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散热的动圈式扬声器磁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41890发布日期:2019-11-27 19:16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散热的动圈式扬声器磁路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扬声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易散热的动圈式扬声器磁路系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扬声器是由磁路系统、振动系统和支撑系统组成。扬声器的工作原理是,当扬声器的振动系统通电后,即会和磁路系统的磁场产生相互作用,使振动系统沿其中心轴方向的作纵向运动,推动空气发音。

扬声器在工作的过程中,由于振动系统通电后输入功率与阻抗的关系,振动系统运动会产生大量热量,其热量会集聚在磁路系统内。但磁路系统、振动系统和支撑系统安装在一起时,磁路系统成半密封状态。因此磁路系统气流不便流出,导致热量不易排出。且热量会对扬声器造成伤害,轻则使振动系统受到损坏,影响扬声器原本的音质和扬声器的使用寿命,严重时,扬声器内部的温度过高,烧毁扬声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改善扬声器散热效果的易散热的动圈式扬声器磁路系统,以满足工业需求。

一种易散热的动圈式扬声器磁路系统,其包括一个t铁,一个套设在所述t铁一端的华司、以及一个夹设在所述t铁与所述华司之间的磁体。所述t铁包括一个导磁板、一个固定连接在所述导磁板一侧的极芯,一个穿设于所述极芯和所述导磁板的中心通孔。所述导磁板包括一个导磁板主体,以及多个设置在所述导磁板主体上导磁板散热通孔。所述极芯包括一个极芯主体、以及多个穿设于所述极芯主体侧壁上且与所述中心通孔连通的极芯散热通孔。所述华司包括一个华司主体、一个设置在所述华司主体的安装孔,以及多个设置在所述华司主体上的华司散热通孔。所述磁体为环形永磁体,且所述磁体的内径大于所述极芯的外径。在沿磁路系统中心轴的截面上,所述任意一个导磁板散热通孔的中心轴、以及任意一个所述华司散热通孔的中心轴皆穿过所述极芯和所述磁体内径之间的间隙,以使所述中心通孔、所述导磁板散热通孔、所述极芯散热通孔、以及所述华司散热通孔相互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中心通孔的两端皆设置倒角。

进一步地,任意两个相邻所述导磁板散热通孔之间的距离相等,多个所述导磁板散热通孔的圆心连线为一个圆,该圆的中心轴与所述极芯的中心轴重合,且该圆直径大于所述极芯的外径。

进一步地,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华司散热通孔之间的距离皆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导磁板散热通孔的直径和华司散热通孔的直径皆小于所述磁体内径到所述极芯外径之间的距离,且所述导磁板散热通孔与所述华司散热通孔位置相互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极芯散热通孔的中心轴与所述中心通孔的中心轴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极芯散热通孔为一组,且沿所述极芯侧壁的轴向间隔设置四组,任意相邻的两组之间的夹角皆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华司还包括多个设置在所述华司主体上的螺丝安装孔。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华司散热通孔的圆心连线为一个圆,该圆的中心轴与所述安装孔的中心轴重合,且该圆的直径与所述安装孔的直径相等,所述华司散热通孔成弧形通孔。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导磁板散热通孔共同的外切圆直径、以及多个所述华司散热通孔共同的的外切圆直径皆小于所述磁体的内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易散热的动圈式扬声器磁路系统通过所述中心通孔、所述导磁板散热通孔、所述极芯散热通孔、以及所述华司散热通孔将该磁路系统与外界连通,并使该磁路系统内外空气流通达到散热的效果。另外,所述磁体的内径大于所述极芯的外径,故所述磁体和所述极芯之间有间隙,而且所述极芯散热通孔穿设于所述极芯主体侧壁上,使所述极芯散热通孔将所述中心通孔与所述磁体和所述极芯之间的间隙连通。此外,所述任意一个导磁板散热通孔的中心轴、以及任意一个所述华司散热通孔的中心轴皆穿过所述极芯和所述磁体内径之间的间隙,从而所述中心通孔、所述导磁板散热通孔、所述极芯散热通孔、以及所述华司散热通孔相互连通,并形成三种对流通道,任意一种对流通道均可使所述易散热的动圈式扬声器磁路系统内的热气流流出,冷气流流入,达到散热的效果。该易散热的动圈式扬声器磁路系统结构简单,散热性能好,有利于扬声器在运行时产生的热量及时得到散热,提高扬声器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易散热的动圈式扬声器磁路系统中t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易散热的动圈式扬声器磁路系统中华司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安装本实用新型易散热的动圈式扬声器磁路系统扬声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安装易本实用新型散热的扬声器磁路系统扬声器的实施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易散热的动圈式扬声器磁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易散热的动圈式扬声器磁路系统包括一个t铁10,一个套设在所述t铁一端的华司20、以及一个夹设在所述t铁10与所述华司20之间的磁体30。所述易散热的动圈式扬声器磁路系统还包括其他的一些功能模块,如组装组件等等,其应当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习知的技术,在此不再一一详细说明。

所述t铁10包括一个导磁板11、一个固定连接在所述导磁板11一侧的极芯12,一个穿设于所述极芯12和所述导磁板11的中心通孔13。所述中心通孔13穿设于所述t铁10的中心轴。可想而知的是,气流可沿所述中心通孔13出入所述t铁10,即气流从所述中心通孔13靠近所述导磁板11的一端流向所述所述中心通孔13靠近华司20的一端,以实现外界气流与所述极芯12内的气流交换,从而便于在工作时进行散热。且所述中心通孔13的两端皆设置倒角,便于气流沿所述中心通孔13出入所述极芯12。

所述导磁板11包括一个导磁板主体111,以及多个设置在所述导磁板主体111上导磁板散热通孔112。且任意两个相邻所述导磁板散热通孔112之间的距离相等,以使气流均匀的从所述导磁板11内流入。并且多个所述导磁板散热通孔112的圆心连线为一个圆,该圆的中心轴与所述极芯12的中心轴重合,且该圆直径大于所述极芯12的外径,以便于气流从所述导磁板散热通孔112穿过。

所述极芯12包括一个极芯主体121、以及多个穿设于在所述极芯主体121侧壁上且与所述中心通孔13连通的极芯散热通孔122,所述极芯散热通孔122的中心轴与所述中心通孔13的中心轴相互垂直。所述极芯散热通孔122使得气流可从所述极芯主体121侧壁出入,增加了气流出入所述t铁的通道。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极芯散热通孔122为一组,且沿所述极芯12侧壁的轴向间隔设置四组,任意相邻的两组之间的夹角皆相等,可想而知的是任意相邻的两组之间的夹角为90度,从而气流均匀从所述极芯12的侧壁出入,也使得极芯12内部散热均匀。

所述华司20包括一个华司主体21、一个设置在所述华司主体21的安装孔22,多个设置在所述华司主体21上的华司散热通孔23,以及多个设置在所述华司主体21上的螺丝安装孔24。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华司散热通孔23之间的距离皆相等,以使气流均匀穿过所述华司20。而且多个所述华司散热通孔23的圆心的连线为一个圆,该圆的中心轴与所述安装孔22的中心轴重合,且该圆的直径与所述安装孔22的直径相等。可想而知的是,所述华司散热通孔23成弧形通孔,并与所述安装孔22成一体连接,即在所述安装孔22的边缘处设置所述华司散热通孔23。所述螺丝安装孔24用于将所述华司20与其他零件连接。

所述磁体30为环形永磁体,且所述磁体30的内径大于所述极芯12的外径,从而所述磁体30与所述极芯12之间有间隙。另外,所述极芯散热通孔112将所述中心通孔13与所述磁体30和所述极芯12之间的间隙连通。在沿磁路系统中心轴的截面上,任意一个所述导磁板散热通孔112的中心轴、以及任意一个所述华司散热通孔23的中心轴皆穿过所述极芯12和所述磁体30内径之间的间隙。另外,多个所述导磁板散热通孔112共同的外切圆直径、以及多个所述华司散热通孔23共同的的外切圆直径皆小于所述磁体30的内径,且所述导磁板散热通孔112的直径和华司散热通孔23的直径皆小于所述磁体30内径到所述极芯12外径之间的距离,所述导磁板散热通孔112与所述华司散热通孔23位置相互对应,从而所述导磁板散热通孔112和所述华司散热通孔23也与所述磁体30和所述极芯12之间的间隙连通,且所述磁体30不会堵塞所述导磁板散热通孔112和所述华司散热通孔23。进而所述中心通孔13、所述导磁板散热通孔112、所述极芯散热通孔122、以及所述华司散热通孔23相互连通,并形成三种对流通道。第一种对流通道仅为所述中心通孔13。第二种对流通道为所述华司散热通孔23、所述极芯散热通孔122、以及所述中心通孔13连接成的对流通道。第三种对流通道为所述导磁板散热通孔112、所述极芯散热通孔122、以及所述中心通孔13连接成的对流通道。气流可沿着任意一种对流通道出入所述易散热的动圈式扬声器磁路系统,从而外界的冷气流可进入所述易散热的动圈式扬声器磁路系统内,所述易散热的动圈式扬声器磁路系统内的热气流也可流向外界,以加速扬声器的散热速度。此外,所述中心通孔13、所述导磁板散热通孔112、所述极芯散热通孔122、以及所述华司散热通孔23的外轮廓形状皆可为多边形、圆形中的任意一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中心通孔13、所述导磁板散热通孔112、所述极芯散热通孔122、以及所述华司散热通孔23的外轮廓形状皆为圆形。

如图4,为安装本实用新型扬声器的实施结构示意图。图中除了包括所述易散热的动圈式扬声器磁路系统,还包括一个套设在所述极芯12远离所述导磁板11一端的音圈1,以及一个盖设在所述音圈1远离极芯12一端的防尘盖2。所述音圈1和所述防尘盖2在扬声器内形成除上述三种对流通道外,还包括另外两种对流通道。另外两种对流通道是由于所述音圈1的内径大于所述极芯12的外径,从而所述音圈1与所述极芯12有间隙,进而所述音圈1与所述极芯12之间的间隙与所述磁体30与所述极芯12之间的间隙连通,所述导磁板散热通孔112和所述华司散热通孔23皆可通过所述磁体30与所述极芯12之间的间隙、以及所述音圈1与所述极芯12之间的间隙通向所述音圈1内,使冷热气流出入所述音圈1,以提升所述音圈1的散热效果。从而所述音圈1和所述防尘盖2在扬声器内形成除上述五种对流通道外的密闭腔室。在扬声器工作时,所述音圈1通电后带动所述防尘盖2纵向往复运动,且在所述音圈1纵向往复运动的过程中,迫使所述密闭腔室内的热气流沿五种对流通道挤压出外界,并将外界的冷气流沿五种对流通道吸入到所述密闭腔室内,从而使所述音圈1,以使该密闭腔室得到散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易散热的动圈式扬声器磁路系统通过所述中心通孔13、所述导磁板散热通孔112、所述极芯散热通孔122、以及所述华司散热通孔23将该磁路系统与外界连通,并使该磁路系统内外空气流通达到散热的效果。另外,所述磁体30的内径大于所述极芯12的外径,故所述磁体30和所述极芯12之间有间隙,而且所述极芯散热通孔122穿设于所述极芯主体侧壁121上,使所述极芯散热通孔122将所述中心通孔13与所述磁体30和所述极芯12之间的间隙连通。此外,所述任意一个导磁板散热通孔112的中心轴、以及任意一个所述华司散热通孔23的中心轴皆穿过所述极芯12和所述磁体30内径之间的间隙,从而所述中心通孔13、所述导磁板散热通孔112、所述极芯散热通孔122、以及所述华司散热通孔23相互连通,并形成三种对流通道,任意一种对流通道均可使所述易散热的动圈式扬声器磁路系统内的热气流流出,冷气流流入,达到散热的效果。该易散热的动圈式扬声器磁路系统结构简单,散热性能好,有利于扬声器在运行时产生的热量及时得到散热,提高扬声器的寿命。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内的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