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激光主动式对焦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40274发布日期:2019-10-09 06:51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激光主动式对焦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激光主动式对焦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影像类测量仪器多采用可变倍率定焦镜头,成像景深较浅.当待检测工作面为多台阶,不同工作面的时候需要快速确定镜头的工作距离,通常采用放大图像甄别图像对比度的方式来确定最佳图像工作面,往往需要多次放大局部,和多区域确认最终评定一个合适的工作面。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激光主动式对焦结构,其通过本装置两条交叠的激光线在图像上的交点X1,Y1,所处图像像素位置快速判断工作面,可迅速指导操作者,或通过图像内部处理发送给对焦运动执行机构实现精准快速对焦。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激光主动式对焦结构,包括安装座、对焦执行机构、激光器支撑本体、激光器微调装置、镜头组、相机和激光器组,所述对焦执行机构固定设置在安装座上,所述激光器组包括第一激光器和第二激光器,所述第一激光器和第二激光器分别相对于Z轴呈90度固定于激光器支撑本体内部,所述相机设置在镜头组上端,所述激光器微调装置设置在激光器支撑本体上且与激光器组连接。

进一步,所述对焦执行机构包括立柱、升降调整机构和连接座,所述立柱固定设置在安装座上,所述连接座的一端通过升降调整机构设置在立柱上,所述激光器支撑本体设置在连接座的另一端。

进一步,所述升降调整机构包括升降座、电机、输送带、滑轨、升降连杆和转轮,所述电机设置在立柱顶端,所述转轮通过输送带与电机连接,所述升降座固定设置在立柱上下两端,所述升降连杆两端分别与上下两端的升降座固定,其中,升降连杆的一端部分延伸在上端的升降座外,所述转轮设置在升降连杆的延伸部,所述滑轨固定设置在立柱上,且所述滑轨位于上下两端的升降座之间,所述连接座套设置在升降连杆上,且连接座套的一端与滑轨相触碰连接。

进一步,所述微调装置为微调旋钮,第一激光器和第二激光器通过微调旋钮调整两线激光相对于XY平面的俯仰夹角和旋转夹角。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双激光主动式对焦结构,其通过本装置两条交叠的激光线在图像上的交点X1,Y1,所处图像像素位置快速判断工作面,可迅速指导操作者,或通过图像内部处理发送给对焦运动执行机构实现精准快速对焦。

2、通过采用双激光线交叠法,在成像区域上方90°交错设置共两组正交的可见红光激光线,初始通过镜头参数标定一个最佳工作距离,通过呈现在待测工作面上的十字线所处图像上交点的X,Y坐标判定焦距的相位,从而实现快速确定待测工作面于镜头之间的工最佳成像面。

3、升降调整机构包括升降座、电机、输送带、滑轨、升降连杆和转轮,其通过电机带动输送带转轮转动,从而带动升降连杆上的连接座沿着滑轨做升降运动,从而调整图像像素位置并实现快速对焦。

4、所述微调装置为微调旋钮,第一激光器和第二激光器通过微调旋钮调整两线激光相对于XY平面的俯仰夹角和旋转夹角,这样便实现精准对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激光主动式对焦结构的整体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激光主动式对焦结构的正交的可见激光线对焦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激光主动式对焦结构的激光线对焦的成像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激光主动式对焦结构的最佳焦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激光主动式对焦结构的最佳焦面的成像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激光主动式对焦结构的焦面在后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激光主动式对焦结构的焦面在后的成像面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激光主动式对焦结构的焦面在前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激光主动式对焦结构的焦面在前的成像面示意图。

图中,安装座1、对焦执行机构2、激光器支撑本体3、激光器微调装置4、镜头组5、相机6、激光器组7、第一激光器8、第二激光器9、立柱10、升降调整机构11、连接座12、升降座13、电机14、输送带15、滑轨16、升降连杆17、转轮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9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提的一种双激光主动式对焦结构,包括安装座1、对焦执行机构2、激光器支撑本体3、激光器微调装置4、镜头组5、相机6和激光器组7,所述对焦执行机构2固定设置在安装座1上,所述激光器组7包括第一激光器8和第二激光器9,所述第一激光器8和第二激光器9分别相对于Z轴呈90度固定于激光器支撑本体3内部,所述相机6设置在镜头组5上端,所述激光器微调装置4设置在激光器支撑本体3上且与激光器组7连接,所述对焦执行机构2包括立柱10、升降调整机构11和连接座12,所述立柱10固定设置在安装座1上,所述连接座12的一端通过升降调整机构11设置在立柱10上,所述激光器支撑本体3设置在连接座12的另一端,所述升降调整机构11包括升降座13、电机14、输送带15、滑轨16、升降连杆17和转轮18,所述电机14设置在立柱10顶端,所述转轮18通过输送带15与电机14连接,所述升降座13固定设置在立柱10上下两端,所述升降连杆17两端分别与上下两端的升降座13固定,其中,升降连杆17的一端部分延伸在上端的升降座13外,所述转轮18设置在升降连杆17的延伸部,所述滑轨16固定设置在立柱10上,且所述滑轨16位于上下两端的升降座13之间,所述连接座12套设置在升降连杆17上,且连接座12套的一端与滑轨16相触碰连接,所述激光器微调装置4为微调旋钮,第一激光器8和第二激光器9通过微调旋钮调整两线激光相对于XY平面的俯仰夹角和旋转夹角,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双激光主动式对焦结构,其通过本装置两条交叠的激光线在图像上的交点X1,Y1,所处图像像素位置快速判断工作面,可迅速指导操作者,或通过图像内部处理发送给对焦运动执行机构实现精准快速对焦,通过采用双激光线交叠法,在成像区域上方90°交错设置共两组正交的可见红光激光线,初始通过镜头参数标定一个最佳工作距离,通过呈现在待测工作面上的十字线所处图像上交点的X,Y坐标判定焦距的相位,从而实现快速确定待测工作面于镜头之间的工最佳成像面,升降调整机构11包括升降座13、电机14、输送带15、滑轨16、升降连杆17和转轮18,其通过电机14带动输送带15转轮18转动,从而带动升降连杆17上的连接座12沿着滑轨16做升降运动,从而调整图像像素位置并实现快速对焦,所述微调装置为微调旋钮,第一激光器8和第二激光器9通过微调旋钮调整两线激光相对于XY平面的俯仰夹角和旋转夹角,这样便实现精准对焦。

当镜头不能确定当前工作面是否是最清晰成像面的时候,通过电机14带动输送带15转轮18转动,从而带动升降连杆17上的连接座12沿着滑轨16做升降运动,然后通过微调旋钮进行微调,这样可以通过两条交叠的激光线在图像上的交点X1,Y1,所处图像像素位置快速判断工作面,可迅速指导操作者,或通过图像内部处理发送给对焦运动执行机构实现精准快速对焦。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