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柔性屏移动终端的铰链、铰链装置及柔性屏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23030发布日期:2019-09-20 22:17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外柔性屏移动终端的铰链、铰链装置及柔性屏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终端及其铰链。



背景技术:

柔性屏是一种新兴的屏幕。外柔性屏移动终端是柔性屏铺设在移动终端外侧的移动终端。以往的外柔性屏铰链,都需要机壳和铰链之间滑动连接关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首先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外柔性屏移动终端的铰链,能够应用于柔性屏移动终端,能够支持机壳和铰链固定连接的结构。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外柔性屏移动终端的铰链,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中间连接体,左外连接体、左内连接体、右外连接体和右内连接体,在左右位置上,左内连接体处在中间连接体和左外连接体之间,右内连接体处在中间连接体和右外连接体之间;

左外连接体及右外连接体分别通过齿轮啮合连接机构和中间连接体相连接,在齿轮啮合连接机构中,中间连接体上的齿轮之外的齿轮相对于中间连接体上的齿轮的位置是可变的,在左外连接体和左内连接体之间,左内连接体和中间连接体之间、中间连接体和右内连接体之间、右内连接体和右外连接体之间设置有滑动导向结构,使得在铰链打开和折拢时左外连接体、左内连接体、右外连接体和右内连接体按照预定的方向运动;

所述左内连接体、中间连接体、右内连接体之间连接同步机构,使得在所述滑动导向机构的导向下,左内连接体和左外连接体与右内连接体和右外连接体同步反向转动。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分别采用或组合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左外连接体和中间连接体之间的齿轮啮合连接机构中,在左外连接体和中间连接体上的齿轮分别与左外连接体和中间连接体固定连接;所述右外连接体和中间连接体之间的齿轮啮合连接机构中,在右外连接体和中间连接体上的齿轮分别与右外连接体和中间连接体固定连接。

所述左外连接体和中间连接体之间的齿轮啮合连接机构包括左外连接体上固定的第一齿轮、中间连接体上固定的第四齿轮以及左内连接体上活动连接的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可相对于左内连接体转动;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依次啮合连接;所述右外连接体和中间连接体之间的齿轮啮合连接机构包括右外连接体上固定的第八齿轮、中间连接体上固定的第五齿轮以及右内连接体上活动连接的第六齿轮和第七齿轮,第六齿轮和第七齿轮可相对于右内连接体转动;第五齿轮、第六齿轮、第七齿轮和第八齿轮依次啮合连接。

所述同步机构包括依次啮合连接的第九齿轮、第十齿轮、第十一齿轮和第十二齿轮,第十齿轮、第十一齿轮和中间连接体连接,第九齿轮、第十二齿轮分别和左内连接体、右内连接体连接。

所述同步机构包括依次啮合连接的第九齿轮、第十齿轮、第十一齿轮和第十二齿轮,第十齿轮、第十一齿轮和中间连接体活动连接而可相对于中间连接体转动,第九齿轮、第十二齿轮分别固定在左内连接体、右内连接体上;第九齿轮和第四齿轮是同轴线的齿轮,第十二齿轮和第五齿轮是同轴线的齿轮。

所述滑动导向机构包括设置在左外连接体和左内连接体之间的导向结构,左内连接体和中间连接体之间的导向结构、中间连接体和右内连接体之间的导向结构、右内连接体和右外连接体之间的导向结构。

所述导向结构采用圆弧形的导向槽和圆弧形滑块,分别设置在两个相对运动体上。

所述铰链设置有提供转动阻力的扭力机构,所述扭力机构设置在同步机构和设置该同步机构的部件之间,或者,所述扭力机构设置在齿轮啮合连接机构和设置该齿轮啮合连接机构的部件之间。

所述铰链设置有提供转动阻力的扭力机构,所述扭力机构分别设置在第二齿轮的轴和左内连接体之间或第三齿轮的轴和左内连接体之间、第六齿轮的轴和右内连接体之间或第七齿轮的轴和右内连接体之间。

本实用新型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外柔性屏移动终端的铰链装置,它包括两个上述的铰链,两个铰链的中间连接体、左外连接体、左内连接体、右外连接体和右内连接体分别通过连接杆合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外柔性屏移动终端,该柔性屏移动终端设置有上述的铰链装置,所述外柔性屏移动终端的左侧机壳和右侧机壳分别与左外连接体和右外连接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外柔性屏移动终端的左侧机壳和右侧机壳分别与左外连接体和右外连接体固定连接。

由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外柔性屏移动终端的左侧机壳和右侧机壳只需与左外连接体和右外连接体固定连接即可,安装方便。本实用新型能应用于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中时,既能作为其中的铰链之用,又能作为其中的柔性屏支撑结构,在铰链的外侧对柔性屏提供支撑,在手机、电脑打开和合拢时,使柔性屏得以自如展开和弯曲,小体积中实现大屏幕显示,使移动终端在打开和合拢具有完美和谐的外观形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移动终端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2为图1中铰链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铰链的爆炸图。

图4为图1中铰链在展平状态下的齿轮啮合连接机构这一侧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铰链在展平状态下的同步机构这一侧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铰链在折拢状态下的齿轮啮合连接机构这一侧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铰链在折拢状态下的齿轮啮合连接机构这一侧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外柔性屏移动终端的铰链,包括中间连接体1,左外连接体21、左内连接体22、右外连接体31和右内连接体32,在左右位置上,左内连接体22处在中间连接体1和左外连接体21之间,右内连接体32处在中间连接体1和右外连接体31之间。

如果需要,左内连接体22也可以是由若干个活动体依次组合而成。右内连接体32也可以是由若干个活动体依次组合而成。

左外连接体21和右外连接体31分别通过齿轮啮合连接机构和中间连接体1相连接,

在左外连接体21和中间连接体1之间的齿轮啮合连接机构中,在左外连接体21和中间连接体1上的第一齿轮41、第四齿轮44分别与左外连接体21和中间连接体1固定连接;在所述右外连接体和中间连接体之间的齿轮啮合连接机构中,在右外连接体31和中间连接体1上的第八齿轮48、第五齿轮45分别与右外连接体31和中间连接体1固定连接,第一齿轮41相对于左外连接体21、第四齿轮44、第五齿轮45相对于中间连接体1、第八齿轮48相对于右外连接体31不能转动。在第一齿轮41和第四齿轮44之间的齿轮可以与左内连接体22活动连接,而可相对于左内连接体22转动。在第五齿轮45和第八齿轮48之间的齿轮可以与右内连接体32活动连接,而可相对于右内连接体32转动。上述的转动和固定的配置,也可以正好相反。

在第一齿轮41和第四齿轮44之间的齿轮和在第五齿轮45和第八齿轮48之间的齿轮也可设置为和其它的部件进行具有导向的连接,从而和前述一样,在齿轮啮合连接机构中,中间连接体上的齿轮之外的齿轮相对于中间连接体上的齿轮的位置是可变的。

在以上齿轮中,第一齿轮41、第二齿轮42、第三齿轮43和第四齿轮44依次啮合连接;第五齿轮45、第六齿轮46、第七齿轮47和第八齿轮48依次啮合连接,它们之间是一一对称设置。

在左外连接体21和左内连接体22之间,左内连接体22和中间连接体1之间、中间连接体1和右内连接体32之间、右内连接体32和右外连接体31之间设置有滑动导向结构,使得在铰链打开和折拢时左外连接体21和左内连接体22、右外连接体31和右内连接体32按照预定的方向运动,其运动终点和起点可以参见图6和7。所述滑动导向机构包括设置在左外连接体21和左内连接体22之间的导向结构,左内连接体22和中间连接体1之间的导向结构、中间连接体1和右内连接体32之间的导向结构、右内连接体32和右外连接体31之间的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采用圆弧形的导向槽51和圆弧形滑块52,分别设置在两个相对运动体上,举例而言,左内连接体22设置圆弧形的导向槽52,则左外连接体21设置圆弧形滑块51,反之亦然。

本实用新型还设置同步机构,所述左内连接体22、中间连接体1、右内连接体32之间连接同步机构,使得在所述滑动导向机构的导向下,左内连接体22和左外连接体21与右内连接体32和右外连接体31同步反向转动。

所述同步机构可采用齿轮结构、凸轮结构、连杆结构等,在本实施例中,采用齿轮结构,包括依次啮合连接的第九齿轮61、第十齿轮62、第十一齿轮63和第十二齿轮64,第十齿轮62、第十一齿轮63和中间连接体1连接,第九齿轮61、第十二齿轮64分别和左内连接体22、右内连接体32连接。

第十齿轮62、第十一齿轮63和中间连接体1活动连接而可相对于中间连接体转动,第九齿轮61、第十二齿轮64分别固定在左内连接体22、右内连接体32上,也可第十齿轮62、第十一齿轮63和中间连接体1固定连接,而第九齿轮61、第十二齿轮64分别和左内连接体22、右内连接体32上活动连接而可分别相对于左内连接体22、右内连接体32转动。第九齿轮61和第四齿轮44是同轴线的齿轮,第十二齿轮64和第五齿轮45是同轴线的齿轮。

所述铰链设置有提供转动阻力的扭力机构,以提高操作手感,还能进一步配合形成随时停止转动随时定位的功能。

所述扭力机构可以设置在同步机构和设置该同步机构的部件之间,或者,所述扭力机构设置在齿轮啮合连接机构和设置该齿轮啮合连接机构的部件之间等可以相对运动的部件之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扭力机构分别设置在第二齿轮42的轴420和左内连接体之间以及第七齿轮47的轴470和右内连接体之间。所述扭力机构包括和左内连接体或右内连接体连接的第一部件71,以及和轴420或轴470通过扁位连接而一起转动的第二部件72,它们被弹簧73顶紧而产生摩擦配合。

在应用于外柔性屏移动终端时,可采用两个所述铰链,两个铰链的中间连接体1、左外连接体21、左内连接体22、右外连接体31和右内连接体32分别通过连接杆81、82、83、84、85连接为一体。它们可一起在移动终端的中间部位支撑柔性屏100。

所述外柔性屏移动终端的左侧机壳91和右侧机壳92分别设置柔性屏100的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左侧机壳91和右侧机壳92分别与左外连接体21和右外连接体31固定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