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负反馈音量扩音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70492发布日期:2019-11-29 18:19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负反馈音量扩音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扩音音箱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动负反馈音量扩音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会议,教育扩音系统中,广播出的声音是麦克风采集使用者(如会议者,老师的声音),通过固定增益值放大的。而实际实用中,每个使用者的发音分贝不同,导致放大后,音量不能保持在一个很好的分贝(及75—78db),例如采集到的声源比较小(为50db时),固定放大增益为10db。那么放大后扩音出的声音只有60db。使听者听不清晰,容易犯困,降低学习和会议效果,但是如果长期响度大时,对老师及学生的听力产生损伤。

针对上述问题,申请号为:cn201720493255.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调节音量的扩音器》,一种自动调节音量的扩音器,所述旋转板右侧设置有转动器,所述转动器下部设置有下部控制板,所述下部控制板下部设置有信息电流线,所述信息电流线下部设置有信息处理机,所述支座左侧设置有自动感应器,所述自动感应器左上部设置有等级信号灯格,所述等级信号灯格上部设置有电池盒,所述便携口右上部设置有收声器,所述收声器上部设置有音乐存储器,所述开关上部设置有音箱。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息发送器、滑动圆珠、滑动卡槽、转盘、转动卡锁和信息处理器,解决了原有技术不能360度对设备进行自动调节扩音器板。通过设置有主机板、固定板、连接线、声感应探头和音频连接器,解决了扩音器不能及时控制,播放效果不佳的情况。

上述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音箱与收音器距离过近,人耳与音箱的距离较远,收音器的音量与人耳听到的音量不同,因此上述实用新型的调节会存在较大的误差,尤其在较大的报告厅,音箱音量不能根据听众产生的环境音量大小的变化而变化,不便于用户的使用与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负反馈音量扩音系统,它将学生区拾音传感器与扩音音箱相互分离,能够使学生区拾音传感器拾取到的是扩音音箱传递到学生区的音量,大大降低了音量调节的误差,本系统能将扩音响度控制在最佳范围,使听者能舒适的听清,提高学习效果,避免损伤听力。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负反馈音量扩音系统,包括报告厅,所述报告厅前端固定连接有讲台,所述讲台上端固定连接有音频处理器主机,所述音频处理器主机外端信号连接有吊顶麦克风,所述吊顶麦克风外端信号连接有扩音音箱,所述音频处理器主机外端设有学生区拾音传感器,所述学生区拾音传感器外端电性连接有声音反馈模块,所述声音反馈模块与音频处理器主机电性连接,所述报告厅内电性连接有环境声音采集模块,所述环境声音采集模块外端设有声音传输器,所述声音传输器与音频处理器主机电性连接,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对音量调节存在较大误差的方式,本实用新型将学生区拾音传感器与扩音音箱相互分离,能够使学生区拾音传感器拾取到的是扩音音箱传递到学生区的音量,大大降低了音量调节的误差,本系统能将扩音响度控制在最佳范围,使听者能舒适的听清,提高学习效果,避免损伤听力。

进一步的,所述吊顶麦克风位于讲台前0.5-1米的位置,且吊顶麦克风距离地面高度2.3-3米,与水平面角度成30-45度,便于更好的对老师的声音进行收集及放大。

进一步的,所述扩音音箱的个数为四个,四个所述扩音音箱均匀的分布在报告厅的上端壁,通过多个扩音音箱的作用,能够将声音信号均匀的传递到报告厅内的各个部分,所述扩音音箱距离地面2.2-2.5米,与水平面角度成15-30度,使扩音音箱位于较高处,减小触碰到学生以及对学生产生伤害的可能。

进一步的,所述学生区拾音传感器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所述学生区拾音传感器分别分布在报告厅的左右两端,两个所述学生区拾音传感器均固定在报告厅的内端壁,通过学生区拾音传感器能够对吊顶麦克风传输至学生区的声音音量进行检测,便于通过学生区学生听到音量的大小对扩音音箱播放的声音音量的大小进行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学生区拾音传感器位于报告厅的上端壁或吊挂于距离地面高度2.5-3.5米的位置,使学生区拾音传感器能够对扩音音箱传递到学生区的音量进行更好的收集与测试。

进一步的,所述环境声音采集模块的个数为六个,六个所述环境声音采集模块均匀的分布在报告厅内,使环境声音采集模块能够全方位的对报告厅内的环境声音进行采集,减小环境音量采集的误差。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对音量调节存在较大误差的方式,本实用新型将学生区拾音传感器与扩音音箱相互分离,能够使学生区拾音传感器拾取到的是扩音音箱传递到学生区的音量,大大降低了音量调节的误差,本系统能将扩音响度控制在最佳范围,使听者能舒适的听清,提高学习效果,避免损伤听力。

(2)吊顶麦克风位于讲台前0.5-1米的位置,且吊顶麦克风距离地面高度2.3-3米,与水平面角度成30-45度,便于更好的对老师的声音进行收集及放大。

(3)扩音音箱的个数为四个,四个扩音音箱均匀的分布在报告厅的上端壁,通过多个扩音音箱的作用,能够将声音信号均匀的传递到报告厅内的各个部分,扩音音箱距离地面2.2-2.5米,与水平面角度成15-30度,使扩音音箱位于较高处,减小触碰到学生以及对学生产生伤害的可能。

(4)学生区拾音传感器的个数为两个,两个学生区拾音传感器分别分布在报告厅的左右两端,两个学生区拾音传感器均固定在报告厅的内端壁,通过学生区拾音传感器能够对吊顶麦克风传输至学生区的声音音量进行检测,便于通过学生区学生听到音量的大小对扩音音箱播放的声音音量的大小进行调节。

(5)学生区拾音传感器位于报告厅的上端壁或吊挂于距离地面高度2.5-3.5米的位置,使学生区拾音传感器能够对扩音音箱传递到学生区的音量进行更好的收集与测试。

(6)环境声音采集模块的个数为六个,六个环境声音采集模块均匀的分布在报告厅内,使环境声音采集模块能够全方位的对报告厅内的环境声音进行采集,减小环境音量采集的误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环境声音采集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报告厅、2音频处理器主机、3吊顶麦克风、4扩音音箱、5学生区拾音传感器、6环境声音采集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一种自动负反馈音量扩音系统,请参阅图1,包括报告厅1,报告厅1前端固定连接有讲台,讲台上端固定连接有音频处理器主机2,音频处理器主机2外端信号连接有吊顶麦克风3,音频处理器主机2是一台处理能力极其强大的主机,能够将吊顶麦克风3接收的音频通过音频处理器主机的接口箱打包成网络数据,经过音频处理器主机处理完成后再通过网络发送到扩音音箱中重新播放,该种音频处理器主机2主要应用在大型广播系统或会议中心等场所;在吊顶麦克风3的作用下,能够将老师的声音进行收集并将声音信号传递至音频处理器主机2内,通过音频处理器主机2将声音信号放大至预设范围内,吊顶麦克风3位于讲台前0.8米的位置,且吊顶麦克风3距离地面高度3米,与水平面角度成30度,便于更好的对老师的声音进行收集及放大,吊顶麦克风3外端信号连接有扩音音箱4,扩音音箱4的个数为四个,四个扩音音箱4均匀的分布在报告厅1的上端壁,在扩音音箱4的作用下,能够将声音信号均匀的传递到报告厅1内,使报告厅1内不同位置的学生都能很好的对声音信号进行接收,扩音音箱4距离地面2.3米,与水平面角度成20度,使扩音音箱4位于较高处,减小触碰到学生以及对学生产生伤害的可能。

音频处理器主机2外端设有学生区拾音传感器5,申请号为:cn201320588270.x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高灵敏度拾音传感器电路》,本实用新型中的拾音传感器5采用了上述专利中提到的高灵敏度拾音传感器电路,学生区拾音传感器5的个数为两个,两个学生区拾音传感器5分别分布在报告厅1的左右两端,两个学生区拾音传感器5均固定在报告厅1的内端壁,通过学生区拾音传感器5能够对吊顶麦克风3传输至学生区的声音音量进行检测,能够通过学生区学生听到音量的大小对扩音音箱4播放的声音音量的大小进行调节,学生区拾音传感器5位于报告厅1的上端壁,使学生区拾音传感器5能够对扩音音箱4传递到学生区的音量进行更好的收集与测试,拾音传感器要经过仪器校准,灵敏度误差在±1db。

请参阅图1-2,学生区拾音传感器5外端电性连接有声音反馈模块,声音反馈模块与音频处理器主机2电性连接,声音反馈模块能够将学生区拾音传感器5测到的学生区音量反馈至音频处理器主机2内,通过音频处理器主机2对音量的调节,使学生听到的声音更加清晰平稳,请参阅图3,报告厅1内电性连接有环境声音采集模块6,申请号为:cn201721311161.8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定向集音翻译机》,本实用新型中的声音采集模块采用上述实用新型中提到的声音采集模块,能够提高环境声音采集模块的灵敏度,便于通过该环境声音采集模块辅助本实用新型对环境声音的采集,环境声音采集模块6外端设有声音传输器,声音传输器与音频处理器主机2电性连接,在环境声音采集模块6的作用下,能够对报告厅1内环境中的声音音量进行采集,且音频处理器主机2对环境音量的分贝大小提前设置预设值,当报告厅1环境音量较大超过设置的预设值时,音频处理器主机2提高响度预设值,使扩音音箱4放出的声音相应变大,当报告厅1环境音量比预设值小时,音频处理器主机2降低响度预设值,使扩音音箱4放出的声音相应变小,能够为学生提供最佳的声音信息接收环境,环境声音采集模块6的个数为六个,六个环境声音采集模块6均匀的分布在报告厅1内,使环境声音采集模块6能够全方位的对报告厅1内的环境声音进行采集,减小环境音量采集的误差。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固定在报告厅1上端壁的的吊顶麦克风3将老师的声音信息转换成电信号,通过音频处理器主机2对电信号的信号放大、反馈抑制、噪声抑制、混响抑制、音频功放等功能处理后,再通过扩音音箱4将声音信号传输出来,工作人员在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调试时,将扩音音箱4的响度预设值设置为:75-78db,同时将环境声音标准设置为:20db,当环境声音在标准的误差范围内,且声源老师讲话声音比较大时,拾音区学生区响度超过75-78db,学生区拾音传感器拾取信号返回给主机处理器,自动减小音量到响度75-78db,当声源老师讲话声音比较小时,拾音区学生区响度小于75-78db,学生区拾音传感器拾取信号返回给主机处理器,将音量调高,到响度75-78db;同时环境声音采集模块6对报告厅1内环境的声音进行实时监控,当环境声音采集模块6监控到环境声音超过20db时,音频处理器主机2自动将扩音音箱4的响度预设值调高至83-85db,在环境较为嘈杂的状态下,其他同学也能够听清从扩音音箱4中传出的声音,当环境声音采集模块6监测到环境声音不超过20db时,音频处理器主机2自动将扩音音箱4的响度预设值调低至68-71db,在环境较为安静的情况下,能够使学生听到的声音音量更加适宜,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对音量调节存在较大误差的方式,本实用新型将学生区拾音传感器与扩音音箱相互分离,能够使学生区拾音传感器拾取到的是扩音音箱传递到学生区的音量,大大降低了音量调节的误差,本系统能将扩音响度控制在最佳范围,使听者能舒适的听清,提高学习效果,避免损伤听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