含第一镜头驱动模块1及第二镜头驱动模块2,用以分别承载第一光学元件5A及第二光学元件5B(例如为镜头),其中上述第一镜头驱动模块1及第二镜头驱动模块2可沿一长轴方向(X轴方向)并排配置于手机或平板电脑等手持式数字产品中,且第一镜头驱动模块1及第二镜头驱动模块2例如为具备光学防手震(OIS)功能的音圈马达(VCM)。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镜头驱动模块1及第二镜头驱动模块2可具备自动对焦(AF)及光学防手震(OIS)的功能。
如图1、图2、以及图3A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镜头驱动模块1主要包括第一顶壳10A、第一光学元件承载件30A、第一线圈40A、多个第一驱动组件60A(例如为驱动磁铁)、一上簧片70A、一下簧片72A、一导电元件74A、一第一感光模块80A(包括按序排列的第一滤光片82A、第一感光元件承载件84A、第一感光元件86A、第一驱动板88A)。此外,上述第二镜头驱动模块2主要包括有第二顶壳10B、第二光学元件承载件30B、多个第二线圈40B、框架50、多个第二驱动组件60B(例如为驱动磁铁)、一上簧片70B、一下簧片72B、一导电元件74B、一第二感光模块80B(包括按序排列的第二滤光片82B、第二感光元件承载件84B、第二感光元件86B、第二驱动板88B)、及一电路基板92。此外,上述第一镜头驱动模块1及上述第二镜头驱动模块还共用一底座20A。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镜头驱动模块1或第二镜头驱动模块2的形状大致为正方形或矩形。
前述第一顶壳10A或第二顶壳10B可与底座20A相互结合而分别构成第一镜头驱动模块1或第二镜头驱动模块2的外壳。应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顶壳10A、第二顶壳10B、或底座20A的材料可为金属材料,以增强机械强度。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顶壳10A、第二顶壳10B、或底座20A的材料可为非导磁性材料(例如为塑胶),以防止设置在其中的元件发生短路。
在第一顶壳10A上可具有顶壳开孔12A,第二顶壳10B上可具有顶壳开孔12B,且底座20A上可具有底座开孔22A以及底座开孔22B。在一些实施例中,顶壳开孔12A的中心可对应于第一光学元件5A的第一光轴O1,底座开孔22A则可对应于第一感光元件86A;顶壳开孔12B的中心可对应于第二光学元件5B的第二光轴O2,底座开孔22B则可对应于第二感光元件86B。据此,设置于第一镜头驱动模块1及第二镜头驱动模块2中的第一光学元件5A及第二光学元件5B可分别在第一光轴O1及第二光轴O2与第一感光元件86A及第二感光元件86B进行对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顶壳10A的顶表面14A与第二顶壳10B的顶表面14B可位于不同的平面上。举例来说,请参考图3A,第一顶壳10A的顶表面14A与第二顶壳10B的顶表面14B间具有高度差H1。因此,可允许在摄像装置E中设置两个具有不同尺寸的光学元件(例如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光学元件5A及第二光学元件5B),以满足各种不同的设计需求。
第一光学元件承载件30A及第二光学元件承载件30B是活动地设置在底座20A上。此外,第一光学元件承载件30A及第二光学元件承载件30B分别具有一贯穿孔32A及一贯穿孔32B,其中第一光学元件5A及第二光学元件5B可分别固定于贯穿孔32A及贯穿孔32B内,前述第一线圈40A则环绕设置于第一光学元件承载件30A的外侧表面,而第二线圈40B可具有胶囊形的形状,并且第二线圈40B可设置在第二光学元件承载件30B的不同侧边。然而,本公开并不以此为限。举例来说,亦可将第一线圈40A设置为具有胶囊形的形状,或者亦可将第二线圈40B环绕设置在第二光学元件承载件40B的外侧表面,取决于设计需求。此外,在第一光学元件承载件30A及第二光学元件承载件30B间还可具有挡止元件55,以防止第一光学元件承载件30A及第二光学元件承载件30B在活动(例如进行光学防手震)时互相碰撞。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组件60A可设置在第一光学元件承载件30A的侧边上,并且对应于第一线圈40A。然而,本公开并不以此为限。亦可选择其他合适的位置以设置第一驱动组件60A。框架50具有一开口52,其中第二驱动组件60B可固定于框架50上,并且对应于第二线圈40B。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组件60B是固定于框架50的其中两边之上。于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驱动组件60B亦可固定于框架50的角落上,并且可具有三角形或梯形的形状,以充分利用角落的空间。
通过第一驱动组件60A与第一线圈40A之间的作用,可产生磁力迫使第一光学元件承载件30A相对于底座20A沿Z轴方向移动,进而达到快速对焦的效果。同样地,通过第二驱动组件60B与第二线圈40B之间的作用,亦可产生磁力迫使第二光学元件承载件30B相对于底座20A沿Z轴方向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光学元件承载件30A及其内的第一光学元件5A是活动地(movably)设置于顶壳10A及底座20A中,且第二光学元件承载件30B及其内的第二光学元件5B是活动地设置于顶壳10B及底座20A中。更具体而言,第一光学元件承载件30A可通过金属材质的上簧片70A及下簧片72A悬吊于第一顶壳10A及底座20A内,且第二光学元件承载件30B亦可通过金属材质的上簧片70B及下簧片72B悬吊于第二顶壳10B及底座20A内(图3A)。
当施加电流至前述第一线圈40A或第二线圈40B时,第一线圈40A或第二线圈40B会分别和第一驱动组件60A或第二驱动组件60B的磁场产生作用,并产生电磁驱动力(electromagnetic force)以驱使第一光学元件承载件30A或第二光学元件承载件30B分别和前述第一光学元件5A或第二光学元件5B相对于底座20A沿第一光轴O1或第二光轴O2方向移动,以达到自动对焦的效果。此外,前述第二驱动组件60B中可包含至少一个多极磁铁(multipole magnet),用以和第二线圈40B感应以驱使第二光学元件承载件30B和前述第二光学元件5B沿第二光轴O2方向移动并进行对焦。然而,本公开并不以此为限。举例来说,亦可对第一驱动组件60A进行相似的配置,取决于设计需求。
第一感光模块80A及第二感光模块80B是分别相对于第一光学元件5A及第二光学元件5B而设置在底座20A的一侧。举例来说,第一光学元件5A及第二光学元件5B是设置在底座20A面朝第一光学元件承载件30A及第二光学元件承载件30B的一侧(第一侧),而第一感光模块80A及第二感光模块80B是设置在底座20A背朝第一光学元件承载件30A及第二光学元件承载件30B的另一侧(第二侧)。
在第一感光模块80A中,第一滤光片82A是设置在第一感光元件承载件84A的一侧,而第一感光元件86A及第一驱动板88A是设置在第一感光元件承载件84A的另一侧;在第二感光模块80B中,第二滤光片82B是设置在第二感光元件承载件84A的一侧,而第二感光元件86B及第二驱动板88B是设置在第二感光元件承载件84B的另一侧。
第一滤光片82A及第二滤光片82B可用以分别过滤来自第一光学元件5A及第二光学元件5B的光线,以仅允许特定波长的光线抵达第一感光元件86A及第二感光元件86B。举例来说,若第一滤光片82A及第二滤光片82B为红外线(Infrared,IR)滤光片时,可过滤所接受到的光线中属于红外线波长的部分,使得通过第一滤光片82A或第二滤光片82B中红外线波长的部分的强度降低。
应注意的是,沿第一光轴O1的方向观察,第一光学元件5A可与第一滤光片82A部分重叠。此外,沿第二光轴O2的方向观察,第二光学元件5B可与第二滤光片82B部分重叠。因此,可允许经由第一光学元件5A及第二光学元件5B所收集的光线可分别沿着第一光轴O1及第二光轴O2而传递到第一滤光片82A及第二滤光片82B上,从而允许第一滤光片82A及第二滤光片82B对所收集的光线进行滤光。
第一感光元件86A及第二感光元件86B可用以分别感测来自第一光学元件5A及第二光学元件5B的光线,并将感测结果转换为电信号提供给其他元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使用打线接合(wire bonding)的方式,分别将第一感光模块80A中的第一感光元件86A与第一驱动板88A互相电性连接,并且将第二感光模块80B中的第二感光元件86B与第二驱动板88B互相电性连接,此外还可利用半导体树脂封装工艺而将第一感光元件86A或第二感光元件86B与上述用于接合的导线成型为一体的结构。因此,可使用此一体成形的结构代替传统的马达承载座,而将摄像模块E中其他的元件(例如第一光学元件5A、第二光学元件5B、第一滤光片82A及第二滤光片82B等)设置于此结构上,以达到小型化及降低成本的技术效果。此外,这种设置方式还可降低摄像模块E中各个元件的倾斜角,进而可使摄像的品质上升。
前述第一驱动板88A及第二驱动板88B例如为印刷电路板,其内部可设有驱动线圈(未示出),且可通过粘着方式分别固定于感光元件承载件84A及感光元件承载件84B上。应了解的是,可经由电路基板92传送电信号至第一驱动板88A及第二驱动板88B,且亦可经由电路基板92并通过上簧片70A、70B或下簧片72A、72B而传送电信号至线圈40A或线圈40B。借此,可控制光学元件承载件30A或光学元件承载件30B在X、Y或Z轴方向上的移动。
此外,第一驱动板88A及第二驱动板88B亦分别电性连接第一感光元件86A及第二感光元件86B,以分别提供电能给第一感光元件86A及第二感光元件86B,并分别接收从第一感光元件86A及第二感光元件86B发出的电信号。再者,通过第一驱动板88A或第二驱动板88B上的线圈(例如平板线圈)与第一驱动组件60A或第二驱动组件60B间所产生的电磁驱动力,可驱使第一光学元件承载件30A或第二光学元件承载件30B分别沿着垂直于第一光轴O1或第二光轴O2的方向(平行于XY平面)移动,进而实现光学防手震(OIS)的功能。
应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驱动板88A及第二驱动板间88B有一间隙G。换句话说,第一驱动板88A并未直接接触第二驱动板88B。此外,第一驱动板88A与第二驱动板88B亦可位在不同的平面上。举例来说,如图3A所示,第一驱动板88A背朝第一光学元件5A的表面89A与第二驱动板88B背朝第二光学元件5B的表面89B可具有一高度差H2,以允许对应于不同的光学元件而设置不同的感光元件。举例来说,若将高度差H1设计为大于基板间的高度差H2,由于可将线路(未示出)设置在上述基板上,可简化线路的设计,并达到小型化的技术效果。
前述电路基板92例如为柔性印刷电路板(FPC),其可通过粘着方式固定于底座20A上。举例来说,在本实施例中,电路基板92可设置在靠近第二镜头驱动模块2的底座20A的一侧。然而,本公开并不以此为限。举例来说,在一些实施例中,亦可将电路基板设置在第一驱动板88A及第二驱动板88B下方,取决于设计需求。于本实施例中,电路基板92可电性连接设置于镜头驱动模块外部的驱动单元(未示出),用以执行自动对焦(AF)及光学防手震(OIS)等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可于底座20A的侧边上安装和电路基板92电性连接的位置感测器94。位置感测器94举例来说可为霍尔感测器(Hall effect sensor)、磁敏电阻感测器(MR sensor)、或磁通量感测器(Fluxgate)等,借此可用以感测第一驱动组件60A或第二驱动组件60B的位置,以分别得知第一光学元件承载件30A或第二光学元件承载件30B相对于底座20A在X轴方向及Y轴方向上的位置偏移量。
应注意的是,第一镜头驱动模块1及第二镜头驱动模块2是共用同一个底座20A。因此,在组装第一镜头驱动模块1及第二镜头驱动模块2时,使用共同的底座20A可降低组装时由于使用不同的底座所造成的组装公差(例如可降低组装时的倾角),进而使摄像模块E的良率提升。此外,使用共同的底座20A还可简化组装时的工艺。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20A可为一体成形的结构。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底座20A可为多个元件互相连结所构成的结构,或是通过埋入射出(insert molding)而成型的元件。
接着,请参考图3B及图3C,其分别为图3A中A部分与B部分的放大图。在图3B中,第一感光模块80A的第一感光元件承载件84A与底座20A的第一表面21A接触。在图3C中,第二感光模块80B的第二感光元件承载件84B与底座20A的第二表面21B接触。第一表面21A平行第二表面21B,并且皆面朝-Z方向。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表面21A与第二表面21B可位于不同的平面上。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光学元件5A背朝底座20A的表面6A与第二光学元件5B背朝底座20A的表面6B于第一光轴O1的方向(Z方向)上的距离可小于1mm。因此,可简化摄像装置E组装时的工艺,并达到优选的摄像效果。
图4A至图4C是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底座20A的示意图。在图4A及图4B中,在对应于第一镜头驱动模块1的一侧(参考图2),底座20A具有围绕顶壳开孔12A的至少三个第一接触面24A(在本实施例中为四个)以及多个定位支架26A。在对应于第二镜头驱动模块2的另一侧(参考图2),底座20A具有围绕顶壳开孔12B的至少三个第二接触面24B(在本实施例中为四个)以及多个定位支架26B。当组装摄像模块E时,上述第一接触面24A、第二接触面24B、定位支架26A、定位支架26B是朝向底座20A的第一侧。应注意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接触面24A与第二接触面24B可位于不同的平面上。借此可使得第一光学元件5A与第二光学元件5B位在沿第一光轴O1或第二光轴O2方向的不同高度上,以满足特定的设计需求。
此外,在图4C中,底座20A在第二侧还具有凹槽28A及凹槽28B,分别对应于第一感光模块80A及第二感光模块80B。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感光模块80A及第二感光模块80B可分别部分地设置在凹槽28A及凹槽28B中。在凹槽28A及凹槽28B中可设置一粘着材料(未示出),介于底座20A及第一感光模块80A或第二感光模块80B间,以将第一感光模块80A或第二感光模块80B分别固定在凹槽28A及凹槽28B中(参考图3)。换句话说,第一滤光片82A或第二滤光片82B可分别通过此粘着材料而固定在凹槽28A及凹槽28B中。
通过这种设计方式,可允许将摄像模块E的可动部设置在多个定位支架所构成的空间之中,以限制可动部活动的范围。应注意的是,此处所述的“可动部”是指在摄像模块E运行时可相对于底座20A进行活动的元件。举例来说,可将第一光学元件5A及第一光学承载件30A等元件设置在多个定位支架26A之间,以避免上述元件与第二光学元件5B或第二光学承载件30B等元件在活动时发生碰撞。
接着,请参考图5A及图5B,其分别是第一光学元件承载件30A及第二光学元件承载件30B的示意图。第一光学元件承载件30A及第二光学元件承载件30B主要分别包括主体31A、主体31B、以及位在主体31A及主体31B上的各种特征。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光学元件承载件30A及第二光学元件承载件30B的贯穿孔32A及贯穿孔32B中可分别包括螺纹33A及螺纹33B。因此,可允许第一光学元件5A及第二光学元件5B以锁固的方式分别固定在第一光学元件承载件30A及第二光学元件承载件30B上。然而,本公开并不以此为限。举例来说,第一光学元件5A及第二光学元件5B亦可由胶合、卡合等方式而固定在第一光学元件承载件30A及第二光学元件承载件30B上。
此外,第一光学元件承载件30A及第二光学元件承载件30B在面朝底座20A的一侧亦可分别包括多个胶槽34A及胶槽34B,以容纳用于接着第一光学元件承载件30A、第二光学元件承载件30B与底座20A的粘着材料(未示出)。
除此之外,第一光学元件承载件30A及第二光学元件承载件30B在面朝底座20A的一侧分别还可包括多个绕线柱35A及绕线柱35B。因此,可将下簧片72A与下簧片72B的端部分别设置在绕线柱35A及绕线柱35B上,以固定下簧片72A与下簧片72B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光学元件承载件30A及第二光学元件承载件30B分别具有从主体31A及主体31B朝向底座20A延伸的至少三个支撑凸台及至少三个支撑凸台,以通过这些支撑凸台而支撑在底座20A上。此外,可将上述支撑凸台看作许多个点,以构成一虚拟平面。举例来说,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A及图5B所示,第一光学元件承载件30A及第二光学元件承载件30B分别具有从主体31A及主体31B朝向底座20A延伸的四个支撑凸台36A及四个支撑凸台36B。
此外,第一光学元件承载件30A的支撑凸台36A各自具有一第一平面37A,而第二光学元件承载件30B的支撑凸台36B各自具有一第二平面37B。在组装摄像模块E之后,底座20A的第一接触面24A面朝第一光学元件承载件30A,第二接触面24B面朝第二光学元件承载件30B,且第一平面37A与底座20A的第一接触面24A平行,第二平面37B与底座20A的第二接触面24B平行。因此,第一光学元件承载件30A可通过支撑凸台36A的第一平面37A与底座20A的第一接触面24A接触,而第二光学元件承载件30B可通过支撑凸台36B的第二平面37B与底座20A的第二接触面24B接触。由于三点可构成一平面,进而可使第一光学元件承载件30A及第二光学元件承载件30B稳定地设置在底座20A上,并且因为仅需控制上述支撑凸台36A或支撑凸台36B便可控制接合时的平行度,从而可简化工艺。
此外,还可在上述第一光学元件承载件30A及第二光学元件承载件30B上分别设置不同种类的线圈。举例来说,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光学元件承载件30A可具有围绕整个第一光学元件承载件30A的凹槽38A。因此,可允许通过将第一线圈40A设置在凹槽38A中而围绕第一光学元件承载件30A。此外,第二光学元件承载件30B上可具有多个凸出部38B。因此,可允许将第二线圈40B围绕设置在凸出部38B上(例如围绕凸出部38B),以满足各种不同的需求。
在前述实施例中的底座20A是示出为具有分别对应于第一光学元件承载件30A及第二光学元件承载件30B的定位支架26A及定位支架26B,然而本公开并不以此为限。举例来说,请参考图6,其是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底座20B及一些其他元件的示意图。在图6中,原先在第一光学元件承载件30A及第二光学元件承载件30B间的定位支架26A及定位支架26B被定位支架26C所取代。应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单一个定位支架26C可对应于两个不同的活动部(例如同时对应第一光学元件承载件30A及第二光学元件承载件30B)。因此,可进一步降低组装时的公差,并且还可防止活动部之间互相接触碰撞而造成损坏。
此外,在上述定位支架26A、定位支架26B、以及定位支架26C与活动部(例如第一驱动组件60A及第二驱动组件60B)之间还可设置制震材27。制震材27例如可为泡棉、胶体等任何可吸收冲击的材料。通过在定位支架26A、26B、26C及活动部间设置制震材27,可避免摄像模块E内部发生共振而无法稳定,进而可提升摄像的品质。此外,若在摄像模块E中使用了弹性元件(例如本公开中的上簧片70A、上簧片70B、下簧片72A、下簧片72B等),亦可将上述弹性元件设置在定位支架上,而不需要额外设置其他的机构来固定弹性元件,进而达到小型化的功能,并且还可使各个元件间的倾斜角降低,进而增加良率。
综上所述,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双镜头的摄像装置。通过在两个光学元件所对应的部分使用相同的底座,可降低各个元件间的倾斜角,以增加良率,并且还可降低整体的尺寸,达到小型化的目的。此外,还可在上述两个光学元件间设置共同的定位支架以及制震材,以进一步防止活动部间发生碰撞而损坏,以提升整体的稳定性。
虽然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其优点已公开如上,但应该了解的是,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构思和范围内,当可作变动、替代与润饰。此外,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未局限于说明书内所述特定实施例中的工艺、机器、制造、物质组成、装置、方法及步骤,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可从本实用新型公开内容中理解现行或未来所发展出的工艺、机器、制造、物质组成、装置、方法及步骤,只要可以在此处所述实施例中实施大抵相同功能或获得大抵相同结果皆可根据本公开使用。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包括上述工艺、机器、制造、物质组成、装置、方法及步骤。另外,每一权利要求构成个别的实施例,且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也包括各个权利要求及实施例的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