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预付费的骚扰拦截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20702381发布日期:2020-05-12 15:53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基于预付费的骚扰拦截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预付费的骚扰拦截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我们被大量的骚扰电话困扰着。为了避免各种骚扰电话对用户的频繁骚扰,360等公司给出了诸多骚扰电话的拦截方法,但是采用的方法均是需要网络对骚扰信息库进行不断更新,这些方案对于没有网络流量或者不会使用网络的人等同虚设。并且这类现有的骚扰拦截方法对骚扰电话根本不能进行有效地控制。主要原因在于,当前的骚扰电话拨出系统可以模拟来电号码、来电归属地,每次来电的号码和归属地都有可能不同。我们无法从根源上阻止号码的来电,只能在一次来电之后将其设置为骚扰号码进行下一次来电拦截。而且,目前的技术无法根据来电号码分析出真正的号码信息,运营商没有办法针对这种voip电话一刀切直接封ip地址,同时对这类voip软件应用也缺乏监管。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基于预付费的骚扰拦截方法,其能解决现有技术不能从根源上对骚扰来电进行拦截,缺乏对骚扰用户进行监管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能解决现有技术不能从根源上对骚扰来电进行拦截,缺乏对骚扰用户进行监管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能解决现有技术不能从根源上对骚扰来电进行拦截,缺乏对骚扰用户进行监管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基于预付费的骚扰拦截方法,

建立预付费机制,并当达到预设条件时执行预付费机制;

所述预付费机制包括:

判断对应ip地址下的用户通话量在设定时间段内是否超过第一阈值且每通电话的通话时间低于第二阈值,若是,触发预付费流程,否则,继续监测用户通话量以及通话时间;

所述预付费流程为当对应ip地址下的用户发出呼叫请求时立即执行第一次计费,当所述呼叫请求被接通时,执行二次计费。

优选的,所述第一阈值为50通。

优选的,所述第二阈值为20秒。

优选的,所述预付费机制还包括接收用户的申诉请求,所述申请请求至少包括申诉理由,并当判断到用户的申诉理由属实时,退回第一次计费产生的费用,并解除该用户的预付费机制。

优选的,所述预付费机制还包括判断对应ip地址下的用户是否为骚扰用户,若是,则对该用户进行封号,并上报至运营商,否则,退回第一次计费产生的费用,并解除该用户的预付费机制。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中并可被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所述计算机可读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

建立预付费机制,并当达到预设条件时执行预付费机制;

所述预付费机制包括:

判断对应ip地址下的用户通话量在设定时间段内是否超过第一阈值且每通电话的通话时间低于第二阈值,若是,触发预付费流程,否则,继续监测用户通话量以及通话时间;

所述预付费流程为当对应ip地址下的用户发出呼叫请求时立即执行第一次计费,当所述呼叫请求被接通时,执行二次计费。

优选的,所述第一阈值为50通。

优选的,所述第二阈值为20秒。

优选的,所述预付费机制还包括接收用户的申诉请求,所述申请请求至少包括申诉理由,并当判断到用户的申诉理由属实时,退回第一次计费产生的费用,并解除该用户的预付费机制。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可被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所述计算机可读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

建立预付费机制,并当达到预设条件时执行预付费机制;

所述预付费机制包括:

判断对应ip地址下的用户通话量在设定时间段内是否超过第一阈值且每通电话的通话时间低于第二阈值,若是,触发预付费流程,否则,继续监测用户通话量以及通话时间;

所述预付费流程为当对应ip地址下的用户发出呼叫请求时立即执行第一次计费,当所述呼叫请求被接通时,执行二次计费。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可以从voip应用的层面以及从运营商的层面实现对骚扰电话的监管和拦截,对存在骚扰嫌疑的用户进行预付费,通过付费的方式增大骚扰用户的操作成本,从而降低骚扰应用的出现频率,进而降低骚扰电话的出现频率,提升运营商对voip应用的监管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基于预付费的骚扰拦截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预付费的骚扰拦截方法,从根源上实现对骚扰电话的监管,以及从根源上实现对骚扰电话的拦截和屏蔽。具体的,本发明如图1所示,所提供的骚扰拦截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建立预付费机制,并当达到预设条件时执行预付费机制。

在本发明中,首先需要在运营商和voip应用都建立起预付费机制。所谓预付费即是在提出呼叫请求时开始第一次计费,本次计费并非呼叫接通后的话费,而是用于施加经济压力限制骚扰用户的频繁骚扰行为。预付费机制产生的第一次计费,在后续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例如误判,而返还给用户。

运营商通过预付费机制对voip应用起到监管的作用。例如,某个voip应用对应的ip地址所产生的通话被大量投诉是骚扰电话,则运营商责令该voip应用必须实现预付费机制,也即是达到了预设条件,执行预付费机制,否则,运营商可以不给该voip应用发放入网许可证。

预设条件可以包括各种情况,各运营商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例如前面所述的用户投诉量达到一定数值,则判定对应的voip应用必须执行预付费机制,也可以是运营商监测到某voip应用拨打电话过于频繁,则判定对应的voip应用必须执行预付费机制,等。

在上述步骤中,所述预付费机制所执行的流程具体包括如下:

判断对应ip地址下的用户通话量在设定时间段内是否超过第一阈值且每通电话的通话时间超过第二阈值,若是,触发预付费流程,否则,继续监测用户通话量以及通话时间;

所述预付费流程为当对应ip地址下的用户发出呼叫请求时立即执行第一次计费,当所述呼叫请求被接通时,执行二次计费。

执行预付费机制的voip用户,对其ip地址下的用户通话量以及通话时间进行监管。在执行预付费机制的情况下,对其对应的ip地址下的用户通话量是否超过第一阈值且每通电话的通话时间超过第二阈值,若是,触发预付费流程,否则,继续监测用户通话量以及通话时间。本步骤中,是对通话量以及通话时间两者同时监测和判定,而不是仅仅考虑其中一个,当通话量达到设定值,并且通话时间也低于设定值,则定义其为骚扰用户,启动预付费流程。所谓预付费流程也即是该ip地址下的用户发出呼叫请求时立即开始第一次计费。例如该ip地址下的用户s发出呼叫请求,在第4秒的时候该呼叫请求被接通,则第0秒至第4秒之间则执行第一次计费,第四秒开始到电话挂断,执行二次计费。

在本发明中,预设时间段通常为一天,也可以是若干个小时。并且本发明需要对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进行设定。例如预设时间段为一天的情况下,通过生活经验、实验数据等,第一阈值选定在30-60之间更适宜,进一步作为优选的,第一阈值为50通。也即是判断每天用户的通话量是否达到50通。

第二阈值选定在10-35秒合适,进一步作为优选的,第二阈值为20秒,也即是判断每天用户的通话时间是否低于20秒。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指的是每一通电话,而不是指某一通电话的通话时间。

在本发明中,所述预付费机制还包括接收用户的申诉请求,所述申请请求至少包括申诉理由,并当判断到用户的申诉理由属实时,退回第一次计费产生的费用,并解除该用户的预付费机制。

上述步骤是针对可能存在的误判提供更为灵活的处理方式。用户认为运营商存在误判时,可以提出申诉,可以根据其平时的通话情况、身份信息核对等对该用户进行整体的判断,并当判断到用户的申诉理由属实时,退回第一次计费产生的费用,并解除该用户的预付费机制。而如果判断到该用户确实为骚扰用户,则对该用户进行封号。

预付费机制还包括判断对应ip地址下的用户是否为骚扰用户,若是,则对该用户进行封号,并上报至运营商,否则,退回第一次计费产生的费用,并解除该用户的预付费机制。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中并可被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所述计算机可读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建立预付费机制,并当达到预设条件时执行预付费机制;所述预付费机制包括:判断对应ip地址下的用户通话量在设定时间段内是否超过第一阈值且每通电话的通话时间低于第二阈值,若是,触发预付费流程,否则,继续监测用户通话量以及通话时间;所述预付费流程为当对应ip地址下的用户发出呼叫请求时立即执行第一次计费,当所述呼叫请求被接通时,执行二次计费。

本发明所提供的电子设备其工作原理和工作流程与本发明提供的骚扰拦截方法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可被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所述计算机可读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建立预付费机制,并当达到预设条件时执行预付费机制;所述预付费机制包括:判断对应ip地址下的用户通话量在设定时间段内是否超过第一阈值且每通电话的通话时间低于第二阈值,若是,触发预付费流程,否则,继续监测用户通话量以及通话时间;所述预付费流程为当对应ip地址下的用户发出呼叫请求时立即执行第一次计费,当所述呼叫请求被接通时,执行二次计费。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