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呼救与救援响应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26358288发布日期:2021-08-20 20:33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呼救与救援响应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紧急呼救即时通知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互联网通讯的呼救与响应方法及系统;提供了利用互联网的通讯技术实现了在私人空间内“一键”向外进行呼救的技术方案。



背景技术:

在私人空间内向外发出呼救,原始的方式是通过呼救人的叫喊呼救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在对外呼救的方式有:电话呼救,比方110,120,119,但是电话呼救属于单点呼救,同时只能向一个呼救点进行呼救,多个点的呼救比较费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万物互联的到来,互联网求援成为可能。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可以同时把呼救信息分发到一个或者数个特定的目标救援端;并且对于救援而言实现节约时间,哪怕只节约1分钟对于救援的意义都非常大。

每个人需要救助时,都希望能够对外发出呼救,并希望能够快速获得响应,从而实现对自己或自己身边人的快速救助;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不希望自己的隐私在自己的私人空间中被他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看到或者听到。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互联网信息传输的呼救和救援响应方法,既解决了在私人空间内利用互联网技术及时向多个救援点同时发出呼救,又实现了在呼救时私人空间转变成向特定救援人员公开的开放空间的界定或者授权;为特定救援人员能够快速获得呼救现场相关信息,快速响应呼救,提供合适的救援的解决方案。

私人空间是一个相对隐私的空间,在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别人窥探;但是当在发出呼救信息时,如果能主动向救援点提供或者开放实时现场视频信息内容时,就可表明在呼救发出时,已经在有限的范围内向救援点有限的开放了私人空间,救援点可以把私人空间作为有限开放空间看待,也因此救援点可以通过视频,音频等的信息获得现场情况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呼救与救援响应方法:一个系统,由呼救端、服务器、救援端组成,通过互联网实现通讯;布置在私人空间的呼救端安装由一个或者数个呼救开关,所述呼救开关中的任何一个呼救开关通过“一键开启”方式启动,启动后,呼救端通过互联网向服务器发送呼救信息,在服务器接收到呼救信息后,服务器再立即把呼救信号发送到一个或者多个救援端;从而实现快速向目的救援端发出呼救,就此快速获得救援响应的方法;其中所述呼救端安装一个或者多个呼救开关根据方便启动的原则下布置在私人空间内的不同位置处;所述呼救开关中任何一个开启之后私人空间内布置的辅助装置方才通过呼救端的计算机实现与服务器的信息传输,交互或者远程控制;再由服务器发送给个救援端;所述呼救端的辅助装置用以帮助救援方对于现场的情况的了解,内容包括:现场影像信息或者音频信息或者获得进入私人空间的方式如开门的钥匙或者赋予进门权限;所述救援端通过呼救端的辅助装置接入获得呼救端的现场情况和获得进入呼救端的授权和方法;所述呼救端的辅助装置在呼救开关没有开启前无法通过互联网远程开启。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包括呼救端、服务器、救援端组成;所述组成部分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传输。

进一步的,所述呼救端由呼救开关、计算机、辅助装置组成;所述呼救开关根据需要和方便启动的原则布置一定数量的呼救开关在所述私人空间的不同位置;所述呼救开关不管数量多少,只要其中一个呼救开关开启,则呼救端就向所述服务器发送呼救信息;所述呼救开关无法通过互联网实现远程开启。

进一步的,所述呼救端的计算机用于完成对呼救开关开启后向服务器发送呼救信息,在没有发送呼救信息时保持与服务器间保持可信通讯和连接,以保证呼救开启时呼救信息能即时发送。

进一步的,所述呼救端的辅助装置只要有一个呼救开关开启时,辅助装置才能通过计算机实现向服务器传输信息或者实现交互或者远程控制;所述辅助装置包括摄像头、音频通话装置、获得实现进入私人空间的方式:例如打开一个放置在私人空间门口的用户放进门钥匙的盒子。

进一步的,所述服务器在于利用互联网监控呼救端与救援端的连接状态;并实时把呼救信息发送到救援端;并实现呼救端与救援端的实时信息传输、交互及远程控制的信息保存或中转或传递;在监控呼救端或者救援端连接状态断开时,提出报警,从而给出修复连接的提醒。

进一步的,所述救援端;所述救援端根据不同的救援方布置一个或者多个救援端,救援端由计算机、提示报警装置组成;所述计算机获取由服务器传来的呼救信息,同时利用服务器实现与呼救端的通讯,在没有呼救信息时,保持与服务器间保持可信通讯和连接;所述提示报警装置用于向救援人员提示呼救信号,使得救援人员能在第一时间获得呼救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呼救端的数量根据服务器能承载的数量为上限,所述救援端根据呼救端的需求进行配置;一个服务器可以为一定数量的呼救端和救援端服务。

所述计算机泛指电脑、手机、嵌入式芯片系统及可以完成呼救端与救援端利用互联网进行通讯的电子类装置;所述计算机中可能自带摄像头,语音装置,说明中专门说明的是强调其可独立于计算机外的功能,比方计算机自带的摄像头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远程开启,但是方法中辅助装置里面的摄像头则只能在呼救开关开启后才能把数据通过呼救端与服务器端进行通讯;因此如果两者可以共用则可以进行共用,共用可能无法实现目标功能时,则不能共用。

所述的私人空间指个人所在的空间,这个空间可以是自己的家或者临时租用的的地方,但此地方与其它地方有明显的分界线,在此地方个人可以保持自己的隐私,在没有经得同意,其他人不能擅自进入,否则会造成侵犯法律的事件。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呼救与救援响应方法及系统,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实现了一键呼救实现了多点可靠救援;

本发明实现了把私人空间临时转变成对特定人临时公开的开放空间界定,解决了作为私人空间不用担心有人在未被授权下通过互联网技术手段进行窥探问题,也解决了,救援人员临时获得了进入呼救人员私人空间的授权问题,从而能够可靠的,安全的把互联网的呼救装置直接按放置在私人空间中;

本发明实现了实现了全天24小时的呼救响应机制;

本发明实现了避免了误操作或者伪呼救下的资源浪费,单纯的一个呼救信号,有时难以辨别真伪,和不了解现场救援需求,造成的救援不当,通过本发明也解决了这个问题。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系统原理图

图2实施例呼救端示意图

图3实施例救援端示意图

附图编号:1.呼救端,1-1计算机,1-2呼救开关,1-3,辅助装置,1-3-1摄像头,1-3-2语音通话装置,1-3-3储物盒开启装置;2.服务器;3.救援端,3-1计算机,3-2提示装置,3-2-1语音提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附图说明,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在”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

一个系统包括一个小区内有一定数量公寓单元内装有呼救端,一个单元装有一个呼救端(1);服务器(2)为云服务器,救援端(3):为该小区所在的社区居委救援端,小区的物业或者保安室救援端(以下简称保安室救援端),每个单元的家庭成员手机移动救援端;例:在一个公寓单元的呼救端内布置4个呼救开关(1-2)分别在客厅、卧室、厨房、浴室,辅助装置布置有2个房间的摄像头和语音通讯装置及门口的一个装开门钥匙的盒子;

当所述的公寓单元内的呼救端有人需要求助时,呼救端的一个呼救开关(1-2)被开启后,呼救端(1)的计算机(1-1)即刻向服务器(2)端发送呼救信息,呼救信息包括位置信息等关键信息,服务器(2)在接收到呼救端信号,然后由服务器(2)向社区居委救援端(3),保安室救援端(3),家庭成员手机移动救援端(3)发送呼救信息。在获得呼救信息后,多救援端即可通过呼救端的辅助装置快速的了解呼救现场的情况,例如为何呼救、需要什么帮助等情况,从而准确判断出提供怎样的救援。

进一步的,上述所述系统:包括呼救端、服务器、救援端组成;所述组成部分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传输。

进一步的,所述呼救端由呼救开关、计算机、辅助装置(1-3)组成;所述呼救开关根据需要和方便启动的原则布置一定数量的呼救开关在所述私人空间的不同位置;所述呼救开关不管数量多少,只要其中一个呼救开关开启,则呼救端就向所述服务器发送呼救信息;所述呼救开关无论通过什么手段都无法实现互联网远程开启呼救端的辅助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呼救端的计算机用于完成对呼救开关开启后向服务器发送呼救信息,在没有发送呼救信息时保持与服务器间保持可信通讯和连接,以保证呼救开启时呼救信息能即时发送。

进一步的,所述呼救端的辅助装置只要有一个呼救开关开启时,辅助装置才能通过计算机实现向服务器传输信息或者实现交互或者远程控制;所述辅助装置包括摄像头(1-3-1)、语音通话装置(1-3-2)、一个可以已经授权给救援端可以通过互联网打开的放置进门钥匙的盒子。

进一步的,所述服务器在于利用物联网监控呼救端与救援端的连接状态;并实时把呼救信息发送到救援端;并实现呼救端与救援端的实时信息传输、交互及远程控制的信息中转和传递;在监控呼救端或者救援端连接状态断开时,提出报警,从而给出修复连接的提醒。

进一步的,所述救援端有社区居委救援端、保安室救援端、家庭成员救援端或者好友移动手机救援端,救援端由计算机(3-1)、提示报警装置(3-2)组成;所述计算机获取由服务器传来的呼救信息,同时利用服务器实现与呼救端的通讯,在没有呼救信息时,保持与服务器间保持可信通讯和连接;所述提示报警装置用于向救援人员提示呼救信号;例如在社区居委救援端和保安室救援端会启动报警声响,手机移动救援端会启动打开的语音和振动效果来进行提示,使得救援人员能在第一时间获得呼救信息。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发明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发明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发明所涵盖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