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排出介质的介质排出装置及具备所述介质排出装置的图像读取装置。
背景技术:
在作为图像读取装置的一例的扫描仪中,具备将多张介质自动地向读取部输送并将由读取部读取后的介质排出的介质排出装置。介质排出装置具备堆叠由读取部读取后的介质的排出托盘。
例如,在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具备排出托盘的扫描仪,该排出托盘堆叠从扫描仪主体排出的读取后的介质。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扫描仪中,作为排出托盘的原稿排出台具备:配置于介质排出方向上游的前表面罩和配置于该介质排出方向下游的上表面罩。
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扫描仪中,排出托盘具备:配置于介质排出方向上游的第一排出托盘;以及依次配置于该介质排出方向下游的第一延长托盘、第二延长托盘及第三延长托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6283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8-10415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扫描仪的排出托盘(原稿排出台)中,由于接受介质时的托盘角度是固定的,所以存在例如会根据介质的种类或介质存在折痕或卷曲等的状态而造成堆叠不良的情况。另外,若托盘角度是固定的,则介质排出方向上的装置尺寸也是固定的。
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扫描仪的排出托盘虽然可以改变接受介质时的排出托盘的角度,但由于是改变排出托盘整体的角度的结构,所以从扫描仪主体排出的介质的前端着地的第一排出托盘的角度会发生改变。第一排出托盘的在介质排出方向上上升的倾斜姿态越陡,介质相对于托盘面的进入角度就越大,导致介质压弯的可能性增加。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本发明的介质排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排出单元,从框体排出介质;以及排出托盘,具有:第一托盘,接受由所述排出单元排出的介质的前端并且能够载置介质;和第二托盘,相对于所述第一托盘位于介质排出方向的下游并且能够载置介质,所述排出托盘被构成为在所述介质排出方向上侧视时能够不改变所述第一托盘相对于所述排出单元的姿态而切换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所述第一姿态是所述第一托盘和所述第二托盘构成第一角度的姿态,所述第二姿态是所述第一托盘和所述第二托盘构成比所述第一角度小的第二角度的姿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排出托盘及供给托盘处于收纳状态的扫描仪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排出托盘及供给托盘处于展开状态的扫描仪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辅助排出托盘及辅助供给托盘被抽出而使排出托盘取第一姿态的打印机的外观立体图。
图4是辅助排出托盘及辅助供给托盘被抽出而使排出托盘取第二姿态的打印机的外观立体图。
图5是被支承部件支承的框体的角度与图1不同的扫描仪的外观立体图。
图6是表示扫描仪的介质输送路径的侧面剖视图。
图7是对排出托盘的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进行说明的图。
图8是对切换排出托盘的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的结构进行说明的图。
图9是对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更例进行说明的图。
图10是对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更例进行说明的图。
图11是对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三变更例进行说明的图。
图12是对第一实施方式的第四变更例进行说明的图。
图13是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的图。
图14是对第二实施方式的变更例进行说明的图。
图15是对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的图。
图16是对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的图。
图17是对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扫描仪(图像读取装置),2…框体,3…下部单元,4…上部单元,5…读取部,5a…第一读取部,5b…第二读取部,6…供给部,7…操作面板,8…供给托盘,8a…转动轴,9…辅助供给托盘,9a…第一辅助供给托盘,9b…第二辅助供给托盘,9c…第三辅助供给托盘,10…介质排出装置,12a、12b…边缘引导部,14…供给辊,15…分离辊,16…输送辊对,16a…输送驱动辊,16b…输送从动辊,17…排出辊对(排出单元),17a…排出驱动辊,17b…排出从动辊,18…排出部,19…支承部件,20…排出托盘,20a…转动轴,21…第一托盘,22…第二托盘,23…第三托盘,24…第四托盘,25…限制部,30…托盘转动轴,31…滑动轴,32…导轨,33…凹部,34…心形凸轮机构,35…心形凸轮槽,36…滑动销,37a…第一止挡件,37b…第二止挡件,40…托盘转动轴,41…支承棒(锁定单元),42…导轨,43…锁定销,p…介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进行简要的说明。
第一方式涉及的介质排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排出单元,从框体排出介质;以及排出托盘,具有:第一托盘,接受由所述排出单元排出的介质的前端并且能够载置介质;和第二托盘,相对于所述第一托盘位于介质排出方向的下游并且能够载置介质,所述排出托盘被构成为所述介质排出方向上侧视时能够不改变所述第一托盘相对于所述排出单元的姿态而切换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所述第一姿态是所述第一托盘和所述第二托盘构成第一角度的姿态,所述第二姿态是所述第一托盘和所述第二托盘构成比所述第一角度小的第二角度的姿态。
根据本方式,所述排出托盘被构成为在所述介质排出方向上侧视时能够不改变所述第一托盘相对于所述排出单元的姿态而切换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所述第一姿态是所述第一托盘和所述第二托盘构成第一角度的姿态,所述第二姿态是所述第一托盘和所述第二托盘构成比所述第一角度小的第二角度的姿态,因此能够根据介质的种类、状态或者设置装置的空间来切换所述第一姿态和所述第二姿态。
此时,即使切换所述第一姿态和所述第二姿态,所述第一托盘相对于所述排出单元的姿态也不会发生改变,因此被所述排出单元排出的介质的前端进入所述第一托盘的载置面的进入角度不发生改变。因此,能够在减少在改变排出托盘整体的角度的情况下产生的介质压弯的可能性。
第二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式中,所述排出托盘被构成为能够切换展开状态和收纳状态,所述展开状态是能够载置介质的状态,所述收纳状态是由所述第一托盘或者所述第一托盘及所述第二托盘双方覆盖所述框体的一部分的状态。
根据本方式,所述排出托盘被构成为能够切换展开状态和收纳状态,所述展开状态是能够接受介质的状态,所述收纳状态是由所述第一托盘或者所述第一托盘及所述第二托盘双方覆盖所述框体的一部分的状态,因此例如当收纳装置时,将所述收纳状态的所述排出托盘作为所述框体的盖来使用,并能够使装置紧凑化。另外,在所述展开状态的所述排出托盘中能得到与第一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第三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式或者第二方式中,所述第二托盘被构成为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托盘收纳。
根据本方式,所述第二托盘被构成为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托盘收纳,因此例如当在不使用装置时或排出至所述排出托盘的介质尺寸较小的情况下,能够将所述第二托盘收纳于所述第一托盘,从而节省空间地配置装置。
第四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三方式中,所述第二托盘具备能够在所述介质排出方向及其反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托盘滑动的滑动轴,所述第一托盘具备引导所述滑动轴的导轨,在所述滑动轴位于所述导轨的情况下,所述导轨包括所述第二托盘相对于所述第一托盘的角度成为所述第一角度的第一位置和成为所述第二角度的第二位置。
根据本方式,通过使所述第二托盘的所述滑动轴沿着所述导轨滑动,能够切换所述排出托盘的所述第一姿态和所述第二姿态。
第五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四方式中,所述导轨具备在所述第一位置及所述第二位置中的一方或者双方保持所述滑动轴的保持单元。
根据本方式,所述导轨具备以所述第一位置及所述第二位置中的一方或者双方保持所述滑动轴的保持单元,因此能够保持所述排出托盘的姿态。
第六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式至第三方式的任一方式中,所述排出托盘为能够通过所述第二托盘相对于所述第一托盘转动来切换所述第一姿态和所述第二姿态的结构,并具备将所述排出托盘锁定为所述第一姿态及所述第二姿态中的一方或者双方的锁定单元。
根据本方式,能够通过简易的结构来切换所述排出托盘的所述第一姿态和所述第二姿态并维持该姿态。
第七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式至第六方式的任一方式中,所述第二托盘具备相对于该第二托盘能够展开且能够收纳的第三托盘。
根据本方式,所述第二托盘具备相对于该第二托盘能够展开且能够收纳的第三托盘,因此能够进一步延长所述排出托盘的介质排出方向长度。
第八方式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读取部,读取介质的图像;在第一方式至第七方式的任一方式中记载的所述介质排出装置,排出由所述读取部读取的介质。
根据本方式,在具备读取介质的图像的读取部和排出由所述读取部读取的介质的所述介质排出装置的图像读取装置中,能得到与第一方式至第七方式的任一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概要进行说明。作为本实施方式中的图像读取装置的一例,举例说明能够读取介质的表面及背面中的至少一面的扫描仪1。扫描仪1是读取文档等原稿的所谓的文档扫描仪。
在各图中示出的x-y-z坐标系中,x方向是装置宽度方向,y方向是装置进深方向。z方向表示高度方向。另外,将+y方向作为装置前方,将-y方向作为装置后方。另外,从装置前方观察,将左侧作为+x方向,将右侧作为-x方向。另外,将+z方向作为装置上方,将-z方向侧作为装置下方。另外,将介质p被供给并移动的方向称为“下游”,将其相反方向称为“上游”。
扫描仪的概要
下面,参照图1至图6,对本发明涉及的扫描仪1进行说明。
图1所示的扫描仪1被构成为具备后述的读取部5(图6)并具备将由读取部5读取的介质p排出到排出托盘20的介质排出装置10。介质排出装置10具备框体2,框体2具有如图6所示的介质输送路径r。如图6所示,读取部5设置于框体2的内部,并且被配置为读取在介质输送路径r输送的介质p。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够将从扫描仪1省去基于读取部5的读取功能的装置视为介质排出装置10。
在框体2的后方上部设置有供给部6和供给托盘8,该供给部6是朝向介质输送路径r的介质p的供给口,该供给托盘8能够载置从供给部6供给的介质p。另外,在框体2的前方下部设置有排出部18和排出托盘20,该排出部18是排出由读取部5读取后的介质p的排出口,该排出托盘20接受从排出部18排出的介质p。由读取部5读取后的介质p由后述的排出辊对17(图6)从排出部18排出至排出托盘20。
如图6所示,供给托盘8被设置为能够相对于转动轴8a转动,该转动轴8a设置于框体2。同样如图6所示,排出托盘20被设置为能够相对于转动轴20a转动,转动轴20a设置于框体2。
扫描仪1被构成为能够切换收纳状态和展开状态,如图1所示,该收纳状态为供给托盘8及排出托盘20双方覆盖框体2的一部分的状态,如图2所示,该展开状态为供给托盘8及排出托盘20双方能够供介质p载置的状态。
由于能够折叠供给托盘8及排出托盘20而成为收纳状态,所以例如当不使用扫描仪1时,能够将供给托盘8及排出托盘20作为框体2的罩利用,并使装置紧凑化。
如图1所示,框体2由构成框体2的下侧部分的下部单元3和构成框体2的上侧部分的上部单元4构成。
上部单元4相对于图6所示的转动轴4a转动,被构成为能够切换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该关闭状态是如图6中用实线所示覆盖下部单元3的状态,该打开状态是如图6中用虚线所示敞开下部单元3的状态。通过使上部单元4为打开状态而使介质输送路径r暴露,从而能够进行框体2内部的维护。需要说明的是,在对扫描仪1的概要进行说明后,对介质输送路径r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6的各图所示,框体2被支承部件19支承。框体2被构成为能够将基于支承部件19的支承姿态从图1所示的姿态变更为图5所示的姿态。在图1中,框体2以与如图2至图4及图6所示输送介质p并由读取部5执行图像读取时的姿态相同的姿态被支承部件19支承。另一方面,在图5中,框体2以位于图1中前方下部的排出部18朝下的姿态被支承部件19支承。通过使框体2取图5的姿态,能够使扫描仪1的进深尺寸紧凑化。另外,能够减少尘埃等从排出部18进入框体2内部的可能性。
如图2所示,引导与介质p的介质输送方向相交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的侧边缘的边缘引导部12a、12b设置于供给托盘8。
边缘引导部12a、12b被设置为能够根据介质p的尺寸在x轴方向滑动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边缘引导部12a、12b被构成为:通过公知的齿轮齿条副机构,-x侧的边缘引导部12b跟随+x侧的边缘引导部12a的x移动向相对方向移动。
在供给托盘8中介质p对齐在宽度方向的中央处,通过设置于宽度方向的中央区域的后述的供给辊14被构成为以所谓中心供纸方式供纸。
另外,供给托盘8具备能够切换如图3所示的从供给托盘8抽出的状态和如图2所示的收纳于供给托盘8内的状态的辅助供给托盘9。辅助供给托盘9由第一辅助供给托盘9a、第二辅助供给托盘9b、第三辅助供给托盘9c这三段托盘构成。通过使辅助供给托盘9成为如图3所示的抽出状态,能够延长供给托盘8的长度。因此,在供给托盘8中,能够更可靠地支承介质p。需要说明的是,在扫描仪1处于图1所示的收纳状态的情况下,辅助供给托盘9收纳于供给托盘8内。
如图3所示,排出托盘20具有:接受由排出辊对17(图6)排出的介质p的前端并且能够供介质p载置的第一托盘21;以及相对于第一托盘21位于介质排出方向的下游并且能够供介质p载置的第二托盘22。另外,第二托盘22具备相对于第二托盘22能够展开且能够收纳的第三托盘23。进一步,第三托盘23具备相对于第三托盘23能够展开且能够收纳的第四托盘24。通过第三托盘23、第四托盘24,能够进一步延长排出托盘20的介质排出方向长度。
第二托盘22被构成为能够相对于第一托盘21滑动收纳。第三托盘23被构成为能够相对于第二托盘22滑动收纳。第四托盘24被构成为能够相对于第三托盘23滑动收纳。
如图7的中图所示,第三托盘23以收纳了第四托盘24的状态收纳于第二托盘22,第二托盘22以收纳了第三托盘23、第四托盘24的状态收纳于第一托盘21。其结果为,第二托盘22、第三托盘23及第四托盘24全部都相对于第一托盘21被收纳。
在第四托盘24的前端设置有限制部25,该限制部25相对于第四托盘24能够折叠地形成并限制载置于排出托盘20的介质p向+y方向的移动。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托盘22、第三托盘23及第四托盘24也可以为折叠收纳于上游的托盘的结构,而不是滑动收纳于上游的托盘的结构。
通过第二托盘22、第三托盘23及第四托盘24能够相对于第一托盘21收纳,当不使用装置时或在排出至排出托盘20的介质p的尺寸较小的情况下,能够将第二托盘至第四托盘收纳于第一托盘21,从而节省空间地配置装置。
在对介质输送路径r进行说明后,对本实施方式的扫描仪1或者介质排出装置10的特征部分即排出托盘20的结构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另外,如图2所示,表示读取设定内容等装置操作涉及的内容的操作面板7设置于上部单元4。作为一例,操作面板7可以构成为触摸面板式,除了表示装置操作涉及的内容之外,还能够进行各种设定、读取执行等操作。
介质输送路径
下面,主要参照图6,对介质排出装置10的介质输送路径r进行说明。在从供给托盘8供给介质p的介质输送路径r中,从介质输送方向上游依次配置有供给辊14及分离辊15、输送辊对16、读取部5、排出辊对17。
输送辊对16由输送驱动辊16a和输送从动辊16b构成。排出辊对17是从框体2排出介质p的排出单元,并且由排出驱动辊17a和排出从动辊17b构成。
供给辊14、输送驱动辊16a及排出驱动辊17a被设置为能够相对于下部单元3旋转。另外,设置于与供给辊14对置的位置的分离辊15、输送从动辊16b及排出从动辊17b被设置为能够相对于上部单元4旋转。
载置于供给托盘8的介质p被供给辊14拾取并朝向输送辊对16输送。具体而言,通过供给辊14一边与介质p的与供给托盘8对置的面接触一边旋转,将介质p朝向下游供给。因此,在扫描仪1中将多张介质p放置于供给托盘8的情况下,从下侧的介质p开始依次朝向下游供给。
在图6中与供给辊14对置的位置具备分离辊15,分离辊15在其与供给辊14之间夹持并分离介质p。
输送辊对16将由供给辊14供给的介质p朝向读取部5输送。输送辊对16也与供给辊14相同地设置于作为宽度方向的x轴方向上的中央区域。
读取部5具备设置于上部单元4侧的第一读取部5a和设置于下部单元3侧的第二读取部5b。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读取部5a及第二读取部5b被构成为密接型图像传感器模块(cism)而作为一例。
第一读取部5a读取介质p中朝向上侧的面,第二读取部5b读取其相反面,即介质p中朝向下侧的面。
在介质p的至少一面在读取部5中被读取后,介质p被位于读取部5的下游的排出辊对17夹持并从排出部18排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供给辊14、分离辊15、输送驱动辊16a及排出驱动辊17a由未图示的驱动源旋转驱动。这些辊除了是全部由相同的驱动源驱动的结构的以外,还可以为由两个以上的驱动源驱动的结构。
作为一例,在本实施方式中被构成为:分离辊15、输送驱动辊16a及排出驱动辊17a被通用驱动源驱动,供给辊14被其他驱动源驱动。
排出托盘
下面,对排出托盘20进行说明。
如前所述,如图3所示的排出托盘20具备:第一托盘21,接受由排出辊对17(图6)排出的介质p的前端并且能够供介质p载置;以及第二托盘22,相对于第一托盘21位于介质排出方向的下游即+y方向,并且能够供介质p载置。另外,排出托盘20具备位于第二托盘22的下游的第三托盘23和位于比第三托盘23更靠下游的第四托盘24。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排出托盘20被构成为在介质排出方向上侧视时能够不改变第一托盘21相对于排出辊对17(排出单元)的姿态而切换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第一姿态是第一托盘21和第二托盘22构成第一角度α1的姿态,第二姿态是第一托盘21和第二托盘22构成比第一角度α1小的第二角度α2的姿态。
需要说明的是,图7的上图是图3的a1-a1箭头剖面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7的中图是图2的a2-a2箭头剖面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7的下图是图4的a3-a3箭头剖面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作为一例,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角度α1设定为约180°,以使第一托盘21和第二托盘22大致在同一平面上。另外,将第二角度α2设定为钝角。
对于排出托盘20,当切换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时,第一托盘21相对于排出辊对17的姿态不发生改变,因此即使切换排出托盘20的姿态,通过排出辊对17排出的介质p的前端进入第一托盘21的进入角度也不发生改变。因此,能够减少在使排出托盘20整体转动而改变排出托盘20的倾斜角度的情况下产生的介质p的前端压弯的可能性。
对于排出托盘20的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除了根据介质p的刚性、厚度等种类、介质弯折、卷曲等状态来切换之外,还能够根据欲设置扫描仪1的场所的空间来切换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
例如,排出托盘20的第二姿态(图7的下图)中,第二托盘22采取向介质排出方向上升的倾斜姿态,因此y轴方向上的排出托盘20整体的长度变得比第一姿态(图7的上图)短。因此,通过使扫描仪1的排出托盘20为第二姿态,能够使扫描仪1的设置空间紧凑化。
另一方面,在介质p的刚性较高或者介质p的前端向下弯折或卷曲的情况下,存在介质p的前端抵接到倾斜的第二托盘22而压弯的情况。
在排出这样的介质p的情况下,通过使排出托盘20成为平整的第一姿态(图7的上图),能够抑制介质p的前端的压弯。
切换排出托盘的姿态的结构
下面,参照图8对切换排出托盘20的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的结构的一例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图8的上图是图3的箭头b1-b1剖面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8的中图是图2的箭头b2-b2剖面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8的下图是图4的箭头b3-b3剖面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如图8的各图所示,第二托盘22在作为介质排出方向的上游的-y方向的端部的、与介质排出方向相交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的端部具备托盘转动轴30。另外,第二托盘22具备相对于第一托盘21能够在介质排出方向(+y方向)及其反方向(-y方向)滑动的滑动轴31。滑动轴31相对于托盘转动轴30在+y方向上从托盘转动轴30稍微隔开间隔而设置。
第一托盘21具备引导滑动轴31的导轨3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托盘转动轴30也被导轨32引导。
并且,导轨32包括第一位置c1(图8的上图)和第二位置c2(图8的下图),其中,第一位置c1是滑动轴31位于该第一位置c1时第二托盘22相对于第一托盘21的角度成为第一角度α1的位置,第二位置c2是滑动轴31位于该第二位置c2时第二托盘22相对于第一托盘21的角度成为第二角度α2的位置。
更具体而言,导轨32具备:在第一托盘21中大致水平地延伸设置的第一轨道部32a和从第一轨道部32a的+y侧的端部朝向+z方向倾斜的第二轨道部32b。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位置c1在第一轨道部32a的+y侧的端部,第二位置c2配置于第二轨道部32b的+y侧的端部。
在第二托盘22被收纳于第一托盘21的状态下,滑动轴31位于图8的中图所示的位置。若向+y方向抽出第二托盘22,则滑动轴31一边被第一轨道部32a引导一边向+y方向移动。若滑动轴31位于作为第一轨道部32a的+y侧的端部的第一位置c1,则限制滑动轴31向+y方向的移动,因此第二托盘22不会被更多地向+y方向抽出。因此,如图8的上图所示,能够使排出托盘20为第一托盘21和第二托盘22基本在同一平面上的第一姿态。
另外,在使排出托盘20为第二托盘22相对于第一托盘21的角度成为钝角的第二角度α2的第二姿态时,在抽出第二托盘22直到滑动轴31沿着第一轨道部32a被引导而位于第一位置c1后,进一步将第二托盘22的前端向上方抬起,使第二托盘22一边相对于托盘转动轴30转动一边向+y方向抽出。此时,滑动轴31沿着第二轨道部32b移动。
如图8的中图所示,凹部33形成于第二位置c2,通过将滑动轴31嵌合于凹部33,保持第二托盘22相对于第一托盘21的角度作为第二角度α2的状态。换言之,凹部33是将滑动轴31保持在第二位置c2的保持单元。
通过以上的结构,能够容易切换排出托盘20的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设置滑动轴31能够进入第一轨道部32a的第一位置c1的凹部。由此,能够被构成为:当完全抽出第二托盘22时可以获得卡住感(クリック感),并且滑动轴31不易从第一位置c1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排出托盘20中,能够供介质p载置的展开状态可以是如图2所示的第二托盘22、第三托盘23及第四托盘24被收纳于第一托盘21的状态,也可以是如图3所示的第二托盘22、第三托盘23及第四托盘24的全部或者一部分被抽出的状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图1所示的扫描仪1的收纳状态下,由第二托盘22、第三托盘23及第四托盘24被收纳的状态的第一托盘21覆盖了框体2的一部分,但例如,也可以是由第一托盘21及第二托盘22双方或者第一托盘、第二托盘22及第三托盘23覆盖框体2的结构。
切换排出托盘的姿态的结构的第一变更例
导轨32也能够像图9所示的第一变更例那样形成。在图9所示的导轨32中,第一轨道部32a和图8相同,在第一托盘21中大致水平地延伸设置。第一轨道部32a的+y方向的端部是第一位置c1。第二轨道部32b从第一轨道部32a的+y方向的端部形成为圆弧状,在第二轨道部32b的端部形成有凹部33。凹部33的位置是第二位置c2。
在图8的结构中,当使排出托盘20为第二姿态(图8的下图)时,从第一姿态(图8的上图)的状态将第二托盘22的前端向上方抬起,使第二托盘22一边相对于托盘转动轴30转动一边向+y方向抽出,但若如图9所示第二轨道部32b形成为圆弧状,则能够基本不改变托盘转动轴30的位置就使第二托盘22转动。
另外,在第一变更例中,也通过将滑动轴31嵌合于凹部33,能够保持第二托盘22相对于第一托盘21的角度作为第二角度α2的状态。
切换排出托盘的姿态的结构的第二变更例
导轨32也能够像如图10所示的第二变更例那样形成。导轨32除了没有形成凹部33这点以外,构成为与图9所示的第一变更例相同。
在图10所示的第二变更例中,设置有将第二托盘22相对于第一托盘21的角度定位为第一角度α1和第二角度α2的心形凸轮机构34。心形凸轮机构34具备设置于第一托盘21的心形凸轮槽35和设置于第二托盘22的滑动销36。滑动销36仅向俯视图10时的逆时针方向在心形凸轮槽35上滑动。
在滑动销36位于图10的上图的位置的情况下,滑动轴31位于第一轨道部32a的第一位置c1,第二托盘22相对于第一托盘21的角度被定位为第一角度α1。在滑动销36位于图10的下图的位置的情况下,滑动轴31位于第二轨道部32b的第二位置c2,第二托盘22相对于第一托盘21的角度被定位为第二角度α2。
切换排出托盘的姿态的结构的第三变更例
将第二托盘22相对于第一托盘21的角度定位为第一角度α1和第二角度α2的机构也能够像如图11所示的第三变更例那样形成。
作为在第一位置c1或者第二位置c2处保持滑动轴31的保持单元,图11所示的第三变更例中具备第一止挡件37a和第二止挡件37b。在作为宽度方向的x轴方向上,第一止挡件37a及第二止挡件37b设置于与托盘转动轴30对应的位置。
第一止挡件37a及第二止挡件37b被省略图示的弹簧部件等按压部件从导轨32的下方朝向上方按压而突出到导轨32内。当第二托盘22向+y方向抽出或者向-y方向退避时,第一止挡件37a及第二止挡件37b被构成为能够被托盘转动轴30按压而避让到导轨32的下方。
如图11的上图所示,第一止挡件37a在y轴方向上配置在当滑动轴31位于第一位置c1时的托盘转动轴30的紧邻的上游(-y方向),并且限制当滑动轴31位于第一位置c1时托盘转动轴30向-y方向移动。
另外,如图11的下图所示,第二止挡件37b在y轴方向上配置在当滑动轴31位于第二位置c2时的托盘转动轴30的紧邻的上游(-y方向),并且限制当滑动轴31位于第二位置c2时托盘转动轴30向-y方向移动。
能够通过第一止挡件37a来将第二托盘22相对于第一托盘21的角度定位为第一角度α1,能够通过第二止挡件37b来将第二托盘22相对于第一托盘21的角度定位为第二角度α2。
切换排出托盘的姿态的结构的第四变更例
导轨32也能够像如图12所示的第四变更例那样形成。在图12所示的导轨32中,第一轨道部32a在第一托盘21中大致水平地延伸设置。第一轨道部32a的+y方向的端部是第一位置c1。第二轨道部32b从比第一轨道部32a的+y方向的端部更靠上游(-y方向)的位置进行分支,在第二轨道部32b的端部形成有凹部33。凹部33的位置是第二位置c2。这样,能够形成以y字状分支的导轨32。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不在第二轨道部32b的端部形成凹部33,而是像图10所示的第二变更例那样,设置心形凸轮机构34,或者像图11所示的第三变更例那样,设置第一止挡件37a及第二止挡件37b。
第二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3对排出托盘20的其他例子进行说明。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排出托盘20为通过第二托盘22相对于第一托盘21转动来切换第一姿态(图13的上图)和第二姿态(图13的下图)的结构,具备作为以第一姿态及第二姿态中的一方或者双方锁定排出托盘20的锁定单元的支承棒41。
在图13所示的排出托盘20中,在第二托盘22的-y方向的端部设置有托盘转动轴40。在第一托盘21设置有供托盘转动轴40滑动的导轨42。在第一托盘21中大致水平地延伸设置有导轨42。
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在第二托盘22被收纳于第一托盘21的状态下,托盘转动轴40位于导轨42的-y方向的端部。若抽出第二托盘22,则托盘转动轴40在导轨42上向+y方向滑动,如图13的上图所示,若托盘转动轴40到达导轨42的+y方向的端部,则第二托盘22向+y方向的抽出被限制。
若从排出托盘20被设为从图13的上图的状态、即第二托盘22的相对于第一托盘21的角度成为第一角度α1的第一姿态的状态起将第二托盘22的前端向上方抬起,则能够使第二托盘22以托盘转动轴40为轴转动。
在第二托盘22设置有作为前述的锁定单元的支承棒41。在使排出托盘20为图13的上图所示的第一姿态时或使第二托盘22被收纳第一托盘21时,支承棒41沿着第二托盘22的支承面安装。在使排出托盘20为图13的下图所示的第二姿态时,使支承棒41以与第二托盘22的支承面相交的方式转动,使支承棒41的自由端与扫描仪1的设置面g等接触,由此能够保持第二托盘22的姿态。
根据以上的结构,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来切换排出托盘20的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并维持该姿态。
另外,通过第二托盘22相对于第一托盘21转动,排出托盘20可以为能够切换多个姿态的结构,而不是仅切换上述两个姿态。在该结构中个,也可以在多个姿态的每个中,设置锁定排出托盘20的锁定单元。
锁定单元的变更例
在以第一姿态及第二姿态中的一方或者双方锁定排出托盘20的锁定单元中,如图14所示能够使用锁定销43。
作为一例,锁定销43能够设置于第一托盘21。在第二托盘22中设置有能够供锁定销43插拔的未图示的销孔。如图14的下图所示,在第二托盘22相对于第一托盘21的角度被设为第二角度α2情况下,销孔配置于能够供锁定销43插入的位置。因此,当锁定销43插入销孔时,排出托盘20被锁定为第二姿态。
在图14中,锁定销43构成为通过例如以手动方式向x轴方向移动而相对于第二托盘22的销孔插拔。
在如图14的上图所示排出托盘20取第一姿态的情况、在如图14的中图所示第二托盘22、第三托盘23、第四托盘24相对于第一托盘21被滑动收纳的情况下,使锁定销43向作为从第二托盘22离开的方向的-x方向移动。
并且,若排出托盘20被设为第二姿态,则使锁定销43向+x方向移动而插入设置于第二托盘22的未图示的销孔,能够保持排出托盘20的第二姿态。
第三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5及图16对排出托盘20的又一例子进行说明。
第三实施方式的排出托盘20被构成为:在如图15的上图及图16的上图所示使排出托盘20为第一姿态的情况下,使第二托盘22相对于第一托盘21滑动,在如图15的下图及图16的下图所示使排出托盘20为第二姿态的情况下,使第二托盘22相对于第一托盘21转动。
如图16的各图所示,第二托盘22通过转动轴22a安装于第一托盘21。第一托盘21具备如图15的下图所示形成为凹部的收纳部21a,并且如图15的中图所示,能够收纳第二托盘22。
如图15的上图及图16的上图所示,通过在将第二托盘22收纳于第一托盘21的收纳部21a的状态下沿+y方向抽出第三托盘23及第四托盘24,第三实施方式的排出托盘20能够成为第一姿态,如图15的下图及图16的下图所示,通过使第二托盘22以转动轴22a为轴相对于第一托盘21转动,第三实施方式的排出托盘20能够成为第二姿态。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托盘23及第四托盘24也能够抽出到转动的第二托盘22的自由端侧。
第四实施方式
参照图17对排出托盘20的又一例子进行说明。
如图17所示,第四实施方式的排出托盘20具备两个托盘:第二托盘22a及第二托盘22b。第二托盘22a及第二托盘22b在重叠的状态下相对于第一托盘21被收纳。
在第一托盘21的+y方向的侧面具备第二托盘22a能够前进的前进口26a,在第一托盘21的上表面具备第二托盘22b能够前进的前进口26b。
如图17的上图所示,第二托盘22a能够相对于第一托盘21大致水平地前进。如图17的下图所示,第二托盘22b能够以向介质排出方向的下游(+y方向)上升的倾斜姿态前进。
根据以上结构,通过使第二托盘22a前进,能够使排出托盘20成为图17的上图所示的第一姿态,通过使第二托盘22b前进,能够使排出托盘20成为图17的下图所示的第二姿态。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权利要求书记载的发明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这些变形当然也都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