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耳式耳机用的通用耳模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93386发布日期:2019-11-09 00:09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入耳式耳机用的通用耳模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入耳式耳机用的通用耳模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各式各样的电子消费品,而耳机就是诸多的电子消费品中的一种。

其中,对于入耳式耳机来说,它又名耳道式耳机、入耳式耳塞、或者入耳式监听器(即IEM的英文全称:In-Ear-Monitor),是一种用在人体听觉器官内部的耳机,根据其设计,会在使用时密封住使用者的耳道。由于入耳式耳机具有便于携带、高素质声音表现及优秀隔音效果的优点,因此,入耳式耳机十分受到人们所青睐。

但是,对于现有的入耳式耳机来说,由于其出声管上套接有柔性的定制耳模,而定制耳模只能按照耳机型号进行定制,故使得定制耳模不能用于其它型号耳机而存在通用性差的缺陷。同时,现有的定制耳模没有标注左右方向,故存在佩戴不容易的缺陷。

因此,急需要一种通用性好的入耳式耳机用的通用耳模组件来克服上述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用性好的入耳式耳机用的通用耳模组件。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入耳式耳机用的通用耳模组件,适用与入耳式耳机的出声管插拔配合,其中,本实用新型的通用耳模组件包括用于与所述出声管插拔套接的密封圈及用于塞入人体耳道内的耳模,所述耳模的内部具有贯穿所述耳模的贯穿通孔,所述贯穿通孔依次包含对接连通的限位通孔、放置通孔和导声通孔,所述放置通孔的孔径分别大于所述限位通孔和导声通孔,所述密封圈至少包含内径相异的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或第二密封圈呈可更换地套装于所述放置通孔内,所述放置通孔与所述限位通孔之间的交汇处阻挡所述放置通孔内的第一密封圈或第二密封圈从所述限位通孔滑出所述放置通孔。

较佳地,所述限位通孔、放置通孔及导声通孔的横截面之外轮廓为圆形或正多边形。

较佳地,所述限位通孔及放置通孔为直线通孔,所述导声通孔为弧形通孔。

较佳地,所述限位通孔与所述放置通孔二者的孔心线相重合。

较佳地,所述耳模的外部具有供使用者辨识所述耳模用于塞入左耳道或右耳道的指示部。

较佳地,所述耳模为弧形弯曲结构,所述指示部位于所述耳模的凸起位置处。

较佳地,所述限位通孔的孔径与所述放置通孔的孔径之差范围为1至2毫米,所述放置通孔的孔径与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外径之差范围为0.2至0.6毫米,所述放置通孔的孔径与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外径之差范围为0.2至0.6毫米。

较佳地,所述限位通孔的孔径为6.5毫米,所述限位通孔的孔高为1毫米;所述放置通孔的孔径为8毫米,所述放置通孔的孔高为4毫米。

较佳地,所述密封圈还包括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或第三密封圈呈可更换地套装于所述放置通孔内,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内径为2毫米,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内径为3.5毫米,所述第三密封圈的内径为5毫米,所述第一密封圈至第三密封圈的外径为7.5毫米,所述第一至第三密封圈的厚度为3.5毫米。

较佳地,所述第一密封圈及第二密封圈为硅胶密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借助第一密封圈或第二密封圈呈可更换地套装于放置通孔内,故根据实际需要而将第一密封圈或第二密封圈装配于耳模的放置通孔内,实现第一密封圈及第二密封圈在耳模处的选择安装,即能将放置通孔内的第一密封圈取走再装入第二密封圈,或将放置通孔内的第二密封圈取走再装入第一密封圈;又由于第一密封圈及第二密封圈的内径相异,故能根据入耳式耳机的出声管之尺寸不同,选择与对应地的第一密封圈或第二密封圈的插拔套接,而放置通孔与限位通孔之间的交汇处阻挡放置通孔内的第一密封圈或第二密封圈在出声管拔出的过程中从限位通孔滑出放置通孔,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通用耳模组件能兼容不同型号的入耳式耳机,故通用性好。另,本实用新型的通用耳模组件还具有佩戴容易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通用耳模组件在第一密封圈套装于耳模的放置通孔内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通用耳模组件在第二密封圈套装于耳模的放置通孔内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通用耳模组件在第三密封圈套装于耳模的放置通孔内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通用耳模组件在与一型号的入耳式耳机插接配合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所示的通用耳模组件在与另一型号的入耳式耳机插接配合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所示的通用耳模组件在与又一型号的入耳式耳机插接配合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的通用耳模组件10适用与入耳式耳机20的出声管21插拔配合,包括用于与出声管21插拔套接的密封圈及用于塞入人体耳道内的耳模12。耳模12的内部具有贯穿耳模12的贯穿通孔121,贯穿通孔121依次包含对接连通的限位通孔121a、放置通孔121b和导声通孔121c,放置通孔121b的孔径D2分别大于限位通孔121a和导声通孔121c,即是大于限位通孔121a的孔径D1及导声通孔121c的孔径D3。密封圈包含内径相异的第一密封圈11a、第二密封圈11b及第三密封圈11c,第一密封圈11a、第二密封圈11b或第三密封圈11c呈可更换地套装于放置通孔121b内,即是,第一密封圈11a套装于放置通孔121b内时,此时的第二密封圈11b及第三密封圈11c处于备用状态,当将放置通孔121b内的第一密封圈11a取走再装入第二密封圈11b时,此时的被取走的第一密封圈11a及第三密封圈11c处于备用状态,当将放置通孔121b内的第二密封圈11b取走再装入第三密封圈11c时,此时的被取走的第一密封圈11a及第二密封圈11b处于备用状态,较优的是,第一密封圈11a及第二密封圈11b为硅胶密封圈,当然,第三密封圈11c也可以为硅胶密封圈,以借助第一密封圈11a、第二密封圈11b或第三密封圈11c而使得入耳式耳机20之出声管21与耳模12之间的配合更紧密可靠,但不限于此。放置通孔121b与限位通孔121a之间的交汇处121d阻挡放置通孔121b内的第一密封圈11a或第二密封圈11b从限位通孔121a滑出放置通孔121b,当然,放置通孔121b与限位通孔121a之间的交汇处121d阻挡放置通孔121b内的第三密封圈11c从限位通孔121a滑出放置通孔121b,以确保套接于放置通孔121b内的第一密封圈11a、第二密封圈11b或第三密封圈11c相对位置的稳定可靠性。可理解的是,由于第一密封圈11a、第二密封圈11b或第三密封圈11c能从限位通孔121a套装于放置通孔121b,或将放置通孔121b内的第一密封圈11a、第二密封圈11b或第三密封圈11c取走,故在使用者通过钩针、镊子等工具对第一密封圈11a、第二密封圈11b或第三密封圈11c进行操作时,是靠第一密封圈11a、第二密封圈11b或第三密封圈11c的变形而从限位通孔121a处塞入放置通孔121b内,或从限位通孔121a将放置通孔121b内的第一密封圈11a、第二密封圈11b或第三密封圈11c拉出,故不以此为限。更具体地,如下:

如图1及图2所示,限位通孔121a的孔径D1与放置通孔121b的孔径D2之差范围为1至2毫米,放置通孔121b的孔径D2与第一密封圈11a的外径之差范围为0.2至0.6毫米,放置通孔121b的孔径D2与第二密封圈11b的外径之差范围为0.2至0.6毫米,当然,放置通孔121b的孔径D2也可以与第三密封圈11c的外径之差范围为0.2至0.6毫米;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一方面能更可靠地确保第一密封圈11a、第二密封圈11b或第三密封圈11c穿过限位通孔121a再装入放置通孔121b,另一方面在确保能从限位通孔121a处将放置通孔121b内的第一密封圈11a、第二密封圈11b或第三密封圈11c顺畅取下的同时,还防止放置通孔121b内的第一密封圈11a、第二密封圈11b或第三密封圈11c从限位通孔121a滑出。具体地,限位通孔121a的孔径D1为6.5毫米,限位通孔121a的孔高H3为1毫米,放置通孔121b的孔径D2为8毫米,放置通孔121b的孔高H1为4毫米,以确保使用者通过钩针、镊子等工具能更顺畅地将第一密封圈11a、第二密封圈11b或第三密封圈11c装入放置通孔121b,或者将放置通孔121b内的第一密封圈11a、第二密封圈11b或第三密封圈11c取走;而第一密封圈11a的内径D4为2毫米,第二密封圈11b的内径D5为3.5毫米,第三密封圈11c的内径D6为5毫米,第一至第三密封圈的外径为7.5毫米,第一至第三密封圈的厚度H2为3.5毫米,以匹配不同型号的入耳式耳机20之出声管21;由于第一至第三密封圈的厚度H2为3.5毫米而放置通孔121b的孔高H1为4毫米,故允许放置通孔121b内的第一密封圈11a、第二密封圈11b或第三密封圈11c在放置通孔121b有一定量的位移,以便于入耳式耳机20与耳模12之间的相对调整。更具体地,限位通孔121a、放置通孔121b及导声通孔121c的横截面之外轮廓为圆形,以便于三者于耳模12内的制造加工,当然,根据实际需要,限位通孔121a、放置通孔121b及导声通孔121c的横截面之外轮廓还可以为正多边形,故不以此为限。举例而言,限位通孔121a及放置通孔121b为直线通孔,较优的是,限位通孔121a与放置通孔121b二者的孔心线相重合,导声通孔121c为弧形通孔,以借助限位通孔121a及放置通孔121b为直线通孔去确保本实用新型的通用耳模组件10与入耳式耳机20之出声管21之间装配可靠性,而导声通孔121c为弧形通孔以确保音质传递,但不限于此。

如图1至图4所示,为便于佩戴,耳模12的外部具有供使用者辨识耳模12用于塞入左耳道或右耳道的指示部121,该指示部121可以为带“R”字母或“L”字母,但不限于此;而耳模12为弧形弯曲结构,指示部121位于耳模12的凸起位置处,以便于使用者辨识,但不限于此。

与现有技术相比,借助第一密封圈11a或第二密封圈11b呈可更换地套装于放置通孔121b内,故根据实际需要而将第一密封圈11a或第二密封圈11b装配于耳模12的放置通孔121b内,实现第一密封圈11a及第二密封圈11b在耳模12处的选择安装,即能将放置通孔121b内的第一密封圈11a取走再装入第二密封圈11b,或将放置通孔121b内的第二密封圈11b取走再装入第一密封圈11a;又由于第一密封圈11a及第二密封圈11b的内径相异,故能根据入耳式耳机20的出声管21之尺寸不同,选择与对应地的第一密封圈11a或第二密封圈11b的插拔套接;例如图3所示,由于入耳式耳机20的出声管21的尺寸较小,此时选择第一密封圈11a;例如图4所示,当入耳式耳机20的出声管21的尺寸较大时,此时选择第二密封圈11b;而放置通孔121b与限位通孔121a之间的交汇处121d阻挡放置通孔121b内的第一密封圈11a或第二密封圈11b在出声管21拔出的过程中从限位通孔121a滑出放置通孔121b,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通用耳模组件10能兼容不同型号的入耳式耳机20,故通用性好。另,本实用新型的通用耳模组件10还具有佩戴容易的优点。另,当密封圈还包括第三密封圈11c时,例如图6所示,当入耳式耳机20的出声管21的尺寸更大时,此时选择第三密封圈11c,故通用性更好。

需要说明书的是,入耳式耳机20与密封圈的插拔方向为图3和图4中入耳式耳机20的旁边所指方向;且可理解的是,根据实际需要,密封圈只包含第一密封圈11a及第二密封圈11c,故不以上述的举例为限。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