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监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摄像模式的切换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安全已经成为了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安防监控系统扮演着重要的监督及威慑的角色。应用于交通场景中的监控设备需要识别并拍摄过往车辆,为交警及公安提供可参考的证据。这就要求在各种天气环境下拍摄到的画面中车牌清晰,尤其不能因为车牌过亮、过暗或者车灯光晕大而影响车牌的识别。
现有交通监控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具体为根据车牌亮度对比度控制摄像机的快门和增益,尽管保证了车牌亮度,但整体画面的亮度容易过暗或过暗。第二种具体为根据整体画面的动态范围值来判定是否切换宽动态,无法保证重点关注的车牌亮度在合适的亮度范围内,从而导致车牌识别率低。第三种具体为基于全局的过曝区块进行统计,来进行线性与宽动态间的切换,只能保证整体的动态范围,无法保证重点关注的车牌亮度在合适的亮度范围内,从而导致车牌识别率低。第四种具体为根据帧图像的直方图和帧图像的总像素点的数目进行摄像状态切换的判断,无法保证重点关注的车牌亮度在合适的范围内。
可见,现有监控无法同时兼顾重点关注的车牌亮度在合适的亮度范围内,以及整体画面的亮度也在合适范围内,从而导致现有全面监控质量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摄像模式的切换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用于提高全面监控的质量。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摄像模式的切换方法,包括:
判断针对m个目标车辆的当前拍摄环境亮度与预设环境亮度范围间的大小关系,其中,所述预设环境亮度范围为[lumathr1,lumathr2],包括端点值,m为正整数;
若根据所述大小关系,确定所述当前拍摄环境亮度大于lumathr2,则根据所述m个目标车辆中各个目标车辆的车牌亮度和当前光照场景,判断当前摄像模式切换为线性模式还是宽动态模式;
若根据所述大小关系,确定所述当前拍摄环境亮度小于lumathr1,则根据所述m个目标车辆中各个目标车辆的车身亮度和车身颜色,判断所述当前摄像模式切换为所述线性模式还是所述宽动态模式。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m个目标车辆中各个目标车辆的车牌亮度和当前光照场景,判断当前摄像模式切换为线性模式还是宽动态模式,包括:
确定所述m个目标车辆中各个目标车辆的车牌亮度;
从所述m个目标车辆中各个目标车辆的车牌亮度中确定出位于预设车牌亮度范围的n个车牌亮度,其中,所述预设车牌亮度范围为[plateminy,platemaxy],包括端点值,n为不大于m的正整数;
确定所述n个车牌亮度中各个车牌亮度与第一环境亮度范围间的第一大小关系,其中,所述第一环境亮度范围为[blthr1,blthr2],包括端点值;
根据所述第一大小关系,判断是否切换所述当前光照场景,以获得切换后的光照场景;
确定所述切换后的光照场景的维持时长;
根据所述切换后的光照场景的维持时长,判断所述当前摄像模式切换为线性模式还是宽动态模式。
可选地,若所述当前光照场景为正常场景,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大小关系,判断是否切换所述当前光照场景,包括:
依确定所述m个目标车辆中各个目标车辆的车牌亮度的时间先后顺序,若所述n个车牌亮度中连续p个车牌亮度均小于blthr1,则将所述当前光照场景由所述正常场景切换为逆光场景,其中,p为不大于n的正整数。
可选地,若所述当前光照场景为逆光场景,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大小关系,判断是否切换所述当前光照场景,包括:
依确定所述m个目标车辆中各个目标车辆的车牌亮度的时间先后顺序,若所述n个车牌亮度中连续r个车牌亮度均大于blthr2,则将所述当前拍摄场景由所述逆光场景切换为正常场景,其中,r为不大于n的正整数。
可选地,在所述从所述m个目标车辆中各个目标车辆的车牌亮度中确定出位于预设车牌亮度范围的n个车牌亮度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n个车牌亮度中各个车牌亮度与第二环境亮度范围间的第二大小关系,其中,所述第二环境亮度范围为[olthr1,olthr2],包括端点值,olthr1>blthr2;
根据所述第二大小关系,判断是否切换所述当前光照场景,以获得切换后的光照场景。
可选地,若所述当前光照场景为正常场景,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大小关系,判断是否切换所述当前光照场景,包括:
依确定所述m个目标车辆中各个目标车辆的车牌亮度的时间先后顺序,若所述n个车牌亮度中连续s个车牌亮度均大于olthr2,则将所述当前拍摄场景由所述正常场景切换顺光场景,其中,s为不大于n的正整数。
可选地,若所述当前光照场景为顺光场景,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大小关系,判断是否切换所述当前光照场景,包括:
依确定所述m个目标车辆中各个目标车辆的车牌亮度的时间先后顺序,若所述n个车牌亮度中连续t个车牌亮度均小于olthr1,则将所述当前光照场景由所述顺光场景切换为正常场景,其中,t为不大于n的正整数。
可选地,若所述当前摄像模式为所述线性模式,所述根据所述切换后的光照场景的维持时长,判断所述当前摄像模式为线性模式还是宽动态模式,包括:
判断所述切换后的光照场景的维持时长是否大于预设时长;
若所述切换后的光照场景为逆光场景或顺光场景,且所述切换后的光照场景的维持时长大于所述预设时长,则将所述当前摄像模式由所述线性模式切换为所述宽动态模式。
可选地,若所述当前摄像模式为所述宽动态模式,所述根据所述切换后的光照场景的维持时长,判断所述当前摄像模式切换为线性模式还是宽动态模式,包括:
若所述切换后的光照场景为正常场景,且所述切换后的光照场景的维持时长大于所述预设时长,则将所述当前摄像模式由所述宽动态模式切换为所述线性模式。
可选地,若所述当前摄像模式为所述宽动态模式,所述根据所述m个目标车辆中各个目标车辆的车身亮度和车身颜色,判断所述当前摄像模式切换为所述线性模式还是所述宽动态模式,包括:
从所述m个目标车辆中确定出车身颜色为黑色的u个目标车辆,其中,u为不大于m的正整数;
确定所述u个目标车辆中各个目标车辆的车身亮度;
从所述u个目标车辆中各个目标车辆的车身亮度中确定出位于预设车身亮度范围的v个车身亮度,其中,所述预设车身亮度范围为[vehicleythr1,vehicleythr2],包括端点值,v为不大于u的正整数;
依确定所述u个目标车辆中各个目标车辆的车身亮度的时间先后顺序,若所述v个车身亮度中连续w个车身亮度均小于vehicleythr1,则将所述当前摄像模式由所述宽动态模式切换为所述线性模式,其中,所述w为不大于v的正整数。
可选地,若所述当前摄像模式为所述线性模式,在从所述u个目标车辆中各个目标车辆的车身亮度中确定出位于预设车身亮度范围的v个车身亮度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v个车身亮度乘以亮度转换系数后的v个转换亮度,其中,所述亮度转换系数用于表征所述线性模式转换为所述宽动态模式的系数;
依确定所述u个目标车辆中各个目标车辆的车身亮度的时间先后顺序,若所述v个转换亮度中连续x个转换亮度均大于vehicleythr2,则将所述当前摄像模式由所述线性模式切换为所述宽动态模式。
可选地,所述判断针对m个目标车辆的当前拍摄环境亮度与预设环境亮度范围间的大小关系,包括:
在通过图像采集设备对同一场景进行拍摄时,确定所述图像采集设备的曝光时长、亮度增益、光圈转化系数和采集所述m个目标车辆中各个目标车辆的图像亮度;
根据所述曝光时长、所述亮度增益、所述光圈转化系数和所述图像亮度,确定所述当前拍摄环境亮度;
判断所述当前拍摄环境亮度与所述预设环境亮度范围间的大小关系。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摄像模式的切换装置,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针对m个目标车辆的当前拍摄环境亮度与预设环境亮度范围间的大小关系,其中,所述预设环境亮度范围为[lumathr1,lumathr2],包括端点值,m为正整数;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若根据所述大小关系,确定所述当前拍摄环境亮度大于lumathr2,则根据所述m个目标车辆中各个目标车辆的车牌亮度和当前光照场景,判断当前摄像模式切换为线性模式还是宽动态模式;
第三判断单元,用于若根据所述大小关系,确定所述当前拍摄环境亮度小于lumathr1,则根据所述m个目标车辆中各个目标车辆的车身亮度和车身颜色,判断所述当前摄像模式切换为所述线性模式还是所述宽动态模式。
可选地,所述第二判断单元用于:
确定所述m个目标车辆中各个目标车辆的车牌亮度;
从所述m个目标车辆中各个目标车辆的车牌亮度中确定出位于预设车牌亮度范围的n个车牌亮度,其中,所述预设车牌亮度范围为[plateminy,platemaxy],包括端点值,n为不大于m的正整数;
确定所述n个车牌亮度中各个车牌亮度与第一环境亮度范围间的第一大小关系,其中,所述第一环境亮度范围为[blthr1,blthr2],包括端点值;
根据所述第一大小关系,判断是否切换所述当前光照场景,以获得切换后的光照场景;
确定所述切换后的光照场景的维持时长;
根据所述切换后的光照场景的维持时长,判断所述当前摄像模式为线性模式还是宽动态模式。
可选地,若所述当前光照场景为正常场景,所述第二判断单元用于:
依确定所述m个目标车辆中各个目标车辆的车牌亮度的时间先后顺序,若所述n个车牌亮度中连续p个车牌亮度均小于blthr1,则将所述当前光照场景由所述正常场景切换为逆光场景,其中,p为不大于n的正整数。
可选地,若所述当前光照场景为逆光场景,所述第二判断单元用于:
依确定所述m个目标车辆中各个目标车辆的车牌亮度的时间先后顺序,若所述n个车牌亮度中连续r个车牌亮度均大于blthr2,则将所述当前拍摄场景由所述逆光场景切换为正常场景,其中,r为不大于n的正整数。
可选地,在所述从所述m个目标车辆中各个目标车辆的车牌亮度中确定出位于预设车牌亮度范围的n个车牌亮度之后,所述第二判断单元还用于:
确定所述n个车牌亮度中各个车牌亮度与第二环境亮度范围间的第二大小关系,其中,所述第二环境亮度范围为[olthr1,olthr2],包括端点值,olthr1>blthr2;
根据所述第二大小关系,判断是否切换所述当前光照场景,以获得切换后的光照场景。
可选地,若所述当前光照场景为正常场景,所述第二判断单元用于:
依确定所述m个目标车辆中各个目标车辆的车牌亮度的时间先后顺序,若所述n个车牌亮度中连续s个车牌亮度均大于olthr2,则将所述当前拍摄场景由所述正常场景切换顺光场景,其中,s为不大于n的正整数。
可选地,若所述当前光照场景为顺光场景,所述第二判断单元用于:
依确定所述m个目标车辆中各个目标车辆的车牌亮度的时间先后顺序,若所述n个车牌亮度中连续t个车牌亮度均小于olthr1,则将所述当前光照场景由所述顺光场景切换为正常场景,其中,t为不大于n的正整数。
可选地,若所述当前摄像模式为所述线性模式,所述第二判断单元用于:
判断所述切换后的光照场景的维持时长是否大于预设时长;
若所述切换后的光照场景为逆光场景或顺光场景,且所述切换后的光照场景的维持时长大于所述预设时长,则将所述当前摄像模式由所述线性模式切换为所述宽动态模式。
可选地,若所述当前摄像模式为所述宽动态模式,所述第二判断单元用于:
若所述切换后的光照场景为正常场景,且所述切换后的光照场景的维持时长大于所述预设时长,则将所述当前摄像模式由所述宽动态模式切换为所述线性模式。
可选地,若所述当前摄像模式为所述宽动态模式,所述第三判断单元用于:
从所述m个目标车辆中确定出车身颜色为黑色的u个目标车辆,其中,u为不大于m的正整数;
确定所述u个目标车辆中各个目标车辆的车身亮度;
从所述u个目标车辆中各个目标车辆的车身亮度中确定出位于预设车身亮度范围的v个车身亮度,其中,所述预设车身亮度范围为[vehicleythr1,vehicleythr2],包括端点值,v为不大于u的正整数;
依确定所述u个目标车辆中各个目标车辆的车身亮度的时间先后顺序,若所述v个车身亮度中连续w个车身亮度均小于vehicleythr1,则将所述当前摄像模式由所述宽动态模式切换为所述线性模式,其中,所述w为不大于v的正整数。
可选地,若所述当前摄像模式为所述线性模式,在从所述u个目标车辆中各个目标车辆的车身亮度中确定出位于预设车身亮度范围的v个车身亮度之后,所述第三判断单元用于:
确定所述v个车身亮度乘以亮度转换系数后的v个转换亮度,其中,所述亮度转换系数用于表征所述线性模式转换为所述宽动态模式的系数;
依确定所述u个目标车辆中各个目标车辆的车身亮度的时间先后顺序,若所述v个转换亮度中连续x个转换亮度均大于vehicleythr2,则将所述当前摄像模式由所述线性模式切换为所述宽动态模式。
可选地,所述第三判断单元用于:
在通过图像采集设备对同一场景进行拍摄时,确定所述图像采集设备的曝光时长、亮度增益、光圈转化系数和采集所述m个目标车辆中各个目标车辆的图像亮度;
根据所述曝光时长、所述亮度增益、所述光圈转化系数和所述图像亮度,确定所述当前拍摄环境亮度;
判断所述当前拍摄环境亮度与所述预设环境亮度范围间的大小关系。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装置,所述计算机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面所述的摄像模式的切换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面所述的摄像模式的切换方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摄像模式的切换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首先,判断针对m个目标车辆的当前拍摄环境亮度与预设环境亮度范围间的大小关系,然后,若当前拍摄环境亮度大于预设环境亮度范围的最大值,则根据m个目标车辆中各个目标车辆的车牌亮度和当前光照场景,判断当前摄像模式切换为线性模式还是宽动态模式;若当前拍摄环境亮度大于预设环境亮度范围的最小值,则根据m个目标车辆中各个目标车辆的车身亮度和车身颜色,判断当前摄像模式切换为线性模式还是宽动态模式。也就是说,根据当前拍摄环境亮度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摄像模式切换策略。具体地,在当前拍摄环境亮度相对预设环境亮度范围较大时,结合车牌亮度和光照场景来切换摄像模式,在当前拍摄环境亮度相对预设环境亮度范围较小时,结合车身亮度和车身颜色来切换摄像模式,从而实现了全天候条件下,对目标车辆和整体画面的全面监控,从而提高了全面监控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摄像模式的切换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摄像模式的切换方法中步骤s102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摄像模式的切换方法中步骤s202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摄像模式的切换方法中步骤s206的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摄像模式的切换方法中步骤s103的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摄像模式的切换方法中在步骤s503之后的方法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摄像模式的切换方法中步骤s101的方法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摄像模式的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目前,在白天,若当前光照场景为逆光情况,监控相机所采集到的图像中车牌亮度往往低于背景亮度,若当前光照场景为顺光情况,监控相机所采集到的图像中车牌亮度往往高于背景亮度。车牌亮度和背景亮度间的较大差异,势必影响车辆监控质量。此外,在夜晚,车辆驾驶员往往需要开启夜灯来辅助车辆行驶,夜灯一旦开启,夜灯较大的灯晕将影响车辆监控质量。可见,现有全面监控质量较差。
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摄像模式的切换方法,如图1所示,该摄像模式的切换方法包括:
s101:判断针对m个目标车辆的当前拍摄环境亮度与预设环境亮度范围间的大小关系,其中,所述预设环境亮度范围为[lumathr1,lumathr2],包括端点值,m为正整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m个目标车辆可以为经过预先设定的监控区域的车辆。预设环境亮度范围可以为根据经验值所设定的亮度区间。也就是说,预设环境亮度范围中的lumathr1和lumathr2可以是根据经验值所设定的数值,其中,lumathr1<lumathr2。比如,当前拍摄环境亮度大于lumathr2,则认为当前拍摄环境对应为白天。当前拍摄环境亮度小于lumathr1,则认为当前拍摄环境对应为夜晚。当前拍摄环境亮度在该预设环境亮度范围内时,当前拍摄环境对应为傍晚或黎明。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通过设定该预设环境亮度范围,提高对日夜情况的判定精度,从而提高监控质量。
s102:若根据所述大小关系,确定所述当前拍摄环境亮度大于lumathr2,则根据所述m个目标车辆中各个目标车辆的车牌亮度和当前光照场景,判断当前摄像模式切换为线性模式还是宽动态模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当前拍摄环境亮度大于lumathr2,当前环境可以是白天,通常在白天下,环境亮度较亮,光照场景可以有正常场景、逆光场景和顺光场景。其中,在正常场景下,车牌亮度和背景亮度相差较小,在逆光场景下,车牌亮度要远低于背景亮度,而在顺光场景下,车牌亮度要远高于背景亮度。在初始情况下,用于车辆监控的图像采集设备默认处于正常场景。此外,在当前拍摄环境亮度大于lumathr2时,结合车牌亮度和当前光照场景,判断当前拍摄模式切换为线性模式还是宽动态模式,这样的话,将重点关注的车牌亮度和与整体监控画面有关的光照场景结合在一起来判断是否切换当前摄像模式,从而保证了重点关注的车牌亮度和整体画面亮度间的一致性,提高了全面监控质量。
s103:若根据所述大小关系,确定所述当前拍摄环境亮度小于lumathr1,则根据所述m个目标车辆中各个目标车辆的车身亮度和车身颜色,判断所述当前摄像模式切换为所述线性模式还是所述宽动态模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当前拍摄环境亮度小于lumathr1,当前环境可以是夜晚,通常在夜晚,环境亮度较暗,车辆灯晕较大,此时,将车身亮度和车身颜色结合在一起来判定是否切换当前摄像模式,从而保证了重点关注的车辆和整体画面亮度间的一致性,提高了全面监控质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判断针对m个目标车辆的当前拍摄环境亮度与预设环境亮度范围间的大小关系,然后,若当前拍摄环境亮度大于预设环境亮度范围的最大值,则根据m个目标车辆中各个目标车辆的车牌亮度和当前光照场景,判断当前摄像模式切换为线性模式还是宽动态模式;若当前拍摄环境亮度大于预设环境亮度范围的最小值,则根据m个目标车辆中各个目标车辆的车身亮度和车身颜色,判断当前摄像模式切换为线性模式还是宽动态模式。也就是说,根据当前拍摄环境亮度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摄像模式切换策略。具体地,在当前拍摄环境亮度相对预设环境亮度范围较大时,结合车牌亮度和光照场景来切换摄像模式,在当前拍摄环境亮度相对预设环境亮度范围较小时,结合车身亮度和车身颜色来切换摄像模式,从而实现了全天候条件下,对目标车辆和整体画面的全面监控,从而提高了全面监控的质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步骤s102:若根据所述大小关系,确定所述当前拍摄环境亮度大于lumathr2,则根据所述m个目标车辆中各个目标车辆的车牌亮度和当前光照场景,判断当前摄像模式切换为线性模式还是宽动态模式,包括:
s201:确定所述m个目标车辆中各个目标车辆的车牌亮度;
s202:从所述m个目标车辆中各个目标车辆的车牌亮度中确定出位于预设车牌亮度范围的n个车牌亮度,其中,所述预设车牌亮度范围为[plateminy,platemaxy],包括端点值,n为不大于m的正整数;
s203:确定所述n个车牌亮度中各个车牌亮度与第一环境亮度范围间的第一大小关系,其中,所述第一环境亮度范围为[blthr1,blthr2],包括端点值;
s204:根据所述第一大小关系,判断是否切换所述当前光照场景,以获得切换后的光照场景;
s205:确定所述切换后的光照场景的维持时长;
s206:根据所述切换后的光照场景的维持时长,判断所述当前摄像模式切换为线性模式还是宽动态模式。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步骤s201至步骤s206的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首先,确定m个目标车辆中各个目标车辆的车牌亮度;然后,从m个目标车辆中各个目标车辆的车牌亮度中确定出位于预设车牌亮度范围的n个车牌亮度,该预设车牌亮度范围为[plateminy,platemaxy],包括端点值,plateminy<platemaxy,n为不大于m的正整数。也就是说,从m个车牌亮度中筛选出位于预设车牌亮度范围的n个车牌亮度,比如,从5个车牌亮度中筛选出位于预设车牌亮度范围的2个车牌亮度。预设车牌亮度范围可以是根据经验值所预先设定的范围值。然后,确定出n个车牌亮度中各个车牌亮度与第一环境亮度范围间的第一大小关系,也就是说,仅将符合预设车牌亮度范围的n个车牌亮度用于后续摄像模式的切换判定,从而避免了对摄像模式的误切换,提高了摄像模式的切换精度。其中,第一环境亮度范围为[blthr1,blthr2],包括端点值,blthr1<blthr2,该第一环境亮度范围可以是根据经验值所预先设定的范围值,根据第一大小关系,判断是否切换当前光照场景,以获得切换后的光照场景。也就是说,结合车牌亮度与第一环境亮度范围间的第一大小关系,来判断对当前光照场景的切换与否。然后,确定切换后的光照场景的维持时长。根据切换后的光照场景的维持时长,判断当前摄像模式切换为线性模式还是宽动态模式。通过切换后的光照场景的维持时长,来判断当前摄像模式的切换与否,从而避免了对当前摄像模式的误切换,提高了摄像模式的切换精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当前光照场景为正常场景,步骤s204:根据所述第一大小关系,判断是否切换所述当前光照场景,以获得切换后的光照场景,包括:依确定所述m个目标车辆中各个目标车辆的车牌亮度的时间先后顺序,若所述n个车牌亮度中连续p个车牌亮度均小于blthr1,则将所述当前光照场景由所述正常场景切换为逆光场景,其中,p为不大于n的正整数。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监控相机默认情况所处的光照场景为正常场景,依确定m个目标车辆中各个目标车辆的车牌亮度的时间先后顺序,若n个车牌亮度中连续p个车牌亮度均小于blthr1,则将当前光照场景由正常场景切换为逆光场景。也就是说,只有连续p个车牌亮度均小于blthr1,才可以将当前光照场景由正常场景切换为逆光场景,从而避免了光照场景的误切换,提高了光照场景的切换精度。比如,可以是通过标记位来表征当前光照场景,标记位为“00”表征当前光照场景为正常场景,标记位为“01”表征当前光照场景为逆光场景,标记位为“10”表征当前光照场景为顺光场景,此时,通过标记位由“00”调整为“01表征将当前光照场景由正常场景切换为逆光场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当前光照场景为逆光场景,步骤s204:根据所述第一大小关系,判断是否切换所述当前光照场景,以获得切换后的光照场景,包括:
依确定所述m个目标车辆中各个目标车辆的车牌亮度的时间先后顺序,若所述n个车牌亮度中连续r个车牌亮度均大于blthr2,则将所述当前拍摄场景由所述逆光场景切换为正常场景,其中,r为不大于n的正整数。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若当前光照场景为逆光场景,比如标记位为“01”,依确定m个目标车辆中各个目标车辆的车牌亮度的时间先后顺序,若n个车牌亮度中连续r个车牌亮度均大于blthr2,则将当前光照场景由逆光场景切换为正常场景。比如,将标记位由“01”切换为“00”。也就是说,只有连续r个车牌亮度均小于blthr1,才可以将当前光照场景由逆光场景切换为正常场景,从而避免了光照场景的误切换,提高了光照场景的切换精度。此外,r与p可以是同一正整数,还可以是不同的正整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在步骤s202:从所述m个目标车辆中各个目标车辆的车牌亮度中确定出位于预设车牌亮度范围的n个车牌亮度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s301:确定所述n个车牌亮度中各个车牌亮度与第二环境亮度范围间的第二大小关系,其中,所述第二环境亮度范围为[olthr1,olthr2],包括端点值,olthr1>blthr2;
s302:根据所述第二大小关系,判断是否切换所述当前光照场景,以获得切换后的光照场景。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步骤s301至步骤s302的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首先,确定n个车牌亮度中各个车牌亮度与第二环境亮度范围间的第二大小关系,该第二环境亮度范围为[olthr1,olthr2],包括端点值,olthr1<olthr2,该第二环境亮度范围可以是根据经验值所预先确定的范围值。其中,olthr1>blthr2,也就是说,第二环境亮度范围与第一环境亮度范围无交叠,第二环境亮度范围的最小值大于第一环境亮度范围的最大值。然后,根据第二大小关系,判断是否切换当前光照场景,从而获得切换后的光照场景。也就是说,结合车牌亮度与第二环境亮度范围间的第二大小关系,来判断对当前光照场景的切换与否。从而避免了对光照场景的误切换,提高了光照场景切换的精度。在对光照场景进行切换判断之后,便可以根据光照场景的维持时长来进一步地进行摄像模式的切换与否的判断,从而提高了摄像模式的切换精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当前光照场景为正常场景,步骤s302:根据所述第二大小关系,判断是否切换所述当前光照场景,以获得切换后的光照场景,包括:
依确定所述m个目标车辆中各个目标车辆的车牌亮度的时间先后顺序,若所述n个车牌亮度中连续s个车牌亮度均大于olthr2,则将所述当前光照场景由所述正常场景切换顺光场景,其中,s为不大于n的正整数。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若当前光照场景为正常场景,比如,标记位为“00”,依确定m个目标车辆中各个目标车辆的车牌亮度的时间先后顺序,若n个车牌亮度中连续s个车牌强度均大于olthr2,则将当前光照场景由正常场景切换为顺光场景。比如,将标记位由“00”切换为“10”。也就是说,只有连续s个车牌亮度均大于olthr2,才可以将当前光照场景由正常场景切换为顺光场景,从而避免了光照场景的误切换,提高了光照场景的切换精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当前光照场景为顺光场景,步骤s302:根据所述第二大小关系,判断是否切换所述当前光照场景,以获得切换后的光照场景,包括:
依确定所述m个目标车辆中各个目标车辆的车牌亮度的时间先后顺序,若所述n个车牌亮度中连续t个车牌亮度均小于olthr1,则将所述当前光照场景由所述顺光场景切换为正常场景,其中,t为不大于n的正整数。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若当前光照场景为顺光场景,比如,标记位为“10”,依确定m个目标车辆中各个目标车辆的车牌亮度的时间先后顺序,若n个车牌亮度中连续t个车牌强度均小于olthr1,则将当前光照场景由顺光场景切换为正常场景。比如,将标记位由“10”切换为“00”。也就是说,只有连续t个车牌亮度均小于olthr1,才可以将当前光照场景由顺光场景切换为正常场景,从而避免了光照场景的误切换,提高了光照场景的切换精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请参考图4,若所述当前摄像模式为所述线性模式,步骤s206:根据所述切换后的光照场景的维持时长,判断所述当前摄像模式切换为线性模式还是宽动态模式,包括:
s401:判断所述切换后的光照场景的维持时长是否大于预设时长;
s402:若所述切换后的光照场景为逆光场景或顺光场景,且所述切换后的光照场景的维持时长大于所述预设时长,则将所述当前摄像模式由所述线性模式切换为所述宽动态模式。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确定当前光照场景的维持时长,若当前光照场景发生了切换,则确定当前光照场景的维持时长,即确定切换后的光照场景的维持时长。然后,判断切换后的光照场景的维持时长是否大于预设时长,该预设时长可以是根据经验预先设置的,还可以是任意设置的。若切换后的光照场景为逆光场景,且切换后的光照场景的维持时长大于预设时长,则将当前摄像模式由线性模式切换为宽动态模式。也就是说,只有在切换后的光照场景的维持时长大于预设时长时,再进行当前摄像模式的切换,如此一来提高了摄像模式的切换效率。由于当前光照场景为逆光场景,且维持较长时间,将当前摄像模式由线性模式切换为宽动态模式,从而保证了逆光场景下车辆监控中主要关注的车牌亮度的效果,并兼顾了整体画面亮度,保证了全面监控的质量。若切换后的光照场景为顺光场景,通过对顺光场景维持时长的判断,在其维持时长大于预设时长时,将当前摄像模式由线性模式切换为宽动态模式的具体实现过程如同切换后的光照场景为逆光场景的情况,在此不再赘述。通常在光照场景为逆光场景或顺光场景下时,摄像模式为宽动态模式,监控效果更好。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所述当前摄像模式为所述宽动态模式,步骤s206:根据所述切换后的光照场景的维持时长,判断所述当前摄像模式切换为线性模式还是宽动态模式,包括:
若所述切换后的光照场景为正常场景,且所述切换后的光照场景的维持时长大于所述预设时长,则将所述当前摄像模式由所述宽动态模式切换为所述线性模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切换后的光照场景为正常场景,通过对正常场景维持时长的判断,在其维持时长大于预设时长时,将当前摄像模式由宽动态模式切换为线性模式的具体实现过程如同切换后的光照场景为逆光场景的情况,在此不再赘述。通常在光照场景为正常场景下时,摄像模式为线性模式,监控效果更好。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若所述当前摄像模式为所述宽动态模式,步骤s103:根据所述m个目标车辆中各个目标车辆的车身亮度和车身颜色,判断所述当前摄像模式切换为所述线性模式还是所述宽动态模式,包括:
s501:从所述m个目标车辆中确定出车身颜色为黑色的u个目标车辆,其中,u为不大于m的正整数;
s502:确定所述u个目标车辆中各个目标车辆的车身亮度;
s503:从所述u个目标车辆中各个目标车辆的车身亮度中确定出位于预设车身亮度范围的v个车身亮度,其中,所述预设车身亮度范围为[vehicleythr1,vehicleythr2],包括端点值,v为不大于u的正整数;
s504:依确定所述u个目标车辆中各个目标车辆的车身亮度的时间先后顺序,若所述v个车身亮度中连续w个车身亮度均小于vehicleythr1,则将所述当前摄像模式由所述宽动态模式切换为所述线性模式,其中,所述w为不大于v的正整数。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步骤s501至步骤s504的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首先,从m个目标车辆中确定出车身颜色为黑色的u个目标车辆,然后,再根据黑色的u个目标车辆进行后续的当前摄像模式切换与否的判定,由于在当前拍摄环境亮度小于lumathr1时,整体亮度较暗,一旦黑色车辆监控效果好,则其它颜色的车的监控效果也较好,因此,通过从m个目标车辆中确定出车身颜色为黑色的u个目标车辆,来进行当前摄像模式切换与否的判定,可以保证摄像模式切换的精度。然后,确定u个目标车辆中各个目标车辆的车身亮度,从u个目标车辆中各个目标车辆的车身亮度中确定出位于预设车身亮度范围的v个车身亮度,该预设车身亮度范围为[vehicleythr1,vehicleythr2],包括端点值,vehicleythr1<vehicleythr2,其可以是根据经验值预先设定的,还可以是任意数值。然后,依确定u个目标车辆中各个目标车辆的车身亮度的时间先后顺序,若v个车身亮度中连续w个车身亮度均小于vehicleythr1,再将当前摄像模式由宽动态模式切换为线性模式,从而避免了对摄像模式的误切换。此外,当亮度较暗时,通过将当前摄像模式由宽动态模式切换为线性模式,可以保证车身亮度,进而保证车牌的识别精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若当前摄像模式为线性模式,在s503:从所述u个目标车辆中各个目标车辆的车身亮度中确定出位于预设车身亮度范围的v个车身亮度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s601:确定所述v个车身亮度乘以亮度转换系数后的v个转换亮度,其中,所述亮度转换系数用于表征所述线性模式转换为所述宽动态模式的系数;
s602:依确定所述u个目标车辆中各个目标车辆的车身亮度的时间先后顺序,若所述v个转换亮度中连续x个转换亮度均大于vehicleythr2,则将所述当前摄像模式由所述线性模式切换为所述宽动态模式。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步骤s601至步骤s602的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首先,确定v个车身亮度乘以亮度转换系数后的v个转换亮度,其中,该亮度转换系数用于表征线性模式转换为宽动态模式的系数,由于宽动态模式下整体亮度相较于线性模式下要小,通过用亮度转换系数对线性模式下的v个车身亮度进行处理,从而在将线性模式切换为宽动态模式时,保证了宽动态模式下的监控效果。该亮度转换系数可以是根据经验预先设置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应用场景的需要来设定亮度转换系数的具体数值,在此不做限定。然后,依确定u个目标车辆中各个目标车辆的车身亮度的时间先后顺序,若v个转换亮度中连续x个转换亮度均大于vehicleythr2,则将当前摄像模式由线性模式切换为宽动态模式。也就是说,只有连续x个转换亮度均大于vehicleythr2时,才将当前摄像模式由线性模式切换为宽动态模式,从而避免对摄像模式的误切换,提高了摄像模式的切换精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步骤s101:判断针对m个目标车辆的当前拍摄环境亮度与预设环境亮度范围间的大小关系,包括:
s701:在通过图像采集设备对同一场景进行拍摄时,确定所述图像采集设备的曝光时长、亮度增益、光圈转化系数和采集所述m个目标车辆中各个目标车辆的图像亮度;
s702:根据所述曝光时长、所述亮度增益、所述光圈转化系数和所述图像亮度,确定所述当前拍摄环境亮度;
s703:判断所述当前拍摄环境亮度与所述预设环境亮度范围间的大小关系。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步骤s701至步骤s703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通过图像采集设备对同一场景进行拍摄时,确定该图像采集设备的曝光时长、亮度增益、光圈转化系数和采集m个目标车辆中各个目标车辆的图像亮度;其中,曝光时长、亮度增益和光圈转化系数是该图像采集设备所固有的参数,可以是根据实际应用需要来设定相关参数,在此不做限定。在确定出曝光时长、亮度增益、光圈转化系数和图像亮度,便可以确定出当前拍摄环境亮度。由于需要根据多个参数来确定当前拍摄环境亮度,从而提高了对当前拍摄环境亮度的检测效率。然后,根据当前拍摄环境亮度与预设环境亮度范围间的大小关系,然后进行后续摄像模式切换与否的判定,由于二者间的关系可以是大于的关系,还可以是等于的关系,还可以是小于的关系,根据不同的大小关系,采用不同的摄像模式切换与否的判断策略,从而提高了摄像模式的切换精度,保证了全面监控质量。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如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摄像模式的切换装置,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10,用于判断针对m个目标车辆的当前拍摄环境亮度与预设环境亮度范围间的大小关系,其中,所述预设环境亮度范围为[lumathr1,lumathr2],包括端点值,m为正整数;
第二判断单元20,用于若根据所述大小关系,确定所述当前拍摄环境亮度大于lumathr2,则根据所述m个目标车辆中各个目标车辆的车牌亮度和当前光照场景,判断当前摄像模式切换为线性模式还是宽动态模式;
第三判断单元30,用于若根据所述大小关系,确定所述当前拍摄环境亮度小于lumathr1,则根据所述m个目标车辆中各个目标车辆的车身亮度和车身颜色,判断所述当前摄像模式切换为所述线性模式还是所述宽动态模式。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摄像模式的切换装置中的各个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前述已经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器中,也可以是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摄像模式的切换方法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程序产品在计算设备上运行时,程序代码用于使该主控设备执行本说明书上述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摄像模式的切换方法中的步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判断单元20用于:
确定所述m个目标车辆中各个目标车辆的车牌亮度;
从所述m个目标车辆中各个目标车辆的车牌亮度中确定出位于预设车牌亮度范围的n个车牌亮度,其中,所述预设车牌亮度范围为[plateminy,platemaxy],包括端点值,n为不大于m的正整数;
确定所述n个车牌亮度中各个车牌亮度与第一环境亮度范围间的第一大小关系,其中,所述第一环境亮度范围为[blthr1,blthr2],包括端点值;
根据所述第一大小关系,判断是否切换所述当前光照场景,以获得切换后的光照场景;
确定所述切换后的光照场景的维持时长;
根据所述切换后的光照场景的维持时长,判断所述当前摄像模式为线性模式还是宽动态模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所述当前光照场景为正常场景,第二判断单元20用于:
依确定所述m个目标车辆中各个目标车辆的车牌亮度的时间先后顺序,若所述n个车牌亮度中连续p个车牌亮度均小于blthr1,则将所述当前光照场景由所述正常场景切换为逆光场景,其中,p为不大于n的正整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所述当前光照场景为逆光场景,第二判断单元20用于:
依确定所述m个目标车辆中各个目标车辆的车牌亮度的时间先后顺序,若所述n个车牌亮度中连续r个车牌亮度均大于blthr2,则将所述当前拍摄场景由所述逆光场景切换为正常场景,其中,r为不大于n的正整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所述从所述m个目标车辆中各个目标车辆的车牌亮度中确定出位于预设车牌亮度范围的n个车牌亮度之后,第二判断单元20还用于:
确定所述n个车牌亮度中各个车牌亮度与第二环境亮度范围间的第二大小关系,其中,所述第二环境亮度范围为[olthr1,olthr2],包括端点值,olthr1>blthr2;
根据所述第二大小关系,判断是否切换所述当前光照场景,以获得切换后的光照场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所述当前光照场景为正常场景,第二判断单元20用于:
依确定所述m个目标车辆中各个目标车辆的车牌亮度的时间先后顺序,若所述n个车牌亮度中连续s个车牌亮度均大于olthr2,则将所述当前拍摄场景由所述正常场景切换顺光场景,其中,s为不大于n的正整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所述当前光照场景为顺光场景,第二判断单元20用于:
依确定所述m个目标车辆中各个目标车辆的车牌亮度的时间先后顺序,若所述n个车牌亮度中连续t个车牌亮度均小于olthr1,则将所述当前光照场景由所述顺光场景切换为正常场景,其中,t为不大于n的正整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所述当前摄像模式为所述线性模式,第二判断单元20用于:
判断所述切换后的光照场景的维持时长是否大于预设时长;
若所述切换后的光照场景为逆光场景或顺光场景,且所述切换后的光照场景的维持时长大于所述预设时长,则将所述当前摄像模式由所述线性模式切换为所述宽动态模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所述当前摄像模式为所述宽动态模式,第二判断单元20用于:
若所述切换后的光照场景为正常场景,且所述切换后的光照场景的维持时长大于所述预设时长,则将所述当前摄像模式由所述宽动态模式切换为所述线性模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所述当前摄像模式为所述宽动态模式,第三判断单元30用于:
从所述m个目标车辆中确定出车身颜色为黑色的u个目标车辆,其中,u为不大于m的正整数;
确定所述u个目标车辆中各个目标车辆的车身亮度;
从所述u个目标车辆中各个目标车辆的车身亮度中确定出位于预设车身亮度范围的v个车身亮度,其中,所述预设车身亮度范围为[vehicleythr1,vehicleythr2],包括端点值,v为不大于u的正整数;
依确定所述u个目标车辆中各个目标车辆的车身亮度的时间先后顺序,若所述v个车身亮度中连续w个车身亮度均小于vehicleythr1,则将所述当前摄像模式由所述宽动态模式切换为所述线性模式,其中,所述w为不大于v的正整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所述当前摄像模式为所述线性模式,在从所述u个目标车辆中各个目标车辆的车身亮度中确定出位于预设车身亮度范围的v个车身亮度之后,第三判断单元30用于:
确定所述v个车身亮度乘以亮度转换系数后的v个转换亮度,其中,所述亮度转换系数用于表征所述线性模式转换为所述宽动态模式的系数;
依确定所述u个目标车辆中各个目标车辆的车身亮度的时间先后顺序,若所述v个转换亮度中连续x个转换亮度均大于vehicleythr2,则将所述当前摄像模式由所述线性模式切换为所述宽动态模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三判断单元30用于:
在通过图像采集设备对同一场景进行拍摄时,确定所述图像采集设备的曝光时长、亮度增益、光圈转化系数和采集所述m个目标车辆中各个目标车辆的图像亮度;
根据所述曝光时长、所述亮度增益、所述光圈转化系数和所述图像亮度,确定所述当前拍摄环境亮度;
判断所述当前拍摄环境亮度与所述预设环境亮度范围间的大小关系。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如图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装置,所述计算机装置包括处理器40,处理器40用于执行存储器50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面所述的摄像模式的切换方法的步骤。
处理器40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医学影像文本报告的生成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50,处理器40读取存储器50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信号处理流程的步骤。
具体地,所述处理器40,用于读取存储器50中的程序,执行上述摄像模式的切换方法所述的任一步骤。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面所述的摄像模式的切换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摄像模式的切换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首先,判断针对m个目标车辆的当前拍摄环境亮度与预设环境亮度范围间的大小关系,然后,若当前拍摄环境亮度大于预设环境亮度范围的最大值,则根据m个目标车辆中各个目标车辆的车牌亮度和当前光照场景,判断当前摄像模式切换为线性模式还是宽动态模式;若当前拍摄环境亮度大于预设环境亮度范围的最小值,则根据m个目标车辆中各个目标车辆的车身亮度和车身颜色,判断当前摄像模式切换为线性模式还是宽动态模式。也就是说,根据当前拍摄环境亮度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摄像模式切换策略。具体地,在当前拍摄环境亮度相对预设环境亮度范围较大时,结合车牌亮度和光照场景来切换摄像模式,在当前拍摄环境亮度相对预设环境亮度范围较小时,结合车身亮度和车身颜色来切换摄像模式,从而实现了全天候条件下,对目标车辆和整体画面的全面监控,从而提高了全面监控的质量。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