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装置、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记录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23144347发布日期:2020-12-01 13:23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记录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信装置、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通信控制程序以及记录介质。



背景技术:

在以传真装置、电子邮件设备为代表的信息通信装置中,有时存在无法实现可设定的多个功能中的“直接发送”和“组收件目的地”之类的组合设定的功能的组合。

在无法实现设定的组合的情况下,需要对用户通知该主旨,并进行适当的设定变更。

以往,作为这样的装置,公开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在设定有无法组合设定的多个功能的情况下,显示对成为无法组合的触发的功能和已经设定完毕的功能标注了符号的功能一览画面(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27601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以往的技术由于需要显示功能一览画面,所以在画面显示的尺寸被限制的装置中,在设定有无法组合设定的多个功能的情况下无法应用。

本发明是考虑到以上那样的状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容易确认错误的原因、并能够以比以往少的次序解除错误的通信装置、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通信控制程序以及记录介质。

解决问题的方案

(1)本发明提供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操作部,其用于输入信息、指定收件目的地、输入发送相关的设定;发送部,其将经由上述操作部输入的信息向指定的收件目的地发送;发送设定部,其经由上述操作部接受发送相关的设定;显示部,其对预先决定的设定画面以及消息进行显示;以及控制部,其对上述操作部、上述发送部、上述发送设定部以及上述显示部进行控制,上述控制部在上述发送设定部已经接受第一发送相关的设定的情况下,从上述操作部输入了第二发送相关的设定时,判定上述第二发送相关的设定是否能够与上述第一发送相关的设定同时设定,在判定为无法同时设定的情况下,使上述显示部显示产生了错误的主旨后,不返回产生上述错误前的画面,而显示上述错误的解除相关的设定画面。

另外,本发明提供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操作步骤,在该步骤中,输入信息、指定收件目的地、输入发送相关的设定;发送设定步骤,在该步骤中,接受上述操作步骤中发送相关的设定;显示步骤,在该步骤中,对预先决定的设定画面以及消息进行显示;以及发送步骤,在该步骤中,将上述操作步骤中输入的信息向指定的收件目的地发送,在上述发送设定步骤中已经接受第一发送相关的设定的情况下,上述操作步骤中输入了第二发送相关的设定时,判定上述第二发送相关的设定是否能够与上述第一发送相关的设定同时设定进行,在判定为无法同时设定的情况下,在上述显示步骤中显示产生了错误的主旨后,不返回产生上述错误前的画面,而显示上述错误的解除相关的设定画面。

另外,本发明提供通信控制程序,使通信装置的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操作步骤,在该步骤中,输入信息、指定收件目的地、输入发送相关的设定;发送设定步骤,在该步骤中,接受上述操作步骤中发送相关的设定;显示步骤,在该步骤中,对预先决定的设定画面以及消息进行显示;以及发送步骤,在该步骤中,将上述操作步骤中输入的信息向指定的收件目的地发送,上述通信控制程序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送设定步骤中已经接受第一发送相关的设定的情况下,上述操作步骤中输入了第二发送相关的设定时,判定上述第二发送相关的设定是否能够与上述第一发送相关的设定同时设定,在判定为无法同时设定的情况下,在上述显示步骤中显示产生了错误的主旨后,不返回产生上述错误前的画面,而显示上述错误的解除相关的设定画面。

另外,本发明提供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记录有通信程序,上述通信程序使通信装置的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操作步骤,在该步骤中,输入信息、指定收件目的地、输入发送相关的设定;发送设定步骤,在该步骤中,接受上述操作步骤中发送相关的设定;显示步骤,在该步骤中,对预先决定的设定画面以及消息进行显示;以及发送步骤,在该步骤中,将上述操作步骤中输入的信息向指定的收件目的地发送,上述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送设定步骤中已经接受第一发送相关的设定的情况下,上述操作步骤中输入了第二发送相关的设定时,判定上述第二发送相关的设定是否能够与上述第一发送相关的设定同时设定,在判定为无法同时设定的情况下,在上述显示步骤中显示产生了错误的主旨后,不返回产生上述错误前的画面,而显示上述错误的解除相关的设定画面。

在本发明中,“通信装置”是具有经由网络将文字数据或者图像数据向规定的收件目的地发送的功能的装置。

例如,可举出传真装置、具有电子邮件发送功能或者数据发送功能的个人计算机(pc)等。

本发明的“显示部”通过显示面板80来实现。另外,本发明的“发送部”通过线路控制部60以及调制解调器62的协作来实现。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进行了无法同时设定的两个发送设定的情况下,使上述显示部显示产生了错误的主旨后,不返回产生上述错误前的画面,而显示上述错误的解除相关的设定画面,因此能够实现能够容易确认错误的原因、能够以比以往少的次序解除错误的通信装置、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通信控制程序以及记录介质。

并且,对本发明的优选的方式进行说明。

(2)也可以是,上述控制部显示与上述第二发送相关的设定对应的设定画面,作为上述错误的解除相关的设定画面。

这样,作为上述错误的解除相关的设定画面,显示与上述第二发送相关的设定对应的设定画面,因此能够实现能够容易确认错误的原因、能够以比以往少的次序解除错误的通信装置。

(3)也可以是,上述控制部在上述错误的解除相关的设定画面接受上述错误的解除设定。

这样,在上述错误的解除相关的设定画面,接受上述错误的解除设定,因此能够实现能够容易确认错误的原因、能够以比以往少的次序解除错误的通信装置。

(4)也可以是,上述控制部在判定为上述第二发送相关的设定无法与上述第一发送相关的设定同时设定的情况下,根据预先决定的判定基准,判定用户是否能够由上述第二发送相关的设定联想到错误的内容,在判定为用户无法由上述第二发送相关的设定联想到错误的内容的情况下,使上述显示部显示产生了错误的主旨后,显示上述错误的解除相关的设定画面。

这样,在判定为用户无法由上述第二发送相关的设定联想到错误的内容的情况下,使上述显示部显示产生了错误的主旨后,显示上述错误的解除相关的设定画面,因此能够实现能够容易确认错误的原因、能够以比以往少的次序解除错误的通信装置。

(5)也可以是,上述控制部在通过上述第二发送相关的设定而输入的内容包括电话号码、fax号码、电子邮件地址、ip地址或者url的情况下,判定为用户无法由上述第二发送相关的设定联想到错误的内容。

此外,不局限于“电话号码、fax号码、电子邮件地址、ip地址或者url”,也可以是,用户欲设定的输入内容为无法立即联想到实际设定的内容的数字、文字、符号的组合的情况。

这样,在通过上述第二发送相关的设定而输入的内容包括电话号码、fax号码、电子邮件地址、ip地址或者url的情况下,判定为用户无法由上述第二发送相关的设定联想到错误的内容,因此能够实现能够容易确认错误的原因、能够以比以往少的次序解除错误的通信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由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真装置构成的通信系统的结构图。

图2是表示图1的传真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图2的操作部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图1的发送侧传真装置与接收侧传真装置之间的传真通信次序的序列图。

图5是表示图1的发送侧传真装置的画面转变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发送侧传真装置的画面转变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进行详述。

此外,以下的说明的所有方面均为例示,不应该解释为对本发明进行限定。

〔第一实施方式〕

基于图1~图3,对由本发明的通信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亦即传真装置10a~10c构成的通信系统1进行说明。

图1是由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真装置10a~10c构成的通信系统1的结构图。

此外,本发明不限定于由传真装置10a~10c构成的通信系统1,例如能够在具备电子邮件发送功能、数据发送功能等通信功能的所有系统中应用。

通信系统1由传真装置10a、10b、10c构成。

传真装置10a是数据发送侧(主叫侧)的传真装置。

传真装置10b是数据接收侧(被叫侧)的传真装置。

传真装置10c是与这次的收发无关的传真装置。

传真装置10a、10b、10c与公用线路网30(普通公用电话线)连接,能够进行传真图像数据的收发。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真装置10a~10c的结构的框图。

此外,传真装置10a、10b、10c具有共用的结构,因此,以下,作为传真装置10而进行说明。

参照图2,对传真装置10的功能结构进行说明。

传真装置10包括:控制部50、hdd(harddiskdrive)52、操作部54、扫描部55、图像处理部56、构成打印部的图像存储器57以及图像形成部58、发送设定部59、线路控制部60、调制解调器62、ci(callingindicator)检测部64、lan(localareanetwork)接口(lani/f)66、以及电源控制部67。

以下,对传真装置10的各构成要素进行说明。

控制部50实质上是计算机,且包括cpu70、rom72以及ram74。

在cpu70连接有总线(busline)76,在该总线76电连接有rom72以及ram74。

cpu70通过根据来自操作部54等的指示执行各种计算机程序,从而执行传真装置10的各部分的动作等所希望的处理。

上述的各种计算机程序预先存储于rom72或者hdd52,在所希望的处理执行时,从该rom72或者hdd52被读出并向ram74传送。

cpu70从由cpu70内的未图示的被称为程序计数器的寄存器所储存的值指定的ram74内的地址读出程序的命令,并进行解释。

cpu70还从由所读出的命令指定的地址读出运算所需要的数据,相对于该数据执行与命令对应的运算。

执行的结果也储存于ram74、hdd52以及cpu70内的寄存器等由命令指定的地址。

在总线76还电连接有hdd52、操作部54、扫描部55、图像处理部56、图像存储器57、图像形成部58、发送设定部59、线路控制部60、调制解调器62、ci检测部64、lani/f66以及电源控制部67。

hdd52具备磁存储介质,对图像数据、以及通信对象方的传真号码以及邮件地址等在传真装置10的设置位置注册的注册数据进行存储。

为了由传真装置10的管理者或者与管理者不同的用户执行传真装置10所具有的多个功能,通过对操作部54的输入操作等而注册上述注册数据。

如图3所示,操作部54包括具备各种硬键的操作面板78。

上述各种硬键包括:用于对通信对象方的传真号码以及复印张数等设定值等进行输入的数字键;用于指示电源接通以及电源断开的电源键;用于指示各种任务的开始的开始键;以及系统设定键等。

管理者通过按下系统设定键,能够利用通信对象方的传真号码以及邮件地址等收件目的地注册、内置时钟的时刻设定等初始设定、以及传真装置10的初始化等功能。

操作部54还包括将液晶显示器(lcd:liquidcrystaldisplay)和触摸面板重叠构成的显示面板80。

显示面板80对用户提供对话式的操作接口。

操作部54从操作面板78的各种硬键或者显示面板80的触摸面板接受用户对传真装置10整体的动作的指示,使该指示的内容显示在显示面板80的lcd上,并且将与该指示对应的控制信号对控制部50或者图像处理部56的mpu(microprocessingunit,未图示。)等进行输出。

此外,操作部54的显示面板80由lcd和触摸面板构成的情况也较多,但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为了简化,例示由操作面板78上的硬键指示的系统。

但是,这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定,也可以通过触摸面板进行画面转变的指示。

扫描部55包括:包含光源的原稿扫描单元、反射镜、光学透镜以及ccd(charge-coupleddevice)线性传感器(以上均未图示。)。

原稿扫描单元通过用户手动、或者通过自动原稿输送装置(未图示。)从光源对载置在原稿载置台(未图示。)上的原稿的图像表面照射光,由此得到反射光像。

反射镜以及光学透镜使得到的反射光像在ccd线性传感器上成像。ccd线性传感器将所成像的反射光像依次光电转换而作为图像数据对图像处理部56输出。

图像处理部56包括mpu(未图示。)。

图像处理部56对从扫描部55接收的图像数据,例如实施包括光栅化处理等规定的图像处理在内的各种处理而作成规定的灰度的印刷数据,并对图像存储器57进行输出。

图像存储器57包括ram,并以页单位暂时存储印刷数据。

图像存储器57根据来自控制部50等的指示,将用于向图像形成部58发送的从图像处理部56输入的印刷数据、或者从外部装置发送的印刷数据以页单位暂时存储,使所存储的印刷数据与由图像形成部58进行的图像形成同步地对图像形成部58进行输出。

图像形成部58包括:感光鼓、带电器、lsu(laserscanningunit)、显影装置、转印装置、清洁装置和定影装置(以上均未图示。)、及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于传真装置10的调色剂盒。

图像形成部58还包括: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于传真装置10的手动供纸托盘、第一供纸托盘以及第二供纸托盘(以上均未图示。)。

这些供纸托盘以上述顺序上下排列设置,保持记录纸张,向纸张输送部(未图示。)馈送记录纸张。

手动供纸托盘是用于用户通过手动设置所希望的记录纸张的托盘,第一供纸托盘以及第二供纸托盘例如是用于保持不同大小的记录纸张的托盘。

图像形成部58根据来自控制部50等的指示,在从上述供纸托盘的任一个经由纸张输送部而输送的记录纸张上,印刷基于从图像存储器57发送的印刷数据的图像。

发送设定部59是接受发送目的地的地址的设定等与发送相关的设定的部分。

线路控制部60是与作为模拟线路的公用线路网30进行接口的硬件电路。

在公用线路网30连接有能够进行与传真装置10的传真通信的外部的传真装置等多个外部装置。

线路控制部60根据来自控制部50的指示,进行控制公用线路网30的关闭以及开放的线路控制,并且根据需要将调制解调器62和公用线路网30连接。

线路控制部60还为了呼出与公用线路网30连接的通信对象方的外部装置而对通信对象方送出与通信对象的传真号码对应的拨号信号。

调制解调器62包括能够进行传真通信的传真调制解调器,经由线路控制部60与公用线路网30连接。

调制解调器62将用于对通信对象发送的数字数据转换为模拟数据而经由线路控制部60向公用线路网30送出。

调制解调器62还将从通信对象经由线路控制部60而接收到的模拟数据转换为数字数据并进行解调。

解调后的图像数据在通过编码/解码部(未图示。)解码后,对图像存储器57输出。

ci检测部64对来自与公用线路网30连接的外部装置的呼出信号(ci信号)进行检测,并将该检测结果向控制部50通知。

控制部50若判断为在规定时间检测出ci信号,则为了通过调制解调器62捕捉公用线路网30,对线路控制部60指示关闭公用线路网30。

若捕捉到公用线路网30,则通过调制解调器62进行传真通信。

lani/f66成为与网络20的接口。

传真装置10能够经由该lani/f66与网络20上的各种外部装置进行基于规定的通信协议的数据通信。

电源控制部67与外部电源68电连接。

电源控制部67从外部电源68获取传真装置10的各部分的动作所需要的电力,将获取到的电力向传真装置10的各部分供给。

传真装置10通过使上述的各部分动作,从而根据基于来自操作部54的用户的输入操作的指示或者来自外部装置的指示,执行读取原稿图像并在记录纸张进行印刷的复印模式、接收从外部装置发送的印刷数据并在记录纸张进行印刷的打印模式以及读取原稿图像并向外部装置发送的扫描模式等各种模式的任一个。

接下来,针对图1的传真装置10a、10b之间的通信次序进行说明。

图4是表示发送侧传真装置10a与接收侧传真装置10b之间的传真通信次序的序列图。

发送侧传真装置和接收侧传真装置根据itu-t建议v.21所规定的次序进行通信(g3通信),但不限定于此。

在从发送侧传真装置10a对接收侧传真装置10b发送数据的情况下,首先从发送侧传真装置10a对接收侧传真装置10b进行拨号而通信连接,发送呼叫音(cng:callingtone)。

只要接收侧传真装置10b为根据itu-t建议的v.21的次序的装置,则若接收侧传真装置10b检测到来自发送侧传真装置10a的呼叫音,则首先送出被叫站识别信号(ced:calledstationidentificationsignal)。

接着,通过送出包含本装置的制造商信息的非标准功能信号(nsf:non-standardfacilitiessignal)、包含本装置的电话号码的被叫装置识别信号(csi:calledsubscriberidentificationsignal)、包含传送速度、最大接收宽度等本装置的性能信息的数字识别信号(dis:digitaltransmitcommandsignal),将本装置的功能向发送侧传真装置10a通知。

然后,与这些信号响应,发送侧传真装置10a送出包含本装置的电话号码的发送装置识别信号(tsi:transmittingsubscriberidentificationsignal)、包含传送速度、最大接收宽度等本装置的性能信息的数字命令信号(dcs:digitalcommandsignal),由此将本装置的功能向接收侧传真装置10b通知。

包含本装置的制造商信息的非标准次序信号(nss:non-standardfacilitiesset-up)有时也向接收侧传真装置10b通知。

接着,若接收侧传真装置10b接收从发送侧传真装置10a发送的训练校验信号(tcf:trainingchecksignal),则将接收准备确认信号(cfr:confirmationtoreceivesignal)从接收侧传真装置10b向发送侧传真装置10a回信。

发送侧传真装置10a从接收侧传真装置10b接收cfr信号后,对接收侧传真装置10b按1页1页的量发送图像的数据(pix)。

若所有编码数据的发送结束,则向接收侧传真装置10b发送次序结束信号(pps-eop)。

若接收侧传真装置10b确认接收到所有页的量的图像的数据,则将消息确认信号(mcf:messageconfirmationsignal)从接收侧传真装置10b向发送侧传真装置10a回信。

最后,若切断命令信号dcn(disconnectsignal)从发送侧传真装置10a发送并由接收侧传真装置10b接收,则传真通信结束。

用于收发这样的各信号以及数据的控制在发送侧传真装置10a以及接收侧传真装置10b的任一个中也都由cpu70进行。

上述通信次序是itu-t建议v.21所规定的次序,但也可以通过itu-t建议v.8所规定的次序进行通信(超级g3通信)。

例如,发送侧传真装置10a和接收侧传真装置10b成为超级g3对应。

该情况下,若cng信号从发送侧传真装置10a向接收侧传真装置10b发送,则接收侧传真装置10b发送ansam信号,发送侧传真装置10a接收ansam信号,从而开始v.8次序。

因此,电力供给信息在此后发送。

另外,也有时发送侧传真装置10a以及接收侧传真装置10b的一方对应g3,另一方对应超级g3,此时将表示是对应v.21的情况的信号向对象发送,进行g3通信。

此时,表示是对应v.21的情况的信号被发送,开始g3通信后发送停电信号。

接着,使用图5的流程图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发送侧传真装置10a的画面转变处理的流程进行说明。

图5是表示图1的发送侧传真装置10a的画面转变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此外,在操作面板78上的缩短收件目的地键,欲发送的收件目的地的名字和传真号码注册完毕。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缩短编号001将名称“小学”/检索用文字“ショウガッコウ(日文片假名)”/电话号码“01234567890”的单一收件目的地注册完毕。

另外,在缩短编号002将“夏普组”/检索用文字“シャープグループ(日文片假名)”/电话号码“09876543210以及04321098765”的组收件目的地注册完毕名称。

在缩短编号003将名称“总务省”/检索用文字“ソウムショウ(日文片假名)”/电话号码“05555555555”的单一收件目的地注册完毕。

另外,使用操作面板78上的模式变更键,将动作模式设定完毕为fax模式。

在图5的步骤s11中,用户在发送侧传真装置10a的扫描部55上的原稿台设置欲向对象方发送的原稿(步骤s11)。

接下来,在步骤s12中,控制部50使显示面板80的lcd显示用于传真发送的各种设定(步骤s12)。

在图5的例子中,与“可以发送。”这样的消息一起显示有读入图像的倍率(“100%”设定)、发送设定(与对象设备连接后开始原稿读入、一边作成发送数据一边进行通信的“直接”发送设定)、尺寸检测设定(“自动”尺寸检测设定)、实际的发送尺寸(“a4”尺寸设定)、发送分辨率(相当于8像素/mm×3.85线对/mm的“普通字”设定)。

此处,用户使用操作面板78上的键指示发送目的地。

现在,对于市场上存在的一般的传真装置而言,能够利用使用数字键输入的拨号编号、使用[缩短]键输入的缩短拨号编号、使用[地址簿]键选择的地址簿检索等。

此处,图示使用了[地址簿]键以及[缩短]键的情况下的处理。

在步骤s12中,若用户按下操作面板78上的[地址簿]键,则控制部50使显示面板80显示检索文字输入画面(步骤s13)。

在步骤s13中,若用户通过数字键输入片假名的“シ”作为检索文字,则控制部50对保存在hdd52上的地址簿数据进行检索,检索文字为“シャープグループ(日文片假名)”的组编号002的内容在上位被显示(步骤s14)。

在图5的例子中,检索文字以“シ”开始的收件目的地以降序一览显示,成为在前端的“夏普组”存在光标的状态。

接下来,若用户按下操作面板78上的[ok]键,则选择“夏普组”,但组收件目的地和直接发送设定无法共存,因此在步骤s15中,显示有催促使发送设定从直接发送向存储器发送变更的错误消息(步骤s15)。

其后,经过预先决定的时间后,控制部50使显示面板80显示步骤s14的画面(步骤s14)。

如步骤s14所示,在光标处于“夏普组”的显示中,用户能够通过操作面板78上的光标键(箭头键)转变选择项目。

例如,用户通过按下[↓](下箭头)键,如步骤s16所示,也能够选择检索文字为“ショウガッコウ(日文片假名)”的缩短编号001的“小学”(步骤s16)。

此处,若用户按下操作面板78上的[ok]键,则选择“小学”,在步骤s17中,控制部50使显示面板80显示收件目的地的内容(步骤s17)。

在图5的例子中,显示缩短编号为001、和名称“小学”。

此处,若用户按下操作面板78上的[开始]键,则控制部50对“小学”开始传真发送。

另一方面,在步骤s16中,若用户不按下[开始]键而按下[c]键,则控制部50使显示面板80显示步骤s12的初始画面(步骤s12)。

此外,在步骤s14中,若用户按下[c]键,则控制部50使显示面板80显示步骤s12的初始画面(步骤s12)。

接下来,在步骤s12中,对用户选择了缩短收件目的地的情况进行说明。

若在步骤s12中用户按下操作面板78上的[缩短]键,则控制部50使显示面板80显示缩短编号输入画面(步骤s18)。

此处,用户通过数字键输入欲发送的收件目的地的缩短编号。

在步骤s18中,若用户输入“001”,则选择缩短编号001,在步骤s17中,控制部50使该内容显示在显示面板80上(步骤s17)。

以下的动作与在地址簿选择中选择了“小学”的情况相同。

另一方面,若在步骤s18中输入“002”,则选择缩短编号002,但作为注册内容的组收件目的地无法与直接发送设定共存,因此控制部50在步骤s15中使催促将发送设定向存储器发送变更的错误消息显示在显示面板80的lcd上(步骤s15)。

此处,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若经过预先决定的时间,则控制部50使显示面板80转变为成为错误的收件目的地的内容容易判断的步骤s14的地址簿显示(步骤s14)。

以下的动作与在地址簿选择中显示了“夏普组”的情况相同。

另一方面,在步骤s17中,在用户按下了[开始]键的情况下,控制部50执行由扫描部55进行的原稿读取并与公用线路网30连接,经由公用线路网30而对接收侧传真装置10b开始fax发送。

其后,若原稿图像的发送处理结束,则控制部50切断线路,使通信结束显示在显示面板80的lcd上后显示步骤s12的初始画面(步骤s12),结束一系列的处理(图5中省略记载)。

这样,在进行了无法同时设定的两个发送设定的情况下,在显示与第一发送设定(第一实施方式中,直接发送设定)相关的错误消息后,控制部50使之直接转变为能够进行与第二发送设定(第一实施方式中,收件目的地设定)相关的设定变更的画面(与错误的解除相关的设定画面),因此能够容易确认错误的原因,能够实现能够以比以往少的次序解除错误的传真装置10。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使用图6的流程图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发送侧传真装置10a的画面转变处理的流程进行说明。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发送侧传真装置10a的画面转变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发送侧传真装置10a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此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电子邮件发送用地址簿注册完毕欲发送的收件目的地的名字和电子邮件地址、图像添附时是否存在容量限制。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连续编号001将名称“山田手机”/检索用文字“ヤマダサマケイタイ(日文片假名)”/电子邮件地址“taro.yamada@mobile.jp”/添附图像容量限制“有”注册完毕,在连续编号002将名称“山田商店”/检索用文字“ヤマダショウテンサマ(日文片假名)”/电子邮件地址“taro.yamada@yamada.jp”/添附图像容量限制“无”注册完毕。

另外,使用操作面板78上的模式变更键,将动作模式设定完毕为扫描模式。

在图6的步骤s51中,用户在发送侧传真装置10a的扫描部55上的原稿台设置欲向对象方发送电子邮件添附的原稿(步骤s51)。

接下来,在步骤s52中,控制部50使用于电子邮件图像添附发送的各种设定显示在显示面板80的lcd上(步骤s52)。

在图6的例子中,与“{收件目的地表}:选择收件目的地”这样的消息一起显示有尺寸检测信息(“a4”尺寸检测)、发送分辨率(“400dpi”设定)、图像数据压缩率(“中压缩”设定)。

接下来,若用户按下操作面板78上的[地址簿]键,则在步骤s53中,控制部50使显示面板80显示收件目的地选择画面(步骤s53)。

此处,用户使用操作面板78上的键指示发送目的地。

现在,对于市场上存在的一般的传真装置而言,多能够在收件目的地选择画面中选择:从预先注册的地址簿选择收件目的地的“地址簿”、直接手动输入对象方的电子邮件地址的“地址输入”、从网络上的服务器获取信息的“全局地址检索”、从usb存储设备获取信息的“usb存储设备”等。

此处,图示使用了“地址簿”键以及“地址输入”键的情况下的动作。

在步骤s53中,在“地址簿”反转显示的状态下,若用户按下操作面板78上的[ok]键,则控制部50使显示面板80向地址簿画面(收件目的地选择画面)转变(步骤s54)。

控制部50对保存在hdd52上的地址簿数据进行检索,并一览显示。

图6的例子中,注册完毕的扫描发送收件目的地以检索文字的降序一览显示,成为光标处于检索文字为“ヤマダサマケイタイ(日文片假名)”的连续编号001的“山田手机”的状态。

接下来,若用户按下操作面板78上的[ok]键,则选择“山田手机”,但在a4尺寸400dpi以中压缩的设定读入图像的情况下,超过添附图像的容量限制,因此在步骤s55中,显示表示无法在现状的设定下发送的错误消息(步骤s55)。

其后,在经过预先决定的时间后,控制部50使显示面板80向步骤s54的画面转变(步骤s54)。

此外,在步骤s54以及s56中,若用户按下[c]键,则控制部50使显示面板80显示步骤s52的初始画面显示(步骤s52)。

在步骤s54的例子中,光标处于“山田手机”,但用户能够通过操作面板78上的光标键(箭头键)转变选择项目。

例如,用户通过按下[↓](下箭头)键,从而如步骤s56所示,也能够选择检索文字为“ヤマダショウテンサマ(日文片假名)”的连续编号002的“山田商店”(步骤s56)。

此处,若用户按下操作面板78上的[ok]键,则选择“山田商店”,在步骤s60中,控制部50使显示面板80显示收件目的地的内容(步骤s60)。

在图6的例子中,显示名称“山田商店”和注册的电子邮件地址。

此处,若用户按下操作面板78上的[开始]键,则控制部50对“山田商店”开始扫描数据的电子邮件添附发送。

另一方面,若用户不是按下[开始]键而是按下[c]键,则控制部50使显示面板80显示步骤s52的初始画面(步骤s52)。

接下来,在步骤s53中,对用户选择了地址输入的情况进行说明。

在步骤s53中,若用户按下操作面板78上的[↓](下箭头)键,在选择“地址输入”的状态下按下[ok]键(步骤s57),则控制部50使显示面板80向地址输入画面(收件目的地选择画面)转变(步骤s58)。

此处,用户通过数字键输入欲发送的收件目的地的电子邮件地址。

在步骤s58中,若用户输入“taro.yamada@yamada.jp”,则内容与连续编号002一致,因此在步骤s59中,控制部50使连续编号002的内容显示在显示面板80上(步骤s59)。

以下的动作与在地址簿选择中选择了“山田商店”的情况相同。

在步骤s58中,当用户输入了“taro.yamada@mobile.jp”的情况下,内容与连续编号001一致,因此在步骤s63中,控制部50使连续编号001的内容显示在显示面板80上(步骤s63)。

此处,连续编号001被设定为添附图像容量限制“有”,因此若用户按下[ok]键,则在步骤s55中,控制部50使表示在现状的设定下无法发送的错误消息显示在显示面板80的lcd上(步骤s55)。

以下的动作与在地址簿选择中显示了“山田手机”的情况相同。

另一方面,在步骤s58中,当用户输入“hanako.yamada@yamada.jp”并按下了[ok]键的情况下(步骤s61),由于是地址簿中没有注册的地址,所以控制部50对该输入内容是电子邮件地址还是存在于网络上的保存用文件夹的地址进行判断。

作为其结果,在步骤s62中,控制部50使赋予了电子邮件地址的寄出目的地信息显示在显示面板80上(步骤s62)。

此处,若用户按下操作面板78上的[开始]键,则控制部50对“hanako.yamada@yamada.jp”开始扫描数据的电子邮件添附发送。

另一方面,若用户不是按下[开始]键而是按下[c]键,则控制部50使显示面板80显示步骤s52的初始画面(步骤s52)。

在步骤s60以及步骤s62中,在用户按下[开始]键后,控制部50将执行由扫描部55进行的原稿读取并通过图像处理部56进行了数据压缩的文件添附于电子邮件,通过lani/f66对网络20上的邮件服务器开始电子邮件发送。

其后,若原稿图像的发送处理结束,则控制部50在使发送处理结束显示在显示面板80的lcd上后显示步骤s52的初始画面(步骤s52),结束一系列的处理(图6中省略记载)。

这样,在进行了由于添附图像的容量限制而无法同时设定的两个发送设定的情况下,在与第一发送设定(第二实施方式中,添附图像的容量限制设定)相关的错误消息显示后,控制部50使之向能够进行与第二发送设定(第二实施方式中,收件目的地设定)相关的设定变更的画面(与错误的解除相关的设定画面)直接转变,因此能够容易确认错误的原因,能够实现能够以比以往少的次序解除错误的传真装置10。

(第三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发送侧传真装置10a进行说明。

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发送侧传真装置10a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如第一实施方式中用户输入了缩短编号的情况、第二实施方式中输入了“taro.yamada@mobile.jp”等地址的情况那样,有时用户欲设定的输入内容由无法立即估计实际的设定内容那样的数字、文字、符号的组合构成。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在发送设定时的输入内容由无法立即估计实际的设定内容那样的数字、文字、符号的组合构成的情况下,即便在输入后产生了错误,用户也不易根据输入内容联想到产生了怎样的错误。

因此,控制部50根据预先决定的基准,判定发送设定时的输入内容是否由无法立即估计实际的设定内容那样的数字、文字、符号的组合构成。

具体而言,在用户设定的输入内容包含例如电话号码、fax号码、电子邮件地址、ip地址或者url的情况下,控制部50判定为由无法立即估计实际的设定内容那样的数字、文字、符号的组合构成。

控制部50在判定为相当于这样的组合的情况下,使之不向与第二发送相关的设定前的画面转变而向能够进行与第二发送设定相关的设定变更的画面(与错误的解除相关的设定画面)直接转变。

另一方面,在控制部50判定未注册的缩短编号的输入、收件目的地的未输入、不适当的纸张的尺寸设定等发送设定时的输入内容是无法立即估计实际的设定内容那样的输入内容的情况下,向与发送相关的设定前的画面转变。

这样,能够实现仅在用户需要的情况下向成为错误的收件目的地的内容容易判断的地址簿显示直接转变的传真装置10。

本发明的优选的方式也包括将上述的多个方式中的任一个组合的方式。

除了前述的实施方式之外,针对本发明可得到各种变形例。不应该解释为这些变形例不属于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应该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以及上述范围内的所有变形。

附图标记说明

1...通信系统;10、10a、10b、10c...传真装置;20...网络;30...公用线路网;50...控制部;52...hdd;54...操作部;55...扫描部;56...图像处理部;57...图像存储器;58...图像形成部;59...发送设定部;60...线路控制部;62...调制解调器;64...ci检测部;66...lani/f;67...电源控制部;68...外部电源;70...cpu;72...rom;74...ram;76...总线;78...操作面板;80...显示面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