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驱动双面发声的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71072发布日期:2020-12-11 19:02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驱动双面发声的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扬声器,尤其涉及一种双驱动双面发声的扬声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智能化、便携性的发展,对现有微型扬声器的要求越来越高,更多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产品尺寸小、声压大、失真小、可承受功率高等特性方面。针对这些要求,有如下方面的技术路线进行实现:

1、通过导磁板将外磁(4条边磁)和内磁路以并联的方式组合,形成五磁,通过导磁板将磁力线聚集;

2、通予变化电流的单个音圈在磁场中产生洛仑磁力上下运动;

3、线圈的运动带动单个音膜推动空气从而发声。

上述技术路线的扬声器可以参考图1所示现有的扬声器设计结构,包括膜片91、音圈92、磁路组件93和盆架94,所述膜片91包括折环911和设置在折环911上的球顶912,所述音圈92连接设置于所述折环911上。所述磁路组件93包括内磁钢930,所述内磁钢930上方设有内导磁板931,内导磁板931外侧设有环形导磁板932;所述内磁钢930四周设有四条外磁钢933,所述内磁钢930和外磁钢933下方设有下导磁板934。所述内导磁板931和环形导磁板932之间设有供音圈92穿越的空隙;所述音圈92至少部分悬置于所述内磁钢930和外磁钢933之间。所述膜片91及音圈92、磁路组件93安装在盆架94中,所述盆架94上设有焊片941,焊片941分别与音圈92的线圈引线及外部馈入电信号的连接线连接。

不过上述技术路线也存在一些明显的缺点:

1、为满足有较高声压,一般将磁路间隙设计较为窄小以期获得较大的磁力性能,然而较窄的磁路间隙容易导致振膜偏振时音圈擦圈产生杂音;

2、较大的振幅下,线圈振动时引线容易断线导致可承受功率低;

3、下导磁板存在漏磁现象,磁性能利用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情形,本发明提出一种双驱动双面发声的扬声器,以期解决上面提出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双驱动双面发声的扬声器,包括组装为第一发声体的第一振动系统和第一磁路系统以及组装为第二发声体的第二振动系统和第二磁路系统;还包括共用导磁板,所述第一发声体与所述第二发声体以所述共用导磁板为对称面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路系统和所述第二磁路系统相对于所述共用导磁板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振动系统安装在所述第一磁路系统的外侧,所述第二振动系统安装在所述第二磁路系统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路系统包括第一内磁钢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内磁钢四周的第一外磁钢,所述第一内磁钢的一侧设有第一中间导磁板,所述第一中间导磁板的四周设有第一环形导磁板,第一内磁钢的另一侧为共用导磁板;所述第二磁路系统包括第二内磁钢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内磁钢四周的第二外磁钢,所述第二内磁钢的一侧设有第二中间导磁板,所述第二中间导磁板的四周设有第二环形导磁板,第二内磁钢的另一侧为共用导磁板。

优选地,所述第一外磁钢为分布设置在所述第一内磁钢四周的四条磁钢条,所述第二外磁钢为分布设置在所述第二内磁钢四周的四条磁钢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振动系统包括第一膜片和第一音圈,所述第一膜片包括第一折环和设置在第一折环上的第一球顶,所述第一音圈连接设置于所述第一折环上;所述第二振动系统包括第二膜片和第二音圈,所述第二膜片包括第二折环和设置在第二折环上的第二球顶,所述第二音圈连接设置于所述第二折环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路系统设有第一内磁钢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内磁钢四周的第一外磁钢,所述第一内磁钢的一侧设有第一中间导磁板,所述第一中间导磁板的四周设有第一环形导磁板;所述第一中间导磁板和第一环形导磁板之间设有供第一音圈穿越的间隙,所述第一音圈至少部分悬置于所述第一内磁钢和第一外磁钢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磁路系统设有第二内磁钢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内磁钢四周的第二外磁钢,所述第二内磁钢的一侧设有第二中间导磁板,所述第二中间导磁板的四周设有第二环形导磁板;所述第二中间导磁板和第二环形导磁板之间设有供第二音圈穿越的间隙,所述第二音圈至少部分悬置于所述第二内磁钢和第二外磁钢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振动系统和第一磁路系统安装在第一盆架上,所述第一盆架上还设有第一焊片;所述第二振动系统和第二磁路系统安装在第二盆架上,所述第二盆架上还设有第二焊片。

优选地,所述第一焊片与第一振动系统中设置的第一音圈的线圈引线和外部馈入电信号的连接线分别连接;所述第二焊片与第二振动系统中设置的第二音圈的线圈引线和外部馈入电信号的连接线分别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焊片与第一振动系统中设置的第一音圈的线圈引线,所述第二焊片与第二振动系统中设置的第二音圈的线圈引线,并且,所述第一焊片与所述第二焊片串联后与外部馈入电信号的连接线连接。

在采取本发明提出的技术后,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双振膜振动发声,通过整机装配时腔体的导向,可以将双振膜声压增强,从而提高声音。

2)将一个大振幅的系统分解为上下两个镜像的系统,每个系统的振幅只是大振幅的一半。因此有以下优点:

有利于喇叭振动的线性化设计,较容易设计减小非线性失真;

有利于规避喇叭振动中的偏振异常而产生的杂音;

有利于规避因机械疲劳产生的断线异常,提高产品良品率。

3)内磁路和外磁路之间,通过导磁板并联组合,上下喇叭之间,也通过导磁板并联组合,两个喇叭之间的磁路可以互相补充磁能,加大磁能利用率。

4)两个音圈可以根据音频电路的设计通过串联或者并联供电驱动;且两个音圈的驱动可以设置为同步驱动,振动方向为镜像振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扬声器设计结构分解图;

图2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双驱动双面发声的扬声器结构分解图;

图3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双驱动双面发声的扬声器剖面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第一膜片11第二外磁钢233

第一折环111第二盆架24

第一球顶112第二焊片241

第一音圈12共用导磁板5

第一内磁钢130膜片91

第一中间导磁板131折环911

第一环形导磁板132球顶912

第一外磁钢133音圈92

第一盆架14磁路组件93

第一焊片141内磁钢930

第二膜片21内导磁板931

第二折环211环形导磁板932

第二球顶212外磁钢933

第二音圈22下导磁板934

第二内磁钢230盆架94

第二中间导磁板231焊片941

第二环形导磁板23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所描述的实施例包括帮助理解的各种具体细节,但它们只能被看作是示例性的,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同时,为了使说明书更加清楚简洁,将省略对本领域熟知功能和构造的详细描述。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所述的“上”、“下”或者“上方”、“下方”是本申请附图所大致展示的上下关系。在放置状态发生变化时,例如翻转时,相应的位置关系也应随之转换以理解或实施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如图2和图3所示,一种双驱动双面发声的扬声器,包括组装为第一发声体的第一振动系统和第一磁路系统以及组装为第二发声体的第二振动系统和第二磁路系统;还包括共用导磁板5,所述第一发声体与所述第二发声体以所述共用导磁板5为对称面对称设置。鉴于所述共用导磁板为具有一定厚度的零件,也可以视为所述第一发声体与所述第二发声体以所述共用导磁板的中心面为对称面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路系统和所述第二磁路系统相对于所述共用导磁板5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振动系统安装在所述第一磁路系统的外侧,所述第二振动系统安装在所述第二磁路系统的外侧。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路系统包括第一内磁钢130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内磁钢130四周的第一外磁钢133,所述第一内磁钢130的一侧设有第一中间导磁板131,所述第一中间导磁板131的四周设有第一环形导磁板132,第一内磁钢130的另一侧为共用导磁板5;所述第二磁路系统包括第二内磁钢230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内磁钢230四周的第二外磁钢233,所述第二内磁钢230的一侧设有第二中间导磁板231,所述第二中间导磁板231的四周设有第二环形导磁板232,第二内磁钢230的另一侧为共用导磁板5。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外磁钢133为分布设置在所述第一内磁钢130四周的四条磁钢条,所述第二外磁钢233为分布设置在所述第二内磁钢230四周的四条磁钢条。

所述第一振动系统包括第一膜片11和第一音圈12,所述第一膜片11包括第一折环111和设置在第一折环111上的第一球顶112,所述第一音圈12连接设置于所述第一折环111上;所述第二振动系统包括第二膜片21和第二音圈22,所述第二膜片21包括第二折环211和设置在第二折环211上的第二球顶212,所述第二音圈22连接设置于所述第二折环211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中间导磁板131和第一环形导磁板132之间设有供第一音圈12穿越的间隙,所述第一音圈12至少部分悬置于所述第一内磁钢130和第一外磁钢133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中间导磁板231和第二环形导磁板232之间设有供第二音圈22穿越的间隙,所述第二音圈22至少部分悬置于所述第二内磁钢230和第二外磁钢233之间。

所述第一振动系统和第一磁路系统安装在第一盆架14上,所述第一盆架14上还设有第一焊片141;所述第二振动系统和第二磁路系统安装在第二盆架24上,所述第二盆架24上还设有第二焊片241。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焊片141与第一振动系统中设置的第一音圈12的线圈引线和外部馈入电信号的连接线分别连接;所述第二焊片241与第二振动系统中设置的第二音圈22的线圈引线和外部馈入电信号的连接线分别连接。

作为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焊片141与第一振动系统中设置的第一音圈12的线圈引线,所述第二焊片241与第二振动系统中设置的第二音圈22的线圈引线,并且,所述第一焊片141与所述第二焊片241串联后与外部馈入电信号的连接线连接。

根据上述实施例的双驱动双面发声的扬声器,相对现有技术而言,将两个独立的五磁扬声器通过共用导磁板镜像结合在一起形成双面镜像喇叭,所述共用导磁板作为两个独立的扬声器的对称面,同时共用导磁板既作为第一磁路系统的一个部件又作为第二磁路系统的一个部件。此处所述的两个独立的扬声器是从其发声功能来说,从其完整的组成部分来说,与现有技术的扬声器还是具有一定的区别,主要在于取消了独立的下导磁板,而是采用共用导磁板代替了两个下导磁板的功能。

根据上述实施例的双驱动双面发声的扬声器,相对现有技术而言,内磁路和外磁路之间,通过导磁板并联组合,上下喇叭之间,也通过导磁板并联组合,两个喇叭之间的磁路可以互相补充磁能,加大磁能利用率。

根据上述实施例的双驱动双面发声的扬声器,相对现有技术而言,两个音圈可以根据音频电路的设计通过串联或者并联供电驱动;且两个音圈的驱动可以设置为同步驱动,振动方向为镜像振动。

根据上述实施例的双驱动双面发声的扬声器,相对现有技术而言,通过上述改进,还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双振膜振动发声,通过整机装配时腔体的导向,可以将双振膜声压增强,从而提高声音;

2、将一个大振幅的系统分解为上下两个镜像的系统,每个系统的振幅只是大振幅的一半。因此有以下优点:

2.1有利于喇叭振动的线性化设计,较容易设计减小非线性失真;

2.2有利于规避喇叭振动中的偏振异常而产生的杂音;

2.3有利于规避因机械疲劳产生的断线异常,提高产品良品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