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通信系统、无线电站和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783586发布日期:2020-05-19 21:28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无线电通信系统、无线电站和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是于2016年5月3日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pct申请号为pct/jp2014/002423、国际申请日为2014年5月7日、中国申请号为201480060824.6、发明名称为“无线电通信系统、基站装置、无线电终端和通信控制方法”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申请涉及一种无线电通信系统,其中基站在其各自小区中与同一无线电终端通信。



背景技术:

为了改善由于移动业务近来的快速增长而引起的通信劣化以及为了实现更高速度的通信,3gpp长期演进(lte)指定了允许无线电基站(enodeb(enb))和无线电终端(用户设备(ue))使用多个小区相互通信的载波聚合(ca)功能。ca中ue所能使用的小区局限于一个enb的小区(即,由该enb服务或管理的小区)。ca中ue所使用的小区分成当ca被开启时已经被用作服务小区的主小区(pcell),和额外或从属地使用的辅小区(scell)。在pcell中,在无线电连接(重新)建立(rrc连接建立、rrc连接重新建立)期间发送和接收非接入层(nas)移动性信息(nas移动性信息)和安全性信息(安全性输入)(参见非专利文献1中的7.5小节)。

在ca中,从enb向ue传送的scell配置信息包括为ue所共用的scell无线电资源配置信息(radioresourceconfigcommonscell)和专用于特定ue的scell无线电资源配置信息(radioresourceconfigdedicatedscell)。后一种信息主要指示用于物理层的专用配置(physicalconfigdedicated)。当具有不同发射定时(定时提前:ta)的小区(载波)聚合在上行链路中时,还从enb向ue传送关于媒体接入控制(mac)子层的配置信息(mac—mainconfigscell)。然而,关于mac子层的配置信息仅包括其为ta组(tag)索引的stag—id,ta组(tag)索引表示包括在同一ta中的一组小区的(参见非专利文献2中的5.3.10.4小节)。scell中用于mac子层的其它配置与pcell中的那些相同。

主要与异构网络(hetnet)环境有关的lte标准化中正在进行的研究项目中的一个是双连接,其中,ue使用多个enb的多个小区来执行通信(参见非专利文献3)。双连接是允许ue同时使用由主基站(主要基站,主要enb(menb))和辅基站(辅助基站,辅助enb(senb))两者提供(或管理)的无线电资源(即,小区或载波)来执行通信的处理。双连接使得能够实现其中ue聚合由不同enb管理的多个小区的enb间ca。由于ue聚合了由不同节点管理的无线电资源,所以双连接也称为“节点间无线电资源聚合”。menb通过称为xn的基站间接口而连接到senb。menb对于双连接中的ue保持到核心网(演进分组核心)中的移动性管理装置(移动性管理实体(mme))的连接(s1-mme)。因此,能够将menb称为ue的移动性管理点(或移动性锚定点)。例如,menb是宏enb,以及senb是微微enb或低功率节点(lpn)。

此外,在双连接中,已研究了用于在menb和senb上分离网络承载(eps承载)的承载分离。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网络承载(eps承载)”意指用于提供给ue的每个服务的ue与核心网(epc)中的端点(即,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gw))之间配置的虚拟连接。例如,在承载分离的替换中,menb的小区中的无线电承载(rb)和senb的小区中的无线电承载两者被映射到一个网络承载。本文所述的无线电承载(rb)主要涉及数据无线电承载(drb)。承载分离将有助于用户吞吐量的进一步改善。

引用列表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gppts36.300v11.5.0(-03),“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技术规范组无线电接入网络;演进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e-utra)和演进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网络(e-utran);总体描述;阶段2(版本11)(3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technicalspecificationgroupradioaccessnetwork;evolveduniversalterrestrialradioaccess(e-utra)andevolveduniversalterrestrialradioaccessnetwork(e-utran);overalldescription;stage2(release11))”,年3月

非专利文献23gppts36.331v11.4.0(-06),“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技术规范组无线电接入网络;演进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e-utra);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协议规范(版本11)(3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technicalspecificationgroupradioaccessnetwork;evolveduniversalterrestrialradioaccess(e-utra);radioresourcecontrol(rrc);protocolspecification(release11))”,年6月

非专利文献33gpptr36.842v0.2.0(-05),“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技术规范组无线电接入网络;演进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e-utra);无线电资源控制(rrc);用于e-utra和e-utran的微小区增强的研究——上层方面(版本12)(3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technicalspecificationgroupradioaccessnetwork;evolveduniversalterrestrialradioaccess(e-utra);studyonsmallcellenhancementsfore-utraande-utran-higherlayeraspects(release12))”,年5月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在lte中,ue生成将使用从enb分配的可用资源(uplinkgrant)传送的上行链路(ul)媒体接入控制协议数据单元(macpdu)。一个macpdu也称为传输块。在生成ulmacpdu中,在一个macpdu上对在ue中配置的逻辑信道进行复用。这时,必须保证在上行链路中配置的每个eps承载的qos。因此,ue根据逻辑信道优先(lcp)过程来生成ulmacpdu。在逻辑信道优先(lcp)过程中,对每个逻辑信道指定优先级和优先比特速率(pbr)。pbr是在向具有较低优先级的逻辑信道分配任何资源之前提供给一个逻辑信道的比特速率。由enb为每个逻辑信道配置pbr。在lcp过程中,首先,保证所有逻辑信道按照其优先级的递降顺序被分配对应于各自pbr的资源。接下来,如果在对于逻辑信道的pbr所有逻辑信道都已被分配资源之后仍存在任何可用资源,则将剩余资源按照逻辑信道的优先级的递降顺序分配给逻辑信道,直至不存在逻辑信道的数据为止或者直至分配资源被用尽为止。

然而,在涉及到承载分离的双连接中,认为menb和senb各自独立地执行无线电资源管理(rrm)。因此,可能menb和senb各自独立地执行上述lcp过程,这可导致分配给未承受承载分离且仅在pcell中传送的逻辑信道(或eps承载、无线电承载)的资源(即,有效比特速率),与分配给承受承载分离且在pcell和scell中传送的逻辑信道(或eps承载、无线电承载)的资源之间的不平等。换言之,可能失去未承受承载分离的逻辑信道与承受了承载分离的逻辑信道之间的资源分配的平衡,并且因此lcp过程可能不会如意想的那样起作用。

在执行涉及承载分离的双连接的情况下,可能不仅在上述生成macpdu(即,lcp过程)中,而且在接入层中的其它层1/层2控制中均不能获得预期性能。例如,在上行链路传输功率控制(pc)中,可能不会如意想的那样执行pcell中的上行链路传输与scell中的上行链路传输之间的传输功率分配。此外,在执行涉及承载分离的双连接的情况下,可能不仅在上行链路层1/层2控制中,而且在下行链路层1/层2控制中不能获得预期性能。也可能在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或两者中的层3的接入层(即,无线电资源控制(rrc))的控制中不能获得预期性能。

因此,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实施例将实现的一个目标是将有助于在执行涉及承载分离的双连接时改善接入层的控制。根据以下描述和附图,其它目标和发明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

问题的解决方案

在实施例中,一种无线电通信系统包括管理第一小区的第一基站、管理第二小区的第二基站以及无线电终端。无线电终端支持涉及承载分离的双连接,在该承载分离中在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上分离无线电终端与核心网之间的第一网络承载。第一基站被配置成从第二基站接收关于第二基站中的第一网络承载的通信的承载分离状态信息,并执行关于第一网络承载的接入层的控制。

在实施例中,基站装置包括通信控制单元,其被配置成控制涉及承载分离的双连接,在该承载分离中在该基站装置与相邻基站上分离无线电终端与核心网之间的第一网络承载。通信控制单元被配置成从相邻基站接收关于相邻基站中的第一网络承载的通信的承载分离状态信息,并执行关于第一网络承载的接入层的控制。

在实施例中,基站装置包括通信控制单元,其被配置成控制涉及承载分离的双连接,在该承载分离中在该基站装置与相邻基站上分离无线电终端与核心网之间的第一网络承载。通信控制单元被配置成向相邻基站传送关于该基站装置中的第一网络承载的通信的承载分离状态信息。承载分离状态信息触发相邻基站执行关于第一网络承载的接入层的控制。

在实施例中,无线电终端被使用在上述无线电通信系统中,并且其包括被配置成控制涉及承载分离的双连接的通信控制单元,在该承载分离中在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上分离第一网络承载。通信控制单元被配置成基于来自第一基站的指令执行关于第一网络承载的接入层的控制。

在实施例中,一种控制方法包括:(a)由第一基站启用涉及承载分离的双连接的通信,在该承载分离中在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上分离无线电终端与核心网络之间的第一网络承载;以及(b)由第一基站从第二基站接收关于第二基站中的第一网络承载的通信的承载分离状态信息,并由第一基站来执行关于第一网络承载的接入层的控制。

在实施例中,一种控制方法包括:(a)由第二基站启用涉及承载分离的双连接的通信,在该承载分离中在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上分离无线电终端与核心网络之间的第一网络承载;以及(b)向第一基站传送关于第二基站中的第一网络承载的通信的承载分离状态信息。该承载分离状态信息触发第一基站执行关于第一网络承载的接入层的控制。

在实施例中,一种程序包括用于在该程序被加载到计算机中时促使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的指令(软件代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上述实施例,可以有助于在执行涉及承载分离的双连接时改善接入层的控制。

附图说明

图1a是示出了关于涉及承载分离的双连接的lte层2的下行链路方向上的用户平面协议栈的示例的图;

图1b是示出了关于涉及承载分离的双连接的lte层2的下行链路方向上的用户平面协议栈的另一示例的图;

图2a是示出了关于涉及承载分离的双连接的lte层2的上行链路方向上的用户平面协议栈的示例的图;

图2b是示出了关于涉及承载分离的双连接的lte层2的上行链路方向上的用户平面协议栈的另一示例的图;

图3是示出了根据第一至第四实施例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配置示例的图;

图4是示出了在3gppts36.331中指定的logicalchannelconfig信息元素的图;

图5a是示出了在3gppts36.331中指定的uplinkpowercontrol信息元素的图;

图5b是示出了在3gppts36.331中指定的uplinkpowercontrol信息元素的图;

图6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关于涉及承载分离的双连接的控制过程的示例的序列图;

图7是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关于涉及承载分离的双连接的控制过程的示例的序列图;

图8a是示出了当未执行承载分离时生成上行链路macpdu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8b是示出了当执行承载分离时生成上行链路macpdu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8c是示出了当执行承载分离时生成上行链路macpdu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9是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关于涉及承载分离的双连接的控制过程的示例的序列图;

图10是示出了根据第一至第四实施例的menb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11是示出了根据第一至第四实施例的senb的配置示例的框图;以及

图12是示出了根据第一至第四实施例的ue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参考附图来详细地描述具体实施例。遍及各图通过相同的参考标号来表示相同或相应元件,并且为了清楚解释起见酌情省略了其重复描述。

第一实施例

首先,关于包括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某些实施例,描述了涉及承载分离的双连接(例如,节点间无线电资源聚合)的若干示例。图1a和1b示出了关于涉及承载分离的双连接的lte层2的下行链路方向上的用户平面协议栈的两个替换方案。在承载分离中,在menb11和senb12上分离ue与核心网络(epc)的端点(即,p-gw)之间配置的网络承载(eps承载)。在图1a和1b中所示的替换方案中,在menb11和senb12上分离eps承载#2。图1a和1b中所示的eps承载#1是不承受承载分离的正常承载。因此,将eps承载#1以一对一对应关系映射到menb11的小区中的无线电承载。

在图1a和1b中所示的替换方案中,在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子层、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子层或层2的mac子层中在menb11和senb12上分离与eps承载#2一对一相关联的一个数据无线电承载(drb)。具体地,在图1a中所示的替换方案中,menb11的pdcp实体终结了eps承载#2的s1-u。换言之,被映射到eps承载#2的一个s1承载和一个数据无线电承载(drb)在menb11的pdcp子层处被终结。此外,在图1a中所示的替换方案中,menb11和senb12具有用于承载分离的独立rlc实体,并且在menb11处终结的一个drb(或pdcp承载)被分离成在menb11的rlc承载和senb12的rlc承载。请注意,术语“pdcp承载”意指在enb和ue的pdcp子层处终结的连接。pdcp承载也能够称为pdcp协议数据单元(dpcppdu)。在图1a中所示的示例中,存在关于将要分离的eps承载#2的一个pdcp承载,并且此pdcp承载在menb11和ue2处终结。另一方面,术语“rlc承载”意指在enb和ue的rlc子层处终结的连接。rlc承载还可以称为rlcpdu或逻辑信道。在图1中所示的示例中,存在与eps承载#2相关联的两个独立rlc承载。两个rlc承载中的一个在menb11和ue2处终结,并且另一个在senb12和ue2处终结。因此,在图1a中所示的架构中,要求ue2具有与将要分离的eps承载#2相关联的两个独立的rlc实体。

如在图1a中所示的替换方案中一样,在图1b中所示的替换方案中,menb11的pdcp实体在eps承载#2的s1-u处终结。此外,关于将要分离的eps承载#2,menb11具有主rlc实体以及senb12具有从属rlc实体。在图1b中所示的替换方案中,要求ue2仅具有与将要分离的eps承载#2相关联的一个rlc实体。在下行链路中,senb12的从属rlc实体从menb11的主rlc实体接收rlcpdu,该rlcpdu已经由主rlc实体生成并分配给从属rlc以用于发射。

以下描述基于如下假设,即从常规载波聚合(ca)的观点来看,menb11的小区可以称为pcell,以及senb12的小区可以称为scell。然而,本实施例的范围不限于此。例如,当无线电终端(ue)在双连接期间对senb12的多个小区(即,至少多个下行链路分量载波(cc))执行ca(senb内ca)时,可将承受ca的senb12的小区中的一个定义为pcell,或类似于与pcell而起作用的伪pcell。该伪pcell也可以称为锚定小区、主小区、控制小区等。在senb12的小区的ca中,前者小区(senb12的pcell)具有与常规ca中的pcell的作用类似的作用。例如,在senb12的pcell中,enb(senb)对ca执行scell配置或scell激活/去激活,并且ue执行无线电链路监测(rlm)/无线电链路故障(rlf)检测。此外,ue可执行例如在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中传输l1/l2控制信息(例如,cqi、csi、harq反馈、调度请求)、传输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信道(rach)(的前导)以及接收对rach前导的响应(随机接入响应(rar))。后者小区(senb12的伪pcell)充当具有关于常规ca中对用户平面(up)的控制的pcell功能的小区。在senb12的伪pcell中,ue可执行例如在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中传输l1/l2控制信息、传输基于竞争的rach(的前导)以及接收对rach前导的响应(rar)。此外,在ue中,menb11的小区和senb12的小区不一定需要具有分级关系(pcell和scell)或主从关系。

用于涉及承载分离的双连接的用户平面协议栈不限于图1a和1b中所示的替换方案。例如,在承载分离中,可将两个无线电承载映射到一个网络承载(eps承载)。当使用图1a和1b中的术语时,能够表达eps承载#2被映射到menb11的小区(pcell)中的无线电承载(rb)和senb12的小区(scell)中的无线电承载两者。为了便于说明,在本文中将menb11的小区(pcell)中的无线电承载定义为主rb(p-rb),以及在本文中将senb的小区(scell)中的无线电承载(rb)定义为辅rb(s-rb)。由于承载分离主要应用于数据无线电承载(drb),所以p-rb和s-rb也可以分别地称为p-drb和s-rdb。例如,menb11可终结eps承载#2的s1-u,并且menb11和senb12可具有独立pdcp实体。此外,在高于menb11的pdcp实体的新层中,可在menb11的pdcp实体和senb12的pdcp实体上分离eps承载#2的下行链路s1-u分组流。在这种情况下,存在关于eps承载#2的两个独立pdch承载。两个pdcp承载中的一个在menb11和ue2处终结,并且另一个在senb12和ue2处终结。

关于涉及承载分离的双连接的lte层2的上行链路方向上的用户平面协议栈与在上述下行链路方向上的类似。图2a和2b示出了ue2的上行链路方向上的用户平面协议栈的两个替换方案,并且分别地对应于图1a和图1b。在图2a中所示的替换方案中,ue2的一个pdcp实体从上层接收eps承载#2的用户数据。ue2的pdcp实体在将要向menb11传送的mac实体和将要向senb12传送的mac实体之间分配pdcppdu,并发送mac实体。换言之,在将要传送到menb11的rlc承载与将要传送到senb12的rlc承载上分离pdcppdu(即,pdcp承载)。如在图1b中所示的替换方案中一样,在图2b中所示的替换方案中,ue2具有主rlc实体(图2b的左侧所示的用于menb11的rlc实体)和从属rlc实体(图2b的右侧所示的用于senb12的rlc实体)。ue2的从属rlc实体从主rlc实体接收rlcpdu,该rlcpdu已经由主rlc实体生成并分配给从属rlc以用于发射。图2a和2b中所示的替换方案仅仅是说明性的,并且还能够采用其它架构。例如,在图2a和图2b中所示的替换方案中,ue2具有用于menb11的mac实体和用于senb12的mac实体。然而,ue2可仅具有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一个mac实体。

图3示出了根据包括本实施例的某些实施例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配置示例。本无线电通信系统包括无线电接入网(ran)1、无线电终端(ue)2以及核心网络3。在eps中,ran1是演进umts陆地无线电接入网(e-utran),以及核心网络3是演进分组核心(epc)。e-utran1包括基站(演进nodeb(enb))11和12。enb11管理小区110,以及enb12管理小区120。ue2借助于无线电接入技术连接到enb11和12。通过e-utran1从ue2访问epc3,并epc3向ue2提供用于连接到外部网络(分组数据网(pdn))的连接服务(例如,互联网协议(ip)连接服务)。另外,图3示出了hetnet环境。具体地,图3中所示的小区110的覆盖面积大于小区120的覆盖面积。图3还示出了其中小区120位于小区110内的分级小区配置。然而,图3中所示的小区配置仅仅是示例。例如,小区110和120可具有相同程度的覆盖度。换言之,根据本实施例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可应用于同构网络环境。

根据本实施例的e-utran1和ue2支持涉及承载分离的双连接。具体地,在使用enb(即,menb)11的小区110作为主小区(pcell)的同时,ue2能够使用enb(即,senb)12的小区120作为辅小区(scell)。ue2能够通过pcell110和scell120接收和/或传送承受承载分离的一个eps承载的数据。

为了在执行涉及承载分离的双连接的情况下改善接入层的层1/层2控制,根据本实施例的menb11和senb12执行如下所述的控制过程或信令。senb12被配置成向menb11传送关于将承受承载分离的eps承载(下文称为分离eps承载)的senb12(即,scell120)中的通信的承载分离状态信息。menb11被配置成响应于从senb12接收承载分离状态信息而执行关于分离eps承载的接入层的控制。

承载分离状态信息可包括例如通信状态信息、无线电资源控制信息以及许可控制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通信状态信息指示senb12(即,scell120)中的分离eps承载的通信状态。由通信状态信息指示并从senb12发送到menb11的senb12中的分离eps承载的通信状态可以是scell120的层1或层2中的通信状态。更具体地,senb12中的分离eps承载的通信状态可包括以下各项(1)至(6)中的至少一个:

(1)吞吐量的统计;

(2)分配的无线电资源的统计;

(3)分组丢失的统计;

(4)功率余量的统计;

(5)关于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子层中的重传控制的信息;以及

(6)关于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子层中的分组丢弃的信息。

吞吐量的统计可以是例如senb12中的ue2的数据速率(例如,pdcpsdu、pdcppdu、rlcpdu或macpdu(即,传输块)的传输速率或数据速率)的平均值、最小值以及最大值中的至少一个。分配的无线电资源的统计可以是例如senb12中分配给ue2的无线电资源的平均值、最小值以及最大值中的至少一个。在这种情况下,无线电资源可以是例如资源块。当senb12通过使用多个小区来向ue2传送分离eps承载的数据时,吞吐量的统计和无线电资源的统计可以是多个小区中的每一个中的值或者所述多个小区的总值。

分组丢失的统计可以是例如senb12与ue2之间的无线电接口(lte-uu接口)中或者menb11与senb12之间的基站间接口(xn接口)中的丢弃分组的数目或比值。在这种情况下,分组可以是例如pdcpsdu、pdcppdu、rlcpdu或macpdu(即,传输块)。分组丢失的统计可以是并非对于xn接口而是对于x2接口或s1接口观察到的统计。

上行链路功率余量的统计指示了例如对于scell120ue2的功率余量的平均值(在预定时段内)。功率余量指示了ue2的上行链路最大传输功率与当前子帧中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的传输功率之间的差(即,剩余传输功率)。ue2向senb12报告对于scell120的功率余量。ue2可向senb12报告对于pcell110的功率余量和对于scell120的功率余量。

关于rlc子层中的重传控制的信息可指示对于分离eps承载的rlcpdu(即,逻辑信道)的自动重传请求(arq)的nack比值(即,nack相对于ack和nack的总数的比)、arq中重传的数目或者arq中重传的发生频率。

关于rlc子层中的分组丢弃的信息可指示分离eps承载的丢弃的rlcsdu的速率或数目或者丢弃的rlcsdu的数据量。可响应于来自menb11的pdcp子层的指令而执行rlc子层的分组丢弃(即,rlcsdu的丢弃)。替换地,senb12的rlc子层可独立地确定是否要执行分组丢弃。

从senb12传送到menb11的通信状态信息可指示例如对每个分离eps承载所监视的通信状态、对被映射到分离eps承载的每个无线电承载所监视的通信状态、对每个scell120所监视的通信状态或者对每个senb12所监视的通信状态。在senb12中对每个scell120所监视的通信状态可通过观察每个scell120和执行承载分离的每个无线电终端(ue)而获得,或者可通过观察每个scell120和执行承载分离的多个无线电终端而获得。这也适用于对每个senb12所监视的通信状态。

接下来,描述了由menb11执行的接入层的控制。接入层的控制可以是例如层1控制、层2控制、层3控制或者其任何组合。下面给出了接入层的层1/层2控制的若干示例。请注意,接入层的层1/层2控制可以是关于层1(phy)/层2(mac、rlc以及pdcp)中的功能的层3(rrc)控制或信令。例如,menb11可响应于从senb12接收到senb12中的分离eps承载的通信状态而执行以下控制(a)至(c)中的至少一个。

(a)用于生成上行链路(ul)macpdu的控制

甚至在执行承载分离的期间,ue2应考虑对于包括分离eps承载和非分离eps承载的所有eps承载中的每一个的eps承载qos(qos等级标识符(qci)、保证比特速率(gbr)、聚合最大比特速率(ambr)等)而生成macpdu。因此,如果上行链路lcp过程由于例如scell120中的分离eps承载的过大上行链路吞吐量而并未如意想的那些起作用,则menb11可调整应用于分离eps承载或非分离eps承载或其两者的上行链路优先比特速率(pbr)或缓存持续时间(bsd)或其两者,使得lcp过程如意想的那样起作用。例如,当scell120中的分离eps承载的吞吐量过大时,menb11可减小应用于pcell110中的分离eps承载的上行链路pbr,并且可增加应用于pcell110中的非分离eps承载的上行链路pbr。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将pbr称为优先资源量。例如,menb11中的rrc层可确定应用于分离eps承载的pbr与应用于非分离eps承载的pbr,并且可通过rrc信令将所确定的pbr值通知给ue2。应用于pcell110中的分离eps承载的pbr可与scell120中的分离eps承载的pbr相同或不同。此外,menb11可对分离pes承载和非分离eps承载中的每一个确定bsd,并且可将所获得的bsd值通知给ue2。pcell10中的分离eps承载的bsd可与scell120中的分离eps承载的bsd相同或不同。非专利文献2(3gppts36.331)指定了关于包括pbr和bsd的lcp的参数(参见图4)。可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接入层的控制中调整图4中所示的参数,包括pbr和bsd。可对于分离eps承载或非分离eps承载单独地设置图4中所示的参数。对于menb11的小区110中的分离eps承载所设定的参数可与对于senb12的小区120中的分离eps承载所设定的参数相同或不同。

(b)上行链路(ul)传输功率控制

menb11可调整ue2的传输功率以实现pcell110中的上行链路传输与scell120中的上行链路传输之间的传输功率的预期分配。例如,响应于基于从senb12接收到的通信状态信息而确定pcell110中的ue2的功率余量以超过预定量而小于scell120中的ue2的功率余量,menb11可调整用于计算pcmax的公式的参数,从而增加ue2的pcell110中的配置的最大传输功率pcmax,pcell,并减小ue2的scell120中的配置的最大传输功率pcmax,scell。在3gppts36.301中指定了计算pcmax的公式。具体地,menb11可调整对于pcell110中的ue2所允许的最大传输功率(即,发射功率极限)pemax,pcell,或者对于scell120中的ue2所允许的最大传输功率pemax,scell,或者其两者。非专利文献2(3gppts36.331)指定了关于ul传输功率控制的参数(参见图5a和5b)。可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接入层的控制中调整图5a和5b中所示的参数。对menb11的小区110设置的参数可与对senb12的小区120设置的参数相同或不同。

(c)用于生成下行链路(dl)macpdu的控制

menb11可执行与用于生成上行链路macpdu的上述控制类似的关于下行链路的控制。具体地,响应于基于从senb12接收到的通信状态信息而确定下行链路lcp过程并未如意想的那样起作用,则menb11可调整用于分离eps承载的下行链路pbr,或用于非分离eps承载的下行链路pbr,或其两者,使得lcp过程如意想的那样起作用。例如,当scell120中的分离eps承载的下行链路吞吐量过大时,menb11可减小应用于pcell110中的分离eps承载的下行链路pbr,并且可增加应用于pcell110中的非分离eps承载的下行链路pbr。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pbr称为优先资源量。

以上描述专注于其中senb12向menb11报告关于senb12(scell120)中的分离eps承载的通信状态以及menb11执行接入层的层1/层2控制的示例。然而,应注意的是menb11和senb12的角色是可互换的。具体地,menb11可向senb12报告关于menb11(pcell110)中的分离eps承载的通信状态。senb12可响应于从menb11(pcell110)接收到通信状态信息而执行关于分离eps承载的接入层的层1/层2控制。

接下来,描述了根据本实施例的控制过程的具体示例。图6是示出了关于涉及承载分离的双连接的控制过程的示例的序列图。在步骤s11中,在menb11、senb12与ue2之间执行用于启用涉及承载分离的双连接的控制过程。因此,在步骤s12中,ue2执行与menb11和senb12的分离eps承载的上行链路、下行链路或双向通信。

在步骤s13中,menb11向senb12发送承载分离状态请求。在步骤s14中,响应于接收到承载分离状态请求,senb12向menb11发送承载分离状态响应。该承载分离状态响应包括承载分离状态信息。请注意,步骤13和s14仅仅是说明性的。例如,senb12可周期性地或非周期性地发送承载分离状态信息,无论来自menb11的请求如何。

在步骤s15中,menb11基于从senb12接收到的承载分离状态信息而执行关于分离eps承载的接入层的控制(例如,层1/层2控制)。如上所述,menb11可执行用于生成上行链路macpdu的控制(例如,pbr的调整)、上行链路传输功率控制(例如,pemax的调整),或用于生成下行链路macpdu的控制(例如,pbr的调整)。在图6中所示的示例中,menb11向ue2传送rrc连接重配置消息,其包含关于层1/层2控制的上行链路传输的更新的配置信息(更新的ultx配置)。ue2根据从menb11接收到的更新的配置信息来执行接入层的层1/层2控制。因此,在步骤s16中,ue2根据由menb11进行的层1/层2控制来执行与menb11和senb12的分离eps承载的上行链路、下行链路或双向通信。

在图6中,menb11和senb12的角色是可互换的。具体地,menb11可向senb12发送关于menb11(pcell110)中的分离eps承载的承载分离状态信息。此外,senb12可响应于从menb11(pcell110)接收到承载分离状态信息而执行接入层的控制。

如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到的,根据本实施例,menb11(或senb12)被配置成从senb12(或menb11)接收承载分离状态信息并执行接入层的控制。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承载分离状态信息包括指示senb12中的分离eps承载的通信状态的通信状态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本实施例,基于menb11与senb12之间的通信状态信息来执行接入层的层1/层2控制。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当执行涉及承载分离的双连接时,可以修正分离eps承载的通信与非分离eps承载的通信之间的不平等,并且优化了macpdu的生成、传输功率控制等,使得其能够如意想的那样来执行。

第二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描述了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层1/层2控制的具体示例,该层1/层2控制包括在基于根据第一实施例在menb11与senb12之间共享承载分离状态信息的接入层的控制中。根据本实施例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配置示例与图3中所示的配置示例类似。

图7是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关于涉及承载分离的双连接(例如,节点间无线电资源聚合)的控制过程的示例的序列图。可以与图6中所示的步骤s11的处理相同的方式执行步骤s21的处理。具体地,在步骤s21中,在menb11、senb12与ue2之间执行用于启用涉及承载分离的双连接的控制过程。

在步骤s22中,menb11传送用于控制(多个)eps承载的上行链路通信的控制消息,(多个)eps承载被配置在ue2中并包括分离eps承载。在图7中所示的示例中,menb11通过使用rrc连接重配置消息而向ue2传送控制消息。该控制消息可包括关于用于生成ulmacpdu(例如,pbr)的lcp过程的参数。控制消息还可包括关于上行链路传输功率的控制参数(例如,在pcell110或scell120中允许ue2使用的最大传输功率pemax)。

在步骤s23中,ue2根据由menb11在步骤s22中进行的控制来执行与menb11和senb12的分离eps承载的上行链路通信。步骤s23可包括pcell110中的非分离eps承载的上行链路通信。

可以与图6中所示的步骤s13和s14的处理相同的方式执行步骤s24和s25的处理。具体地,在步骤s24中,menb11向senb12发送承载分离状态请求。在步骤s25中,响应于接收到承载分离状态请求,senb12向menb11发送包括承载分离状态信息的承载分离状态响应。替代于执行步骤s24和s25,senb12可周期性地或非周期性地发送承载分离状态信息,无论来自menb11的请求如何。

在步骤s26中,menb11基于从senb12接收到的承载分离状态信息来执行用于分离eps承载的上行链路层1/层2控制。在图7所示的示例中,menb11向ue2传送rrc连接重配置消息,其包含用于控制上行链路通信的更新的控制消息。考虑从senb12接收到的承载分离状态信息而生成更新的控制消息。例如,menb11可更新与应用于生成上行链路macpdu(例如,pbr)的lcp过程有关的参数,或者可更新关于上行链路传输功率(例如,pemax)的控制参数,从而修正分离eps承载的通信与非分离eps承载的通信之间的不平等。

在步骤s27中,ue2根据由menb11在步骤s26中进行的控制来执行与menb11和senb12的分离eps承载的上行链路通信。步骤s26可包括pcell110中的非分离eps承载的上行链路通信。

在图7中,menb11和senb12的角色是可互换的。具体地,menb11可向senb12报告关于menb11(pcell110)中的分离eps承载的承载分离状态信息。此外,senb12可响应于从menb11(pcell110)接收到承载分离状态信息而执行上行链路层1/层2控制。

接下来,参考图8a至8c来描述用于生成上行链路macpdu的控制的具体示例。图8a是示出了当未执行承载分离时在menb11(pcell110)中生成上行链路macpdu的示例的示意图。图8a示出了其中在由来自menb11的上行链路许可指示的可用资源(macpdu)上复用来自两个逻辑信道(即,lch#1和lch#2)的数据的示例。lch#1被赋予最高优先级(第一优先级)和pbr1。lch#2被赋予第二优先级和pbr2。根据在lte标准中指定的上行链路pbr过程,首先向具有最高优先级的lch#1分配达到pbr1的资源,以及然后向lch#2分配达到pbr2的资源。随后,用来自lch#1的数据填充可用资源(macpdu)中的剩余空间,直至不存在来自具有最高优先级的lch#1的更多数据或者在macpdu中不存在更多空间为止。

图8b示出了其中在对应于逻辑信道lch#2的eps承载上执行承载分离的情况。在scell120中,对ue2仅配置逻辑信道lch#2。因此,可将由senb12对ue2许可的scell120的上行链路资源主要用于传输来自逻辑信道lch#2的数据。然而,在图8b所示的示例中,用于逻辑信道lch#1和和lch#2的pbr与图8a所示的示例中的那些(即,pbr1和pbr2)相同,并且在pcell110和scell120中的每一个中向分离eps承载的逻辑信道lch#2提供pbr2。因此,在图8b所示的示例中,具有第二优先级的逻辑信道lch#2的比特速率高于具有最高优先级的逻辑信道lch#1的比特速率。此状态示出了其中在未承受承载分离的逻辑信道lch#1与承受承载分离的逻辑信道lch#2之间存在不平衡资源分配且lcp过程并未如意想的那样起作用的情况。

为了克服图8b中所示的不期望的情况,senb12向menb11报告senb12(scell120)中的逻辑信道lch#2的通信状态或与逻辑信道lch#2相关联的分离eps承载(或无线电承载)的通信状态。senb12可向menb11报告例如senb12中的逻辑信道lch#2的吞吐量(例如,pdcpsdu、pdcppdu、rlcpdu或macpdu(即,传输块)的传输速率或数据速率)。senb12可向menb11报告scell120中的ue2的总上行链路吞吐量,而不是每个逻辑信道(或eps承载、无线电承载)的吞吐量。menb11在总体上考虑pcell110和scell120时确定关于分离eps承载的逻辑信道lch#2的吞吐量是否过大,并且因此控制lcp过程以修正逻辑信道lch#2的过大吞吐量。具体地,menb11可增加未承受承载分离的逻辑信道lch#1的pbr1,或者可减小承受承载分离的逻辑信道lch#2的pbr2,或者可执行增加pbr1和减小pbr2两者。

图8c是示出了在调整pbr之后生成上行链路macpdu的示例的示意图。在图8c所示的示例中,将未承受承载分离的逻辑信道lch#1的pbr1增加至pbr1'。此外,将承受承载分离的逻辑信道lch#2的pbr2减小至pbr2'。因此,pcell110的逻辑信道#1的比特速率增加,以及pcell110中的逻辑信道#2的比特速率减小。因此,在总体上察看pcell110和scell120时,可以使得逻辑信道lch#1与逻辑信道lch#2之间的资源分配的平衡更接近于意想状态。当在scell120中仅传送与一个eps承载相关联的无线电承载(rb)的数据时,可简单地向rb的数据分配所有可用资源,而无需执行lcp算法。

在本实施例中执行的上行链路层1/层2控制可以是上行链路传输功率控制。在这种情况下,senb12将关于scell120中的ue2的功率余量的信息作为通信状态信息报告给menb11。关于功率余量的信息可以是统计,诸如功率余量的平均值或者指示功率余量的大小的其它信息。menb11可通过考虑pcell110中的ue2的功率余量和scell120中的ue2的功率余量两者来调整ue2的传输功率。例如,如上所述,menb11可在其确定pcell110的ue2的功率余量以超过预定量而小于scell120中的ue2的功率余量时调整pemax,pcell和pemax,scell中的一者或两者。具体地,menb11可增加pemax,pcell并减小pemax,scell。pemax,pcell表示在pcell110中允许ue2使用的最大传输功率(即,传输功率极限),以及pemax,scell表示在scell120中允许ue2使用的最大传输功率。pemax,pcell和pemax,scell被用来确定pcell110中配置的最大传输功率pcmax,pcell和scell120中配置的最大传输功率pcmax,scell。可根据在3gppts36.301中指定的计算公式(pcmax,c)来确定pcmax,pcell和pcmax,scell。

并且,在上行链路传输功率控制的示例中,menb11和senb12的角色是可互换的。具体地,menb11可向senb12报告关于pcell110中的ue2的功率余量的信息。此外,senb12可考虑pcell110中的ue2的功率余量而调整pcell110和scell120中的一者或两者的ue2的上行链路最大传输功率。

第三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描述了用于下行链路传输的层1/层2控制的具体示例,该层1/层2控制包括在基于根据第一实施例在menb11与senb12之间共享承载分离状态信息的接入层的控制中。根据本实施例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配置示例与图3中所示的配置示例类似。

图9是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关于涉及承载分离的双连接的控制过程的示例的序列图。可以与图6所示的步骤s11的处理相同的方式执行步骤s31的处理。具体地,在步骤s31中,在menb11、senb12与ue2之间执行用于启用涉及承载分离的双连接的控制过程。

在步骤s32中,menb11和senb12执行与ue2的分离eps承载的下行链路通信。步骤s32可包括pcell110中的非分离eps承载的下行链路通信。

可以与图6所示的步骤s13和s14的处理相同的方式执行步骤s33和s34的处理。具体地,在步骤s33中,menb11向senb12发送承载分离状态请求。在步骤s34中,响应于接收到承载分离状态请求,senb12向menb11发送包括承载分离状态信息的承载分离状态响应。替代于执行步骤s33和s34,senb12可周期性地或非周期性地发送承载分离状态信息,无论来自menb11的请求如何。

在步骤s34中发送的承载分离状态信息可指示关于scell120中的ue2的下行链路通信的信息,包括通信状态信息、无线电资源控制信息或者许可控制信息或其任何组合。通信状态信息可指示分配给scell120中的ue2的无线电资源(即,资源块的数目)的统计(例如,平均值)。通信状态信息可指示scell120中的ue的吞吐量(例如,pdcpsdu、pdcppdu、rlcpdu或macpdu(传输块)的传输速率或数据速率)的统计(例如,平均值)。该通信状态信息还可指示分组丢失率、关于rlc子层中的重传控制的信息、关于rlc子层中的分组丢弃的信息等。

无线电资源控制信息可以是关于用于分离eps承载的数据(服务)的在scell120中所使用的无线电资源的信息。更具体地,senb12中的无线电资源控制信息可包括以下信息项(1)至(3)中的至少一个:

(1)关于增加或减少无线电资源的信息;

(2)关于可用无线电资源的信息;以及

(3)关于剩余无线电资源的信息。

关于增加或减少无线电资源的信息可指示例如,在senb12中能够根据用于承载分离(即,分离epb承载)的无线电资源的使用状态等增加无线电资源的数目(或者能够进行增加无线电资源的数目的请求),或者能够减少无线电资源的数目(或者能够进行减少无线电资源的数目的请求)。

关于可用无线电资源的信息可指示例如senb12中能够分配给分离eps承载的数据(服务)的无线电资源。

关于剩余无线电资源的信息可指示例如在senb12(即,能够被用于数据传输等的无线电资源)中未使用的无线电资源。无线电资源的示例可包括资源块的数目、分组(pdcppdu、pdcpsdu、rlcpdu、rlcsdu、macpdu(tb)等)的数目以及小区的数目(即,下行链路和/或上行链路载波的数目)。

许可控制信息可以是关于在senb12中对分离eps承载的数据(服务)执行的许可的信息(即,关于承载分离是否能够被接受的信息)。更具体地,senb12中的许可控制信息可包括以下信息项(1)至(5)中的至少一个:

(1)关于是否许可新的承载分离的信息;

(2)关于直至新承载分离可接受为止的等待时间的信息;

(3)关于直至进行新承载分离的请求为止的等待时间的信息;

(4)关于估计(预期)吞吐量(数据速率)的信息;以及

(5)关于将要分配的无线电资源的估计(预期)量的信息。

关于是否许可新承载分离的信息可指示例如,在senb12中是否允许新的承载分离,或者在senb12中能够允许的新承载分离的数目(即,在承载分离的情况下在senb12的小区中由无线电承载(rb)传送的eps承载的数目)。

关于直至新承载分离可接受为止的等待时间的信息可指示例如,直至在senb12中承载分离可接受为止的预期最小等待时间或者直至承载分离可接受为止的等待时间。

关于直至进行新承载分离的请求为止的等待时间的信息可指示例如,禁止时间,在该禁止时间期间,禁止(由menb11)向senb12发送承载分离的请求,即发送用于在senb12的小区中传输分离eps承载的数据(服务)的请求。

关于估计(预期)数据速率(吞吐量)的信息可指示例如,senb12中的估计(预期)数据速率(例如,吞吐量)或数据速率(吞吐量)级别(例如,指示若干预定数据速率级别中的一个的索引值)。

关于将要分配的无线电资源的估计(预期)量的信息可指示例如,将要在senb12中分配的无线电资源的估计(预期)量或者无线电资源量级别(例如,指示若干预定无线电资源量级别中的一个的指数值)。无线电资源的示例可包括资源块的数目、分组(pdcppdu、pdcpsdu、rlcpdu、rlcsdu、macpdu(tb)等)的数目以及小区的数目(即,下行链路和/或上行链路载波的数目)。

在步骤s35中,menb11可基于从senb12接收到的承载分离状态信息来执行用于分离eps承载的下行链路层1/层2控制。如图9中所示,在必要时,menb11可例如通过使用rrc连接重配置消息向ue2传送用于控制下行链路通信的更新的控制消息。此外,必要时,menb11可向senb12传送用于控制下行链路通信的更新的控制消息。

在步骤s35中的下行链路层1/层2中,menb11可更新与应用于生成下行链路macpdu(例如,pbr)的lcp过程有关的参数。例如,当在scell120中分配给ue2的无线电资源的平均值等于或大于预定值时,menb11可减小用于pcell110中的ue2的分离eps承载的逻辑信道的下行链路pbr(即,优先资源量)。此外,menb11可增加用于pcell110中的ue2的非分离eps承载的下行链路pbr。因此,当执行涉及承载分离的双连接时,能够修正分离eps承载的下行链路通信与非分离eps承载的下行链路通信之间的不平等,并且因此能够优化macpdu的生成、传输功率控制等,使得其能够如意想的那样来执行。

在步骤s36中,menb11和senb12根据由menb11在步骤s35中进行的控制来执行与ue2的分离eps承载的下行链路通信。步骤s36可包括pcell110中的非分离eps承载的下行链路通信。

在图9中,menb11和senb12的角色是可互换的。具体地,menb11可向senb12报告关于menb11(pcell110)中的分离eps承载的承载分离状态信息。此外,senb12可响应于从menb11(pcell110)接收到承载分离状态信息而执行下行链路层1/层2的控制。

第四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描述了第一至第三实施例的修改示例。根据本实施例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配置示例与图3中所示的配置示例类似。在本实施例中,senb12被配置成向menb11发送如下所述的承载分离的请求。根据本配置,能够更有效地使用涉及承载分离的双连接。

例如,senb12可请求menb11增加、减少或更新在menb11中被分离且被传送到senb12的分离eps承载上的下行链路数据(例如,pdcppdu)量。

在另一替换方案中,senb12可请求menb11调整允许ue2在pcell110或scell120中所使用的最大传输功率。

在另一替换方案中,当ue2生成用于pcell110或scell120的上行链路macpdu时,senb12可请求menb11调整应用于分离eps承载的逻辑信道的优先比特速率(pbr)。

在又一另一替换方案中,senb12可请求menb11停止与ue2有关的涉及承载分离的双连接。

可以根据senb12(scell120)的负荷或物理信道(例如,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传输信道(例如,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l-sch))或逻辑信道(例如,专用业务信道(dtch))的特性周期性地或非周期性地发送(通过事件触发)从senb12到menb11的这些请求。

接下来,描述了根据上述第一至第四实施例的menb11、senb12以及ue2的配置示例。图10是示出了menb11的配置示例的框图。无线电通信单元111经由天线接收从ue2传送的上行链路信号。接收数据处理单元113恢复接收到的上行链路信号。所获得的接收数据经由通信单元114被转移到其它网络节点,诸如epc3的服务网关(s-gw)或mme,或另一enb。例如,从ue2接收到的上行链路用户数据被转移到epc3内的s-gw。包含在从ue2接收到的控制数据中的nas控制数据被转移到epc3内的mme。此外,接收数据处理单元113从通信控制单元115接收将要发送到senb12的控制数据,并经由通信单元114将接收到的控制数据发送到senb12。

传输数据处理单元112从通信单元114接收寻址到ue2的用户数据,并且执行纠错编码、速率匹配、交织等,从而生成传输信道。此外,发射数据处理单元112向传输信道的数据序列添加控制信息,从而生成传输符号序列。无线电通信单元111通过基于传输符号序列、频率转换以及信号放大来执行包括载波调制的处理而生成下行链路数据,并将生成的下行链路信号传送到ue2。发射数据处理单元112从通信控制单元115接收将要传送到ue2的控制数据,并经由无线电通信单元111将接收到的控制数据传送到ue2。

通信控制单元115控制涉及承载分离的双连接。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通信控制单元115可生成涉及承载分离的双连接所需的配置信息和控制信息,并且可将生成的信息传送到senb12和ue2。此外,通信控制单元115可响应于从senb12接收到关于分离eps承载的承载分离状态信息(例如,通信状态信息)而执行接入层的控制。通信控制单元115可向senb12发送关于分离eps承载的承载分离状态信息(例如,通信状态信息)以触发在senb12中的接入层的控制。

图11是示出了senb12的配置示例的框图。在图11中所示的无线电通信单元121、发射数据处理单元122、接收数据处理单元123以及通信单元124的功能和操作与图10中所示的menb11中的对应元件,即无线电通信单元111、发射数据处理单元112、接收数据处理单元113以及通信单元114的功能和操作相同。

senb12的通信控制单元125控制涉及承载分离的双连接。通信控制单元125可向menb11发送关于分离eps承载的承载分离状态信息(例如,通信状态信息)以触发menb11中的接入层的控制。此外,通信控制单元125可响应于从menb11接收到关于分离eps承载的承载分离状态信息(例如,通信状态信息)而执行接入层的控制。

图12是示出了ue2的配置示例的框图。无线电通信单元21被配置成支持双连接,并同时地在由不同enb(menb11和senb12)服务的多个小区(pcell110和scell120)中进行通信。具体地,无线电通信单元21经由天线从menb11和senb12中的一者或两者接收下行链路信号。接收数据处理单元22从接收到的下行链路数据中恢复接收数据,并将恢复的数据发送到数据控制单元23。数据控制单元23根据意想用途而使用接收数据。发射数据处理单元24和无线电通信单元21通过使用从数据控制单元23供应的用于发射的数据来生成上行链路信号,并将生成的上行链路信号传送到menb11和senb12中的一者或两者。

ue2的通信控制单元25控制涉及承载分离的双连接。通信控制单元25基于来自menb11或senb12的指令来执行关于分离eps承载的接入层的控制。

其它实施例

可通过包括专用集成电路(asic)的半导体处理设备来实现如在第一至第四实施例中所述的与涉及承载分离的双连接相关联的menb11、senb12以及ue2中的通信控制处理。这些处理可通过促使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例如,微处理器、微处理单元(mpu)或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计算机系统执行程序来实现。具体地,可创建包括用于促使计算机系统执行参考序列图的上述算法等的指令的一个或多个程序,并且可将该(多个)程序供应给计算机。

能够使用任何类型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介质来存储并向计算机提供程序。非瞬时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任何类型的有形存储介质。非瞬时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包括磁性存储介质(诸如软盘、磁带、硬盘驱动等)、光学磁性存储介质(例如磁光盘)、压缩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cd-r、cd-r/w以及半导体存储器(诸如掩膜rom、可编程rom(prom)、可擦prom(eprom)、快闪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等)。可使用任何类型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介质向计算机提供程序。瞬时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包括电信号、光信号以及电磁波。瞬时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经由诸如电线和光纤的有线通信息线路)或无线通信线路向计算机提供程序。

在第一至第四实施例中,主要描述了lte系统。然而,如上所述,可将这些实施例应用于除lte系统之外的无线电通信系统,诸如3gppumts、3gpp2cdma系统(1×rtt、hrpd)、gsm/gprs系统或wimax系统。

此外,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人所获得的技术思想的应用仅仅是说明性的。也就是说,本技术思想不是仅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当然实际上能够以各种方式来修改。

本申请是基于并要求年10月31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13-227473的优先权,其公开被整体地通过引用结合到本文中。

附图标记列表

1演进utran(e-utran)

2用户设备(ue)

3演进分组核心(epc)

11主enodeb(menb)

12辅enodeb(senb)

25通信控制单元

110主小区(pcell)

120辅小区(scell)

115通信控制单元

125通信控制单元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