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分离式投影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97184发布日期:2019-09-17 22:09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可分离式投影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投影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分离式投影设备。



背景技术:

投影仪可以通过内置的光学元件实现对显示画面的放大展示,适用于多个用户共同参与的远程多媒体会议场景。同时,为了满足不同地点的用户之间在会议过程中的沟通需求,需要分别对各个地点的参会用户进行音频和/或视频的数据采集。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分离式投影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可分离式投影设备,包括:

投影主机;

数据采集器,用于实施独立于所述投影主机的数据采集操作,所述数据采集器可装配至所述投影主机;

其中,当所述数据采集器装配至所述投影主机时,所述投影主机对所述数据采集器进行供电。

根据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可分离式投影设备,包括:

投影主机;

数据采集器,用于实施独立于所述投影主机的数据采集操作,所述数据采集器可装配至所述投影主机。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示例性实施例之一提供的一种可分离式投影设备的组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示例性实施例之一提供的一种可分离式投影设备的分离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分离式投影设备的数据传输的示意图。

图4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远程会议的场景示意图。

图5是一示例性实施例之二提供的一种可分离式投影设备的分离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一示例性实施例之三提供的一种可分离式投影设备的分离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一示例性实施例之四提供的一种可分离式投影设备的组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一示例性实施例之四提供的一种可分离式投影设备的分离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一示例性实施例之五提供的一种可分离式投影设备的组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一示例性实施例之五提供的一种可分离式投影设备的分离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一示例性实施例之六提供的一种可分离式投影设备的分离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并不一定按照本说明书示出和描述的顺序来执行相应方法的步骤。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其方法所包括的步骤可以比本说明书所描述的更多或更少。此外,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单个步骤,在其他实施例中可能被分解为多个步骤进行描述;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多个步骤,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能被合并为单个步骤进行描述。

图1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分离式投影设备的组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分离式投影设备的分离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可分离式投影设备10可以包括投影主机11和拾音器12,该投影主机11在使用过程中用于实现投影功能,比如通过镜头110对投影画面进行投影展示,而拾音器12在使用过程中用于实现拾音功能,比如通过拾音孔120采集所处地点附近的用户语音以传递至其他地点的用户处,使得不同地点的用户之间可以实现远程交流。

在一实施例中,投影主机11上设有一凹槽,使得拾音器12可以置入该凹槽内,实现投影主机11与拾音器12之间的配合,以组装为投影设备10。拾音器12可以与投影主机11上的凹槽相配合,使得拾音器12装配至该凹槽后,拾音器12的顶面与投影主机11的顶面处于同一平面,从而增强投影设备10的一体性。拾音器12可以通过电动、机械、按压弹出、用户手动等形式分离出投影主机11,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虽然可以将拾音器12自由放置在投影主机11上的凹槽内,但为了提升拾音器12与投影主机11之间的结合强度,避免在发生挪动、运输等情况时造成拾音器12脱落等意外,可以通过诸如卡接、磁吸等方式实现拾音器12与投影主机11之间的装配,当然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而在一些场景中,可以将拾音器12从投影主机11上的凹槽内取出,而投影主机11可以独立实施投影操作、拾音器12可以独立实施音频采集操作。投影主机11可以通过连接外部电源而获得电力支持,或者投影主机11也可以内置电池。拾音器12在与投影主机11分离的情况下,通过内置电池获得电力支持;而当拾音器12装配至投影主机11后,可由投影主机11对拾音器12进行供电。

当投影主机11对拾音器12进行供电时,可以存在多种形式。例如,投影主机11可以对拾音器12的内置电池进行充电,而拾音器12依然从内置电池获得电力支持;再例如,投影主机11可以直接对拾音器12供电,即拾音器12从投影主机11处获得电力支持,而并不从内置电池获得电力支持;又例如,投影主机11可以同时对拾音器12的内置电池进行充电,以及对拾音器12进行直接供电。

投影主机11可以通过有线方式对拾音器12进行供电。例如,投影主机11可以内置充电模块,该充电模块在投影主机11的表面形成充电接口,而拾音器12上设有受电接口,使得拾音器12装配至投影主机11时,受电接口可对接至充电接口,使上述的充电模块向拾音器12进行供电。例如,充电接口可以位于图2所示投影主机11上的凹槽的底面或侧壁,而受电接口位于拾音器12的底面或侧面,使得拾音器12装配至投影主机11上的凹槽时,恰好使得受电接口与充电接口实现对接,以实现充电操作。

投影主机11可以通过无线方式对拾音器12进行供电。投影主机11可以内置无线充电模块,而拾音器12可以内置无线受电模块,该无线受电模块可以配合于无线充电模块进行无线充电。例如,当采用电磁感应的充电方案时,无线充电模块形成初级线圈、无线受电模块形成次级线圈,当初级线圈产生一定频率的交流电后,通过电磁感应在次级线圈中产生相应的感应电流,从而实现无线充电。再例如,当采用磁场共振的充电方案时,无线充电模块、无线受电模块通过调整到同一特定的频率进行共振,使得无线充电模块可以将电能发送至无线受电模块,实现无线充电。实际上,相关技术中的无线充电方案,均可以应用于说明书中,以用于投影主机11向拾音器12进行无线充电。

基于上述描述可知,本说明书通过提供可分离式结构的投影设备10,使得投影主机11与拾音器12之间既可以通过相互分离而分别实现相关功能、互不影响,又能够装配至一体而便于收纳、运输等,尤其是避免体积较小的拾音器12发生丢失。同时,通过由投影主机11对拾音器12进行充电,使得投影主机11与拾音器12可以共用一套充电组件,相比于采用独立的投影仪和拾音设备而言,可以节省充电组件。

用户有时需要对拾音器12进行调节控制;而在远程会议场景下,拾音器12采集到的音频数据还需要传输至其他会议地点进行播放,涉及到对音频数据的网络传输。由于本说明书中的投影主机11与拾音器12共同组成投影设备10,因而拾音器12不需要额外配置音频处理和网络传输的功能组件,直接使用投影主机11内置的功能组件即可,可以避免硬件资源和算力资源的浪费。

例如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投影主机11可以通过网络20与用户设备30建立连接。投影主机11、用户设备30上可以分别运行有某一应用的客户端,并且用户设备30可以预先将自身的已登录账号与投影设备10进行绑定,使得用户设备30可以通过网络20向投影主机11发送控制指令。同时,投影主机11可以内置第一通讯模块111、拾音器12可以内置第二通讯模块121,该第二通讯模块121用于与第一通讯模块111建立通讯连接,使得投影主机11可以基于该通讯连接将控制指令发送至拾音器12,从而对拾音器12进行控制。其中,通过采用支持相关通讯协议的第一通讯模块111和第二通讯模块121,第一通讯模块111与第二通讯模块121之间建立的通讯连接可以为相关技术中任意类型的近场通讯连接,比如蓝牙连接、红外连接、NFC连接、ZigBee连接、WIFI连接、LoRa连接等,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拾音器12上还可以设有按键,比如该按键可以为触控按键、物理按键或显示屏上的虚拟按键,以用于实现诸如电源开关、音量调节、静音等功能。

而在远程会议场景下,拾音器12还可以基于与投影主机11之间建立的上述通讯连接,将采集到的音频数据传输至投影主机11,而投影主机11可以通过网络20与另一投影设备的投影主机40(在硬件结构上可以与投影主机11相同;当然,也可以采用不同结构)进行网络传输,从而将音频数据传输至投影主机40,由投影主机40通过内置扬声器或外接音箱进行播放。

以图4所示的远程会议场景为例。在使用本说明书的投影设备10时,当参会人员用户A、用户B和用户C坐在会议室的右侧时,可使投影主机11向会议室左侧的幕布50进行投影,而将拾音器12与投影主机11分离,并将该拾音器12放置在用户A、用户B和用户C所处的会议室右侧,使得虽然投影主机11为了与幕布50之间保持合理间距而与参会人员距离较远时,但可以通过将拾音器12取下而使其靠近参会人员,确保清晰地采集到参会人员的会议语音。

同时,投影主机11在运行过程中需要通过散热风扇进行散热,因而通过将拾音器12与投影主机11分离,使得拾音器12远离投影主机11,可以避免散热风扇在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和震动对拾音器12的音频数据采集造成影响,确保采集到的会议语音清晰、无杂音。而相比于将拾音器12集成于遥控器的方案,独立的拾音器12不会受到遥控器的内部空间限制,能够提供相对更大的装配空间,譬如可以采用包含多个拾音单元构成的拾音阵列,以实现更优的拾音效果。

本说明书对于投影设备10的具体形态并不存在限制。例如,投影主机11除了采用图1-2所示的圆柱体结构之外,还可以采用诸如图5-6所示的长方体结构;再例如,拾音器12除了采用图1-2、图5所示的圆饼状结构之外,还可以采用诸如图6所示的长方体结构。

对于本说明书的投影设备10而言,除了将投影主机11与上述的拾音器12相配合之外,还可以将投影主机11与其他类型的数据采集器进行配合,投影主机11可与任意类型的数据采集器进行可分离地装配,并且在装配状态下对数据采集器进行充电、实现对充电组件的复用,而且可以复用投影主机11的网络功能与算力,实现对数据采集器的控制和对数据采集器所采集到的数据的传输等。

以图7-8所示的投影设备10为例,该投影设备10包括投影主机11和摄像模组13。如图7所示,当摄像模组13装配至投影主机11时,在一实施例中该摄像模组13可以包含内置电池,使得投影主机11可以对该摄像模组13进行充电,充电过程可以参考投影主机11在上述实施例中对拾音器12进行充电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在另一实施例中,摄像模组13可以不包含内置电池,而无论摄像模组13与投影主机11处于装配或分离状态,均可以依赖投影主机11对该摄像模组13进行供电,供电形式可以包括有线形式或无线形式,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如图8所示,当摄像模组13与投影主机11分离时,摄像模组13可以独立实现图像数据的采集操作,该操作与投影主机11无关。摄像模组13可以通过电动、机械、按压弹出、用户手动等形式分离出投影主机11,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其中,摄像模组13可以包括摄像头131和云台132,使得摄像头131可以用于实施图像采集,而云台132可以对摄像头131进行增稳,以及控制摄像头131的拍摄方向。

与图3-4所示实施例相类似的,投影主机11可以通过网络20与用户设备30建立连接,并根据用户设备30发送的控制指令,对摄像模组13进行控制,比如控制云台132而改变摄像头131的拍摄方向等。同时,通过在投影主机1与摄像模组13之间建立通讯连接,使得投影主机1可以接收摄像模组13采集的图像数据,并通过网络20将图像数据发送至投影主机40,由投影主机40进行投影展示。摄像模组13还可以设有按键,比如该按键可以为触控按键、物理按键或显示屏上的虚拟按键,以用于实现诸如电源开关、变焦、红外补光等功能。

同时,投影主机11在运行过程中需要通过散热风扇进行散热,通过将摄像模组13与投影主机11分离,使得摄像模组13远离投影主机11,可以避免散热风扇在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和震动对摄像模组13的视频数据采集造成影响,确保采集到的会议视频画面稳定。

本说明书的投影设备10可以同时包含多个数据采集器。例如图9所示,投影设备10可以同时包含拾音器12和摄像模组13,使得该投影设备10可以应用于支持音视频的远程会议场景。其中,在会议过程中,投影主机11用于实现投影展示(如各地分别采集到的参会人员的图像数据),拾音器12用于采集参会人员的音频数据、摄像模组13用于采集参会人员的图像数据,然后由投影主机11将音频数据和图像数据发送至其他地点处进行播放和展示。

在一实施例中,当数据采集器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数据采集器可装配为数据采集组件,该数据采集组件可分离地装配至投影主机11。例如图9-10所示,拾音器12和摄像模组13可以装配,比如将摄像模组13堆叠于拾音器12的上方,以组成数据采集组件14,而数据采集组件14可以适应性地装配至投影主机11上的凹槽中,或者拾音器12和摄像模组13可以分别独立地实施相关数据采集操作。

在一实施例中,多个数据采集器可以分别可分离地装配至投影主机11。例如,可以分别在投影主机11上设置拾音器12和摄像模组13对应的装配位置,使得拾音器12和摄像模组13可以分别、自由地与投影主机11实现可分离地装配。

无论与投影主机11之间如何装配,即对于上述两个实施例而言,均适用下述方案:在一种方案中,每一数据采集器可以分别内置电池。比如拾音器12和摄像模组13可以分别内置电池,使得两者在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可以相互分离,以分别独立实现相关数据采集操作。在另一种方案中,对于多个数据采集器而言,可以部分数据采集器未内置电池,该部分数据采集器在装配为数据采集组件后,由其他数据采集器的内置电池进行供电,比如拾音器12可以内置电池、摄像模组13则未包含内置电池,使得拾音器12可以向摄像模组13进行供电,但此时拾音器12可以独立工作、摄像模组13无法独立工作,摄像模组13与拾音器12需要组合为数据采集组件才能够独立于投影主机11进行工作。

在图11所示的实施例中,投影主机11可以采用长方体结构,而不限于图7-10所示的圆柱体结构,这与图5-6所示的实施例类似。而拾音器12与摄像模组13在图11所示的实施例中装配为数据采集组件14时,相比于上述实施例实现了进一步地融合:摄像模组13的云台132位于底部、顶部的壳体内包含拾音器12和摄像模组13的摄像头131,壳体顶部设有拾音器12的拾音孔120。数据采集组件14内置的电池和电力组件在拾音器12、摄像模组13之间共用,而投影主机11可以对该数据采集组件14进行统一供电。那么,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将数据采集组件14整体与投影主机11进行分离使用,由数据采集组件14综合实施音频采集和图像采集的操作。

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凡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