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区切换的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21104539发布日期:2020-06-16 21:08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区切换的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案是以申请号为201710195422.2,申请日为2017年3月29日,名称为《一种配置邻区的方法及系统》的专利申请为母案的分案申请。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区切换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技术经过几代的发展,成为人们日常应用最广的通信方式。以lte网络为代表的全球4g网络持续增加,用户稳步增长,全球4g市场已经从起步期进入到迅速发展期。随着lte的发展,基站越来越多,复杂的邻区关系会导致漏小区和错小区,进而导致切换小区时失败而掉话,因此准确的邻区关系配置是保证移动网络性能的基本要求。

现有的配置邻区关系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两种:

第一种为人工维护,即通过人工手动添加源小区周围的邻区。随着无线网络的发展,尤其是小基站的部署,该方式将越来越难,成本越来越高。

第二种为通过anr方式自动配置邻区,即通过终端切换测量漏配邻区,并通过终端上报的方式获取漏配的邻区信息,并将漏配的邻区信息添加至邻区列表中。但是,anr方式有诸多限制,如必须是支持cgi上报的终端才可检测漏配的邻区信息,测量是基于频点而不是基于邻区列表,只能测量预先配置频点的邻区,这些限制导致邻区信息收集不完整;更重要的是,终端上报的测量信息里不包括基站类型和源小区对应的基站与邻区对应的基站间包含的链路类型;当进行小区切换时,需尝试配置目标小区对应基站的类型,若基站类型配置错误,则小区切换失败,造成掉话的现象,影响用户体验;此外,x2链路可使相邻的基站间直接通信,从而保证用户在整个网络中无缝切换,而s1链路可使基站与核心网通信,核心网再将数据转发至其它基站,因此s1链路的通信效率低于x2链路;由于每个lte基站都包含s1链路,但不一定包含x2链路,在进行小区切换时,源基站一般先尝试与目标基站建立x2连接,通过x2链路将移动终端的数据发送给目标基站,若x2连接建立失败,再通过s1链路与目标基站通信。因此,在进行小区切换前若不知源小区对应的基站和目标小区对应的基站间是否包含x2链路,会降低小区切换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区切换的方法及系统,实现提高邻区切换的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区切换的方法,包括:

检测源小区的邻区;

识别所述邻区对应的第一基站的类型;

根据所述类型为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源小区对应的第二基站建立x2连接;

若所述x2连接建立成功,则标记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通过x2链路通信;否则:

标记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通过s1链路通信。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小区切换的系统,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源小区的邻区;

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所述邻区对应的第一基站的类型;

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类型为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源小区对应的第二基站建立x2连接;

标记模块,用于若所述x2连接建立成功,则标记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通过x2链路通信;否则标记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通过s1链路通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配置邻区对应的基站类型和与邻区对应基站的连接方式,使得小区切换时可根据正确的且最优的配置信息进行切换操作,从而提高小区切换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小区切换的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框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小区切换的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基站分布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基站连接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小区切换的系统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标号说明:

1、检测模块;11、第一检测单元;12、第二检测单元;2、识别模块;

3、建立模块;4、标记模块;5、设置模块;6、更新模块;7、发送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发明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通过配置邻区对应的基站类型和与邻区对应基站的连接方式,实现提高小区切换的效率。

请参照图1至图5,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区切换的方法,包括:

检测源小区的邻区;

识别所述邻区对应的第一基站的类型;

根据所述类型为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源小区对应的第二基站建立x2连接;

若所述x2连接建立成功,则标记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通过x2链路通信;否则:

标记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通过s1链路通信。

进一步地,检测源小区的邻区,具体为:

使用两种以上方式检测所述源小区的邻区。

进一步地,使用两种以上方式检测所述源小区的邻区,具体为:

所述第二基站启动时,根据预设的扫频频点检测邻区;

在所述第二基站运行过程中,采用预设时间间隔根据所述预设的扫频频点检测邻区方法,终端上报测量信息方法,解析s1切换信令方法,解析x2接口信令方法中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检测邻区。

由上述描述可知,使用两种以上方式检测所述源小区的邻区,有利于提高检测到的邻区信息的完整性,当进行小区切换时,可直接根据已有的邻区配置信息切换小区,从而提高小区切换的效率。

进一步地,根据预设的扫频频点检测邻区,具体为:

根据所述预设的扫频频点,得到对应的物理小区标识码;所述预设的扫频频点包括基站在运行过程中自动收集的频点和根据通信运营商常用的频点信息配置的频点;

获取与所述物理小区标识码对应的lte小区系统信息;

解析所述lte小区系统信息,得到所述邻区的信息。

由上述描述可知,可快速检测到基站覆盖范围内的绝大部分邻区,且准确率高。

进一步地,识别所述邻区对应的第一基站的类型,具体为:

在与预设基站类型对应的核心网中搜索所述邻区的ip地址,得到搜索结果;所述预设基站类型包括微站和宏站;

若所述搜索结果为所述核心网中存在所述ip地址,则设置所述第一基站的类型为所述预设基站类型。

进一步地,还包括:

设置邻区的阶位。

由上述描述可知,邻区的阶位可用于优化邻区间的物理小区标识,提高切换成功率。

进一步地,还包括:

更新所述邻区至邻区列表;

发送所述邻区列表至所述邻区对应的基站。

由上述描述可知,有利于提高获取邻区信息的效率及完整性。

如图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小区切换的系统,包括:

检测模块1,用于检测源小区的邻区;

识别模块2,用于识别所述邻区对应的第一基站的类型;

建立模块3,用于根据所述类型为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源小区对应的第二基站建立x2连接;

标记模块4,用于若所述x2连接建立成功,则标记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通过x2链路通信;否则标记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通过s1链路通信。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模块1包括:

第一检测单元11,用于所述第二基站启动时,根据预设的扫频频点检测邻区;

第二检测单元12,用于在所述第二基站运行过程中,采用预设时间间隔根据所述预设的扫频频点检测邻区方法,终端上报测量信息方法,解析s1切换信令方法,解析x2接口信令方法中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检测邻区。

进一步地,还包括:

设置模块5,用于设置邻区的阶位;

更新模块6,用于更新所述邻区至邻区列表;

发送模块7,用于发送所述邻区列表至所述邻区对应的基站。

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提供的配置邻区的系统可提高小区切换的效率。

请参照图3及图4,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为:

s1、使用两种以上方式检测源小区的邻区;

s11、源小区对应的第二基站启动时,根据预设的扫频频点检测邻区;具体为:

根据所述预设的扫频频点,得到对应的物理小区标识码;所述预设的扫频频点包括基站在运行过程中自动收集的频点和根据通信运营商常用的频点信息配置的频点,如379000、38098、38400和38950均为通信运营商常用的频点;获取与所述物理小区标识码对应的lte小区系统信息;解析所述lte小区系统信息,得到所述邻区信息;

其中,基站自动收集频点信息的方式包括:基站启动网络探测的过程中,自动收集邻区的sib5和sib7信息,解析所述sib5和sib7信息得到邻区的频点信息;获取终端上报的邻区频点信息;解析s1接口信令和x2接口信令,获得信令中邻区的频点信息。

例如,如图3所示,当第二基站(基站a)启动时,第二基站会启动网络探测功能,遍历预设的扫频频点,搜索第二基站(基站a)覆盖范围内对应扫频频点的物理小区标识码(包括基站b、基站c及基站g的物理小区标识码),形成物理小区标识码列表;接着遍历搜索到的物理小区标识码列表,获取对应的mib和sib等信息,通过解析mib和sib信息得到邻区信息。此方法是利用了基站自身的网络探测功能,使基站可以主动侦听其覆盖范围内相邻基站的小区信号,获取对应的频点,物理小区标识码等,准确率高,对基站的切换、pci优化等方面有很大的辅助作用。因此,当第二基站启动时,即初始化时,先使用该方法批量扫描相邻基站的小区信息;

s12、在所述第二基站运行过程中,采用预设时间间隔根据所述预设的扫频频点获取邻区信息方法,终端上报测量信息方法,解析s1切换信令方法,解析x2接口信令方法中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其中,采用预设时间间隔根据所述预设的扫频频点获取邻区信息方法具体为:根据设置的扫描周期,定时根据预设的扫频频点监测第二基站(基站a)覆盖范围内的频点信息;例如:源小区基站会收集邻区的sib5(lte邻区信息)及sib7(geran邻区信息)中的频点信息,收集终端上报信息中的频点信息,收集s1/x2接口信令中的频点信息,以这些自动收集的频点为扫频频点,启动基站的网络探测功能检测对应频点下的邻区信息;

终端上报测量信息方法具体为:基站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会收到其覆盖范围内的终端上报的测量信息,基站根据上报的测量信息,要求终端上报漏配邻区的小区全局标识符信息,并更新基站的邻区信息;例如,如图3所示,终端a接入第二基站(基站a),基站a会下发的测量控制命令至终端a,测量控制命令中的相关参数根据周边环境实时更新,终端a从第二基站(基站a)移动基站d的过程中,当终端a感知到基站d且尚未离开第二基站(基站a)的覆盖范围时,终端a上报了基站d中物理小区标识码为58的小区测量信息,(第二基站)基站a搜索后发现物理小区标识码为58的小区不在邻区列表中,则要求终端a上报该小区的小区全局标识符,终端a会将接收到的基站d的lte小区系统信息上报给第二基站(基站a);测量控制信息根据周边的环境实时更新,避免了手动输入的麻烦,同时实时性强,更能自适应周边环境;

在第二基站运行过程中,解析s1切换信令获取邻区信息的方法具体为:终端驻留在漏配邻区,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向源小区对应的基站发起s1切换流程,源小区对应的基站根据接收到的s1切换信令,解析得到漏配邻区的信息,并将漏配邻区的信息加入邻区列表;例如,如图3所示,终端b驻留在基站f,第二基站(基站a)为基站f的邻区,但是基站f不为第二基站(基站a)的邻区;当终端b从基站f移动至第二基站(基站a)的过程中,发生s1切换,第二基站(基站a)通过解析s1切换信令获取基站f的小区信息;s1切换信令携带源基站和目标基站的信息;

在第二基站运行过程中,解析x2接口信令获取邻区信息的方法具体为:漏配邻区向源小区对应的基站发起x2连接建立请求,源小区对应的基站解析建立请求信令,获得漏配的邻区信息;例如,如图3所示,基站g向第二基站(基站a)发起x2建立请求,若x2建立成功,则第二基站(基站a)将基站g加入邻区列表,同时标识x2接口切换;否则标识s1接口切换;若x2建立成功,则基站g通过x2配置更新命令告知第二基站(基站a)自身的邻区信息(基站e),第二基站(基站a)则将基站e加入邻区列表,标识二阶邻区;

第二基站在新的环境安装一段时间后,会采用预设时间间隔根据所述预设的扫频频点获取邻区信息方法,终端上报测量信息方法,解析s1切换信令方法,解析x2接口信令方法中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实时检测周边小区的信息,以提高搜集邻区信息的完整性,从而提高移动终端在邻区间切换的成功率。

s2、识别所述邻区对应的第一基站的类型;具体为:

在与预设基站类型对应的核心网中搜索所述邻区的ip地址,得到搜索结果;所述预设基站类型包括微站和宏站;若所述搜索结果为所述核心网中存在所述ip地址,则设置所述第二基站的类型为所述预设基站类型;

若在预设基站类型对应的核心网中均搜索不到所述邻区的ip地址,则比较第二基站和第一基站的频段是否相同,若相同,则预设置第一基站的类型与第二基站的类型相同,否则,预设置第一基站的类型为与第二基站类型不同的基站类型;同时设置邻区的基站类型属性为failure,该属性主要用于在实际切换过程中,切换类型的确认;第二基站与邻区的基站类型属性为failure的邻区发生切换,若切换成功,说明预设置的邻区的基站类型正确,则邻区的基站类型属性转为success,若切换失败,则比较切换失败次数与预设的切换阈值,若切换失败次数超过预设的切换阈值,则修改邻区的基站类型。

例如:预设置识别的邻区基站类型为微站类型,以微站类型计算邻区的cellidentity(小区标识),以此小区标识向核心网发起tnl(transportnetworklayer)流程以获取对应小区标识的相关信息;

若成功从核心网获取到此小区识别的信息,则判断邻区类型为微站;

若无法获取到,则设置邻区类型为宏站,以宏站类型计算邻区的cellidentity(小区识别),向核心网发起tnl流程获取对应小区标识的信息;

若成功获取,则判断邻区类型为宏站,否则比较所述邻区和源小区所在的载频频段;

若邻区与源小区所在的载频为同一频段,则设置邻区对应的基站和源小区对应的基站类型一样;否则设置邻区和源小区对应的基站类型不同。

s3、根据所述类型为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源小区对应的第二基站建立x2连接;若所述x2连接建立成功,则标记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通过x2链路通信;否则标记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通过s1链路通信。s4、设置邻区的阶位。

其中,和源小区对应的基站直接相邻的邻区为一阶邻区,和源小区对应的基站距离两跳的邻区为二阶邻区;如,将通过解析x2接口信令方法检测到的邻区标记为二阶邻区。

s5、更新所述邻区至邻区列表;发送所述邻区列表至所述邻区对应的基站。

例如,如图4所示,基站x、y、z间互相建立了x2关系,此时新增基站w,基站w会与基站z建立x2连接,基站z收集到基站w的小区信息后,会通过配置更新信令告知基站x及基站y,同理基站z也会将自身的邻区列表发送至基站w,能够提高获取邻区信息的效率及完整性。

s6、邻区列表内邻区的基站类型维护;源小区对应的基站与邻区列表内基站类型属性为failure的邻区发生s1接口切换,若切换成功,说明设置的邻区的基站类型正确,则邻区的基站类型属性转为success,若切换失败,则比较切换失败次数与预设的切换阈值,若切换失败次数超过预设的切换阈值,则修改邻区的基站类型。

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实施例实现提高邻区关系完整性的同时提高邻区切换的成功率。

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二为:

检测模块1检测源小区的邻区;其中,当源小区对应的第二基站启动时,第一检测单元11根据预设的扫频频点检测邻区;在源小区对应的第二基站运行过程中,第二检测单元12采用预设时间间隔根据所述预设的扫频频点检测邻区方法,终端上报测量信息方法,解析s1切换信令方法,解析x2接口信令方法中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检测邻区;

通过识别模块2识别检测模块1收集到的所述邻区对应的第一基站的类型;

建立模块3根据所述类型为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源小区对应的第二基站建立x2连接;若所述x2连接建立成功,则通过标记模块4标记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通过x2链路通信;否则通过标记模块4标记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通过s1链路通信;设置模块5设置邻区的阶位;

更新模块6更新所述邻区至邻区列表;当周围有新建的基站时,通过发送模块7发送所述邻区列表至所述邻区对应的基站。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区切换的方法及系统,通过两种以上方式收集邻区信息,并通过两种以上方式识别邻区对应的基站类型和与邻区对应基站的通信方式,使得小区切换时可根据正确的且最优的配置信息进行切换操作,从而提高小区切换的效率。进一步地,使用两种以上方式检测所述源小区的邻区,有利于提高检测到的邻区信息的完整性,当进行小区切换时,可直接根据已有的邻区配置信息切换小区,从而提高小区切换的效率。进一步地,可快速检测到基站覆盖范围内的绝大部分邻区,且准确率高。进一步地,当源小区的最佳邻区对应的基站出现故障时,可根据邻区的阶位重选小区;此外,邻区的阶位可用于优化邻区间的物理小区标识码。进一步地,有利于提高获取邻区信息的效率及完整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