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摄像用摄像机防摔外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26738发布日期:2020-05-20 03:1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摄像用摄像机防摔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保护壳(1)和镜头保护罩(2),所述主体保护壳(1)套设在摄像机主体(10)的外侧,并且所述主体保护壳(1)与所述摄像机主体(10)之间设有若干组起缓冲作用的第一缓冲组件(3),套设在镜头(20)外侧的镜头保护罩(2)连接在所述主体保护壳(1)的前端,并且所述镜头保护罩(2)与所述主体保护壳(1)之间设有起缓冲作用的第二缓冲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用摄像机防摔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组件(3)包括压座(31)、螺母(32)和第一弹簧(33),所述压座(31)的压头部(311)抵触在所述摄像机主体(10)上,所述主体保护壳(1)上设有内凹部(11),连接在所述压头部(311)上的导向杆部(312)的上端穿过所述内凹部(11)底部的通孔(13)与所述螺母(32)连接,所述螺母(32)容置在所述内凹部(11)的凹腔(12)内,所述第一弹簧(33)套设在所述导向杆部(312)上,且所述第一弹簧(33)的上端抵挡在所述主体保护壳(1)的内表面上,所述第一弹簧(33)的下端抵挡在所述压头部(31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用摄像机防摔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33)的上端套设在所述内凹部(11)的外周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用摄像机防摔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组件(3)还包括橡胶圈(34),所述橡胶圈(34)套设在所述导向杆部(312)上,并且所述橡胶圈(34)位于所述内凹部(11)的下表面与所述压头部(311)的上表面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摄像用摄像机防摔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圈(34)的主体(341)包括上锥形环部和下锥形环部,所述上锥形环部的上端为大径端,所述下锥形环部的下端为大径端,所述上锥形环部的小径端与所述下锥形环部的小径端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像用摄像机防摔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锥形环部的大径端的下表面上设有下环形部(342),所述下环形部(342)抵触所述压头部(311)的上表面上,所述上锥形环部的大径端的上表面上设有上环形部(343),所述上环形部(343)能够抵触在所述内凹部(11)的下表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用摄像机防摔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组件(4)包括第二弹簧(41)和螺钉(42),所述镜头保护罩(2)的后端设有外管部(21),所述外管部(21)套设在所述主体保护壳(1)前端的外周上,所述主体保护壳(1)的前端设有内管部(14),所述第二弹簧(41)套设在所述内管部(14)上,并且所述第二弹簧(41)的前端抵压在所述镜头保护罩(2)的后端面上,所述第二弹簧(41)的后端抵压在所述主体保护壳(1)的前端面上,所述螺钉(42)连接在所述外管部(21)上,且所述螺钉(42)的延长杆部(421)与所述主体保护壳(1)上的限位槽(15)滑动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摄像用摄像机防摔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组件(4)还包括橡胶头(43),所述橡胶头(43)套装在所述延长杆部(421)上,且所述橡胶头(43)抵压所述限位槽(15)的内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用摄像机防摔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保护壳(1)上开设有窗口(16)。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用摄像机防摔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保护壳(1)的顶部设有扶柄(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摄像用摄像机防摔外壳,包括主体保护壳和镜头保护罩,所述主体保护壳套设在摄像机主体的外侧,并且所述主体保护壳与所述摄像机主体之间设有若干组起缓冲作用的第一缓冲组件,套设在镜头外侧的镜头保护罩,连接在所述主体保护壳的前端,并且所述镜头保护罩与所述主体保护壳之间设有起缓冲作用的第二缓冲组件。本申请提供的摄像用摄像机防摔外壳,能够有效降低摄像机在意外摔落时,镜头以及摄像机主体内部的精密零件受到损伤。

技术研发人员:王昱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衢州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9.10.12
技术公布日:2020.05.19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